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推进改革建立健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推进改革
建立健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国外也称为“社会安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政策和社会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了的家庭保障功能,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帮助社会全体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的社会经济风险,依法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条件的各种经济福利制度的总称。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制度建设。党中央在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形成于50年代,主要包括职工退休与离体制度、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职工伤残及死亡后遗属抚恤制度、助学金与奖学金制度、社会救济、集体劳动保险制度、住宅补贴等制度。这些制度对于保障孤、老、残、幼以及受灾户、困难户的基本生活,对于保证社会安定,发挥了作用。但是这些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相应适应,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使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近年来,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残保险、生育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险种、全方位的社会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和核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为辅助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建立,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在劳动力的合理配臵和有序流动,推动转机建制和优胜劣汰,保障退休、下岗、失业及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目前参加社会保险的主要是国有单位职工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率较高。而一些小集体企业、外资、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工商企业和乡镇企业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大部分未参加社会保险。农村仍以家庭自我保障为主,绝大部分的村镇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险网络。由于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大,造成社会保障未覆盖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覆盖率太低,造成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外企、私营企业中再就业,担心
得不到社会保障,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社会化程度低。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基本上是由单位负担的,管理和服务尚未实现社会化,“单位办社会”的现象依然存在。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外,其它的福利费,各种补贴仍由单位承担,人员仍依托单位,由单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如果单位经济效益较差,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得不到保证,单位和个人陷入 困境,单位得不到稳定发展,个人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证。
3.管理不够规范。从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到社会保障服务都没有统一的规范。有的单位在合资、兼并、破产时没有保证社会费用的缴纳,损害了职工的基本权益。社会保险 的标准,也不能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社会保险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在管理机制、纪律、工作秩序、效率质量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管理工作往往政出多门,覆盖面窄。这些情况不利于发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不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利于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的改革,从而阻碍了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
4.社会保障资金缺乏有力保证。有的单位效益差,连职工工资都难以保证,无力缴纳基金,欠费严重,造成基金存量不足,“输血功能”减弱。社保机构拔付的基本保险金被
挪去发放职工工资或作它用。基金有时也会被银行扣去偿还单位贷款利息。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保命钱”未能按时足额到手,造成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由于管理松懈,监督不力,社保基金被挪用、挤占、贪污现象时有发生,全体参保人员的共同财产受损失,直接牵涉到个人利益,社会保障难以落到实处。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着力点
只有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单位平等竞争,不同所有制单位的职工才可以正常流动。使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有医,工伤有保险,失业有救济,这样社会保险从各方面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单位的生产,最终保障社会的稳定。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在坚持和完善国有单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向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目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此项工作。
1.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使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明确规定社保工作机构的任务,职责,办事程序,参保人的权利义务,社保基金缴纳的
比例,发放原则,使用办法等。建立工作流程管理,基金管理,廉洁自律管理,服务规范管理,人事管理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要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障法》,做到有法可依,提高人们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有法可依,也有利于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管理。用法律武器保障社保机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从广度和深度上满足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社会保障机构的建设。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保障事业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去执行。所以要加强社会保障职能机构的建设,具体行使社会保障职能,经办各项社会保险金的筹集、给付和管理运作。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机构、编制、经费要落到实处。同时,正确划分政府、社保机构、单位之间责权利关系,以在统一、先进的制度规范和调整下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3.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镇国有、集体、外商投资、私营等各类单位及其职工都要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也欢迎困难集体单位参保,不要把扩大覆盖面理解为基金增收,而要作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措施。针对私营单位,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参保难度大的特点,如果仍由劳动保障部门独家抓,难有突破进展,应建立多部门社会保险分工负责制,有关部门共同抓,力度大,手段硬,有利于扩面工作的展开。
目前造成扩面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认识间题,认为社会保险是国有、集体单位的事,与他们无关,目前竞争激烈,经营 困难,能按时支付工资就行,缴纳社会保险费是额外负担。有些人担心扩大到外资单位会影响投资环境,对外资单位拒绝参保态度暖昧。因此要扩面,必须做深入细致的解惑工 作,增强职工自我保障意识。另外,要加大对劳动监察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手段的应用,加快扩面进度。
4.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必须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服务的社会化。企事业单位不再承担管理社会保障对象的日常工作,而由街道,社区进行管理服务。加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组织建设,赋予社会保障服务职能,为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提供服务;其次要改变社保机构的管理方式,建立柜台登记、申报、缴费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专门的征收稽查机构;建立个人帐户咨询系统;建立职工个人帐户专户记录和管理制度,为单位和职工提供社会服务。另外,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的服务意识,主动深入社区,调查研究,解决社保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高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的服务质量。
5.增强社会保障基金的支撑能力。当前社保基金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基金存量不足,基金支撑能力脆弱,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增加,有时甚至当期不能做到确保收支
平衡。所以加强基金筹集迫在眉捷。首先,要建立征缴机制,社会保障基金征收具有很强的强制性,必须建立统一的专门的征收机构,建立征收管理制度,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的干扰,保证执法到位。其次,要拓宽筹资渠道。一是要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提高征缴率,清理追缴单位拖欠的社会保险费。二是要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三是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弥补社会保障基金的不足。在国有单位破产清算时,应预留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用并入基金。四是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充机制,从单位收益中划出一定数额,用于国有单位建立社会保障的补充,以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6.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投保意识。当前社会保险工作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不少用人单位对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缺乏了解,对社会保险工作的社会性、统一性、强制性、互济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宣传机构,给予一定的宣传经费,做好宣传工作,赢得人们的支持和理解。其次,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利用召开会议、广播、电视、墙报、宜传小册和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宜传活动。另外,加大宜传力度和范围。特别是对参保面不理想的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通过宜传教育,使他们明白参加社会保险有利于分散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帮助他们正确处理
好参加社会保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克服只顾眼前利益的错误思想,使他们的参保意识变为自觉的实际行动。通过宣传,使社会保险工作这件国家大事深入人心,自觉提高觉悟,增强投保意识。
7.扩大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扩大就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国有经济,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发展弹性就业形式。目前,劳动力市场不发育,下岗职工无法脱离企业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只能依托在单位的再就业服务中心,无法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再就业机制,增加了财政和单位的负担,影响了单位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制约了单位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要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就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建设。首先,要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的投入,重点是要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三化”目标,为下岗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的再就业服 务。其次,要强化劳动力市场功能,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劳动力供求状况,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再就业机制。另外,要积极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扩大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重视开发区服务业,深入社区,帮助解决发展社区就业服务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此外,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培训职能。加快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坚持培训为就业服务,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转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最后,还要重视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及时反馈用工信息,及时调整不合理的用工安排,对在再就业工作中,不以市场为导向,人为安排就业,走后门等现象要予以监督指正,切实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政策性强,牵涉面广,需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力量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莫定更 加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汇报
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点
我市社会保险制度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以“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和“五保合一”为主要框架,以参保对象多领域、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其主要成效表现为:一是“两个确保”不断巩固。1998年-2003年,我市累计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6.1亿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6.21亿元,“两个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三条保障线”相互衔接。至2003年底,全市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已达到1.2万人,进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达到8.1万人,保障率为8.9%,基本上做到了“三条保障线”政策措施相互对应、保障对象不留空档、保险关系及时接续。三是“五保合一”机制初步形成。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及生育保险“五保合一”、“五费一单”、一票征收运作,做到了资金来源清晰、资金去向明确、记帐分帐无误、利息分配正确。
(一)建立社会保障资金监管体系
为确保社保基金安全完整,发挥最大效益,我市逐步建立起以内部监督、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基金监管体系,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化解基金运行风险,维护社会稳定。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一是建立完善内部基金监管体系。劳动保障部门经办机构内部建立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及管理措施,明确各项基金管理的程序,包括基金预、决算制度,基金收入会计核算制度,养老、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记录制度,结余基金保值增值制度,与财政、地税部门定期对帐制度,基金支出审核程序等,做到了基金收支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使内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各项基金收支管理更有序、更安全。
二是建立完善基金行政监管体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点对所属经办机构和有关单位进行监管,主要看基金是否及时足额征缴、基金是否及时足额入库入帐、基金支付是否及时足额、业务流程是否规范、参保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费等。财政部门重点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税部门进行监管,主要审查经办机构的预决算,监督经办机构上报的基金支出计划是否符合规定,监督地税部门收缴的基金是否及时存入国库。通过实施监管,确保基金足额收缴和及时拨付。审计部门重点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地税部门的基金收支进行审计,定期对财政部门的基金管理情况进行审计,使基金收支及管理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
三是建立完善基金社会监管体系。成立了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委员会,劳动保障、财政、地税、民政、审计部门和工会组织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向市人大、市政协通报社保基金收支、结余情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劳动保障、财政、地税、民政、审计等部门分别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方面的举报投诉,接受完善基金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劳动保障部门还不定期开展社会保险稽查,核实参保险人、数缴费基数,清理企业欠费,查处冒领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及失业保险费问题。如去年共查处7人冒领养老金1.6万元。
第三篇:积极打造水运保障体系
今年是江苏省地方海事局按照“队伍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要求,切实强化基础建设,着力增强有效监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海事创新发展能力,为“十一五”地方海事船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基础年。
围绕这一思路,该局继去年9月,对全省内河水上安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以来,今
年初又相继成立了苏州、淮安等市级搜救中心。为加快水上搜救中心内河分中心基础建设步伐,年内要完成保障分中心初步运行的基本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内河分中心工作规程》等软件建设,提高突发事故的救助保障能力。该局还积极推动有关市政府加快太湖、洪泽湖、骆马湖搜救中心的基地和装备建设,辖区水上安全监管任务较重且有条件的市局,也正在积极筹备相应的搜救中心建设,并做好与省内河分中心的机制衔接工作,纳入全省统一管理。
按照应急管理要求,该局在加快“江苏省内河交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步伐,完成全省“内河交通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内河干线航道(长江除外)防堵保畅应急预案”、“湖区船舶遇险搜救应急预案”和“防止船舶污染重大事件应急预案”4个专项预案的同时,各市也将建立与省局衔接的相应预案,实现分级响应,并落实预案实施的各种保障措施,开展演习,切实检验各类预警预案效果。
为切实加强京杭运河为主的干线航道防堵保畅工作,该局将在全线12个重点口门和船舶聚集区设置可变情报板,向船民实时提供航道内的水深、事故、航道阻塞及疏导等信息,以增强通航管理的应变能力;对通航航道实行分段管理,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所辖范围内的航道保畅工作;将在全线建立海事内部及与航道、船闸联动协调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配合,确保防堵保畅工作的协调统一;推行24小时巡航制,京杭运河沿线8个市局也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成立巡航大队,快速有效地处理船舶交通事故,并做好船舶的疏导工作。
为切实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整改力度,该局将继续深化低质量船舶、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3个专项整治工作;启动全国统一的船员管理系统,做好证书换发工作,加强船员培训,推动“等效培训”,强化“特殊培训”,结合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开展渡工全员培训;严格船员考试管理,运行并完善船员证书协查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船员持假证的打击力度;加强持证船员跟踪管理和违章计分工作;规范通航水域交通管制行为,根据不同航道通航状况,确定交通管制的设定权限。
同时,该局还将切实夯实海事船检管理基础,进一步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使海事船检管理工作在除转变机制、增强综合发展能力外,还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和守法意识;抓好江苏省“水上风景旅游区安全管理”、“乡镇农用自备船舶安全管理”、“反水上运输超载”和“水上危险货物运输”4个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做好“江苏省风景旅游水域管理办法”草拟稿和“江苏省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修订工作;加强海事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省局计算机中心硬件建设和内河搜救指挥中心的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把指挥中心建成全省内河搜救的指挥决策中心、数据统计中心和重大险情预控中心;继续推进海事船检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推广应用海事动态执法业务管理系统,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渡口安全管理系统、船员管理及考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积极推进第二轮海巡艇建设,除重点完成3艘湖区搜救艇和10艘干线航道排档综合艇建设外,研究做好内河水域溢油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配置围油栏、消油剂、便携式冲锋舟等应急设备;开展湖区海巡艇和重点船舶安装gps的调研和试点工作,在重点航段及重要口门继续推广电视监控系统。
提高素质 推动文明创建
为切实提高海事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海事文明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为船民服务水平,局长童小田向记者介绍,今年江苏省地方海事局将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新风为主要内容,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对海事船检双“十佳”和“全国海事系统文明执法示范窗口标兵”的学习活动;全面开展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建设,命名表彰一批“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单位,努力推出“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全面构建文明海事“点-线-网”体系;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并结合“和谐交通”、“海事一家人”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使各类培训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增强培训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四篇:提升防疫质量__严格程序执法__积极推进改革
深化改革保稳定 强化管理促发展
监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周老分所
各位领导:
根据大会安排,我代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周老分所就二00八的工作做个汇报。
一、抓防疫,确保养殖业稳中有升
动物防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事关养殖成败的民生工程,为了确保我镇畜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周老分所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动物防疫服务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具体是实现了三个创新:
一、创新运行机制。07年周老镇动物防疫工作排名滞后,群众反响相当不好,为此还受到了镇领导的严肃批评,2008年,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组建了一个防疫专班,由李金远同志担任组长,辞退几名不达标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一批工作认真负责,肯于吃苦耐劳,不讲客观条件,一切按上级的标准和要求办事的人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专班在成立之初就立下军令状,以国家和省、县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广大养殖户的满意为最高荣耀,防疫专班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一点。去年秋防期间,为了采血检测抗体,李金远同志硬是带着专班人员从早晨8点分工下村采血,直至第二天凌晨2点采来的牛血完全凝固了才归家。为了进一步强化责任,我们在县所与其签订动物防疫服务合同的基础上,还将春秋防疫、养殖大户监管等工作细化到人,并与其劳务报酬挂钩,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确保防疫任务圆满完成。
二、创新运作方式。为了使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制订的“春秋集中免疫、月月按时补针、定期抗体监测、确保防疫质量”的防疫制度落到实处,08年分所特的印制一万多张动物防疫联系卡,以“贴门神”的方式贴到每家每户,联系卡上除了有包村动物防疫员的联系方式外,还将免费强制免疫病种名称,计划免疫如何收费,防疫监督电话等进行公示,让养殖户能随时随地联系上防疫员,为自己排忧解难。同时分所还在每个村选择一个地方作为动物防疫申报点接受广大养殖户的防疫申报,为每名防疫员配备了一个防疫登记本,将需要免疫的养殖户进行登记,并规定了每月末的三天为防疫员下村补注日,为养殖户新购进的动物进行防疫。
三、创新监管办法。为了将防疫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分所还特别制定了奖惩制度,并将分所监督电话予以公布,如有养殖户电话进行防疫申报后,动物防疫员未及时免疫的,可以打监督电话,由分所进行督促,凡接到未及时免疫投诉电话三次的,分所予以通报批评,并扣劳务报酬200元。在开展集中免疫工作时,动物防疫员每完成一个村的防疫任务都要申报验收,由分所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其结果通报本人。对不能达标的,责令改正,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电话申报检查,视作未防疫,分所扣发劳务报酬500元,集中免疫结束后以会议形式通报检查结果并张榜公布。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防疫员的责任、服务意识明显增强,防疫质量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全镇养殖量较07年增加3000余头。
二、抓检疫,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卫生安全
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所以前周老的检疫工作一直处于大包干的形式,不按按检疫程序操作,不能按标准收取检疫费。工作茫然无头绪,一盘散沙,面对此情此景,分所三人暗下决心,立誓不管多苦多难都要把检疫工作搞上去,不能让领导对周老失望,不能对不起我们肩负的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动物产品的重托,县所领导也对周老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每天一个电话,三五天一趟跑周老,了解情况,出谋划策。而我们也痛下决心,加大宣传,严格执法,迎难而上,正是凭借这种信念,使周老的检疫工作逐年规范,为了交流经验,我们还制订了每星期一上午开会的例会制度,各自汇报上星期所做工作,研究布置本星期工作,真正做到事事有安排,有落实,通过不懈努力,08年全镇完成检疫任务5.5万元,使我镇的动物检疫工作跃上了一个暂新的台阶。
一、加大宣传力度。08年春节刚过,分所就分片组织管理相对人学习《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与管理相对人签订了《规模化养殖场(户)动物防疫申报及动物产品安全责任书》等4种检疫申报责任书近500份,发放了印有报检电话和责任检疫员的检疫联系卡1000多份,就产地检疫实施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办法作了详细讲解和说明。由于责任书将动物检疫申报的具体办法,双方的责任和不遵照责任书内容将受到的处罚等做了详尽的说明,使绝大多数管理相对人都对动物检疫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关于全面推行动物检疫申报管理制的通知》的文件下发后,周老分所及时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并按照文件精神积极准备,一是在原周老一个报检点的基础上增设了陈沱、张场两个报检点接受检疫申报。二是将全镇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聘用为产地检疫信息员,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的优势协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并要求他们在养殖户做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服务时,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融洽和养殖户的关系,每个月末给补针的时候仔细登记养殖户的存栏数和死亡数,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制订了定期联系和定期巡查制度,对分所人员予以分片包干,巡查监督,确保了整个检疫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规范检疫操作。动物检疫申报制开始实施后,分所一班人严格按照“源头管理、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的原则开展检疫工作,规定防检监督员和协检员必须做到“有报必受、闻报必检、随报随检”。一是产地检疫接到报检电话后,2小时必须上门到场,凭《动物免疫证》和畜禽标识开展临栏检疫,健康合格的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准予销售或外调,对不能提供《动物免疫证明》和没有畜禽标识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二是外地调进的动物,必须查验相关证明和标识,并进行回收登记,对没有检疫证明和标识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对进入屠宰场(点)的动物,一律在场(点)外等候,待检疫人员进行查验产地检疫证明并进行健康检查后方可进入场(点),对没有产地检疫证明但有畜禽标识的动物,依法进行补检,合格的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并在《动物屠宰检疫登记册》上予以登记备案后,方准予进入屠宰场(点),屠户凭产地检疫证明方可进行屠宰,检疫人员凭产地检疫开展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无产检疫证明的不予以检疫,不出具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不准予上市销售,另外为了杜绝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分所还加强了对市场的巡查,规定了每个责任人必须每天至少二次进入市场进行巡查,确保入市动物产品的合格率和持证率达到100%。四是严格收费政策,要求分所所有人,在从事检疫时要按标准足额据实征收,将收费的标准进行公示,坚决杜绝只多收费少收费现象,有效地堵住了检疫收费中存在的漏洞。
三、抓改革,确保工作稳定有序
原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实行三退后,因人员多,债务重,运转难,已名存实亡,借综合配套改革的东风,分所一班人用发展的眼光应对中心名存实亡的矛盾,用开放的思想加快改革的步伐,主动上门拜访老同志,讲明形势,博得认同,由老同志出面先做职工思想工作,再召开职工大会,宣讲有关改革精神实质和兄弟乡镇的做法,使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与其苟言残喘,不如破釜沉舟,彻底改革,自寻出路,全体职工形成共识,立足自费改革,报请局党委,镇党委同意,成立改革领导小组,清产核资,锁定债务,再根据财会报表,偿还外债,余额按工龄结算到个人,鉴定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5月份51人已全部办理买断工龄手续,其中14人已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各位领导,过去的一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周老分所的各项工作虽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差距,2009年,我们坚信,在县局和监督所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下,在分所所有职工共同努力下,周老分所的明天会更好。
第五篇: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发布于2005-11-09 被读
526次 【字体:大 中 小】
作者:快乐后勤
中山大学: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大学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大学后勤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时代环境下展开的,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高校自发的伙食承包经营,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和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掀起了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中山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广州市,近年来改革力度较大,树立“大后勤”观,构筑“大后勤”保障体系,为大学后勤改革闯出一条有特色的新路子。
一、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的思路
1.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简要历程。
中山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在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结束后,即把后勤改革列为校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学校后勤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动员,深入调查,科学论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寻找突破。
2000年4月,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相对于2002年的改革方案,可称为“中山大学南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成立后勤企业党委,为改革保驾护航,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的作用;成立后勤集团,统领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剥离出来的诸多后勤服务实体。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落成使用,后勤社会化一步到位,“珠海模式”形成。2001年10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校党委抓住时机,对后勤工作做出适当调整。提出“统一政策,分区服务,分区核算”的要求,2002年4月,党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中山大学北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对原中山医科大学(北校区)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后勤管理模式。2003年11月,在中山大学后勤务虚会上,首次提出“大后勤”观,后勤改革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统筹协调总务、基建、房产、保卫等后勤职能部门和后勤集团的工作,胸有大局意识,促成改革合力,构筑“大后勤”保障体系。2004年9月,中山大学东校区在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治安保卫工作纳入社会化管理,后勤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2.中山大学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化。
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1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政策规定,大学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至于社会化的内涵是什么?则没有统一标准或明确表述,留给各地各高校在改革实践中去探索和思考。
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后,我们普遍认为,大学后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化改革的实质,就是企业化、市场化。所谓企业化,就是后勤服务经营人员、相应资源和操作运行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或后勤集团公司。所谓市场化,首先是后勤实体或后勤集团与学校之间,按照“事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实行甲乙方的经济合同关系,改行政拨款为服务收费;其次是有序地引导社会企业参与校园市场的竞争,学校后勤集团和社会企业同台竞争、互相合作,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真正融入社会第三产业;最后是学校彻底摆脱办社会的包袱,实现经济学上所阐述的“不都是养人办事,而是用资源外购的方式来办事”。特别是中山大学地处广州市这样经济发达和市场比较发育成熟的沿海地区,更坚信了我们对后勤社会化涵义的理解。
五年来,既有艰难挫折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也有成功实践激励我们推进改革的勇气,使中山大学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大胆提出树立“大后勤”观,构筑“大后勤”保障体系的新思路。
我们提出“大后勤”的改革思路,既源于对后勤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更源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对后勤服务保障提出的新要求。这几年,后勤社会化改革造成一种误解:大学后勤要萎缩了,后勤职能要弱化了。另一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这几年,正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涌现出一批“超级巨型大学”。中山大学就是在这几年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伴随高校扩招、高校合并、大学城建设、“985工程”建设的发展机遇,在办学实力、办学规模和办学空间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名的行列,从原来一个校区(117万平方米)扩大到四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达61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有307万平万米,在校学生达到5.3万人(其中研究生1.4万人),在岗和离退休教职工近2万人(含七所附属医院职工)。面对这所“超级巨型大学”,基本建设、公房管理、水电管理、校园环境治理、教学科研设备采购等后勤保障服务的需求更大了,要求更高了。中山大学新成立的房地产管理处、招投标中心、综合治理督察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就是对近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自身大规模扩张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学校内部管理职能转变方面作出的合理回应。自2003年提出“大后勤”观以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大后勤”的改革思路,可概括为十五个字:“全成本,强有力,多样化,分步走,大协调”。
“全成本”,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充分认识后勤服务的产业属性,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要求,改革大学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实行全成本核算。市场经济是讲求成本和效益的经济,摆脱计划经济模式束缚的大学后勤,不限于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保障,更是学校经济工作的总管,是降低学校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环节。强调“全成本”意识,在于改变过去对后勤服务习惯于“福利化、无偿化”的思想观念,改变过去对后勤工作依赖“统、管、包”的行政手段,转为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全成本核算,引入竞争机制,效益最大化),辅之于行政手段(加强监督检查,行政适当介入,政策性亏损补贴)进行后勤管理和改革,还原大学后勤的产业性为主、公益性为辅的本来面目。全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三全核算”,即全质量、全成本、全劳务,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优化配置后勤资源,激发后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有力”,就是革掉过去那种统包而无活力、低效而又浪费的传统大学后勤服务模式,变“大而全”为“强有力”,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型经营”,变“封闭式自我服务”为“开放式服务社会”,建立起反应快速、支撑有力、服务优良、人员精干的现代化后勤保障体系,形成科学、高效、和谐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社会化不是不要后勤,萎缩后勤,弱化后勤职能,相反,社会化的本意是要通过转换机制、创新体制,强化后勤保障功能,提高后勤保障水平。
“多样化”,一是多模式,基于中山大学四个校区的历史和现状,因地制宜,实行不同的社会化模式:老校区中,有南校区的“小机关,大实体”模式,有北校区的“小机关,多实体”模式;新校区中,有珠海校区完全社会化的“珠海模式”,有东校区的“创新模式”。二是多形式,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要求,推行多种社会化形式:有地方政府主导的外部化形式(如珠海校区和广州东校区的成功开辟,就是凭借省市政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东风实现的,还有广州南校区价值1.5亿元的北门广场,也是适逢广州市政府规划珠江两岸景观,被作为市政设施投入建成的),有社会企业参与竞争的外部化形式(如南北校区教工住宅的物业管理社会化),有学校后勤实体承担的内部化形式(如南北校区学生饭堂的经营管理),有学校后勤集团与社会企业合作的内引外联形式(如东校区的数码店,南校区的教育超市),还有和兄弟院校后勤集团合作的校际联办形式(如与东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的合作协议)。
“分步走”,就是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出发,从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多种模式和多种形式的实际出发,遵循渐进稳妥的原则,分步实施:第一步,大部分后勤人员和资源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剥离,组建后勤经营实体(后勤集团);第二步,根据合校后的平稳过渡需要,对南、北校区的后勤实体,实行分区核算、分区服务,逐渐趋于融合;第三步,在立足于校内市场的同时,学校后勤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或通过加入省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或通过与社会企业互相参股,或通过联合学校产业集团,最终融入社会第三产业。
“大协调”,一是强调大局观,后勤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化不能囊括大学后勤工作的全部,公房管理、校园建设规划、校园环境治理等后勤方面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和利益,解决起来有相当难度,必须在总务、基建、房产、保卫等后勤职能部门和后勤集团的范围内,建立起“大后勤”协调机制,以学校大局为重,促成改革合力,破解难题,突破重点,推进后勤管理和改革,构筑现代化的“大后勤”保障体系。二是强调全面改革,对外开放校园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对内也要形成竞争机制,规范管理。从学校整体来讲,必须要有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经济政策、人事政策、分配政策和资产管理等的配套改革;从后勤自身来讲,在后勤职能部门和后勤集团的甲乙方关系中,少了哪一方的改革或哪一方的改革不到位,都会适得其反。因为社会化改革,是要实现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也是大学办学模式重大转变的体现,故要求后勤实体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后勤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都要主动地适应并促进这一根本转变。
“大后勤”改革思路的确立,紧密结合中山大学所在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特别是近年来办学实力、办学规模和办学空间的迅速提升和扩大,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后勤改革新路子。
二、中山大学后勤改革实践的闪光点
1.开创了服务地方经济、低成本扩张和社会化一步到位的“珠海模式”。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广东省珠海市政府抓住机遇,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办大学理念,而地处广州市区的中山大学也因办学空间饱和与完成高校扩招任务的矛盾,急于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以地方政府少有的气魄和远见慷慨解囊,将位于唐家湾的3.48平方公里的土地及原珠海大学(筹)校址上价值2.7亿元的建筑物,无偿提供给中山大学作为珠海校区水久使用,还投入1亿元支持珠海校区的基本建设,并为教师提供特区财政补贴。
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式启用,4000多名新生报到,开始了大学生活。中山大学不仅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办学空间,而且,在没有历史包袱的新校区为实现后勤社会化创造了条件。珠海校区的饭堂、物业、环卫、绿化、交通、医疗、通讯、饮用水等生活服务所有后勤项目,全面引进社会企业经营管理。校区后勤办公室仅有9名管理人员,行使规划、招标、监督、协调、验收等职能,不再直接参与服务经营。在医疗保险方面,中山大学与太平洋保险公司签订了学生团体人身保险协议,又与唐家湾医院签订了医疗协议,将医疗、保险通过社会企业外部化,形成学校一一医院一一保险公司三方合作模式,这在全国高校尚属首创。珠海校区一步到位的后勤社会化,降低了校区办学成本,提高了专业化服务水平,节省了后勤管理人员经费。
珠海市也因移植名牌大学效应,颇受实惠。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启用才一年,校区所在地唐家湾镇的经济总量同比增长了16.88%,第三产业增长48%,财政收入增长56%。曾经面临摘牌的珠海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不仅保住了牌子,还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两年内,工业产值从20亿元猛增到120亿多元。中山大学“珠海模式”的示范效应,使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等名牌大学纷纷落户珠海,或设立珠海分校,或建立科技孵化园,充分体现了现代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突出功能。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2.充分发挥合校优势,很好地实现了医疗服务社会化。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适逢2001年10月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为学校医疗服务社会化改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小而全”、“大而全”的办学模式里,几乎每所大学都办有校医院或设有保健科,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医疗服务原中山医科大学(北校区)拥有七所附属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当高。合校后,根据属地化原则,中山大学将南校区的校医院改制为附属第二医院的门诊部,将北校区的保健科改制为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部,将珠海校区的卫生所改制为原中山医科大学在珠海的附属第五医院的门诊部。2004年,附属第一医院黄埔分院直接在东校区设立门诊部。改制后,原学校110多名职工在岗期间的人头费由相应的附属医院承担,退休后由学校负责其工资待遇。由于附属医院都是法人单位,经济独立核算,改制使学校摆脱办医疗的包袱,但由于依托附属医院的技术力量,却使师生员工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另外,关于广州南校区、北校区和东校区的学生医疗保险问题,借鉴珠海校区的成功经验,已相继建立了学校一一保险公司一一附属医院三方合作模式。3.治安保卫工作成为扩大社会化改革的新领域。
传统上,学校保卫处被排除在后勤改革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上物业保安市场的发育成熟,2004年9月中山大学抓住东校区在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的机会,将新校区的保安工作进行社会化改革。对前来竞标的十家物业保安公司,我们组织专家和实际部门的负责同志在经济指标和服务指标两方面进行并重考核,最后选择了两项指标都最优化,并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珠海某物业保安公司。东校区保卫办按照中标合同规定,监督指导保安公司承担的治安保卫工作,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护政治稳定、消防安全和证件管理的工作上来。通过企业化管理的有效机制,一方面,加大和提升了保安工作的强度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学校机构改革后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的矛盾,并强化了保卫部门的其他功能,所以这一创举很快就受到大学城其他高校的肯定和效仿,成为后勤社会化在东校区的一种“创新模式”。
伴随后勤社会化、合作办学和新增校区而来的人员混杂、秩序紊乱的负面影响,使大学校园的管理幅度、难度加大,为此,保卫处加强了对校卫队员的业务培训和纪律教育,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并会同其他部门开展了清理违规办学办班、拆除违章建筑、整顿交通秩序、清理不合理公房使用等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教书育人、钻研学问,为维护学校稳定、改善校园秩序,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常进行提供了安全有序的保障。
4.学生公寓和学生饭堂建设管理的独特方式。与其他高校不同,中山大学没有将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一一学生公寓和学生饭堂交由社会企业筹建或与社会企业合建,也没有向银行贷款建设,而是采取自筹经费建设的方式那是因为我们在谈判合建学生公寓时,社会企业普遍提出12-15年的投资回报期,但即使学校向银行贷款自建,也需要8-9年时间才能偿还贷款,这是我们心中的一笔明白帐。为此,我们把眼光转向广东社会融资渠道通畅的市场和学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下激活的资金周转,五年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新建学生公寓44万平方米,改造学生公寓3.5万平方米,新建学生饭堂4.6万平方米。后勤集团还自筹资金400多万元,全面装修学生饭堂。这样一来,我们也规避了学生公寓建在校外或学校周边所带来的学生管理风险。
后勤集团与学生处、团委合作,聘请学生辅导员助理参与学生公寓管理,选聘学生干部任学生饭堂助理,探索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加强信息沟通和监督管理的新路子。在“全成本”管理活动中,后勤集团的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于2004年6月顺利通过工IS0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生饭堂也相继通过了广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的评估验收。5.强化房地产管理职能。
房地产管理处是学校根据办学空间急剧扩大、公房使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和实行货币分房体制后的新情况而设立的新部门,显示了加强房地产工作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在开展公房大清查的基础上,房产处分析得出传统的公房使用管理模式存在两大弊病:公房租赁滋生腐败和公房使用分配严重失衡。改由学校统一行使公房租赁权并公开招标租赁,为学校净增了1100多万租金收入。利用经济手段,引入全成本核算,建立公房定额分配、超额有偿使用机制,将使公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在货币分房的新体制下,为解决引进人才的瓶颈和青年教工的住房紧张问题,房产处转变思路,努力开辟住房资源:
一、通过公房清理,挖掘校内公有住房的潜力,去年以来,已清理出28套住房。按商品房交易价格,等于为学校节省开支900多万元;
二、学校牵头组织教工整体认购南校区附近祈乐苑的200多套住房,通过集团购买力把商品房价格压下去;
三、为加速单身教职工宿舍的有效周转,以安置每年毕业新参加工作的大批教职工,一方面,学校自筹资金向已签订购买商品房协议的教职工一次性发放100个月的首期购房借款(免息),另一方面,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办法,对超过一定居住年限而未退房的教职工,逐年提高房屋成本租金。
四、由热心并熟悉房地产知识的教职工组成住房项目小组,以房产处名义寻找商品房合作开发项目或谈判团购楼盘;
五、提供房地产市场信息咨询服务等等。
通过宣传政策法规、完善物业设施、学校给予补贴、推动成立业主委员会和面向社会企业招投标,2005年3月,使南北两个老校区的教工住宅如期实现物业管理社会化。6.逐步做大做强的后勤集团。
后勤集团是在社会化改革中剥离出来的诸多后勤实体的基础上组建的大实体,与后勤职能部门在南校区建立了“小机关,大实体”的模式。集团旗下有饮食服务中心、通讯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园林服务中心、水电管理中心、修缮工程服务中心、环卫服务中心、运输服务中心、劳动服务公司、紫荆园宾馆等16个后勤实体,这些实体是由事业向企业转制的结果,尽管挂上实体的牌号,但它们的运行模式、人员素质、思想观念不会自然转变过来。为此,后勤集团模拟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方面苦练内功
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对重要决策、重大投资、工资政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层经营管理人员的考核任命等由集团集中管理,实行二级核算,学校对集团进行核算,集团在学校财务处统一设立一个帐户;集团对各实体进行内部独立核算,各实体在集团财务部开设帐户。
全面实行企业化用工改革,按照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动态考核的原则,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培训员工,并对中层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大换血。改革使广大职工树立了岗位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摒弃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习气。
建立现代企业的分配制度。改革传统的不可变动的事业工资制为可随企业效益和岗位变动的企业工资制,逐步加大工资中的浮动部分,使工资与效益挂钩,新的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效益工资三部分,充分体现了“强化岗位,以岗定薪,按劳取酬,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狠抓制度建设,实行规范管理。五年来,后勤集团在规范经营、规范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资管理办法、物业管理制度、物流管理制度、热线电话和网上后勤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为后勤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改革初期,后勤集团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学校方面来讲,集团承接了从学校分离出来的440多名职工,每年可为学校节省1000多万元的人头费开支。从集团自身来看,2001年销售总收入不足9千万元,2002年销售总收入突破1亿元,利润稳中上升。而且,这些成绩是在学校偏紧的经济政策下取得的,实属不易。但与此同时,一些后勤实体在经营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如学生饭堂一度以涨价为手段,以赢利为主要目标,对利润大幅增长引以为荣,从而诱发了一些事端。现在,通过总结经验,科学反思,重新确立了学生饭堂“微利保本,学校扶持”的经营指导思想,并经受了2004年社会农副产品大幅涨价、国家有关补贴政策尚未到位的严峻考验,受到学校和学生的肯定。
后勤集团在社会化改革中探索了多种形式:有和华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保持长期沟通磋商的形式,有和东南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的形式(对采购联盟、干部互派、旅游项目、部门项目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合作),有和外资企业美国因特尔、香港OK分别合作经营数码店、教育超市的形式,还有委托专业公司(中国石油)经营加油站的形式。
经过努力,2004年,后勤集团销售总收入超过l.5亿元,现有员工1500多人,除去学校分离的400多名职工外,为社会解决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2005年开始,后勤集团实现了对南校区和北校区后勤实体的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统一政策。从此,两个老校区的社会化模式并轨为“小机关,大实体”。7.总务处转变职能,勇挑“大后勤”改革的重担。
后勤经营服务的职能被剥离出去后,总务处开始发生角色转变,从“运动员”转为“裁判员”,从“管制人”转为“调控者”:监督合同履行,监管后勤实体和社会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监管学生饭堂的饭菜价格、食品卫生和服务质量。加强调研,做好学校后勤发展的系统规划和政策制订,做好后勤项目的招标工作,严格认真地做到“货比三家,价比三家,质比三家”,选好承接学校后勤服务的投标者。
把工作重点转向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水电扩容任务。南、北校区实现21890KVA的电力扩容,更新6000多米的电缆,确保了国家实验室运转、学科建设发展、以及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正常用电需求。另外,为遏制水电浪费的严重现象,将改革水电的使用管理方式,纳入全成本核算,实施水电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的办法。
承担起协调“大后勤”工作的职能。两年来,协调推进了教工住宅物业管理、停车场选址、校园违章建筑拆除等跨部门、难度大的后勤工作。
建立校园管线(水管、煤气管、电缆、排污管等)地理分布信息系统,为铺设管线或进行校园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整治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对西湖,松园湖、竹园、中山楼下、中区两侧、马岗顶附近等大规模的改造维护和绿化,不仅为80周年校庆献上焕然一新的校园面貌,也大大改善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对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环境的体会
以上后勤改革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是与中山大学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分不开的。从外部环境看,1999-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召开了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使大学后勤改革成为这一时期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重头戏;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央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改革、指导改革的优惠政策;地处改革开放先行、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广州市;这都是有利于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的大气候。从内部环境看,近年来,中山大学急速提升的办学实力和名牌大学效应为后勤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学校党政一把手高度重视和支持后勤改革,先后出台的两个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都在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勤改革的重大举措一般都列入党委常委会或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现任后勤副校长和后勤集团总经理是经过公选的两位年轻的经济学教授,为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专业人才和组织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能顾全大局,认同和接受后勤社会化改革,广大后勤干部职工在这场体制性根本变革中,敢于割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敢于承受改革带来的阵痛。这些都是有利于中山大学后勤改革的内部因素。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后勤保障改革还大有可为。同时,我们对改革的内外环境从某种程度上也有所顾虑。
从外部环境讲,中山大学虽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和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广东省广州市,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引进社会产业资源为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服务,但另一方面又不利于起步较晚、未经市场风浪考验的学校后勤实体的生存发展,而且,市场竞争的平等意识和规范的财税制度,往往使中央部委的优惠措施很难通过地方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加以落实。后勤社会化的第二步目标,即组建区域性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公司,但相对于沿海其他省市,政府主导作用尚未发挥出来,大学各自为战,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规模效应,现有十所高校进驻大学城,也不失为一个机遇大学历史悠久,校园面积广阔,往往是城市的公共场所,其地下管道、电缆的铺设,是否可以考虑纳入市政设施建设项目而实现社会化呢?由学校事业编制的职工改制为后勤企业的职工后,在下岗问题上,能否按照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做法,交由社会(街道办事处)接纳安排呢?这些都是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政府考虑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以进一步改善改革的外部环境。
从内部环境讲,由于刚剥离出来的后勤服务实体,包袱重,竞争力低,缺乏市场经验,人员费用成本高,在学校对外招投标项目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扶持,显然敌不过社会企业,面临生存问题。同时,社会企业在与学校后勤实体竞投标时,会不顾一切地压价格,而一旦中标后,实际操作时又兑现不了承诺或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容易造成学校被动。学校后勤集团属于教育服务产业,它既要模拟企业运作营利,又要遵循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要求,服从学校全局需要,做一些保本、甚至亏本的服务经营。站在这个高度去看,学校层面制定经济政策时,还不能完全断掉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各种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