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XX镇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各党支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省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我镇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切实抓好我镇领导班子建设、干部教育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等重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
2012年,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线,以联系基层群众工作为抓手,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重点,努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运行规范化建设,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新跨越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总的目标任务是:全镇11个村(居)党支部实现“五个一”、达到“五好”标准;创建党建示范点2个;协调完成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室内配置任务,新建组织活动场所一个;建成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3个;培训农村干部、农民党员、致富能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务工人员1000人(次);培养农村入党积极分子15名,发展党员8名。
三、工作重点
1、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要认真贯彻中组部会议精神和省委组织部安排部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
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各项重点工作。
(1)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要做好双诺双述工作。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二要组织开展群众评议。把握评议的重点、内容、对象和方式方法,组织不同层次评议会,对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民主评议,检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效果。三要深入推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深入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惠民利民便民工程。
(2)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专人办公,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要认真谋划部署工作。结合镇上实际,认真起草实施方案,明确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确保工作谋划到位。各党组织要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活动任务,明确工作时限、具体责任人和工作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作为党建成果的展示年,要全力抓好舆论宣传工作,组织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宣传推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各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巩固扩大“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2、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把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争年内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根据不同阶段工作任务集中培训,依托培训对村干部进行政策理论、法律知识、党
史党建知识、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教育,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意识。重点加强干部在推动经济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媒体、网络舆情等方面能力的培训。尤其要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学习、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科学方法,学习文建明工作法,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提升干部形象素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3、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
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改进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工作,实行发展党员推荐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在35岁以下的知识分子、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积极探索在外务工、经商等流动党员的管理方法,采取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行业、区域等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不断拓展党建覆盖面,逐步改善党员流失的现状。
4、以创建党建示范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把创建党建示范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年内力争创建党建示范点2个,实现“五个一”、达到“五好”标准,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同时加大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力度。对软、弱、涣散的村(社区)党支部进行专项整顿,认真开展调查,分析后进原因,寻找问题根源,建立后进村整顿台帐,实行一村一策,对症下药,分类施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整顿,特别要对村“两委”问题深刻剖析,抓好整改。每半年对各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和评议,对班子作用发挥较差,排名在最后的党支部予以通报批评,对通过整顿转化仍排名在最后的党支部,将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到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
5、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及使用工作。今年要协调完成5
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室内配置任务,新建组织活动场所一个。加强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公共财产的管护,要认真落实村干部靠实管理使用责任,建立台账,确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公物管理安全;严格落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相关制度,村干部必须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开展党员会议、群众会议及各类培训,切实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作用。
6、加强远程教育站点规范管理。认真做好全镇远程教育“管、学、用”工作。建成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3个,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月集中观看不少于2次,每次收看时长2小时以上,积极开展各种学习讨论活动,并做到簿册齐全、制度上墙、记录详实,确保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充分发挥。
7、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从落实待遇、加强培训、联系帮带、强化考核等方面入手,为大学生村官搭建平台,健全激励机制,真正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建立考核奖惩制度,考核结果要作为大学生村官使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注重培养和发现典型,广泛宣传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宣传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和创业的风采,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把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培养为支部第一书记。
8、认真落实“一定三有”“一有三化”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措施。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强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有关精神,不断丰富内容、完善程序、规范运作、提升质量。落实好“一定三有”“一有三化”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措施。进一步细化村“两委”职责,加强村“两委”之间的团结合作,健全制度,做好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监督作用。
9、以“十星级党员”创评活动为载体,扎实做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各党支部要认真对照镇委发8号文件要求,制
定计划,精心组织好“十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活动的开展,让每位党员同志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作用。
10、积极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将各类党员充实到农村党建中,直接参与和服务村级社会事务管理,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作用。动员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积极领办适合当地情况的企业、协会及其它经济组织,吸收更多农民群众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让农村党员在解决邻里纠纷、维护农村环境卫生、维护安全稳定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在突发公共事件等关键时刻,有效组织党员发挥突击队、先锋队作用。
11、以“挂包帮”活动开展为契机,建立干部经常性联系帮扶基层的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挂包帮”活动的具体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载体,深入思考、深化办法、深度落实,切实帮助贫困村和特困户办实事、解难事。要结合实际加强考核,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将全镇党员帮扶活动深入推进。
12、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机制。一要落实党建工作年度计划。签定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书,进一步细化、量化基层组织建设任务,各支部要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具体责任人,坚持有计划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二要建立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增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镇财政每年要按照工作需要在办公经费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基层组织建设,逐级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三要建立党建工作考核机制。镇党委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将取消其评先资格。
第二篇:2012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中共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
2012年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2012年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以“一迎双争”为主题,深化“讲党性 重品行 作表率”活动部署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中践行宗旨,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为加快全区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创新载体,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建设的互促双赢
1、搭建服务群众平台。在“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前后,集中开展“兑现承诺、服务群众”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扎实推进“履职尽责、兑诺践诺”、“送温暖、献爱心”、“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等活动,建立健全关怀帮扶长效机制。推动机关和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做好创先争优活动的总结工作,把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成果落实到服务群众当中去。
2、深化党群共建工作。着力推进组织共建、队伍共建、阵地共建,以党组织创先进带动所在单位创先进,以党员争优秀带动身边群众争优秀。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作用,在开展争当岗位能手、争做创业致富带头人、创建“青年文明号”、巾 1
帼建功等活动中,激励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建功立业,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行动。强化党内创先、社会创业、系统创佳、岗位创优、全面创新,在全区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党群联动、齐争共创、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
3、开展党员集中培训。“七一”前后,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性教育活动,组织新发展党员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加新发展党员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党员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强化责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
4、强化书记抓党建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市委、区工委相关要求,明确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构建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坚持考核评议、专项述职制度,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5、进一步加强工委建设。开展“五个好”工委创建活动,规范工委自身建设,发挥工党委在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主角”作用。对工委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对社区职责进行细化;对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任务目标进行量化,确保全员抓党建。
三、健全机制,促进各项基础工作上档升级
6、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关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做好2012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强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建立大学生“村官”述职制度,述职时间
相对固定。严格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制度,并依据考核结果定奖惩。
7、继续实施基层干部“素质工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做好社区书记和其他“两委”干部的培训工作,加大外出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把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培训纳入素质工程,上半年组织一期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培训示范班,提高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务干部水平。抓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规范化运行管理,提升站点功能,确保收看效果,完善设备管护制度。
四、探索创新,推动重点工作实现突破
8、建立健全和完善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坚持过来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广辟增收渠道,努力探索增加集体财富积累的新思路、好方法,通过典型带动,现场经验推广,不断探索增加村级集体财富积累的长效机制。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增加新的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点。坚持激励约束并重,不断完善集体经济监督管理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9、建立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党组织设置形式。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打破城乡党组织设置条块、地域等界限,实现有机融合、整体提升,形成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确保城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结合我区实际,根据党员的分布,按照便于管理,优势互补的原则,及时调整、合并党组织,推动区域性党建发展。开展以“扩大组织覆盖面、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创新组织设置形式、创新组织活动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双扩双创工程”。加大在非公企业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组建力度。努力实现新建规模以上企业,管理层组建与党组织组建同步提出,同步组建。大力推广区域性管理,实施社区党建“特色工程”,不断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按照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工作目标,推进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整合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把社区中的“两新”组织纳入到社区,由社区党组织统一管理。
10、完善健全社区服务体制创建“社区论坛”的服务模式。由于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居民来源复杂,社区事务繁多突发性问题和事件增多,社区建设管理难度加大,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群众在促进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从而提升社区党员、群众党的素质为目的,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恪守广开言路、集纳谏言的工作原则,建立“社区论坛”整合社区条件,更好的为居民服务。通过创建“社区论坛”的服务模式,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并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1、推行社区党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发挥社区党组织
和党员作用,推进社区服务。进一步创新载体,通过开展“党员是模范,奉献在社区”、“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社区十佳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等形式,不断激发社区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社区党建工作优势,在稳步推行“四位一体”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区党建工作力量,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我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同时,引导社区充分利用驻区单位有效资源,形成社区辖区党组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12、进一步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改进发展党员工作”精神,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在大学生等各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在基层,重点发展35岁以下、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和妇女党员;结合落实《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意见》,逐步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发展党员力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出口关”,对入党动机不纯、有危害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倾向的坚决不予发展,全面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不合格的党员及时进行组织处理。
13、继续推进党员“双育工程”实施。落实《2009-2013年全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精神,进一步抓好党员教育工作。结合《关于推进党员“双育工程”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做好本年
度党员培训需求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台帐;充分发挥教学基地和实践基地作用,下大力量开展好党员技能培训、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各类主体班培训。加强“双育工程”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好党性教育。
第三篇:2009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疏勒县2009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疏勒县委基层办)
2009年,疏勒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组织部长会议以及地、县委(扩大)会议、地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点,紧紧围绕打造“实力疏勒、魅力疏勒、活力疏勒、和谐疏勒”这一目标,突出十项措施(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抓培训、建机制、强保障、严作风、重示范、练内功、求实效),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社区、学校有新的提升,在县直部门和“两新”组织有新的突破,努力把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事业的坚强战斗堡垒。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把2009年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推进年,通过强化工作措施,着力破解难题,创新工作机制,求真务实抓落实,实现工作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 点。要围绕2009年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组织召开党建工作研讨会,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工作措施,完善工作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由虚变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稳定、职能工作紧密结合,互促共赢,最终用大发展、大稳定、各项事业大进步来体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成效。要注意结合实际、各有侧重,农村重点围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实际困难,找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社区重点围绕强化社区管理、深化社区服务、维护社区稳定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完善机制制度,搭建平台载体,以社区党组织建设,推动社区各项建设,夯实城市基层基础;学校重点围绕“巩固阵地、抵御渗透、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明确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实现“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县直部门单位要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五种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廉政意识)为目标,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两新”组织要以党组织组建、发展党员和开展党组织生活为重点,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
2、抓好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要以更新教育培训观念,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改进教育培训形式,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做好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和党员、群众教育。一是创新培训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按照全面发展、注重能力的原则,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每年培训五分之一在职干部的要求,通过落实干部“讲学、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推行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学分考核制,将培训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考核的依据,着力解决干部学习主动性不够的问题,从机制上改变培训方式,使干部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从调训机构、培训机构、参训人员三方面统筹安排,分级分类开展干部教育培训。重视和关注因工作等原因,多年未参加培训的干部,并列出计划,尽快安排参加培训,确保达到“全员培训,保证质量”的干部培训目标。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的工作特点和疏勒稳定发展工作实际,积极推行干部自主选学,进一步探索学分制培训、订单式培训、菜单式培训等新形式,破解干部学习激励制度不够健全、训用结合不紧密等难题,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三是着力构建“大教 育、大培训”格局。大力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打破部门界限,改变部门各自为阵的分散办学状态,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新机制,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和培训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最优化,努力形成资源共享、分级负责的“大培训”工作合力。四是制定出台《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意见》,明确“双语”达标量化指标和要求。采取集中培训、结对帮带、驻村实践、挂职锻炼等措施,强化干部“双语”培训。以基层领导干部、政法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为重点,严格考核管理,把懂“双语”作为选拔任用基层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条件,“双语”不过关、不达标的,决不能提拔到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岗位上。把提高干部“双语”能力情况作为考核乡镇党委书记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五是大力加强县、乡(镇)党校建设,更好地服务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抓紧做好县委党校和乡镇党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项目实施工作,逐步改善党校办学条件,整体推进党校各项工作。继续开办“流动党校”,实现县委党校在管理上对乡镇党校的有效领导,在教学上对乡镇党校的有力支持,在师资力量上对乡镇党校的有力补充。六是在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长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按照自治区 党委、地委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等工作,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中长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要做好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方案制定和社教工作队的组建、集中培训工作,重点吸收政治素质好、年龄相对较大的民语教师参加,由领导干部带队,常年进村入户搞教育,要用生动的事实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为农村的发展稳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七是深入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创建“五好”站点为目标,严建管、重学用,使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定期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学识、开阔眼界。积极筹措资金,加快站点向社区、家庭的延伸。继续推行“远程露天影院”播放摸式,使更多的农民群众也接受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全面建立“四清楚四掌握”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八是扎实开展“党日”、“宣讲日”活动。坚持组织农村党员利用每周五开展“党日”活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干部,使农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发展信心、提高宗旨意识。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宣讲日”活动,加强对群众 的面对面宣传教育。由乡镇组织建立宣传队,巡回各村、学校进行宣讲,使党的大政方针和惠农利民政策家喻户晓。
3、建强各级班子,全面推进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全面推进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乡镇党委“龙头”建设。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认真落实民主议事决策“六步法”,切实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增进班子团结,增强班子活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乡镇党委对部室、部室对干部的管理考核制度,保证各部室高效运转,工作整体推进。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要进一步明确村“两委”班子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村“两委”协调运行和监督机制,夯实村级组织基础。三是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结合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多、作用是益重要的新形势,探索实行“支部+协会”模式,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作用,实现党组织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双赢”。积极探索推行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对条件成熟、符合实际的一些村要积极探索开展小村并大村工作,建立“中心村”,整合村级组织阵地、资产等资源。四是切实抓好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构建以疏勒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要结合县城总体规划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确 保在新建和开发的居民小区保留一定面积的社区活动场所,加强基础政权建设。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整合社区闲散资源,建设各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推行社区实体化管理,明确社区责权和主要工作职能,并合理界定社区事权,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要落实驻区单位帮扶制度。加大宣传、协调、督促和引导力度,探索建立驻区单位“三进”社区(入党考察进社区、评先评优进社区、文明单位评选进社区)考评,提高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要深入推行“双重联系双向反馈”机制,强化社区对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监督,调动机关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社区积极开展“三带一争”(针对在职党员开展“带头协调邻里关系、带头帮扶困难家庭、带头参与社区建设,争当优秀社区党员”;针对离退休职工党员开展“带家庭、带楼栋、带责任区,争当优秀社区党员”;针对待岗职工党员、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开展“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搞好创业、带动实现就业,争当社区优秀党员”)、“党群公益岗”和“党建示范社区”等主题创建活动和便民服务活动,提升社区党建整体水平。五是切实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抓学校党建的主体责任,健全学校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机制,强化“三化 措施”的落实,巩固和强化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反分裂、反渗透、反争夺工作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六是切实加强县直部门单位机关党建工作。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建设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一流队伍,培育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一流作风,创造优质高效、服务群众的一流业绩。七是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采取联建、挂靠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做好向“两新”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工作。研究制定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力求在组织覆盖、工作机制、活动方式、发挥作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4、带好两支队伍,充分发挥干部骨干带头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一是加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大力选拔政治强、本领高、重实干、业务精、善管理的优秀党员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坚持精简上层、充实基层,择优选派机关党员干部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积极探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工作;完善“两推一选”办法,注重从优秀村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建立落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制度、不合格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调整及备案制度;定期开展争做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活动,大力宣传默默奉献、务实肯干的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要巩固和扩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成果。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重点,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全部轮训一遍,保证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建立和落实县委书记为基层党组织书记作报告制度。二是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建立落实《大学生任村官管理考核办法》,加强跟踪培养,严格管理,对优秀大学生村官重点培养,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定期落实“三会一课”,将党员服务承诺、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与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在职、离休以及农民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已建立的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和服务站点作用,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四是认真建立落实党内关怀机制。定期落实党内谈心制度,建立走访慰问制度,探索建立“党员互助帮扶基金”,积极开展乡村干部 “结对帮扶”活动,实施“党员创业工程”;认真做好“三老”人员规范管理工作。五是 完善落实发挥党员作用长效机制。深入推行落实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承诺制,坚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和社会事务、党建工作实际以及党支部的实际、党员各自特点长处确定承诺内容,保证承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在村认真开展党员“划区编组双向承诺”和“一挂双联三争做”活动;在县直机关结合开展第三轮部门包村工作和帮扶社区工作,认真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和党员“手拉手”活动;在社区认真开展党群公益岗活动;在“两新”和学校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
5、建立健全机制,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对照地委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六项长效机制,加大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精神文明等核心制度建设力度,按照“务实管用”的原则,进一步做好各类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抓紧梳理现有制度,做到坚持成功管用的、修改完善不足的、制定当前急需的。二是深入推行“四清楚四掌握”机制,严格考核、务求实效。进一步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防控体系,认真落实基层干部本职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对重点人口和流动人员的管理,全面实行以房管人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责任区警官兼任村干部”制度,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
6、强化基础保障,创造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良好条件。一是抓好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强资金管理使用,整合各方投入,调动各方积极性,认真落实2009年村(社区)级阵地建设任务,认真做好村级阵地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强配套设施设备建设,指导健全和落实好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情况制度,认真落实村办公经费,建立健全服务机构,配备卫生室、阅览室、便民超市等相应便民服务设施,强化管理和使用,解决“有址议事”问题。二是在去年全县组织对乡村集体土地进行丈量的基础上,有理、有序开展集体土地清理工作,坚决清理不合理土地承包合同,采取公开招租等形式,认真做好集体资产、集体土地的发包工作,解决“有钱办事”问题。三是提高乡镇、村干部补贴待遇。督促乡镇开办好机关食堂,配齐娱乐设施,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抓紧乡镇干部“安居工程”的实施;全面落实村党支部书记“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一定三有”做法,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报酬,确保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报酬不低于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建立落实村干部业绩考核办法和奖惩激励措施,全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立乡村干部定期体检制度,认真做好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考录公务员工作,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
7、着力改进作风,认真做好新形势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一是在县直、乡镇机关领导干部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不定期深入基层实行“三同”,全面掌握社情民意、为群众排解矛盾纠纷。二是深化乡镇干部驻村工作,进一步明确驻村干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和落实驻村干部工作考核办法,以群众满意度评价驻村干部现实表现。三是切实做好村(社区)干部坐班代办工作和社区干部“错时服务”制,细化明确服务代办事项,做到把与村(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项目全部纳入全程代办范围,积极为村(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四是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联系走访群众制度。尤其是社区干部要经常深入居民群众,保证一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入户工作时间,通过与居民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及时掌握社情动态。
8、抓好典型示范,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推行县直党委领导联系帮扶下属单位,乡镇领导建立联系村(社区)、学校和帮扶村(社区)、学校工作机制。二是实施领导干部领富示范工程,积极建立和培育一批科技示范基地、致富典型。三是扎实开展基层组织整顿,采取倒排和末位整顿的方法,及时下派工作组,认真做好后进村整顿和重点村整治工作。
9、苦练党务内功,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各党委党建办自身建设,保障党建办办公经费,改善办公条件,配齐配强党建办干部,保证专职专用。二是加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重点加强政策理论和党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和能力。三是经常深入基层和群众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做到情况明了、能出实招、针对性强。
10、强化责任、务求实效,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措施落实。一是认真落实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目标,明确乡镇和县直系统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党委书记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坚持定期落实逐级汇报制度和年终专项述职制度以及警示提醒制度,严格实行问责制。二是建立完善党建工作专项考核制度,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考核评价机制落实,认真落实不定期督指导查通报制度和定期考核评比制度,严格实行奖惩。三是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下发一次工作要点,每季度召开一次联系会、组织一次检查考核、进行一次督查通报,每半年进行一次点评、年终进行一次考核。
第四篇:2011年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2011年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2011年,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线,按照“深化创先争优,落实党建责任,打牢组织基础,创新工作载体,构建一体化格局”的总体思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在党的建设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体现新的成效,努力为加快推进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坚持抓认识、建平台,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
1、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找准推动“十二五”建设结合点。采取集中学习、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和县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围绕五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找准基层组织工作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的结合点、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统筹安排、相互促进,迅速掀起“学习五中全会、深入创先争优、促进科学发展”的热潮,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带动全社会创先争优,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十二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以迎接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为契机,增强创先争优氛围浓度。继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扩大创先争优活动影响力,继续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教育,组织党的光辉历程展播,开展党务知识竞赛、老党员讲革命传统、“我能为党奉献什么”主题演讲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重点围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陈述,及时对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点评,通过参照对比、自我“画像”,使得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有所触动、认识上有所提高、行动上有所改观。在2011年“七一”前夕,重点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和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3、积极搭建机关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及非公企业党员创先争优平台。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党员干部的岗位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打造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实践平台。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重难点工作突击队”、“党员优质服务示范窗口”等活动,进一步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社会中创先争优。在农村,通过落实“168”工作机制,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进一步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创先争优。在社区,进一步推动社区干部致力于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提升福建党建整体水平。在非公企业,通过开展项目攻关、技能比赛、岗位奉献、建 2 言献策等“五个一”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及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上创先争优。
二、坚持明责任、抓落实,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以强化“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为抓手,实行基层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双重述职、双向评议”制度,年终时,基层党委书记需就自身研究制订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制度建设、带头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落实等方面,向上级党组织及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和各级党代表进行述职,并接受民主评议。“双述双评”结果作为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列入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的,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存在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和严重后果的,追究党委书记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1、以增强发展能力为重点,抓好乡(镇)换届选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换届选举的政策要求,以“严肃纪律约束、强化用人监督、落实责任追究”为方法,大力弘扬民主、公正的选举风气,狠抓违反换届选举纪律的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按照“分类指导、合力协作、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 严格选举的程序步骤,选举产生好政治素质高、党性观念强、干部群众认可的党代表,控制好各乡(镇)党委领导干部职数。坚持“拓宽渠道、优化结构、能岗相适”的原则,根据各个乡(镇)的实际工作需要,选好配强班子成员。注重选配熟悉农村工作、群众工作的干部和熟悉当地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的技术和经营性人才进班子,并适当实行乡镇领导班子进行兼职和交叉任职的做法,认真把握好“候选人推荐、选举党代表、配好党委班子”三个关键环节,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2、以扩大组织覆盖面为手段,着力夯实组织基础。按照“哪里有群众那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的要求,加大各个领域的党建力度。在农村(社区),根据党员从业实际、辖权归属、聚集情况等,在农合组织、村民理事会、社区楼宇等科学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逐步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组织结构,健全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体,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党组织为骨干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创新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在“两新”组织,巩固提高已组建的党组织,同时针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由于规模小、职工少,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实际,在高新园区、工业园区和各乡镇内对行业特征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或行业党组织,达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设施共享、活动共办”的目标,促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
3、以提高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充分利用好县乡党 校、远程教育站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载体的作用,加大对全县村级干部的教育和轮训力度,积极通过安排镇村干部与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结对帮扶,推行助理制、项目负责制等形式,提高后备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针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以来,村干部承诺完成事项已大部分兑现,取得良好效果的现状,推行村干部干事创业“二次承诺”制,重点围绕“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及公益事业、基层党建工作”等事项作出书面承诺,并实行跟踪监督制、履诺通报制和联系责任制,对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促进村“两委”班子能干事、会干事、办好事。同时对推动发展无能力、服务群众无办法、年龄老化无朝气的后进村和薄弱村班子进行整顿转化,切实提高村级组织干事创业氛围。
4、以保证党组织正常运转为关键,落实各项配套保障。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对未完成建设的活动场所进行重点督促,确保2011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做好已完成建设的活动场所后续工作,按“村务管理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的标准进行打造。探索建立村级专项党建工作经费机制,采取集中核定、以奖代补、分层投入的方式,加大县乡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基层党建工作正常开展。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制定村(社区)干部工资报酬稳定增长办法,落实好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和“两新”组织党务干部定额补贴制度,切实解决基层党务工作者经济待遇问题。配合做好从优秀村主干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的有关工作,增强基层工作岗 位吸引力。认真组织实施“关爱工程”,安排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进行帮扶救助,推广设立“党员互助基金”,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
三、坚持求创新、破难题,努力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党员队伍整体水平。深入实施党员教育培训“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广场”和远程教育播放“中心户”选点工作,完善党员教育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统筹好全县各类党建资源,探索电子党务平台建设,组建党务办公系统平台和党务信息资源库,充分利用好电子网络平台灵活、规范、高效的优势,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电子党校、党员论坛等活动,组织党员在网上过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学习交流。继续坚持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好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工作,完善落实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针对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探索实行党内活动积分制度,对党员思想政治表现、参加党内活动、服务群众、党费缴纳、群众满意度、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等情况进行百分制量化考评,以累计积分的形式把党员履职情况和党性状况体现出来。
2、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搭建党员实践先进性的平台。结合“党建综合示范点”创建工作,着力加强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园的建设,培养树立一批“树得起、推得开、叫得响、用得上、效果好”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深化党员志愿服务 活动,加强志愿者的整合工作,建立志愿者技能台账,完善志愿者队伍类别,重点组建急难险重工作党员突击队和专业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做好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结合。以提高活动开展率和党员参与率为重点,加大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力度,创新活动开展载体,并将传统的摆摊式、结对式、基地式服务方法向宣讲式、巡访式等方法延伸。完善党员结对帮扶制度,深化“党员联户帮带”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好党员与党员结对子、党员与群众结对子的“一帮一”帮带模式,充分动员致富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党员主动参与,重点了解联系户在生产、生活以及思想上的状况,以先进带动后进。
3、创新基层民主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以“168”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自治运行机制,实行党组织向党员群众承诺、党员向党组织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双承诺”制度,积极推进党员议事会、党员评议党建工作、民主听证会等做法,不断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发挥党员群众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中的主体作用。以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设立乡(镇)党代表联络办公室,完善乡(镇)党代表列席党委会、重大事项通报、乡(镇)党代表提议办理等六项制度,促进乡(镇)党代表发挥作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政(村)务公开工作,狠抓党务公开实效性,以群众“看得见、看明白、方便看、持久看”为标准,完善乡、村两级的公开栏硬件建设,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过程公开、扩大参与,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要求,针对党务适宜的公开范围,采取会议、文件或广播、公告等通知形式,方便党员群众随时了解党务公开情况,并设置意见栏或意见箱,及时收集意见建议。
4、创新远程教育学用方法,构筑开放式远教平台。借鉴现有的××村“远程教育广场”的成功经验,加快“教育广场”选点工作,构筑便携式、移动化的远程教育平台。继续完善和补充全县远程教育播放“中心户”,认真选取党员中心户、农村实用人才中心户等设立远程教育网点,充分利用村民自然形成的集聚作用,及时收集需求信息,并开展相应的种植、养殖等相关技术课程的学习教育,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构筑分散式、个性化的远程教育平台。依托移动公司的“信息平台”和“农信通”业务,建立开通“远程教育短信互动平台”,通过定期发送或按需定制一些符合农民需求的实用技术和实用信息,加强与党员群众的双向交流,构筑互动式、服务化的远程教育平台。同时,围绕“以用为本,学用结合,示范带动”的要求,不断完善“站点+协会”、“站点+项目”、“站点+阵地”等学用转化模式,深入实施“一站一块试验地”等工程,切实提高学习成果“转化率”,努力构筑开放式、实用化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
四、坚持建机制、管长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1、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党建一体化格局。围绕构建“城乡共建网、区域共建网、党员互助体系”一体化目标,不断整合城乡基层党建资源,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村(社区),先进村和后进村,社区和临近村之间的“联线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健全城乡 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进一步丰富“城乡共建”工作内涵,以产业扶持、项目带动、智力和技术支撑为重点,充分利用先进基层党组织自身丰富的党建资源,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提供学习教育培训的平台,努力形成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发展一个重点特色产业,培养一批党员致富大户,举办一项和谐文化活动”的良好局面,以党的共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建。开展“亲戚式”党群联谊活动,组织城镇党员下乡、农村党员进城,加强城乡党组织之间的双向交流。
2、努力构建社区党建区域化新格局。采取组织联建、党员联管、发展联姻的模式,精心打造社区党建区域化工程,努力形成属地化“大管理”工作格局。建立乡镇、社区和驻区单位“党建联谊会”,吸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以“资源共享、问题共商、社区共建”的原则,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搜集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问题。通过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社区双重管理模式,建立“双向联系、定期反馈”制度,开展“八小时内服务单位,八小时外奉献社区”活动,着力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社区发展与驻区单位重点工程建设、辖区项目开发相结合,发动群众参与和支持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活动阵地共用、区域内服务设施的资源共享,增强驻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逐步建立组织工作项目化运作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对组织工作中体现牵动性和创新性的目标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并引入创新项目风险评 估机制,按“合法性、操作性、实效性、创新性、可控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定级,防范因出台时机不成熟、后续影响估计不足等因素出现创新风险。创新项目经过评估确定后,由分管副部长牵头,以股室为单位进行包干负责,明确工作目标、完成时限和具体责任人,通过强化责任,共同推进,力争组织工作求创新、出精品、有亮点。实行项目工作每季汇报、半年小结和年终考核制度,每月对项目库的项目进行滚动式管理,进展情况每半年进行通报,年终分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定表彰。
4、探索建立“党群一体化”工作机制。积极把“党建带群建”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格局,支持群团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党群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带群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把群团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将加强“党建带群建”工作作情况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内容,形成党群共建、党群互动的良好机制。由各级党政分管领导各自确定1-2个“党建带群建”工作联系点,经常开展督查和指导工作,努力培育和树立了一批叫得响、看得见、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定期召开一次党群工作联议会,及时了解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协调群团组织解决活动经费、场地建设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党群一体化”工作落实。
第五篇: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点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部署和结合我镇实际,2012年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新业绩,喜迎十八大”为主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以作风转变为抓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为实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班子素质教育。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农村党建工作职责专项述职点评测评制度。全面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完善规章制度、明确目标责任、强化教育管理、改进思想作风,探索和总结一套适合本乡镇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2、拓展镇村干部教育培训。深化“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活动,加强党员干部培训,结合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知识、党的历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认真开展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机关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3、强化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把一些致富能力强、道德品质好、办事公道、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及群众口碑好的一些党员、优秀青年接纳到后备干部队伍来。建立后备干部管理档案。积极组织后备干部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使他们成为村干部的后备力量。
5、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工作。做好第五批选派干部接收准备
工作,规范和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工作指导。重视选聘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大学生村官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开志愿服务等活动。注重培养和发现典型,广泛宣传优秀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积极做好“优秀大学生村官”推荐工作。
6、规范党员发展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知识、年龄和文化结构,加大在35岁以下青年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确保发展女性党员达到25%,消除党员发展空白村。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积极探索在外务工、经商等流动党员的管理方法,采取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行业、区域等建立党组织或党小组,拟将我镇在浙江、上海建立的两个流动党员联络站组建成流动党支部。
7、推进远程教育功能发挥。认真做好全镇远程教育“管、学、用”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集中组织学习活动,做好设备维护、档案保存规范完整工作,做到有记录、有讨论、有反馈,确保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充分发挥。
二、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突出“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以“推进科学发展观创先进,为加速弥陀崛起争先锋”和“服务大建设,推动大发展”为目的,围绕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保障
和改善民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创评,窗口服务单位“三亮三比三评三争”、党员干部新一轮公开承诺践诺晒诺活动。继续深化“百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见真情”、“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双述双评”等活动,引导推动党员干部“三进三服务”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实现促进发展,构建和谐。以庆祝“七一”为契机,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活动,总结和宣传组织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三、扎实抓好组织基础工作
1、推进“六大”载体建设。抓好“六大载体”建设,突出加大“双培双带”示范基地培育力度,实施载体项目化管理。确定1-2个特色载体,实施项目化管理,不断实践创新,总结经验,积极参与“载体之星”评选表彰活动。
2、健全深化工作机制。继续完善“四议两公开”和党员议事会议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议事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扎实推进“阳光村务”工程,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村级党组织“对标定位、进位争先”、党员积分创星、“党员人家”挂牌活动,对村级组织进行分类定级,集中整治难点村和后进村,实现整体提高。
3、加快非公企业党建。加大“两新”组织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采取单独建立或联合建立等方式,在条件成熟的非公企业创建力争建立1--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好“双争双覆盖”活动,实行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推进基层组织创新。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农业产业链党组织和跨区域(行业)的联合党组织建设工作,以油茶、黄花菜、养殖业等支柱产业为依托,创建产业协会党支部,以集镇辐射发展和边贸经济优势为依托,探索在弥陀、界岭两村和居委会创建社区党支部。
5、实施人才攻坚战略。深入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领头雁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村干部和镇直单位领导班子规范化管理,使用、物色,培养好党组织负责人人选。积极探索村干部跨村任职、选派退居二线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的做法。以社区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推行社区居委会主任、党组织书记“一人兼”、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选好配强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
四、逐步健全激励保障措施
1、保障村干待遇落实。全面落实“一定三有”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居)干部基本报酬和社会动态保障增长机制,逐步完善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工作。
2、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结合“三级联创”考核工作,组织开展“村部使用情况专项调查”活动,采取多方筹资,分步建设,逐步配套的方式,争取对1--2个危旧狭小村部实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