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时间:2019-05-13 08:2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鼠疫防治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第一篇: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鼠疫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人间鼠疫一般由动物间鼠疫传播而来,主要包括腺鼠疫和肺鼠疫。建国以来,我市一直未发现鼠疫病例,但是在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也都有发生或局部流行。近年来,我省监测相继发现疫源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好鼠疫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鼠疫突发疫情,指导和规范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办理事情规范》、《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和《达州市鼠疫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等为依据编制。

1.3 适用范围

达州市鼠疫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1.4 事件分级

按照发生病例数、波及规模及是否本地感染病例等情况,将事件分为四级。

第一级:我市周边地域出现鼠疫病例; 第二级:我市发现输入性鼠疫病例; 第三级:我市发现本地感染的鼠疫病例; 第四级:我市发生鼠疫暴发。1.5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市疾控中心成立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较大疫情应急处置的内部指挥协调事情。领导小组由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疾控与质量管理科、通疾所、卫生监测科、检验科、科教信息科、后勤保障科和财务科等科室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疾控与质量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指挥市疾控中心各相关科室进行鼠疫的应急处置,为全市鼠疫疫情控制提供技术指导与专业支持,建立完善鼠疫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鼠疫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鼠疫应急处置技术的培训,及时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对鼠疫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等。

2.2应急处置现场工作组

成立流调组、检验组、消杀组、健康教育组和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

流调组主要职责:建立鼠疫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开展个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发病趋势和流行因素分析,提出控制疫情的建议方案,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等。

消杀组主要职责:开展鼠类种群、密度及带毒情况调查,进行疫点、疫区等的消杀灭处置工作。

检验组主要职责:病例实验室诊断及鼠类带毒情况检测。健康教育组主要职责:编制宣传资料,做好中心内部宣传,配合媒体等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配合宣传鼠疫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接受群众来信来电与咨询工作。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设备、消杀药品、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保证应急车辆和经费。

3.监测与预警 3.1 监测

达到事件分级标准,立即参照《鼠疫监测方案》开展人间鼠疫监测和动物鼠疫监测。

3.2 预测预警

按照我市鼠疫疫情的发展动态和流行趋势,我市毗邻地域疫情状况,组织专家分析我市鼠疫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控制策略和办法。

4.信息管理与报告 4.1 信息管理

健全鼠疫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鼠疫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分析核实辖区内疫情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4.2 信息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人员是人间鼠疫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各级医疗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判定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后,按规定期限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在开展鼠疫疫情监测期间,鼠疫监测数据由县级疾控机构随时报告,或按规定报告阶段性鼠疫监测数据,并视监测情况随时进行网络直报。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5.疫情的分级响应

5.1 发生第一级疫情时,按照疫情特点、发生区域和发展趋势,主动分析本地域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点做好以下事情:紧密保持与鼠疫发生地域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应急处置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加强鼠疫监测和报告工作;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按照上级部门的决定,开展联防联控和提供技术、物资支援等。

5.2 发生第二级疫情时,除做好以上事情外,在鼠疫病例发生地所在的县、区要立即赴疫点调查处置,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8天,必要时进行采样检测。

5.3 发生第三级疫情时,除做好第一、二级疫情响应时所做的所有事情外,做好医疗救治和疫情控制工作,积极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堵截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采取必要的控制办法,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

5.4 发生第四级疫情时,除落实以上各项措施外,对密切接触者要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6.市级应急响应

应急处置工作应实行边调查、边处置、边核实,科学有序、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原则。

6.1 应急到位

接到市卫生局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后,市疾控中心启动本预案,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立即组织各个专业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处置和技术指导。

6.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进行调查。查明疫情发生时间、地点、传染源来源和感染历程、传播途径、传播关系,是否有鼠间鼠疫流行及流行地点、规模,当地鼠蚤种群和数量分布等。判定追踪调查接触者,提出需要隔离鼠疫病例、疑似病例、接触者的人员名单和隔离办法。填写《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和《鼠疫接触者调查表》。

6.3 标本的采集与检测 6.3.1 标本的采集 6.3.1.1 人体标本

(1)病人:按照临床病型采取不同的材料,同时采取静脉血液3~5毫升供检。

腺型鼠疫:采取淋巴腺渗出液。其方法是消毒皮肤,用手指头固定淋巴腺,用2~5ml注射器(7或8号针头)穿刺腺肿中心(如腺肿已经化脓则穿刺其周围浸润部位)使针头在腺肿内停留数秒后再行抽取。或者先向腺肿内注射灭菌心理盐水0.5ml摆布之后再行抽取。

肺型鼠疫:采取带血的痰液。如无痰时,可用无菌棉拭子取咽喉部粘液。

败血型鼠疫:采取血液、咽喉分泌物。

皮肤型鼠疫:采取患者疱疹内的液体,如已经形成溃疡,则抽取溃疡周围的组织液。

其他型鼠疫:脑膜炎型鼠疫选采取脑脊液。眼型鼠疫采取眼分泌物。肠型鼠疫采取脓血便。扁桃体型鼠疫和接触者均采取咽喉及扁桃体周围的分泌物。

(2)尸体。

解剖取材:常规解剖采取淋巴腺、心血、肺、肝、脾及其他组织有明显病变的部位。要把每一种材料单独放置一个灭菌容器中。如尸体已经腐败,可采取股骨、胫骨、胸骨或排骨等骨髓。局部取材:如实在不能解剖时,可用穿刺针头穿刺淋巴腺、心、肺、脾、肝等组织液或组织及胸骨或髂骨骨髓。或切断手指取骨髓。

6.3.1.2 动物标本

(1)病、死动物:解剖前先用75%酒精将动物皮肤擦湿(不得将酒精带入脏器),解剖取脏器的每一历程,所用的剪刀、镊子等用75%酒精湿棉及干棉擦拭干净并沾取酒精经火苗灭菌、冷却后再使用。沿腹正中线剪开皮肤至颈部,之后剥离皮下,观察皮下病变及采取淋巴腺。打开胸腔,采取心血及肺脏。打开腹腔采取肝、脾及其他有病变脏器。要注重从有病变部位采取标本,对每个所采取的脏器均做细菌学检查。腐败动物或动物残留的骸骨取骨髓,方法是剥去骨外肌肉,用酒精纱布包裹,或沾取酒精后炙烤,在近股骨头端剪断,以接种针采取骨髓或用灭菌注射器注入少许生理盐水洗吸骨髓。

(2)一般捕获动物:一般只取肝、脾压印培养便可。分离培养时,要每种脏器分别培养。

如在解剖选取材料历程中,发现有病变,则应按(1)病、死动物处置。

6.3.1.3 昆虫标本

(1)集组检验:按同地域、同寄主、同种属分组检验,5~10匹/组。1/10万龙胆紫灭菌生理盐水洗涤3次,置灭菌乳钵内研碎,加少许生理盐水研成悬液后备检。

(2)单匹检验:洗涤3次后,将蚤置于灭菌的玻片上,用检蚤镊将蚤的后胸背板和第一腹节剥开,用一根解剖针固定肛门前方,另一解剖针由头部刺入往外拉,便可把胃拉出,再用接种环在玻片上将胃磨碎,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

6.3.1.4 其他标本

(1)土壤标本:采取动物巢穴表面潮湿土层2~3mm的细土约5~10克,重点采取有血迹、死尸、残留的骸骨等处的土层,将其充实研碎,加入pH7.4缓冲盐水制备悬液供检。

(2)皮张:须细心检查,特别是鼠蹊及腋窝部,用解剖刀刮取带有血管部位组织,将其用生理盐水制成悬液供检。

6.3.2细菌学检查方法

鼠疫细菌学常规检查项目为: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及动物试验。但一般捕获鼠类及昆虫标本,可只做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和鼠疫噬菌体试验。疑似病人等某些急于得出判定结果的标本尚须同时做某些快速诊断,获得菌种后尚须做生化试验、辨别诊断、毒力测定及其他特殊检查。

6.3.2.1 显微镜检查(1)制片:如淋巴腺液、骨髓及各种悬液,用接种环将其直接涂抹于脱脂干净的载玻片上。血液可促成厚血片,干燥后以蒸馏水溶去血球后染色。脏器组织以新鲜切面压印。鼠类质料可按腺、心、肺、肝、脾的挨次制片。

(2)染色:标本片天然干燥后,放入乙醇(95%乙醇或甲醇)、乙醚各半的固定液中固定10分钟,天然干燥后染色。染色法可以用革兰氏、美兰或魏申氏染色,作细胞学检查时则用姬姆萨氏染色。

(3)镜检: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及染色特性。典型鼠疫菌的形态为两极浓染、两端钝圆、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脏器压印标本可见到菌体被吞噬细胞吞噬现象。

镜检不能确诊,只能得出初步印象诊断,因有若干其他细菌的形态与鼠疫菌相似,并且鼠疫菌也能有非典型肺炎型形态。但对典型的标本质料,镜检还是有一定诊断意义。

6.3.2.2 分离培养

(1)培养基:所用的培养基要保证质量,经生物学指数鉴定,即于基础琼脂平碟上接种100个鼠疫菌,能有1个以上菌落生长即为合格;敏锐选择培基生长的菌落数接近对照的血琼脂碟的生长数为合格。

使历时要求培养基新鲜、湿润、无污染。一般现场检验室常用1/20万~1/10万龙胆紫溶血培养基。若被检质料腐败或污染较严重,则应使用选择性更强的培基,如胆盐龙胆紫溶血培基。此外,如考虑到被检质料可能含有鼠疫菌噬菌体时,则应在培基中加入抗鼠疫噬菌体血清。培养基pH以6.9~7.1为宜。

(2)培养方法:各种液体被检质料,一般可直接将其滴加于琼脂碟边沿,划线分离培养。血液或穿刺液亦可同时用肉汤增菌培养,24小时后再进行分离培养。脏器质料可用消毒剪刀剪一新鲜切面直接压印于琼脂平碟的边侧,划线分离培养。如怀疑脏器表面污染,可用炙烤的小铁片或解剖刀将脏器表面灼烫,或剪取较大脏器块,在其表面滴上少量酒精,使酒精燃烧,以除去杂菌(注重:灼烫或燃烧不能过重,以免杀死脏器内部的细菌)之后再剪一新的切面行压印、划线培养。

病人、病死鼠等重要质料,每种要接种2个琼脂碟。一般捕获动物标本,可将琼脂碟用特种石墨笔分成若干小区,每区培养一种脏器,要注重各小区之间的划线不得连接。

培养温度为28℃,若被检质料污染严重,可采用低温培养。病人、病死动物及蚤类的培养质料至少要连续观察5天,一般捕获动物的培养质料可连续观察3~5天。天天用显微镜细心观察培养物,并将观察结果做好记录。

如有鼠疫菌生长,则经16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鼠疫菌开始的一段时间生永劫所特有的丝状物及“碎玻璃片”状的幼稚菌落。24小时后可形成中央隆起,中心发暗(黄褐色)、并有粗糙颗粒,周围有薄而透明、不整齐花边的典型鼠疫菌落。

6.3.3.3 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

方法:在培养中发现的可疑菌落,接种于普通琼脂碟上(培养划线要密些),于划线的末端或起端滴加鼠疫噬菌体1滴,使其与培养划线垂直流向另一侧;或用接种环加1滴鼠疫噬菌体于划线(划线起点稍下的中心部)上。置28℃温箱中,18~24小时观察结果,如在噬菌体流过的地方出现噬菌带或在滴加噬菌体的地方出现噬菌斑,则可判定为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阳性。为了争夺判定时间,亦可在分离培养时,同时接种两个琼脂碟,以其中一个碟做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

注重事项: 鼠疫噬菌体必须保持10-8以上效价。噬菌体必须保持无菌,并要注重无菌操作,防止污染;防止杂菌混入。

本试验为较特异的诊断项目,但个体的假结石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中的少数菌能被鼠疫噬菌体所裂解(辨别方法为37℃能被裂解,而15~20℃时则不能被裂解)。

要注重区分真、假阳性: 阳性:噬菌带(斑)中间无细菌生长;显微镜下噬菌带(斑)边沿有病态菌落(被剥蚀的斑纹);噬菌现象逐渐扩展,扩展后有模糊痕迹。

假阳性:噬菌体流道中有与培养菌相同的菌落,噬菌带(斑)边沿菌落完全正常,因为细菌生长,“噬菌”现象逐渐由大变小或不明显。

6.4 综合控制办法 6.4.1 发生动物间鼠疫时

6.4.1.1对发生动物间鼠疫地域视疫区污染,在一定规模内实施消毒、灭鼠、杀虫等卫生处置,限定生产活动,快速诊断、隔离、治疗疑似鼠疫患者,及时向同级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动态,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6.4.1.2立即查明、没收非法运入的鼠疫染疫和可能染疫的旱獭等鼠疫宿主动物及其产品,并按关于规定严格处置。

6.4.1.3加强可能发出生间鼠疫疫情的各项应急准备事情。医疗、疾控部门要储备必要的诊断、治疗和消毒、灭鼠杀虫等药品和器械。

6.4.1.4向相邻地域通报疫情情况,澄清疫情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稳定。

6.4.1.5必要时按程序报批,实施疫区封锁等出格管制办法。6.4.2 发生人间鼠疫时

(1)隔离治疗鼠疫患者。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区的下风、下水向,临时设立鼠疫病院或鼠疫病房,隔离抢救患者,全面控制鼠疫传染源。

(2)隔离检诊鼠疫紧密亲密接触者。对鼠疫患者的家眷实施就地隔离检诊,对紧密亲密接触者每日常规检诊,给予预防投药。紧密亲密接触者中一旦发现鼠疫患者立即送临时鼠疫病院或鼠疫病房治疗。

(3)确定鼠疫疫区隔离圈。快速提出划定鼠疫疫区小隔离圈、大隔离圈规模的建议,参与组织实施鼠疫隔离封锁等办法。

(4)堵截鼠疫传播途径。必要时提出在疫区内限定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等群体聚集活动,和停工、停业、歇课的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

(5)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查明疫情发生的时间、传染源和感染历程,传播关系,病死情况,鼠疫紧密亲密接触者的数量、行踪和波及的规模等,对疫情作全面评估。

⑹开展疫区卫生处置。对患者污染的地方进行消毒,彻底灭鼠、灭蚤,及时对鼠疫患者停留的场所和鼠、蚤隐藏的场所进行消毒处置。

(7)加强人群预防。对重点人群预防投药,在鼠疫流行控制后、解除疫区隔离前,必要时对疫区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8)对鼠疫患者尸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流行症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焚烧或深埋处置。

(9)发动群众,建立疫情报告网,做好疫区内群众的检诊检疫事情。

⑽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控制鼠疫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11)紧急培训疫区内外医疗卫生防疫人员,建立疫区处置预备队。

(12)储备必要的灭鼠、灭蚤、消毒药品和器械,做好鼠疫诊断、治疗和疫情控制等各项准备。

6.5 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 6.5.1 健康教育

6.5.1.1制订计划与方案:按照鼠疫防治工作目标任务、防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等制订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计划与方案,必要时应先作基线调查与预试验。

6.5.1.2采取适宜的形式:既要利用现代传媒,又要采用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传播手段,面对公众、针对目标人群采用人际传播等多种手段,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核心信息真正渗入社区、深入人心,形成健康举动。

6.5.1.3抓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按照当地居民的生孕育发生活特点、文化程度和疾病流行规律,确定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宣教。6.5.2 技术培训

要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与技能培训,在巩固原有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新的技术骨干队伍。要加强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大力推广有效控制疫情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落实各项严格控制疫情的技术准备工作。

6.6 资料整理归档 6.6.1报告记录;

6.6.2应急处置机构组织形式及成员名单; 6.6.3调查处置方案;

6.6.4调查及检验、诊断记录和结果资料; 6.6.5控制办法及效果评价资料;6.6.6总结及其它调查结案资料。7.事件的确认、终止及评估 7.1事件的确认

达到本预案事件分级标准,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议,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响应级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2事件的终止

鼠疫疫区控制工作按《人间鼠疫疫区处置标准及原则GB15978—1995》的要求完成响应应急处置工作,经验收达到灭鼠灭蚤标准及环境卫生标准,连续9天内无继发病例,疫区疫情控制临时指挥部可提交解除疫区封锁申请。

7.3事件的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疫区自然地理概况,发生疫情的缘故原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因素,疫情发生、发展和控制历程,患者构成、治疗效果,染疫动物、蚤种类的分布,染疫动物密度和蚤指数,所采取办法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置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8.保障措施 8.1技术保障

8.1.1 鼠疫防控专家组

成立鼠疫防控专家组,成员由流行病学、病媒生物学和病原学检验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8.1.1.1相识掌握国内外鼠疫疫情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为公共卫生政策、法律、法例的实施提供咨询,对培训计划、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事情方案进行技术评估;

8.1.1.2对鼠疫疫情进行评估,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止预案的建议;

8.1.1.3对鼠疫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办法进行技术指导、调整和评估;

8.1.1.4参与鼠疫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总结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8.1.2 应急处置队伍

建立并培训鼠疫突发疫情应急处置专业处置队伍,队伍由流行病、病媒生物学、检验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8.1.2.1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媒生物、检测检验、事件的分析、评估;

8.1.2.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8.1.2.3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和咨询等。8.2 后勤保障 8.2.1 物资设备储备

积极向政府部门提出卫生应急储备计划,建立鼠疫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发生鼠疫疫情时,应按照应急处置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应专人保管,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后要及时增补,短时效和过期物品要及时更换。

8.2.2 经费车辆保障

积极向政府申请鼠疫防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和疫情应急处置经费,保持通讯畅通,做好车辆调养,确保鼠疫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鼠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都有发生和流行。多年来,我镇在鼠疫监测与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防控形式严峻,因此鼠疫预防控制工作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处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以及《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海南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鼠疫疫情报告

(一)鼠疫疫情的报告范围

1、初诊为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和原因不明的发热急死病人(以下简称急死病人)。

2、交通工具上染有或疑似鼠疫。

3、发现大量自毙鼠或10天内在同一地点范围内连续发现3只以上原因不明死鼠。

(二)疫情报告人

各乡医及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每一位公民均为义务报告人。

(三)疫情报告的时限、方法和程序

发现鼠疫疫情,应及时就近向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或急死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县疾控机构报告。若发现自毙鼠、血凝阳性和检出病原体应立即报告疾控机构。

二、疫情的处理

医院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迅速派出人员在1小时内抵达现场,并准备足够的治疗、消毒、灭蚤、灭鼠等药品、器械和服装,以备应急之需。

三、鼠疫防控

当辖区内发生鼠疫疫情时,医院根据工作的需要成立领导小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划定疫区,确定隔离范围和控制对策,迅速动员群众参与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疫情的确定

(一)对病人、疑似病人和急死病人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细菌和血清学等方面情况加以判定。对鼠类等动物和蚤类等昆虫,可根据细菌学或特异性敏感的血清学检验来判定。

(二)确定疫情的时限

对鼠疫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疾控中心对检验材料应当在24小时内提出初步报告。初步报告阳性者材料应以最快方式送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疫情的控制

(一)人间鼠疫疫情的控制措施

1、抢救、隔离、治疗

(1)对病人或凝似病人要及时就地进行抢救、隔离治疗。

(2)根据疫情确定大、小隔离圈,范围划定后应立即封锁,进行卫生处理,隔离圈内人员实行健康隔离,必要时进行检诊和预防性治疗,不得外出,物资的输出须经卫生检疫后方可进行。

(3)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健康隔离并进行预防性治疗,外出者通报追索,就地隔离留验。

2、消毒、灭蚤、灭鼠

对疫区内的环境、所有物品、分泌物及排泄物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或采取焚烧和深度掩埋等处理,并进行全面灭蚤和灭鼠。

3、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

开展各种形式宣传,发动以灭蚤灭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杨家板桥镇卫生院

2012年2月5日

第三篇:冷集中心卫生院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冷集中心卫生院

鼠 疫控制 应 急 预 案

鼠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都有发生和流行。随着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防控形式严峻,因此鼠疫预防控制工作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处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鼠疫疫情报告

(一)鼠疫疫情的报告范围

1、初诊为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和原因不明的发热急死病人(以下简称急死病人)。

2、发现大量自毙鼠或10天内在同一地点范围内连续发现3只以上原因不明死鼠。

(二)疫情报告人

中心责任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每一位公民均为义务报告人。

(三)疫情报告的时限、方法和程序

发现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或急死病人时,应在6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二、疫情的处理

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迅速派出人员在1小时内抵达现场,并准备足够的治疗、消毒、灭蚤、灭鼠等药品、器械和服装,以备应急之需。

三、鼠疫防控

当辖区内发生鼠疫疫情时,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成立领导小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划定疫区,确定隔离范围和控制对策,迅速动员群众参与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疫情的确定

(一)对病人、疑似病人和急死病人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细菌和血清学等方面情况加以判定。对鼠类等动物和蚤类等昆虫,可根据细菌学或特异性敏感的血清学检验来判定。

(二)确定疫情的时限

对鼠疫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疾控中心对检验材料应当在24小时内提出初步报告。

五、疫情的控制

(一)人间鼠疫疫情的控制措施

1、抢救、隔离、治疗

(1)对病人或凝似病人要及时就地进行抢救、隔离治疗。

(2)根据疫情确定大、小隔离圈,范围划定后应立即封锁,进行卫生处理,隔离圈内人员实行健康隔离,必要时进行检诊和预防性治疗,不得外出,物资的输出须经卫生检疫后方可进

行。

(3)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健康隔离并进行预防性治疗,外出者通报追索,就地隔离留验。

2、消毒、灭蚤、灭鼠

对疫区内的环境、所有物品、分泌物及排泄物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或采取焚烧和深度掩埋等处理,并进行全面灭蚤和灭鼠。

3、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

开展各种形式宣传,发动以灭蚤灭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第四篇: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布人: 单春发布时间: 2010-12-5 17:02:00阅读次数:180 次网友跟帖 0 条

内生产、生活安排,保证疫情控制工作顺利进行。

5.4.2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了解疫情态势,确定疫情严重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同时上报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遇有紧急情况,可同时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直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5.4.3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疫区控制工作,协助分析疫情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市(地)级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县级人民政府请求,确定对疫区进行紧急支援的任务和时限。

5.4.4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给予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支持。

5.5 Ⅳ级预警(即动物间鼠疫疫情发生)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5.1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疫区处理组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迅速了解情况,掌握疫情态势,确定疫情严重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建议,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同时迅速逐级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直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5.5.2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和指导疫区控制工作,分析疫情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的建议。市(地)级人民政府根据疫情和县级人民政府请求,对疫区做出应急反应。

5.5.3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市(地)级或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请求,给予必要的人力和物资支持。

5.6 毗邻地区的应急反应

发生鼠疫疫情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毗邻地区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和已采取的措施。与发生鼠疫疫情相毗邻的地区,应根据疫情特点、发生区域和发展趋势,主动分析本地区受波及的可能性和程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密切保持与鼠疫发生地区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加强鼠疫监测和报告工作;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决定,开展联防联控和提供技术、物资支援。应急反应等级的确认、终止及评估

6.1 鼠疫应急反应等级的确认

按本方案1.4分级原则,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由卫生部予以确认;重大鼠疫疫情(Ⅱ级)由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较大鼠疫疫情(Ⅲ级)由市(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一般鼠疫疫情(Ⅳ级),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

6.2 鼠疫应急反应的终止

鼠疫疫区控制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15978―1995》的要求全部完成相应应急处置工作,经验收大、小隔离圈内已达到灭鼠灭蚤标准及环境卫生标准,连续9天内无继发病例,疫区疫情控制临时指挥部可提交解除疫区封锁申请。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由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国务院或国家鼠疫应急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较大鼠疫疫情(Ⅲ级)、一般鼠疫疫情(Ⅳ级)分别由省、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或本级鼠疫应急指挥部批准后执行,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3 鼠疫疫情处理工作评估

6.3.1 评估人员组织

对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重大鼠疫疫情(Ⅱ级)、较大鼠疫疫情(Ⅲ级)、一般鼠疫疫情(Ⅳ级)处理情况的评估,分别由卫生

部和省、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开展评估工作。

6.3.2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疫区自然地理概况,发生疫情的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流行因素,疫情发生、发展和控制过程,患者构成,治疗效果,染疫动物、蚤种类的分布,染疫动物密度和蚤指数,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

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保障措施

7.1 技术保障

7.1.1 完善国家、省、市(地)、县四级鼠疫监测体系,制订国家级和省级鼠疫监测点的能力标准。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实行系统监测,积累资料并开展应用性科研。有鼠疫自然疫

源分布的县(市、旗),要按照因地制宜、固定与流动监测相结合、以流动监测为主的原则,合理设置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各级医疗机构应开展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对鼠疫

病例(含疑似病例)实行“首诊医生责任制”。

7.1.2 提高鼠疫的应急反应能力。制订我国统一的“鼠疫应急装备标准”,规范各地鼠疫应急队伍、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制订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鼠疫实验室建筑规范”和“鼠疫实验室装备规范”,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鼠疫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通过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水平和能力。

7.1.3 改进鼠疫监测实验室检验技术和方法。实行核酸序列检测、抗原快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检验技术,改善鼠疫监测常规检验检测方法,提高检验水平。

7.2 物资、经费保障

7.2.1 物资储备: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鼠疫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发生鼠疫疫情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卫生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短时效和过期物品要及时更换。

7.2.2 经费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鼠疫防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费,按规定落实鼠疫防治和疫情应急处理经费,确保鼠疫防治和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预案的制订

8.1 本预案由卫生部组织制订,并定期进行评估,根据鼠疫疫情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并由卫生部按规定公布。

8.2 可能发生鼠疫流行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预案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制订本地区鼠疫应急预案。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卫生部负责解释。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鼠疫防治知识2014

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流行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鼠疫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静息了20多年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又陆续发现了新的鼠疫动物病的活动,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美国媒体报道称,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的致命传染病黑死病重新出现,不断有人间鼠疫病例发生。亚洲、非洲、美洲也不断发生人间鼠疫的流行。离我们最近的蒙古、越南更是疫情连年不断。最令人震惊是1994年印度苏拉特的人间鼠疫流行,由于防治措施不力造成了数百万城市人口的大逃亡,使疫情迅速蔓延扩大,在极短的时间里给印度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原因有三,一是对消灭鼠疫自然性的错误认识,认为可以消灭鼠疫自然性,不再会发生鼠疫流行;二是多年未发生鼠疫对鼠疫失去了警惕性;三是缺乏防治人员和防治措施。

我国有11类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于19个省区,不断有动物鼠疫流行。近十年人间鼠疫病例数逐年增多。鼠疫的威胁十分严重,防治鼠疫的工作非常艰巨而繁重。预防和消灭鼠疫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但在目前的鼠疫形势下,我们必须做好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灭鼠灭蚤等多项工作,使每个社会成员掌握和了解预防鼠疫的科学知识,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创造一个人人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病原

鼠疫耶尔森氏菌于1894年在香港首次分离,属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兼性厌氧菌,显微镜下观为两头钝园的短小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菌落中心隆起,有粗糙颗粒,边缘不整齐。它生长的最适PH为6.9-7.1,温度28-30℃,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敏感。大多数鼠疫菌有6MD、45MD、65MD三个质粒。其中6MD质粒为鼠疫菌所独有,在这个质粒上有产生鼠疫杆菌素的pst基因和血浆凝固酶及胞浆素原活化因子pla基因,后者被认为与人类致病有关。45MD质粒为耶尔森氏菌属中三种致病菌共有,它参与温度与低Ca2+反应调节作用,主要分泌一些外膜蛋白(Yops)和产生具有抗吞噬作用的V抗原,这个质粒丢失后,鼠疫耶尔森氏菌将失去对低Ca2+反应的能力和相应的毒力。65MD质粒为鼠疫菌特有,在这个质粒上存在着编码鼠疫菌最为重要的特异性和保护性抗原—F1抗原的基因。鼠疫F1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是近年来开展鼠疫快速诊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鼠疫菌的染色体上还存在着一个能够聚集氯化血红素的hms基因和另一个与细胞铁转运机制有关的irp基因,与它们相对应的pgm阳性表型和铁调节蛋白都与鼠疫菌在特定条件下的毒力有关。同时,在37℃,pH6时,鼠疫耶尔森氏菌还可以产生一种抗原,它对巨噬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

诊断标准 GB 15991—199

5(一)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线索

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

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2.1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2.2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2.3咳嗽、胸痛、喀痰带血或咳血。

2.4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2.5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2.6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

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2.7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

3.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

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4.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

上增长。

(二)疑似病例

具备(一)中的1加(一)中2任一项。

(三)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一)中的3或4。

(四)隐性感染者

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其血清经PHA检测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五)追溯诊断病例

在有过鼠疫流行病学线索的人群中,曾出现过鼠疫临床表现,没接种过鼠

疫菌苗,其血清经PHA检测出现1: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六)病型

1.确诊鼠疫病例,有(一)中的2.1临床表现者,为腺型鼠疫。

2.确诊鼠疫病例,有(一)中的2.2临床表现者,为败血型鼠疫。

3.确诊鼠疫病例,有(一)中的2.3临床表现者,为肺型鼠疫。

4.确诊鼠疫病例,有(一)中的2.4临床表现者,为眼型鼠疫。

5.确诊鼠疫病例,有(一)中的2.5临床表现者,为肠型鼠疫。

6.确诊鼠疫病例,有(一)中的2.6临床表现者,为皮肤型鼠疫。

7.确诊鼠疫病例,有(一)中的2.7临床表现者,为脑膜炎型鼠疫。

临床表现

鼠疫的潜伏期很短,多数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 到9天。

(一)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迅速达到39-40℃,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皮肤黏膜先有出血斑,继而大片出血及伴有黑便,血尿。

(二)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

1.腺鼠疫:为最常见,除上述全身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为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四肢皮肤造成,多发生在腹股沟淋巴结,其次为腋下,颈部。淋巴结肿大,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剧痛,病人多呈被迫体位,如治疗不及时,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

2.肺鼠疫:原发性和继发性肺鼠疫均是最重的病型,不仅死亡率极高,而且可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空气飞沫传播,是引起人群爆发流行的最危险因

素,它除具有全身中毒症状外,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咳痰,咳血,呼

吸困难,四肢及全身发绀,继而迅速呼吸衰竭死亡,有时检查肺部体征与

临床表现不符。

3.败血症型鼠疫:主要是由于在剥食染疫动物时,鼠疫菌从皮肤破损处

入血或由染疫蚤的直接叮咬所造成。由于鼠疫菌未经过机体的免疫系统而

直接进入血循环,使病人很快呈现为重度全身中毒症状,并伴有恐惧感,如治疗不及时会迅速死亡。

4.其他类型的鼠疫在全身中毒症状的同时伴有相应系统的症状如肠型、皮肤型、脑膜炎型、扁桃体型、眼型等。

治疗原则

(一)就地隔离病人,严格控制病人与外界接触。

(二)首选链霉素治疗,以早期足量投药为益。

(三)加用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人群的预防投药。

(四)用特效抗菌素的同时,加用强心和利尿剂,以缓解鼠疫菌释放的毒素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健康教育:是预防鼠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宣传培训基层卫生人员,以电视等各种形式,使广大群众了解鼠疫对人类的危害,懂得预防鼠疫的知识。

2.免疫接种:目前我国选用菌苗是EV76鼠疫冻干活菌苗,由卫生部兰

州生物制品所生产,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在鼠疫流行期前1-2个月以皮上划痕法进行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的范围:

a.在发现人间或动物间鼠疫的地区,人群进行普遍接种。

b.进入鼠疫动物病疫区工作或捕猎的人员,在工作之前两个月内完成预防接

种。

c.从事鼠疫强毒实验室工作人员。

禁忌症:a.体温37℃以上,周身不适者。

b.患急性传染病者。

c.严重心、肝、肾及结核病患者。

d.妊娠前6个月及哺乳期、月经期。

e.体质极度衰弱者。

f.怀疑感染鼠疫或潜伏期内者。

(二)疫情报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21条的规定: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及时向附近的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报告程序:县(市、旗)卫生防疫机关判定鼠疫病人或动物鼠疫疫情后,填写疫情报告卡,迅速上报上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机关,县卫生行政机关收到疫情报告卡片后,立即转报上级卫生行政机关直到卫生部,县卫生防疫机构接到材料后,在24小时内作出预报,在96小时内做出最初诊断。

(三)疫区处理:

1.人间疫区处理;有鼠疫流行病学指征和较典型的鼠疫临床症状,不能

排除鼠疫者,可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其所在地为鼠疫区,在当地党政领导、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疫情指挥部的领导下,划定大小隔离圈,封锁隔离,并对在9日内与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健康隔离和预防性投药治疗,如有离开本地者,应通报追踪,就地隔离留验。在大小隔离圈内对鼠疫患者所用的各种物品均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最后的处理(化学、高温、高压),尸体经消毒,焚烧后深埋,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扫和灭鼠灭蚤。以切断再传播的途径,当最后一例病人经疫区处理后九天,再无新发病人,可解除隔离。

2.动物间疫区处理:在动物鼠疫流行区包括血清学阳性的现疫流行区进

行投药,彻底的灭鼠灭蚤,尤其是流行区内的居民点和交通要道周围,根据可能污染的范围,4

对直接接触者限制外出,监视九天。在当年有鼠疫动物病流行的地区,禁止私自猎獭和剥食,作好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下载鼠疫防治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鼠疫防治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鼠疫防治科普知识

    申中中心小学鼠疫防治科普知识什么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

    鼠疫防治概要

    鼠疫防治概要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传播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并能引起人间鼠疫流行。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

    鼠疫防治知识

    鼠 疫 防 治 知 识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由鼠疫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蚤类为媒介传播,常流行于啮齿动物,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鼠疫防治及对策

    鼠疫防治现状及对策 我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区内丘陵遍布,沟壑纵横,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全区共有13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0个社区。总面积2314.5km。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

    乡镇卫生院鼠疫应急预案新编

    乡镇卫生院鼠疫应急预案新编一、总则(一)编制目的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急性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急性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发生急性传染病(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我项目部员工的健康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稳......

    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

    XX小学 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应急预案近来我国也出现禽流感病例,根据我校现实情况,防范可能发生H7N9禽流感疫情,并认真做好应对工作,特制定禽流感防治工作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

    2012年鼠疫防治工作计划

    x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鼠疫防治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中心辖区实际,对2012年鼠疫防治工作安排如下: 1、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室设鼠疫疫情报告员,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