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织造产业的简介
非织造结课论文:
我国非织造工业的发展历
程与现状
摘要:非织造技术是一门源于纺织,但又超越纺织的材料加工技术。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尤其是近20年来,由于纤维、机械、化学粘合剂以及各项技术的发展,其发展更为显著。
一、世界非织造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40年代初~50年代中,萌芽期。设备大多利用现成的纺织设备,或适当进行一些改造,使用天然纤维。
第二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末,商业化生产。主要采用干法技术和湿法技术,大量使用化学纤维。
第三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末,发展重要时期。聚合法挤压法成套生产线诞生。使用各种特种化纤。如低熔点纤维、热粘接纤维、双组分纤维、超细纤维等。第四阶段:90年代初~今,全球发展期。非织造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趋势加强,技术更加先进,设备更加精良,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二、非织造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非织造工业的发展历程
1、西欧非织造材料发展情况
2000年产量为102.55万t,比上年增长12.7%,按重量计,用即弃产品占64.1%,耐用型占35.9%。2000年产量按面积计为257.7亿m2,比上年增长10.8%。增加产量中,主要是水刺法非织造材料(以意大利为主)、短纤气流成网产品(以德国为主)以及揩拭布。2002年产量为120吨(3230万m2),增长率为7.8%,增长率高于北美和日本。
2、北美非织造材料发展情况
2000年产量按面积计为214亿m2,其中用即弃产品占82%,耐用型占18%;按产值计为38亿USD,用即弃产品占60%,耐用型占40%;按重量计为95.28万t,用即弃产品占60%,耐用型占40%。按面积产量排序,用即弃产品中依次为卫生保健材料、抹布、医用材料、过滤材料及防护服等;耐用型产品依次为家具及寝具用、铺地材料、土工布、建筑用、电子业用、衬料、涂层及叠层材料、汽车用、鞋材及农业用等。
3、日本非织造材料发展情况
2000年产量为31.41万t,比上年增长1.57%。按重量计产品排序,依次为产业用、医用卫生保健材料、家用、土工/建筑/农业、服装衬等。
4、韩国非织造材料发展情况
1999年产量为12.8万t。2000年产量为16.17万t,增长26.32%,生产线数减少23条。
(二)、我国非织造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非织造布研究和生产始于1958年,发展至2001年,生产企业已超过1000家,现有纺粘、熔喷、水刺、针刺、热粘合以及化学粘合法等各类非织造布专业生产线接近2100条,年生产能力超过130万吨,2002年非织造材料产量为63.25万吨,2003年达到83.64万吨。
中国台湾地区非织造材料产量1999年产量为12.56万t,2000年产量为11.19万t,比上年增长-10.92%,部分生产线迁往中国大陆。2001年为10.79吨,2002年为10.77吨,比上年增长-0.18%。产量下降的原因是部分生产线迁往中国大陆。
三、非织造材料的发展原因:
1、传统纺织工艺与设备复杂化,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促使人们寻找新技术。
2、纺织工业下脚料越来越多,需要利用。
3、化纤工业的迅速发展,为非织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拓宽了产品开发的可能性。
4、很多传统纺织品对最终应用场合,针对性差
四、非织造工业发展的现状
(一)、国际非织造工业发展现状
现代非织造布工业化生产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为止获得了飞速发展,1986年世界非织造布产量约100万吨,1995年超过200万吨,1998年已达到280万吨,非织造布卷材产值达100亿美元,复制加工后产品则达350亿美元,2001年世界非织造布产品已经达到400万吨;从1991-2001年的10年间,非织造布以吨位计年均增长率达到7.5%,以平方米计增长了8.6%。80年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0年代前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仍维持在8%,未来10年的平均增长率仍将达6%。
美国、西欧和日本非织造布行业的发展代表着世界非织造布工业发展的主流,三者产量约占世界非织造布总产量的75%左右。近两年欧洲的发展速度较快,其2000年的产量是1999年产量的127%。亚洲、南美等地区近10年来发展速度加快,产量虽低,但增长率却高达10%-15%。
目前,非织造布应用最大的领域仍然是卫生吸收性产品,其主要增长的地区是后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这几年增长最快的是揩布领域,各种性能和用途的揩布层出不穷,如欧洲2000年揩布的年增长率几乎达到50%。另外,土工布、电子电器用品、过滤材料、家具用材料等发展也很快。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这几年生产发展快于市场增长,有供过于求的趋势,产品价格下降较多。但非织造布的用途越来越广,预计今后5年的增长率不会低于前10 年,发展前景仍很乐观。
(二)、中国非织造布工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始于六十年代中期,由上海逐步向江、浙、粤扩散,至1980年产量还不足1万吨,自八十年代起中国的非织造布工业进入持续的超常规发展,八十年代的年均增长率达19.6%,九十年代仍维持在18.8%。
迄今为止,中国非织造布工业已拥有纺丝成网(纺粘法和熔喷法)、水刺、针刺、缝编、化学粘合、热粘合(热轧、热风粘合)、纺丝成网/熔喷/纺丝成网-SMS复合非织造布工艺技术设备;产品的工艺技术结构比为:纺丝成网法17%、熔喷法1.2%、化学粘合法32%、针刺法30%、水刺法1.2%、热粘合法15.8%、湿法1.3%、缝编法1.5%。
在生产能力和产量方面,中国非织造业近两年来增长最快的是水刺法、纺粘法和浆粕气流成网法等工艺,其次是针刺和热粘合法。
据统计,中国纺粘法在1999年中期的生产能力为12.35万吨,2000年达到20万吨,2001年的生产能力约在23万吨,实际生产量达到13万吨以上。其中聚酯纺粘法的能力为2.5万吨/年,产量约达1.25万吨/年;到2002年6月,其纺粘法生产能力已上升到24万吨,至今仍保持强劲增长趋势,生产量也迅速增至15万吨左右,水刺法在1997年的生产能力仅有1.8万吨,到1999年为2.5万吨,2001年达到3万吨,预计到2003年水刺法工艺生产非织造布的增长将达一个高潮,生产能力会突破7万吨。
浆粕气流成网是中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也是发展最快的工艺之一。这项工艺在90年代中期以前在中国还属空白,到2002年底中国的浆粕气流成网产品能力已经超过6万吨;针刺法一直是中国非织造布的最主要工艺之一,一直以稳定上升的趋势向前发展,生产能力从1997年的7万多吨增长到2001年的18万吨以上。
中国非织造布生产制造形成了二大基地,即辽宁地区(以纺粘法为主)和江苏地区(以干法为主)。非织造布所用的原料(切片、纤维与胶浆)出现了三大产区,即江浙地区、广东地区、辽宁地区。位于沈阳的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是中国专业从事非织造布工艺、原料及产品开发、生产线及设备制造、工艺设计及工程实施为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经1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国内最大、国际第三大纺粘非织造布设备制造商和工程承包商,并已经向中国国内提供了21条纺粘生产线。
五、非织造布技术发展现状
现代非织造布加工技术日臻完善是与高新技术的渗透、应用密切相关的。目前已拥有化学成布或聚合物成布的纺丝成网、短纤成网、湿法成网、针刺、缝编、热熔合、化学粘合、射流喷网等成网以及纤网固结加工技术;迭层、复合、模压、超声或高频焊接等复制加工技术。
近年来,中国的非织造布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自主开发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开发了一批有一定水平的非织造布专用原料、工艺技术装备和非织造布新产品。
六、非织造布工艺技术发展方向
各工艺之间互相渗透,向混杂化、复合化方向发展是当前非织造布技术发展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动向。几种主要工艺技术的发展情况
1.纺粘非织造布
纺粘法非织造布自50年代末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工业化以来,尤其近20年来发展显著。美国熔纺法非织造布发展最为迅速,其产量已经超过干法非织造布,占非织造布总产量的比重达54%。欧洲非织造布目前产量已达近百万吨,所采用的技术以干法和纺粘法为主,干法产量约占49%,纺粘法占41%。
近年来纺粘法新技术向高速度、多喷丝孔、高生产率方向发展。纺粘设备制造厂发展多纺丝头设备,生产厂也在作多纺丝头改造。每条生产线带3至6排纺丝箱体,甚至带7个,单线生产能力最多的已超过2万吨/年。纺丝牵伸速度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发展SMS等纺粘/熔喷复合及多模头生产线仍是纺粘技术的主流倾向。开发更细的旦数及更多的新品种。
中国的纺粘法技术起步较晚,比国际上纺粘法技术形成工业化晚约25年以上,是于1986年从德国引进了第一条生产线。到1989年全国只有3条1000吨/年的纺粘线投产,年产量仅占全国非织造布总产量的3%。而近年来纺粘非织造布的能力和产量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5%。
中国非织造布的技术水平主要建立在引进设备的基础上,尤其纺粘、水刺、熔喷等生产设备表现突出。近10年国内一些单位在消化吸收国外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的基础上开发了国产化生产线,近年来这些生产线在生产速度上有所提高以前需花几百万美元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1000万元左右人民币,中国纺粘设备的制造已经转向了批量生产。
2、熔喷非织造布
熔喷非织造布技术也是这几年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资料统计,1991-2001年10年中PP熔喷产品年均增长率达到13%,这是由于熔喷技术迅速发展,不但在过滤、吸油、保暖材料等领域迅速得到应用,而且在电子电气产品、吸尘器内衬、揩布等领域不断开拓新的用途。据专家预测,今后熔喷布的市场前景仍将看好。
3、水刺非织造布
2001年全球水刺布产量约25万吨,1991-2001年的10 年中年均增长率为13%。2001年全世界水刺布销售额总计约为8亿美元。该技术现正在向世界许多地区扩展。例如,在过去4年之内,中国至少安装了10条水刺布生产线。这些线全是现代化设备,且已投入运行,供应迅速发展的揩布市场、涂层/层压产品市场以及医疗用品市场。委内瑞拉与墨西哥已制造出了数台水刺布生产装置。墨西哥、阿根廷与巴西将投产或计划更多的新生产能力。
中国的水刺非织造布的研究、开发、生产已近十年,无论品种、规模、质量还是工艺技术都有显著的提高,基本上适应了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水刺非织材料的应用涉及了轻工、医药卫生、电子、环保等学科领域,拉动了国内化纤和差别化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发展。
中国于1994年安装了第一条水刺非织造生产线,并开始商业化生产,1999年开始拥有自主产权的水刺非织造设备并开始商业化生产。
水刺非织造布是目前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工艺,这类产品已成功地打入到合成革基布、家用和工业揩布以及医疗用品市场中,并不断扩大其份额,医疗卫生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国外。同时这些企业一直在致力于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不断推出拒水布、抗菌布、超细麂皮革基布、印花装饰布等,把产品逐步向产业用、装饰用和服装用市场拓展。一些针刺企业开始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开发国际市场需求的汽车装饰材料、特种过滤材料、圣诞绒和玩具呢等,还有的企业不断改造和革新,制造出具有国际水平的超细合成革,其性能和外观均接近真皮的效果;在服装衬布领域,一些企业已开始自行着手组建从上游、中游到下游一条龙配套的服装辅料集团,以品牌优势迎接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七、非织造布原料的发展趋势
现代非织造布工业的崛起得益于石油化工以及合成纤维材料的发展。纤维行业是非织造布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保证。形形色色纤维的出现,产生了多种新型非织造布原料,这些原料使用在各种非织造布加工技术上,生产出了性能迥异、丰富多彩的非织造布产品,特别是各种高性能的产业用非织造布产品。
1、纤维原料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
2、在非织造布生产领域产生了各种新型非织造布原料
2.1 高性能纤维的应用
高性能化学纤维一般具有高强力、高模量,有的还有特别高的耐高温性能,将其制成复合材料后既可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和汽车工业的耐热部件,也可作为具有特殊用途的产业用品和日用品。其中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这类纤维在生产中应用最广的高性能纤维,近年其生产技术已移植到纺丝成网法中。
2.2、复合纤维技术在非织造布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2.3、特殊功能性纤维技术在非织造布加工中的应用
功能性纤维就是通过添加某些特殊材料、开发新的聚合物或采用新的纺丝技术等方法,使纤维具有如导电、阻燃、抗辐射、抗紫外线、杀菌、吸水吸湿等特殊功能。功能性纤维已经在非织造布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采用硼和锂化合物粉末与聚乙烯或聚丙烯共混纺丝制成的非织造布,可用于生产防辐射的工作服,或用于原子能反应堆周围的工作人员一次性使用的工作服。
2.4 新型环保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如:聚乳酸纤维、甲壳素纤维。
七、结束语
未来中国非织造布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巨大的发展机遇,唯有及时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速中国非织造布生产技术进步的步伐,才能保证中国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非织造学》、《中国化纤信息网》、《非织造布》、《纺织科学研究》
第二篇:非织造过滤材料
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功能及应用与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非织造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车用非织造过滤材料的数量、品种及质量、性能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功能性车用非织造过滤材料是针对特定的环境要求(如耐高温、耐腐蚀、抗静电、拒水、拒油、阻燃、抗菌或抗病毒、清除有害气体等)而开发的过滤材料。这里主要介绍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功能及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功能非制造材料
过滤
我们知道大气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粉尘,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工业、生活、交通和建筑等各类排放源排放了大量的烟尘和粉尘,使大气中粉尘颗粒物急剧增加。由粉尘而引 起的各种隐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身体健康。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对个人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越 来越关注能安全防护粉尘的材料,并进行开发和应用。随着除尘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展,对应用于除尘行业的纺织品在数量、品种和 质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使得应用于过滤除尘的防护纺织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显得越来越重要。
1·粉尘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粉尘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将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大气污染控制中,依照粉尘的不同特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粉尘颗粒大小分类方法
(1)可见粉尘,用眼睛可以分辨的粉尘,粒径大于10μm;
(2)显微粉尘,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分辨的粉尘,粒径在0.25~10μm之间;(3)超显微粉尘,在超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分辨的粉尘,粒径在0.25μm以下。
在人类活动中,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活动产生大量粉尘,尤其是建材、冶金、化学工业以及工业与民用锅炉产生的粉尘最为严重。粉尘的危害表现在危害人体健 康、影响生产和污染环境三个方面。粉尘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粉尘的化学成分、粉尘的颗粒度和粉尘的浓度。有毒粉尘(铅、砷、汞、铬、锰、镉、镍等)能 引起中毒;对人的五官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会引起炎症;各类粉尘进入人体肺部会引起尘肺病等。对于生产的影响主要是粉尘会降低机器工作精度,降低产品质量,降低光照度和能见度,从而诱发事故。粉尘污染环境易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有些粉尘还会造成火灾及影响人体健康。
2·过滤除尘非织造纺织材料
非织造材料用于过滤除尘历史悠久。由于纺织材料的结构是具有无数微小孔隙的纤维三维网状结构,尘埃微粒必须沿着纤维弯弯曲曲的网状路径行进,随时都有可能与纤 维发生碰撞而被截留,因此过滤效率很高。非织造滤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纺织滤料,以其优良的过滤效 能、高产量、低成本、易与其他滤料复合且容易在生产线上进行打褶、折叠、模压成型等深加工处理的优点,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机织和针织滤料,在各行各业得到了 广泛应用,用量越来越大。
(1)透气性能好,易清灰,滤尘阻力低;(2)滤尘效率高,过滤后排放的空气含尘浓度须符合国家环保和纺织行业对滤尘设备空气
排放标准的要求;
(3)阻燃和抗静电性能必须符合纺织行业滤尘设备阻燃防爆的要求;(4)具有防水、防油和抗黏结性能,使滤料抗板结、易清灰,使用寿命延长,可适应滤尘设备在棉纺、化纤纺、毛纺、麻纺等不同行业和工况条件下的应用,以扩大滤料及其滤尘设备的应用领域。
非织造纺织材料的特点使其在以下几个领域约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有很好的应用与发 展前景。
3.汽车用非织造过滤材料
非织造过滤材料应用于汽车工业虽然时间很短 ,但是其用途广泛、量相当可观。利用各种工艺方法和复合加工技术生产的非织造过滤材料满足了各汽车厂及配套生产厂家的需要 ,其中有浸渍粘合法、针刺法、熔喷法、纺粘法以及热风法非织造布 ,它不仅应用于汽车的内部构造 ,而且还应用于汽车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国际市场上 ,非织造布空气过滤器、过滤袋已在汽车制造行业得到普遍使用。例如 ,汽车客仓内存在着各种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细粒子、尘、菌、菌和粉尘 ,将非织造布空气过滤器用于汽车客仓内 ,可以有效的排除有害气体 ,净化车内空气。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的非织造过滤材料主要有汽车发动机过滤介质、空调用热熔非织造布滤网、清器用针刺过滤毡、熔喷非织造布滤芯、复合非织造布过滤袋、面漆生产线用针刺非织造布过滤毡、渍粘合法除砂过滤布、漆房用层压复合非织造过滤材料、汽车尾气排放针刺过滤毡或熔喷非织造布 ,还有轿车变速杆、方向盘、油门等处与机器联接部分的隔离层用经活性炭处理的非织造布过滤毡等等。
4.拒水拒油非织造纺织材料
空 气中的粉尘含水含油,具有吸湿性和潮解性,在分离过程中粉尘极易黏附在滤料表面,发生黏袋现象。黏袋将引起除尘设备清除滤层困难,阻力上升,甚至使设备无 法正常运转而必须停机换袋,因此要求过滤含水含油气体的滤料能够拒水拒油。降低材料的表面张力,使其小于水和油的表面张力,才能使滤料在一定程度上不被水 或油润湿。拒水拒油整理一般有两种方法[22]。一是反应法,使防水油剂与纤维大分子结构中的某些基团发生反应,形成大分子链,改变纤维与水和油的亲和性 能,变成拒水拒油型纤维;另一是涂敷法,用涂层的方法来防止滤料被水或油浸湿。1969年美国Gore公司首创制取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薄膜的 工艺方法,GORE-TEX薄膜非常光滑,与水100%不浸润,具有良好的拒水性。国内多用含氟类防水防油剂对纺织材料进行涂覆,使材料具有拒水拒油的功 能。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研究人员提出的纳米界面结构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具有超双疏界面性能(同时具有超疏水性能及超疏油性能)材料,具有较强的拒 水拒油性能。5.空气过滤用非织造过滤材料
目前 ,将过滤材料用于空气过滤领域最多的是美国 ,工业生产中许多部门都需要进废气和空气净化处理。象许多其他的过滤用途一样 ,空气过滤也受到整个工业增长方式的影响。一直以来 ,玻璃纤维滤料、质滤料和非织造布滤料各有优势 ,在空气过滤市场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美国 Clemson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 ,虽然玻璃纤维过滤介质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 ,但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纤维的脱离 ,人吸入玻璃纤维有致癌的危险。
过滤就是一种分离、捕集分散于气体或液体中颗粒状物质的过程。一般说来 ,较大粒子的物质是靠非织造布的筛分作用而分离过滤的 ,而粒径较小的物质是靠纤维的捕集作用。新型非织造布过滤介质 ,采用较大的比表面积及截面有较深纹理和沟槽的纤维为原料 ,使过滤介质有更大的
粒子捕集性 ,从而可以提高过滤性能。非织造布过滤介质的质量可靠性与易于成型性等因素
使其在许多应用方面 ,尤其是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并扩展应用到航空、航天、防治建筑综合症及婴幼儿卧房的装修等领域。
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也可以使我们预见到非织造布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发展趋势。为防止生化武器的威胁 ,美国许多城市将会更新商业、政府办公楼及邮政中心等公共场所的空气过滤系统 ,用于住宅和商业房屋用的高效空气过滤材料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高效粒子空气过滤材料将能够从空气中去除炭疽孢子 ,较老式的滤料达不到该功能 ,而经过特殊处理的熔喷、粘非织造布过滤材料可以满足此项要求。
6.医疗用非织造过滤材料
在医疗过程中 ,要经常给病人或伤员输血。现在有大量的资料表明 ,在输血过程中由于白细胞抗体可引起非溶血性热反应、成人呼吸窘迫症等 ,同时还会引发一些与白细胞相关的病毒传染 ,如巨细胞病毒、体免疫缺乏症等 ,因此在医学中常采用在输血过程中去除白细胞的办法来减少这些副反应。非织造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三维杂乱分布的多孔介质材料 ,而熔喷非织造材料在此基础上又有超细纤维结构 ,其三维杂乱纤网可以通过拦截、惯性沉积、重力沉降、扩散沉积等机理分离液流中的固相杂质 ,因而近年来被国际上认为是一种优异的液固相分离材料。由熔喷工艺开发的聚丙烯非织造材料 ,不但具有聚丙烯纤维的所有特点 ,而且具有超细纤维结构和微细的尖锐边缘 ,能够在纤维之间形成许多微小孔隙 ,且孔隙分布均匀 ,纤维的比表面积大 ,同时具有生物特异性、感染、毒、副作用 ,因而是血液过滤用滤材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 ,经过采用等离子体、流刻蚀、晕放电等方法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的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 ,其亲水性大大提高 ,对白细胞的选择吸附性增加 ,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有很大的改进。因此 ,采用对熔喷非织造布表面改性的方法提高其亲水性 ,缩短过滤时间 ,对于血液过滤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发展趋势
我国非织造布行业起步于 50年代末期 , 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 ,现在仍保持 20 %的年平均增长率。目前我国非织造过滤材料生产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现有国内过滤材料的生产能力还较低 ,专业化过滤材料生产企业较少 ,产品的质量、性能及技术水平也较低 ,竞争力较差。国家每年都要花大量的外汇进口过滤材料 ,尤其是汽车工业用的各种过滤材料。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汽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我国的汽车工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初具规模 ,拥有各种车型的生产线 30余条 ,年生产汽车 300万辆 ,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给非织造过滤材料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90年代初用于该用途的非织造过滤材料不足千万 m2 ,到 1996年底已增长了五倍多。随着汽车工业迅猛发展 ,对非织造过滤材料的要求和需求将会更高 ,开发汽车工业用过滤材料将会进一步促进非织造布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定会给非织造布企业带来良好的机遇和产品应用市场。
同样 ,空调过滤市场也充满生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以建筑业为例 ,每年有大量的宾馆、医院、展览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 ,这些设施中大量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都采用了多种非织造复合滤料。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家用空调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遍 ,空调器中安装的塑料机织滤网与针刺、热粘合非织造滤料组合的滤网的使用 ,也将使非织造布滤料的市场需求量大幅度提高。
结语
工业过滤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在提高过滤效率的前提下 ,降低生产成本、高强度和延
长使用寿命。高强度的纺粘布与熔喷超细纤维过滤层复合、细过滤材料、用耐高温纤维针刺加工的耐高温过滤材料都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非织造布滤料在 21世纪将获得更广泛应用 ,亚洲将成为非织造布滤料市场扩展最快的地区。加入W TO ,对中国非织造布行业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将进一步加深与世界非织造布行业和国际非织造布市场的交融 ,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程度会更加激烈。欧洲最大的过滤材料生产厂德国BWF公司已进驻中国市场 ,美国的一些公司也准备在我国建立独资或合资的滤料生产企业 ,中国成为世界滤料商最看好的国家 ,这对于我们提高技术水平、高产品档次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非织造过滤材料行业的发展步伐 ,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第三篇:非织造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产品名称:环保筷袋
产品材料:经抗菌透气整理过的功能性纺粘非织造布 产品粘合方法:超声波粘合
产品用途:方便环保人士携带环保筷子 产品制作人:贾晓凡、王宝元(非织071班)
产品制作过程:用经抗菌透气整理过的功能性纺粘非织造布安设计尺寸裁剪好,然后用超声波粘合机器粘合成成品 关于产品制作的补充:
一、抗菌后整理
(1)抗菌剂是一类微生物高度敏感、少量添加到其他材料中即可产生抗菌功能的物质抗菌剂的抗菌作用效果与抗菌剂的性质、浓度、作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两个层次。抑菌作用是将细菌的生命活动中的某一过程阻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而杀菌作用是把细菌杀死,降低体系中细菌绝对数量。(2)非织造布抗菌整理的原理:
1、释放机理。经抗菌整理的非织造布在一定条件下如适宜的温度或湿度,会自动释放出抗菌剂,其释放量足以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2、再生模式。再生模式是在非织造布上加加一层化学整理剂,它在一定条件下不断地再生抗菌剂;
3、障碍或阻塞作用。其原理是在非织造布表面施加一层惰性的物理障碍层或涂层,防止微生物穿过织物。达到静态抑菌的效果。(3)非织造布用抗菌整理剂的基本要求:抗菌效率高、抗菌谱广、稳定性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相容性好。适于整理加工、价格便宜。
(4)非织造布常用抗菌剂:
1、有机抗菌剂:季铵盐抗菌剂、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双孤抗菌剂;
2、无机抗菌剂:含金属离子的无机抗菌剂、光催化无菌抗菌剂;
3、天然抗菌剂:植物提取物、壳聚糖类抗菌剂。
(5)抗菌性能评价方法与标准:抑菌环法、震荡烧瓶法、奎因法、浸渍法。
二、超声波粘合技术
1、超声波能量只是简单的机械振动能量,确切的说是在极高的振动频率下操作,超出人类正常的听觉范围。超声波粘合是把材料置于超声波发生器“号角”与滚筒之间,由于压力和振动,导致材料分子之间产生机械压力,释放出热量,使结点处材料软化、粘合。
2、超声波发生器主要部件有号角、电源、变压器。发生器把电能变成机械能,产生机械波即超声波,号角把这种超声波聚集到一个单一平面上。电源所提供的能量可使频率实现自动转换并使超声波的振幅保持恒定不变。目前所使用的两种主要的超声波发生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插入式进行单个碰撞粘合(如点粘合)或通过一个旋转滚筒对各种尺寸的纤维网进行连续粘合。当被粘合材料在滚筒上通过时,得以粘合加固,可获得花纹及文字样的各种图案。
3、用超声波粘合时,材料是从里向外熔融。因此,粘合只发生在接点处(在号角和滚筒之间)。只有一个针头那么小的面积就能产生有效的粘合而不会对周围材料产生影响。这为生产高弹、柔软、透气或高吸水的制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超声波粘合法不会消耗物质,且设计简单,易维修。
4、超声波最初用于塑料的熔接,后来在纺织工业上有了广泛的应用,今天国外服装制造者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与服装工业(如裁剪与制作服装),可对织机上的合成纤维织物或非织造布进行切割或切去毛边,将纺织材料切割成带状、丝带状或其他条状产品。在非织造工业中,目前广泛用于纤维的粘合加固,手术衣、口罩的缝制,也可用于切割地毯、各种非织造布等。超声波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三、制作过程感想
制作环保筷袋的出发点是绿色产业的发展,环保筷袋的制作应首先选择环保的非织造材料,即易于回收,其次其产品用途也是基于环保理念,拒绝再用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我负责前期产品的设计和材料的剪裁,王宝元同学负责超声波粘合部分。经过本次实际操作我发现制作产品最关键的是原材料的选取和后整理部分,粘合部分很简便,当然粘合技术很重要。所以我认为非织造布及其产品的发展重头应放在功能性非织造布的开发上,即尖端产品的开发。这方面我国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方面我国还有相对广泛的市场,只是亟需技术上的创新。
第四篇:非织造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
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1)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主体成分。2)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缠结成分。3)纤维作为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4)纤维既作非织造材料的主体,同时又作非织造材料的热 熔粘合成分。
2、试述纤维性能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1)细度和长度:细度↓长度↑→非织造材料强度↑
2)卷曲度:纤维卷曲度影响抱合力、弹性、压缩回弹性。
3)纤维截面形状:过滤材料采用多叶截面,孔径↓,表面积↑,非织造材料强度↑。4)表面光滑程度:影响强度,影响加工工艺性能,如静电、针刺力等。5)吸湿性:影响加工工艺性能,如静电、粘合剂扩散等。
6)纤维的断裂强度和伸长:影响织物的手感,强度,抗皱性等。7)考虑纤维的热学性能来进行非织造布的加工。
第三章
1、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那两种?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是什么? 罗拉式梳理机和盖板式梳理机。各自特点:
(1)罗拉式梳理机主要包括喂入系统、预梳系统、梳理系统、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
(2)盖板式梳理机主要包括喂入系统、预梳系统、梳理系统、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适合于梳理棉纤维、棉型化纤及中长型纤维。工作差异:(1)盖板式梳理点多,罗拉式梳理点少(2)盖板式梳理区域是连续的,损伤纤维多,特别是长纤维(3)盖板式梳理不仅除杂,还除去短纤维,罗拉式梳理基本上不会去除短纤维(4)盖板式梳理在盖板和锡林之间反复细微分梳纤维并混和,而罗拉式梳理的工作罗拉仅对纤维分梳、凝聚及剥取返回
2、高速梳理机主要有哪两种形式,增产原理是什么? 单锡林双道夫机和双锡林双道夫机
1)单锡林双道夫是通过提高锡林转速,单位时间内纤维携带量增加,为便于锡林上的纤维及时被剥取转移,避免剥取不清,残留纤维在以后梳理过程中因纤维间搓揉形成棉结,影响纤网质量,在锡林后可以配置两只道夫,可转移出两层纤网,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2)双锡林双道夫在原单锡林双道夫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锡林,使梳理工作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即在锡林表面单位面积纤维负荷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面积来提高产量,与单锡林双道夫比较同样取得增产效果,而且梳理质量更容易控制。
3、杂乱梳理有哪几种形式,其原理是什么?
1)采用凝聚罗拉的杂乱梳理机。要缩小纤网各方向的结构差异,可通过在道夫后面家一对凝聚罗拉,由于V道夫>V1凝聚>V2凝聚,纤维在上述两个转移过程中存在负牵伸,纤维转移过程中受到推挤作用,由于纤维属柔性材料,在推挤作用下,纤维排列改变方向,形成一种纤维呈杂乱排列纤网。
2)带杂乱罗拉的杂乱梳理。在锡林和道夫减设置高速旋转的杂乱罗拉,杂乱机理是靠杂乱罗拉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和针齿是锡林上纤维浮起,由于杂乱罗拉与锡林附面层气流在三角区引起的湍流,是纤维卷曲,变向混合。
3)杂乱罗拉与凝聚罗拉组合式的杂乱梳理机。在锡林和道夫间插入高速旋转的杂乱罗拉,并在道夫后再安装一对凝聚罗拉,将两种杂乱效应组合取来,进一步提高输出纤网中纤维排列的杂乱程度。
4、机械梳理成网工艺中,可以加入铺网装置,它的作用是什么?
铺网的作用:增加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增加纤网宽度,调节纤网纵横向强力比,改善纤网均匀性(cv值),获得不同规格、不同色彩的纤维分层排列的纤网结构。
5、铺网的形式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
铺网形式:平行铺网(串联式铺网和并联式铺网)、交叉折叠铺网(立式摆动、四帘式、双帘夹)、组合式铺网(交叉折叠铺网与叠加平行梳理网组合)和垂直铺网
特点:平行铺网的特点平行铺叠成网可获得一定的纤网单位面积质量,并可获得不同规格、不同色彩的纤维分层排列的纤网结构。交叉折叠铺网特点1.铺叠后纤网宽度不受梳理机工作宽度限制;2.可获得很大单位面积质量的纤网;3.可以调节纤网中纤维的排列方向,甚至使最终非织造材料的横向强力大于纵向强力;4.可获得良好的纤网均匀性,cv2-4%。组合式铺网特点可改善纤网外观,同时可得到多层颜色的纤网,但使用机台多,占地面积大。垂直铺网特点垂直式折叠铺网后,纤网内大部分纤维趋于垂直排列,加固后具有良好的压缩回弹性。
6、机械梳理的定向纤网,在铺网后,也可使之成为杂乱纤网,须采用什么装置?其杂乱原理是什么?
须采用杂乱牵伸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多级小倍数牵伸,使纤网中原来呈横向排列的部分纤维朝纵向移动。
7、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气流成网的杂乱纤网是如何形成的?
原理:纤维经开松混合后,喂入高速回转的锡林或刺辊,进一步梳理成单纤维。在锡林或刺辊的离心力和气流联合作用下,纤维从锯齿上脱落,靠气流输送,凝聚在成网帘上,形成纤网。
气流成网中为提高纤维在最终纤网中排列的杂乱度,输送管道在结构上往往采用文丘利管。这种管道实际上是一种变截面管道,即管道中任意二个截面的截面积不相等,且管道从入口到出口逐步扩大。由于纤维有一定长度,在文丘利管中,其头、尾端处于两不同截面,因此纤维头、尾端速度是不同的,头端速度低于尾端速度,于是纤维产生变向,形成杂乱排列。气流成网纤网中纤维呈三维杂乱排列。最终产品基本各向同性。
第四章
1、名词解释:
植针密度:指1m长针刺板上的植针数,也叫布针密度。针刺深度:针刺时刺针穿过纤网后伸出纤网的最大长度。针刺频率:每分钟的针刺数。
针刺动程:指偏心轮偏心距的两倍距离。
针刺密度:指纤网单位面积内所受到的针刺数,为针刺工艺的重要参数
针刺力:针刺过程中,刺针的钩刺带着一小束纤维刺入纤网,该作用使刺针受到的阻力称为针刺力。
2、简述针刺加固原理和针刺机的基本结构。
1)加固原理:利用三角截面(或其它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倒钩穿过纤网时,将纤网表面和局部里层纤维强迫刺入纤网内部。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原来蓬松的纤网被压缩。刺针退出纤网时,刺入的纤维束脱离倒钩而留在纤网中,这样,许多纤维束纠缠住纤网使其不能再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2)基本结构: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牵拉机构、花纹机构(仅花纹针刺机有)、传动和控制机构、附属机构和机架等组成。
3、阐明几种常见针刺机的性能特点(预针刺、主针刺、斜刺)。
预针刺主要特点:1)剥网板与托网板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蓬松纤网喂入剥网板在入口处呈倾斜状,配有导网装置2)针刺频率较低 3)针刺动程较大 4)针板植针密度较小,刺针较长较粗
主针刺主要特点:1)剥网板与托网板之间的距离较小 2)针刺频率较高 3)针刺动程较小针板植针密度较大,刺针较短。
4、试讨论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对针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
1)针刺深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针刺深度的增加,三角刺针每个棱边上钩刺带动的纤维移动的距离增加,纤维之间缠结更充分,产品的强度有所提高,但刺的过深,部分移动困难的纤维在钩刺作用下发生断裂,非织造产品强度降低,结构变松。
2)针刺密度的影响:针刺密度增大,纤维缠结程度增大,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增强。针刺密度增大,纤维断裂增大,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增强,但当针刺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纤维断裂下降,针刺非织造材料强度减弱。
第五章
1.试阐述水刺缠结的基本原理。
原理:水刺法加固纤网原理与针刺工艺相似,但不用刺针,而是采用高压产生的多股微细水射流喷射纤网。水射流穿过纤网后,受托持网帘的反弹,再次穿插纤网,由此,纤网中纤维在不同方向高速水射流穿插的水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穿插、缠结和抱合,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
2、试讨论预湿工艺对缠结性能的影响。预湿的目的是压实蓬松的纤网,排除纤网中的空气,使纤网进入水刺区后能有效地吸收水射流的能量,以加强纤维缠结效果。预湿使加工纤网的表面张力变大,即保持润湿角较小。
3、试比较平网水刺和转鼓水刺工艺各自的特点。
1)平网水刺加固工艺中,水刺头通常位于一个平面上,纤网由托网帘输送作水平运动,并接受水刺头垂直向下喷出的水射流的喷射。设置过桥输送机构可使纤网反面接受水刺。平网水刺加固机械结构简练,维护保养方便,但占地面积大。
2)转鼓水刺加固工艺中,水刺头沿着转鼓圆周排列,纤网吸附在转鼓上,接受水刺头喷出的水射流的喷射。转鼓为金属圆筒打孔结构,内设脱水装置,与平网水刺加固的托网帘相比,对水射流有很好的反弹作用。转鼓水刺适合加工单一外观效果特别是平纹的水刺非织造材料,不适合加工不同外观效果的水刺非织造材料。
4、水过滤的主要机理是什么?
1)水过滤的主要机理:经各段水刺后的水被抽吸至真空脱水箱中,然后分送至相连接的水气分离器,气体由真空泵抽入大气层,回用水由循环泵送至气浮器和砂过滤器进行连续自动过滤,杂质自动排除。过滤后的水再由过滤水泵送至袋式过滤器进行精过滤。经过上述多段过滤处理后的水达到了生产工艺用水的要求,被送入储水箱和补充的新鲜水一起进入储水箱,再由给水泵抽送至各高压泵循环使用。
第六章
1.Pl.say something about the heat bonding principle and its classification.(试说明热粘合的原理和它的分类?)P141页 高分子聚合材料大都具有热塑性,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软化熔融,变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粘流体,冷却后又重新固化,变成固体。热粘合非织造工艺就是利用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这一特性,使纤网受热后部分纤维或热熔粉末软化熔融,纤维间产生粘连,冷却后纤网得到加固而成为热粘合非织造材料。
热粘合非织造工艺可分为热轧粘合、热熔粘合和超声波粘合。
2.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lender bonding and through-air bonding?(热轧粘合与热熔粘合的区别 ?)
⑴热轧粘合适用于薄型和中厚型产品,产品单位面积质量大多在15-100g/㎡;
⑵热熔粘合适合于生产薄型、厚型以及蓬松型产品,产品单位面积质量为15-1000g/㎡; ⑶两者产品的粘合结构和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
3.What’s the three types of calender bonding?(热轧粘合的三种类型?)
热轧粘合按轧辊加热方式可分为电加热、油加热和电磁感应加热粘合工艺。
4.What’s the two types of through air bonding?(热熔粘合的两种类型是什么?)热熔粘合工艺按热风穿透形式可分为热风穿透式粘合和热风喷射式粘合。
5.What’s the principle of ultrasonic bonding?(超声波粘合的原理是什么?)超声波粘合时,被粘合的纤网或叠层材料喂入传振器和辊筒之间形成的缝隙,纤网或叠层材料在植入销钉的局部区域将受到一定的压力,在该区域内纤网中的纤维材料受到超声波的激励作用,纤维内部微结构之间产生摩擦而产生热量,最终导致纤维熔融。在压力的作用下,超声波粘合将发生和热轧粘合一样的熔融、流动、扩散及冷却等工艺过程。
第七章
1.Which chemical binder is most frequently used?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哪一种化学粘合剂是最常用的?其有何优缺点?)P179页
2.In which applications is conduction dryers used?(P208页)
接触式烘燥的优点是非织造材料直接与高温烘筒表面接触,烘燥效率高,烘燥速度快,操作方便,机械结构比较简单。缺点是由于烘筒存在着一定弧度,容易破坏纤维网内部的均匀性;生产厚型非织造材料,在产品表面易产生皱纹;烘干后的产品表面比较光硬,手感较差;
3.Where are the IR dryers often used?(P208页)
辐射式优点是干燥能力大,效率高;无接触式加热,不破坏纤网结构;材料里外同时干燥,无泳移现象,干燥均匀性好;设备体积小。此烘燥方式可作为预烘装置,放在最前面,也可以与热风穿透式烘燥组合起来,组成红外辐射→热风穿透→红外辐射的组合烘燥工艺,以达到产品性能要求;
4.How did the adhesive solid-containing content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nfluence the nonwoven properties? 1)随着含固量的增大,粘度增大,胶液的浸润性、渗透性和流动性降低,纤维上的粘度粘结点变少,粘结点尺寸变大,纤网芯层的胶液量相对减少,粘度相对较大的粘合剂容易在纤网表层形成浓度层,使获得的非织造材料有明显的“皮芯”差异结构。但含固量过低会造成非织造材料的强度降低,含固量增加,直接增加了非织造材料粘合剂的含量,使其断裂强度可达最大值,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撕破强力、顶破强力均增加。粘合剂的质量分数必须在一定的质量分数范围内,若超过临界点将导致非织造材料的恶化。
2)粘合剂的玻璃化温度和非织造材料的悬垂性(或硬挺度)有关,玻璃化温度越大,悬垂性(或硬挺度)越好。
5、What’s the migration phenemenon mean?(什么是泳移?)(P205页)
所谓泳移即是在烘燥过程中粘合剂聚合物在加热时随水蒸发一起移向纤网的表层,因而烘燥后纤网表面粘合剂含量多,导致纤维内部粘合剂含量小,非织造材料得不到均匀加固,产生纤维分层的弊病。影响:泳移在烘燥过程中聚合物分散液在加热时随水蒸发一起移向纤网的表层,因而烘燥后纤网的表面粘合剂含量多,而纤网内部粘合剂含量少未得到充分加固,导致了纤网分层疵病。
7、阐述喷洒粘合法和浸渍法非织造材料加工工艺的异同点,对产品的性能有怎样的影响? 泡沫浸渍法是用发泡剂和发泡装置将粘合剂浓溶液成为泡沫状态,并将发泡的粘合剂涂于纤网上,经加压和热处理,由于泡沫的破裂,泡沫中的粘合剂微粒在纤维交叉点成为很小的粘膜状粒子沉积,使纤网粘合后形成多孔性结构。
喷洒粘合法的原理是应用喷头不断向纤维网喷洒粘合剂,然后进入烘房固化。主要用于制造高蓬松、多孔性的非织造材料,最典型的产品就是喷胶棉。
第八章
1.Pl.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spunbond process.(试述纺丝成网法(也称纺粘法)的原理?)其原理是利用化纤纺丝的方法,将高聚物纺丝、牵伸、铺叠成网,最后经针刺、热轧或自身粘合等方法加固形成非织造材料。
2.What’s the two main materials usually used in spunbond technology? 聚丙烯(PP)、聚酯(PET)、聚乙烯、聚酰胺(PA)
3.Pl.explain the following two terms: MFI, Tyvek.(解释MFI和Tyvek?)
1)熔体指数(MFI)是纺丝成网、熔喷实际生产中对原料性能的主要指标,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温度下,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10分钟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单位为g/10min,熔体指数越大,流动性越好。
2)溶剂纺丝成网工艺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专利技术(也可称作闪蒸法、闪纺法和瞬时溶剂挥发纺丝成网法),其产品名称为“Tyvek”—特卫强,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穿刺、防水透气、可印刷等特点。
4.Why PP resin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producing SP fabrics?(为什么聚烯烃树脂在非织造材料中被广泛应用)
聚烯烃树脂在非织造材料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他们成本较低,易于使用,并且聚烯烃树脂纤维在不断进步。5.What’s polymer laid nonwoven?(什么是聚合物纺纱成网非织造材料?)利用化学纤维的纺丝原理,在聚合物的纺丝成形过程中使纤维直接铺置成网,然后纤网经机械、化学或加热方法加固而成非织造布,或利用薄膜的生产原理,直接使薄膜分裂成纤维状的制品(非织造布)。
7.阐述纺丝成网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分类特征。P210-212页 利用化学纤维纺丝成型原理,采用高聚物的熔体进行熔融纺丝成网,或浓溶液进行纺丝和成网,纤网经机械、化学、热粘合加固后制成非织造材料。1)熔融纺丝法:卷取速度高(或纺丝速度高),喷丝孔孔数少或中,无须回收工序 2)干法纺丝:卷取速度中(或纺丝速度中),喷丝孔孔数少或中,要回收、再生工序 3)湿法纺丝:卷取速度小(或纺丝速度低),喷丝孔孔数少或多,要回收、再生工序
8.简述纺丝成网法常用原料性能。1)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布(MWD):
聚合物原料的分子量体现其聚合度的高低,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加工性能和成纤后的性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分子量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丝束强力的提高,因此纺丝成网工艺要求聚合物原料的分子量适中,这样可得到粘度适当的熔体。一般说,纤维强度随高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
2)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
主链结构:
当聚合物主链结构引入双键时,由于诱导效应或共轭效应,而改变链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入与主链原子不同价的原子、双键或环结构,则会改变链的柔性。高聚物链的结构变化,均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改变链的构型和晶格,以及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 : 改变大分子链中侧基的性质,使分子中的电子云密度重新分布,改变键的长度、能量和极性。由于未结合原子和基团相互作用而引起大分子链的柔性发生改变,同时对大分子链的平衡构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晶格产生显著影响。
3)成纤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和氢键。静电力是极性分子之间的引力,极性分子都具有永久偶极,永久偶极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的大小与分子偶极的大小和定向程度有关。
诱导力是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与它在其他分子上引起的诱导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最强。氢键可以在分子间形成,如极性的液体水、醇、氢氟酸和有机酸等都有分子间的氢键,在极性的高聚物如聚酰胺、纤维素、蛋白质等中,也都有分子间的氢键。
4)高分子结构与结晶能力
高聚物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使可能形成最佳超分子结构的纤维。为制得具有最佳综合性能的纤维,成纤高聚物应有形成半结晶结构的能力。高聚物中无定型区的存在,决定了纤网中纤维的柔软性、染色性、吸收性等。
成纤高聚物的结晶能力非常重要,结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纺丝成网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通过结晶作用,纤维中的大分子与其聚集体沿着纤维轴向排列的取向状态才能固定下来。
5)成纤高聚物的热性质
高聚物制造纺丝成网非织造材料的可能性和纤维的性质与高聚物的热性质关系密切,高聚物的热性质取决于分子链结构。高聚物在受热过程中将产生两类变化。物理变化:软化、熔融。
化学变化:环化、交联、降解、分解、氧化、水解等。表征这些变化的温度参数是:玻璃化温度(Tg)、熔点温度(Tm)和热分解温度(Td)。从非织造材料应用的角度来看,聚合物耐高温的要求不仅是能耐多高温度的问题,还必须同时给出耐温的时间,使用环境以及性能变化的允许范围。
9.纺丝成网工艺中熔融纺丝牵伸基本原理。
(1)机械牵伸--由拉伸辊的速度差进行拉伸。合成纤维生产中常使用。易于对纤维控制,拉伸程度也易于保证,但需防止丝条粘连。
(2)气流牵伸--利用高速气流对丝条的摩擦进行牵伸。影响因素多,对拉伸效果的控制复杂、困难。纺粘法生产中多采用这种方法。第九章
1、分析比较纺丝成网和熔喷工艺与产品的差别。
1)纺丝成网法产品纵向强力低,横向强力高;2)熔喷法产品的纤维细度较小,通常小于10μm,大多数纤维的细度在1~4μm;
3)薄型纺丝成网法非织造材料与熔喷法非织造材料相比,均匀性较差,孔隙尺寸较大,抗渗透性较差。
2、SMS是什么材料,其特点是什么?
纺粘和熔喷的复合的无纺布。具有强力高、过滤性能好、不含粘合剂、无毒等优点。目前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劳动防护产品如手术服,手术帽,防护服,洗手衣,手袋等。
3、名词解释:
驻极处理:让熔喷非织造材料带静电,可通过静电效应提高其过滤效果,即进行驻极处理。熔喷接收距离(DCD):模头喷丝孔出口处到接收帘网或滚筒的距离称为熔喷接收距离(DCD)。
4、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应用领域分别是什么?这些领域主要利用熔喷布的什么特性? 1)过滤材料:熔喷非织造材料具有纤维细、孔隙多而孔隙尺寸小的优点。
2)医疗卫生用材料:熔喷法非织造材料可有效地阻隔血液、体液、酒精及细菌的穿透,同时超细纤维的结构又可保证汗液蒸汽顺利透过。
3)环境保护材料:聚丙烯熔喷法非织造布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和微纤结构而成为良好的吸油材料,且耐强酸强碱,密度比水小,吸油后能长期浮于水面上而不变形,可循环使用和长期存放。
4)服装材料:熔喷复合保暖材料中的熔喷法非织造布具有超细纤维结构,因此抗风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5)电池隔膜材料:聚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酸碱性能,聚丙烯熔喷法隔膜材料具有孔径小、孔率大、电阻小以及产品变化多样的特点。6)擦拭材料
第五篇:非织造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一
南通丽洋新材料公司
公司产品主要有纯熔喷超细纤维过滤材料 复合纤维熔喷滤材 生态型保暖棉 口罩及呼吸器过滤材料 液体渗透阻隔性材料 吸附棉吸油棉吸液棉 擦布系列 医疗卫生材料 主要参观内容:此次主要参观了该公司的过滤材料、吸油棉的加工流程,并切身参与了部分加工过程
实习地点二
南通新绿叶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主要设备及其相关产品:
1、针刺类:
(1)设备:低密度针刺生产线四条;高密度针刺生产线两条;
(2)产品:土工布、脱脂棉空调被、人造革基布、汽车顶棚呢、航空阻燃毯、电热毯、工艺毡和医用吸水垫等。
2、缝编类:
(1)设备:单梳栉缝编生产线三条;双梳栉缝编生产线两条;
(2)产品:拖地布、丽新布、隔音布、床垫布等。
3、复合类:
(1)设备:海绵类复合生产线;膜类复合生产线;环保无胶复合生产线;
(2)产品:环保无胶复合鞋衬、帽衬,海绵类复合产品,PTEE膜复合过滤材料,TPU类 高、中、低透膜类复合服装材料,PVC等其他膜类复合产品。
4、热熔类:
(1)设备:热熔生产线一条;
(2)产品:服装用热熔棉、羽绒复合絮毡。
主要参观内容:主要参观了新绿叶的两条生产线,一条主要用于生产军工产品,一条主要用于生产土工布,深刻认识学习了每条设备的具体加工工艺流程 实习感想:
通过对工厂中的生产设备,生产线及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等的参观,我产生了感性的认识,认知了非织造技术加工设备与方法。在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与气氛中,着重认识了非织造技术的工艺流程后,我对专业的方向和就业岗位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加深了对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进行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非织造讲座中,老师带领我们先从基本概念理解非织造材料的真正含义,非织造工艺是基于缝编、机织、湿法等传统工艺,采用新生产技术,运用纤维材料,进行机械自动化生产。其基本原理是纤网准备、成网、加固及后整理,其中成网工艺包括干法、聚合物挤压和湿法三种成网方式。生产过程中纤维可作为主体材料、缠结材料、粘合材料或三者相结合的材料。同时,对于纤维的选用原则也基于以下三个标准:性能要求、工艺与设备适用性及价值,其中产品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原料的性能。在此基础上了解到,对于纤网质量的评定,纤网结构其杂乱度越高则结果越紧密,并以MD:CM≈1为目标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良优化以达到最好的出产质量。同时对水刺加固纤网、纺丝成网工艺及原理做了初步的了解。此次讲座对将要去实习的南通新绿叶非织造公司的针刺的加固原理、各种针刺机构、性能、应用及工艺特点做了很好的理论铺垫。
都说理论知识是实务的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非织造工艺的真正掌握是需要将理论结合于实践的。
本次实习所在的两家企业都是非织造布的加工基地,但所用工艺却存在较大差别,丽洋公司以熔喷技术为主,生产工艺以聚丙烯为原料,通过高温熔融、过滤,经喷丝孔,在高速热气流的喷吹下形成短纤维,被吸附凝聚在成网帘上,加固成网形成熔喷布,再经切片、包装的后道加工完成产品生产的整套工艺。熔喷技术的核心是改变用高温热空气带动熔体从喷空喷出的办法,而是当熔体以纤维状从喷孔中喷出时,经过冷却使纤维在低温条件下成形,具有一定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大大提高纤维的连续长度,且纤网蓬松性、外观和悬垂性好。新绿叶公司以针刺技术为主,结合多种加工工艺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线。在师傅的细致讲解下,我对该厂两条主要生产线有了初步的了解。其中,一号线以涤纶为原料,经过开松、梳理、锡林、道夫、成网、针刺等工艺流程,主要生产军工产品。二号线以丙纶为原料,经过开包机称量混合、粗开松、精开松、锡林、道夫、成网(交叉铺网)、预针刺、主针刺、热轧及切割等工艺流程,主要生产土工布、汽车顶蓬呢、擦拭布、人造革基布等填充材料。
此次的实习让我对于非织造行业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见习中我观察到非织造产业的关键在于技术,对于丽洋和新绿叶这类中小型非织造加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产线一体化,自动化,所需员工精简,成本低,产销快,产值高,同时非织造技术本身具有诸多加工优势,低污染,产品性能更加优越,无疑会成为当今世界许多材料的替代物。的确符合朝阳产业的称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非织造业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完善,较欧美等国家的非织造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加工设备的性能上,当然引进欧美先进的加工设备并非不可,但势必会对成本带来很大的负担,可以看出未来中国非织造市场的一个很大的空洞那就是设备的改进,当然新增能力的设备不能完全依赖设备制造厂,可以采取引进关键部件,然后根据产品要求自行改造完善。
基于对丽洋和新绿叶公司以及国内其他非织造公司的分析及非织造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目前培养的非织造人才去开拓,我认为首先应注重软技术开发、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我国的国情,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欧美的先进水平,也绝对不应照搬他们的发展模式、照搬他们的产品。但必须迎头赶上,必须抛弃过去的跟随型、盲动性的发展模式,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努力开发自己的技术,研制适合我国的工艺与设备,中小企业即使使用较差的设备或非进口设备,同样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保持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其次是 纤维原料的开发,特别是新型化纤、超细、双组分及高性能纤维新产品的推出将为非织造布生产提供基础,由此开发出具有崭新性能或者更好地适应最终使用性能要求的非织造布新品种的重要性,注意天然纤维及废次纤维的充分开发利用,为保护我们的地球,“绿色”原料将会更受人们青睐。再次,从非织造技术本身说,应更多地应用组合技术,强调后整理,深加工的重要性,注重应用其他工业部门的新技术及物理、化学方面的新成果,摆脱其传统纺织的烙印,成为生产新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产品更多以复合材料的形态出现。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更加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生产实际中,为未来非织造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