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学安事迹

时间:2019-05-13 08:4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郎学安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郎学安事迹》。

第一篇:郎学安事迹

全力谋求发展 尽心回报社会

----武清区政协常委、大华电力公司总裁郎学安事迹简介

天津市大华电力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总裁郎学安同志,1961年出生,清华大学EMBA毕业。现任武清区政协常委、市电力行业协会理事会成员。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的奋力拼搏,郎学安将一个当初只有十几人的施工队,一跃发展成为在天津市乃至整个华北地区都颇具影响的知名企业,并且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积极发挥表率作用。目前,大华公司拥有员工1200人。企业净资产1.9 亿元;2008年经营收入2.1亿元,上缴税收1119万元。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郎学安带领大华公司全体职工迎难而上,化危为机,企业发展步伐不但没有放缓,反而呈现出勃勃生机。今年预计上缴税收1600万元。大华公司还被选为市电力行业协会会员,目前正在申请办理ISO9000体系认证。郎学安本人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博爱奖章获得者、优秀企业家、抗震救灾和支教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等众多荣誉称号。

一、敢为人先勇创业,注重实干谋发展

在下海之初,郎学安在人人羡慕的供电系统工作,由于工作出色,担任了副所长职务,可以说不仅捧着金饭碗,而且个人前程一片光明。1998年,郎学安勇于向自我挑战,在众人的惊诧声中,从国家电网公职岗位走向一片新的天地,带领十几个人白手起家,成立了一家民营企业,开始了不平凡的创业之路。期间,遇到的困难不胜枚举,经历的坎坷数不胜数。但郎学安坚信:付出定有回报。通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郎学安从成功不断走向新的成功,企业从发展不断迈向新的发展。一步步巨大的跨越、一个个崭新的亮点,使大华公司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郎学安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998年11月,公司成立之初,郎学安科学谋划,仅一个月时间就使企业迅速步入经营发展的快车道。一年多时间,迅速拓展 市场,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快速扩张,公司从雏形走向成熟。2000年至2005年,大华公司再度迅猛扩张。2003年成立非开挖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组建变电施工队和班组,短短5年时间综合实力跻身于业界榜首位置,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从单一的电网改造向纵深发展,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工程基地遍布天津市各个地区,一件件精品工程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6年至2008年,大华公司出色完成了大乙烯电源线工程、空客320电源线工程、火箭基地电源线等三大天津市重点工程,用实力塑造了大华的品牌价值。2007年提前完成武清区石各庄220KVA变电站、电源线工程和京津城际快线220KVA牵引站工程,以及蓟县渔阳220KVA变电站及电源线工程,受到两地政府的表彰。注重科技创新,是大华公司的一大特色。2008年成功引进动力伞施工,成为华为地区施工技术上的一大亮点。成功应用动力伞施放架设电缆牵引导线,解决了山区作业的难题,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成为整个华北惟一的一家高科技施工技术企业。

二、面对挑战不后退,抢抓机遇谱新篇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受到波及。为保持大华公司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朗学安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模范。他多次与公司各级人员座谈,统一思想、共谋出路。大家形成共识:迎接挑战、合力攻坚。有鉴于此,朗学安亲自把关每一细节问题,带领职工积极开拓。实践证明,决心和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企业发展不但未受影响,反而在逆境中节节攀升。各项指标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30%以上。今年初,又投资成立了大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正积极筹措公司上市,争取成为首家上市的武清人自己的企业。更为重要的是,为支持就业,大华公司向社会公开承诺:回报社会不裁员、共克时艰不降薪。并且为企业职工普遍增加了福利待遇。朗学安曾说:“我不减员、不降薪,让员工感觉到家的温暖,这就是为武清做贡献” 为打造一流的团队,在企业管理中,朗学安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定期缴纳“五险一金”,投资数百万元新建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建立了职工活动中心,设立各种娱乐设施(台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每年举办迎春联欢会、庆“五一”文艺汇演、庆“十一”卡啦OK大赛、建厂庆典、各类球技比赛、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业余活动,丰富了职工的生活,受到全厂职工的拥戴。

三、热心公益重境界,关注民生作使命

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郎学安始终牢记政协委员的宗旨,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多次义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如抗击非典,大华公司积极捐款捐物;为支持教育事业多次慷慨解囊;市区的南京路以及武清的路网建设等多项市、区重点工程,郎学安都积极提供赞助和服务,捐款捐物总计90多万元。2008年的汶川地震,大华公司捐款50万元现金,组织职工捐款2万元。与此同时,郎学安为武清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关于重视学生安全”等三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受到区政协的表彰奖励,还被授予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人们常问朗学安的追求是什么?朗学安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别,奉献无大小之分,只要能为百姓做一点事,为社会出一点力,这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人生价值。这就是郎学安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的执著追求,也是一名政协委员的真实写照。

2010年11月5日

第二篇:学工部材料事迹(郎坤)

关爱农民工子女,六年不辍伴飞小雏鹰

——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郎坤

郎坤简介:

郎坤,女,管理学院0901班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连续6年组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工作。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0中国大学生人物”、“2010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届“湖北跨越发展青年先锋”、“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并于2011年6月入选“全国高校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报告团”进行全国巡回演讲。

郎坤成绩优异,本科期间综合测评四年总评专业第一,研究生期间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毕业论文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二等奖;她热衷于科研创新,主持课题1项,参与课题6项,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荣获湖北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湖北省赛区“十佳之星”称号等。

在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之余,郎坤自2004年上大学以来,坚持六年关爱帮扶农民工子女,服务时数累计达5000余小时,帮扶1400多人,走访行程超过1.8万公里,被誉为“最执着的志愿者”。2011年5月4日,郎坤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并作为荣获该奖项的唯一在校学生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表彰座谈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同时,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0中国大学生人物”、“2010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届“湖北跨越发展青年先锋”、“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青年五四奖章”、“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郎坤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社会与法频道在“新闻联播”、“ 晚间新闻”、“ 新闻直播间”、“ 大家看法”等栏目中对郎坤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瞭望》新闻周刊、《青年文摘》杂志、《京华时报》、湖北卫视、《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武汉理工大学报》等各级媒体对郎坤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幅专题报道。同时郎坤荣登《中国青年》封面人物,《中国教育报》对其事迹进行了整版地宣传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2010年底,武汉理工大学隆重举行“郎坤事迹报告会”,并组建“郎坤志愿服务队”。目前已经在武汉理工大学范围内已经掀起了一股热议“郎坤现象”、学习“郎坤精神”的热潮。

一、结缘“屋顶小学”,义务支教解忧愁

和武汉市几百家菜市场一样,江汉区高家台这家菜市场毫无特殊之处。但是,很难想象在如此喧闹的地方,在屋顶上竟然有着一所专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民办小学——凌智小学。整个学校都建在菜市场楼上,全校六个年级十个班都在二楼上课,学校将楼顶平台改造成一个空中运动场,孩子们每天就在上面升旗、做操、游戏„„因此得名“屋顶小学”。

2005年3月,时任班团支书的郎坤得知“屋顶小学”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后,就决心帮助他们。经过与校方的17次沟通和实地走访后,郎坤组织成立了第一支“屋顶小学”义务支教团队,每周五为孩子们提供音乐、舞蹈、英语等课程。四年里,郎坤采取接力支教的形式,共招募了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志愿者们平均每周授课达22学时。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进城的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很大,对孩子的教育缺乏重视,这些孩子的生活,比城市里同龄的孩子们多了许多的艰辛。结合这些孩子的特点来因材施教,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与志愿者们建立起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志愿支教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志愿服务工作突出,郎坤于2007年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和“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2008年4月被授予第五届“武汉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二、投身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写青春

2008年8月—2009年7月,郎坤带领武汉理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奔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锤炼自我,践行理想!

(一)倾心支教工作,传播新思新知

郎坤在支教地主要承担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龙里县城关三小毕业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初次接触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并且学生基础差,发音不标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兴趣„„一段时间的教学并不见效,这让她有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不轻易服输的郎坤通过请教、听课、备课、谈心等途径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天道酬勤,经过不懈的努力, 她倡导的“快乐英语·激情英语”授课模式使教学工作从“上课困难”变成“下课困难”,孩子们深深爱上了这个使尽浑身解数变着花样让他们好好学习的老师。她所教授的科目毕业考试平均分达到91分,及格率为100%,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传播志愿精神,展示雏鹰风采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郎坤主动承担起龙里县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工作,针对农民工子女建立了龙里县“为了明天——七彩阳光工作室”,下设雏鹰志愿者基地、素质拓展训练营和心理援助爱心联盟等机构,成为了农民工子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经过一年的努力,雏鹰志愿者项目已经成功选拔了67名雏鹰志愿者,并根据个人特长和服务意愿组成了“七小”志愿者(小记者、小保安、小环保、小礼仪、小向导、小文艺、小监察)。雏鹰志愿者们在辅导员郎坤的带领下,开展了大量的志愿活动,服务校园内外。

她所承担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成绩突出,2009年7月龙里县荣获“全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县”,成为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级单位;龙里县城关三小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单位,成为全省获得此荣誉的三所小学之一。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关注留守儿童

在支教过程中,郎坤发现随着龙里县每年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在农村也产生了一个人数众多而且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在和“留守儿童”学生交流中,郎坤发现这部分孩子普遍存在亲情缺失、监护不力的情况,他们违反纪律甚至产生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比例较高。于是如何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机制成为了郎坤不断探索的课题。为了找到答案,她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教学之余完成了龙里县“献爱心·送营养”助学爱心基金的策划方案,并积极投入到龙里县贫困学子项目库的建设当中。郎坤走访了全县全部14个乡镇、数十个村,为130多名贫困儿童带去了学习、生活用品。长期为孩子们提供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心理辅导、权益保护、爱好培养等服务,帮助孩子们找到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点,体会关爱,进而找准自己的定位,积累自信。

一年来,郎坤共为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募集价值4万余元的物资。其中,在2009年六一儿童节,她带领龙里县25名留守儿童到贵阳参加了“歌唱祖国庆六一——手拉手一起走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并获赠10000余元的学习、生活用品。此外,她还号召全国各地网友献爱心,共收到洗净消毒后衣物和文体用品近4万件,募集到帮扶资金15232.8元及价值1万余元的图书。

三、践行创先争优,持之以恒做贡献

返校读研期间,郎坤继续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生活问题。2010年8月,已回武汉理工大学读研二的她,通过联系深圳爱心人士,为哪嗙乡谷冰小学更换了使用达31年的课桌椅。她经常深入武汉周边农民工子女学校调研,并结合自己兼职支教4年、专职支教1年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工作经验,选择农民工子女最根本、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为切入点,参与创建面向全武汉农民工子女的“5+1彩虹计划”志愿服务体系,更加全面、深入地践行志愿服务事业。

郎坤同学坚持六年不辍帮助农民工子女,投身于关爱农民工子女事业,其优秀事迹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她在“屋顶小学”支教期间受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的接见,同时作为武汉理工大学“创先争优”典型,郎坤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武汉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并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第五届湖北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宣扬郎坤精神,武汉理工大学专门成立“郎坤志愿服务队”,让更多的同学投身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事业中来,将郎坤奉献精神发扬光大,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持之以恒做贡献,创先争优做表率。“希望在,胜利就在,年轻没有失败!”郎坤每次说起这句话都是激情澎湃的“我将用我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在关爱农民工子女的道路上继续求索„„

[点 评] 从平凡中走来,没有激昂的誓词,只有默默无闻的身体力行,6年时间,累计5000余小时服务时数,1400多人次帮扶,超过1.8万公里行程,不管烈日还是酷暑,不管疾风还是骤雨,不管崎岖还是坎坷,她都一如既往,关爱农民工子女,六年不辍伴飞小雏鹰。支教之路从不一路平坦,她却甘之如饴;奉献之路从不一帆风顺,她却乐此不疲,她以敏锐的听觉,洞察社会微弱的声音;以实际行的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她用自己的坚持,解读着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对国家、对社会理应的担当;她无私奉献的坚持使我们怦然心动,她思索服务社会的心让我们拥有了将感动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也让我们了解了新时代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深刻意义。

第三篇:安东亚事迹学习体会

安东亚事迹学习体会

8月22日,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阜蒙县大五家子学校安东亚老师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永远的烛光》。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震撼,安东亚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他无愧于我们当代的人民教师的楷模,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蒙古族人民的骄傲!

可以这么说,我是哭着读完这篇报道的。虽然事迹不是惊天动地,听起来都那么熟悉亲切,但是从他身上看到了教师的品格,也正是当代教师中少数人缺少的东西,在当今物欲喧嚣、心态浮躁的社会,缺少的就是安东亚这样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坚强毅力、呕心沥血、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安东亚是一个土生土长,从小山村走出的‘民转正’教师,他从少年就立下了入党、当教师这两个人生目标,而且一生追求,矢志不渝。当我读到“孩子他爸和我结婚那时候,就是民办老师。这么多年,看他得过的奖励、证书可不少,县里的、市里的、省里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让孩子他爷最高兴的,就是那年入党。当天下晚儿,这爷俩唠了足足大半宿。”安东亚的老伴韩玉莲讲,“这一辈子,他把当老师、入党这两样儿,看得比命都重要!”时我感慨万千,安东亚坚定的理想和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一生鼓舞着他甘于清贫,扎根山乡40年,用满腔的挚爱和一颗永远燃烧的心,无怨无悔、全心全意扑在家乡的教育事业上,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是教师,也是共产党员,我将他的事迹化作我工作、学习、生活的动力,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中从小事、细节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生命已逝,遗爱人间,安东亚一生清贫,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厚重的精神财富,他的事迹一定会感染当代的教师,我们的教育事业定会在他精神感召下前途光明。

我们要向安东亚老师学习,安东亚永远活动在我们心中!

第四篇:学习安东亚事迹

学习安东亚事迹

永远的烛光——记阜蒙县大五家子学校教师安东亚

作者:刘丹李鸿本

生命虽然已经逝去,却留给人们以长长的思念,璀璨的精神烛光将永久地闪烁在历史的星空下,学习安东亚事迹。

初夏,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阜蒙县西北区,开始了一次英魂的寻访之旅。

“你问安东亚?是他的学生吧?又来晚一个,安老师没了呀!”在阜蒙县大五家子镇一下车,路边小商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眼里分明透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眷恋。

“你是记者?来采访安老师……唉,昨晚我又梦见他了,还是在这门口站着,天黑透了,他在门灯底下一个个地看着学生放学回家……”在大五家子学校大门口,门卫倪师傅的语气中透着质朴的怀念和伤感。

“这就是安老师的办公室,我上班5年,一直就是安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今,他,人是不在了,可我总感觉他没有走,还在我们学校,就像天天在我身边!”谈起安老师,大五家子学校年轻的政教教师徐坤禁不住潸然泪下。

……

整整一个星期,记者在大五家子不停地采访,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学生,还是那些淳朴憨厚的村民,都给我们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入夜,当我们无法安眠,经过大脑剪辑的串串故事幻化成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活生生而又光彩照人的山村教师踏着崎岖山路,身披着霞光,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地向我们走来……

虽是一名农村教师,但他登上了事业的高峰,起点是从山村小路走来

夜,已经很深了,阵阵癌痛让安东亚根本无法入睡,老伴韩玉莲又拿来一个枕头垫在他的后背,他只能半坐半卧地靠在木椅上。录音机正播放着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这是这位病榻上蒙古族汉子最喜爱的一首歌。

“玉莲,你听,腾格尔唱‘我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天堂’。(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我说呀,我的学校,就是我的天堂,我的家!”听到丈夫那微弱而真挚的话,韩玉莲轻轻地点头:“跟你过20多年啦,我还不了解你?你的天堂在校园!”

是的,已处在弥留之际的安东亚仍眷恋着他一天也不愿离开的校园。他深知终点已经不远,但40年风雨路程的起点又怎能忘怀?

大五家子学校位于阜蒙县“西北区”大五家子镇,全镇10个村、1.8万人口,这里到处是浅山丘陵,土壤贫瘠,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县乃至全市、全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正因为贫困落后,这里的乡亲们都眼巴巴地盼着所有孩子都能读书考学,飞出山乡,改变贫困的命运。

1955年,安东亚就出生在大五家子镇西哈尔套村一户蒙古族家庭。父母都没上过学,母亲淳朴勤劳,家务、农活都是一把好手。父亲是一位从小入伍参加革命、解放后退伍回乡的“老八路”。从小,父亲的言行深深影响着他。“求解放必须跟着共产党!打仗革命就得不投降、不怕死,可没文化就得受穷,没文化是做不成大事的!”

父亲的话在安东亚幼小心灵中埋下了种子。尽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读完了小学、中学,而他学习成绩优异,并立志要当一名“教文化”的人民教师;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中学毕业年仅17岁的安东亚被村里选送到本村小学,如愿当上了一名挣工分的民办教师。他记得上班头一天晚上,父亲高兴得一夜没睡,天亮后送他一句话:“可得好好干!”

此后的40年教学生涯中,安东亚没有辜负父亲的那句话。他教过小学所有课程,曾担任小学负责人;因工作表现突出,1983年被调到大五家子中学任语文教师,先后做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职教主任、政教主任等工作;同样是因为各方面成绩突出,1986年由民办教师“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1993年7月,他实现了人生的另一个愿望,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事迹材料《学习安东亚事迹》。

“孩子他爸和我结婚那时候,就是民办老师。这么多年,看他得过的奖励、证书可不少,县里的、市里的、省里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让孩子他爷最高兴的,就是那年入党。当天下晚儿,这爷俩唠了足足大半宿。”安东亚的老伴韩玉莲讲,“这一辈子,他把当老师、入党这两样儿,看得比命都重要!”

从教40年,安东亚从最早挣生产队公分,到后来村里每月补助5元钱,直到“转正”开始挣工资,每月两三百元钱的收入一直到2004年。而仅靠这微薄的收入,还要养活一对儿女和年迈的父母,清贫可想而知。

当年有好多人劝他:“挣那么俩钱儿,还不如回家种地算了。”是的,凭安东亚的头脑和勤劳,就算回家务农,家里的生活也一定会比他当教师宽裕。但一想到当初自己的选择,一想到那些眼巴巴盼着孩子出息的乡亲,一想到校园里的那些山乡孩子,他选择的是坚守。直到离世,他没有给家里留下任何积蓄。

从教40年,安东亚是学校里的“全能”教师,他教语文,不爱学语文的学生会爱上语文课,爱上写作文;他做政教工作,校园里就变得更加张弛有度,秩序井然;他当班主任,再调皮的学生都能被他管理好,什么样的班级在他的管理下都变得学风良好,井井有条。

1983年他刚调到中学那年,校内有一个让所有人头疼的班级,两任班主任都被学生气跑了,无奈只好由校长兼任,安东亚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两年,这个班不仅被评为市级三好班级,而且全班成绩突出,重点高中升学率全校第一。

从教40年,安东亚教过的学生记不清究竟有多少。学校150多名教师中,好多都曾是他的学生。全镇有好多家庭中,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有的留学、工作在国外,有的在各省市大机关、大企业担任领导工作,也有的留在本乡务农。无论做什么工作,他们都兢兢业业,出类拔萃;无论在哪里,他们都骄傲自己是安老师的学生。

从教40年,安东亚无论家住西哈尔套老家,还是后来搬到校外家属房,从来都是最早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校园,甚至没人记得他请过哪怕是一天的病假或事假。

同事们说,“他好像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永远都是在工作;他仿佛就是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候到学校,哪怕只有几个人在校,其中一定有他。”

老伴儿韩玉莲说,“孩子他爸这辈子,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工夫和心思,都在学校,都在他学生身上!”

2008年4月中旬,担任八年级年级组长、语文教研组长、一个班级班主任和两个班级语文课的安东亚,忽然感到走路气喘,上下楼都异常吃力,校领导强制要求他住院检查。

2008年4月25日,安东亚被确诊患有恶性胸腺瘤,这一不祥的消息牵动了亲人、同事、学生和乡亲们的心。准备手术之前,人们纷纷赶来看他,很多人忍不住哭了,安东亚却坚定地说:“我要是走了,你们送我;我要是回来了,还去上班!”

人们愿意把教师比作“园丁”,他更是学生心目中的严父和慈母

在物欲喧嚣、心态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不为诱惑所动,坚持职业操守显得弥足珍贵。同事们称赞安东亚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学生们说安老师就是师德高尚的典范,安东亚说:“教师的师德就是爱事业,爱学生。”

爱,就是爱。安东亚把他一腔的爱,都无私奉献给了他的事业和学生,而且爱得是那么的深沉、热烈,而又绵长。

今年36岁的何秋颖曾是安东亚老师的学生,如今也是大五家子学校小学部的一名班主任教师。她回想起当年安老师做她班主任时的点滴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当年,安老师在全校就‘严’得出名,学生们甚至在私下里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凶神恶煞安东亚’。无论大小,同学们都怕他。可自从教我之后,我感觉他不仅对学生的纪律、学习管理特别‘严’,而且对学生的那份爱心、细心,简直像一位妈妈。”何秋颖回忆,那是她读初二的1993年,天越来越冷,大家都从家里带来厚厚的小垫铺在凳子上。班里有两名男生没有妈妈,安老师便特意给这两名男生每人做了一个崭新的棉垫。

“当时,那两名男生谁都舍不得坐安老师送给他们的小垫,天天珍藏在桌阁里,直到毕业还很新很新的,拿回了家。”

“初三开学第一天语文课,因为家里困难交不起书费,我妈妈只好向别人借来一套旧教材给我上课。”何秋颖讲,她当时因为手里的旧教材感到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上课时也无精打采,打开书本又匆匆合上,还有意用文具盒盖在上面。下课后,安老师要求她留下来。

“当时我心里怦怦跳,心想安老师肯定会狠狠地批评我。没想到,安老师在课堂上早已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趁着同学们出去做间操,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咱俩把语文书换一下。’拿着安老师崭新的语文书,一股说不出的暖流涌遍全身。从此,我不知为什么就喜欢上了语文课,语文成绩也直线上升。”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学习安东亚事迹》

第五篇:学习安东亚事迹

学习安东亚事迹

永远的烛光——记阜蒙县大五家子学校教师安东亚

作者:刘丹李鸿本

生命虽然已经逝去,却留给人们以长长的思念,璀璨的精神烛光将永久地闪烁在历史的星空下。

初夏,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阜蒙县西北区,开始了一次英魂的寻访之旅。

“你问安东亚?是他的学生吧?又来晚一个,安老师没了呀!”在阜蒙县大五家子镇一下车,路边小商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眼里分明透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眷恋。

“你是记者?来采访安老师……唉,昨晚我又梦见他了,还是在这门口站着,天黑透了,他在门灯底下一个个地看着学生放学回家……”在大五家子学校大门口,门卫倪师傅的语气中透着质朴的怀念和伤感。

“这就是安老师的办公室,我上班5年,一直就是安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今,他,人是不在了,可我总感觉他没有走,还在我们学校,就像天天在我身边!”谈起安老师,大五家子学校年轻的政教教师徐坤禁不住潸然泪下。

……

整整一个星期,记者在大五家子不停地采访,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学生,还是那些淳朴憨厚的村民,都给我们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入夜,当我们无法安眠,经过大脑剪辑的串串故事幻化成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一个活生生而又光彩照人的山村教师踏着崎岖山路,身披着霞光,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地向我们走来……

虽是一名农村教师,但他登上了事业的高峰,起点是从山村小路走来

夜,已经很深了,阵阵癌痛让安东亚根本无法入睡,老伴韩玉莲又拿来一个枕头垫在他的后背,他只能半坐半卧地靠在木椅上。录音机正播放着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这是这位病榻上蒙古族汉子最喜爱的一首歌。

“玉莲,你听,腾格尔唱‘我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天堂’。(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我说呀,我的学校,就是我的天堂,我的家!”听到丈夫那微弱而真挚的话,韩玉莲轻轻地点头:“跟你过20多年啦,我还不了解你?你的天堂在校园!”

是的,已处在弥留之际的安东亚仍眷恋着他一天也不愿离开的校园。他深知终点已经不远,但40年风雨路程的起点又怎能忘怀?

大五家子学校位于阜蒙县“西北区”大五家子镇,全镇10个村、1.8万人口,这里到处是浅山丘陵,土壤贫瘠,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县乃至全市、全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正因为贫困落后,这里的乡亲们都眼巴巴地盼着所有孩子都能读书考学,飞出山乡,改变贫困的命运。

1955年,安东亚就出生在大五家子镇西哈尔套村一户蒙古族家庭。父母都没上过学,母亲淳朴勤劳,家务、农活都是一把好手。父亲是一位从小入伍参加革命、解放后退伍回乡的“老八路”。从小,父亲的言行深深影响着他。“求解放必须跟着共产党!打仗革命就得不投降、不怕死,可没文化就得受穷,没文化是做不成大事的!”

父亲的话在安东亚幼小心灵中埋下了种子。尽管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读完了小学、中学,而他学习成绩优异,并立志要当一名“教文化”的人民教师;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中学毕业年仅17岁的安东亚被村里选送到本村小学,如愿当上了一名挣工分的民办教师。他记得上班头一天晚上,父亲高兴得一夜没睡,天亮后送他一句话:“可得好好干!”

此后的40年教学生涯中,安东亚没有辜负父亲的那句话。他教过小学所有课程,曾担任小学负责人;因工作表现突出,1983年被调到大五家子中学任语文教师,先后做过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职教主任、政教主任等工作;同样是因为各方面成绩突出,1986年由民办教师“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1993年7月,他实现了人生的另一个愿望,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孩子他爸和我结婚那时候,就是民办老师。这么多年,看他得过的奖励、证书可不少,县里的、市里的、省里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让孩子他爷最高兴的,就是那年入党。当天下晚儿,这爷俩唠了足足大半宿。”安东亚的老伴韩玉莲讲,“这一辈子,他把当老师、入党这两样儿,看得比命都重要!”

从教40年,安东亚从最早挣生产队公分,到后来村里每月补助5元钱,直到“转正”开始挣工资,每月两三百元钱的收入一直到2004年。而仅靠这微薄的收入,还要养活一对儿女和年迈的父母,清贫可想而知。

当年有好多人劝他:“挣那么俩钱儿,还不如回家种地算了。”是的,凭安东亚的头脑和勤劳,就算回家务农,家里的生活也一定会比他当教师宽裕。但一想到当初自己的选择,一想到那些眼巴巴盼着孩子出息的乡亲,一想到校园里的那些山乡孩子,他选择的是坚守。直到离世,他没有给家里留下任何积蓄。

从教40年,安东亚是学校里的“全能”教师,他教语文,不爱学语文的学生会爱上语文课,爱上写作文;他做政教工作,校园里就变得更加张弛有度,秩序井然;他当班主任,再调皮的学生都能被他管理好,什么样的班级在他的管理下都变得学风良好,井井有条。

1983年他刚调到中学那年,校内有一个让所有人头疼的班级,两任班主任都被学生气跑了,无奈只好由校长兼任,安东亚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两年,这个班不仅被评为市级三好班级,而且全班成绩突出,重点高中升学率全校第一。

从教40年,安东亚教过的学生记不清究竟有多少。学校150多名教师中,好多都曾是他的学生。全镇有好多家庭中,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有的留学、工作在国外,有的在各省市大机关、大企业担任领导工作,也有的留在本乡务农。无论做什么工作,他们都兢兢业业,出类拔萃;无论在哪里,他们都骄傲自己是安老师的学生。

从教40年,安东亚无论家住西哈尔套老家,还是后来搬到校外家属房,从来都是最早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校园,甚至没人记得他请过哪怕是一天的病假或事假。

同事们说,“他好像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永远都是在工作;他仿佛就是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时候到学校,哪怕只有几个人在校,其中一定有他。”

老伴儿韩玉莲说,“孩子他爸这辈子,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工夫和心思,都在学校,都在他学生身上!”

2008年4月中旬,担任八年级年级组长、语文教研组长、一个班级班主任和两个班级语文课的安东亚,忽然感到走路气喘,上下楼都异常吃力,校领导强制要求他住院检查。

2008年4月25日,安东亚被确诊患有恶性胸腺瘤,这一不祥的消息牵动了亲人、同事、学生和乡亲们的心。准备手术之前,人们纷纷赶来看他,很多人忍不住哭了,安东亚却坚定地说:“我要是走了,你们送我;我要是回来了,还去上班!”

人们愿意把教师比作“园丁”,他更是学生心目中的严父和慈母

在物欲喧嚣、心态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不为诱惑所动,坚持职业操守显得弥足珍贵。同事们称赞安东亚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学生们说安老师就是师德高尚的典范,安东亚说:“教师的师德就是爱事业,爱学生。”

爱,就是爱。安东亚把他一腔的爱,都无私奉献给了他的事业和学生,而且爱得是那么的深沉、热烈,而又绵长。

今年36岁的何秋颖曾是安东亚老师的学生,如今也是大五家子学校小学部的一名班主任教师。她回想起当年安老师做她班主任时的点滴往事,依然历历在目。

“当年,安老师在全校就‘严’得出名,学生们甚至在私下里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凶神恶煞安东亚’。无论大小,同学们都怕他。可自从教我之后,我感觉他不仅对学生的纪律、学习管理特别‘严’,而且对学生的那份爱心、细心,简直像一位妈妈。”何秋颖回忆,那是她读初二的1993年,天越来越冷,大家都从家里带来厚厚的小垫铺在凳子上。班里有两名男生没有妈妈,安老师便特意给这两名男生每人做了一个崭新的棉垫。

“当时,那两名男生谁都舍不得坐安老师送给他们的小垫,天天珍藏在桌阁里,直到毕业还很新很新的,拿回了家。”

“初三开学第一天语文课,因为家里困难交不起书费,我妈妈只好向别人借来一套旧教材给我上课。”何秋颖讲,她当时因为手里的旧教材感到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上课时也无精打采,打开书本又匆匆合上,还有意用文具盒盖在上面。下课后,安老师要求她留下来。

“当时我心里怦怦跳,心想安老师肯定会狠狠地批评我。没想到,安老师在课堂上早已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趁着同学们出去做间操,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咱俩把语文书换一下。’拿着安老师崭新的语文书,一股说不出的暖流涌遍全身。从此,我不知为什么就喜欢上了语文课,语文成绩也直线上升。”

“如今,我也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班主任。我经常会用当年的这些小故事来提醒自己,也更加理解和敬佩安老师的爱心和细心。”

大五家子学校八年三班班主任吴玉香也曾是安东亚老师的学生。

“在我的人生当中,最感激的就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安东亚,在我的心目中,他一直就像我的父亲一样,无论当年,还是现在。”

吴玉香回忆,那是1989年她刚上初中的事,当年她的学习成绩很差,全班倒数第三。安老师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和她长谈一次,有进步,多鼓励;有不足,狠批评。初中三年,记不清找她谈过多少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初二那年春天,在家里四个孩子中排行老大的吴玉香,每天放学要到田里刨茬子,耽误了学习时间,甚至累得有时会在田埂上睡着。安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带着班里几名男生一起去吴玉香家里帮她刨茬子。

“当时的感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学习劲头从此特别高。渐渐地,我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不知不觉中,我在安老师的身上,学会了吃苦,学会了敬业,学到了爱心助人,甚至到今天回想起来,我人生中的太多东西,都得益于当年他父亲般的言传身教。”

刚与柔的方法,严厉与慈爱的交融,都渗透着安东亚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学生们年龄虽然幼小,但他们却能从安东亚的严厉教育中体会到老师的那片深情大爱。

安东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艺,使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但安东亚认为,教师的职业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育人,让孩子们有健康向上的灵魂。

从1989年开始,安老师所在班级在全校率先成立了学雷锋活动小组,坚持每周到敬老院义务劳动。20多年过去了,这个好传统一直在大五家子学校延续至今。多年来,安老师的许多经验和做法,都成了全校推行的样板。在全校师生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个无形的核心与榜样。

“没有安东亚老师,也许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在安老师身上,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恩师’的深刻含义。”现就职于市人社局的张军讲起他的恩师安东亚,不禁热泪盈眶。

那是1987年冬,正在读初二的张军因家庭原因面临辍学。安东亚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晚便骑自行车,顶风冒雪,翻越20多里山路,专程来到张军家,细致分析孩子的学习状态,苦口婆心地劝导家长,鼓励张军振作起来,坚定求学的信心。

“当时对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在人生的‘路口’处,幸亏有安老师这样一位父亲般极端负责的恩师……直到今天,我一想起当年他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仍止不住心如刀割。他说,‘老师丝毫不图你们将来有任何回报,只要你们都能成人、成材,有出息,有一天就算我死了,老师足矣!’”张军讲,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安老师就像一盏永远的明灯。在他从教生涯中,不知曾为多少迷茫困惑中的学生指引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他传授给学生们的,何止是知识,更包含着太多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意志和品格。

现在大五家子镇养奶牛致富的吴迪也是安东亚的学生,回想起安老师多年来对他的影响和教诲,内心充满着无以言表的感激,“当年上学的时候,安老师就说过这样的话,‘先成人,后成材。人要活得成功,有出息,路有千万条’。我虽然没能升学,可在家务农也要做一个让老师放心和骄傲的农民。如今,我又在用当年安老师教导我的话教育我的儿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安东亚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山里的孩子格外懂得以心换心。安东亚以一颗金子般的心,换来了金子般的情。

工作在安东亚身边的老师们都知道,安老师代课、代班特别严格,可就像有什么魔法一样,所有他教过的孩子,无论在校生还是毕业多年的学生,都把安老师当成“主心骨”,真心实意地围着他转。

每逢寒暑假或者是安老师的生日,回到母校来看望安老师的学生,就像一群群归巢的小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职业、年龄五花八门,可每个人在安老师身边都是那么的亲昵,摸一摸他浮肿的双手,掸一掸他肩上的尘土,心里的话说也说不完。每当这个时候,是安东亚这个蒙古族汉子最兴奋、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

与安东亚同事30多年的刘景明这样描述安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的情景:“黝黑的脸膛容光焕发,连眼角的皱纹都荡起幸福的涟漪……每次,他必定大声招呼学生们和身边的同事,‘咱们必须出去喝点……’”

韩玉莲告诉记者,“孩子他爸这辈子最得意的,就是自个儿的学生。对学生的事、学校的事,从来都比自个家的事上心多得多!学生来看他,学生来电话,要么就是哪个学生上大学或是到哪儿上班了,他比人家父母还高兴!他的学生,岁数大的、小的,有啥心里话也都乐意和他说!”

在安东亚老师的遗物中,记者发现了一封在读高三学生王天媚写给他的来信:“当校园里第一棵小草泛绿的时候,我又想起母校的你,想起你带我们郊游时爽朗的笑声,想起你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讲解,想起我们犯错时你严厉而又慈爱的目光,想起你总是在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为我们导航……老师,你一定要挺住,等我们凯旋的消息,我们都是你的孩子!”

如果说支撑他抗争病魔的是意志,那超乎常人的意志背后写满忠诚

有人说,一个心怀使命与追求的人,就不会苦闷与迷茫。那么,安东亚的使命和追求是什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在面对癌病与死亡,却爆发出超乎常人的忘我与坚定?

2008年4月25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开胸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安东亚回到了亲人们中间。4个月之后,面对放、化疗之后的强烈反应,强忍着胸骨未接、心包积液以及难以忍受的癌痛,安东亚强烈要求回校工作。校领导命令他在家休息养病,他却不顾家人和校领导劝阻,悄悄回到了校园,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

“看着也不行,撒谎,‘我就到学校看一眼,一会儿就回来’。”韩玉莲讲,“他一在家里休息,就一言不发,眼睛都不愿睁开,一到学校反倒有了精神……天天有老师、学生和家长们来看他,这样一来,他就更待不住了,‘能动,能说话,我就得工作,要不这心里就不踏实’。”

学校领导非常关心安东亚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意他继续上班,但大家也非常了解他的性格和他对工作的执著。如果不让他来校,会给他带来痛苦。经大家反复考虑,决定同意安东亚上班,担一个班级的语文课。

2008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化疗之后头发已全部脱落的安东亚老师戴上一顶纱帽上班。当他走上讲台摘掉帽子时,觉得一定有学生会笑。可出乎他的预料,还没等他开口讲课,同学们已是哭声一片,此刻,这个坚强的蒙古族汉子,也禁不住泪流满面……

此刻,同学们似乎一下子理解了他们的安老师,他把三尺讲台和一名教师的使命,看得要比自己的生命更加神圣。

2008至2009学整整一年,安东亚依然每天早晨5点半到校,直到学生晚自习之后回家,一直坚持到中考结束。在学生和同事们面前,他永远是一副“康复”的姿态,“我没事儿!你看我像有病的样吗?”可学生们并不知道,自从手术之后,各种手术后遗症时刻折磨着他,手脚麻木疼痛,天气稍微变冷,手脚便肿胀得没有知觉,特效止痛药的剂量在一天天增加……每个晚上,他只能半躺半卧,根本不能像常人一样睡觉,从而又导致了严重失眠和神经衰弱。

2009年8月,安东亚接过了校领导安排的政教辅导员工作。校领导本意是想让他的工作能够相对轻松一些,而他却主动带领几位年轻同志,全面担负起了全校1500多名师生的政教工作。

“我清楚记得那是2010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五,我前一晚在校值班,清晨撩开窗帘一看,昨夜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校园。”大五家子学校团委书记谢津飞讲,当时天还没有亮,校园里一片空寂,在教学楼门口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佝偻的身影正在吃力地扫雪。当她跑到楼下一看,正是安东亚老师,一个刚入秋就不得不戴上棉手套、穿上棉大衣的病人,却在这隆冬的清晨扫雪……当起床号吹响,学生们踏着安老师在积雪中扫出的道路走进教学楼时,他又拿着手电筒,站在楼门大厅,目送着每一名学生走进教室。

“当时的那一刻,我的眼泪真是止不住夺眶而出;那一幕,就像一幅刻骨铭心的图画,从此永远定格在了我和全校师生的心中。”谢津飞说。

韩玉莲告诉记者,“2011年一年,孩子他爸7次住院,每回从医院回来,第二天就说啥也得去上班!他说只要一上班,他心里就舒坦,病就好多了……从家到学校,平时也就5分钟的路,可他走几步就得歇歇,一趟就得走上半个多钟头。他走着费劲,后来就干脆住在学校,顿顿我给他送饭。”

2011年5月前后,安东亚曾两次在市中心医院呼吸肿瘤科住院。

“我接触过的患者可以说不计其数,但像他这样的真是罕见。到现在,我们还记得他住的是512病房3床。”市中心医院呼吸肿瘤科主任田慧丰告诉记者,“安东亚言语不多,却给医生、护士和同屋病友都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他特别坚强、乐观,精神状态与其他同类疾病患者大不相同,他和身边人谈论的,总是工作。”

“我们的职责就是为患者服务,可他这个患者却让我们特别受教育,特感动,也感觉从他身上学到了好多难得的东西。”护士王月告诉记者,安东亚住院期间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五一”前的一天。那一天,恰好是安东亚从全市表彰大会上光荣地领

回了全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大红绶带。“他那天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大伙都羡慕地问这问那。听说他重病几年还一直在上班,大家都很惊讶。我们当然非常了解他的病情,所以更是在心底敬佩他超乎常人的敬业和坚强。”

安东亚本就是一个常人,他超乎常人的坚强来自哪里?他是把内心所有的痛苦全部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他把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到了他的工作和事业当中。

2011年11月开始,安东亚的病情快速恶化,可离开校园的他仍然时刻牵挂着学校的工作,牵挂着校园里的孩子们。

安东亚的表妹、大五家子学校教师吴金霞说:“在他最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每次我去看他,他闭口不讲自己的痛苦,却总是念念不忘问起学校的情况,而且每次都坚定地告诉我,‘等过了年儿一开学,我就好了,还得上班’!”

2012年3月7日,新学期开学仅仅一周,一直盼着再回校园的安东亚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离开了他心爱的校园和学生们。

大五家子学校的全体师生乃至全镇的父老乡亲们,都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那一天,尽管天气特殊地寒冷,但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的人群排得很长很长。安东亚老师去世后,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学生纷纷发来信函表示悼念。远在海外的一些学子也以各种形式向师母韩玉莲表示慰问。他们表示,没有安东亚老师的培育,就不会有他们的今天。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心系祖国,热爱祖国。

就在安东亚刚刚离世不久,辽宁省“2011辽宁教育人物”表彰大会在沈阳隆重举行。当人们得知获奖者安东亚已经去世的时候,会场顿时一片寂静……人们默默地向这位优秀的人民教师致哀。市教育局及学校领导回阜后,把那饱含着敬爱与荣誉的鲜花、证书,郑重送到了安东亚老师的墓碑前。

“安东亚老师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迟振晨说,“安东亚用他平凡的一生,诠释了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也实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如果说我们这个社会是一座百花园,他就是那生命最灿烂的一朵

生命已逝,遗爱人间,安东亚一生清贫,却留下了一份厚重的精神财富。

正如安东亚生前所讲,他有两个家。

一个家在紧邻校园的那一座简单的三间平房小院,那里有他的妻子、儿女,还曾有他孝敬的父母双亲。在这个家里,也留下了他的种种愧疚和遗憾。

另一个家就在他一生热爱的校园,那里有他朝夕相处的同事,还有他一生牵挂的所有孩子们。在这个家里,也留下了他人生几乎全部的快乐与收获。

“要说安老师这人呐!以校为家,敬业奉献在他身上体现得真是深到骨子里!”现已退休的大五家子学校原校长冯英贵讲,“有人说他这么苦干了一辈子,太亏、太苦了自个儿……我能理解他,虽说他一辈子清贫,其实他的内心要比所有人都充实、富有。”

“也曾经有少数年轻人对安老师的‘拼命工作法’表示出不理解,甚至还产生过猜疑……好听的,说那老倔头太‘固执’;难听的,干脆就认为他是‘一根筋’……如果用当下许多人的思维模式去想,他图的到底是啥?”大五家子学校校长戴瑞权讲,“其实,他就是为了学校,为了他的这些孩子们!要说他为啥这样爱工作,爱学校,爱孩子?因为在工作中,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承载着他人生最大的希望、幸福和快乐!”

“有人不解,为什么大五家子这地方多年来经济不景气,教育却毫不落后?安东亚就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戴瑞权讲,“在大五家子学校,安老师一直就是一面旗帜。多年以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声地影响着全校师生。正是在他的带动下,全校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教职员工,并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校风。”

老伴儿韩玉莲是安东亚一生最爱,也是一辈子最懂他的女人。结婚30多年来,她一直默默承担起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一个人操持着几乎所有的家务,全心全意支持着丈夫的工作。

“孩子他爸这个人啊,对外人、家人都一样,嘴冷,心热!你看他好像挺心粗,可每回一出远门儿,他准保给我买回点儿啥小礼物,小兜子、小背心啥的,每回都背着孩子们偷偷送给我……最后有病了在市里给我买的这双鞋啊,是我这辈子穿着最舒服的……他在家也发脾气,为了让他一心工作,这些年家里有啥不顺心的事,我都故意不告诉他……学校有啥不顺心的事,他也和我叨咕,我常劝他别对人一点不留情面,太直性了会伤人。他总说,‘我不怕,我是为了工作,这是我的职责!’可心里头,他对人真是实打实的热心肠!”

“孩子他爸这个人啊,一辈子实干、要强,最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得病好几年,明知道家里没钱,可说啥也不向学校开口,更不让我和孩子们开口。他从来也没因为自个儿的事儿向领导开过口……他爸这辈子,是没给家里留下一分钱,可他心里头有他的学生、学校,他知足!”

“孩子他爸这个人啊,一辈子顾学校那头多了,顾家里这头就少了。儿子耽误了学业,没能上大学,他一想起这事儿就内疚……他最疼小闺女,得病之后还总念叨着要看到闺女大学毕业,再看到她结婚成个家,可是没等到啊……我俩一辈子都没去过北京,前两年他就说,等病好了一定领我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门,看升旗,看看毛主席纪念堂,最后还是没去上啊!”

……

家里人、同事们都知道安东亚老师喜欢养花儿,家里面,他养的月季花儿姹紫嫣红;办公室里,他养的海棠花儿人人看了都羡慕,就连从路边挖来的小野花儿,只要他栽到花盆里,都会开得格外灿烂。同事们说,“安老师本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无限憧憬并热爱着美好生活,不同的是,他把这份爱倾注到工作和事业上的,太多太多……”

山村泥土芬芳,鲜花绽放。大五家子的山坡上盛开着一种红艳艳的小野花儿,一丛丛、一簇簇,在雨后的阳光下,肆意烂漫。当地的朋友讲,这种花儿株型低矮,且茎秆似竹,所以人们叫它石竹花儿。安东亚生前常带学生们到山上郊游,曾对孩子们说他喜爱石竹花儿,并以石竹花儿为题,让同学们作文。

“别看它是一种不知名的野花,可特别耐寒、耐旱,生命力顽强,花期超长,从早春可以一直开到深秋。”

当我们乘车归来,看到山坡上美丽的石竹花儿,仿佛又看到了安东亚在花丛中微笑……

下载郎学安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郎学安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安劳事迹(本站推荐)

    爱心无垠 亲情融融 ——记宝鸡市第二届道德模范王安劳事迹平凡的事坚持做就不平凡。在平凡的生活中,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孝心和善举把亲情的纽带牢牢紧固,用无私奉献和默默......

    韩安君事迹

    在文明创建中,我们社区注重细胞建设,在社区中涌现出大批五好家庭,如韩安君夫妻是我社区公认的五好文明家庭。韩安君,张店区杏园街道良乡社区人,男,现年65岁,中共党员,是一名农药厂退......

    安恩达主要事迹

    个人事迹 安恩达21岁进入社会,一直从事焦化行业,从一个打工仔干到拥有自己的焦化企业。焦厂关闭后,他决心选择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态产业,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奋斗目标。经过多方考......

    学习安东亚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安东亚事迹心得体会在聆听了安东亚同志事迹后,感觉很震撼!安东亚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他无愧于我们当代的人民教师的楷模,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蒙古族人民的骄傲作为一名教......

    安银珍2000字主要事迹

    真情谱写奉献歌 赤诚一片献环卫 ——忻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工人安银珍同志先进事迹 “脏我亦开心清巷扫街晨餐玉露闻鸡起,便民方遂意除尘去屑晚沐清风伴月眠。”是忻州市......

    安贵斌 身边事迹

    身边事迹:安贵斌撰写 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记林贤老师事迹 一天下午,刚刚练完大课间操回来的时候,同学们都急切地要吃饭,于是就匆匆开饭了。同学们正吃得起劲,教室里的后......

    校安工程先进个人事迹

    倾情播洒汗水 筑就平安校园 ——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李正俊校安工程先进个人事迹 校安工程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民生工程,我校北教学楼于2010年立项,2011年3月12日开工,2011......

    优秀群安员事迹专题

    个人主要事迹 我叫徐永峰,2010年调入煤质处补连塔化验室任群安员。两年以来,我在化验室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以“安康杯”竞赛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