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新闻传媒领域的偏向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也引起了国内各界的重视与反思。本文在分析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平衡偏向的对策,以此促进新闻传媒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闻传媒传播 偏向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068-01
新闻传媒是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弘扬公平与正义、引导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其传播偏向会影响新闻传媒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一定要深入分析新闻传媒传播的偏向问题,以此研究平衡偏向的对策,纠正与扭转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实现新闻传媒传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
1.偏向精英阶层,忽略弱势群体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不和谐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因为社会体制不完善、分配制度不健全,导致改革开放成果没有得到落实,并且逐渐被精英阶层所占有。此种情况进一步加大了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差异,在新闻传媒领域中,也就体现为偏向精英阶层,忽略弱势群体,即为精英阶层服务,损害弱势群体利益[1]。
2.正面报道不全面
在传达党中央精神、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新闻传媒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思维定势与习惯的影响下,对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的报道均是正面的信息,很少会对负面信息予以报道,进而塑造了一个高大完美的形象。尽管新闻传媒想要突出报道的先进性与作用,但是会产生一种先进人物均是完美无缺的错误认识,进而造成新闻传媒产生偏向。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倘若刻意将先进人物塑造的十分完美,不仅不会增加先进人物的光彩,还会让人产生怀疑态度,有损先进人物形象。
3.负面报道太过
负面报道应为负面信息的披露,不仅仅是批评性报道。目前,新闻传媒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经常求新求异求奇,对灾难、丑闻、事故、暴力等事件非常关注。比如,12月1日每日上海报道了一起“一口痰引发宝马雪弗兰马路大战,无辜老人被撞身亡”的新闻,在这起事件中,争论的焦点为刑罚,公诉方与辩护方均持有各自理由,目前案件还在审判过程中。各媒体争相挖掘相关信息,有的时候根本不顾及当事人的感受与隐私,导致当事人出现悲痛、尴尬等情绪;有的时候甚至未核实就捕风捉影,进行大范围报道,此种情况不仅会对当事人产生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
综上所述,在对象选择方面,新闻传媒更加偏向精英阶层,忽略弱势群体,造成弱势群体缺少话语权,无法保障其信息接收与想法表达;在利益诉求方面,缺少有效途径,非常容易在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之间产生巨大隔阂,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在内容取舍方面,新闻传媒普遍存在着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太过集中的问题,对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一方面,只是报道正面信息,也就只能看到成绩而无法发现问题,非常容易掩盖一些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只是报道负面信息,追求更大的轰动效应,非常容易对当事人产生伤害,影响其个人的正当权益,进一步引起社会群体性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新闻传媒传播偏向的平衡对策
1.加强媒介发展与融合
对于新闻传媒传播媒介多种共存的情况,必须明确新旧媒介各自的特点与优势,进而保证新旧媒介的长久共存。为了有效改变新闻传媒传播偏向的问题,必须制定合理的平衡对策,激发各媒介的内在优势,通过扬长避短加大合作与融合力度,为新旧媒介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众多媒介合作与融合的过程中,传统纸质媒介具有其他媒介无法匹敌的可保存性与深度性优势;电视广播媒介更易被受众认可,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手机、网络媒介具有良好的便捷性与互动性[2]。现阶段,很多传统媒介均认识到了与网络媒介融合的意义。所以,很多传统媒介均开办了网站,或者通过认可度高的门户网站设立板块,在网络中发布媒介信息,从而有效抑制了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
2.强调全民阅读
在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形势下,受众越来越关注视觉文化,有图有真相正好符合这一特点。但仅是通过视觉根本不能了解新闻真相,为此,语言、阅读成为了一种非常必要的手段。随着收集、网络的不断普及,受众可以更快的了解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进行一定的阅读,从而对阅读媒介产生了巨大挑战。然而受众时间与精力大部分被社会活动所占据,缺少阅读时间[3]。所以,怎样调动受众的感官积极性,使其展开联想与独立思考,成为了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不管是为了平衡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还是促进社会文化建设而言,均要强调全民阅读。在新闻传媒传播中,可以借助读书节活动、读书栏、读报等方式,有效引导受众,以此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提高受众素养,合理运用媒介
在新闻传媒传播过程中,会对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在选择新闻媒介的时候,不仅取决于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与掌控,还与媒介作用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必须引导受众了解各媒介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更加理性的选择媒介,以免在运用媒介的时候出现偏向问题。此外,在新闻媒介选择中,受众素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网络媒介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想要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但是却不具备网络应用技能,缺乏对网络媒介特性的认识,那么也就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其新闻内容也就毫无意义[4]。所以,在新闻传媒传播中,必须有效提高受众素养,合理运用媒介,以此创建良好的传播环境,为新闻传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闻传媒传播中,要想有效平衡其偏向问题,就要对其偏向症结予以深入分析,这样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平衡对策。具体来说,在新闻传媒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媒介发展与融合,强调全民阅读,提高受众素养,合理运用媒介,通过正能量的传播,促进现代社会与和谐文明的发展。
第二篇:新闻传播
上海大学历届考研试题
2001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 1.测量2.实地调查
3.信度4.效度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 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
1.信度2.抽样误差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大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 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
1、议程设置理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15*4)
1、简述社会责任理论
2、简述互动**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共58分)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生现象”(28分)
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分)2006年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嗨!好男儿》的看法。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一、填空题
1.对“传播”一词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共享说、劝服说()。
2.()在其名著《舆论》中用“铅版”一词阐述了传播与“我们头脑中的图象”之间的关系。3.传播的实现必须具备四个最基本的条件,即传播者、信息、()和受传者。
4.()是社会上相当数量的人对某一特定问题表示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汇集。
5.()理论认为,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地位的报刊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6.《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的作者是()和凯文?温德尔。
7.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控制者,所以对传播者的研究在国外也叫()。
8.“两极传播论”认为,观念首先由传播媒介传给人群中比较活跃的(),然后再由他们传给不太活跃的其他人。
9.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为信息。
10.体语有三种类型,一是动态的动作,二是静态的姿势,三是利用语言的特点以表达意思的()。
1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传播具有().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权利的普及和平等以及传播的个性化和个人化等特点。
12.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包括媒介有冷热之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等观点。13.克拉帕认为,受众的心理特征和选择过程,群体以及群体规范和习俗(),使大众传播主要是作为一种激活,强化和维持受众原有态度和观点的力量用。
14.二次大战期间()主持的“士兵观看电影”研究,揭示了劝服的重要特征,并为战后的劝服研究铺平了道路。
15.传播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实地调查、控制实验和()。
二、判断题
16.戴元光等编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我国第一本传播学专著蒹教材。
17.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商业电台是1906年12月24日在美国马莎诸塞州开始播音的KDKA广播电台。
18.威廉斯蒂芬森认为,人类的讲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质上与绳子.棍子.盒子等工具没有什么区别。
19.新闻传播者既包括记者.摄影摄象和节目主持人等人员,也包括编辑.导演.导编.总编等人员。
20.“观念的自由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这两个观点是从弥尔顿的思想发展而来的。21.香农提出的传播模式用“噪音”这个概念表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干扰。22.选择出来的事实是选择者个人意见及其所属阶级意见的反映。
23.印刷和电子媒介在使人类社会脱离所谓“部落化阶段”及至成为“地球村”的同时,也使参与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众从此天涯海角,人各一方。
24.人们用各种符合进行思维和交流的过程,也就是编码和译码的过程。26.狭义的广播仅指声音广播,而广义的广播则除此之外还包括电视广播。
27.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不少观点都师承加拿大学者英尼斯。
28.美国佩恩基金会资助的关于电视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研究开拓了传播效果研究的新领域。29.坎特利尔主持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的研究有若干重要发现,其中也涉及两极传播的问题。
30.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性描述的研究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31.拉斯伟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什么?6分
32.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作出那些重要贡献?10分 33.受众具有那些特征?8分
34.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25分
35.有人说,电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人们能否享受到这种发明的好处取决于人们使用电视的智慧能否与发明电视的智慧并驾齐驱。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自证己说。2.层次明晰,字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500字。
二
上海大学2001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新闻价值
2、新闻背景
3、新闻线索
4、短评
二、简答题30分
1、新闻编辑的基本业务和基本功
2、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明新闻导语改革
三、实践题50分
1、将下面一篇专稿改写成一篇600-800字的综述新闻,并制作标题(含引题、正题、副题)20分
《时代催新 再现活力————从“六艺节”看传统艺术的市场走向》
2、根据下列通讯,写一篇约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30分 《就监督你一个————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定向视察”活动纪实》
上海大学2001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20分)1.测量 2.实地调查 3.信度 4.效度 5.间接调查
二、简答题(30分)
1.用图形说明定量研究的步骤 2.发放式问卷的类型
3.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三、论述题(50分)1.内容分析的特点 2.问卷的结构
2002年传播学理论
1、传播有多种定义。请写出你认为较好的一则定义并阐述你偏爱这则定义的理由。如你认为没有较好的定义,也可自行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对自己下的定义作简要的解释。10分
2、请写出一位对传播技术的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并阐述其人其事在传播史上的意义。10分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15分
4、甲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不可分离而且水乳交融。乙说,新闻中事实和意见是可以分离的,而且必须分离。请结合新闻的阶级性,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分
5、广播在我国至今仍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为什么?10分
6、“靶子论”与“沉默的螺旋说”这两个观点的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15分
7、传播效果研究有若干经典成果,如“枪弹论、个人差异论、中介效果论、创新和讯息扩散论、使用和满足论、议题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和意义建构说。”你比较欣赏其中的那种观点?请举例论证。20分
2002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5*4)1.信度 2.抽样误差 3.态度量表 4.离散变量 5.t检验
二、简答题(2*20)
1.问卷调查的缺点(250字)
2.研究报告包括哪些方面(250字)
三、论述题40分(500字)论述影响问卷设计的因素
上海大学2002年新闻业务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20%
1、报道思想
2、独家新闻/深度报道
3、重点编排
4、隐性采访/异地采访
二、简答题30%
1、新闻真实和文学真实有何区别?并请列举新闻采写实例以说明。10分
2、假设你是上海某一新闻传播记者,有人来电声称:“沪松高速公路12.5公里路段刚才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这时你正在上班途中,时间是上午8:50,你将如何应对采访?20分
三、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500字新闻稿,并拟复式标题。30分(材料略)
四、为下列文字材料写一篇300字的新闻评论,并拟标题。20分(材料略)
2003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解释(3*10=30分)1.劝服论 2.舆论 3.传播媒介 4.内向传播 5.维模原理 6.知晓权 7.近体
8.沉默的螺旋 9.文化规范论 10.多视觉新闻学
二、简答(5*12=60)
1.传播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简介传播学4位奠基人的主要理论贡献与论著 3.冷媒介与热媒介
4.简述梁启超的新闻传播思想 5.提高宣传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60分)
1.联系实际,辨证分析传播的功能(40分)
2.多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20分)
2003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10)1.定量研究 2.经验社会学 3.连续变量 4.抽样 5.名目尺度 6.多因素设计 7.个案研究 8.抽样误差 9.信度
10.相关分析
二、简答题(60分)1.实地访问的重要类型 2.内容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3.实验的控制主要应把握的两个方面
三、论述题(50分)问卷的结构分析
2004年试题
R检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定量
简单随机抽样 内容分析 经济传播 信息污染 文化分层 议程设置 铅版
定量与定性的区别和联系(论述)
上海大学2005年传播学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莱温 2.传播者
3.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内向传播 5.新闻
6.文化传播的“维模”原理 7.知晓权
8.集权主义理论 9.申报
二、简答题 1.结构功能理论 2.宣伟伯模式 3.议程设计理论
三、论述题
1.麦克鲁汉的媒介理论。2.陈独秀的新闻思想。
2005年传播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8*5)1.信度、效度 2.内容分析 3.分层抽样 4.个案研究 5.控制实验 6.R检验 7.假设
8.答案的穷尽性
二、简答题(4*15)
1.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2.定量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图示 3.科学的研究设计包括哪几项? 4.问题设计的原则
三、论传播学研究的交叉性(50)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媒介
2、新闻价值
3、新闻政策
4、舆论
二、名词阐释
1、媒介即信息
2、新闻角色定位
三、简答
1、简述新闻有什么特点
2、简要说说新闻传播的流程
四、问答
1、简述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点
2、陆定一新闻思想内容及评析
3、简要回答西方学者关于报刊的四种理论
五、论述
1、论述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读者的心理规律问题
上海大学2005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白平衡
2、线形编辑
3、传播符号
4、有线电视
二、简答
1、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15')
2、电视画面编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电视新闻评论的共性有哪些
三、填空
四、问答
1、简述广播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20')
2、简述记录片和故事片的区别(20')
3、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五、写一篇电视新闻稿(20')请结合现在身边所发生的事例,如海啸、矿难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注意:拟题要精彩,注意导语与报纸类消息的不同)
六、论述2题选1(30')
1、中国城市电视的发展特色
七、依据材料写一消息
2006年传播学研究方法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计量法
2、所罗门斯组设计
3、平均人
4、总加量表
5、集体抽样
6、海德的平衡论
7、相关分析
8、假设
二、简答(12*5=60)
1、内容分析的步骤
2、问卷调查的语言特点
3、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4、调查报告应包括那些方面?
5、实地调查的技巧。
三、论述(30分)
论述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
四、应用题(20分)
要进行一项关于“媒介信任度”的调查,请你设计一份调查计划。
上海大学2006年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8'*4)1.议题设置论 2.新青年
3.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4.维模原理
二、简答题(15'*4)1.简述社会责任论
2.简述象征性互动交往理论 3.简述媒介情景非真实化 4.简述史量才的报刊思想
三、论述题(58)
1.试用传播学相关的观点或理论分析“超级女声”现象(28')2.论述传播对构建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作用(30')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理论考研试卷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信息
2、媒介批评
3、沉默的螺旋
4、新闻敏感
二、简答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事业的特征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四大功能
三、问答
1、李大钊的新闻思想
2、“天赋人权”论
3、梁启超的贡献
四、选做
1、舆论监督和构建和谐社会
2、提高传播效果的主要途径
上海大学2006年新闻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华尔街日报
2、新闻线索
3、稿件洞
二、简答
1、录音通讯的内涵及特征
2、根据国内外编辑部体制的情况,谈谈你对编辑和记者关系的看法
三、写一篇电视新闻稿 报刊业务部分
依据材料写一篇新华社快讯通
2007年新闻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播电视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4*5)1.非线形编辑 2.交叉蒙太奇 3.卫星直播电视 4.实地(况)录像 5.摄像采访
二、简答(10*2)
1,录音采访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写作(25*1)
自选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
报纸业务(75分)
一、名词解释(3*5)1,政治敏感 2,预测性报道 3,非线型结构 4,新闻述评
5、编辑方针
二、简述(20*2)
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的现实意义。2,简述新闻标题的版面作用以及拟制标题的基本作用or原则。
三、据以下材料写一篇250~300字的短讯,拟制标题。
就网上所说的废除中医论,2006年*年*月,全国中医院发展对策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医院院长与会,就中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文章来源:某网站,非规范的新闻写法,只是从诸多方面提供材料)
2007年新闻传播理论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2*20)1,新闻欲
2,新闻 3,大众传播 4,知晓权
5,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6,内容分析 7,描述性研究 8,麦克卢汉 9,《申报》 10,隐私权
二、简答(10*4)
1、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
2、定量分析的10个步骤
3、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4、西方新闻的发展阶段
三、论述(45*2)
1.谈谈对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
2.谈一下你对电视娱乐节目例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的看法。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2*10=20)
1、实地调查
2、莱温
3、SPSS系统
4、非语言符号
5、著作权
6、王韬
7、信息共享性
8、把关人
9、新闻的客观性
10、新闻批评
二、简答(20*3=60分)
1、霍夫兰对传播学对贡献
2、社会责任理论对报刊的五点要求
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三、论述题(35*2=70)
1、传播学的两大学术传统
2、什么是新闻传播的直接效果和简介效果?如何提高新闻传播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度效果?
2008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5*4=20分)
1、起幅和落幅
2、色温
3、新闻鼻
4、编成
二、简答(20*2=40分)
1、DV对电视新闻的意义
2、联系实例说明民主新闻的特征
三、自拟题目写一篇广播电视新闻稿
报纸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in-deep-report
2、新闻提示
3、设计语言
4、微型导语
5、(暂缺)
二、简答(20*2)
1、联系实例说明新闻的叙事策略
2、报刊的功能定位元素及联系实例说明现代都市报功能定位的缺失
三 结合下列材料,以美联社的记者眼光,写一篇新闻综述(材料选自办《参考消息》-有关近期石油价格上涨)
新闻传播学2008年复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全球化 2 诸子百家 3 新媒体 4 文艺复兴
二、简述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三、简述中国第一部传播学著作
2009年新闻传播学考研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欲
2、社会责任理论
3、实证研究
4、传播学批判学派
5、梁启超
6、文化传播
7、舆论
8、抽样
9、政治家办报
10、著作权
二、简答
1、沉默的螺旋
2、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3、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2、联系实际评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
2009学新闻学传播业务考研试题
广电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talk show
2、CNBC
3、剪接点
4、单边注入点
5、编成
二、简论:
1.简述电视现场直播的基本策略;12’。
2.联系电视现场采访的基本要求分析汶川大地震中电视现场采访的得与失。18’
三、自拟主题,写一篇电视新闻稿。30’
报刊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4’*5=20’)
1、融合新闻(Convergent Journalism)
2、“All the news that fits to print”
3、版面编排意图
4、人物通讯
5、编者按语
二、简述
1、分析北京奥运会中我国报纸的经验与教训;15’
2、从西方报纸版面改进的经验中带给我过报纸版面改革的启示。15’
三、根据材料,以《新民晚报》记者的身份,写一篇500的简讯,并拟制标题。25’
2010年新闻传播学理论考研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推断统计分析。
2、网络传播的主要特诊。
3、媒介文化的特征。4、19世纪30年代大众化报刊的主要特征。
5、受众逆反心理的几种主要表现。
二、论述题(每题50分)
1、分析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观点。
2、如何认识和处理新闻、舆论、宣传三者关系。
2010年新闻传播学业务考研试题
一、名词术语解释 40分
1、再生型新闻线索
2、漏斗式提问
3、情景写作
4、后补性媒体
5、pure design
6、假头条
7、Interaction TV
8、叙事蒙太奇
二、简答题 45分
1、新闻媒介的定位和主要受众群与新闻价值关系。
2、报业面临困境与报纸应对策略。
3、电视评论与报纸评论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 40分
试论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的政治传播功能,传媒产业功能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状况及其应有的理性取向。
四、根据材料写篇400字新闻报道并拟标题
25分材料是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约1500字)。
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舆论监督 2,议程设置 3,新闻敏感
二、简答题
1,论述新闻的社会功能 2,受者中心论
3,解释传播学经验主义学派
三、论述题(二选一)
1,怎样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2011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专业主义 2,(缺)3,法拉奇 4,小报大办
5,电视主持人节目 6,微型导语
7,新闻评论选题的依据 8,植入式广告
二、简答
1,新媒体环境下报纸融合报道的意义和基本形态。2,媒体娱乐化和新闻娱乐化的区别和不同影响。3,报纸写作和电视新闻写作的异同。
三、论述
论述媒体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双重角色。
四、消息写作400字
材料是关于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领导人会议和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什么非正式会议。
理论
1、名词解释10个 20分
2、简答题4个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在传播中的作用
舆论监督功能(不完整,忘了原题)
3、论述题2个 窃听事件谈新闻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
选个读过的新闻学或传播学教材谈看法
业务; 1、8个名词解释 知察权 免费报纸 40分2、3个简答 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中国政府发言人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新媒体议程设置的特点(还是微博?)
我国体育新闻的得与失(后面是不是还有一问?)
3、1个论述 媒体商业化与公共服务的一致性&冲突性,以及其个制的改善(这个题后面印刷错了吧,我都没看懂什么意思。忘了原题怎么说的)
4、神8和天宫1的合体的材料,写个300字简讯
理论:
名解:新闻,传播,宣传,新闻报道,传播学,拟态环境,舆论监督,舆论,(忘了两个)
简答:同楼上,加一个“简述一下经验学派”
论述:同上
业务:
名解:除了楼上那2个,还有公民新闻,全媒体,媒介依赖,剩下三个我也忘了,呵呵
简答:议程设置那个题是“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新特点以及其社会影响”
最后一个简答就是“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得与失”,没有后面的了
论述:论述媒体商业化与公众服务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及其个规制路径。理论名词接受有个 新闻报道
业务的名词解释 媒体审判 体验式报道 新闻、旧闻、不闻
一些已经过来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关于学校:
学校的选择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个人认为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所考专业在学校受重视的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专业课真题是否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答题方式、学校所在城市的经济人文状况等。当然,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自身情况理智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目标和自身能力的学校,以尽可能考上为准线,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过于保守。总之,选好学校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之中。
关于英语: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考研英语的复习当然是从背单词开始的。我认为最好不要买那种按照字母顺序编排的单词书,因为那些相近的单词罗列在一起很容易弄混,反而不利于记忆。我个人记忆单词的方法是做阅读,做完之后把不认识的单词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每天随身带着,空闲时间拿出来看看,“生词”不断重复在眼前出现自然也就成了“熟词”。当然,记忆单词的方法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行。
至于阅读,当然是熟能生巧啦。多看看英语报纸,多做做英语真题,锻炼出好的语感和阅读技巧,选对的概率和做题的速度才能提高。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可能做一篇阅读要很长时间,甚至都看不太懂,那都没关系的,因为刚开始复习毕竟记忆的单词量有限,语感也没有那么灵敏。后期就要提高阅读的速度了,大概一小时能读个4篇就差不多了。
作文的提高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奋,平时要积累一些好的句型,把它们分类记在本子上并且背下来。但是同样意思的句型牢记一两个就行了,否则记得太多可能最后什么也没记住,毕竟使用的时候用不了那么多。一定要记住,作文不是看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不要觉得自己懂得几个句型就沾沾自喜,这样往往会眼高手低,平时可以锻炼着写一写英语作文,在复习后期要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这样既有利于句型的反复记忆,又有利于文章构思和逻辑论述的提高。
关于政治:
政治的复习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可以晚一些开始,暑假报了个政治班,然后上了全程,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辅导班的老师一般都会告诉你哪些是重点,按照划的重点,暑假的时候可以先看看,理解一下,10月份以后开始记忆完全来的及。答题的时候尽量多方位进行阐释,宜多不宜少。
关于上大新闻传播专业课:
(1)参考书:参考书有《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等著 新华出版社 84年版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新闻学概论》郝雨 王艳玲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传播学通论》戴元光 金冠军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戴元光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吴信训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第2版)刘海贵 尹德刚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新闻编辑》许正林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评论学教程》丁法章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通论》、《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重点,分别对应大纲中的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广电新闻业务、报纸新闻业务,《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随便看看就好,因为《新闻学概论》是按照这本的框架进行扩展的,至于很难买到的绝版的《传播学概论》和《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一套书没什么买的必要。参考书看第一遍可以把重点划出来,第二遍更注重理解,第三遍就可以开始记忆一些东西了。(2)笔记:我买了上届考上大新传的一个学姐的笔记,是按照上大考研大纲: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报纸新闻业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整理扩充而成的,我买的笔记还有新闻史的内容,包括一些新闻人物的思想和新闻法等,这样就可以不必买《20世纪》那套书了。在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后,后期就可以丢开书本按照笔记来复习了。我按照大纲找了那些问题在笔记的何处,并在大纲上标出笔记的页码,然后按照笔记上的内容进行记忆。
(3)真题:在看了真题之后你就会发现,真题真的非常重要!每年都会重复考很多历年真题,我根据买来的资料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把历年真题答案都整理出来了,考前一两个月把历年真题答案和笔记上的大纲所涉及的问题都背下来,基础知识就有一定保证了。
(4)初试:背好了大纲和真题,你就成功了70%以上,剩下的就是平时要多多积累一些传媒知识,比如传媒热点问题以及论文,可以经常去传媒网站浏览相关信息。业务方面考察的比较灵活,甚至名词解释有几个也是书上没有的,比如考察了世界上知名的电台、报纸等媒体的信息,问答题也是结合了当年的时事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还有新闻写作方面要有所提高,多看看报纸,多练习信息的提取以及归纳能力,练习新闻写作。广播电视业务每年必考的题目是写一篇电视新闻稿,可以提前背一篇,考试时就不用临时想了,既节约时间又保证质量。至于论述题,可以到知网上下载上大新闻传播导师的论文来看看,记住他们的主要观点。论述题很多时候都会重复考往年的真题,不一定是当年的热点,比如:2008年灾难性的一年就又考了娱乐节目。
(5)复试:每年的题目都不一样,去年考的就是和初试一样的完整的卷子,还包括一些文史知识之类的,今年考的就是一个小论文“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这主要还是靠看看论文和平时的积累了。面试的时候,跨专业的同学比较简单,基本就问问毕业论文以及你为什么考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同学问的题目就比较专业,要做好准备。总之,考研贵在坚持,既然选择了,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实现!
最后,祝大家梦想成真!另外大家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联系我!新闻学引论一定要好好看,新闻学大多数都在这本书里。我觉得那个参考书目可能是漏打了。思想史我觉得可以不看。去年在书目里结果也没考,而且一套4本很贵= = 2 上大业务考得很活,今年的话业务这门课几乎没考书本知识。但是如果大纲上提到的,你又有时间,最好去背一下。理论就是引论通论两本重点,业务的话平时要再多积累。去当当上搜《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是《新闻采访写作新编》08年再版之后改过名字了。内容比原先多了一点,主体是一样的。
本来已经发过一帖了,结果修改后被告知出了什么问题,就被删除了……是涉及什么辅导机构了吗?郁闷啊,我没在WORD上保存一份。
不过考完研的人都不轻言放弃,既然已经决定写一份经验帖就一定要写出来。
主要说说专业课,今年上海大学出题特别灵活,相对于前几年的出题风格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转弯,很多知识指定参考书目上都没有。那2012年打算考上海大学的同学该怎么做了?由于我非跨专业考的,所以按照我复习的思维给点意见吧。
寒假,虽然这个时间段学习很没效率,但是逼着自己学还是能学点东西的。首先,英语背一下考研核心词汇还要研究下长难句,然后研究下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对于初次接触传播学的人打基础很好。
关于参考书目,开学来后就要开始买上大制定的参考书目了,戴元光老师的《传播学通论》,郝雨的《新闻学概论》,许正林的《新闻编辑》,刘海贵和尹德刚合编的《新闻采访写作新编》这几本书是一定要买的。施拉姆那本《传播学概论》没必要买,根本不考,看看就行了。童兵老师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也没有太大必要买,因为郝雨老师的《新闻学概论》就是按照那个体系编的,有点重复。新闻评论不用买,基本不考,有些常考评论的知识在《新闻编辑》那本书里有。去年新增的传播思想史并没有考,也应该作为重点复习,毕竟是新增内容。这些参考书目在暑假前最好能很细致地看完一遍,重在理解。
等到上海大学新的大纲出来后,按照大纲要求内容复习,背诵记忆。
根据今年上海大学的出题风格可以看出上大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实力了,而不是像以前只要死记就能得高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期刊杂志,一定要是有关学术的哦,而不是什么资讯类的。像《新闻大学》,《新闻爱好者》,《新闻传播》,《现代传播》这些都不错,充分利用你们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的资源吧。多关注些新东西,像媒体融合、网络传播之类的。此外对于07年以来的真题也要好好研究,了解上大的出题思路也是重要一计。
下面再说说怎么看一本参考书目,方法我借鉴了传播小王子的读书法,他的经验是:一本书,你看十遍就够了。10遍,你要达到一个目标。10遍看完了后,你要在5分钟内能够把所有的“考点”看完。看不完?我教你这样做。
第一遍:浏览,目的:熟悉书的内容,知道传播学/新闻学是干嘛的。
第二遍:理解,目的:把书里你看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书里看不懂不是说这个人写书很牛,理论很深奥,而是——他的表达能力欠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非要用一大最没用的话写出来。你标记好了后,到网上百度下,或者你参考一下别的老师写的书,关于同样问题的表达,就明白啦。
第三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开始划重点(你自己所认为的重点)。并整理自己的笔记。
第四遍:结合考试大纲看一遍,把考试大纲上列出来的画出来,再整理一遍笔记。
第五遍:结合往年的考试题,看书。这一遍,要求你在书上找出相应的问题的答案,并且同往年的考试大纲做一个比较。把往年的每一届试题都做一个比较。你会发现两个现象:第一,试题每天都有好多重复的,以前考过的试题还会再考;第二,考试大纲列出来的,你得往死里背了。
第六遍:穷尽一切名词,简答,论述。把所有的能够出成这三种题型的地方,全部整理下来,用最简单的几个字,写在书的每一页的空白的地方。要求,一个句子,就用一两个字,或者词语概括起来,方便记忆。
第七遍:第三遍整理笔记。笔记的要求:第一,尽可能的简单,就是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个名词解释,两三个词语概括一个简答论述;第二,要求你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大纲里列出来的东西,以前考过的东西全部整理进去。并用不同的标记标注明白。这个笔记是你以后复习的笔记重点之重点。你如果要买笔记的话,就买这种啦,可能就一页纸概括了一本书的考点。
第八遍:看一遍书。这一遍你基本上就明白那些是重点和非重点了。这一遍有个很关键的任务:假如你考的2010年的研究生,你在读书的时候,要用红色的水笔在特殊的地方标记出来“此为2010年试题”,哈~懂不?就是给自己出一份试卷了。我当年考试,猜到了60%以上的试题。包括一个50分的论述噢!
第九遍:扫盲运动。寻找盲点啊。把书里所有的边边角角看一遍。我记得有一年试题出了一个名词解释叫“铅板”,我找了书,发现就在书的左下角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出现过这个词,而且加了引号。由此我开始了一项扫盲运动。并提出一个口号“书里所有加引号的词,都要当成名词解释来看……”。
第十遍:最后一遍。任务目标:考察自己的记忆的程度。看目录,在目录上根据有章节提示,把每一张里所有可能被出成名词,简答,论述的问题全部在大脑里回忆一遍。记不住的地方标记出来,看书。
这十遍看完后,以后复习就看你第七遍整理的笔记了。五分钟保证你把所有的考点浏览一遍。入考场前,你就带几张纸复习就好啦。保证所有考点一览无余。
小王子的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安排调整,十遍听起来有点恐怖,其实我觉得6遍也差不多了,以上黄底的几个步骤是我觉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
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设有博士点,在上海地区仅次于复旦,而且近几年陆续引进了传播学几大牛人,像张咏华,吴信训等人,发展潜力很大。对于想去上海发展,但对复旦没有太大把握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上大。上大09年一共正式录了29人,比08年缩招了3人(虽然09年招生简章上说是录38人,比08年多录了,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所以招生简章的录取名额并不可靠,具体名额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10年考上大的同学可不要迷信招生简章的名额哦)。好了,言归正传吧,先说下初试经验吧。英语要抓早,在暑期之前,要把考研词汇充分背熟,不仅是核心意思,扩展意思也要背,一般要背3—4遍吧,最好能达到随便抽出一个词汇,你就能随口说出它的词义的程度。暑期时可以做下模拟题,像什么200篇的,但做这些题时不要刻意追求答案的正确率,因为做模拟题的目的是熟练巩固考研词汇。暑期后,是复习的重点,这时真题是王道,一定要反复的做,至少做4遍吧,到了11月份,就可以复习作文了,可以背一下专业词汇,固定模式之类的,考试时可以套用(最好别背新东方,红宝书的,因为大家都背这几本,都用这个套路,就烂了,可以选一些不是太普及,但词汇模式比较好的作文书。)如果按这个步骤复习的话,一般能考到70分左右吧(我个人感觉吧,呵呵)至于专业课,老戴那本是重中之重,一定要复习到位,新闻概论也比较重要,如果把这两本搞好,新闻理论就可以应付了,PS:20世纪那套书,童兵那本书会涉及新闻史部分的,要好好看下。像新闻业务那几本,其实没多大用,业务考的超级活,把广电那本的名解给背下,写作那本的大体内容,重点概念记下,评论的也是要记下名词解释就可以了,重点是平时要多看下导师的论文(09考的公信力论述,就在上大导师的一篇论文中涉及),核心期刊,和杂志。等考试时,把平时的积累给发挥出来就可以的。PS: 初试答题时一定要把字写好。像政治的复习,背下任汝芬任之一就行了。平时,看下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的就行,政治一般都不会卡人的,好了,说了这么多,有点困了,复试经验以后补上,希望10年考研的都有好运气,一定要总结知识框架!!太重要了!!心态最重要,有点阿Q精神很不错的
1.决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正所谓自己选择的路跪着都要走下去!天道酬勤,酬和勤不是充要条件!但是不管结果如何,你奋斗的这一年足以让你认识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我自己觉得,复习考研最痛苦的只有最后那几天,感觉自己啥都没记住,所有书都想再翻一遍,再加上政治背诵强度突然加大,真会崩溃!所以建议大家要把最后冲刺、做整体梳理的时间提早些,该背的什么提前些背,拖到最后一周真能让你哭。
政治不要相信考研班押题,要自己真抓实学,要细
英语阅读一定要坚持练到最后,哪怕是为练速度
作文最后一月自己压几篇背,考前一定要定时间练
英语,万恶的英语,一定要背单词背单词,做阅读适合自己的方法,切记投机取巧,否则一年之后你的失落感一定会比论坛上现在的嗷嚎声更加惨烈!
政治,我是要说政治,红宝书没必要买,直接买肖秀荣的资料,一定一定会得高分,今年考研政治,肖秀荣基本上答题压中的产不多了,特别是他的最后四套题,一定要背,切记切记!
总结下吧,今年没考好,估计过线有困难了,还在犹豫要不要二战,有得时候人活着很累,家里亲人都是你要顾及的,考研的确是勇者的游戏,毕竟付出一年一无所获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但是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对的,那就坚持吧,我相信一切中自有注定,付出终会得到回报,明天回家,学弟学妹加油!
考研是什么,是一个历程,一个怎样的历程?一个智利与体力、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历程!不论这个过程多么的精彩抑或多么的苦涩,都仅仅只是一个过程。考研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拿一个文凭,更在于从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学生到一个准社会人的转变!
1.如何选择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成天把武书连那个狗屁排行榜挂在嘴上,煞有介事地去“选择”和“比较”,这样的人是怎么样的水平,大家心里基本都有个底了,如果他冒出什么惊人的言论,我们也就不以为怪了。
2.如何看待考试?考试,特别是专业考试,公平都是相对的。很多学校有所谓的“内部辅导”,如果你是外校的学生,应该多打听。
3.如何看待录取?复式的存在,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低分上,高分被刷,遍地都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很多,你听别人讲述时,应该多想想。
4.具体到上大,如果看待调剂? 看看山东大学你就能理解了。
5.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所经历的仅仅都是事情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说的话,都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有个帖子,一个人说复式对一志愿不利,后面有3个跟贴说不存在这种情况?你该信谁的?给些版内消息吧,如果你想报考,就应该多了解,不能听风就是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如果真的决定要考研,真的要早准备,尤其是英语,早早解决单词阅读——切肤之谈。切记。
以及,我觉得,我太过于盲目相信人家所说的三个月或者一个月就能考上研,觉得考研也不过如此,所以掉以轻心。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好好准备才有希望。靠运气真的有点冒险。
第三篇:新闻传媒专业
新闻传媒专业
一、专业简介
多年以来,传播媒体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传播(Communication)专业成为一种涵括广泛而且不断扩张的热门专业。在这个专业中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分离频繁,往往使得专业的界定不清。
一般说来,大众传播专业开设于大学的新闻与大众传播系或传播学院之中。这个专业的学生专门学习如何利用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播文字、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方法与技术,也包括广告、公共关系、影视制作的方法与技术。近年来,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又出现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电脑万维网等新的传播手段,这个专业的涵盖也随之扩展。
一九零八年,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新闻传播系——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成立。如今,美国有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的学院与大学已达到四百五十余家。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资格审查委员会核定了大约九十个教育项目。被审定合格的项目大多综合了广泛的文科教育与专业领域的特殊课程,如广告、广播、影视、报纸、杂志及公共关系等等。课程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文科和科学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历史、经济等学科,以使学生对现代社会有更广泛的理解。而各校的专业设置差异很大。有的学校开设包括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课程,有的则只设置其中的一两种。在西方的传媒学院,通常包括如下的专业:广告学(Advertising)、电影和录像(Film and Video)、多媒体技术(Interactive Multimedia
Technologies)、新闻(Journalism)、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s)、媒体(Media Studies)、影像媒体(Photo Media)、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传播与文化(Communications and Culture)、视觉艺术(Visual Arts)、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等等。
编辑本段
二、就业规划
世界的传媒热造就了传媒业的广阔就业空间,也使拥有“海归”背景的传媒类优秀人才的待遇水涨船高,甚至达到了年薪数十万元以上的水平,成为“金领”阶层。以传媒类专业的五大类别划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
· 新闻类传媒
如传统新闻、网络新闻、新闻摄影
职业方向:可以进入各大中小型报纸和新闻出版社工作,也可以从事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工作。此外,还可以在广告、公关、出版等领域工作。· 营销广告类传媒:
如广告、市场营销、文化政策、文化研究
职业方向:既可以在政府部门也可以在私人企业从事工作,其从事的工作内
容包括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广告执行、营销咨询等。
· 大众传媒类:
如大众传媒、公共关系
职业方向: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公关人员,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 媒体发布类:
如桌面发布、媒体产品、电影与媒体研究
职业方向:摄影、编辑、数码编辑、音效处理、互动游戏设计、光盘媒体制
作、网络设计等。
编辑本段
三、海外申请分析
美国传媒专业对于GPA和语言要求比较高。通常而言,GPA至少要达到
3.4,托福105以上才可以满足排名前二十学校的最低要求。从学校审核学生的步骤来看,GPA还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首先会先对成绩进行审核,把成绩优秀的学生列为第一选择。如果成绩够了学校奖学金的审核标准,会直接进入奖学金的审核范围。在成绩不分高低的情况下,再看学生的专业背景。这时,专业背景优秀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因此,有个好的成绩还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常规的GPA、GRE/TOEFL外,工作、实习经验和将来的职业规划也很重要。从专业背景来说,美国传媒专业非常看重申请者在学校期间参与的研究和策划等项目,从这些项目的设计和理念中,可以看出申请者的潜在能力和创新等意识。通过实习与实际工作经历,可以了解申请人的职业规划与感兴趣的领域。很多学校在申请材料中都会对此作出明确的要求。
第四篇:新闻传媒系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x,毕业于某某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现自身虽没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丰富的校外实习经历让我倍觉自己在过硬的专业基础上有更多的示展空间。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本人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日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日的基本能力;
3.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
4.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5.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兼职工作,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生活中,我为人热情友善,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宽以待人、洁身自好”是我的处世原则;“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是我的精神信念;“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是我的工作方式。我自信我的能力和热情使我能胜任贵公司的广播电视新闻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工作。希望公司给我一次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在此静候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第五篇:新闻传播学-关于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 娱乐化 低俗化 窥秘化 虚假化 导向
论文摘要:近年来部分大众传媒在关注受众中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在追求效应中呈现出趋于虚假化倾向。规范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应该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化倾向;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中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却明显滞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觉,更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即是一个极为英明的战略。该战略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高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是高瞻远瞩的。
在推进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把握与规范大众传媒的作用,确立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对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对于文化教育与文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文化学家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指出:“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前人所创造的文化知识,学会利用前辈们积累的社会经验。掌握文化知识可以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在学前班、小学、中学、大学、企业、旅行、家庭中的交往)和自我教育(阅读、独自参观博物馆等等)的方式来实现。大众信息手段——广播、电视和报刊所起的作用也很大。”[1]生活中,大众传媒不仅成为了解信息传播文化的媒介,更成为文化教育与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加快了市场经济的步伐,市场手段引入到大众传媒的改革中,“将市场经济引发的灵感发挥到更广泛的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建立传媒产业的理念,包括规模经济、传媒集团、市场细分、资本经营等。这些市场经济的概念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和传媒改革的重要构成,而且,党和政府经过多年后置式的选择自上而下的创新实践、打击违规行为之后,也开始呈现基于这种市场导向的话语而采取更加主动的策略和态势”。[2]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独立承包、自负盈亏、经济效益等成为大众传媒转型中的一些关键词。大众传媒在过于注重大众传媒产品的商品性质的同时,却忽略了诸多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一味迎合市场过程中,从以往党的喉舌与工具,突然转到大众的娱乐工具。在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失重,构成了某些大众传媒从脱离现实的崇高,落入倾心市场的媚俗境地,以致于形成了某些大众传媒误导社会与大众的偏向。
以电视节目为主分析近年来某些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大约主要呈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在关注受众中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在市场经济左右下,大多数电视台减少了文化类节目,而增加了娱乐类节目,构成了新闻、电视剧、娱乐类节目为主的荧屏结构。据统计,中央电视台15个频道的综艺娱乐节目占据了全国77.1%的收视份额,湖南卫视占据了7.4%的收视份额,排名第二。湖南卫视以“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为目标,突出“快乐中国”的理念,其《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谁是英雄》、《超级女声》等节目如一阵“快乐旋风”刮遍全国,掀起了快乐、欢乐的热潮。但是在娱乐性节目中明显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在提出“娱乐至死”的口号中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在娱乐大众的口号中却常常呈现出“愚乐”大众的境况。重庆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被勒令停播,就呈现出节
目在过度娱乐化中,内容格调低下、曲目庸俗媚俗的状况。
第二,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左右下,大众传媒呈现出迎合市场迎合受众的趋向,缺乏在普及中提高的视野,却注重迎合世俗趣味,往往呈现出低俗化倾向。“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在躲避崇高中推崇轻松惬意,在漠视严肃中恣意挑逗调侃,从轻松滑向轻浮,从通俗堕入庸俗,从求新趋向猎奇。在某些电视真人秀竞技节目中,眼睛喷火、腿上切肉、滚钉板、吞毒虫等场景的实播,在充满猎奇性的节目中令人不忍观看,在感官刺激中产生视觉污染。甚至新闻报道也呈现出低俗化的倾向,故意渲染一些残暴凶杀案的细节,津津乐道于某些人间悲剧的色情与暴力,将人们痛苦的经历戏剧化、娱乐化,在不择手段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低俗化倾向。
第三,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为了迎合受众进而掌控市场,某些大众媒体揣摩受众追逐时尚的心态,将关于名人、明星的节目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文化娱乐新闻成为一些大众传媒的主打内容,窥探明星隐私、爆炒明星绯闻就成为某些大众传媒的制胜法宝,或捕风捉影、危言耸听,或道听途说、张冠李戴,或断章取义、别出心裁,或夸大其辞、哗众取宠,在满足受众的时尚心态、追星心理中,扩大市场的份额。充溢着个人性生活细节的木子美日记的窥视热潮,矫柔造作的芙蓉姐姐的粉墨登场,刘亦菲堕胎变性的恶意谣言,刘晓庆离婚假新闻传播等,连篇累牍的明星逸闻花絮构成了大众传媒的极端窥秘化倾向,使大众传媒成了飞短流长、打探隐私、传播绯闻、炮制奇谈怪论的孳生地。
第四,在追求效应中呈现出趋于虚假化倾向。大众传媒应该具有社会的公信度,注重真实性应该是其基本行业准则。近年来,在道德失衡、有偿新闻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屡屡见诸新闻媒体。2007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訾北佳编造《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北京某报《〈艺术人生〉被令限期自救》的虚假消息,在无中生有中煞有介事,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2007年的“陕西野生华南虎”、2008年的“平江野生华南虎”事件,成为令人不齿的假新闻。这些由地方行政机构、投资商与大众传媒合谋的假新闻事件,导致一些经济利益市场效应的追求中呈现出虚假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声誉。
哈贝马斯指出:“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机构组织程度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强了,进入公共交往的机会则面临着日趋加强的选择压力。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就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具有操纵力量的传媒夺了公众性原则的中立特征。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于是,公共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失去了权力的竞技场,其意旨在于通过各种讨论主题和文集既赢得影响,也以尽可能隐秘的策略性意图控制各种交往渠道。”[3]在商业化的左右下,传媒改变了公众领域的结构与公众性的原则。虽然,如上所述大众传媒出现的这些偏向,仅仅为某些媒体的作为,我们并不因此否定大众传媒所具有的传播信息、文化教育、舆论监督与社会导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必须要充分关注与克服大众传媒出现的这些偏向。
二
大众传媒的负面性影响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有学者认为大众传媒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引导受众又可能误导受众,既能整合社会也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既能教育人又可能造出一批庸人,既能娱乐人又可能毒害人的身心健康。[4]有学者指出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削弱大学生的辨别力和批判精神、降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吹新潮时尚而抛弃节俭实惠、使大学生的社会观呈现出世俗性。[5]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因此,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中,必须注重引导大众传媒正确健康的舆论方向。
在倡导注重大众传媒的正确健康的导向中,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内蕴与艺术特性,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大众传媒进入消费时代后,大众传媒多元化发展无可厚非,不能简单否定传媒的娱乐性,但是必须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在弘扬主旋律中也不反对非主旋律的作品,在注重大众传媒的教育意义中,也不反对其消遣作用和娱乐作用,但是必须具有某种度的规范,尤其应该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内蕴,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的支助下,扩大与拓展文化作品的艺术深度,尤其注重文化娱乐性作品的艺术特性,反对与避免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而应强调作品的艺术品质。
其次,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位,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化倾向。哈贝马斯认为,“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6]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之公器有其独特的社会责任。早在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就制定了《报业规则》七条,规定了报业的责任、新闻自由、独立、诚信、公平、正直、庄重,明确反对和谴责报纸假借道德之理由,对于社会伤风败俗、如奸淫、掳掠之犯罪事实着意描写,迎合低级趣味,煽动低级感情的行为。在大众传媒中必须强调作品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位,不仅注意文化的普及,更强调文化的提高,反对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倾向。再次,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强调具有时尚风格的传媒作品的精品层次,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在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中,必须不断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将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将政府审核与行业自查结合起来,在政府监督、行业规范、社会舆论三者的结合中,落实传媒的把关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传媒作品的档次,在注重传媒作品的时尚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文化层次,在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中,反对一味模仿拷贝的现象,注重具有创意的独创性作品的推出。在文化娱乐性节目的设计中,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反对一味猎奇猎艳,反对娱乐性作品的窥秘化倾向。
最后,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强调传媒人员的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力中反对虚假化倾向。作为从事社会之公器工作的传媒人员,应具有独特的职业规范,尤其新闻工作者必须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大众传媒中强调传媒的公信力,即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社会普遍认同。媒体的公信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其要义在于实事求是地传播新闻、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传媒人员必须具有行业自律精神,在社会的监督过程中加大对于虚假新闻的打击力度,建立大众传媒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加大假新闻的媒体问责制,在注重提高传媒的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
有学者对中国传媒制度的变迁作了勾勒,认为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了制度均衡时期,建立了稳固的党的新闻体制;改革开放后,打破了这种均衡,形成了媒体主动开发财源的现象;传媒与广告共生时期,传媒从单一承担政治使命的宣传工具,转变为辅佐政权与营利的双重角色;传媒集团发展时期,在全球传媒进入与市场经济的威胁下,努力有效地将市场机制吸纳到国家控制的传媒产业中。[7]在中国传媒制度的变迁中,虽然传媒的形式与结构的方式有所变化,但是传媒的基本特性仍然没有变,作为国家舆论与社会公器的特性仍然是大众传媒的基本性质。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大众传媒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导向作用,只有加强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才能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化产品中,引导文化市场与文化消费健康迅速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社会风气,为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发展留下诸多文化精品。
参考文献:
[1]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文化学.王亚民、宋祖敏、张静萱、王翠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3.[2][7]潘忠党.有限创新与媒介变迁:改革中的中国新闻业.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9-10.[3][6]于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5、224.[4]夏凡.试论大众传播的误导.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