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
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班级:信息(1)班 姓名:温世伟
摘要: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关键字:大学生 思想道德 对策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标,总是和社会性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为人类造福,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人的才智就会受到抑制。当代大学生如果缺乏报效社会主义祖国之心,没有为实现四化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大志,即使只为个人“名利”在某一时期对人的才智发展有某种刺激作用,那也毕竟是不长久、不稳固的。这样的人只会被社会所淘汰。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先进,因此加强“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个人品德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实践性。个人品德不是个人的某种天赋,而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而成的一种特殊品性。它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内涵和体现,反映着现实生活活生生的生活内容,展示在着社会道德风尚。(2)综合性。个人道德品质不是零碎的个人生活片段,而是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渗透并影响个人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
(3)稳定性。个人品德不是临时的,短暂的道德现象,它一经形成,就会长时间的影响人的知、情、意、行 各个方面,使人形成一定的道德思维或评价“定势”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为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主要有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个人品德对社会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要求只有同个人品德相结合,才会转变为现实的力量。同时,个人品德提升的的过程也是能动的作用于社会道德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个人行为过程中整合行为动机确定行为目标自觉调控行为过程等都是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二、道德修养
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的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 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表现在个人身上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它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道 德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 行上。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我们大学生要努力按照以下要求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的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 行上。要加强道德修养必须坚守几个要求:(1)、应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的、自觉的自愿的去学习、去思考、去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境界。
(2)、应积极的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韧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进行道德修养。
(3)、正确评价认识自己,发扬自己的成绩,克服不足。
(4)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惩恶。(5)审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及时加抑制和克服。
(6)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积累善行或美德,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从而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加强道德修养要自觉地向道德模范学习
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社会实践联系,是进行社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因此,道德修养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联系,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全部实践过程联系。向道德模范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1、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在群众中提倡一种导向、一种追求
2、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的再现了优秀的到的道德品质,给予人鲜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给人与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里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气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是即将成材的祖国栋梁。在大学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代大学生们才能以崭新的形象和过硬的水平,找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坐标,也才能在改革和发展各项事业中更加自如地挥洒壮丽青春。时代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当然也要对思想道德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相信在我们的俄共同努力下,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周恩来:《我的修养原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
第二篇:论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史海生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没有以学生为本,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以人为本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创新
[作者简介]史海生(1969-),男,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长沙 410015)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德治与法治的本源追寻”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40501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075-02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尽管学者们对它的表述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以下内容,即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建立起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新的社会秩序①。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对我国各项工作都具有指导作用,由于其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仁爱、平等和人文精神,因此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更具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的提出既是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的反思。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来反思我们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发现以前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得出全新的理念。
1.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德育为本。现在一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社会因素固然是主要的,但是重视专业教育、轻视德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要求在高等教育中以德育为本,思想道德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②”
从古代以来,我们就已经形成了将思想道德教育置于首位的传统。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③”在孔子的影响下,我国古代就形成了德才兼备而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更是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毛泽东同志指出:“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训时指出:“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就为我们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德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从以上领导人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离开了思想道德建设就谈不上育人,教育就会丢掉根本。
2.以人为本是要以学生为本。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偏重于强制性灌输,不是鼓励学生追寻事实、反思现状、挑战权威,而是要求学生承认事实、赞美现状、维护权威;不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独树一帜,而是有意无意地促使学生因循守旧、磨平个性。这样的教育无视道德学习主体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特个性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甚至会引起大学生的道德逆反。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加强主体性教育。人是世界和自己的主人,人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人的思想问题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并最终由自己在实践中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从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建立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相互信任的思想教育平台。同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不是简单地向个体灌输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抹杀个性,而是要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真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人为本是要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本。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总是蔑视主体,丢弃个性,把青少年当成“美德袋”,将人类的一切道德规范往里面装,而不管学生是否需要,是否符合他们的实际。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的标准和目标过高,不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向个体灌输“无私”“忘我”的道德理念,以“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动员他们追求圣徒似的道德人格,而诸如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按秩序排队,节约用水、电、煤炭等能源和资源,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等公民教育却很少提及。不是注重培养这些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重要作用的、大学生认为重要的而且能够做到的日常道德行为,而是向大学生灌输过于理想化、没有层次性、与大学生切身生活不相关的道德规范,不能不说是一种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背离了大学生的需要。道德的目的是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种和谐美满的生活,所以道德的本质应该是充满人性的,是温情的,是真实的。如果一种道德使人们不敢去追求人的生命存在所需要的东西,如利益、快乐、幸福、自由、个人价值
等(当然,不能以损害他人的方式获得),那它就不是真实的道德,而是一种伪道德。大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以人为本的“本”就是“利益”,思想道德教育以大学生为本就是要关心他们的利益、他们的需要。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比较普遍的思想道德问题是:就业问题、贫困生交学费难的问题、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在就业压力之下的心理问题等。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在帮助学生解决这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问题的同时,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措施的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必须坚持以为大学生服务为理念,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取向,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措施。
1.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方法创新是指适应大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运用现代化工具和其他灵活多样的手段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这些新方法不管有多少,也不管怎样运作,都必须具备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生动活泼、可亲可信、易于被人接受的特点。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疏导和解决。要贴近、尊重、关心大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启发、自主教育,不断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机制。二是要在加强教育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积极探索既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又适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规定:“国家机关和地方党政负责人要经常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大学生对此表示出极大的兴趣,非常拥护这一举措。三是要树立大德育观念,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还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克服“禁、堵、统”的弊端,改思想道德教育的封闭式教育方法为开放式教育方法。
2.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道德价值取向尚未确立。主流道德价值取向的模糊和缺失使大学生面对道德问题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有学者指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定精神家园。④”因此,确立主流道德价值取向和适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当务之急。一是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面向社会确定教育内容。在新的形势下,要准确分析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新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变化给大学生思想上带来的种种新问题。要紧跟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步伐,从学生真正关心的事情、议论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出发,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最切实的是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精神支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道德基础。二是联系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确定教育内容。要体察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情况,了解大学生中的各种建议和意见,从大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开展工作,把辅助困难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以人为本维度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创新。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创新,必须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要把传统的班级管理与和谐校园、网络建设、学生社区工作结合起来。一是重视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体现社会特征、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应包含良好的校风、浓郁的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郁的学术氛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生活、诚信的道德标准等元素。二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建立理论学习型、公益服务型、学术科研型、兴趣爱好型等各种类型的社团。让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三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新阵地。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权,注意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确保校园网资料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努力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科学的网上信息。四是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劳动,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到贫困地区支教、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自主、成才和自我表现心理需要,有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的养成。
[注释]
①吕世伦,张学超.“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一种法哲学上的阐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88.②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6.③张玲,康风琴.论语[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46.④陈晏清.重建新世纪的精神家园[N].中国教育报,2002-10-11.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道德[范文]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转眼间,我步入大学已经两年了,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下的我们,更要懂得学好文化知识去面对新时代的惊涛骇浪…….在我脑海里,我一直这样认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
那如何把自己塑造成祖国未来的栋梁?就必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大学里培养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来……
第一,我们要有一个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一个科学远大的理想,是我们
大学生力量的源泉,是我们付诸行动的动力…….它可以提醒我们大学生是为什
么而学,引导我们走什么样的路,以及做什么样的人…..一个坚定地信念,又是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实现个人理想的坚实基础……是实现祖国共产主义伟大理
想不可或缺的元素,有了它,我们大学生必为之奋斗……..第二,我们要做一个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及弘扬者。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们必须继承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只有不忘过去,才能不脱离中华民族正确的发
展轨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
实祖国的大学生。
第三,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但
我们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
境,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等事项。我们要知荣辱守纪律,以此来锤炼我们的思
想品德,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
上述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作为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不断扩展自己的文化知识,加强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为祖国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奋斗,努力。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道德
大学生思想道德
前几年我在广播听到这样一则消息:在一列由北京市驶往秦皇岛的列车上,乘客发现列车洗手间始终处在使用状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给大家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便报告了列车员。列车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断肯定是有人以此来逃票。在列车警卫的多次要求与命令下,洗手间的门终于打开了,原来是两名北京的大学生,想去秦皇岛旅游,又不想支付车票,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败坏的事例屡次出现在我们身边。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抄夹带、传答案等“秘密行动”发展到公开抄袭、集体作弊等等,带手机,发短信,买答案,甚至找枪手替考。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
前一段时间,“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引起了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孝心的大讨论,可这也正从某些方面反映出来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孝敬父母的基本道德意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能够很好的尊重,那这样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问又能为社会作什么贡献呢?一个大学生,当然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占座”也是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现象。晚自习开始了,人没到,有纸条、书本“占”着座位,后来的同学只能“望座兴叹”。更有甚者,“座无虚席,人不过半”,晚自习都快结束了,不少被“占”的座位却还一直空着。“占座”事情虽小,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既窝火却又无可奈何。
相关报道表明,97.74%的大学生自报他们在骑车、驾驶机动车或行走在交通路口遇到红灯有交通警察时“不闯红灯”,但在夜间没有警察也无人看见时,这一比例同样是大幅度下降,从97.74%下降到了56.44%!
我们不能否认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可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买饭“加塞”,酗酒、抄袭等等。许多事情刚发生时都很小,但如果都“恶小而为之”,不加注意,不加约束,不自醒而改正,都容易变成“问题”,日后走上社会,就可能沿袭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骄子”、“时代精英”,可是,为什么恰恰这个“精英”群体其道德状况会出现这么多不容忽视的道德修养问题呢?
人们常说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独立和个性意识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现在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冲击校园,才使得一部分学子产生利己主义倾向,追求实惠和个人享乐。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与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冲突使得道德文化出现断层;还有的则认为,8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被宝贝宠爱娇惯坏了,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里长大,注定是自私的一代。可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必然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可最终决定人的思想道德和性格发展的还是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道德修养问题,单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大学生自己要真正地为自我找准标尺!我想,大学生如果坚定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就必然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拥有高素质和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
大学生是即将成材的祖国栋梁。在大学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代大学生们才能以崭新的形象和过硬的水平,找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坐标,也才能在改革和发展各项事业中更加自如地挥洒壮丽青春。让我们大家都牢记这样一句话吧:大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标,总是和社会性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为人类造福,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人的才智就会受到抑制。当代大学生如果缺乏报效社会主义祖国之心,没有为
实现四化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大志,即使只为个人“名利”在某一时期对人的才智发展有某种刺激作用,那也毕竟是不长久、不稳固的。这样的人只会被社会所淘汰。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表现在个人身上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它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正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就读的大学生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一代独生子女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他们热情开放、进取心强,敢于创新、张扬个性;但同时,他们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毅力,时常感到孤独和空虚„„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作弊现象强烈不满,要求改变这种现状。一些同学说,实际上“作弊”是大学校园的一门必修课,当下大学的“作弊率”比校园手机的“持有率”还要高。事实上,作弊现象在全国许多高校内普遍存在,即使是我国最拔尖的一些高校也有这种现象。据记者了解,今年初1月9日结束的清华大学期末考试中,至少揪出13名作弊学生,其中8人是在职法律硕士班学生。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现在,分数是看待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首要指标,考试成绩与他的命运息息相关,关系到日后入党、升学、奖学金、学位证书以至将来的就业等各个方面。将考试成绩提到如此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某种角度来说,是逼着学生作弊。些教育专家认为,大学生整体上社会公德意识比较强,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素质,他们对基本道德行为的认知是健康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对一些非本质的、带有生活习惯性的不文明行为又表现出了较大的宽容度,表现出了一种比较平和的态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多地理解别人和渴望被别人理解的心态,同时,更愿意追求一种在不侵犯别人利益基础上的个人生活方式的最大自由化。本报讯新华网消息宁波市的一位高校教师最近向媒体反映了一桩事。前不久,宁波万里学院一位老教授乘上360路公交车,本校不少学生结伴而坐,但面对站立一旁的教授,学生们竟无人让座。
相似的一幕还发生在宁波大学。该校党委副书记邢学亮自亮“家丑”:今年四五月份,在开往宁大的601路公交车上许多坐着的学生目睹一位拄着双拐行动不便的同学艰难地站着而无动于衷。后来一位老师站起来让了座,并一直站到终点站。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大学生失去了谦谦君子风度?这几起事件日前在宁波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一名女大学生说:“我也是很想让座的,但有时候自己也确实很累,很想坐。而且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坐着会比站着安全。”几名男生表示,当时只要有一人提出让座,同学们定会争相让座,但遗憾的是,谁都没吭声,都采取了观望态度。一名男生坦率地承认:当初是想站起让座的,但怕被别人认为是出风头。
宁波大学文学院一位老师表示,在让不让座这一件小事上,折射出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知行不一的矛盾。
据调查,在问及是否该为“病残老孕”让座时,几乎所有的学生众口一词地加以肯定。而且,在社会公德方面,有95%以上的学生谴责在别人休息时大吵大闹的行为。但部分老师反映,校园内,大学生忽视公德、失落文明的行为还是比较多的。上课已一刻钟,还有同学在堂而皇之地吃早餐;一节课后,很少看到有学生主动帮老师擦黑板。
万里学院一位教师认为,这件“小事”还折射出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大学生在文明修养、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存在缺陷。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抱着“不
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凡事不想“出风头”,遇上明显不对的事也不敢据理力争,挺身而出。
您的朋友 ゞ灬莪荇莪酷 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下载??播放
?
播放器加载中...正在发送...此邮件已成功发送。再回一封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道德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练就健康的体魄,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道德理念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动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是自律的,不具有强制力。不讲道德的行为仅受舆论的谴责。社会不良风气的暂时得势,更容易在可塑性很强的大学生身上得到演绎。传统的道德观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存在的两千年的儒家思想的道德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内圣外王”,注重个人的修养。在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上,是力求人人皆为尧舜般的圣人。当然,“损己利人”的道德不符合现代人性的基本要求,因而,无论何时都是不可能加以推而广之的。我们不否认这种“圣人”般的人物是存在的,但毕竟是极少数的,我们对那些极少数的英雄人物的讴歌与大力赞美也恰恰说明了这种道德资源的稀缺。只有人人都能做到的道德才有推广的可行性,而损己利人的道德只可提倡决不能当作标准和规范来普及。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又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出现了“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道德层面上已经很脆弱,更不可能如此这般。否则,效果适得其反,他们要么口是心非,要么束之高阁,你提倡你的,我依旧这般我行我素。事实是,过高的道德标准,由于难以实现,只会让大学生置之不理,从而逐步恶化,甚至导致道德的缺失。就道德而言,它是多元的多层次的,也有高低之分和先进落后之别。现实生活中,既有道德高尚的“忘我”之人,即损己利人之人;也有道德一般但遵纪守法的“利己”之人,即不损人而利己之人。若不顾道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一味用统一的,高标准,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去苛求不同行为的主体,则只会使道德虚化就大学生而言,当然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然而事实即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在校大学生,与其将其当作道德完备的“天之骄子”,不如将其当作道德尚不完备的普通人。《大学生行为规范》等有关《规范》的相继出台,对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了一条康壮大道和行动指南。当前,虽然我们把大学生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有些还是面面俱到,但不等于从此就没有了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但是有法制作为有力的“他律”对于大学生违法的遏制作用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也应当树立起足够的信心。随着全球经济化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形成,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先进科学技术的崛起,面对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青年学生如何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搭准时代的脉搏,怎样才能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之才和可靠接班人,除了遵纪守法外,在自身来说就要以社会主义道德观规范自己,从自律的角度管好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大学生。青年大学生要以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来指导自身,以规范的道德体系来约束自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规范。
1.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加强学习政治理论课,社会科学课,哲学课,军事理论课,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相关课程的教育质量,把枯燥的理论联系生动的教学形式,方法,切入实际,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环境,通过深入的学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祖国的国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良好传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激发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凡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思想,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人民是最可亲可爱的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道德追求,了解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把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和追求。人生有限,事业无涯,中华民族历来有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得青春得以延续,宝贵的生命得到永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也才能正确对待成才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境遇,不断排除成才道路上的障碍,勇往直前。2 落实《学生校园行为规范》,优化校风,班风建设
风气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3],它对于处于这个风气中的群体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风气也是依托于群体而存在的,它的形成受制于群体之中个体的行为,思想等,风气是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是同学的思想作风,行为修养,治学态度,守纪观念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营造良好的校风,班风来管理人,从而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来自这种良好风气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良好的风气对于大学生的行为道德规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校园行为规范》的学习,也不能有所懈怠,而要形成长效机制,持之以恒,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落实,制度上保证,效果上体现。我们应该自觉抵制校园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真正把《学生校园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必有其内因和外因,外因透过内因影响其行为,虽然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是由内因决定的,但内因的形式有赖于外因的长期作用。加之大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相对来说外因对他们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处的环境形成的。由此可见,人的良好的道德心理也是人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作用以及舆论导向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质,反之,也会让人精神颓废,意志消沉,道德沦丧。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吸引力强,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教育,文艺和娱乐活动,把道德修养和智育,美育,体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活动中规范自己的道德体系。可以依托共青团,学生会,班级,社团等组织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规范的积极性,主动性。4
学习优秀党员的优良作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党建建设,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工程,真正让学生党员起到先进性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的人民群众加入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党的事业需要青年,青年大学生更需要党,青年大学生需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要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也需要一个正确的领路人和领导者,历史选择了共产党,这就是我们应该仰赖的领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党建咨询,党章学习小组,团组织生活和政治辅导员的个别谈心等形式的活动的开展,了解党的性质,历史和现状,激发对党的热爱,在政治上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真正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学习优秀共产党的感人事迹,如学习任长霞在她的身上那种一个共产党员坚定贯彻“三个代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的人民公仆的典范。人民公安,人民在前,人民公安为人民。活着,她是一面旗帜;逝去,她留下一座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奋发。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一“第二课堂”的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也是规范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走出社区,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走向基层,到工厂,农村去,到工人农民群众中去,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和就近企事业单位签署长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组织一系列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脚踏实地、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眼光放远、心胸放宽,竭诚服务,甘于奉献,为个人的成长进步、为将来的建功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奉献自己的爱心,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与阅历,进一步提高自身觉悟意识与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规范,自我完善。
(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
1、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科技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一个跨越人类生存时空的概念,具有超越历史阶段的绵延特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裁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蕴涵,高远的意境,恢弘的气概,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的精神风貌和气质,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等。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从而锻炼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新型民族精神。
2、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修养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1、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偏低,在大学生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2、思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话言:“一个知识不会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中国历史上也强调做君子,古语曰:“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有才是圣人。”由此看来,不论古今还是中外都对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
3、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科学的理想信念,正是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功就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可以引导大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材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三)磨炼意志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人只有在亲自从事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才干,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自我修养,不是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坐而轮道”和“闭门思过”,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坚持真、善、美,抵制假、丑、恶,大学生在加强自我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同具体的行为实践相联系,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样才能迫切感到严格解剖自己的必要性,认识到个人的思想道德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实践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克服各种不正确思想的消极影响,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情操。
2、发挥社会实践作用。社会实践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教师应结合教育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如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公益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现知行统一。总之,大学生应当大力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严肃认真,诚心诚意的自我修养,使自己的品质情操,道德境界不断地得以升华,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实践证明,大学生只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加强修养,按照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锻炼成长,其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完美展望绚丽多彩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