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安精神:实现强军目标的“航标灯”
延安精神:实现强军目标的“航标灯”
作者: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徐远林 中将 《光明日报》(2015年08月19日 11版)
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兰州军区驻守的大西北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传承延安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前不久,我怀着无比崇敬、虔诚神圣的心情,再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通过参观革命旧址、瞻仰先辈雕像、重温战斗场景,现地感悟延安精神的厚重与伟大,深切体悟延安精神对强固政治根基、实现强军目标,确保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精神强,才是真正的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就会思想混乱、一盘散沙。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经过长期革命实践,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形成的一整套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显著标志。它是内化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的灵魂,对锻造我军精气神,滋养我军灵魂,传递我军血脉,有着独特的价值。今天,延安精神仍是我们实现强军目标的“航标灯”。
在延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溶共”、反共和剿共政策,面对数倍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物质的极度匮乏,我党始终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使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追求。尽管先辈们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并不一定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作出牺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和仁人志士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理想信念是每个人的“根”和“魂”,理想信念在哪里滑坡,哪里就要出问题;理想信念偏差有多远,出现的问题就有多严重。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提出的“四个牢固立起来”,第一条就是要求把理想信念牢固立起来。
在延安时期,我党我军注重开展革命英雄主义运动,高度重视战斗精神的培养和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建立和完善了“杀敌立功”工作的法规制度,大力宣传英雄模范事迹,有力地激发了官兵战斗热情和英勇献身精神,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战斗精神培育形式。当年发生的“切尾巴”战斗、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山城堡战役、延安保卫战、陕北三战三捷、沙家店战役、宜川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都是在兵力人数以少对多、武器装备以劣对优、战局形态以弱对强的情况下,靠广大官兵众志成城、血战到底的战斗精神,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延安精神蕴含的战斗意志、战斗品质、战斗作风、战斗智慧、战斗艺术等,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非常重要。
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非常强,每名党员都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坚决纠正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全党凝聚力大大增强,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可以说,那个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堪称典范。当前,由于不少党组织积极的思想斗争少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辣味少了,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缠绕,一些人缺少对“温水煮青蛙”的警惕,不知不觉被“请君入瓮”。习主席深刻指出,坚持党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这一重要论述,鲜明指出了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既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遵循,也是做好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更是对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谆谆告诫。我们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党性原则作为终生课题,切实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的原则上做到“零容忍”,在问题剖析、思想交锋的态度上做到“猛击掌”,在组织纪律、制度规定的落实上做到“真执行”。
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既是给陕甘边军民提出的号召,也是全党上至领袖下至普通党员共同践行的承诺,任何人坚决不搞特殊,与军民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形成“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领袖们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连外国友人都发出了“得天下者,共产党也”的真诚感叹。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树立政治工作威信就从模范带头抓起,从领导带头抓起。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模范带头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重温延安那段历史,聊一聊毛主席的菜地、刘少奇的窑洞、朱老总的毛毯、周总理的纺车,听一听革命领袖与普通百姓的生动故事、想一想革命先辈工作生活的地方,就能找回当初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密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官兵愿望和切身利益出发,从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出发,时时处处当模范、带好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当前,一些官兵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党史军史知之不多、知之不深;敌对势力千方百计推行“西化”“分化”图谋,妄图通过历史虚无主义的歪曲宣传,影响官兵对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认知;极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缺乏感情、对党的事业缺乏责任心、对党和国家的前途缺乏信心,甚至个别党员干部经不住各种诱惑,思想道德素质急剧滑坡,生活腐化,骄奢淫逸直至走上犯罪道路。割断历史,就会迷失方向;抛弃传统,就会失掉根本。习主席要求我们必须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的正能量,可谓意味深长。
第二篇:实现强军目标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抓住战略契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三篇:完善优抚政策,实现强军目标
完善优抚政策,实现强军目标
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军队的建设和我国民政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社会优抚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优抚社会工作优抚政策对策
优抚指的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在中国,指国家和社会对为人民利益作出牺牲或有特殊贡献者给予的良好待遇。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即给予政治上的荣誉或精神上的安慰,也予以钱物等照顾。优抚工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项特殊社会工作。社会优抚事业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保障,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措施,是鼓舞士气、焕发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是兴国安邦的后盾。
一、军人优抚对军队现代化的建设,实现强军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军人优抚是抚恤有待军人以及家属的需要。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优抚工作有利于解决官兵及家属的现实生活困难与问题,从而提高了家属支持军队工作的力度,也解决了现役官兵的后顾之忧,保证了他们在部队安心服役,认真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激发习武热情、积蓄强大后备力量。因此,唯有完善军人优抚制度,健全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官兵思想稳定,推进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2.军人优抚是实现我国强军计划,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需要。当前,我国处于深化经济体制的攻坚阶段,我国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但是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以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建设为坚强后盾。军人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重视和加强军人优抚工作,保障军人的各项权益,对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军人优抚是建设和谐社会,协调好各方利益,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社会公平和正义首先体现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优抚社会工作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军人优抚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有利于部队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军事人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军营环境、融洽的军民关系。
二.、我国现阶段军人优抚政策的不足与问题
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对退伍军人的安置、就业、优抚相关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得了质的突破,并且不断地与时俱进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政策制定者的特点,即政府一手包办,所以我国现阶段军人优抚政策依然存在着不足与问题。
1.缺乏军人优抚的基本立法,地方立法权威性差。我国在军人家属优抚制度方面还缺乏完善系统的国家立法,尤其是缺乏军人优抚的基本法。我国现阶段的军人优抚制度虽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国家立法为基础、地方性法规为补充的多层次的体系,但针对优抚相关的立法都比较笼统,而地方性的权力超限,所以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由此导致军人优抚的立法权限和内容不明、因此导致政策落实的不精确性。
2.军人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偏低。主要体现在:一是“看病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针对军人建立了优抚医疗保障制度,缓解了优抚对象医疗费看病报销难的问题,但军人保险滞后于社会保险,“看病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而且大多数优抚对象患有慢性疾病,年龄偏大,基本靠药物来维持治疗,所以超额的医药费早已超出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变相的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标准。二是缺乏针对军人的保险制度。相比普通的社会保险,针对保障军人优抚权益的保险种类相对较少、水平低。
3.军人的优抚政策落实不到位。《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是对军人的一种关爱,但其存在的不足也很明显:一是细节不够。在每一条中,虽然都规定了要优待什么,但在具体优待条款后,地方应该怎么优待,具体的实施措施是什么,没有明确要求,这种笼统的、没有明确规定的政策,不可避免的引发军人优待落实难现象;二是法制性不强。也就是监督的问题,条例虽然规定了优待的项目,但缺乏具体的监督机构,是否落实全凭地方政府对优抚工作的关注程度。
三、健全与完善我国优抚制度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国家立法,重在健全军人优抚制度的基本立法。在《军事法》和《兵役法》的指导下建立军人优抚工作方面的基本法,明确了各方主体在优抚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这样就保证了军人及家属的权益落到实处。
2.发挥军人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的辅助以及监督作用。在我国,由于政府一手包办的特点,所以民间社会组织大多认为优抚工作是政府的政务,不干涉这一领域。所以应发挥社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出谋划策,深化改革我国的优抚社会制度,完善优抚政策。
3.增加国家专项资金的投入与扶助。军人家属优抚制度的内容还不够明确,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预算的多少取决于各地方政府对优抚工作的重视程度,所以要加大国家专项财政资金对优抚工作的扶持力度。
4.切实提高军人的优抚待遇的水平。在保障军人家庭基本生活标准的前提下有所提高,并且大幅度提高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定期定量生活补助标准,扩大军人家属优抚政策的范围,建立涵盖就业、安置、医疗、教育、养老等多方面的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建新.军官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构想[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8,15(1):34-36.[2]吴丽.军人社会保障政策建议[J].当代经理人,2011年第10期(综合研究)2005,18(1):240.[3]邹军誉主编.国外优抚安置制度精选[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268.[4]戴均良主编.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1.[5]攸谙发.优抚工作五十年[J].中国民政,1999(6).
第四篇:强军目标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学习教育提纲
编者按 经习主席批准,总政日前下发通知,印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学习教育提纲》,对全军和武警部队深入开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学习教育提出要求,本报今日全文刊载这一提纲,以指导部队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
当前,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这是习主席向全军发出的强军兴军动员令,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全军官兵要坚决响应习主席伟大号召,深入学习领会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努力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
一、充分认清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主席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发展变化,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强军目标,丰富发展了我们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体现了对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战略思考,为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我们党建军治军理念的凝练升华
强军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不懈追求。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及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引领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毛主席领导制定了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邓主席提出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江主席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胡主席提出了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思想。习主席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是对我军建设目标任务的新概括新定位,反映了党的历史任务的新要求,展现了党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决心意志,必将成为引领我军建设发展的奋进旗帜。
强军目标凝结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方针原则。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强调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始终强调军队必须履行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始终强调军队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集中概括了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根本职能、根本宗旨,体现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全面建设思想,赋予了党建军治军方针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强军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深刻把握。军队建设发展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相一致、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与国家地位相适应,是推进军队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也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一贯主张。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随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我国正在由社会主义大国向社会主义强国迈进。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反映了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对军队的新要求,反映了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护大国地位的重大责任,彰显了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自觉自信。
2.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抉择
强军目标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强国梦蕴含强军梦,强军梦支撑强国梦。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又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大背景下来认识和推进,极大地顺应了军心民意,激起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共鸣,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强军目标体现了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战略运筹。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相辅相融,互为支撑。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体现了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和方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能够快速发展、稳定发展、持续发展,离不开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的安全保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更加需要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作支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军队建设发展与国家总体战略、民族复兴伟业有机统一起来,凸显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架起了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现实桥梁。
强军目标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千方百计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遏制,我国周边也存在多重不稳定因素,安全环境更趋复杂。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深刻反映了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对军队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坚强力量保证。
3.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强军目标进一步指明了军队建设的前进方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军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军队如何发展取决于确定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强军目标科学回答了我军建设带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视野,明确了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充分体现了对军队建设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点的深刻把握,明确了军队建设新的起点和标准;充分体现了对军队建设的宏观筹划和顶层设计,使强军兴军的目标图、路线图和展开图更加清晰具体。只要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强军目标要求,坚定不移朝着强军目标团结奋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
强军目标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着力点。军队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工作千头万绪,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实现强军目标,要求必须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这就拎起了军队建设的“纲”,使我们抓工作、搞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要坚持用强军目标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使部队各项建设和工作都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来加强、来进行,切实铸牢强军之魂,扭住强军之要,夯实强军之基,以此牵引带动国防和军队建设整体发展、全面进步。
强军目标为解决军队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些年来,虽然我军建设有了大的发展进步,但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强军目标体现了对军队建设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必将进一步激发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使广大官兵清醒起来、警醒起来、发奋起来;强军目标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助于正确看待存在的差距不足,找到解决矛盾问题、应对挑战考验的思路办法;强军目标彰显了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能够进一步激励广大官兵攻坚克难、勇于超越,焕发投身强军兴军实践的高昂斗志。
二、准确把握强军目标的内涵要求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习主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这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与我军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是一致的,与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全面建设思想是一致的。广大官兵要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强军目标的深刻内涵和根本要求,切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
1.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听党指挥是建军之魂、强军之魂。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军是党缔造的,一诞生便与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8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靠党的坚强领导。无论战争形态怎么演变,军队建设内外环境怎么变化,军队组织形态怎么调整,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守不住,军队就会变质,就不可能有战斗力。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才能有效履行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听党指挥,就是要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决听党指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以行动来检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始终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的信赖。坚决听党指挥,最紧要的就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权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做到听党指挥,必须坚持把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坚持不懈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深入开展军魂教育,认真学习党史军史,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有的放矢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决防范敌对势力对我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充分认清要不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始终是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深刻认识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说到底就是妄图改变我军性质,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切实增强官兵政治免疫力。全面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坚持从政治上考察和使用干部,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2.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能打胜仗是军队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而且是要能打得赢的。我军是在战火中诞生、从战争中走来的英雄军队,素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创造过许多辉煌的战绩。同时必须看到,能打胜仗的能力标准是随着战争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干称王称霸的事,决不会搞侵略扩张,但如果有人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必须能决战决胜。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必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军队的头等大事来抓。
能打胜仗,就是要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胜仗聚焦,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做好随时打仗的准备,牢记战斗队职能,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保持枕戈待旦的战备状态,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紧盯作战对手动向,把战备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坚持贴近实战的建设标准,各项建设和工作都要用打仗要求来衡量,坚决杜绝训为看、演为看等不良现象。提高决战决胜的打赢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只要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就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做到能打胜仗,必须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使战斗力标准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领域立起来落下去,真正贯穿到部队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着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统筹安排并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把各项准备工作往前头赶、朝实里抓。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扎实抓好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加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把人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搞好顶层设计,创新培养模式,拓宽培养渠道,打造新型人才方阵。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贯彻战训一致原则,扎实搞好使命课题训练,加强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大力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激发官兵内在的志气、骨气、豪气、霸气,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锻造胜利之师必备的精气神。
3.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作风优良是我军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稀稀拉拉、松松垮垮,就不成其为军队,就打不了仗,更不可能打胜仗。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我军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代传下去,关系军队建设全局。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了,军队不是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部队都会有所表现,一些病菌也不断侵蚀部队的肌体。“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就会自毁长城。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大病小病都要治,下大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作风优良,就是要保持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巩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扬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培育的革命精神,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坚持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大力整肃军纪,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认真解决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的问题,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公款吃喝,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部队蔚然成风。坚持纯正风气、拒腐防变,巩固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反对特权,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整治学风会风文风,反对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埋头苦干,抓紧快干,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做到作风优良,必须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认真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增强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政治要求严、管理教育严、军事训练严、执行纪律严、落实制度严,保持部队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在纠治官兵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见到成效,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见到成效,在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上见到成效,努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保证。把改进作风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切实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从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坚持以上率下,切实带出部队好作风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以实际行动给部队作出表率。
三、坚定实现强军目标的信念信心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建设一支强大人民军队的重任历史地摆在了全军官兵面前,我们肩负的使命重大而神圣。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有着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深厚的现实基础。广大官兵要坚定信念信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朝着强军目标奋勇前进。
1.党的坚强领导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与时俱进、科学引领。成功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指示、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新发展。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基本理论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和展开,集中反映了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军建设发展的科学指南,也为强军兴军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紧跟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步伐,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将进一步丰富发展,人民军队建设必将不断发展进步。
党的富国强军战略积极推进、有力牵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高度重视、紧抓不放。新形势下,我们党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并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随着富国强军战略的实施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党中央、习主席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在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中,习主席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思考处理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对一系列带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非常关注、精心筹划、谋深虑远。习主席始终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强作风建设、厉行勤俭节约等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习主席始终心系基层、情系官兵,每次到部队都关心官兵学习训练、工作生活和成长进步,勉励大家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努力奋斗。习主席的政治品格、卓越才能、崇高风范,赢得了全军官兵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戴。在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国防和军队建设必将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2.强大的国力民心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创造了强军兴军的雄厚物质条件。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万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与主要发达国家不断接近,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民国防观念不断强化,支持强军兴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我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拥军优属是全社会的光荣传统。这些年,全国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大批优秀社会青年踊跃参军入伍,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出台和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制度,积极配合军队完成教育训练、战备执勤和军事演习等各项任务,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近几年,我国周边安全局势严峻复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高度关注,对建设强大军队高度认同、坚决拥护,强军兴军的民意基础进一步巩固。
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助推强军兴军的社会保障更加厚实。随着富国强军战略的深入推进,军民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路子越走越宽。军民融合发展制度机制更加完善、领导机构更加健全。军队保障社会化积极推进,一批国家级保障中心陆续建立,国防动员专业保障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部队社会化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防动员体制更加完善,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加强,快速动员、平战转换、持续保障、综合防护能力逐步提升。
3.我军建设发展成就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目前我军已经实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目标,机械化建设有了较好基础,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部队编成和军兵种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装备部队比重增加,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近年来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明显加快,“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入列,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起飞等,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
我军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首位,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坚持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坚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来抓,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军队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习主席指出,这些经验反映了军队建设基本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军情,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坚持运用好这些经验,对于推进强军兴军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我军官兵成分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官兵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军干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80%以上,大学生士兵数量明显增多;全军部队士官占兵员总数的50%以上,重要岗位专业技术士官超过80%;干部生长来源和培养渠道进一步拓宽,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各级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广泛深入开展岗位练兵、学习成才等活动,官兵知识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全面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爱军精武标兵、学习成才标兵、训练尖子和技术能手。军队各个领域人才辈出,广大官兵精神振奋、拼搏进取,汇聚起强军兴军的巨大力量。
四、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
强军兴军征程已经开启,号角已经吹响。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实现强军目标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军官兵共同“给力”,也为每名官兵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官兵要珍惜难得机遇,切实肩负起历史重任,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的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强军梦的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1.强化责任担当,矢志强军兴军的伟大事业
树牢与祖国共命运、与军队同奋进的思想。历史证明,一个强盛的国家,必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后盾。军人的前途命运历来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最紧,与军队的建设发展休戚与共。军队强,国家、民族才强;军队强,军人才能凸显价值荣耀。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需要一代代中国军人接力奋斗。现在,强军兴军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历史和人民既赋予我们重任,也检验我们的行动。广大官兵要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前途命运、军队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跑好手中这一棒,积极投身强军兴军伟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做中国梦强军梦的追梦人、圆梦者。
增强应对风险挑战、履行职责使命的意识。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军事力量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安全和发展对军队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面对复杂严峻国际国内形势,广大官兵要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认清军队面临被西化分化的危险、打赢能力不够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强军兴军,时不我待;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忠于使命、献身使命和不辱使命的精神,自觉担当起强军兴军的神圣责任。
坚定干好强军之事、成就强军之业的决心。实现强军目标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基本实践。当代中国军人赶上了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好时代,遇上了强军兴军的好机遇,要自觉在奉献强军报国中放飞个人梦想,在履行职能使命中创造人生精彩。要充分认清投身强军兴军实践是成长发展、建功立业的基本途径,自觉把奋斗平台放在强军兴军伟大事业上,心思精力向强军兴军聚焦,智慧力量在强军兴军中迸发,积极为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贡献聪明才智。
2.提升能力素养,锤炼强军兴军的过硬本领
在加强学习钻研中提高。学习是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本领的基本途径,关系个人成长进步、工作成效和部队建设发展。要学好基本理论,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学习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要丰富知识储备,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刻苦学习钻研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视野。要联系实际思考,加强对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努力把握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干工作搞建设的管用办法,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投身军事实践中砥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中干、干中学,是提高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很实际的学习方法。要积极投身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刻苦钻研掌握新装备,深入探索新训法新战法,练技术练指挥练谋略,不断提高组织指挥现代战争和掌握运用高技术武器的能力。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自觉在复杂艰苦环境中磨练摔打,不断提高能打硬仗恶仗的实战能力。要结合遂行军事演习、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维和护航等重大军事任务,有意识地练意志练作风练心理,锻造过硬的战斗精神,不断提高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在破解矛盾问题中强化。解决矛盾问题,是检验能力素质的试金石,也是提高能力素质的磨刀石。越是复杂局面、棘手问题,越能锻炼提高能力素质。当前部队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很多,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新的矛盾问题。要勇于面对,对困扰部队的老大难问题、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官兵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要不躲不绕、不等不靠,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积极主动地做工作。要开阔思路视野,克服惯性做法和思维定势的影响,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紧密结合部队实际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善于学习借鉴其他部队和地方的有益做法,在解决矛盾问题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3.坚持真抓实干,创造强军兴军的实在业绩
抓紧快干,埋头苦干。“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事,实干兴军。没有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没有求实务实、苦干实干的作风,强军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振奋革命精神,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搞建设,排除一切干扰,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好工作上。要雷厉风行抓工作,抓就真抓、干就实干,对上级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对已经明确的任务往前赶、朝实里抓。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锲而不舍,坚持不懈,谋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强军目标迈进。要热爱本职工作,把当兵当事业干,把打仗当专业钻,克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强军兴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论是部队建设还是个人发展,都不能满足现状,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强化创新进取的紧迫感,充分认清军事领域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积极了解掌握新情况新动向,始终盯住前沿不放松、创新发展不懈怠。要坚定人人都能创新的自信,结合工作训练实际,积极寻找创新点、突破口,谋创新之策,务创新之举,争做本领域、本专业的领跑者。要始终保持开拓之勇、昂扬之气,敢闯敢试,勇担风险,力争使工作和事业向前推进、突破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我国与世界强国在军事领域存在的差距,注定我们的强军兴军之路是一个追赶跨越的过程,各项建设和工作必须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广大官兵要对工作极端负责,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努力做到“我的工作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始终坚持一流工作标准,搞建设就要精益求精、拿出精品,干工作就要做到极致、成就典范,不放过一点瑕疵,不留下一丝遗憾,以工作的高标准推进事业的大发展。要有勇争第一的劲头,大力发扬“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精神,在强军兴军实践中比干劲、比贡献,在工作建设中敢超越、当标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此,魏县县委理论中心组坚持每周五下午进行学习,采取请专家讲解、中心组成员谈体会等多种形式,收到了明显成效。党员领导干部大都分管一部分工作,掌握一部分权力,如果自身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甚至腐化堕落。为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真正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立场和宗旨问题,外正其行、内修其心,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坚守廉洁从政这条底线,任何时候都不能跨越,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查找整改“四风”问题,自觉净化“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着力营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风。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魏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业基础薄弱,项目建设滞后,不抓项目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后劲和希望,但是项目建设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见到成效、显现政绩。基于此,县委、县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县情、统一思想,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工业立县、项目突破”战略,建设和谐稳定、更具实力活力竞争力的邯郸东部次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得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在推进每一项工作时,都必须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科学制定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规范有序推进,力戒“情况不明决心大”、“拍脑门”、“想当然”。比如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魏县依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果品加工、木材优化深加工和纺织服装等四大传统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分别成立了专业招商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和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魏县在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城市对标提质、优化环境、队伍建设、社会稳定、惠及民生、农业农村等其它各项重点工作,带动了全县整体工作顺利推进。
第五篇:强军目标
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是适应世界发展大势的要求。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流,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将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各种新旧矛盾和问题交织并存,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大国博弈活跃、地缘政治激荡,多方向各类危机交织并存,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在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情况下,军费总额不断增加。受国际大环境的制约,影响我国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严峻性进一步增强。进入新世纪,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汹涌澎湃,一浪胜过一浪,世界各国加速调整军事战略,实现军队建设转型,发展新型军事能力,争夺和强化军事优势,以争夺军事领域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对比国际形势新变化、国际国内安全环境的新特点、军事变革的新趋势的要求,当前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还存在着不小差距,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全面提高我军履行使命的能力。
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是适应国家发展大势的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度越来越大,军事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的战略相关性、互动性越来越强,国防和军事力量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作用进一步上升,日益成为各国进行战略竞争、处理利益关系的主要支撑和筹码。伴随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国家利益已经超出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范围,不断向海洋、太空、电磁空间、文化心理空间发展延伸。国家利益发展到哪里,军队安全保障就应紧跟到哪里,只有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我军才有能力保卫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履行好为维护国家发展利益提供战略支撑的神圣使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已进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密集型、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资源消耗型向低碳发展型转变,这必然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顺势而为、应时而动,加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以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是适应信息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势要求。我军已确立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建设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更加需要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信息化军队,是一个“始于技术,成于管理”的巨系统工程,要靠科学管理来规范和引导各子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靠科学统筹来保证各类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益。我军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核心是要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几场局部战争,体系对抗特征越来越突出,我军未来大规模作战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也必然是全系统全要素的整体对抗,对作战力量整体性、作战行动联合性要求也很高。未来信息化战争投入资源多,时间准备长,更加需要提高建设效率,更加需要统筹兼顾、综合集成、全面协调,以提高作战准备的效费比、保证作战准备的顺畅有序。这些情况表明,确立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主题,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本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