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
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 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
公
告
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课目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号]),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下同)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诚信经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禁使用各类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课目,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确何产品质量安全。
二、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严禁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期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从重从快惩处。
四、严禁非法制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使用的非食用物质、禁止在饮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生产单位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注明“严禁用于食品和饮料加工”,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和饲料生产经营单位销售。
五、严禁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国有标准的食品添加课目,严禁违反国家标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反上述规定的,一律依法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惩处。
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按规定落实相关记录、查验制度。对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一律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立即停产、停业。对上述违法行为,同时依法予以其他相应处罚。
七、欢迎和鼓励社会公众举报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举报提供的线索,有关单位应认真调查处理。对举报属实的予以奖励,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切实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特此公告
第二篇:我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
我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 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28日,我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结合我县食品安全实际,成立了由县卫生局、质监局、工商局等多家单位组成的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及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领导小组及整顿执法大队,对全县的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销售环节、餐饮环节进行整治,建立健全制度及机制,彻底铲除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维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的启动仪式结束后,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及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执法组对锦屏镇中学的学生食堂对餐饮原料的采购、熟食、凉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学校小卖铺出售的面制食品、饮料、零食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等进行了抽样检查。
据悉,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各部门将密切协调配合,用4各月的时间全面开展整顿工作,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从而加强食品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引导企业健全诚信和自律机制,促进全县食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王格子阳
杨丕芬 报道
第三篇:汝南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
汝南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 添加剂及“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专项整治督查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迅速落实省市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会议精神。
省、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县立即由县长主持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全县严厉打击食品违法添加及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县长刘艳丽强调要强化宣传培训,严把普查关、抽检关、出境关和屠宰关,严格落实责任,迅速掀起专项整治行动高潮。我们以县监察局名义制定印发了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职责和详细责任追究办法,确保各部门职责明确,责任追究到位。迅速成立了汝南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常务副县长任委员会主任,明确委员会及下属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职责,并立即启动、全面开展工作。及时召开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各成员单位一把手参加了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汇报、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会上,毕县长再次强调一定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本部门头等大事来抓,务必保持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做到职责到位、人员到位和措施到位。同时,我们果断推出“五个一”工作法,即每事一研究。针对问题,一事一研究一解决,保证各项工作迅速、有效地开展。每周一督导。督导组重点检查部门领导重视情况、人员到位情况、责任落实情况、工作开展情况等。每周一通报。对督导情况坚持每周通报一次。每周一计划。县食品安委会成员单位每周制定出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避免盲目性。每周一暗访。组织暗访组进行暗访,发现问题,实行责任追究。“五个一”工作法迅速落实到专项整治工作中,工作效果立即呈现,“五个一”工作法推动了全县专项整治工作高效开展,确保了全县食品安全。
二、严格排查,努力做好“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
全国、省、市“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早安排部署“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确立了属地监管工作原则,明确部门、乡镇,特别是县畜牧局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组织全县迅速开展了“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县政府一次性拨付专项经费80万元,确保专款专用,为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切实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研究增加了县畜牧局专业检测检验人员编制,采购了检测检验设施设备,开展了专业知识培训。对“瘦肉精”进行分环节、分行业监管,实施源头管理,监管排查工作覆盖养殖、贩运、屠宰、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实行“瘦肉精”专项整治信息周报告和重大事项随时报告制度,确保全县专项整治信息畅通,同时严格按照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信息报送要求,及时、准确报送各类工作信息。严查失职渎职行为,对工作不力,马虎失职的工作人员,实行严格责任追究,我县在“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前期,就对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的4位人员进行了行政责任追究,确保了职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至5月24日,县乡两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整治资金260万元,全县悬挂横幅230幅,刷写永久性标语4378条,悬挂刷写警示栏2671个,发送警示短信5万条,出动技术人员达2800余人次,召开“瘦肉精”宣讲会56次,发放告知书3万份,培受各类人员2万余人,签订不经营、添加、不使用“瘦肉精”承诺书14353份。对全县所有猪(牛羊)养殖场户进行了排查,对存栏70公斤以上生猪进行抽样检测,共排查登记养殖场户13352户,检测养殖场户9796户,抽取尿样16701头份,使用瘦肉精快速监测试纸5万余条。目前全县所有检测检验报告全部为阴性,未发现非法添加“瘦肉精”情况。
三、强化协调,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我们多次专门召开专项整治工作会议,部署、宣传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汝南县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宣传工作方案》,对专项整治工作宣传形式、宣传范围、宣传目标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认真开展了严厉专项整治宣传工作,全县累计发放、张贴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九部委《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和《汝南县政府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通告》各15000份,县电视台每天6次全文播放上述两个公告性文件。“瘦肉精”和食品添加剂宣传标语在县电视台每5分钟播出一次,24小时连续滚动播出。县电视台还专门开辟汝南焦点专栏,宣传、报道专项整治工作工作开展情况。全县形成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浓厚氛围。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商务、工商、公安、畜牧、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对生猪屠宰、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进行了突击检查、重点排查,一旦发现问题,由相应职能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各食品监管部门通过联合执法和日常检查,共立案查处各种食品安全案件569件,其中罚款行政处罚48件,没收不合格食品2000余袋箱、没收无证猪肉52斤,收缴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50斤,责令整改129户家,取缔非法食品加工点4个,有效防止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确保了全县食品安全。
另外,我县至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层层严格落实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工作人员轮流值班,确保不缺岗,不断层,沟通联络畅通。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县乡应急办,单位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的同时,单位一把手还必须24小时不关机,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应对,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食品安全。
我县的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瘦肉精”专项整治中检验检测专业人员不足;二是专项经费保障困难。我县拨付的生猪“瘦肉精”抽检经费80万已用完,第二批费正在研究拨付中,由于县财力有限,支出起来捉襟见肘,希望上级给予项目、财政支持。三是小作坊监管主体不够明确,虽然有关市领导在会上口头提出过,但明确具体的职能界定文件尚未出台,监管主体人不明确。
关于下一步工作,我们打算在县城和乡镇再集中开展一次严厉打击食品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宣传活动,再掀宣传新高潮,目前各种宣传素材已收集完毕,宣传版面正在抓紧制作中;同时,我们计划明后两天再组织一次打击食品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联合执法检查,确保食品安全执法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确保全县食品安全。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汝南县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专项整治情况汇报
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现将我县本周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做好市政府专项整治督导检查迎检工作。
25日-26日,市政府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专项整治督查组来我县督导检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上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照市督查方案,再次安排部署,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迎检工作。在汝督查期间,市政府督查组听取了县政府的工作汇报,召开相关单位参加的座谈会,翻阅查看了相关档案材料,进行了实地察看,市政府督查组对我县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方案切实可行,宣传到位,工作开展认真细致,扎实有效,确保了食品安全。同时,也指出了一些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如:个别食品加工从业人员无健康证,食品原料与日常用品临近堆放,部分学校食堂缺少防蝇设施等,市政府督查组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是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二是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加强养猪协会建设。三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工作常抓不懈。四是加强面粉、学校食堂、农村聚餐等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监管。针对市政府督查组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县陪同领导表示,一定要认真整改完善,继续全面排查,重点监管,努力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强化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电视宣传。
本周,我们重点强化了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电视宣传。一是在《汝南新闻》中开辟了专栏,对县领导重视、瘦肉精监管检查、生猪检验检疫、开展瘦肉精危害知识宣传、生猪养殖户健康养殖知识培训等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报道。本周,累计播发相关新闻稿件56篇,营造了人人关注、全民监督、社会联动的良好氛围。二是在《汝南焦点》栏目中,采制播出了第73期焦点节目《聚焦食品安全之—记者调查》,采取记者明查暗访的形式,对全县瘦肉精严管严查情况,食品添加剂监管情况,食品流通市场监管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走访,用大量实例说明全县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成效,正确引导了民众科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三是以公告、字幕等形式,加大了瘦肉精的危害、不正确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的危害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播发流动幕1200条次。每天6次全文播放九部委公告和县通告。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瘦肉精”的宣传达到家喻户晓。
三、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活动。县畜牧局继续开展“瘦肉精”检测、治理。县质监局与全县35家获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签订了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县工商局将现场制售食品列为抽样检验重点,将食品添加剂作为必检项目,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县卫生局共出动人员52人次,车辆11台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1户次,制作现场检查笔录13份,卫生监督意见书16份。没有发现餐饮服务单位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县商务局加强了对高发时段和地域的巡查力度,依法没收疑是私屠滥宰肉品40余公斤,并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县药监局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力度,对各方面反馈情况及时整理上报下发。各乡镇也都做了大量工作。全县未发现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存在的问题:乡镇屠宰厂设施简陋,工艺简单,生猪定点屠宰存在隐患。肉品质量安全涉及环节多,链条长,监管机制不健全。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市政府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排查范围,围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确保排查、执法横到边纵到底,确保全县食品安全。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1〕20号 【发布日期】2011-04-20 【生效日期】2011-04-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
国办发〔201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一)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二)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查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并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加密自检频次。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推广应用快检筛查技术,提高抽检效率。
(三)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有关部门要制定依法严惩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具体办法。
(四)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相关监管部门发现非法添加线索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及时立案侦查,对影响重大或者跨省份的案件由公安部挂牌督办。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五)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工业和信息化、农业、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加强对化工厂、兽药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要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各地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彻底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
(一)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质检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加强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严厉查处制售使用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行为,督促企业将标签标识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和进货查验的重要内容,不得出厂、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二)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尽快制定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明确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指导餐饮服务单位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得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食品药品监管局要重点加强对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三)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卫生部要从严审核、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对暂无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有关企业或行业组织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指定产品标准的申请,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快食品添加剂标准指定。卫生部、质检总局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措施,做好标准指定完成前的生产许可和监管衔接工作。质检总局要及时审查公布获得进口许可的无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名单,拟生产同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可以按相关规定提出制定标准立项建议,在卫生部制定并公布该标准后,按有关规定申请生产许可。
三、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通报卫生部。卫生部应及时组织研究更新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联合执法,规范信息发布。发现违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要及时将信息通报给相关地区和部门。相关地区和部门接到通报后,应当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行为。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完善规范信息通报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的具体措施。
(三)强化诚信自律。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2011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四)强化社会监督。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工作机制,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员、协防员管理办法,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防员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认真追查媒体披露的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公开查处的食品安全案件。同时,要打击虚假新闻,对造成社会恐慌的假新闻制造者,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强化科普宣教。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各类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及其危害以及严厉惩处的措施,要宣传至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做到家喻户晓、应知尽知。各地要特别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进行集中宣教培训,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四、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一)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所属公司产品出现问题的,要暂停本企业所有同类产品的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二)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将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要制定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需要。
(三)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责,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实施岗位责任制,细化、明确各级各类监管岗位的监管职责,并抄送同级监察机关;切实加强本系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科技等部门要组织有关方面加强科技攻关,优先支持食品添加剂标准和非法添加物快检筛查技术的研发。
(四)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监察部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行政区域内较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的,或者行政区域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徇私舞弊、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拉萨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
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拉萨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
2011年05月31日 17时33分 57 主题分类: 食品医药
“食品添加剂”
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拉萨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
拉政办发[2011]7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
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为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月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就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做出全面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打击食品添加剂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以及西藏自治区食安办《关于转发〈关于做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宣传和信息报送的通知〉的通知》(藏卫发[2011]2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一)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二)加强非法添加行为监督查验。市工商、质监、卫生、商务、农牧等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大力推行网络化监管,明确责任,分片包干,消除监管死角。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依法落实查验、记录制度,并作为日常监管检查的重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检验制度,增加自检频次。完善监督抽检制度,强化不定期抽检和随机性抽检,特别要针对生鲜乳收购、活畜贩运、屠宰等重点环节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薄弱部位,加大巡查和抽检力度,提高抽检频次,扩大抽检范围。推广应用快检筛查技术,提高抽检效率。
(三)依法从重惩处非法添加行为。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对不按规定落实记录、查验制度,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提供虚假票证或整改不合格的,一律停止其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对因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而销售、使用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对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吊销相关证照,依法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相关物品,要求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赔偿;对上述行为,同时依法追究其他相关责任。对生产贩卖非法添加物的地下工厂主和主要非法销售人员,以及集中使用非法添加物生产食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一律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在法定幅度内从重从快惩处。有关案件查办及司法移送工作参照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案件查办和移送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11]14号)和西藏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案件查办和移送工作的通知》(藏食安办[2011]2号)文件执行。
(四)完善非法添加行为案件查办机制。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相关监管部门发现非法添加线索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门通报,严禁以罚代刑、有案不移。对涉嫌犯罪的,公安部门要及早介入,及时立案侦查,对影响重大或跨地区的案件由公安部门挂牌督办。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五)加强非法添加行为源头治理。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的物质,工业和信息化、农牧、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各县(区)食安办等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加强对化工厂、兽药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监督企业依法生产经营;要严密监测,坚决打击通过互联网等方式销售食品非法添加物行为;要对农牧区、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要组织经常性排查,及时发现、彻底清剿违法制造存储非法添加物的“黑窝点”,坚决捣毁地下销售渠道。
二、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
(一)严格监管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市质监局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从严惩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的企业;加强原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督促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市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市食安办)等部门要严厉查处制售使用标签标识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行为,督促企业将标签标识作为食品添加剂出厂和进货查验的重要内容,不得出厂、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
(二)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市卫生局要重点加强对提供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三、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一)强化监测预警。进一步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强化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监测,及时开展安全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在监管中发现新的可疑非法添加物或易滥用的添加剂,要立即上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便及时上报。
(二)强化协调联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强化联合执法,规范信息发布。发现违法制售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要及时将信息通报给相关地区和部门。相关地区和部门接到通报后,应当立即依法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行为。
(三)强化诚信自律。市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管理,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在食品行业开展“讲诚信、保质量、树新风”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安全发展、诚信经营的理念。2011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组织要切实负起行业自律责任,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和内部监督,加强行业监督和培训,及时发现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报告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的要通报批评。
(四)抓好信息发布。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做好严打行动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发布综合协调机制,集中发布严打行动进展、案件查处情况,有关部门一般不要未经沟通自行对外发布案件查处信息,以免被负面利用,对重大案件、舆论热点要统一宣传口径,及时协调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准确报道,有序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工作,在接待新闻媒体采访时,对个别职责不清或职责交叉的,要避免简单把问题推给其他部门,导致授人以柄;要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的沟通,做好媒体报道和互联网识途论坛、博客、微博、评论,即时通讯等信息舆情监测,对有关热点问题尽快核实、查处并发布权威信息,对虚假新闻报道和不实宣传要及时澄清,清除公众疑虑。
(五)加强信息报送。
各县(区)、各食品安全成员单位要及时汇总本县(区)、本部门严打行动进展情况,包括的措施、取得成效和案件查处情况、社情民意和舆论反映等,并将有关信息报送市食安办,每周1期。市食安办将加强指导和检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六)强化宣教工作。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正面宣传、主动宣传,积极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有计划组织编发相关新闻稿件,重点宣传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措施和成效,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及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各县(区)要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城乡基层和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知识,广泛宣传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及相应的惩处规定,确保宣传活动覆盖到各食品环节和领域。
国务院食安办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附后),各县(区)、市食安办要组织当地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全文发布,并于5月10日前按照统一规格印制,广泛张贴到公共场所、相关化工厂和制药厂以及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农牧、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大力配合市食安办做好公告发放等工作,并结合各自监管工作实际,专门制作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发送到监管的每一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以及相关化工厂、制药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严格落实各方责任
(一)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对第一责任人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大型食品企业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所属公司产品出现问题的,要暂停本企业所有同类产品的销售并向社会公告,经批批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销售。
(二)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各县(区)政府统一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将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负责。要制定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加大人力、物力和经费投入,保障监管工作需要。
(三)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行业管理职责,及时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实施岗位责任制,细化、明确各级各类监管岗位的监管职责;切实加强本系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
(四)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行政区域内较长时间或较大范围出现非法添加行为且未及时有效查处的,或者行政区域内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添加行为的,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按规定履职的公职人员,要从严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开除公职;涉嫌徇私舞弊、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各县(区)、市食品安全各成员单位将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市食安办,以便汇总上报。
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