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行政奖励经验做法
创 新 工 作 经 验 材 料 公务员局考核奖励处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围绕全市大局 创新奖励机制 激发创业热情 推进郑州跨越式发展
—郑州市建立表彰奖励管理工作机制做法
近年来,郑州市行政奖励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出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统一、激励与监督相一致、关心与培养相协调的行政奖励管理理念,建立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规范管理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行政表彰奖励工作机制。经过这些年卓有成效的运行和实践,初步显现出这个机制的优长和作用。普遍认为,这是一项行政表彰奖励管理的有益探索,是一个发掘潜能、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机制,是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转变机关作风的一个实用管用的机制、务实创新的机制。
一、建章立制,强化制度管理。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范行政奖励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对全市评比表彰项目进行认真清理规范的同时,逐步探索用制度规范行政奖励工作。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表彰奖励管理工作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控制表彰活动中实施物质奖励的通知》、《郑州市人事局、郑州
市财政局关于行政奖励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行政奖励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申报审批程序、奖励范围、对象、数量、名称和经费管理,对整个表彰奖励活动进行全程规范,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各工作部门的行政奖励全部纳入综合管理范围。这些文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增强了行政奖励管理的权威性,扩大了行政奖励管理的覆盖面,强化了行政奖励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我市行政奖励工作有条不紊,健康运行。
二、明确职责,强化综合管理。为保证行政奖励工作制度的落实,我市对表彰奖励工作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市委、市政府明确政府人事部门综合管理全市的行政奖励工作。这次机构改革,将表彰奖励工作职责划入公务员局,并在“三定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市公务员局综合管理全市表彰奖励工作,审核以市委、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名义的奖励活动和奖励人选,按照规定承担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的有关工作,管理市本级行政奖励基金,负责公务员表彰奖励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对全市行政奖励工作指导、管理和监督,市委、市政府议事规则规定,凡提交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研究讨论的议题,涉及政府表彰奖励的,主办单位提前与市人事部门沟通,统一由人事部门提交汇报,对主办单位自己提出的表彰奖励议题不予研究。开展表
彰奖励活动时,主办单位要提前拟出评先方案,经政府人事部门核准后联合行文下发。评选工作结束后,主办单位要写出评选情况说明或评选推荐报告,代拟出表彰决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的,经市人事部门会签后报市委、市政府批准。以系统名义表彰的,经市人事部门审核后共同发文表彰。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奖、郑州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郑州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表彰由市人事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实施,初选名单经市人事部门汇总、审查后报市政府审定,做出表彰决定。向上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推荐表彰对象时,由推荐部门提出初步意见,经人事部门审核后予以上报。
三、围绕中心,强化计划管理。各工作部门需要开展表彰奖励活动时,由主办部门于每年第一季度向政府人事部门申报,人事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政策规定,对各个主办部门申报计划进行审核,能合并的奖项尽量合并,不符合政策规定要求的坚决不列入计划,严格标准,宁缺毋滥。人事部门将年度奖励计划(草案),上报市委市政府研究批准后,下达当年奖励计划,各主办部门按照计划实施表彰奖励活动。没有列入年度奖励计划的,不得擅自实施奖励活动。纳入表彰奖励计划的项目,一是属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或重点工作;二是要有明确的政策法规依据;三是要符合表彰周期,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的表彰奖励活动,原则上2—3年进行一
次,上年度已进行的项目,本年度原则上不列入计划;四是严格控制表彰范围、数量,在实施奖励活动时,表彰对象向基层一线倾斜,副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原则上不作为奖励对象,特殊情况要经市政府常务会或市委常委会批准。县(市)区推荐市级表彰人选,科级及以上干部不超过推荐人数的二分之一。表彰先进县(市)区的数量一般不超过4个,最多不超过6个。
四、设立基金,强化经费管理。我市设立了奖励基金,每年由政府财政部门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2‰列入当年预算,核拨给人事部门奖励基金专用账户,实行专款专用,所有奖励费用均从奖励基金中列支,财政部门不直接对其他部门核拨奖励经费。表彰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对先进个人的奖励按照奖励层次,执行全市统一标准。对先进集体奖励原则上只发奖牌、证书,不发奖金或实物,不搞以奖代补,不以目标奖或其他方式变相奖励。主办单位认为确需对先进集体进行物质奖励或超过规定标准对个人进行奖励的,须在申报年度计划时一并提出,经市政府集中研究,列入计划后实施。实施评选表彰时,主办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评选、评审费用,更不得以任何名义支出奖励费用。奖励基金的设立和上述刚性标准的执行,大大节约了财政开支,减轻了参评对象的负 5
担,避免了互相攀比、滥施奖励、乱发奖金等现象的发生,维护了奖励的严肃性。
五、多措并举,强化动态管理。一是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实行动态管理。对层次较高的表彰奖励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做好跟踪管理工作,失去先进性的集体和个人,取消其相应的荣誉。二是利用书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将先进事迹编印成书,赠发给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宣传学习,近年来,相继印发了《郑州劳模》、《公务员之歌》等书籍;选取先进典型在电视台新闻栏目中滚动播出,同时将其先进事迹登录在郑州市公务员网站上,增强先进典型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促进形成崇尚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表彰奖励示范导向和教育激励作用;三是探索建立先进典型“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教育培养机制,把做好继续教育和跟踪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组织先进个人到著名高校进行再教育、再培养,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通过实施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地促进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的解决,推动了郑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如为促进解决偏远山区人畜饮水问题,我们将饮水安全工程列入奖励计划,每年实行考核,及时进行表彰奖
励,收到了较好地效果,使我市安全饮水工程进度明显加快,每年比计划多解决1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再如2009年,面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我们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大力表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励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决战二季度、大干三季度、决胜四季度,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取得了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成效。
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使我市表彰奖励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表彰奖励工作机制探索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表彰奖励管理新模式,防止和克服了表彰奖励上的不良倾向,对于进一步深化公务员管理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公开透明、程序严密、标准统一、行为规范是表彰奖励工作机制的主要特点,使表彰奖励工作走向了“阳光作业”、标准作业,有效避免了重复表彰产生的弊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表彰奖励工作的公道公正,维护了表彰奖励工作的神圣与尊严,使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成为操作性很强的规范机制,对表彰奖励工作有可资借鉴的作用;二是表彰奖励工作机制树立了好的用人导向,给广大干部确立了一个参照坐标,对于调动和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全局工作有积极意义。表彰奖励准一个人,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表彰奖励工作机
制以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公开、公平选拔表彰对象,使一批优秀干部特别是原来未纳入组织部门用人视野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让大家口服心服,产生了良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使他们从中认识到,只有真干实干,才能赢得群众拥护,才能得到组织认可;三是表彰奖励工作机制有效控制了表彰规模,提高了表彰奖励工作质量,对于开阔工作视野和工作思路有一定启发。过去各个工作部门都以不同名义开展评比表彰活动,设定的项目多达七、八百项,表彰随意性大,影响力弱,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受奖人员荣誉感也不强。规范表彰活动以后,全市列入计划的项目在80项左右,大大压缩了表彰项目,2006年是88项,2007年为80项,2008年85项,到2009年,评比奖励项目也只有83项。项目减少,表彰主体更为突显,各主办单位更加注重评选质量,突出了先进性和代表性,群众反映,这样的先进受表彰,能代表单位和个人,我们团队和我们个人都感到光荣和自豪;四是表彰奖励工作机制有效减少了经费开支,减轻了财政负担,对于降低成本做事情、干事业、培养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主动去约束自己,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很值得深刻思考。过去,我市每年用于表彰的费用开支超过奖励基金额度的数倍,设立奖励基金以后,主办单位奖励的费用按全市统一标准从奖励基金中支出,财政部门不再向主办单位核拨经费,主办单位也不再以
种种借口收取评选、评审费用来弥补表彰缺口,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和企业负担,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也改善了党和政府机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
第二篇:经验和做法(整理)
做法和经验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高透明度政务公开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行高透明度政务公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建设公开型、服务型、高效廉洁政府的有效途径。
如济源市的政府网站建设。目前济源市各乡镇市直单位都开通了网站,网站已成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政务公开主要是领导信息、政务动态、部门概况和规划计划等政务。信息上网和信息更新及时。在线办事做到了全面、公开。住房公积金网、济源质监网、经济信息网、济源无线电、济源工商网等政府部门网站对面向社会公众,做到了全面、公开。全市各部门网站在页面布局、栏目规划、信息检索、规范域名和ICP备案等方面整体做得好。济源市政府网站建设,顺应了我国政府改革发展趋势,充分保障了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新安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新安县电子政务建设采用分层次的系统模型,由县电子政务信息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和广电视频点播中心组成网络的骨干层,三个中心之间由千兆路由器进行环型互联,远程教育中心和广电有线电视点中心可对安全级别较高的电子政务信息中心进行系统备份和支持。把当前的广电光纤和远程教育光纤相互连接起来被三个中心共用,并共租网通的互联网出口,实现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今后将要建设的所有应用系统均可利用当前统一的网络资源。全县所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互联的广电和教育系统的光纤和电子政务信息中心相连,全县所有学校和远程教育中心相连,全县所有的有线电视用户可与广电有线电视系统相联。电子政务用户在接入方式上,各乡镇和党政机关均利用广电或教育光纤就近实现光纤接入;人数和业务量比较小、离教育广电光纤比较远、经济财力不足的单位可用宽带或有线电视网络接入。
新安县电子政务建设采用“急用先上”和“投资收益率高先上”的方法,逐步扩大应用,着力建好政府门户网站群系统、党委政府自动化办公系统、以搞好农民培训为主建设视频点播系统、完善远程教育系统、邮件系统等。
新安县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了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塑造出开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服务、节约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具有节约建设经费和后期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促进了电子政务、教育和广电业务的拓展,实现了合作共赢,三网合一的网络架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整合的要求,并能够满足电子政务长远发展的需求,具有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管理性。
2、转变观念创新意识大力发展广电宣传事业。
3、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准确定位(栾川旅游)
4、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发展(西峡县)
5、重视文物保护提升文化底蕴
经验:
(一)统一思想。由于电子政务技术含量较高、有些领导还不太了解,这是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问题。今年我县是省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县,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加强宣传,让全县上下做到思想统一,认识一致,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二)加强领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年县委、县政府已把它作为建设服务型和公开型政府的重要举措,纳入了今年的主要工作,目前正在全面调研,科学规划。并准备成立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县政府办公室信息中心,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希望各单位抽调本单位熟悉电子政务业务的人员,积极和县政府信息中心联系,促进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做好本单位的光纤接入、布线和业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落实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建设网络、开发应用系统、培养人才都需要雄厚的资金作支撑。今年我县在财政资金紧张情况下,安排600万专项资金,用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各项网络应用的开展。各单位也要安排相应的资金,做好本单位的光纤或宽带接入、布线、终端设备配置、单位业务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保证和县电子政务平台同步建设,确保电子政务工程能按期投入使用。
(四)做好统筹规划,防止重复建设。我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各部门原则上不得单独建设部门网络,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一律由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以利于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考察后设想
工业支撑,突出特色
科学规划,全面发展
政务公开,构建和谐
发展工业强支撑
建设城镇重科学
繁荣文化显特色
社会事业高标准
发展旅游深挖掘
发展工业强化支撑 建设城镇科学规划 繁荣文化提升品位 政务公开构建和谐 发展旅游实现多赢
第三篇:做法经验
1、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经研究,成立了以党委委书记张振中为组长的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对领导小组进行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人、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例会。例会的主要任务是各组汇报本周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周工作计划和想法、学习上级文件或相关工作要求、部署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关工作、议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事项等。领导小组多次开会专题研究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周密部署此项工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创新形式,精心组织。一是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解决时间紧的问题。分散学习自由灵活,机动性强,可自行掌握;集中学习,交流心得,破解难点、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二是把领导干部上党课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重要手段,要求党委班子成员精心备课、生动宣讲。三是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知识测试,通过对《党章》、《廉政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规定》、创先争优、廉政风险防控、“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等知识的测试,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认识到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意义。
3、加强宣传,造浓氛围。活动期间,我镇利用宣传单、公告栏等阵地,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引导,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广大党员干部人人皆知、个个参与;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大力宣传和培植先进典型,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一要认真开展“六查六看”,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服务对象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整改落实奠定基础;
二要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认真开展党性分析和对照检查,严肃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听取意见不怕刺,敞开思想不护短,相互批评不畏难”,不断增强战斗堡垒作用;
三要举行公开承诺活动,对照目标要求,联系个人思想、作风、工作、生活等实际,开展纯洁性公开承诺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要深入开展谈心活动,交流思想、传递经验,坦诚相见、增进团结、形成共识;
五要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基础上,剖析问题根源,明确努力方向,推动工作提升。
六、把个人自学与撰写心得和家书相结合。撰写文章是促进自学的好办法,园区要求每位党员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撰写心得体会文章,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给亲人写家书。党员的心得体会表达出园区党员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党员领导干部的家书,字里行间更是流露出对党的忠诚,对纯洁性教育的认识,对亲人的关爱和工作上的共勉。
第四篇:主要经验和做法(精选)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为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我县通过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体系,结合养护质量评定标准、技术性规范标准等行政管理规章,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深入调查,确保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对全县农村公路开展专项调查,对符合列养条件的农村公路,进行了公路等级、里程、车流量核查,然后规则编号、规划示意图的绘制,将符合列养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行文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列入正常养护。
(三)改革公路养护生产组织形式和作业方式。将公路日常养护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实行计量支付和合同管理,公路大中修工程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每年根据养护定额对养护生产任务及经费进行分解,并签订合同实行承包,每月对养护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实地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计量支付,在管理养护上一律实行竞争承包方式,采用个人承包或分段包干的形式,细化量化各项工作指标,即调动了公路沿线群众养路的积极性,又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收入。
(四)群专结合,构建乡镇养护新模式。为了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的作用,我县在各乡(镇)成立了以副乡(镇)长任所长,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农村公路管理所,实现了“乡乡建起管理所,村村都有管理员”,聘用公路沿线农民参与公路养护,认真做好本乡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同时,协调管理本乡镇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为了克服农民养路工专业技术不强的弊端,我县采取“农民工日常养护、技术员随时指导、专业化全程跟踪”的办法,工程技术人员带领农民养路工上路,手把手地教方法、讲技术、传经验,对所养公路的路线名称、里程长度、技术状况、养护经费、公路管理所及人员情况进行讲解,使农民群众知道哪些路属于专业养护、哪些路要尽养护义务。
(五)加强资金监管,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定期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我县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施甸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公路管理段每月向县交通运输局上报当月完成的工作量,再由县交通运输局审核后上报市交通运输局审批,实现了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的规范化。在资金使用上,不违规、不挪用、不占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
(六)路政管理工作经验和做法:
1、在主要县道出入口设置“路政为你服务”公示牌,上面标有监督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制作了便民服务卡,其内容为大队所有人员的姓名及电话,以及办公室电话,以便第一时间知道公路沿线情况。
2、爱路护路、人人有责。在县、乡、村道路点多面广的困难面前,对于巡查不到位的线路,大队都与客运司机有联系,如出现问题,司机将及时与大队联系。
3、上路巡查的路政人员必须身着制服、穿反光背心、佩戴执法证、以40KM/小时的时速前进并开启警灯,有效的对公路红线控制区内的违法行为起到震慑力。
4、我们经常与保山路政支队施甸大队在发生重要或复杂案情时形成联动的有效机制。
第五篇:如何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经验及做法
文章标题:如何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经验及做法
近几年来,__区法院行政审判庭从追求公正与效率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积极探索行政审判方式改革,审结了大量的行政案件,在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严格审判程序,公开高效
审理
1、实行庭前准备程序,对诉讼当事人及时进行适当的行政诉讼指导,促进行政争议解决。行政审判庭前准备程序主要是两项工作:一是诉讼指导,二是交换证据.它对于化解矛盾、平息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庭前交换证据。有利于人民法院和各方当一事人明确诉讼争议焦点,正确认识和理解对方的诉讼请求和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诉讼活动。通过庭前双方当事人接触,加深各方当事人之间的理解和谅解,甚至无需开庭就能够直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针对我国行政诉讼中原告法律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行政审判庭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从公正的立场出发,本着有利于解决行政争议的目的,对诉讼当事人尤其是原告进行适当的诉讼指导。诉讼指导的方式主要通过谈话方式,也可以以书面方式;诉讼指导的内容包括释明有关法律条款的含义,告知当事人某些法定权利,明确争议事实等等。诉讼指导内容必须公开告知各方诉讼当事人,不得进行秘密指导。
2、完善庭审程序,增加庭审的公开度和透明度。(行政审判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和影响大小,确定繁简适宜的庭审程序。如审理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案件,通常可以采取较为简洁的庭审程序,庭审突出对当事人争议焦点进行审查。)公开审判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有效手段。无论简繁程序,行政审判庭审过程都应依法公开。尤其要强调证人出庭作证、相互质证。对于能够当庭宣判的尽可能当庭宣判,让当事人赢的清清楚楚,输的明明白白。另外,要正确好范文 wenmi114.com处理行政案件与民事、刑事案件的交叉问题。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时常遇到与民事、刑事案件交织在一起的情形。如果遇到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相互交叉的情况,通常应当先行政后民事;如果行政案件的裁判结果要以民事纠纷的处理为前提的,应当先中止行政案件的审理,等待民事案件终审裁判后再恢复审理。如果出现行政与刑事案件相互交叉的情况,通常应当先刑事后行政;但是如果刑事案件要依赖于行政案件裁判结果的,应当中止刑事案件的审理,首先审理行政案件。
3、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护当事人诉权。依法受理行政案件,裁判行政争议,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职责。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各类行政案件,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者产生不利影响的,除非法律、司法解释明确排除,不可提起行政诉讼的,都应当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通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克服行政案件受案中的畏难情绪,杜绝有案不收、老百姓告状无门现象的发生。受案时,首先是掌握原告资格的确定。凡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均有权以原告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作为原告合法权益是否实际受到侵害不是立案审查的内容,只要起诉人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区别于普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起诉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不利影响,该起诉人就具有合法的原告资格。实践中,对原告资格的认定不宜过于严格。人民法院是为人民群众裁决纠纷的机关,只要不是违反了法律对原告资格的明确规定,都首先认可其原告主体资格,依法立案受理。受理后认为确实不具备原告资格的,可以依法裁定驳回起诉。其次是确定适格被告。行政诉讼中被告资格的确定应当遵循“谁做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谁作被告”的基本原则。在诉行政机关作为的案件中以最终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盖章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在诉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案件中,以享有相应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越权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论该行政主体是行政机关,还是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是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被告都是做出该越权行为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设立的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临时机构不具有被告主体资格,设立该临时机构的行政机关是适格被告。第三是提高审限意识。案件到手后三天内送达,答辩期满后三天内安排开庭,降低起审限率。例如处理原告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诉沈阳市工商局商标侵权行政强制措施一案,起诉当天原告来到庭里说,被扣押的玉米种子,播种期临近,希望法院尽快处理,以减少损失。立案当天我们即向被告送达,答辩期满即安排开庭。开庭后,我们认为原告行为不构成侵权,即告知被告,扣押的种子应及时返还,被告认同我们的意见,庭后第三天即将种子返还原告,随即原告撤诉,审结时间为20天,原、被告都很满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狠抓审判实体,准确适用法律
1、完整、准确理解被告举证时效的规定,全面、系统地进行认证。行政诉讼证据规定对被告的举证时限做出了明确规定,即行政机关对于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在接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举证,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那么,是不是只要行政机关逾期提供证据,就应当一律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呢?显然不是。除被告的举证责任外,行政诉讼证据规定还规定了第三人的举证权利,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的义务。因此,只有在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时,人民法院才能够以被告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无证据为由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案件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则人民法院有义务主动收集或者调查证据,也可以允许第三人举证。对被告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也应当进行举证、质证、认证活动,而不能简单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审判认证是认定事实的关键环节,必须客观、全面、系统地分析认定证据。对于个别形式上存在瑕疵的证据或者并非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不能简单以不符合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为由,排除其证据效力。应当围绕争议事实,结合各方当事人所举证据,全面分析认定证据,避免孤立地进行单个证据的分析认证。
2、明确证明标准,准确认定事实。证明标准是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比较复杂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做出裁决的行为,应当适用优势证据标准;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做出的行政处理以及轻微行政处罚等行为,应当适用明显优势标准;行政机关做出的重大行政处罚行为应当适用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行政审判根据不同类型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正确处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据以裁判案件的事实是法律事实,即由证据证明的事实。认定法律事实应当尽可能向客观事实靠拢,准确、全面地适用证据规则,客观、公正地采信证据,避免出现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明显冲突的情况。
3、坚持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的法律适用原则。审理行政案件,按照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规章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只有合法的规章才能作为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如果规章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应当不适用该规章。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选择适用法律规范。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人民法院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单一依据;行政合同案件的审理中,合同双方约定的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相抵触的条款作为审查行政合同当事人是否违约的根据。
三、突出大局意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合法性审查与化解社会矛盾相统一原则。合法性审查是行政审判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与此同时,作为诉讼制度,行政审判注重解决纠纷,平息社会矛盾,为社会稳定的大局服务。行政审判既要发挥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及时、公正、彻底地解决行政争议。坚决克服单纯合法性审查。例如在原告某某诉被告沈阳市规划局规划许可通知书一案(领袖E家东侧居民遮光案)审理中,原告及附近居民近百人参加旁听,情绪激昂。审理后,我们认为原告诉讼请求有误,正常是驳回起诉。但考虑到原告一方有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做了耐心的解释工作,给予及时的诉讼指导,动员其撤诉后,重新立案。再次审理时,庭长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原告觉得我们很重视。审理后,我们认为原告没有胜诉的可能,为了防止宣判后原告有上访行为,我们在宣判前即下毛毛雨,做说服工作。宣判时对原告的三位居民代表针对判决做了耐心的解释,得到他们的理解。宣判后原告没有上诉,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审判实践中,对一些案情复杂、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大的行政案件,积极谨慎,妥善处理,注意避免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的倾向,正确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矛盾;对于能够推动行政审判工作改革的案件,解放思想,大胆受理,依法审判,扩大社会影响,积极推动改革的进程;对于法律政策界限把握不准,可能产生较大负面效应的案件,多做协调工作,审慎处置,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作者系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一级法官)
《如何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经验及做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如何做好行政审判工作的经验及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