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上半年院感消毒隔离工作总结
2014年上半年度 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院内感染工作在中心领导的支持下,与检验科、药剂科、后勤科积极协作,在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控制、目标监测以及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等方面有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有计划有总结。今年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1次,分别就2013年工作总结、2014年工作规划及培训学习计划等几个内容,专门研究布署,落实相关工作。
二、服务临床,2013年修订完善了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监测等各项制度及,进一步落实了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完善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措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制度及流程、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院感科定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指导临床,院感科每周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工作进行督查,每月对全院院感工作进行点评、总结、分析和通报并上传中心内网,积极整改,对亮点予以表扬,每个月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信息、病例监测分析、现患率调查情况、消毒隔离检查情况、法律法规等等。
四、加强消毒灭菌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
1、遵循消毒隔离与标准预防原则,各科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按照规程进行。
2、落实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制度。科室每月自测,院感科每月对重点科室监测。各科室监测登记资料基本及时、准确,监测结果出现不合格时,积极查找原因,采取对策,确保消毒灭菌效果和医疗安全。上半年送检包括物体表面,空气、灭菌设备、无菌物品、医疗用品、污水在内共233次,合格率为100%。
3、加强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尤其加强了标准预防的培训学习。
4、加强了手卫生宣传和管理,全体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不定期抽查抽考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和洗手,大家的手卫生依从性都有所提高。
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和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规范,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处置预案和流程,绝大多数医生都能及时上报院感病例。
六、参与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定了抗生素分级使用使用sop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
七、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上半年度完成包括抗生素、院感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制度在内的培训共2次,工勤人员院感法律法规培训1次,同时有4人次参加市级院感管理岗位培训。
八、于4月份完成了今年的院感现患率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的汇总、分析及总结。
九、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置管理比较到位,院感科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各类人员职责、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流程、运送路线、交接登记等规程,护理部和后勤积极配合,使医疗废物处置基本做到了有序、规范、合理、正确。
十、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中心条件限制,医院微生物病原学检测以及细菌耐药性监测外送做培养,且标本量较少,耐药分析做不到每季度一次对耐药菌反馈存存在一定的影响,故做到每半年一次并及时反馈。
2、督查时发现个别科室各项记录不及时不完善(紫外线照射、消毒液更换等)。
3、在院感的投入上还要加强,比如污水处理设施、手卫生设施、干手设备和手消毒剂的应用等,如有损坏需及时维修。
4、督查时发现有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有时候分类不认真,护工有时候不使用专车专用运输容器运送,个人防护不注意。
5、手卫生以及标准预防还要加强执行力和督查。
医院感染管理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其导致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而且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后果非常严重。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主要还是我们对中心感染一些工作没有高度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改进工作,总结经验,警钟长鸣,吸取前车之鉴,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环节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把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院感科
2014年6月20日
第二篇:ICU消毒隔离工作总结
ICU消毒隔离工作总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ICU自成立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是具有很强的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医疗单元。2011
年是ICU发展最快的一年,进行了新病房的搬迁,扩大了病房的面积,增加了床位和人员,添加了高端新设备,收治病人数、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ICU是医院感染重点
科室,ICU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病房的消毒隔离后盾。作为ICU消毒隔离组的组长,我认真
做好以下方面:
一、ICU从入口到病房要经过三道门,这三道门的设置体现了不同区域的清洁消毒隔离程
度。ICU每位工作人员做到出入随手关门,保持三道门关闭状态。外来会诊、查
房、探视等人员要衣、帽、口罩、鞋套穿戴整齐方可进入,减少外来细菌感染,做好隔离。
二、科室常规应用的器械包如气管切开包、缝合包、口腔护理包、换药包等器械,消毒瓶、治疗盘、敷料缸、镊子筒、呼吸机管路等物品在消毒隔离间经初步清洁消毒后打包送供应
室消毒灭菌。领取医疗及生活垃圾袋、帽子口罩鞋套、棉球棉棒、碘伏酒精戊二醛等物品
供日常应用。
三、压脉带、听诊器、体温表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消毒。做到压脉带一人一用一
消毒,体温表浸泡浓度及时间达到标准,听诊器每位病人床头备一件分开使用,用后清洁。
四、病房内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每天两次消毒病房。当病人操作多、探视人员多、有气管
切开病人时增加消毒次数。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做好病房的空气消毒。
五、治疗室布局合理,物品排放整齐有序。特定用品定点放置。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持物桶干存放、无菌盘每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室湿式清扫,每天紫外线灯
消毒两次,操作多时增加消毒次数。
六、污洗间内拖把有明显标示,区分使用,如走廊、病房、治疗室、值班室、办公室、隔
离间等拖把。
七、严格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对特殊易感、特殊细菌感染及传染病病人就住隔离间,物品要先消毒、清洁再消毒。
八、保证并检查各种消毒登记落实登记及签名。
九、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开展,我们会为每位新入院病人修剪指甲、擦身、擦洗,每周一、四为病人洗头、擦浴,为病人做好清洁,减少病人感染机率,做好消毒隔离。
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院内感染知识、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增强消毒隔离意识,共
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向更好的科室学习消毒隔离的管理经验,认真做好本科室的消毒
隔离工作。
ICU刘红燕
第三篇:ICU消毒隔离工作总结
ICU消毒隔离工作总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ICU自成立经历了几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是具有很强的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医疗单元。2011年是ICU发展最快的一年,进行了新病房的搬迁,扩大了病房的面积,增加了床位和人员,添加了高端新设备,收治病人数、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ICU是医院感染重点科室,ICU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病房的消毒隔离后盾。作为ICU消毒隔离组的组长,我认真做好以下方面:
一、ICU从入口到病房要经过三道门,这三道门的设置体现了不同区域的清洁消毒隔离程度。ICU每位工
作人员做到出入随手关门,保持三道门关闭状态。外来会诊、查房、探视等人员要衣、帽、口罩、鞋套穿戴整齐方可进入,减少外来细菌感染,做好隔离。
二、科室常规应用的器械包如气管切开包、缝合包、口腔护理包、换药包等器械,消毒瓶、治疗盘、敷料缸、镊子筒、呼吸机管路等物品在消毒隔离间经初步清洁消毒后打包送供应室消毒灭菌。领取医疗及生活垃圾袋、帽子口罩鞋套、棉球棉棒、碘伏酒精戊二醛等物品供日常应用。
三、压脉带、听诊器、体温表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消毒。做到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消毒,体温表浸泡浓度及时间达到标准,听诊器每位病人床头备一件分开使用,用后清洁。
四、病房内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每天两次消毒病房。当病人操作多、探视人员多、有气管切开病人时增加消毒次数。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做好病房的空气消毒。
五、治疗室布局合理,物品排放整齐有序。特定用品定点放置。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无菌持物桶干存放、无菌盘每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室湿式清扫,每天紫外线灯消毒两次,操作多时增加消毒次数。
六、污洗间内拖把有明显标示,区分使用,如走廊、病房、治疗室、值班室、办公室、隔离间等拖把。
七、严格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对特殊易感、特殊细菌感染及传染病病人就住隔离间,物品要先消毒、清洁再消毒。
八、保证并检查各种消毒登记落实登记及签名。
九、优质服务示范病房的开展,我们会为每位新入院病人修剪指甲、擦身、擦洗,每周一、四为病人洗头、擦浴,为病人做好清洁,减少病人感染机率,做好消毒隔离。
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院内感染知识、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增强消毒隔离意识,共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向更好的科室学习消毒隔离的管理经验,认真做好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ICU
刘红燕
第四篇:消毒隔离小组工作总结
2014年消毒隔离小组工作总结
ICU是医院感染重点科室,ICU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消毒隔离组的后盾支持,作为消毒隔离小组组长,带领着全组成员监督科室内每位成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制度。针对本科室,2014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护士吸痰前后未严格执行手消毒及六步洗手法;为多重耐药菌病人护理时,未严格采取防护措施;
2.药品分类放置不齐,标识不清;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棉签弃于锐器盒内;
3.治疗盘内的使用后的物品未及时清理;
4.进行血气分析时消毒范围不合理,从股静脉留取血培养时未备皮; 5.导尿技术未严格执行无菌不合理,外出检查时尿袋未夹闭。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ICU护士的工作繁重,任务复杂,会出现血气分析时消毒不彻底,从股静脉留取血培养时未备皮;
2.ICU护士人员配备不足,经常有紧急情况发生,导致护理质量不能到位;
3.ICU护士的能力参差不齐,低年资护士无菌概念不清,未充分与临床接轨,导致临床实践力不从心; 4.护士在操作前洗手的意识较差;
5.护士吸痰前评估患者,觉得患者不会发生痰液的喷溅,没有必要戴防护面罩;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整改措施:
1.小组成员定期检查,查找原因,找到相关人员,及时告知,强化概念,督促其改进;
2.强化护士保持治疗盘清洁的意识,治疗盘污染后要求及时清洁,培养护士养成物归原主的良好习惯,强化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3.对护士进行洗手方法的培训,强化洗手时要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的意识,并对每位护士进行六步洗手法的操作考试;
4.多重耐药患者尤其气切患者都可能发生喷溅,护士要求做好自我防护,戴好防护面罩;
每个月对上个月整改措施后进行了效果评价: 1.个别护士从股静脉留取血培养时仍未备皮;
2.无菌棉签注明开启时间较前好转,但个别护士仍忘记写时间; 3.护士使用后的治疗盘基本能够及时清理;
4.护士进行各项操作前能够进行手消毒,并且严格掌握洗手时间,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5.预见有痰液喷溅的护士能够佩戴防护面罩;
在2014年当中,ICU护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里,对未达到满意效果的问题,我们仍需努力,提高自我意识,加强自我能力,共同进步!
第五篇:(问答题)抗菌药物、院感、消毒隔离试题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试题(问答题)
1超级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3.研发一种新型抗菌药物需要多少年?细菌对它产生耐药性需多少年?
4.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多用于哪些疾病?
5.当今世界对抗菌素使用新趋势的共鸣是什么?
6.说出皮肤外伤及感染、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原则: 7.什么是序贯疗法? 8.滥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 9.滥用多种抗菌药物会有何不良后果? 10.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1.医疗机构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有哪些不合理现象?
12.急性细菌感染何时需更换抗菌药物? 13.腹泻未必全是细菌感染所致,其它原因还有什么? 14.应用最大剂量抗菌素时病历中重症感染的描述应有什么?。15.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16.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平时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药物?
17、纳入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具有什么特点?
18.服用抗菌药物时如何注意给药间隔?
19.何为二重感染? 20.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原因,除了内源性感染,还有什么?
医院感染管理(包括消毒隔离)知识问答题
1、“全球病人安全联盟”确定2005-2006年全球病人安全策略主题是什么?
2、“清洁的医护才是更安全的”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3、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4、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有哪些?
5、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6、在职医务人员每年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新职工岗前培训时间各为多少?
7、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有关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标准是什么?
8、灭菌后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9、开包后的无菌物品、已启封的溶媒应在多少时间内使用?
9、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超过多少时间不得使用?
10、配制抗菌药物应遵循什么原则?
11、碘酒、酒精及其容器瓶多长时间更换及灭菌?
12、开包的灭菌棉签应多少时间内使用?
13、为什么临床使用后的器械须立即冲洗?
14、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对术前备皮有哪些新的要求?
15、为什么提倡术前备皮尽量不剃毛?
16、密闭式保留导尿所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7、如何预防泌尿道感染?
18、为什么留置导尿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尽早拔除尿管?
19、如何预防下呼吸道感染?
20、医疗废物的分为哪几类?
21何谓职业暴露?
22、职业暴露的途径有哪些?
23、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哪些?
24、医务人员接触病原体时,其防护措施有哪些?
25、职业暴露后如何报告处理?
26、何谓标准预防?
27、为什么要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8、何谓手卫生?
29、在临床工作中哪些情况下应洗手?
30、洗手六步法具体内容是什么?
31、临床工作中什么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
32、临床工作中什么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
33、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
34、医院感染分几类?
35、何谓外源性感染?
36、病人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自身感染?
37、何谓医院源性感染?
38、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39、医院消毒灭菌标准中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主要指什么病原菌?
40、何谓消毒?何谓灭菌?
41、医院内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
42、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
43、何谓医院感染暴发?
44、医院内血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45、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
46、医院内泌尿系感染临床诊断是什么?
47、何谓医院感染发病率?
48、医院感染的报告时限和方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