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3 07:0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

第一篇: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

国家电网公司贯彻劳动定员标准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03-26 英大网—国家电网报

编者按 在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上,公司对供电企业贯彻劳动定员标准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工作三年规划》。为指导各单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潜力,按时完成达标工作,本报特选取6家在精简机构、规范用工、优化配置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大型重点供电企业,对其贯彻劳动定员标准工作的经验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苏州供电公司

加强集约化管理 缓解结构性缺员

李维 李冰 李敏蕾

截至2009年年底,江苏苏州供电公司完成售电量741.88亿千瓦时,服务客户超过340万户,管理391座变电站和近万千米输电线路。该公司目前共有员工3854人,按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测算,缺员15.43%。

创新实践 提升人员配置效率

2001年,苏州供电公司在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实行“监控操作合一”的模式,并逐步向“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的模式转化,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实际运行经验。该公司于2006年投运了全省第一座500千伏监控中心,管理6座500千伏变电站。该公司依托先进实用的自动化系统,将变电站的实时信息集中到监控中心,整合系统数据通信资源和信息处理能力,优化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工作许可与验收以及防误闭锁等作业流程,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对500千伏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运行管理工作效率。

经过3年多的实践,“集中监控、少人值守、分区域设置操作班”的新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人员效率,有效缓解了一线生产人员紧缺的问题。

培养人才 打造一专多能队伍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一句经典台词,道出了人才的重要性。苏州供电公司立足一线生产班组,倡导技能优先、一专多能,着力培养“双师”型人才。

苏州供电公司积极鼓励一线员工申报技术职称,参加技能鉴定,迅速成长为具备工程师、技师两种资格的“双师型”人才。员工的技能、绩效与激励挂钩,开展以能力为导向、业绩为重点的年度技能动态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员工一线待遇、考核评优和选送培训的重要依据。目前该公司拥有“双师”型人才219人,占生产技能人员的9.9%。

苏州供电公司大力开展跨专业培训,打造出一支一专多能的员工队伍。按照“纵向分层、横向融合”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将继电保护、通信和自动化专业整合为“大二次”专业,实现了厂站端二次系统设备的闭环管理。

完善机制 打通员工成才通道

苏州供电公司打破常规,从完善机制入手,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培训、评价、使用、激励等多个方面寻求突破,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才,打通员工成才通道。

苏州供电公司出台系列政策提高生产一线人员待遇,先后实施了特殊岗位津贴、技师带徒津贴等一系列薪酬分配激励政策,大幅提升一线员工收入水平。

拓展评价渠道,提供平台支撑。苏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机制,拓宽技能人员成长通道。该公司一方面根据国家有关职业技能鉴定的规定,加强技能鉴定的规范管理,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和晋升的常态通道;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为技能人员创造展示才能的舞台,使得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有效促进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青岛供电公司

科学优化配置资源 大幅提高劳动效率

郭雪梅 李京兵

2009年,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完成售电量219.9亿千瓦时,再次居全省首位,该公司仅有长期员工1153人。

实施科学的管理手段

高速发展中的青岛供电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员的短缺和年龄的老化。2009年,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已达44.7岁,企业已经进入退休高峰期,2009年至2015年减员人数将达391人。

2008年,按照机构扁平化、专业化的要求,青岛供电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监控中心与调度室合二为一,形成了电力“调控一体”值班模式,集电网调度运行、配网调度运行、电网监控、综合监控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减员增效。在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专业中,该公司在班组设置上也实行了“运检合一”的模式,将运行班和检修班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缺陷处理速度。

人员的短缺,使每一名员工都显得更加珍贵。多年来,青岛供电公司不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2009年投入900多万元,将培训中心打造成为一个集现场教学、训练与网络培训于一身的现代化培训中心,当年培训人员7765人次,全员培训率为100%,全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先进设备与先进管理法并行

快速增加的电网设备,按照以前的检修维护法显然已无法维护,青岛供电公司一方面借助高科技手段,一方面开始探讨新的检修维护方法。

青岛供电公司从2001年创国际一流供电企业时,就开始逐步引进国内外的先进设备,一些先进设备逐渐达到了少维护和免维护水平,特别是2008年建设的220千伏午山数字化变电站,全部引进了最先进的设备,目前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首批试点。高效的设备既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又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2009年,该公司将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明确了状态检修工作流程的七个环节,建立了班组、工区、公司三级评价体系。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该公司全年检修预试工作项目减少271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电量损失。

探索新的用工方式

2009年年初,青岛供电公司对所有岗位进行了综合分析,区分了核心岗位和辅助岗位,制定了直至2015年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即以最少的人员编制满足核心岗位的人员需求,盘活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力。

2006年年初,青岛每座变电站运行人员平均不到1.2人,青岛供电公司探索部分35千伏变电站运维外委用工方式,变劳动用工关系为业务合作关系,经实践检验证明,效果良好。2009年,在此基础上根据集约化、专业化管理要求,实行了巡视和操作分开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缩短了设备巡视周期,提高了操作反应速度。

南京供电公司

深化组织机构改革 实现集约专业管理

张健

伴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江苏南京供电公司员工总数已连续5年实现负增长,目前缺员4.07%。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南京供电公司从劳动组织方式创新入手,走出了一条扁平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机构扁平化 执行更有力

南京供电公司原下辖四个城区供电公司、五个县级供电公司。自2007年起,南京供电公司先后撤销了四个城区供电公司及江宁供电公司,构建了准事业部的生产、营销组织模式,实现了地市公司层面的财务扁平化管理,构建起一整套扁平化的组织机构。通过机构精简,南京供电公司将减少的各级管理人员全部充实到生产一线,缓解了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

事业部按照“统一政策、分部经营”,“集权有度、授权适中”的原则,划分下级机构,对事业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配。新生产、营销管理机构按专业成立管理中心,将原有生产、营销管理体系下的五层管理缩减到三层,实现了管理的扁平化,有效提高了执行力。

组织专业化 管理更高效

南京供电公司对于部分“技术要求高、服务标准统一、规模效益明显、地域影响小”的专业逐步开展专业化整合,先后将县公司的95598呼叫服务、计量表计检定等业务集中到市公司层面。2009年12月,南京供电公司成立检修分公司,实现了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设备集中检修,进一步加强输变电检修力量,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在深化组织机构改革工作的过程中,南京供电公司不断细化流程,实现专业化管理。生产技术部和营销(农电)部所辖各中心负责各自专业技术管理并延伸到县公司,形成“小部大中心”格局,给予了各专业中心充分的自主权,专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资源集约化 绩效更优良

通过一系列改革,南京供电公司加大了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和设备资产的均衡配置,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在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上,该公司一方面实现人财物核心资源集中管理和合理布局,另一方面精简各级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能部室管理人员由226人减为150人;各营销二级中心生产班组建制减少近1/3。机构精简,管理人员减少,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机构改革后,南京供电公司95598呼叫中心、各营业厅的对外窗口班组员工惊喜地发现,不仅仅在城北有“刘平营业厅”,在栖霞、在雨花、在城南,越来越多的“刘平”在成长。无论在哪个城区营业厅,南京市民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亲情服务。

宁波电业局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深入推进“两个转变”

陈军

过去3年,浙江宁波电网建设投入资金94.8亿元,平均每月新建成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22座。在电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宁波电业局员工总数却持续减少,全员劳动生产率、综合劳动效率指标实现大幅增长。

优化机构设置 减少管理层级

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员工劳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企业原有的管理链条长、层级较多、人员劳动效率低和结构失衡问题更为突出。

2009年,宁波电业局加快推进扁平化、专业化的机构设置。在财务管理上,该局撤销了所有二级机构中的财务组织机构,设立会计核算中心和财务资产部,实行全局“一本账”;在物资管理上,该局设立了物流服务中心,实现了设备物资统一的申报、采购、招投标、配送仓储等集约化管理,在两级招标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实施零星物资、办公用品、外包工程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实现了全物资招投标集中管理。

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使宁波电业局减少了12个各级组织机构,减少管理人员27人,专业化的机构设置为全局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员工职业通道建设提供了基础。

实施定员管理 提高劳动效率

人员调整是优化组织机构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大的困难之一,人员分配是否合理,不仅会影响今后的工作效率和成果,更会对员工队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在贯彻实施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过程中,宁波电业局将劳动定员管理工作当做一把“刚性之尺”,在用工计划制定、人员配置等方面都要求做到以尺衡量,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员,使劳动效率最大化。

在每年一次的劳动用工计划编制中,宁波电业局首先对下一年新增设备的定员人数进行测算,然后与实际用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减员情况,制定劳动用工计划。

精算工作量 进行岗位调整

2009年年底,宁波电业局进一步规范本部机关编制管理工作,将原17个处(室、所)编为14个部室,人员编制由原来的161人减至不足140人。

此次规范工作采用了工作日写实核定法,通过精确测算,算出岗位工作量的饱和程度,对饱和程度较低的岗位进行撤销或者并岗。

宁波电业局机关本部岗位的工作量测定,首先由局本部每个岗位的任职人员,以小时为精确度,列出本岗位的每一项工作项目、发生的频率、所需的工作时间等,在经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调整后,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工作量的饱和程度,提出每一个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该岗位应配置的人数,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最终确定岗位调整方案。

大连供电公司

集约化促进定员“贯标”

专业化提高劳动效率

丁凤永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供电企业,辽宁大连供电公司机构设置“小而全”,专业管理条块分割,管理人员多,组织层级多,管理链条长,管理方式松散、粗放,同时还存在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劳动定员“贯标”对大连供电公司来说既是考验,更是机遇。

摸清现状 提高认识

截至2009年年底,大连供电公司定员范围内各类用工总量配置率为98.6%,基本实现按定员组织生产,但人员结构不合理、配置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管理人员超过定员标准达40%以上,用电检查、报装接电、生产辅助等工种也存在超标准配置现象,而输、变、配电部分艰苦岗位的配置率只有定员标准的85%左右。

为了保证“贯标”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大连供电公司首先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学习《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把握“标准”实质,准确理解“标准”内涵,正确使用“标准”。其次,组织各部门、各专业、各单位进行定员测算和分析,使各专业部门、各基层单位掌握自身的用工水平。再次,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其认识到提升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才是“贯标”的目标。

“贯标”准备和运作期间,大连供电公司把管理效能提升作为一把尺子,让干部员工自己来测量、测算和测评。测量就是对照《标准》考察自身的用工水平和工作效率,测算就是要找到差距,明确自己的目标,测评就是思考如何通过“贯标”真正提高劳动效率。

制定方案 稳步实施

思路决定出路,认识决定行为。2009年年初,大连供电公司组织了四个同业对标考察组分赴国内先进供电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分别从人力资源集约化、主营业务专业化等方面形成同业对标报告,并结合该公司实际,确定了“先机关、后基层;先市区、后外县;先调研,后整合”的步骤,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劳动组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1.制定并组织实施本部机构及职能调整方案。大连供电公司本部撤销了14个机构,将其职责分别划归了本部16个职能部门之中。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般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实施方案,所有员工只要符合任职条件,都可以应聘本部任何一般管理岗位。通过方案的实施,本部管理人员减员138人,为管理人员实现定员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实施农电企业的整体上划工作。完成了1343名农电员工接收整合工作,实现了供电、农电一体化,为县公司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劳动效率创造了条件。

3.整合生产资源,实施专业化管理。整合了配电调度资源,将市区四个供电分公司的配电调度业务划入电网调度中心,实现了集中调度和专业化管理,将配电调度富余的员工充实到缺员配电检修等专业;在变电运行工区组建了集控中心,负责82座变电站的集中监控,同时将市区四个供电分公司的变电运行业务和人员划入该工区,实现了对市区变电运行业务的专业化管理。

厦门电业局

电网发展不断加快 员工总数不增反降

黄东明 庄颖芳

2009年,福建厦门电业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全年主业员工实际减员35人、新进人员25人,员工总数呈现负增长的态势。

在人员负增长的情况下,厦门电业局依然确保了经营管理和生产服务工作的高效运转,这得益于该局推出的创新组织模式、推进机构改革、提高员工素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创新组织模式

破解结构性缺员难题

随着近年来厦门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运行一线人员长期缺员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现状,2009年,厦门电业局依靠科技手段,优化劳动组织模式,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调控一体化”变电运行模式改革。

按照原有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厦门电业局设立8个集控站,管理14座220千伏变电站和48座110千伏变电站。小规模集控站的分散监控耗费了相当多的人力,再加上电网接线方式的不同,往往出现阶段性的各集控站忙闲不均现象,总体操作效率不高。2009年7月1日,厦门电业局成功试运行“调控一体”运行管理模式,将电网调度和变电监控合二为一,8个集控站缩编为4个运行站,并引入弹性值班方式应对高峰作业。

“调控一体化”改革的成效十分显著。厦门电业局变电、运行一线人员由186人减少到158人,用工配置率降低到50%。弹性值班的合理调配,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有效应对高峰时段的多项工作及大型检修,并大大提高了电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企业机构扁平化

实现全局一体化管理

厦门市原有五区一县,同安县由同安电力公司供电。后经过行政区划改革,全市改为6个区。为了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厦门电业局推行“一个行政区配套一个供电分局”,在全市六区均设立供电分局。由于体制原因,当时同安电力公司机关仍然存在,仍存在大量冗员。

2010年1月1日,厦门电业局正式撤销同安电力公司,各专业管理纳入厦门电业局一体化管理。实施一体化管理的直接结果是组织机构更加扁平化,人员得以压缩分流。

减少业务流转中间环节、缩短管理链条的理念也被成功运用到该局的物资集约化管理中。2009年,厦门电业局把涉及该局10个基层生产部门的61个物资仓库整合为1个统一的物资仓库,在减少了近30多名专、兼职仓管员工作量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物资周转率,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

教育培训常态化

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我已经参加了三个„学习团队‟的科技项目研究,对提升专业水平的帮助非常大。”来厦门电业局仅一年就获得多项荣誉的青年员工蔡俊宇说。

“学习团队”是厦门电业局加强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载体。2006年起,经过自愿组合和申报甄选,该局来自不同部门、具有共同专业兴趣的员工自愿组成“学习团队”,涉及各生产、职能部门和主要专业领域,每年承担一项攻关课题项目并发布成果。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请专家授课、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答疑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习团队成员也从中取得了快速成长。

职工教育培训和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挖掘,使得厦门电业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进步,为该局取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国家电网公司确定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重点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完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3月18日至19日,公司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人力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以及2010年重点工作。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月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2009年,面对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经营发展任务,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审时度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人财物集约化管理。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按照构建“一个体系”、实施“四个统一”、深化“三个加强”的总体思路,在控总量、保质量、调结构、防风险、强基础等方面狠抓落实,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集约化管控体系基本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员工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劳动组织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有效支撑了公司发展。在经营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公司实现了企业效益持续提升,连续5年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

陈月明说,当前公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认真分析形势,准确把握方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主动适应深化“两个转变”的管理要求。公司党组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刘振亚总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寄予厚望。要把握机遇,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议要求,开展人力资源工作要以创新的思路超前研究“三集五大”管理体系,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结合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战略,全面改善队伍结构,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要提高认识,严肃纪律、加强管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加强管理调控,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会议提出,201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总体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加快建设统一集中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强化劳动计划和定编定员管理,严格员工队伍管理,加强收入分配规范管理,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基础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国家电网公司今年的人力资源重点工作包括:超前谋划,超前研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做好“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劳动计划和员工入口管理,提高年度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其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加快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积极推进企业组织架构变革;巩固机构编制和定员管理工作成果;加强收入分配规范管理;加强和改进业绩考核管理;加强培训管理和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基础管理,全面落实集约化各项要求,确保实现全年工作目标。

公司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提升工作

发布时间:2010-08-06

点击次数:

根据公司SG-ERP的整体技术架构,基于成熟套装软件技术平台,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在现有建设成果上完善提升,建成一套标准统一、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实用灵活、安全可靠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三全四化”,即“全口径、全过程、全业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化、专业协同化、功能实用化”。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按照“一个系统平台、一个标准规范、一个开发团队”原则,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水平。

第一阶段:统一标准阶段(2010年6月-12月)组织修订人力资源基础信息规范。规范各单位ERP系统的信息标准和已上线模块的业务功能,并完成ERP系统在公司全资控股单位的全覆盖。完成管控模块二期建设工作,并实现与ER的接口。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1月-12月)在ERP平台上,在完善现有功能基础上,不断拓展功能,组织完成ERP系统八大功能模块的典型设计、程序开发和推广实施工作。逐步将管控模块功能迁移到ERP系统,2011年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全面上线。

第三阶段:应用提升阶段(2012年1月-12月)根据人力资源业务发展需求,持续优化ERP系统,推进系统深化应用,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统一、覆盖全面、功能齐全、简便易用。

第二篇:9国家电网公司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附件10: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充分总结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公司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以来,建立了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在发挥采购规模效益、保障物资供应、促进规范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公司集中采购的范围、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仓储配送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保证和提高采购设备质量的任务还很艰巨。全面加快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打造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

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需要,深化物资集约化“三个机制”建设(集中采购机制、供应保障机制、质量管控机制),着力提升“四种能力”(资源统筹能力、集中采购能力、质量管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持续拓展集中采购范围,构建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集团化采购平台,公司物资一 - 202 -

级集中采购率达到95%及以上;不断深化供应链全流程管理,建立快捷高效、保障有力的物资供应体系;加快构建协同共管、闭环联动的质量管控机制,提高电网装备质量;全面推行物资标准化,实现电网设备通用互换,为“三集五大”业务和公司运营提供坚强的物资保障,服务和推动公司“两个转变”。

二、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深化物资集约化“三个机制”建设,打造更集中、高效的一体化集团采购平台,构建更科学、快捷的仓储配送体系,建立更全面、严格的质量管控机制,强化供应链全过程管控,加强与“五大”和人、财集约化的协同衔接,持续增强公司物资供应保障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一)深化集中采购机制建设

优化采购策略、提高采购效率、突出集中管控,以一级部署的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公开、公平、公正”的集中采购品牌形象。

1.持续扩大采购范围

从物资品类、资金属性、管控层级、采购方式等方面,不断扩大集中采购范围,丰富集中采购管理内涵,发挥集中采购规模优势。将集中采购范围向运维类、办公类等物资和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类项目拓展。提高直属单位集中采购比例。实现公司物资一级集中采购率达到95%及以上。

2.全面实施一级管控

- 203 -

取消“网省公司组织实施”模式,完善“总部直接组织实施”、“总部统一组织、省公司具体实施”模式,将集中规模招标模式由三种简化为两种。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全面部署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超市化自助采购、废旧物资网上竞价等多种采购方式,全面满足各种采购需求,总部和省公司所有采购一律在统一平台上实施。总部实时、全程监控采购过程,做到采购行为更加规范、采购过程更加透明、采购管控更加严格,真正实现“流程统一、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

3.加强采购统筹调度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统一运作调度机制,总部集中审核、安排各单位采购申请,实时监控采购活动,及时协调采购异常,系统开展采购分析,不断优化采购策略,全面考核采购绩效,确保采购活动有序、可控、能控、在控。深化电子评标室应用,统筹协调总部与省公司、省公司之间共同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和招标文件审查,全面提升集团采购效率效益,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确保公平公正。

4.深化全面计划管控

加强采购计划统筹管控,建立物资需求“先利库、后采购”的常态机制。建立与“大规划”、“大建设”、“大检修”、“大营销”等专业项目储备库的联动机制,统筹采购计划与项目实施计划,确保采购适时、供应及时。加强物资需求合规性 - 204 -

审核,强化统一采购标准应用,从源头促进电网设备通用互换。

5.深化供应商关系管理

建立一级部署、全面共享的供应商资质业绩和绩效评价数据库。进一步优化资质业绩核实管理,全面掌握供应商生产研发、质量保证等综合能力;不断完善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依靠各级安监、生产、基建、营销等专业部门,全面评价供应商履约绩效,并与招标采购充分联动。

(二)深化供应保障机制建设

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需要,建立配套的物资供应保障体系,推动“三个转变”(仓储资源由分散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配送业务由被动满足向主动服务转变,履约协调由分段管理向统筹管理转变),为“三集五大”业务和公司生产运营提供支撑。

1.建立高效的物资调配机制

以物资需求为导向,以保障供应为目标,建立物资调配、利库调拨、主动履约、监控预警工作机制,统一汇集物资需求、签约履约、仓储配送、质量管控、供应商管理等信息,主动监控物资供应链全过程运作情况,全面掌控公司系统物资资源,强化总部、省、地市物资体系协同运作,提升物资供应链运作效率,实现资源统筹调配、需求快速响应、保障准时高效。

2.建立科学的仓储管理体系

巩固清仓利库工作成果,开展平衡利库,深化ERP系统库

- 205 -

存管理模块应用,推进公司库存管理信息化,真正实现库存物资“一本帐”。制定运维物资储备定额,形成“定额储备、按需领用、动态周转、定期补库”的管理机制;整合现有仓储资源,规范仓库功能定位,深化仓储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设以总部虚拟库为信息中心、区域库为枢纽、周转库为支撑的现代仓储网络,公司库存水平和仓库规模降低30%及以上。

3.建立快捷的配送运作机制

建立主动响应物资需求的配送运作机制,统筹运用主动配送、自主领用、供应商配送与第三方配送等方式,快速将基建物资配送至现场、运维物资配送至班组、办公用品配送至办公桌。强化供应商交付物资运输管控,做到物资供应与施工进度有机衔接。

4.深化签约履约管控机制

深化总部和省两级“集中签订、集中结算”的合同管理模式;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两级ERP系统,实现合同文本定制化、合同生成自动化、合同结算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控水平。建立物资部统一管理、物资供应公司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物资现场服务和履约协调机制。

(三)深化质量管控机制建设

完善“依靠业主单位、联合专业部门、突出生产厂家”的质量管控机制,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内,全方位、全过程加强设备材料各环节质量闭环管控。

- 206 -

1.优化全方位质量管控模式

搭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质量信息共享共用平台,全面建立总部与省公司、省公司与省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协同共管、闭环联动的质量管控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各级生产、基建、安监、营销等专业部门的协同责任,建立畅通、常态的质量信息反馈渠道;进一步发挥各级电科院、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监理工作的支撑作用。

2.深化全过程质量管控举措

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深化全过程质量管控。进一步优化计划环节管理,保证招标采购、生产制造、运输验收所需的合理周期,避免“赶进度”带来质量风险;突出采购环节“质量第一”导向,优化招标方案和评标细则,细化招标文件、采购合同中的质量要素条款,严防忽视质量的低价中标;加大制造环节监造、抽检力度,全面推行监造、抽检标准化管理,加强关键点把关,提高抽检覆盖面;加强交接验收环节质量把关,完善收货验收机制,细化验收检查标准,落实供应商安装指导责任,确保设备材料质量。

3.强化供应商质量责任落实

充分应用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两级供应商服务大厅功能,建立便捷通畅的供应商沟通渠道,集中传递采购质量要求、通报质量问题、公示惩处结果。进一步完善供应商质量责任追溯机制,建立设备缺陷和质量问题召回制度,对质量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

- 207 - 的供应商,加大责任追究和市场退出力度。针对供应商不良行为,进一步完善后续招标中的动态扣分、限制授标、暂停授标等处理措施,促使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三、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物资标准体系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五大”体系业务调整和物资管理业务优化,修订和完善现有物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物资采购标准,全面应用质量监督和供应商资质业绩核实标准,加快制定仓储配送设施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构建完备的物资集约化标准体系。

(二)加快物资信息系统建设

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加快建设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专家管理、质量监督等功能模块,打造以物资ERP和电子商务平台两大业务应用为主体的物资集约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资管理与“五大”体系信息系统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数据共享。

(三)加强物资队伍建设

根据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需要,吸纳优秀人才,充实物资队伍,逐步解决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风险防范教育,确保队伍安全。重点加强专家职业操守教育,建立一级部署的评标专家库,实行动态考核管理。

- 208 -

(四)深化协同机制建设

适应“五大”业务新模式,加强招标采购与“大规划”、“大建设”在项目立项、综合计划、财务预算等方面的协同管理;加强与“大建设”、“大检修”、“大营销”等专业在“三通一标”推广、物资供应保障等方面的协调对接;加强与“五大”在物资质量管控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加强与财务集约化在统一成本标准、物资合同结算方面的业务集成;加强与人力资源集约化在物资队伍建设、评标专家管理方面的协作。

四、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进度安排,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如下:

1.2012年,做到公司所有采购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实施,实现总部全面集中管控;推进物资调配机制建设,初步建成科学的仓储配送体系。

2.2013年,深化完善集中采购机制,公司集团管控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深度整合仓储配送资源,健全物资调配中心职能,完善物资供应保障机制,物资供应效率与质量明显提升。

3.“十二五”末,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成之际,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 209 -

第三篇:8国家电网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附件9:

国家电网公司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充分总结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是:坚持以“六统一、五集中、三加强、三保障”为主线,按照“深化应用、提升功能、实时管控、精益高效”的目标要求,把握“规范化、深化细化”两个重点,拓展财务管控的宽度、高度、深度和细度,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入应用和常态运行,促进财务与业务高度协同,持续增强财务保障公司发展、引领价值创造、调控资源配置、服务管理决策、防控经营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和“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

工作原则和实施路径是:以依法规范经营为首要责任,以提升财务管理现代化、集约化水平为核心任务,以标准化、信息化为基础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率效益和发展素质为最终目的,按照以下路径持续深化财务集约化工作:

一是以全业务链过程管控为抓手,着力引领价值创造。贯

- 185 -

彻落实公司战略目标和国资委要求,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安排经营发展投入与产出,强化刚性约束。加强经营全过程管控,构建业务流和价值流高度融合的闭环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各业务板块的赢利能力。

二是以资本资金资产集约管理为重点,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资本统筹配置机制,合理安排各单位资本金规模,促进内部协调均衡发展。强化总部对资金资源的调配,增强资金活力,进一步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加大资产重组力度,深化产融协同运作,促进各级电网和各业务板块协调发展。

三是以一体化财务信息平台为基础,着力强化决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财务信息系统功能,推进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提升财务信息平台一体化、实用化水平。深入推进会计报表“一键式”生成和应用,加强财务信息展示和智能分析诊断,增强决策支持能力。

四是以实施财务管控标准流程为核心,着力防控经营风险。全面实施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加强财务流程与“三集五大”业务体系的一体化整合,努力推动前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标准化财务管控体系。

二、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财务标准体系

按照“总部主导、网省细化、市县执行”的分级负责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六统一”财务政策标准体系,有效发挥政策 - 186 -

标准的管控作用,以标准化保障规范化、促进集约化、提升信息化,夯实管控基础。

1.统一会计政策。结合公司推进“三集五大”工作和依法从严治企的要求,进一步梳理工程建设、生产管理、职工福利等方面尚待统一规范的事项,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健全完善政策标准,促进规范经营。进一步完善会计政策标准和会计政策选择指引,建立会计政策的审核、发布和控制机制,实现会计政策的集中统一管控。

2.统一会计科目。进一步规范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完善核算科目与预算项目的对应关系,确保公司系统相同经济业务会计科目使用唯一。研究会计科目辅助核算维度,深化应用会计科目管控功能,实现会计科目变更在线统一管控。

3.统一信息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财务信息标准,健全完善财务与业务集成信息标准,强化财务主数据集中管控,扩大财务主数据规范应用范围,提升财务主数据决策支持功能,有力支撑财务分析与辅助决策。

4.统一成本标准。深化应用生产运营标准成本体系,进一步加强成本精益化管理。全面推广应用基建标准成本,切实发挥标准成本管控功能。落实基建全过程财务管理实施意见,切实抓好关键环节管控,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5.统一业务流程。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加快财务管控标准流程在网省公司部署应用,加强流程执行情况的在线监控,- 187 -

逐步实现财务工作标准化。拓展管控范围,研究制定产业、金融单位标准流程,同步推广实施。积极推动前端业务部门建立标准流程,完善业务规范,推进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运作。

6.统一组织体系。深入推进各级财务组织体系的统一和优化,全面落实财会人员定岗定编方案,建立财务组织机构在线跟踪机制,健全完善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财务组织体系。

(二)深化会计集中核算

依托财务信息系统和两级数据中心,规范前端经济业务和内部交易处理。全面应用“一键式”报表功能,优化集团报表编审方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效率。部署应用财务分析与辅助决策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财务指标多维动态展示,提升财务分析和洞察能力。

1.大力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试点推行原始凭证电子化,逐步实现在线展示、在线审核。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程,严格标准,树立标杆,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2.持续推进前端业务协同处理。制定完善财务业务协同处理规范,深化财务与业务系统集成应用,重点推进营销、交易等前端业务按财务规则进行核算和管理,确保集成业务的会计凭证全部来源于业务处理环节。

3.进一步规范关联交易处理。完善关联交易业务处理规则,分级建立关联交易争议解决机制,强化集团对账考核,实现内部关联交易协同确认、账务协同处理和抵销的自动生成。

- 188 -

4.优化完善集团报表编审方式。在实现关联交易业务全面协同的基础上,设置完善报表取数关系和合并抵销规则,全面实现由账到表“一键式”生成各级会计主体的会计报表和合并报表,加强会计决算的集中汇审和在线审核。

5.提升财务分析和洞察能力。拓展财务分析主题,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部署应用经营辅助决策支持功能。细化成本分类,拓展经营分析的广度、深度和细度,提升财务对公司经营决策的支持能力。

(三)深化资金集中管理

完善三级集团账户管理体系,拓宽资金归集范围。强化公司总部资金运作统一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益。强化融资统一管控,切实保障资金需要。拓宽商业银行授信空间,构建和谐银企合作关系。完善资金结算平台,加强资金在线监控,防范金融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1.进一步拓宽资金归集范围。优化账户管控标准,完善三级集团账户体系功能,拓宽资金归集范围,推进上市公司、金融企业和境外企业资金集中,健全完善公司高度集中、统一管控的资金管理体系。

2.创新集团资金运作模式。强化总部资金运作统一管理,增强总部资金运作能力和归集资金的调控能力,优化资金配置,提升集团化运作效益。

3.强化融资统一管控。深化月度融资计划管理,进一步提

- 189 -

高融资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力。综合利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境外发债、应收账款保理、信托理财等融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融资渠道,提升资金保障能力。

4.提升资金支付结算系统支撑能力。优化资金支付结算流程,强化支付结算管理,完善对外支付结算平台建设,提高统一结算与集中支付保障能力。

5.构建和谐的银企合作关系。统筹配置公司存贷款资源,规范电费代收手续费标准,协调解决代收电费矛盾。拓宽商业银行授信空间,促进和谐的银企合作关系。

6.加强资金安全管理。加强资金监控预警体系建设和应用,强化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组织开展资金安全检查,建立健全资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四)深化资本集中运作

促进各板块、各单位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股权清理整合与资本运作力度,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本活力。加强资产精益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质量与企业整体价值。

1.进一步加强资本统筹调配。通过增资、减资、重组、并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效率和效益。

2.持续处置不良资产。推进非核心业务和低效无效投资清理处置,及时清理产业并购和农电改制带入的不良投资。

3.深化产融协同运作。优化金融板块布局,进一步提高金融资产运营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积极推动所属控股上市公司资 - 190 -

产重组整合,提升资本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境外资产产权管理,切实做好国际并购有关资产财务工作。

4.进一步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调整完善固定资产目录,创新资产设备化管理,推动资产设备统一联动。全面开展土地权属清理规范,完善权证手续,强化权属保护。

5.完成体制改革有关财务资产工作。做好地市县层面主多分开多经资产收购整合、主辅分离国有产权划转移交以及有关担保转移、厂办大集体改革等工作。

(五)深化预算集约调控

坚持战略引领和价值导向,突出全面预算的“全面性、协同性、严肃性”特征,健全完善总部与网省、财务与业务纵横一体化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科学化、精益化水平。

1.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战略目标与预算相结合、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相衔接,事前综合平衡、事中跟踪控制、事后考核评估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强化对经济资源的统筹调控和综合平衡,确保预算对所有单位、所有层级、所有收支和所有项目的有效约束,实现预算管理导向清晰、调控有力、执行严格、考核严肃。

2.科学制定经营目标,统筹安排预算。纵向优化对各单位、各层级财务资源的统筹配置,横向促进各板块之间、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优化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确保公司经营

- 191 -

业绩持续较快增长。

3.进一步加强业务预算管控。优化管理流程,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预算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前端业务预算的准确性、规范性。推动业务部门严格执行项目储备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预算的报送、下达和执行,健全业务预算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预算与业务信息集成,研究制定财务管控模块与各专业项目库集成规范,开发集成接口,实现信息共享。

4.严格预算执行控制。深化月度预算管控,严格资金支出控制。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建立业务预算分析和通报制度,从源头上强化预算执行控制。深化预算发布、控制功能规范应用,确保公司审定的预算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强控制、严执行。

5.加强成本精益化管控。深化应用统一的标准成本核定预算,持续提升零基预算管理水平。细化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业务招待等成本费用管理与考核。优化专项成本结构,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6.强化预算绩效考核。健全完善预算指标体系,优化考核方法,充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确保经营目标有效落实。

(六)深化风险在线监控

进一步建立健全“事前预警预防、事中在线稽核、事后检查整改”三道防线,切实加强对重大经济事项、重要业务处理和重点风险隐患的监控,构建科学高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 192 -

1.进一步加大财务监督检查力度。巩固财务专项检查成果,分部门、分单位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制度。

2.深入运用财务督查成果,修订完善财务稽核管理制度。制定在线稽核应用指南,规范在线稽核工作方式,提升财务在线稽核实用化水平,提升财务风险诊断和预警能力。

3.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与内控评价体系,落实重大财务事项报告机制,组织完成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创新内部控制管理手段,试点实施内控评价报告制度。

4.创新财务评价工作模式,研究建立一体化财务评价体系,健全财务评价工作机制,加强典型经验推广运用,充分发挥财务评价导向功能。

(七)加强工程财务管理

全面实施基建标准成本,深化工程全过程财务管控,建立基建财务专项分析制度,强化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加强关键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

1.全面应用基建标准成本。总结试点经验,在滚动修编和优化完善基建标准成本体系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应用。加快技经试验室基建标准成本管理平台开发和管控功能部署,固化基建标准成本应用流程。

2.建立基建财务专项分析制度。系统设计基建财务管理报表,开展基建财务定期和专题分析,动态掌握基建财务管理情

- 193 -

况,不断夯实和改进基础工作。

3.加强工程财务风险管理。进一步落实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健全制度,优化流程,完善方法,建立工程财务风险管控体系,防范工程财务管理习惯性违章。

4.实行工程竣工决算分级审批。实行500kV及以上工程竣工决算由公司总部审核批复制度,推动加快工程结算进度,提高竣工决算编制质量及时效性。

5.强化工程其他费用和财政性资金项目财务管理,规范费用列支渠道。

(八)加强财税筹划管理

以“重筹划、争政策、抓规范、强基础、防风险”为重点,夯实财税基础,加强税收筹划,防控财税风险,争取政策支持,持续提升财税管理水平。

1.夯实财税管理基础。构建财税管理组织架构,充实人员力量。出台《国家电网公司纳税手册》,完善纳税工作流程,促进税务管理标准化。健全财税资源沟通交流机制,加强财税信息资源共享。

2.完善财税政策筹划机制。加强财税政策研究,梳理现有财税政策,开展税收筹划,合法合规减轻公司税负。健全纳税风险管理体系,强化税收分析,防控财税重大风险。

3.积极落实并争取财税政策。争取落实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出台具体操作办法。密切跟踪营业税改征 - 194 -

增值税试点情况,争取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税收政策。继续争取国有资本预算资金、中西部农网国债资金转增资本、自主创新资金等财政资金支持。

4.积极推行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构建税务管理分析指标体系和纳税评估模型,规范税务管理分析报告模板,增强税务分析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提升纳税管理工作水平。

(九)加强电价集约管理

围绕“建机制、提水平、调结构、重监管、促管理”,深化理论研究,争取电价政策,完善电价机制,强化执行管控,努力提升电价集约化管理水平。

1.夯实电价工作基础。逐步建立公司系统规范统一的电价政策体系,加强电价统一管理,依托电价管理信息平台,固化购售电预算和结算等电价业务流程,提升电价管理水平。

2.加强电价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稳妥推进输配电价机制改革试点,配合价格主管部门继续开展输配电价研究测算,争取合理确定关键定价参数。研究输电标杆价格意见,推动建立合理的输电价格传导机制,完善跨区跨省输电价格体系。稳步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及发电侧竞价上网试点,防范市场风险。

3.积极争取电价政策。配合国家物价部门做好重点电价矛盾疏导工作,积极争取电网电价政策,化解电价政策风险。贯彻落实居民阶梯电价指导意见,促进节能减排。规范收费政策,- 195 -

系统梳理各地收费政策出台情况,推动出台系统备用费、新建住宅小区供电设施费等收费政策。

4.切实做好电价政策执行。严肃电价执行权限,严格电价批准和执行流程,规避监管风险。建立健全电价政策执行内部监控机制和外部监管沟通机制,确保电价政策规范执行。加强营销与财务协同,规范电价执行和电费核算管理。

三、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按照“纵向压缩管理层级,横向归并会计主体”的原则,以《关于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调整网省公司有关人员编制的意见》(国家电网人资„2010‟1641号)和《关于公司总部、网省及市(县)公司财务管理职责界面划分的意见》(国家电网财„2010‟1343号)为指导,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要求,优化调整财务组织机构,落实财务人员配备,构建精益、高效的财务组织体系。

1.网省公司层面。加强本部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确保编制到位、人员到位,并将机关财务处统一调整为财务部内设处室。对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新设立和继续保留的所属单位,按其功能定位、规模大小、生产特性合理设置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岗位。省检修公司、信通公司、电科院、经研院、物流中心、送变电(安装工程)公司等应单独设置财务机构。其下属分支机构不再设置财务机构;确因路途较远、业务量较 - 196 -

大等原因造成管理不便的,可适当配置会计人员负责有关核算、资产管理等基础工作,并相应增加财务人员编制。

2.地市公司层面。地市公司本部财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按照公司规定落实到位;受管理人员定编总数限制等原因尚未落实到位的,应根据需要相应增加其定编总数。

3.县公司层面。县公司(除同城供电分公司及城郊区公司外)应单独设立财务机构并合理配备财务人员,负责35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工程核算、预算编制与执行、成本会计、农电财务管理、电费管理、纳税以及报销等工作。

(二)加强业务保障

各单位要在认真落实《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国家电网财„2009‟1032号)确定的财务与业务集成保障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财务与“三集五大”协同推进的各项工作。

1.合理确定新设机构产权形式。按照压缩产权级次、减少税收成本的原则,依法合规办理检修公司、信通公司、电科院、经研院等机构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地市级检修公司、信通公司可采用分公司模式或地市供电公司内设机构模式;省级检修公司、地市级检修公司的分公司,均作为分支机构管理,不单独进行工商登记;作为技术支持机构的各中心采用省电科院、经研院内设机构模式。

2.合理设置会计主体。省级检修公司、信通公司、电科院、- 197 -

经研院应作为独立会计主体;地市检修公司、信通公司不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省级检修公司设在地市层面的分公司、地市级检修公司设在县层面的分公司、地市级经研所等设为其上级公司的成本中心;作为“三集五大”技术支持机构的各中心不设为独立会计主体,作为电科院、经研院的成本中心。新设会计主体均不单独部署账务体系,应在统一的财务应用系统和数据中心内进行核算,并根据需要重新配置核算流程。新设会计主体应按公司规定履行审批程序。涉及账务承继与会计档案移交的,应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交接手续。

3.合理界定资产管理职责界面。按照“价值管理与会计主体一致、实物管理与运维主体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资产管理界面。涉及资产划转移交工作的,各单位生产、营销、调度、财务、审计等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资产清查和移交,切实保障资产安全完整。

4.严格执行财务标准流程。新设各类机构均应执行公司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信息标准、成本标准和业务流程。加强“三集五大”业务流程与财务协同衔接,确保业务管理符合财务制度要求。业务管理职责调整后,财务流程节点相应予以调整,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稽核等标准化流程必须保持健全完整,并符合内部控制原则。

5.加强新设机构预算管理。各类新设机构均应按照公司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根据其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业务预算管理 - 198 -

职责,向上一级财务部门提报预算需求,执行批准的预算方案,并接受预算考核与评价。

6.规范新设机构银行账户开立。按独立会计主体管理的新设省级建设、检修公司可按规定在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中选择开立一个基本账户,在财务公司开立一个一般结算账户,按税务部门规定开立税收专用账户。新增经费账户按规定纳入集团账户体系管理。不作为独立会计主体管理的新设其他各类机构不得开立银行账户。

7.协同推进基建财务管理。加强与“大规划”、“大建设”协同,充分发挥基建财务在电网建设规模确定、投资方案经济性比选,审核投资计划等环节的作用,统筹做好基建标准成本实施,增强财务在工程概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环节的管控、监督职能,努力降低工程造价。

8.切实规范电价电费管理。结合“大营销”体系建设,规范财务与营销部门的电价电费管理职责: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建立健全营销电费财务核算规则、应收实收总账核算、实收预收数据稽核、电费账户管理、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并与营销部门核对、发票领购和管理、监督营销部门与客户函证等;营销部门(供用电服务中心及各级营销部和客户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电费发行与收费、电费应收、实收、预收明细核算、缴费渠道管理、银行销账、客户函证、电费发票使用管理等。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细化电费抄、核、收、销流程

- 199 -

结点,完善营财系统接口,将财务管理要求固化到营销系统中,加强对电费收入业务的监督检查,防范电费资金风险。

(三)加强技术保障

进一步加强公司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软件技术、硬件环境、网络通道、信息安全等支持保障,推动信息集成的深化应用,确保一级集中部署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

1.软、硬件技术保障。保持软件技术的统一性,优化数据库结构,提高系统的反应速率。完善硬件配置,提升业务集中处理、数据同步以及业务协同的稳定性、时效性,确保应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网络通道保障。满足公司统一标准管理、集团协同、各级会计主体之间大规模数据传输等要求,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准确、完整和安全。

3.集成平台保障。进一步健全公司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统一的业务信息标准及标准间的衔接。完善数据交换标准,进一步统一数据接口开发规范,深化财务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

4.安全机制保障。制定系统整体安全策略,建立病毒防护、入侵检测和安全评估体系,建设数据容灾中心,强化两级数据中心冗余备份,保证信息网络稳定运转和数据安全。

5.运行服务保障。健全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机制,完善系统运行服务,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 200 -

四、深化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实施方式和进度安排 以公司统一的“三集五大”实施方案和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基础,细化工作方案,加强统筹指导;细化考评指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实施进度和效果。

1.2012年,以巩固完善、优化提升为主线,以规范化、深化细化为重点,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推进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的深化应用和常态运行,协同落实“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目标,夯实财务集约化管理基础。

2.2013年,进一步优化“六统一、五集中、三加强、三保障”框架体系,拓宽覆盖范围,完善系统功能,提升应用水平,基本建成以“集中化、集成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财务资源配置能力、价值管理能力、决策支持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在基本实现“三集五大”建设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持续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水平,努力推动财务管理职能向价值管理型和决策支持型转变,到“十二五”末,全面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国家电网特色的财务集约化管理体系,加快推动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

- 201 -

第四篇: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作为世界500强排名前十的超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如何将人、财、物科学的管理起来,保证企业高效运作,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关键词: 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国网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供求市场化、管理国际化、技术进步加快,竞争手段提高等,使国网由以往通过技术和资金获得竞争优势转向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网在不断的发展中建成了一个高效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使组织机构更加健全、工作标准更加明确。

2国网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瓶颈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组织人员配置(岗位分析、员工招聘等)、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薪酬与福利和员工关系等方面。以下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构成因素来分析国网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

(1)由于国网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经营体制下,人力资源管理轻视以科学的方式激励、培养,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长远性目光和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导致知识创新观念的缺乏

(2)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国网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对人力资源重要意义的认知,只是将人力当作企业负担,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投入、专业人员投入等,同时企业激励方式仅限于物质激励,不能从根本上调动主动性,激发责任感。

(3)国网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不足,导致企业的后备人才缺乏。网省公司对员工的培训仅限于目前岗位的需要,没有为员工做好适合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内容多局限于理论而轻实践,培训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差。2.2国网绩效考核面临瓶颈,人才选拔机制落后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简单粗放。考核指标与被考核者职务工作的关联性不强,考评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操作性不强、内涵不明晰;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不合理。国网绩效考核中没有考虑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层次岗位的差别,无法体现企业的战略导向;绩效考核结果处理不科学。国网绩效考核体系中缺少对考核数据的统计分析,而且考核过程多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没有挂钩,无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鞭策作用。2.3国网内部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性岗位人才缺失严重

目前,国网人力资源状况突出表现为简单性岗位、管理岗位人员冗杂,人浮于事;专业性、科技型岗位人员不足;因人设岗现象严重。用工总量偏大与结构性缺员矛盾并存,特别是高层次关键人才、骨干人才短缺,优秀技术人才、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不足,辅助生产岗位和管理人员超员严重。2.4人力资源管理中缺少良好的激励机制

无法全面调动职工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对国网今后的发展进行全面创新。目前国网的薪酬激励作用还不够明显,薪酬分配还不够合理,不能合理体现出个人能力的差异,不能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紧密联系起来。此外现行的工资制度又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费用与工资总额挂钩,难以形成创新竞争的良好氛围。

3国网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分析

3.1国网人力资源管理重点

超前谋划,超前研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深化劳动计划和员工入口管理,提高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加快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积极推进企业组织架构变革;巩固机构编制和定员管理工作成果;加强收入分配规范管理;加强和改进业绩考核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全面落实集约化各项要求,确保实现全年工作目标。

3.2国网已采取的应对战略分析

按照国网SG186 工程的统一部署,公司以成熟套装模块(ERP-HR模块)和人力资源管控模块(管控模块)共同支撑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为主线,遵循“四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原则,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实施策略,分步有序地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建成一套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功能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如下图所示,国网人力资源的模块管理业务架构。

3.3国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础功能

(1)基础功能。通过组织机构管理、岗位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等基本业务建设,完成对组织、岗位和员工基础信息库的建设,以便进行人员管理、财务分析、审核物资情况的详细资料等。(2)数据架构功能。包括数据构成、相互关系、存储方式、数据标准和数据管控手段等,为功能架构中各个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国网使用ERP系统将数据通过接口传递给人力资源管控系统,进而将数据传至总部数据中心(直属单位可直接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数据传至总部数据中心),进而为其他业务系统提供基于数据中心的共享数据。(3)综合报表功能。该功能实现了劳动统计数据的分类、汇总、编制,并实现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灵活查询,且每月定期向网省公司本部报送相关资料表格。该系统利于人资部门全面准确地反映组织机构、劳动计划、劳动用工、人员状况、招聘与配置、薪酬等情况。

(4)个人所得税计算分析功能。目前使用 ERP 系统,采用标准化的模块,首先在系统内根据每个人在每个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并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模块,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只需要很少的人员就可以完成核算每个员工的薪资,以及纳税金额情况的计算,完成向上级公司申报计划报表。

4国网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建议

4.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作为企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资源,缺乏高素质、高效率的员工队伍,组织将很难实现战略目标。国网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企业,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员工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员工培训,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建设一支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队伍。4.2构建人力资源的管理新体系,高度重视岗位和人才的最佳匹配

以建立员工岗位能力模型为重点,对专业工作进行分析和岗位设计,建立员工岗位能力模型。同时,构建人力资源的管理新体系,要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体现“为员工创造发展空间,构筑人才高地”的人才理念,包括基于岗位能力模型的人才评估机制、着眼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注重能力发挥的人才使用机制和体现能力价值的人才考核激励机制,将其逐步贯穿于员工招聘、入职教育、在岗培训、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等流程。

根据国网特点和主营业务发展,开展岗位分类研究,科学划分职业类型和职业层级,形成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和技能类等职业发展通道。重点加强技术和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引导和激励技术和技能人才,立足岗位成才。4.3努力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并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有才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公司的发展,切实“把住入口”;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达到岗位规范的要求。同时,建立和谐、包容、积极向上的多元化文化氛围,积极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和留住人才。

职业生涯设计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结合人才实际状况,组织员工进行生涯设计,为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挖掘人才、使用人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搞好员工个人发展,有效协调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4.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加快制定公司优秀人才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各级网省公司建立优秀人才梯次开发体系,并按照分级建立、分层管理的原则,建立国网专家人才库。具体实现上:一是通过“1551优秀人才工程”的实施,在国网、网省公司分别选拔培养各级技术人才,并给予相应的待遇;二是在生产一线设立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岗位,提高薪酬待遇,为一线输送人才并留住人才;三是建立技能竞赛机制,有计划地在公司系统开展技术竞赛活动,为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注重适时改进培训方法。针对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制定培训标准,用培训标准引导各级网省公司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手段,加快公司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拓展培训的时间和空间;结合岗位练兵、现场指导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提升各类人才的岗位工作能力。4.5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

①薪酬激励。员工的薪金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起到基本保障的作用,而绩效工资与工作业绩紧密相关,激励作用较强。②有条件的福利激励。即在绩效考核达到一定的分值要求后,可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③民主参与激励。让员工享有建议、投票、决策参谋等民权利,从而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产生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责任感。④成长激励。成长激励主要是为优秀的员工提供进修、晋升、轮岗培训等机会。4.6加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人力资源的改革,加强企业全体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深入学习,并不断的引进综合能力高、创新意识强的现代化人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后续力量。

5结论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系统地核心分支,必须从人才强企的战略高度审视和谋划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要把促进人的发展和依靠人的发展作为人事工作的出发点,形成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用事业凝聚人心,以实践造就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为国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董克用, 叶向峰, 李超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2 版[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 高贤峰.人本管理与执行力打造 [J].当代经理人,2008,(1):76-78.[3] 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 [M] 北京:求实出版社,2005 [4] 霍国庆.企业战略信息管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吴建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浅析[J].现代商业,2007(36)

第五篇: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 作者: 文章来源:思想政治工作部 点击数:1835 更新时间:2010-06-12 文章录入:管理员 ]

一、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

基本价值理念

公司把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作为基本价值理念,明确宣示公司的奋斗方向、存在意义、重要责任、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表明公司对国家、对客户、对合作伙伴、对员工、对社会所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

公司基本价值理念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企业愿景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是公司的奋斗方向,是国家电网人的远大理想,是公司一切工作的目标追求。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从我国国情、能源资源状况和电网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

建设国际一流企业:坚持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导向,以同业对标为手段,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科学发展理念、持续创新活力、优秀企业文化、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企业使命

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

“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是公司生存发展的根本意义,是公司事业的战略定位,是公司工作的深刻内涵和价值体现。

电网不仅是连接电源和用户的电力输送载体,更是具有网络市场功能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载体。国家电网公司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能源的优化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发挥电网功能,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促使发展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是国家电网公司的神圣使命。

企业宗旨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服务电力客户 服务发电企业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体现了公司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责任。公司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把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企业业绩的根本标准。

服务电力客户:公司作为经营范围遍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人口超过10亿的供电企业,承担着为电力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的电力供应和优质服务的基本职责。公司坚持服务至上,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深化优质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服务发电企业:公司作为电力行业中落实国家能源政策、联系发电企业和客户、发挥桥梁作用的经营性企业,承担着开放透明、依法经营的责任。公司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建设电网,严格执行“公开、公平、公正”调度,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公司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主体之一,承担着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增长对电力需求的责任。公司坚持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服务清洁能源开发,推进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核心价值观

诚信 责任 创新奉献

“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是公司的价值追求,是公司和员工实现愿景和使命的信念支撑和根本方法。

“诚信”,是企业立业、员工立身的道德基石。

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每时每刻都要重诚信、讲诚信,遵纪守法、言行一致,忠诚国家、忠诚企业。这是公司履行职责,实现企业与员工、公司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

“责任”,是勇挑重担、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公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每一位员工都要坚持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主动把这种责任转化为贯彻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进“两个转变”的统一意志,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做到对国家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创新”,是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

公司发展的历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需要大力倡导勇于变革、敢为人先、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奉献”,是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自觉行动。

企业对国家、员工对企业都要讲奉献。在抗冰抢险、抗震救灾、奥运保电、世博保电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公司员工不计代价、不讲条件、不怕牺牲,全力拼搏保供电,这就是奉献;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矛盾、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等重大考验面前,公司上下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奉献;广大员工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样是奉献。坚持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奉献中赢得尊重,在奉献中提升形象。

企业精神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是公司和员工勇于超越过去、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永不停步,追求企业价值实现的精神境界。

“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本质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公司立足于发展壮大国家电网事业,奋勇拼搏,永不停顿地向新的更高的目标攀登,实现创新、跨越和突破。公司及员工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向更高标准看齐,向更高目标迈进。

科学发展战略

以“三个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公司发展的总战略。加强“三个建设”、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推进“两个转变”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途径;加强“三个建设”是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保证。

战略目标

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简称“一强三优”)。

电网坚强:电网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灵活高效,智能化水平高,技术装备和主要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经营区域实现全部联网。资产优良: 资产结构合理、质量好,盈利和偿债能力强,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高,金融和海外资产健康快速增长。

服务优质: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服务规范、高效,品牌形象好,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度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业绩优秀:安全、质量、效益指标在国内外同业中领先,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高,企业健康发展,社会贡献大。

现代公司: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集团管理体系,队伍素质好,自主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高,企业软实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强。

战略途径 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简称“两个转变”)

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简称“四化”)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实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

战略重点

坚持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简称“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电网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战略、人才强企战略、科技发展战略、信息化战略、金融支撑战略、产业支撑战略、国际化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品牌发展战略等,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电网发展战略:遵循电网发展规律,加大电网投入,坚持“一特四大”(特高压,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和抵御严重事故风险的能力,促进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和清洁能源快速发展,以持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经营管理战略:贯彻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的方针,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深入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充分挖掘内部资源潜力,持续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资产运营效率。

人才强企战略:把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建立适应“两个转变”需要的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和工作机制,实施全员教育培训,全面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抓好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增强队伍素质,激发员工创造活力,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科技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贯彻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实施大科研、创造大成果、培育大产业、实现大推广(简称“一流四大”)的战略要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克服制约“两个转变”的技术瓶颈,解决生产运行和经营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抢占国际电力科技制高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信息化战略:把信息化作为推进“两个转变”、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进信息化企业建设,以信息化支撑生产专业化和管理现代化,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为“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金融支撑战略:发挥公司金融资源潜力,把握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机遇,遵循金融行业发展规律,推进产融结合,强化金融管控,加强人才和机制建设,加快现代金融控股集团建设,形成金融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盈利水平,为公司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产业支撑战略:按照上规模、上水平、集约化的发展方向,拓展直属单位业务领域,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做优做强做大直属产业,为“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智力支持、服务保障和效益贡献。国际化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国际分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公司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企业文化战略:遵循企业文化建设基本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适应公司发展改革新要求,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重在建设、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坚持“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的发展目标,统一的品牌战略,统一的管理标准”,是公司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基础。——推行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体系是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

——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精品工程、落地工程、评价工程(简称“三大工程”)是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品牌发展战略:全方位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强化安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增强企业软实力,推动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互动、通力合作的良好关系,凝聚发展合力,塑造国际一流的“国家电网”品牌。

——公司品牌是内质外形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推进品牌的统筹规划,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品牌管理,规范使用VI手册,深化文化环境建设,提升“国家电网”品牌价值和形象。

——通过对内提高管理水平、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对外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加强公司与利益相关各方的和谐互动,树立公司讲政治、负责任,强管理、重服务,求创新、作表率的央企形象。

战略保障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简称“三个建设”)。

党的建设是“三个建设”的首要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是“三个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是“三个建设”的重要基础,提高全员素质是“三个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只有不断加强公司党的建设,才能保证公司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只有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实现基业长青;只有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才能提高广大员工的能力素质,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员工行为规范

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是公司的基本信条和行动准则。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忠诚企业,就是热爱企业、关心企业、为企业尽心尽力,忠实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奉献社会,就是关爱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员工守则

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

《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是公司全体员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一)遵纪守法,尊荣弃耻,争做文明员工。

(二)忠诚企业,奉献社会,共塑国网品牌。

(三)爱岗敬业,令行禁止,切实履行职责。

(四)团结协作,勤奋学习,勇于开拓创新。

(五)以人为本,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六)弘扬宗旨,信守承诺,深化优质服务。

(七)勤俭节约,精细管理,提高效率效益。

(八)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建设一流公司。

三个“十条”

供电服务“十项承诺” 《供电服务“十项承诺”》是公司对客户作出的庄严承诺。公司视信誉为生命,弘扬宗旨,信守承诺,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一)城市地区: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0%,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6%;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和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经国家电网公司核定后,由各省(市、区)电力公司公布承诺指标。

(二)供电营业场所公开电价、收费标准和服务程序。

(三)供电方案答复期限:居民客户不超过3个工作日,低压电力客户不超过7个工作日,高压单电源客户不超过15个工作日,高压双电源客户不超过30个工作日。

(四)城乡居民客户向供电企业申请用电,受电装置检验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3个工作日内送电。

(五)非居民客户向供电企业申请用电,受电工程验收合格并办理相关手续后,5个工作日内送电。

(六)当电力供应不足,不能保证连续供电时,严格执行政府批准的限电序位。

(七)供电设施计划检修停电,提前7天向社会公告。

(八)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报修服务,供电抢修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城区范围45分钟;农村地区90分钟;特殊边远地区2小时。

(九)客户欠电费需依法采取停电措施的,提前7天送达停电通知书。

(十)电力服务热线“95598”24小时受理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服务投诉和电力故障报修。

“三公”调度“十项措施”

《“三公”调度“十项措施”》是公司坚持开放透明、依法经营,正确处理与合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准则。公司主动接受监管和监督,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高服务发电企业水平。

(一)坚持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调度,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遵守《电力监管条例》,每季度向有关电力监管机构报告“三公”调度工作情况。

(三)颁布《国家电网公司“三公”调度工作管理规定》,规范“三公”调度管理。

(四)严格执行购售电合同及并网调度协议,科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五)统一规范调度信息发布内容、形式和周期,每月10日统一更新网站信息。

(六)建立问询答复制度,对并网发电厂提出的问询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七)完善网厂联系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网厂联席会议。

(八)聘请“三公”调度监督员,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九)建立责任制,严格监督检查,将“三公”调度作为评价调度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

(十)严肃“三公”调度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机构工作人员“五不准”规定》。员工服务“十个不准”

《员工服务“十个不准”》是公司对员工服务行为规定的底线、不能逾越的“红线”。

(一)不准违反规定停电、无故拖延送电。

(二)不准自立收费项目、擅自更改收费标准。

(三)不准为客户指定设计、施工、供货单位。

(四)不准对客户投诉、咨询推诿塞责。

(五)不准为亲友用电谋取私利。

(六)不准对外泄漏客户的商业秘密。

(七)不准收受客户礼品、礼金、有价证券。

(八)不准接受客户组织的宴请、旅游和娱乐活动。

(九)不准工作时间饮酒。

(十)不准利用工作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基本礼仪

公司崇尚文明,讲究礼仪,公司员工应自觉学习基本礼仪常识,提高文明素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一言一行,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仪容仪表:整洁清爽 端庄大方

着装服饰:规范得体 便于工作

言谈举止:自然优雅 充满自信

接待交往:主动热情 把握分寸

接打电话:简明扼要 温和有礼

乘坐车辆:尊长优先 注意礼让

文化管理实践

将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各项管理工作中,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逐步在公司各项工作中全面推行价值观管理,激励全体员工为公司长远发展共同努力。

加快建设以“四统一”(统一的核心价值观、统一的发展目标、统一的品牌战略、统一的管理标准)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内质外形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内质外形建设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面提高“五方面素质”,树立“五方面形象”。

内在素质是基础,决定外部形象;外部形象是内在素质的反映,对内在素质具有促进作用。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内质外形既是公司发展要求,又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体现。加强内质外形建设是建设“一强三优”显得更是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证。

内强素质:提高安全素质、质量素质、效益素质、科技素质、队伍素质。

安全素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制度健全完善,责任落实到位,行为标准规范,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电网运行稳定。

质量素质:工程建设优良,电力供应可靠,服务真诚规范,流程科学合理,管理严谨高效,企业健康发展。

效益素质:资产结构合理,财务状况良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营效益显著,社会贡献突出。

科技素质:创新能力强,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大,电网装备、信息化和技术水平领先。

队伍素质:人员结构合理,人才队伍健全,员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技能过硬,求真务实,甘于奉献。

外塑形象: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谨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扬形象、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

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责任,锐意改革,加快发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奉献社会。

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让政府放心、客户满意。

严谨高效的管理形象: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勤俭办企业。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公司制度健全,机制完善,管理集约。领导干部严格自律,务实清廉,既干事,又干净。

公平诚信的市扬形象:树立诚信观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认真接受市场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信息披露,重视交流合作。

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上下之间同心同德,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经营管理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经营管理工作中,坚持“四化”要求,以信息化为基础、标准化为关键,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三集五大”工作,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全公司推行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标准、业务流程,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不断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和集约调控力度,提高人、财、物核心资源的集中度和调控力,实现人、财、物管理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实现企业管理由条块分割向协同统一、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一公司总部是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管理控制中心和电网调度中心(简称“四个中心)。建设具高卓越领导力、调控力、影响力的公司总部,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中发挥核心和统领作用。

一一公司着眼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形成总部、网省公司两级人、财、物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管理的集中度和调控力明显提升,有效减少经营风险。——2009年公司以开展“三节约”活动为主线,严格综合计划和预算管理,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深入挖掘内部潜力,在规划建设、生严运行、营销服的全过程严格控制成本,大力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取得显著成绩。三集五大

三集: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财务集约化管理、物资集约化管理。

实施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全面推进企业组织架构、劳动用工方式改革,实施规划计划、机构编制、用工制度、人才培养统一管理,着力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充分发挥员工潜能,满足公司可持续发展需求。

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全面推进“六统一、五集中”管理,实现公司财务资源的统一运作和与相关业务的集成融合,增强公司财务管控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

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建立健全公司统一的物资标准体系和物资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物资计划管理、集中招标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和应急物资管理,加快构建公司现代物流网络,降低物资供应成本,提高物资保障水平。五大:大规划体系、大建设体系、大运行体系、大生产体系、大营销体系。

构建大规划体系:理顺公司规划管理主体,实施规划集中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要求,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建立覆盖公司所有电压等级和各专项、各层级的统一规划体系。强化规划与计划的有机衔、电网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

构建大建设体系:优化完善现寄电网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公司总部为决策主体、网省公司为项目法人主体、网省公司以下为顶目执行主体的建设标准、管理流程和技术规范,强化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

构建大运行体系: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现有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集控功能实施集约融合、统一管理,促进各级调度一体化运作,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业务流程、标准体系和技术手段。

构建大生产体系:加强业务整合,优化配置公司修、运行维护资源,按照专业化方向,推进设备巡检、维护、操作等一体化管理,积极探索利于社会资源、提高检修维护效率的新模式。

构建大营销体系:优化现有营销组织模式,拓展面向智能化、互动化的服务能力, 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科学配置计量、收费和服务资源,实现计量检定配送、“95598”服务向省级集中,构建销稽查监控体系,推行统一的业务模式、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

电网建设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电网发展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实施“一特四大”发展战略,推广“两型一化”“两型三新”“三通一标”,加快建设“两横两纵”,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面落实环保节约、节能减排要求,奉献清洁能源。

“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

“两型三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三通一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业。

“两横两纵”:东纵指锡盟——上海,西纵指陕北——湖南长沙;南横指四川雅安——上海,北横指蒙西——山东潍坊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安全生产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理念,抓“三基”,落实“三个百分之百”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用“三铁”反“三违”,社绝“三高”,以“四全”保安全,确保“三个不发生”“三不伤害”,实现安全“三控”,实现电网安全、员工平安、企业稳定、社会和谐。

“三基”: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本功抓起。

“三个百分之百”:以人员百分之百、时间百分之百、力量百分之百保安全。

“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三高”: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

“四全”: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三个不发生”: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不发生人身伤亡和恶性误操作事故,不发生重特大设备损坏事故。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三控”:可控、能控、在控。

“五关爱”: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

岗位要求

遵章守纪:履行安全责任,遵守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按工作程序谨慎、认真地完成每一步,杜绝莽撞、粗心和侥幸。

风险预控:工作事前事中,主动有意识地把握相关的工作和安全规程,随时分析、预测和控制各类风险,防患于未然。

消除隐患:凭借安全知识和经验教训,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组织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建立机制:关注各类安全要素,关心、协助他人落实安全责任,注重安全、监督体系和机制的建设。

优质服务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优质服务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的思想,践行“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三个“十条”,实施‘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以优质服务塑造”国家电网“品牌,在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公司价值,不断提高“四个服务”的水平。

一一以客户为中心,坚持服务至上,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积极推进优质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和人性化,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和真诚规范的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一一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把公司自身发展置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发展公司,服务社会,与各方平等合作,互利互惠,谋求与发电企业、客户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利益、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

——确保客户用电安全可靠,努力实现供电服务规范高效,积极推动供电服务智能互动,铸造一流的供电服务品质。岗位要求

真诚热情:以真诚的服务态度,主动热情与客户沟通,清楚了解客户需求,也让客户了解提供服务的内容和相关信息。

承担责任:迅速及时地为客户解决问题,不推诿,不拖延,并主动承担相关责任。

专业服务:从专业角度对客户的需求、所面的问题给予专业服务,为客户提供准确信息,协助客户采取行动。

增值服务:实实在在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除专业性服务外的延伸服务。

个性服务:从细分化角度提供贴心服务,从智能化角度提供高效服务,从人性化角度提供人文服务。

队伍建设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队伍建设管理工作中,融入干部和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管理,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民主管理,建设一流员工队伍,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

一一选派中高级管理人员赴国外进行培训,学习借鉴国外电力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公司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一一大力实施”1551“人才培养工程、高精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五年2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西部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学习型班组建设计划、农电工素质能力提高计划等,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

一一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干部交流和培养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面向社会,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的公开招聘力度,优化人才结构。岗位要求

公司员工应努力做到遵纪守法、尊荣弃耻、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爱岗敬业、令行禁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努力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品质优秀、甘于奉献,适应“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员工。

公司员工应自觉加强自身能力素质建设,着力提升持续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诚信务实、以变制变、变革创新等六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持续学习:按照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求,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主动学习,拓宽视野,,不断进取,学以致用,持续了解和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提升认知能力,并善于与他人弃中分享,不断追求工作高标准。| 沟通协调:掌握技巧,换位思考,主动沟通,与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人员加强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聆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取得积极呼应,调动相关资源,高效开展工作。

团队合作:在团队内部或者跨团队之间与他人相配合开展工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尊重其他团队成员的能力和贡献,真诚地与其他团队成员协调沟通,营造和谐共赢的组织氛围,达成团队目标与策略。

诚信务实:在工作中诚实坦率,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言行一致,追求公平公正的道德标准;清正廉洁,坚守廉洁原则、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利益面前守信合规;严谨细致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变制变:在组织环境发生渐变或突变时,调整自我来适应组织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愿意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愿意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不拘泥于常规惯例,及时调整方法步骤,从而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变革创新:主动应对挑战,接受变革创新,积极参与变革。改进原有的流程或技术规程,改进工作方法,优化业务流程,导入或思索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

反腐倡廉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弘扬“干事、干净”的廉洁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构建“三有三化”的惩防体系,加大教育、制度、监督等重点工作力度,打造“阳光工程”。开展“四进”活动,使“干事、干净”成为公司广大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和从业规范,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风尚、“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舆论导向、“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企业氛围,树立“诚信守法、连接经营”的社会形象。

“三有三化”:企业化、责任化、业务化,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四进”:进班子、进部室、进班组、进家庭。岗位要求

诚信守法:讲信用,守承诺,不违约,说话算数,说到做到;遵纪守法,遵守规章,合法取酬,依法经营。

防微杜渐:从不贪小便宜做起,从拒绝小恩小惠做起,不贪名、不贪利,守住底线,一生清清白白,一身干干净净。

忠于职守:勤俭节约,勤勉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认认真真完成每一项本职工作。

廉洁从业: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顶得住歪风、经得住诱惑,不我行我素、随意变通。

秉公用权: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手下,不越权、不揽权、不滥权,按程序办事,自觉接受监督。

社会责任

把公司基本价值理念落实到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中,遵循”发展公司、服务社会,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社会责任观,以公司的发展实现员工成长、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善待员工、善待客户、善待合作伙伴,真诚服务,共谋发展,实现公司利益、行业利益、社会利益的协调统一;发展自己,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服务行业,推动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好公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6年初,公司在中央企业率先发布《国家电网公司2005社会责任报告》,之后,每年发布一次。2007年12月,公司发布《国家电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指南》,全面深化社会责任工作。

——公司以“履行科学发展和安全供电责任,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为核心社会责任,遵循“企业发展普遍规律、合作创造综合价值规律、经济全球化规律”。

——公司主要承担科学发展、安全供电、卓越管理、科技创新、沟通合作、全球视野等六个共同责任;承担优质服务、服务三农、员工发展、伙伴共赢、企业公民、环保节约等六个特定责任。员工誓词

我是国家电网人。

胸怀“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 牢记“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

履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害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宗旨;

恪守“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忠诚企业,奉献社会;

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宣读员工誓词是公司员工对企业基本价值理念表示认同,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一种方式,可以在新员工入职、举行升旗仪时开展宣读誓词活动。

企业标识

国家电网公司标识

(1)标识以球形设计展示国家电网公司美好的发展前景,反映公司树立全球视野,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坚强信心。

(2)标识以圆形图案象征公司内外的互动、协调、团结、和谐,表达公司坚持“四个服务”宗旨,与客户、员工、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标识以纵横交错的经纬线表现公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坚持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

(4)标识以绿色的标准色,反映公司致力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象征公司持续发展、生机勃勃、基业长青。

二、汉中供电局企业文化三年建设规划(2010-2012年)0.1 前言 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陕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建设“四统一”优秀企业文化的要求,围绕加快“两个转变”,深入推进“四化”管理,大力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凝聚干部员工力量,增强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编制本《规划》。0.2 编制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一强三优”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加强“三个建设”的要求,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重在建设、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1、基本现状

近年来,汉中供电局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三个《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逐年下达《企业文化建设任务分解及时间进度表》,在不断总结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丰富经验和辉煌成果。企业《安全文化的最佳实践》被列入国家电网公司典型经验库;2006年被中电联评为企业文化建设特等奖;企业文化建设案例《深化落实、实干、干好理念,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被评为“2008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大成功案例”;《铸造落实文化之魂,引领又好又快发展》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评为2009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成果优秀奖;编印了秉承国家电网公司文化精髓、浓缩汉中供电局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四统一”要求的《企业文化手册》和《行为规范》。国家电网统一文化的普及性、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一致性、核心文化理念在员工思想行为的根植性,以及统一文化落地的自觉性,是有待完善提高和建设的薄弱环节。

2、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2.1 发展思路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衔接,进一步深化“两个转变”,推进“四化”工作,以“一强三优”战略目标为指导,以“四统一”为基础,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按照“完善一个规划,开展两项活动,推行三大体系,实施四项工程,达到四个促进”工作思路,使国家电网“四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全面落地,使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2.2 发展目标

围绕企业中心,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以努力建设“四统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为动力,使员工牢固树立“一个国家电网公司”、“我是国家电网人”理念,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局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管理效率效能的提高,促进“国家电网”品牌价值和社会整体形象的提升。达到“一年有变化,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在2012年实现“四统一”优秀企业文化全面落地。

3、规划的主要内容

3.1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性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应在理念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上,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整体推进。3.1.1 加强理念文化建设。

理念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及落实文化的核心内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建设。

3.1.1.1 大力宣贯、弘扬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要将其作为全局干部员工共同信念和价值追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渗透下去,入心入脑,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信念和行为习惯,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把宣贯国家电网公司文化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突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突出科学发展重点,突出效益中心,突出发展主题,用发展的手段解决企业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发挥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服务声誉和优势,努力提升国家电网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企业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3.1.2 加强制度、行为文化建设。制度、行为文化是观念形态文化的动态反映。加强制度、行为文化建设,主要是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并把开展各种载体活动作为弘扬企业精神、弘扬企业理念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3.1.2.1 建立完善员工行为规范,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为指导,根据行业特点和工作岗位要求,健全完善《员工文明公约》、《员工道德规范》、《员工岗位职责》等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实施办法,不断深化干部廉洁从业风险管理。继续深化“两干三常”的廉洁文化理念,用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思想行为。

3.1.2.2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超前意识,发扬复命精神和实干精神,把干部队伍思想认识统一到局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健全培养使用、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福利保障等措施,为员工提供岗位成才、晋级晋升的发展机会,激发和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立足岗位,敬业奉献。

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关键时刻、艰巨任务和复杂环境中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

3.1.2.3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不断创新团队的学习方法,把学习与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充分发挥业余党校和培训阵地作用,采取脱产轮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突出抓好干部员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培训,要把学习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强烈追求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职工在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中实现自我价值。3.1.2.4 规范各种活动,展示国家电网员工良好形象。认真践行“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严格执行“三个十条”、履行服务承诺,切实坚持高标准为客户服务,把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作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积极推广国家电网标识识别系统,宣传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形象。积极开展重大节日纪念、送温暖等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和员工的文明素质。

3.1.2.5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将典型培养、选树、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培养选树典型的面要宽,内涵要深刻,既要有能体现新时期创新奉献精神、展现员工形象的典型,又要有各基层单位体现自己工作特色的典型和岗位明星,充分挖掘模范人物及典型事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培育员工的争先意识。3.1.3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干部员工创造的物质成果和各种文化设施的总和,主要包括电网、技术设备、生产环境、文化阵地、品牌建设等内容。

3.1.3.1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升企业软实力。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品牌策划、统一品牌传播、统一品牌管理”的建设原则,统一运作和管理公司品牌建设,在2010-2011年两年时间内,实现国家电网品牌标识推广全部达标,国家电网品牌标识必要项目使用率100%,使用规范率100%,塑造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从2010年至2012年,以品牌战略引领对外沟通宣传、品牌传播、社会责任和公益工作,加强公司系统品牌资源整合,深化刘星特色服务宣传,利用品牌的市场开拓力和形象扩张力,塑造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

3.1.3.2 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服务汉中经济社会发展。按照陕西省电力公司部署,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电网升级为基础,以科技信息为支撑,以统一完整为原则,实施“完善坚强电网、建设智能电网、统一全面提升”三步走战略。

3.1.3.3 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深化文明小区创建工作,努力把全局生活小区都建成环境优美、方便生活、秩序良好、文化繁荣、安居乐业的文明小区。进一步搞好办公区、生活区的绿化、美化工作。搞好生产工作现场的规范管理,做到干净、整齐、有序,符合有关安全生产规定。

3.1.3.4 创新载体,展示风采。充分利用好现有各种文化阵地,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加强传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有针对性的组织员工开展寓教寓乐的文化活动,展示企业和员工风采,使员工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提高,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3.2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要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分阶段进行,汉中供电局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宣贯培训试点阶段 第二阶段(2011年):深入推进普及阶段 第三阶段(2012年):巩固发展提高阶段 3.2.1 第一阶段:宣贯培训试点阶段

全面学习领会国家电网统一文化理念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建设传播队伍,实施落地工程。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研讨、举办各种仪式和文化活动,使广大员工认知、认同企业文化理念及其内涵,并逐步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

3.2.1.1 此阶段要达到:“编撰典籍”、“完善制度”、“建设队伍”、“深入人心”。3.2.1.1.1 编撰典籍。形成一系列可传播的企业文化典籍,包括《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案例、故事集》等。

3.2.1.1.2 完善制度。建立企业文化组织保障和文化建设制度,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有序、有效进行,并在企业文化实施中调整完善组织制度。

3.2.1.1.3 建设队伍。初步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制,培养相应的企业文化宣传和执行队伍。

3.2.1.1.4 深入人心。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得全体员工对企业理念体系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能准确地说出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3.2.1.2主要工作内容:

3.2.1.2.1 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整体推进。3.2.1.2.2 加大宣传力度。

对内宣传。大力宣传网省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和局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营造氛围,使之家喻户晓。

对外宣传。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大力宣传国家电网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3.2.1.2.3 广泛开展宣贯、教育、培训,改善心智模式,转变观念,树立责任和超前意识,发扬复命和实干精神,提升执行力,推动“两个转变”。

3.2.1.2.4 按照“四统一”的原则开展企业文化宣贯活动。加快国家电网品牌标识标准化建设工作,2010年确保品牌标识必要项目使用率100%。积极开展典型示范工程,对全局典型示范活动整体安排,逐步推进。在2010年完成示范的基础上,2012年以前全局所有班站(所)、营业窗口、局办公大楼等,达到统一、规范的标准。

3.2.2 第二阶段:深入推进普及阶段

此阶段最重要目标是实现企业制度和文化的一致性、管理观念和行为与文化的一致性。

3.2.2.1 全面推进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管理标准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使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导向与企业价值理念体系一致。

3.2.2.2 管理理念和行为与文化的一致性。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思维理念和企业文化趋同,成为文化传播者和行为模范者。主要工作内容:

通过企业各级领导和企业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对企业文化理念的逐步宣贯,让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进制度创新,健全员工行为规范。结合管理体制、组织形式、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深化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网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和局《行为规范》。3.2.3 第三阶段:巩固发展提高阶段

此阶段重要目标是企业文化能自主良性运转,形成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全体员工均成为企业文化宣传者和实践者,扩大企业文化对外的影响功能。主要工作内容:

3.2.3.1 认真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评选表彰优秀成果。

3.2.3.2 编辑出版《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作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生动教材。

3.2.3.3 根据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新规划。

4、保障措施

4.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建立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保证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有关部室负责人任成员。配备专人负责做好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组织实施。

4.2 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培训和学习。利用教育培训阵地举办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对各级干部进行培训,企业文化骨干进行培训。各级领导干部、企业文化建设骨干要深入基层,向职工进行宣讲,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使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4.3 建立考核奖励机制。要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四好”班子建设之中,并与经济责任制、负责人业绩考核挂钩。

4.4 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资金列入企业财务预算,确保投入到位,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下载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集约化(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

    附件2 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90题) (一)企业文化部分 基础知识 1. 企业文化起源于( )。 (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 答案:B 2. 企业文化理论成型于( )。 (A)美国(B)日本(C)......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 国家电网政工〔2008〕233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公司各单位、总部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公司一届三次职代会暨2008......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

    XDD0001E001Y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五统一”是什么?(5分) 答案: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制度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每项 XDD0001E002Z 怎样理解国家电......

    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廉政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工作

               国家电网公司工作“关键词” 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 两个转变: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公司发展方式。 四化工作: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优秀范文5篇)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为提高湖南公司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5月25日,湖南公司召开固定资产清查电视电话会议,部署35千伏及以下电网资产、 用电计量设备、调度通信资产、发电厂......

    2019年陕西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招聘平台考试知识(735)

    http://www.xiexiebang.com/guojiadianwang/ 2019年陕西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招聘平台考试知识(735) 中国的手机“靓号”使用者,正陷入一种集体的愤懑中。 自9月24日媒体报道了......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表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通用要求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计量用单相多功能载波电能表的招标采购,它包括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