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

时间:2019-05-13 08:2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

第一篇: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

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

[内容摘要]学生社团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的学生社团,如果按“课程”来设计,系统地、规范地考虑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这样的“社团活动”的设计就是“校本课程开发”。本文以我校学生社团工作为依托,就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进行一个“全景式”展示。

[关键词] 学生社团

校本课程

校本开发

一、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课程问题永远是学校的核心问题。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切合实际、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就缺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开发校本课程,目标不是编写大量的校本教材,而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说,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它意味着对“课程”进行某种程度的系统安排和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个核心思想:(1)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即“课程是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而来的经验组成的”,“如果要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多样化是根本”;(2)要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条件;(3)学校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机构,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社团活动课是在学校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发展而成的。

社团活动课与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成立的学生社团,如果按“课程”来设计,系统地、规范地考虑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这样的“社团活动”的设计就是“校本课程开发”。

加强社团活动课的建设成为充分展示学校特色、打破课程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不同风格特色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校园文化,也有其不同的学生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活动源于校园、来源于学生。它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能为每个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空间,它更重视学生发展的需要,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中国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设置的不足,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学生社团活动课的校本课程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社团、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

二、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

近十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有部分中小学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以我校学生社团工作为依托,就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进行一个“全景式”展示。

(一)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理念

走进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简称四高),映入眼帘的是砖红色墙体上银白的两列大字:“追求人人成功,力争个个成才”(育人目标),再往里走,又有一行“为明天的成功作准备”(校训)格外醒目。笔画敦厚,气势磅礴的楷书体字中,透射出是四高人的自信与豪情,充盈着“‘成功’师生、‘成功’班级、‘成功’学校”的那份气度与风采。

每个学生努力学习、教师努力工作,为的是明天的“成功”。那么,什么是“成功”?“成功四高人”的标准是什么呢?经过师生的大讨论,我们终于形成了“成功四高人”的十六字标准:明理尚美、健康思进、敬业乐群、善学创新。“明理尚美”就是要求自己:明是非,知荣辱,有理智,能自律;健康思进就是对待人生:强身心,求上进,有意志,能乐观;敬业乐群就是要融入社会:尽职责,做贡献,肯宽容,善合作;善学创新就是面向未来:会学习,肯钻研,有个性,敢创造。

然而,有了富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旗帜,不是就等于每个师生获得了“成功”。在中国这样具有统一的学校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亿万学生上同样的课,读同样的书,教师使用同样的教材,依照整齐划一的课程标准实施的教学,何以是四高凸现自身价值的独有风格呢?让每个四高人都获得“成功”,又怎样去实现?

渐渐地,四高人从富有传统和特色的社团活动中找到了答案。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从而为培育现代化人才提供有特色的培育基地、生长点。恰在此时,传来了浙江省下半年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的消息:新课程强调要给予高中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构建以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的发展形势与学校的现实需求相依托,一个崭新的课题扶出了水面:开发学生社团校本课程。今年2月,省教育规划课题《中学学生社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也获得了立项。

(二)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

开发学生社团校本课程,要有明晰的课程目标。作为一种理念,“成功四高人”究竟体现了哪些显著的个性特征,这是关系到为什么开设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开设什么样课程,怎样开设课程的重要问题。为此,课题组制作师生调查表,让广大师生对“成功四高人”的个性特征进行选择、刻画。经过汇总统计,“有个性”、“创新”、“合作”、“有爱心”、“广博”、“明理”、“有意志”成为了“成功四高人”应具备的个性品格。此后,课题组召开师生座谈会,形成统一意见。嘉兴四高是由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新塍中学和新丰中学合并组建而成,并迁入嘉兴市区办学。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争创了省二级重点中学,并在高考、会考和各项竞赛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这归功于全校师生“善合作”、“会创新”,正好与嘉兴“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不谋而合。此外,让学生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不是扼杀个性,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目标,也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把“有个性、善合作、会创新”作为“成功四高人”最显著的个性特征,比较适合四高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学生社团校本课程也应以此为课程目标,因此,要开发出多样化的学生社团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自主成长,感受成功。

(三)学生社团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

1、教师组织学生社团 组建学生社团最便捷的方法是根据校本课程目标确定开设的社团,再由学校聘请某方面有特长爱好的老师为社团指导教师,再由指导教师制订社团规章制度,招收社员,成立社团。这种方法在我校的社团活动启动阶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使我校的社团工作有了基础,初步形成了科技类、语言文学类、艺术类、公益类、理论学习类五个大类社团18个社团,社员共405人。具体分类如下:

科技类:硬件高手、金沸点发明社、咔咔摄影部、小小网页制作社、生物社团。

语言类:禾风文学社、卓言辩论社、Sunshine club。艺术类:123舞蹈队、画颜书画社、星星合唱团。公益类:学生会、魅力中学生(电视台)、金色阳光广播站、心苗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社。

理论类:中学生业余党校、中学生团校。

其中,语言文学类社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科技类的学生社团更重视探索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艺术类学生社团关注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公益类的学生社团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理论学习类社团深入学习党的知识、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和树立远大理想。

2、学生组建自己的社团.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社团教师工作较忙等各种原因,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有的社团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社团,什么事都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这样,社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发展,个别社团甚至出现了没有社员来参加社团活动的现象。

学生的需要、兴趣是社团发展的源动力,社团应该成为学生自己的社团。调查显示,有80%的学生有成立自己社团或加入某社团的想法。因此,校学生会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我的社团我设计”设计性学习活动,要求的特长的学生制订社团目标、社团章程、规章制度、写出实施方案。活动方案由学生会会议进行讨论确定可行后,交由课题组审核、校长室批准。接着,学生社团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聘请社团指导教师,通过民主的方式竞选社团干部。此后,指导教师与社团干部一起讨论,根据学生社团课程目标逐步完善社团活动方案。按照这种方式,学校新发展了书法社、篮球社、象棋社、中学生博客四个社团。

(四)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的实施

1、加强社团工作指导

为了使社团成为学生自己的社团,指导教师真正“退位”为副手,主导权掌握在学生手中,除了学生组建社团外,我们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学生社团人性化管理和引导。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优秀社团和个人奖励办法》等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如每个社团有自己的章程,社团成员控制在7人以上30人以下,新成员入社要进行入社考试等等,从申请、登记、活动、评价、展示各个方面“规定动作”,使中学生社团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引导社团积极发展。学校创造有利于社团发展的条件,定期对社团干部和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为社团提供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场所。逐步形成“校长室——学生会——学生社团”三级管理格局(管理网络图见下表),加大学校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支持力度,发挥学生社团自己的主体作用。

管理网络图:

团委 学生会

教务处、德育处、各部门

年级学生会

班委会 学生社团 课题组教师 公益社团 科技社团 艺术社团 语言社团 理论社团 党总支 校长室

各部门

2、形成社团工作模式

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培养了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不同的个性。如硬件高手社的组装电脑,生物社的花卉养殖,书画社的画画,Sunshine club 的英语角口语对话,心理健康社的团体辅导,禾风文学社开设的《论语》系列讲座等等,都是适合本社特点的特色活动。但是,为了使社团工作便于统一操作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我们在各社团集体讨论形成各社团工作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宣、导、看、谈、访、督、评”全校学生社团工作模式“七字法”。

(1)宣:抓好舆论宣传,创设健康向上的适合社团特点的育人环境。①搞好社团教室环境布置,使教室具有庄重、文明、催人奋进的教育氛围。②编写好教室内的黑板报,使之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相统一。③做好好人好事的宣传,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及时表扬学生。如在教室内设立美观大方的“新风颂”专栏,由社团宣传小组组成采写小组,把本社社员身上的优点和先进事迹写成小报道、表扬稿。

(2)导:开展德育导师制活动。教师的人格力量,非正式学生小团体,对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作为与学生有相同兴趣的导师和学生,影响力更甚。4月,学校采取措施让“潜能生”参加学生社团,20位行为不能自律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参加了学校的各个不同社团,同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把各社团的指导教师或优秀社团成员作为这些社员的“德育导师”。

(3)看:在学生社团活动中,通过集体办图书馆借阅卡、上网查资料等形式,组织引导学生看与社团相关的优秀书刊,如文学社读名著活动,增加知识和思想营养,唤起学生对不良书刊的警惕,增强学生思想上的抗腐蚀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组织引导学生看与社团有关的优秀影视片,如组织全体社员观看中学优秀社团展示片,组织舞蹈队的同学观看央视《艺术人生》,组织辩论社学生观看《国际大专辩论赛》,组织金沸点小发明社的同学看《超级变变变》等,丰富学生视野,激励学生上进心。

(4)谈:每次社团活动前,社员要对社内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形成共识。对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如演讲会、座谈会、辩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各种见解,畅谈学习体会,展示自我风采,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5)访:利用假日,组织社团学生春游和秋游,参观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在寒暑假中组织学生开展乡史、村史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受到教育。如,组织科技类社团学生参观科技展览,组织书画社学生参观中国美院等等。

(6)督:社长和指导教师要指导社员提高自我监督的自觉性和培养社员的自我监督能力,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监督机制。这种机制可分为五级,即学生的自我监督、小组的集体监督、干部监督、社长监督和指导教师的监督,最终使社团成为一部能自动运转的机器,让每个学生通过“他律——自律——律人”的转化和“人助——自助——助人”的提升,变成自己的“促进者”。

(7)评:开展先进评选活动。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要求和中学生心理取向特点,每月在学生社团内部开展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选“公德星、学习星、合作星、劳动星、创新星”的“五星”学生活动。对获“星”的学生进行大力表扬,并记入学生成长档案袋,每学期对社员获星情况进行汇总,评出学期优秀社员。对获“星”较少的学生,通过个别谈心,鼓励其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根据学生社团工作特点与学校实际,我们还制订了供学校领导、指导教师和社长自评、互评用的学生社团工作评价标准(内容附后),每学期开展优秀社团考核评比,以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中学生社团是中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的建立,更多的让学生自主的来完成一项“事业”,让青年学生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集体的关系”;学生更加关心社团的成长和发展,主动的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总之,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对健全学生人格,发展个性特长等各个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支点。

参与文献:

1、《从理解到行动 走向校本发展》 杨九俊 吴永军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12

2、《同学,咱们聊一聊中学生活》(美)克丽斯蒂娜?登塔马罗 商务印书馆 2005.2

3、《魏书生文选》(第二卷)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4、《公共事业评价》 吴钢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9

第二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课程化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课程化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及补充,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学校要强化课程开发意识,重视对校本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学科化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实现社团活动化、课程化,加强管理,走好特色发展路子。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社团活动;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56-0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n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及补充,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高中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开发与建设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西北贫困地区的普通高中,怎样把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呢?笔者认为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校情,做好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

自2010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就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尝试。我们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制定了《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我校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自编校本课程系列丛书。这套丛书涉及高中新课程的五大类、八大领域,共计近百门课程,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这些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培养了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面向学生,开发五大类校本课程

我校在开齐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有特色、上水平、重实用的校本课程。积极开发了学科拓展、体育艺术、科技创新、人生导航、社会实践五大类百余门校本课程。学科拓展方面,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九大学科拓展课,学生根据自身弱势学科自主选课,每天八九节课走班上课。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开设了高中各科学法指导课,面向高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备考指导课。体育艺术方面,通过校园“两节”检阅体育艺术教学工作情况,举办体育节,每年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春季球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运动会和师生拔河赛,掀起了“我运动、我健康”的热潮,增强了学生体质,振奋了学生精神。科技创新类课程,以学校科技组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利用我校理化实验教学及自制教具的优势,研发教材,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目前重点开设机器人社、实验创新、物理第二课堂、电子信息控制、家政与生活服务、建筑及其设计、现代农业技术、科学爱好者、科技创新竞赛类等课程。人生导航类课程以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理性人生为目的,组建了雷锋志愿者、民族文化社、道德文化研究社团、国旗班等。社会实践类课程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计划重点开设军训服务团、社区服务志愿者、行万里路小导游、假期实践志愿者、异地交流体验团等。

三、组建社团,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

学校牢牢树立课程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都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兴趣活动方面,以社团为载体,开发丰富的人文校本课程。学校现有43个社团,重点开展书法、摄影、设计、声乐、管乐、舞蹈、播音主持、棋类、绘画、剪纸、秦腔、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太极拳、健身操、轮滑、电子控制、科技创新、航模、建模、机器人、陶艺、数迷园等社团活动。

四、选修走班,加强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

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探索出了“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的选修走班法。学校现有社团活动室24间,通用技术室、信息技术室、各类实验室和仪器室等20多间,特大型学术报告厅1个。在选修课教师配备方面,采取选用本校教师与外请辅导教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依靠本校教师开设选修课程。同时根据需要向会宁县剧团、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电视台、高级职业中学聘请了校外辅导教师,分别担任唢呐、秦腔、播音、打击乐、剪纸等选修课的指导工作。学校已初步实现了选修课程校本化、校园活动课程化、课程实施规范化,更好地适应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需要。

总之,我们认识到课程开设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普通高中要坚持走好两条路,即优质之路和特色之路,走好“科技与教学融合,人文教育与社团活动融合”的特色发展路子;打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强化课程开发意识,明确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的观念,重视对校本课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学科化建设。

(责任编辑 斯 陌)

第三篇: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浅谈校本课程开发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现在,校本课程已成为国家课程计划的一部分,这就使学校担负起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及校本课程在我国推行的意义,对指导各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特点;意义

1.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国际上,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 McMullen)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他们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即指那些能够参与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有关成员,以学校为基础,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这一描述是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较早期的认识,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初意义。[1]

目前我国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尚无一致的界定。如徐玉珍(2001):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2]廖哲勋(2004):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等等。[3]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无论是对国家教育部门还是对地方教育部门,以及还是对学校与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次,就该领域的现状而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开发人员的素质还不相切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再次,就社会现况而言,校本课程的理念难以与目前的考试制度相协调,所以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简言之,目前,我国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适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氛围与机制。在这种情形下,应该分阶段、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4]所以,国内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分为四个步骤:明确理念;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和优势评价。这些都是学术上对校本课程开发制定的宏观程序,理论上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其直观性、操作性比较欠缺。

1.成立团队。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前期,要多做宣传和动员,目的是组织一支强有力的开发团队。

2.环境分析。每个学校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和学习内部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和特殊环境分析。

3.目标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目标;二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

4.方案拟定。在校本课程开发具体实施之前,要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5.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和课程实验,校本课程的传播、采纳和推广,教学方法的选择,个别化教学,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

6.评价与修订。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配套做一个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收集各方建议、意见,从而对课程的修订提供参考。[5]

3.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3.1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达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矛盾一直是教育所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个问题也是教育领域内需要协调解决的基本问题。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虽然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但是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发展问题,在涉及统一的国家基础和共同的国民价值等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问题上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国家课程在实施过程当中,以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教材、统一的学科教学目标及统一的教学评价形式下放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学校为了完成任务、符合要求,必须忠实地执行教学大纲。教师由于有了统一的要求和教材,只需要以此为本,放心讲授。学生为了赶进度,只有跟着教师的步伐向前冲,根本无暇顾及自我发展。

自校本课程开发的法定地位确立之后,国家课程比例相对减少,学校也拥有 了自主决策的权力,学校和教师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自行组织教材,灵活进行教学,既实现了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又兼顾了每一个体的积极发展,达到了社会与个体的和谐统一,使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真正落到实处。

3.2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差异,促进了教育系统中老师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地区发展的差异、教师能力的差异和学生个性的差异,以全国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客观上存在着这么多差异的各级教育子系统,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要严格执行统一的要求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照顾现实的差异。这种矛盾的扩大势必会束缚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带来各方面的阻力。校本课程的提出正是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反思的结果,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1)这种提倡“多样性”、“可选择”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张扬。

由于认识到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操作者,最能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并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一员,教师应该有部分权力决定教什么,有资格承担课程开发的一部分权力。

(2)这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积极性。因为校本课程适应了学生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直接指向了差异,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3.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宽广、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合理解决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校本课程“具有弹性,很容易融进最新出现的相关课题,而且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念和要求。”

它的开发使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紧密连在了一起,促进了课程的多样化和乡土化。以往的课程虽历经几次改革,但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德雷斯尔在评述60年代的课程改革时,指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弊 2 端:(1)仅仅着眼于各门学科的内容更新,跨学科的内容尚未触及;(2)仅仅着眼于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跨年级的内容尚未触及;(3)仅仅着眼于学校范围内的教学内容,只研究一些脱离生活的课题。

从这个指责中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的范围、形式、方法必须改革。而校本课程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要,它的范围可以涉及必修课、选修课,也可以涉及理论课、实践课;可以涉及定向性的显性课程,也可以涉及非定向性的隐性课程。其形式既可以针对某些具体内容、某个课题研究以讲座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将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单元设计成微型课程,还可以把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东西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课程。其方法灵活,可采取“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活动”。所有这些皆可以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发展较好、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深入开发,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学校则可以量力而行,合理解决地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

4.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4.1课程决策民主化和形成学校特色

从学校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打破了政府对课程开发的垄断,赋予了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力和职责,使得课程决策民主化,并且使学校成为课程的权力主体,让学校在课程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与此同时,也为解决课程的统一要求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广大中小学校各种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提供了一片“试验田”。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4.2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从教师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一直以来,我国教师习惯于做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忠实的执行者,不需要关心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也就较为肤浅和表面。

自实施校本课程后,课程开发的任务摆到了教师面前。教师就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呼唤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师从原来被动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生产者和设计者,真正成了教育活动的主体。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这对教师知识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具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随时捕捉最新的教育信息,同时,善于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使自己位于教育理论前沿,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家教育方针和办学宗旨,提高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资源的筛选和组织能力及专业素质。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使教师面临着与传统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课程环境”。这样,教师在充分掌握所教学生的个性旨趣和知识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素质与能力会逐步提升。

以上这些在很多实验学校都得到了验证。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答,为教师培训亦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视角。4.3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的要求。

从学生方面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尊重,在学校教育体制内有了实现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所以,开发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素质。

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目标。

5小结

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差异需要、体现学习特色,同时它对学校及教师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促进自身和学生个性的发 4 展,校本课程开发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学校,应该通过参与式的校本培训,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进而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本质,掌握课程开发的本领。作为教师,更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阅读一些课程理论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以获得理论指导,深化自身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梦丹.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11-12.[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04:12-17.[3]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08:11-18.[4]王传金.论校本课程开发[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1-34.[5]石中英等.教育学基础[M].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bstract: China's basic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 levels 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now,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which makes the school under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guide the various types of school.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meaning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探索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探索

文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

摘要

学校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资源的开发研究。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整体优化,特别是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近年来在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进行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系列化的研究与试验。

作者信息

姓名:杨魏

单位:江西省乐安县龚坊镇龚坊中心小学

职务:教师

电话:***

正文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因此,我校近年来就从这两方面对构建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与优化的探索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强调基础性和统一性,但无法兼顾不同地域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更为合理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因此,我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的同时,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与优化的探索试验。学校和教师通过调整课程计划和结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课程结构更符合学生个性、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

(二)我校校本课程系列化的探索

我校在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与试验的同时,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行校本课程系列化的研究。

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传统和优势,挖掘教师的潜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开发一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目前,一、二年级的科学与社会综合课,四年级的书法课,五年级的美术创意课,六年级的生活技能课,四到六年级的形体课,这些课程都深受学生的喜欢。

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给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思索:怎样才能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课程,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实践与探索

(一)学校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学校必须立足自身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学校环境,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体现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或教育哲学,否则,学校是不可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

首先学校要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我校在“三个面向”指导下,确立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这是我校新世纪办学的指导方针,也是构建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的依据之一。

其次学校应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和实践基础。我校作为一所教改试验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学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整体改革与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规律性的经验。最后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注意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其服务于课程改革。

(二)教师参与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如果学校的课程发展有一线教师的参与,将有利于体现课程研制者的意图,有效地发挥新课程的作用。同时,由于教师的参与,课程可能会更为清晰、易懂,更容易被其他教师所理解与实施。”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将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只有教师具有有课程改革的正确理念,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三)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专家的指导

通过综合课的研究,我们感到,我校教师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携手合作,双方为实现试验目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研讨、优势互补、相互推动,这是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上佳选择,也是一条可取的、愉快的途径。因此,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局限于学校自己内部的资源,而是要挖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校内外教育资源,寻求教育专家的指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

结束语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和重要标志。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我们能投身这场改革,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采取“学校领导、课程专家、实验教师”三结合的组织形式,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实验为基础,遵循继承、借鉴、改革、融合创新的原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最终会形成具有特色学校的课程教材新体系。

第五篇: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天津市徐庄子中学 2007年10月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出现在学校中,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立足本校实际,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下面把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点做法和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之初,由于校本课程是新生的事物,教师对此还不熟悉,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文件,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理论,使全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何在等方向性问题。这样不仅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更主要的是唤起了每一个教师的资源意识,为了能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课程,教师们都在不断地充电,这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领导的重视、全员的参与、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了校本课程所带来的优势:①教师的积极参与。②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③适应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④彰显了学校自身的特色。

在课程开发中,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与经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最大的育人功能。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立足校情,开发课程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们在办学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农村孩子淳朴、真诚,有较为丰富的农村生活实践知识,但在课外阅读、课外知识的扩展、艺术、科技教育、现代文明礼仪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孩子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他们也迫切地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因此我们在开 发校本课程时,立足于校情,立足于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灵。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三礼”教育

古语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知晓礼仪原理和规则,能够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交流了解、彼此信任、消除隔阂,营造良好的氛围。一个人缺少社会礼仪意识和规范意识,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以“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为内容的“三礼”教育和青少年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一些学生因为礼仪问题或不良行为习惯也影响着自身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把开展“三礼”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通过基础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整体文明水平,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成立了礼仪课程开发小组,编写了《青少年礼仪教育读本》上、下册。

六、七两个年级开设“礼仪”教育课,八、九两个年级由班主任结合班级的实际运用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教育。

在具体的课程中,我们注重了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礼貌的涵义及作用;礼节礼貌与尊重的关系;了解礼仪的涵义及作用,知晓生活中的基本社交礼仪。能力目标:学会以礼待人;能在不同情境下表达自己的礼貌;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交往态度,体验举止优雅、文明带给自己的乐趣及人生的价值。

在校本教科书的编写上我们注意了知识、操作、实践等不同层面。首先在绪论中强调了礼仪教育的沿革及其对礼仪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具体的内容中重点涉及学生在校礼仪,包括课上、课间活动及与教师同学相处的礼仪,在强调学生在校礼仪的同时,注意学生的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每一个章节之后都有与本节内容相联系的名言警句和有针对性的思考题。

在具体实施“三礼”教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

1.从规范学生言行起步,培养学生来年更好的行为习惯。2.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入手,开展感恩父母、师长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3.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品性。4.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家庭、爱学校入手,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我们还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确定不同的侧重点。六年级学礼仪、懂礼貌,了解基本礼节,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七年级懂礼仪、反思改进,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进一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八年级规范礼仪,重点进行礼仪实践教育,开展感恩父母、感恩师长的教育;九年级提高礼仪修养,做全校同学的表率,进行励志教育。

我们还把对学生的基础道德文明教育和三礼教育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使文明礼仪教育走进社区、走进社会。我们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及体验活动,如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走向社会、关注社会,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社区中开展志愿者行动,学雷锋树美德活动,帮助学生礼节所学到的礼仪知识,最后使之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礼仪行为。

(二)关注心灵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新课改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我们在选择校本课程时,注意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进而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我们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书作为人文读本,选择“三百千”《弟子规》《论语》和《经典古诗词》等作为必读书目。同时开展硬笔书法训练。我们利用晨读课开展诵读经典活动。

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诵读,我们采取读、背为主,点拨为辅的形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反复读及至于会背诵。当背诵达到一定程度开展交流活动。我们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读书、演讲比赛。近年来有四名同学先后获天津市中学生读书征文比赛一等奖,十余名同学获得市级征文、演讲比赛二、三等奖。学校多次在大港区读 书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意向重点内容,结合我们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弥补了农村孩子阅读量的不足,使传统人文精神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三)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学科兴趣小组,它是对兴趣小组的继承和发展与提升。我们在原来开设兴趣小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如语文学科中的《特色作文教学》《名著导学》,生物学科《生物与环境教育》,体育学科中《篮球特色训练教学》,美术学科中的《美术鉴赏》,英语学科中的《新概念英语的学习》。

我们把这些作为校本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题作用,使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师生共同走进名著,一起赏析书中人物,老师以《百家讲坛》的形式向学生来讲,学生们经过精心准备站在讲台上,他们仿佛就是未来的于丹、易中天。

在2007年我校在美术方面有两名学生被认定为天津市艺术特长生。在大港区篮球比赛中我校男、女队都获得第二名。

三、体会与反思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一直是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校的良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礼仪和习惯,走进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构建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几年来,我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区级名师,5名教师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优秀教师,2007年在大港区教师水平测试中我校被评为优秀单位。一大批教师在全国和市区级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我校连续多年本评为大港区办学水平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被授予天津市贯彻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天津市绿色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 市义务教育完成率优秀学校、天津市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学校还三次被评为“天津市学雷锋 树美德 做新人”优秀集体。2007年6月大港区教育局在我校召开了“三礼”教育现场推动会,对我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还有一些问题和困惑

1.由于学校资源以及教师意愿和能力所限。校本课程开发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2.在评价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同时,如何考核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3.大家关注点往往集中在校本开发的理论层面,缺少关注建立相应的组织与制度。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待进一步规范。

总之,校本课程实践让我们对校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这项工作很艰巨,但在上级领导指导下,我们一定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们学校形成独到的办学特色。

下载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发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全文5篇]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探索 【内容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走向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考虑学校和社区人力、物力资源才能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只有通过课......

    体验式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体验式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校本开发、校本实施的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探索[合集]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探索 ──英语学习策略培训 摘 要:1999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为使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特制定计划如下:一、课程的内容安排:课程内容包括:“安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程的实施方法:我们初步设想一、二......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石河完小 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