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

时间:2019-05-13 08:0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

第一篇:“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 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

根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二五”实施计划(2011-2015年),本专项设臵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能力建设和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5个项目,项目下设专题(或技术平台),专题(或技术平台)下设课题。“十二五”计划期间,本专项分年度分批安排落实研究任务。在2011年、2012年任务安排的基础上,牵头组织部门组织专家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战略目标,梳理提出了2013年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方式建议。2013年课题将采取“公开征集、择优组织”、“顶层设计、定向委托”和“滚动支持、论证完善”三种方式组织。2013年的任务主要为专项部分重点任务的加强和相关内容的补充,与2011年、2012年课题共同形成专项“十二五”任务主体框架。

本指南仅涵盖拟采取“公开征集、择优组织”方式组织的研究内容。本专项将据此指南,对公开征集的课题进行专家评审,遴选优势单位后,根据专项目标和任务进行重新组织和专家论证,确定课题实施方案。

一、申报范围及研究内容

(一)艾滋病项目。1.艾滋病流行规律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研制艾滋病毒(HIV)耐药检测、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价等特殊诊断试剂,满足我国艾滋病防治的需要。

课题研究内容:适用于临床检测的通用性CD4淋巴细胞检测、HIV耐药毒株检测、艾滋病主要机会性感染和高敏感度(<50拷贝)HIV核酸检测试剂。

课题考核指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批准证书和生产文号,试剂质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2,500万元。2.艾滋病疾病进展与适宜治疗策略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通过建立艾滋病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主要为病毒储存库清除、免疫重建及多靶点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案和新策略。

课题考核指标:在现有抗病毒治疗方案之外,建立2-3项艾滋病治疗的新方案或新技术,力争实现“功能性治愈”,且其治疗方案进入I期临床试验。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6,000万元。3.艾滋病疫苗与集成干预技术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研发新型艾滋病生物预防技术与产品,+为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提供手段。

课题研究内容:艾滋病新型生物预防技术与产品以及基于新思路的HIV疫苗。

课题考核指标:至少1项可有效预防HIV感染和传播的新型生物预防技术或方案及至少1项新型HIV疫苗进入I期临床试验。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4,000万元。

(二)病毒性肝炎项目。

1.病毒性肝炎转归相关机制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通过探索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阴转率为重点,探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新策略、新方法和新方案。

课题考核指标:采用新技术、新方案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阴转率达到5%以上,完成临床或实验室验证。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6,000 万元。2.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研发慢性乙型肝炎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及其有效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课题研究内容:筛选鉴定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生物标志物,据此研发慢性乙型肝炎导致肝纤维 化/肝硬化的无创性诊断方法,提出其有效治疗方案。

课题考核指标:发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肝纤维化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不得与已安排的相关课题重复);建立1套准确率>90%的无创性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诊断技术,提出相应的诊断标准和临床指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治疗方案使肝纤维化的逆转率达到50%以上,代偿性肝硬化转向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发生率下降20%以上。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3,000万元。3.经肝炎向肝癌发展病程的监测、早诊与干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建立并完善病毒性肝炎进展为肝癌的动物和细胞模型等支撑条件,获得可用于指导肝癌个体化治疗的分子标志物群,降低肝癌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根据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的防治需求,建立动物和细胞模型,并对自主发现的肝癌个体化治疗标志物进行现场与临床验证。

课题考核指标:建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的炎-癌转化动物模型,HBV相关肝癌个体化治疗标志物检测试剂盒获得SFDA注册证书。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6,000万元。4.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和复发转移生物标志物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研发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新产品和新方法,降低肝癌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证实已鉴定的肝癌新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研发其抑制剂和治疗新方案。

课题考核指标:鉴定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防治新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肝癌诊疗的检测试剂盒至少获得2项SFDA注册证书,获得2-3个肝癌治疗新产品的临床试验批件,提出至少1项治疗新方案。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5,000万元。5.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综合治疗新方案和治疗新策略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提高耐药性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筛选鉴定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耐药的生物标志物,据此研发可有效解决肝癌耐药问题的治疗新方案和新产品。

课题考核指标:鉴定出一批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耐药的干预和治疗新生物标志物,至少1项肝癌药敏检测试剂盒获得SFDA注册证书,至少1项针对耐药肝癌的治疗新产品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提出肝癌耐药干预新方案并完成临床前研 究。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4,000万元。

(三)结核病项目。

1.结核病生物标志物和诊断技术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完善结核病诊断技术,发现新型结核病的生物标志物,提高早期发现率,有效控制传染源。

课题研究内容:研发结核病快速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快速鉴别、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等诊断产品;对本专项支持且已获得SFDA注册批准的诊断产品进行大样本、多中心评估和示范应用;筛选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的新型生物标志候选物。

课题考核指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产品获得SFDA注册证书,并通过第三方评估,质量优于现有产品;获得一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标志候选物。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9,000万元。2.结核病传播模式和新型疫苗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发展新型疫苗及新型治疗策略,为降低结核病发病率、病死率提供技术支撑。

课题研究内容:围绕结核病疫苗研发,开展结核病免疫保护机制及重要功能抗原的疫苗学研究,研发针对不同临床需求的结核病新型疫苗等。课题考核指标: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过功能验证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完成2个以上原创性结核病疫苗的免疫保护或治疗效果评估。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6,500万元。3.结核病治疗新方案和新技术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获得复治肺结核病化学治疗的最佳方案,缩短疗程,降低成本,提高治疗成功率;优化、获得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新方案,降低死亡率。

课题研究内容:优化并获得复治肺结核病化学治疗新方案和耐药结核病的综合治疗新方案、新方法,提高结核病治疗成功率,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课题考核指标:复治肺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85%以上,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60%以上;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及治疗成本,并经本专项示范区验证。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7,000万元。

(四)能力建设项目。1.传染病检测技术平台

课题研究目标: 研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特异检测、组合筛查、高通量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等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我国传染病病原体检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课题研究内容:研究能够实现特异检测的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病原体实验室与现场检测新技术,对常规检测方法和 技术进行改进(不包括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诊断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一批传染病病原体的系列新型检测技术和方法,具备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国家级职能部门组织的验证与评价,形成20个以上新型检测技术规程或方案。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5,000万元。2.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

课题研究目标: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预测的有效方法和技术体系, 发展相关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我国传染病监测能力。

课题研究内容:研发基于病原、环境等综合因素的传染病动态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细菌分型技术以及可替代细菌血清学鉴定的高通量技术,开展超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和防治技术研究。

课题考核指标:建立传染病多信息、可视化、实时预警预测技术体系、基于细菌全基因组水平的分子分型技术以及可替代细菌血清学鉴定的高通量技术,具备提供技术服务能力,通过国家级职能部门组织的验证与评价,并被国际或国内有关职能单位采用。制订我国超耐药菌的防控指南。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9,000万元。3.关键前沿技术平台

课题研究目标:建立和发展一批传染病防控相关的新型 关键技术或技术平台,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控科技支撑能力。

课题研究内容:围绕专项目标,面向国际前沿,开展传染病防控关键前沿技术研究并建立技术平台,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2011年和2012年已安排的技术平台(包括重大传染病应急处臵检测技术平台、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传染病临床救治(应急)技术平台、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技术平台、实验动物模型技术平台、传染病防控相关产品评价技术平台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现场应急防控系列机动装备研发技术平台)以及本指南中有关传染病检测技术、监测技术和疫苗研发技术的研究内容不在此安排。

课题考核指标:建立一批应用前景明确并经过临床或实验室验证的传染病防控相关前沿关键技术或技术平台,具备技术服务能力,并对专项任务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12,000万元。4.传染病诊断试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课题研究目标: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集成产、学、研各类优势资源,研发传染病相关诊断试剂和技术方法,有效提升传染病检测诊断能力。

课题研究内容:根据目前我国传染病防控需求和未来5-10年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技术储备需求,研制重要病原体实验室诊断和现场检测试剂(包括未来可能发生的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储备性诊断试剂,不包括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 结核病的诊断试剂)。

课题考核指标:完成约200种传染病检测诊断试剂的研制,获得SFDA注册证书或通过国家级职能部门组织的验证与评价。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10,000万元。5.传染病疫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课题研究目标: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集成产、学、研各类优势资源,建设和完善传染病疫苗研发、制备关键支撑技术体系,完成10项左右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疫苗研发,提高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疫苗研发能力。

课题研究内容:建立、完善传染病疫苗应急研发、制备技术平台和新型疫苗研发关键支撑技术平台,依托相关平台研发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不包括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疫苗)。

考核指标:建立10种左右疫苗研发创新技术和技术平台,并获得10个传染病疫苗的临床试验批件。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10,000万元。

(五)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项目。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中医药防治方案及其疗效评价研究专题 1.中医药延缓HIV感染者发病、促进免疫重建及降低耐药的临床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提出有效延缓HIV感染者发病和提高抗病毒治疗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案,降低艾滋病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可有效延缓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以及促进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降低抗病毒治疗毒副作用和耐药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研究。

课题考核指标:提出2项以上中医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或方药,完成多中心临床评价,其疗效或毒副作用优于现有治疗方案。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4,000万元。2.中医药逆转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临床效果的评价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提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课题考核指标:提出至少1项治疗方案,完成多中心临床评价,相关治疗方案疗效比现有治疗方案提高15%以上。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3,000万元。3.中医药治疗多耐药结核病新方案的筛选与临床评价研究

课题研究目标:获得具有显著疗效的中医药治疗多耐药结核病的新方案,为降低结核病病死率提供技术手段。

课题研究内容:治疗耐药性结核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和中医疗法。

课题考核指标:提出1-2项多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新方案和特色疗法,其疗效优于现有治疗方案。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2,000万元。

二、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课题必须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1年以上、过去2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提出申请。

(二)法人单位是课题的责任单位,须指定1名自然人担任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申报只能有1个责任单位和1个课题负责人。鼓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各方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承担的工作、责任和经费。在课题组织过程中,专家将依据评审遴选结果和专项重点任务方案,进行任务和经费的重新调整。

(三)国内单位可与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研究机构联合申请。境外研究机构所需研究经费须自行解决,课题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须有明确的合同约定。

(四)以产品研发为目标的课题原则上应由企业牵头,鼓励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联合申报,企业单位需按课题申请中央财政投入以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资金投入,并出具投入资金证明和投入资金承诺书。

(五)国家药品审评部门和药品生物制品检定单位不得作为课题承担单位牵头或参与产品研发类课题的申请。

三、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课题负责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截至2012年12月31日); 3.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2年以上并有固定的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

4.在承担任务期间,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用于所申请课题的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50%;

5.过去3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二)具备以下条件的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可作为课题负责人。

港澳台科技人员:满足上述课题负责人基本条件中第2-5项条件;有正式的合作协议或受聘于课题责任单位,合作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且每年在课题责任单位工 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必须由课题责任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海外华人科技人员(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者):满足上述课题负责人基本条件中第2-5项条件;正式受聘于课题责任单位,聘任期覆盖课题的执行期,且每年在课题责任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必须由课题责任单位出具证明材料。

(三)在“十二五”计划期间,每人最多可参与两项本专项课题申请,且只能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一项本专项课题。鼓励相应领域和专业“千人计划”获得者牵头或参与课题申请。

四、课题申报书撰写要求

(一)申请材料。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2.附件材料。包括:(1)申报材料一览表;

(2)申报单位投入资金保证书;(3)联合申报合作协议;

(4)申报单位法人代码证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5)如申报单位为企业,应提供近两年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相关要求。1.申报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应遵守科学道德,按要求认真填写课题申报书,并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得将研究内容相同或者近似的课题进行重复申请。

本专项对课题申报进行信用记录,对在课题申报中提供虚假资料的,一经查实,记入信用档案,在3年内取消个人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资格,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申报单位给予相应处理。

2.课题申报书须采用统一申报软件填报,请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申报软件的原始登陆用户名和密码与下载系统的登陆用户名和密码相同,软件登录后可自行修改密码。

3.超出本指南内容的申请不予受理,已在本专项“十一五”、“十二五”计划中或在其他科技计划中立项支持的研究内容不得重复申报。

4.本批课题的实施周期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5.课题申报书应当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课题申报书及有关资料应当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6.课题申报书中的课题预算和筹资方案应当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编制,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 合理性原则,经费申请额应在指南控制范围内,并应当按照指南要求投入相应的经费。课题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依据《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申请单位上级或业务主管部门能承诺投入经费的请在相应表格中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7.须通过申报软件用A4纸打印课题申报书,并与附件材料一并简装成册,同时通过申报软件以光盘形式导出课题申报书的电子版(.KAS格式)。

8.如邮寄课题申报资料,请将全部申报材料完整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注明申请课题名称、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申请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

9.申报课题原则上不定密级,确属保密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派专人送达。课题部分内容须保密的,应当将该部分内容用专用信封封存标注后,派专人送达。

五、申报受理

(一)将课题申报材料一式15份(含2份原件)连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的电子版文件(光盘)一份寄至“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二)申报受理工作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14日17:00。只接受在申报截止时间前由申报人或委托代理人面交或邮寄的课题申报材料。邮寄时间以到达北京的邮戳为准。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对课题申报材料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承担责任。

(三)对格式不符合要求、材料不全或超过受理截止时间的课题申报不予受理。

(四)申报材料寄送地点: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3座602室,100044,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艾滋病组:邓娟 010-88312270 病毒性肝炎组:尹军祥 010-88312278 结核病组:范秀娟 010-88312287 能力建设组:许有莉 010-88312279 中医药组:董继鹏 010-88312282

第二篇: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范文模版)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 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 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 根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二五”实施计划(2011-2015年),本专项设置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能力建设和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5个项目,项目下设专题(或技术平台),专题(或技术平台)下设课题。“十二五”计划期间,本专项分分批安排落实研究任务。在2011年、2012年任务安排的基础上,牵头组织部门组织专家紧密围绕国家需求和战略目标,梳理提出了2013年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方式建议。2013年课题将采取“公开征集、择优组织”、“顶层设计、定向委托”和“滚动支持、论证完善”三种方式组织。2013年的任务主要为专项部分重点任务的加强和相关内容的补充,与2011年、2012年课题共同形成专项“十二五”任务主体框架。

本指南仅涵盖拟采取“公开征集、择优组织”方式组织的研究内容。本专项将据此指南,对公开征集的课题进行专家评审,遴选优势单位后,根据专项目标和任务进行重新组织和专家论证,确定课题实施方案。

一、申报范围及研究内容

(一)艾滋病项目

1.艾滋病流行规律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研制艾滋病毒(HIV)耐药检测、机会性感染诊断和治疗疗效评价等特殊诊断试剂,满足我国艾滋病防治的需要。

课题研究内容:适用于临床检测的通用性CD4+淋巴细胞检测、HIV耐药毒株检测、艾滋病主要机会性感染和高敏感度(<50拷贝)HIV核酸检测试剂。

课题考核指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批准证书和生产文号,试剂质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2,500万元。

2.艾滋病疾病进展与适宜治疗策略的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通过建立艾滋病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病死率。

课题研究内容:主要为病毒储存库清除、免疫重建及多靶点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案和新策略。课题考核指标:在现有抗病毒治疗方案之外,建立2-3项艾滋病治疗的新方案或新技术,力争实现“功能性治愈”,且其治疗方案进入I期临床试验。

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6,000万元。

3.艾滋病疫苗与集成干预技术研究专题

课题研究目标:研发新型艾滋病生物预防技术与产品,为降低艾滋病新发感染率提供手段。课题研究内容:艾滋病新型生物预防技术与产品以及基于新思路的HIV疫苗。

课题考核指标:至少1项可有效预防HIV感染和传播的新型生物预防技术或方案及至少1项新型HIV疫苗进入I期临床试验。经费安排:中央财政投入不超过4,000万元。

备注:鼓励相应领域和专业“千人计划”获得者牵头或参与课题申请。

(二)病毒性肝炎项目

1.病毒性肝炎转归相关机制研究专题 2.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专题

3.经肝炎向肝癌发展病程的监测、早诊与干预研究专题 4.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和复发转移生物标志物专题 5.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综合治疗新方案和治疗新策略研究专题

(三)结核病项目

1.结核病生物标志物和诊断技术的研究专题 2.结核病传播模式和新型疫苗的研究专题 3.结核病治疗新方案和新技术的研究专题

(四)能力建设项目

1.传染病检测技术平台 2.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 3.关键前沿技术平台

4.传染病诊断试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5.传染病疫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五)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项目

1.中医药延缓HIV感染者发病、促进免疫重建及降低耐药的临床研究 2.中医药逆转乙型肝炎相关肝纤维化临床效果的评价研究 3.中医药治疗多耐药结核病新方案的筛选与临床评价研究

二、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课题必须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1年以上、过去2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事业法人单位提出申请。

(二)法人单位是课题的责任单位,须指定1名自然人担任课题负责人。每个课题申报只能有1个责任单位和1个课题负责人。鼓励多个单位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各方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承担的工作、责任和经费。在课题组织过程中,专家将依据评审遴选结果和专项重点任务方案,进行任务和经费的重新调整。

(三)国内单位可与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研究机构联合申请。境外研究机构所需研究经费须自行解决,课题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须有明确的合同约定。

(四)以产品研发为目标的课题原则上应由企业牵头,鼓励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联合申报,企业单位需按课题申请中央财政投入以不低于1:1的比例提供资金投入,并出具投入资金证明和投入资金承诺书。

(五)国家药品审评部门和药品生物制品检定单位不得作为课题承担单位牵头或参与产品研发类课题的申请。

三、课题负责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截至2012年12月31日);

3.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2年以上并有固定的单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后);

4.在承担任务期间,每年(含跨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用于所申请课题的研究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50%;

5.过去3年内在申请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四、申请材料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2.附件材料。包括:(1)申报材料一览表;

(2)申报单位投入资金保证书;(3)联合申报合作协议;

(4)申报单位法人代码证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如申报单位为企业,应提供近两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第三篇: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

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为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加强对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现提出2015农业农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农业农村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是宁波市科技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其项目由相互关联的若干课题组成。

一、指南方向

(一)主导农业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

围绕水产、粮食、蔬菜、畜禽、林木、果品、中药材等我市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农产品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新品种选育、种养殖成套技术及设施、病害防治、加工与储运等产业链中的相关关键环节,开展重大成套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相关产业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

(二)农村与农业信息化

以促进农村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普适化、可视化为目标,研究适合村镇特点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综合服务支撑平台

技术,研究村镇社区治理与事务管理、便民服务等多源、多种类的数据规范与融合技术,研发低成本、可移植、支撑网格化的社区服务支撑平台,其示范点省内领先。

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为目标,面向主要水果、设施蔬菜、集约化养殖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围绕生产、加工、包装、储藏、流通等供应链全程开展数字农业与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集成示范。

(三)海洋资源开发

围绕海洋环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浅海滩涂综合开发,开展共性重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相关科技成果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建成一批示范基地,为实施海洋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四)农业农村“五水共治”

围绕农业农村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中的相关环节,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和成熟实用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示范点应具有一定规模、具有示范性,为“五水共治”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周期 一般为3—5年。

三、组织与管理

(一)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大项目的组织凝练工作,根据本指南方向,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和学科优势提出重大专项需求和牵头、参与单位、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及项目总体

目标、经费概算等。

(二)专项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分解落实项目目标任务、课题专项经费。加强项目课题组间的衔接和协调,定期组织工作交流、现场考察和检查互评,每年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和总结,注重发挥各课题组组长的作用。

(三)鼓励项目及课题组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市外先进技术、优势资源和创新人才,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建立机制,对离岗超过一年或科研工作不力的项目组成员要作出调整。

四、申报要求

(一)申报形式,重大专项以项目整体形式申报,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申报总协调,项目下设若干课题,各课题可有不同单位承担,课题负责人可由外单位人员承担。

(二)申报主体

1、申报单位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企业注册2年以上,有比较健全的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制度;在国内同行相关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创新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研究开发,在3-5年内具有明确的应用或产业化前景,能够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2、农村“五水共治”、农村信息化项目,原则上由具有公共事务与中介推广服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其注册资金、前期承担科技项目不作要求。

(三)项目负责人的条件

在本市有固定工作单位,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诚信记录良好,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主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五、其他

(一)申报企业需有较强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能力,其中承诺的自筹部分经费应高于市本级申请经费的3倍。

归口部门有配套经费承诺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已经列为基层政府重点工作,有一定前期基础的民生工程项目优先支持。

(二)专项应注重经济与环境效益,与市外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利、论文、申报奖项等第一完成单位应为宁波市企事业单位。

宁波市科技局农社处盛德清 电话:89187179

第四篇:2018四川省生物技术与医药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1

2018四川省生物技术与医药

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

总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力军,推进形成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产学研可持续协作机制,形成依靠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促进产业增长的机制,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发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一步加快我省生物技术与医药产业发展。

实施周期: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

重点领域:创新化学药物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开发、新型医疗器械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生物农业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组织方式:公开择优。

支持方式:本专项采取前补助形式予以支持。

相关说明:同一单位的同一品种或技术已获得省级科技计划支持未验收的不得重复申报;纳入省统计部门调查范围的规模以上企业,须提供已报送的上《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统计调查表》。

项目

一、创新化学药物研究开发

课题1 小分子药物研发及其关键技术创新 研究任务: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糖尿病等高发重大疾病,开展药物设计、化合物筛选、创新制剂、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和(或)临床研究。

考核指标:临床前研究品种获得临床批件(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改革为默示许可制后,申报临床在规定时限内未收到药审中心质疑和否定意见),临床研究品种获得新药证书。

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1个,临床前研究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200万元,临床研究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300万元,实施周期三年。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2 高端制剂、新型辅料品种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任务:进一步开展和完善膜控型、骨架型及贮库型缓控释给药系统制剂技术;高载药量、特异性释药的微粒制剂的工程化制备及稳定化技术;运用纳米结晶、自微乳化、胶束、磷脂复合物、纳米包合等技术策略,精密调控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和提高透过生物膜能力;对上述新型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技术、安全性控制技术等进行研究;发展高载药量、特异性释药的微粒制剂创新品种,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低毒副作用;开发新型辅料,并关联相应制剂。

考核指标:突破1-2项拥有自由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1-2种新型辅料或高端制剂品种,获得新药证书或进入临床研究。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2项,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200万元。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要求有企业牵头或参与),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的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3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研究任务:围绕促进新药研发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需求,带动和促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开放性新药创制共性技术平台和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制约从研发链到产业链的核心关键瓶颈技术,重点研究并提升靶点研究与确认、化合物优化、工艺研发、临床前评价、临床评价和上市后临床价值评价等技术水平;构建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产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平台,研究并完善加快创新药物和临床亟需药物上市的政策保障体系,形成区域化示范效应。

考核指标:建成技术、人才、资金、政策整合集成、优势突出的全链条开放性新药成果转移转化公共关键技术和系统服务平台,达到新药研发全链条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的高质量一站式服务能力,每年承接新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20个以上(其中一类新药不低于6个),3-5个以上关键技术平台(包括GLP、GCP)获得国际认证或国际行业认可;突破3项以上核心关键技术并在品种研发或产业化中应用;至少支持20个新药品种国内申报,其中10个新药品种国际国内申报;推进5个以上已上市新药的临床价值再评价研究;培育/孵化20家具有显著创新能力的新药研发/生产企业。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1个,经费不超过800万元,要求由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组织,联合产学研机构申报。

项目

二、中药现代化发展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 课题1 中药材大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任务:重点选择市场前景广阔的川产道地药材品种,按照“大中药、全产业链”的模式,加强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在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中药新药、食品、保健品、日化品、兽用产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开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延伸产业链,培育一批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

考核指标:1.规范化种植指标:每个中药材大品种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少于800亩,推广面积不少于4000亩,带动不少于4000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不少于3000元)。其中,珍稀濒危药材大品种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少于400亩,推广规范化种植面积不少于2000亩,带动不少于1000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不少于3000元);2.药品研发指标:每个中药材大品种研究开发新药1-2个(获得临床批件或新药证书),完成1-2个已上市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提升和二次开发;3.相关产品考核指标:每个中药材大品种深度开发不少于5个科技含量高、功效明确的中药相关产品并实现上市销售;4.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5.形成中药材大品种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产业规模不低于50亿。

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3项,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300万元。要求由企业牵头,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课题2 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示范

研究任务:重点瞄准中医药优势领域,针对具有市场前景的大健康需求,大力开展宜食、宜饮、宜用的中医药保健食品、养生食品、功能型化妆品、日化产品等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系列产品的开发(不低于3个),获得上市许可、实现产业化并上市销售。

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5项,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100万元。要求由企业牵头,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不低于2:1。

项目

三、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

课题1 创新抗体药物关键技术及新品种研发

研究任务:开展高亲和力的人源(化)抗体筛选技术、高通量细胞株筛选技术、高产的生产细胞株的构建及筛选技术、高产细胞培养和纯化技术、ADC抗体偶联技术、双功能抗体技术、新型生物制剂技术等抗体研发及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创新抗体类药物。

考核指标:临床前研究品种获得临床批件(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改革为默示许可制后,申报临床在规定时限内未收到药审中心质疑和否定意见),临床研究品种获得新药证书,突破1-2项关键技术。

有关说明:拟支持1个课题,临床前研究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临床研究支持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实施周期3年。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2 新型疫苗等生物制品研究

研究任务:开展细菌大规模培养、细胞大规模培养、病毒大规模培养、抗原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验证与质量控制、临床评价等共性技术研究,推进新型疫苗研发。

考核指标:临床前研究品种获得临床批件,临床研究品种获得新药证书,突破1-2项关键技术。

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数不超过2个,临床前研究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200万元,临床研究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300万元。实施周期3年。要求由企业牵头,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3 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品研究

研究任务:重点开展血浆综合利用的新血液制品开发,开展现有血液制品生产新工艺开发研究,开展血浆蛋白新功能、新疗效和重组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展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去除技术及效果评价研究;开展血液制品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新技术探索研究;开展血液制品药效成分与疾病关系研究等。重点研发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等血液制品。

考核指标:产品完成研发并上市,突破1-2项关键技术。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数1个,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要求由企业牵头,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项目

四、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开发 课题1 心血管系统再生修复重点产品开发

研究任务:开展介入式人工心脏瓣膜的防瓣周漏、可预装,心衰治疗水凝胶原材料的纯化、介入注射方式,血管支架的分子量降解速率可控、内皮原位再生功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

考核指标:突破1-2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申获国家发明专利不低于3项,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或获得创新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许可。

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1个,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实施周期3年。要求由企业牵头,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项目

五、新型医疗器械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课题1 数字诊疗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化

研究任务:开展基于新方法、新技术的面向医院的诊断、治疗、康复类设备的关键技术开发,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面向家庭或社区的诊疗设备、可穿戴监测设备、康复辅具及器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用机器人及智能设备研发,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研发,中医医疗器械与设备研发。

考核指标:突破1-2项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获得上市许可并实现产业化。

有关说明:拟支持课题不超过2个,支持金额每项不超过200万元,实施周期3年。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自筹经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项目

六、生物农业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 课题1-1 突破性青贮、饲草玉米新品种培育

研究任务:利用常规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分子聚合技术,创制一批高产、优质(干物质产量、能量和消化率高)、耐密植、抗倒伏、节水节肥和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异青贮、饲草玉米育种新材料。运用大田选择与实验室鉴定相结合,选育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综合性状优良的青贮、饲草玉米新自交系。根据玉米自交系的杂优类群,加大密度和逆境、抗病的筛选与鉴定,选育高产、优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突破性耐密优质兼用型新品种(粒用和植株青贮相结合)、耐密优质通用型新品种(既可青贮又可收粒)和饲草玉米新品种。开展青贮、饲草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及装备选型配套、适合主要生产经营方式(规模养殖、小农户生产等)配套加工技术模式集成和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

考核指标:创制高产、优质(干物质产量、能量和消化率高)、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异青贮、饲草玉米育种新材料3份,选育高配合力、高产、抗病优良青贮、饲草玉米新自交系3份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育成耐密优质兼用型新品种或耐密优质通用型新品种3个、饲草玉米新品种2个,建立新品种绿色生产千亩示范区3个,辐射推广5-10万亩;提出青贮和饲草玉米高产优质关键技术3项,构建青贮和饲草玉米标准化、模式化生产(加工)模式2套,制定技术规程2个;申报专利或品种权3项。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实施期三年。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250万元。参与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的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1-2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培育

研究任务:针对四川麦区高温高湿、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常发重发等问题,利用分子育种技术,聚合多个抗病抗逆基因,改良籽粒蛋白质、淀粉品质性状及抗穗发芽特性,创制性状优异的育种新材料,培育突破性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

考核指标:创制出在品质、抗病、抗逆、产量等方面有重大育种利用价值的新材料10份以上,培育产量较对照增产8%以上的突破性抗病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2项,制定新品种配套生产技术规程2项;新品种示范推广80万亩。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实施期三年。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250万元。参与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的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1-3 适宜机械化生产的优质高产突破性杂交油菜新品种培育

研究任务:针对生产上急需机械化生产、抗根肿病品种的现状,开展油菜育性、产量、抗病等重要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定向改良技术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开展油菜抗根肿病材料创制与定向改良技术研究;开展适宜机收、优质、高产、抗病等多目标性状的聚合育种技术研究;创制一批育种新材料、优良不育系、恢复系;培育一批优质、宜机械化生产、抗病杂交油菜新品种。

考核指标: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6-8份矮杆(180cm以下)或抗根肿病或抗裂荚或高油(含油量高于50%)的育种新材料;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4-6份优质(含油量高于45%)、高制种产量(亩制种产量100公斤以上)、多抗、高配合力的油菜新不育系、新恢复系;培育2个优质高效杂交油菜新品种,其品质达国家双低标准(芥酸低于2%,硫苷含量<40umol/g饼),含油量高于43%,宜机收(株高200cm以下,株型紧凑,抗倒伏等),高产(机械化生产示范亩产180公斤),累计推广200万亩,新增产值及节本增效3亿元。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实施期三年。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250万元。参与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的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2 优质高效屠宰加工型肉鸡配套系培育

研究任务:开展专门化品系选育,定向选育出生产效率高、产肉性较好、适合屠宰加工、肉质风味优等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以肉鸡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育种目标,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基因聚合等分子技术,结合基于表型组的现代数量遗传学技术和手段,开展遗传评估及育种策略系统设计,研究建立肉鸡育种新方法;构建分子测定和性能测定相结合的杂交优势最大化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配合力测定分析,筛选出优质、高效屠宰加工型肉鸡配套系;开展良繁体系建设,进行配套技术的集成研究和示范推广,实现屠宰加工型优质肉鸡配套系的产业化开发。

考核指标:培育优质肉鸡专门化品系3-5个,育成优质、高效屠宰加工型肉鸡配套系1-2个,达到国家审定标准;通过国家审定配套系1个,获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组装集成屠宰加工型优质肉鸡标准化饲养技术1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5件;研发配套技术3-5项,建立示范基地3-6个,推广父母代种鸡150万套,生产商品代肉鸡1.5亿只以上,实现新增社会产值75亿元,新增社会效益7.5亿元。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实施期三年。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250万元。参与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的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3-1 安全高效生物饲料研发

研究任务:通过培养、筛选或改良获得具有高效降解抗营养因子,或高效产酶、有机酸、功能性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微生物菌株,研究构建菌株特异性发酵工艺;研制安全、优质、高效的单一发酵饲料原料产品;研究仔猪、生长育肥猪不同饲粮类型配合饲料发酵关键技术与工艺,开发发酵配合饲料产品;研发生物活性肽、益生菌、微生物富集微量元素等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

指标考核:筛选特异性功能性高效微生物菌株2-3株;研制并中试生产优质生物饲料原料产品2-3个、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产品3-5个;开发稳定低成本配合饲料发酵关键技术与工艺2-3项,研制并产业化生产生物配合饲料产品2-3个;申报发明专利3-5项;生物饲料产品推广应用10万吨以上,氮、磷、主要微量元素排放降低10%-20%,年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实施期三年。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25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的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3-2 畜禽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产品开发

研究任务:针对猪、禽等动物的重要疫病、新发疫病及多病原混合感染,研发新型诊断试剂,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治疗性生物制剂,新型动物疫苗佐剂、免疫增强剂、耐热保护剂等免疫防控新产品;开展动物细胞全悬浮培养、细菌高密度发酵等疫苗生产新工艺研究;开展免疫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研发新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治疗性生物制剂、诊断试剂共10种以上;新型动物疫苗佐剂、免疫增强剂、耐热保护剂共5-7种;研发细胞全悬浮培养、细菌高密度发酵等疫苗生产及免疫防控关键新技术、新工艺共5种以上;提供免疫防控关键新技术3套以上。申请新兽药5-8件(其中获得新兽药临床试验批件3-5件、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2-3件);获专利授权5-8 件;制定标准4-5项;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科学免疫技术体系3套;新产品年产值1.5亿元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实施期三年。支持专项经费不超过250万元。企业自筹经费与申请的专项经费比例不低于2:1。

第五篇: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

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2011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按照《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总体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集中支持对整体提升我省优势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覆盖面广、关联度高、社会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工艺、关键技术及其配套集成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

(一)工业重点支持领域

2011年工业领域科技重大专项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结合我省科技经济实际需求,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与节能专项。

重点内容:支持风能、太阳能、核能安全高效利用和电力消纳输送等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加快新能源产业应用示范推广的进程。支持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耗指标有重大影响的各种高效、低能耗的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围绕《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所列16条产业链、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递减利用、延长产业链和产业连接等技术。

2.装备制造与制造业信息化专项。重点内容:支持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装备、核能等新能源装备领域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石油钻采及炼化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凿岩设备,真空设备,换热及蒸发设备,电子加工设备,化工、冶金、矿山的机械设备,精密成型加工技术产品,自动化电力设备,试验机设备,新型设施农业装备,电力传动设备精密模具及新型量具、刃具,控制系统及监控设备,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深入实施,开发应用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中小企业的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公共设计制造平台,开发应用设计、制造、管理的集成技术。

3.新材料技术专项。

重点内容:铝、镍、铜、锌、镁等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升级,新能源电池产业和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亟需的高纯材料、超细材料、粉体材料、功能材料、稀土新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材料,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以及材料的先进制备、成型和加工技术及高性能产品。

(二)农业领域

4.农作物分子育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重点内容:以分子育种技术为重点,开展主要农林作物优良品种选育,研发规模化制种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研发示范高效节水和循环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及装备;研发示范农林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业防灾、减灾及灾后农业生产恢复与重建技术;研制高效、低污染的农药、肥料、农膜等农用物资。

5.农产品精深加工与贮运保鲜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专项。重点内容:研发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装备,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功能食品与传统食品;研发农产品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技术、标准及快速检测设备。

6.草食畜牧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循环经济示范专项。

重点内容:以分子育种技术为重点,开展畜禽优良新品种选育,研发示范畜禽安全环保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养殖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装备,开发新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等产品。

(三)社会发展领域

7.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专项。

重点内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矿区环境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垃圾等固体废物、电子废弃物、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8.生态治理专项。

重点内容: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生态恢复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河西走廊风沙区防沙治沙技术研究;祁连山冰川、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等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研究;祁连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技术研究。

9.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控专项。

重点内容: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常见病、高死亡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控制技术研究;重离子加速器治癌装置及其它重大医疗设备研究开发与产业化。10.中药现代化与生物技术专项。

重点内容:继续开展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肃)基地建设,推动兰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特色中成药和藏药研制,重大新药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及产业化;优势中药材为依托的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等开发研究;国家级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和特色中藏药生产基地集成技术研发;大宗道地中药材产地加工质量标准研究,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选育;大宗中药材GAP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应用生物技术研究;生物药品、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生物药研究;传统产业的生物技术创新及新兴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生物转化技术、酶制剂、新型食品添加剂等研发及产业化。

11.公共安全专项。

重点内容: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技术、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价研究;食品中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检测与筛查方法研究;城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研究开发;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集成技术研究;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研究。

12.其它社会发展专项。

重点内容:敦煌和麦积山石窟、重要历史文化遗址等文物的保护技术研究。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技术研究。

二、申报要求

1.重大专项项目原则上要以企业作为申报主体,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开发团队。鼓励产学研联盟联合申报。项目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作为申报书的附件。

2.申报项目研究及产业化目标明确、具体,研究内容重点突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前景明确,产业化机制可行,项目承担单位具有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良好基础。

3.项目主要负责人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积累,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并具有良好的信誉度以及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项目负责人没有在研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本申请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

4.项目支持金额50-200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5.项目申请单位要提出科学合理的专项目标和阶段目标,总体目标要突出,阶段目标要明确突破的关键技术及其具体技术指标,产业化类专项应明确经济效益指标。切忌大、全、散,力求科学、明确、集中;围绕确定的目标,详细分析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要重点进行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分析,找出存在的技术障碍及解决途径,进行知识产权分析和技术标准分析,对于产业目标明确的专项,要进行产业发展和竞争力分析,提出对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涉及引进的专项,要制定系统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

下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2013年课题申报指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