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五篇]

时间:2019-05-13 08:2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第一篇: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

1.什么是新闻?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的本源?答:事实。

3.新闻的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答:即社会性和阶级性。5.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繁荣经济。6.职业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与16世纪的欧洲,它是伴随近代哪一类性质的报刊形式而产生的?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报刊。7.作为新闻记者面对未成年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做如何选择?

答:我们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条规定,叫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法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身心尚待发育,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们的隐私是披露还是不披露,披露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披露,还不能够准确判断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法律就给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叫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个“任何”是绝对的,就是说没有例外的,这里头就包括他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他的父母,也包括他的老师,包括医生、护士,当然也包括媒介。所以,在侵犯私人信息这个问题上,未成年人可能是最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保护,所以媒介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8.作为新闻单位不服从法院对自己的败诉判决,你做如何选择?

答:如果纠纷发生了怎么办?我们要有一些办法,首先要及早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个专业人士主要的就是律师。第二个办法就是更正和答辩。更正和答辩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挽回不良影响的措施。更正比较好理解,答辩是什么意思?答辩就是说,新闻报道的相对人,他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可以公开地提出说明或者提出异议,也就是说反批评的权利。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是太受到重视,但是它对于预防新闻侵权却是非常有价值的。第三个办法就是道歉。是不是要道歉?要看是不是错了。如果真的是错了的话,那就赶快道歉。因为道歉有可能会挽回影响。这也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一种尊重,当然如果没有错当然不必道歉,但是道歉一定要真诚。第四个办法就是寻求和解。寻求和解的前提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和解,而是发生纠纷,错了,一定要打官司了,特别是要败诉了,在这个时候赶快要寻求和解,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挽回不利的影响,避免败诉的结局。这就是寻求和解的意义。如果一个必打无疑的官司可以做到不打了,然后让原告人撤诉了,那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为什么呢?官司打下来,因为你必败无疑,你打下来要败,还要赔,必败无疑的官司可以不打了,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就减少了损失。这就是一旦如果发生了新闻侵权纠纷的话,应该怎样应对。此外,如果真的要是打官司不能和解,非打不可的话,那怎么办呢?一定要选择有专业经验的优秀律师,出庭支持诉讼。现在律师业发展得越来越专业化了,有些律师专门做房地产,专门做期货,专门做知识产权等等等等,分工很细。分工越细社会就越进步,因此找律师也一定要找得准。那么找准了律师,他在这个方面法律熟悉,诉讼有经验,那么也是可能转败为胜,有可能。这是第五个办法。第六个办法,就是不要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诉讼文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件,媒介未经法院许可,然后发表了诉讼文书,最后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当庭训诫记录在案,有过这样的案子。再此外还有一个,不要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打官司的消息或观点

9.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事件在那一范畴的要求?答: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即“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10.最早提出“把关人”这一概念的是谁?答:11.新闻传播者作为新闻事实报道的终结,在报道中怎样表达主观倾向?12.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新闻工作的关系?13.“报道受众需要的实用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话”这三者应该怎样排序?

。14.改革开放新时期是谁在论述新闻工作中重申了“政治家办报”这一论断? 答:江泽民。15.我国现行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16.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在2001年的哪一类法规或准则中颁布的?答:《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17.广播电视体制? 答;

18.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什么时候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什么时期开始施行的?

答:是1997年8月1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开始施行是在1997年9月1日。

19.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答: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本条例地三十二条规定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

20.我国《保守国家机密法》(1998年9月5日)第二十条的内容是什么?答:其内容是: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1.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答:即: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规定。

22.《著作权法》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和各种财产权的保护期以及合作作品的保护期是怎样界定的?答: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在保护。23.广播形态发展史上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24.数字音频广播有哪些特点?答:1)音质纯正,杂音少,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甚至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收听广播节目;2)频率容量大,可以同时容纳16路立体声声音广播;3)可以提供新闻、广播节目表、交通路况、股市信息等附加信息;4)具有资料存储功能,一旦需要,可以很容易地调出所需的音频资料;5)发射功率低,通过有线电视网和直播卫星广播可以实现覆盖全球。

二.简答、论述:

1.简述新闻工作的内涵和特点。2.我国新闻工作如何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答:P135(1)——(7)。3.简述舆论引导的规律性内容。4.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答:P212 5.新闻价值及表现特色。

答: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其表现特色:P57——P59

(一)—

(四)。6.一名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哪些修养?

答:1)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2)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3)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7.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思想。

答:P107——P109(1)—(4)。8.新闻侵权的具体表现。

答:《法规》P176 第十一条

(一)—

(六)。9.简述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答:

1、信息量大

2、形态多样

3、传递及时

4、全球传播

5、互动交流。题目:

1、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有()、()、()、()、()。

2、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功能?

3、如何理解新闻事业反映舆情,引导舆论的功能?

4、如何理解新闻事业传授知识,普及教育的功能?

5、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提供服务,文化娱乐的功能?

6、如何理解新闻事业刊播广告,服务经济的功能? 参考答案

1、报道新闻

引导舆论

传播知识

提供娱乐

刊播广告

2、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作为内在动力的。满足这种需求是新闻事业的首要职能,也是新闻事业发挥其它社会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接触新闻事业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最新的新闻信息。新闻事业是新闻信息的载体。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一切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

3、舆论实质是群众的看法和意见。舆论也是一种信息,是社会公众对时局和事态的评价,是亿万群众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取向。比如,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的袭击。消息传出后,中国民众的情绪、看法、意见和行为趋向如何,就是当时各国政府及世界人民十分关注的舆情,各国各类传媒对此做了大量报道,中国的新闻媒介也及时进行了充分的反映。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传媒进行这一报道时,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既表达了社会公众的看法,也表达了传媒和政府的看法。传媒和政府的看法影响社会各种看法,这就是引导舆论。

4、新闻事业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是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中设置专门知识性、教育性栏目和讲座实现的。但新闻事业的这一功能还大量地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中包含有十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受众可以通过这些新闻报道获取入量的有关的知识。比如说,进行金融危机的报道,自然就传播了金融信贷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知识;进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报道,自然就向公众介绍了环境污染和治理、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香港、澳门回归的报道,自然就向公众介绍中国近代史的百年沧桑变迁。

5、新闻媒介的具体服务主要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如信息咨询、医疗查寻、经营信息等等。新闻事业具有这种服务功能得益于它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各部门,并且有助于增强受众对新闻事业的亲切感,进一步扩大新闻事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新闻事业的这种服务功能将日益重要。另外,新闻事业还具有提供文化娱乐的重要功能。比如报纸、杂志辟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化艺术专栏,给读者提供文化娱乐;广播电视大量提供诸如体育比赛、戏剧、电影、音乐、电视剧、文艺晚会等节目,供人们欣赏休闲。目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广播电视频道多样化、专门化,就是针对不同受众需要不同服务的特点而出现的发展趋势。

6、刊播广告是新闻事业的重要功能之一。新闻媒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广告信息传播到最广泛的受众范围之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刊播广告,搞广告经营,正是新闻事业产业性的体现,也是新闻事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

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题目的第1题加括号如下

1、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以()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参考答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练习题与参考答案)客观报道

1、客观报道是指运用()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手段。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西方新闻界最早提出并运用。

答案:客观叙述

具有国际影响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

1、()是英国最大通讯社,素以快速、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地媒体广为采用而闻名。

2、()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通讯社,总部设在巴黎。

3、()是美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世界最大的通讯社。

4、()受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

5、美国三大广播公司指()、()和()。

6、()以阿拉伯语作24小时不间断播出,借战争而扬名,在报道阿拉伯世界及巴以冲突等敏感题材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参考答案

1、路透社

2、法新社

3、美联社

4、新华社

5、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6、半岛电视台)“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1、贴近,要求新闻宣传工作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

2、贴近,要求新闻宣传工作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3、贴近,要求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4、论述“三贴近”的含义及基本要求。参考答案

1、实际

2、生活

3、群众

4、(1)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2)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3)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题目

1、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党的机关报必须由站在党的中心和斗争中心的人来编辑,党报的编辑应当具有()思想和()思想。

2、()强调党的机关报应成为政治报纸,必须由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的共产党人来主持。

3、()首次明确提出要“政治家办报”。

4、“()”的核心思想是,办报的人,特别是新闻单位的领导者要有政治家的胸襟和见识,要能够从政治上总揽全局,抓住事情的要害,使新闻宣传紧密配合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服务。

参考答案

1、革命无产阶级

2、列宁

3、毛泽东

4、政治家办报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1、马克思主义的舆论监督思想与资产阶级“第四权力”的“新闻自由”观的根本区别在于()。

2、舆论监督,监督的主要对象是()而不是一般群众,是()问题、()问题、()问题、()问题,而不是一般问题。

3、简述大局意识对舆论监督的要求。

参考答案

1、新闻媒体不可能独立于政党之外

2、干部政治政策作风纪律

3、舆论监督从大局出发,首先要求舆论监督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利于帮助有关方面改进工作,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不能给党和政府的工作添乱;其次,要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选准批评对象;再次,舆论监督应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题目

1、简述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如何理解新闻工作要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如何理解新闻工作要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4、如何理解新闻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参考答案

1、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2、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完整、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形式主义,无的放矢,不解决现实生活和群众关心的问题;二是实用主义,抓住片言只语,断章取义,任意引申,甚至歪曲。在原则问题上,必须明确地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划清界限。对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意识,要旗帜鲜明,开展积极的理论斗争和思想斗争,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批判,不能放弃原则,随波逐流。

3、新闻工作者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宣传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言论。新闻工作者既要全面、准确、完整地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根据,又要了解和反映群众的呼声、意见、困难和要求,结合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群众的思想和要求,使群众能够切实地认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4、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新闻宣传战线是党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战线。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不能动摇。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题目

1、什么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3、坚持党性原则,就要()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参考答案

1、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2、党性原则

3、思想 政治 组织 地球村

题目

1、简述“地球村”的内涵。

2、简述“地球村”的形成背景。参考答案

1、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出现,新闻活动跨越了时空界限。人与人的交往、沟通和信息传递速度加快,遥远的世界变得亲近,整个地球成为一个联系迅速的村庄。

2、“地球村”这个概念最早由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他认为,在人类社会早期的口头传播时代,人们的交流只能面对面进行,范围很窄,因而当时的社会只能处于“部落化”阶段。印刷媒介出现后,社会交流可以扩大范围,个体可以单独脱离于“部落”,人类社会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电子媒体出现后,人类的时空距离又一次缩短,电视、卫星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传遍全球各地,世界就变成了一个部落,地球就变成了一个村庄。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题目

1、简述我国外宣工作的意义。

2、简述我国外宣工作的着力点。

3、要坚持()、()、()的方针。

4、考虑宣传重点内容和工作部署,一定要着眼于()。

参考答案

1、(1)加强同各国经济、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3)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帮助;(4)维护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

2、(1)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2)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充分展示中国人民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形象;(3)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反对霸权、维护和平、支持国际正义事业的立场,充分展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形象;(4)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局势,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为维护安定团结和实现繁荣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形象;(5)继续向世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充分展示中国人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形象。

3、以正面宣传为主

以事实为主

以我为主

4、增进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多媒体

1、什么叫多媒体?

2、多媒体技术是指数据、文本、声音以及各种图像在单一的()环境中的一体化,它是网络传播的一个关键技术手段之一。

参考答案

1、也叫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

2、数字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1、深入()、深入()、深入(),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2、坚持调查研究,有助于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工作作风。

参考答案

1、实际 生活 群众

2、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 国际信息交流、信息霸权与国家信息安全

1、信息霸权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适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首先表现为(),其次表现为()。

2、简述当前国际信息交流的特点。

3、简述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

参考答案

1、文化殖民主义

话语霸权

2、(1)西方强势继续以一种全方位的形式得到体现;(2)非西方国际信息流将逐步壮大,但还无法与西方抗衡;(3)国际信息流的影响力日趋多元化;(4)国际信息传播的基本运作模式趋向市场化和娱乐化;(5)国际信息传播在战争时期仍会表现出政治化倾向。

3、(1)利用互联网的全球性、合法性向别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灌输西方的价值观;(2)出售西方的文化产品,宣扬西方的生活方式;(3)搞心理战,刻意渲染别国的政治、经济矛盾,煽动别国内乱;(4)非法或肆意篡改别国信息,干预别国内政。

互联网

1、什么叫互联网?

2、简述互联网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参考答案

1、互联网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世界范围的巨大计算机网络——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它的英文名字叫Internet。

2、(1)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分工和传播特性产生远的影响;(2)打破了传统媒体采、编、播新闻信息的原有观念,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手段;(3)对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方式产生冲击;(4)网络新闻传播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新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1、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的统一,()的统一。

2、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上、()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

3、改善党对新闻事业领导的一个重点在于,按照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行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要鼓励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性、()性和()性。

4、如何理解新闻工作要做到既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又要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答案

1、民主与集中 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

2、思想 政治

3、积极 主动 创造

4、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要

始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党手中的舆论工具,党也要自觉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的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央决定了的东西,党的组织决定了的东西,在没有改变以前,必须服从,必须按照党的决定发表意见,不允许对党中央的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和反对的意见,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新闻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但不能依据中央文件照本宣科,重复中央说过的老话。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生动地体现中央的精神;它还要针对群众思想上的疑虑、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和解释。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各显神通,在合乎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理解,报道新闻,发表言论。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1、开展舆论监督要重视建设性监督,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有利于(),有利于()。

2、开展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

3、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以及()允许的范围内。

4、正确开展舆论监督,要坚持()监督、()监督、()监督的原则。

参考答案

1、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 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 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

2、适时 适量 适宜

3、法律 制度 政策 社会道德规范

4、建设性 科学 依法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导向。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增强()意识、()意识、()意识。

3、简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政治

2、政治 大局 责任

3、(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根本的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工作部署上来,积极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善于和敢于回答广大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

1、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2、为什么说新闻自由是具体的、相对的、有阶级性的?

3、如何理解新闻自由伴随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答案

1、(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2)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2、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的社会里,只有一定阶级的新闻自由,没有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一般来说,新闻自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的手里,哪个阶级就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无钱无权的阶级是没有新闻自由的。而且,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和国际环境中,有这个阶级的新闻自由就没有另一个阶级的新闻自由;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新闻自由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差悬殊,甚至会出现冲突。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条文规定任何公民都有权创办新闻事业,看起来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新闻自由,而实际上,能够出资创办新闻事业的只能是少数的富人和有产者,享受新闻自由的只是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不允许私人开办新闻事业,新闻资产是全民所有,因此,新闻自由的享受主体非常广泛。新闻自由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比如说,资产阶级新闻自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是没有的,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会消亡。新闻自由的程度也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而有所变化,不是永恒的。

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新闻自由还要为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根本制度服务,要受国家法律的约束和所属组织纪律的限制,自由必须伴随责任和义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性、动态性和发展的思想体系?

2、新闻工作者应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报刊活动实践和新闻事业一般规律的总结,提出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列宁结合创办无产阶级党报的实践和经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党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新闻工作都做出过许多论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闻宣传工作,要求新闻工作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三贴近”,在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改进突发性事件报道,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等方面采取了切实措施,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实践充实了新的内容。

3、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1、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从整体上、大局上看问题,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和()。

2、新闻报道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遵循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运动规律,在把握具体事实真实的前提下,从事实的()以及事实的()中把握事实的整体真实

参考答案

1、本质 主流

2、相互联系 总和 世界主要跨国传媒集团

1、()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主要提供新闻、娱乐和网络服务,拥有世界最大的影视片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2、()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主要从事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和网上服务,拥有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有线音乐电视频道和世界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

3、()总部位于德国尼特斯洛。其业务涵盖图书、杂志的出版、电影、唱片、网络服务等。是欧洲最大的广播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出版商。

4、()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由澳大利亚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拥有,其业务覆盖了电影制作发行、电视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体育运动方面,拥有全球最强大的体育电视。

参考答案

1、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2、美国维亚康姆:

3、贝塔斯曼

4、新闻集团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1、贴近()、贴近()、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2、坚持“()”,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参考答案

1、实际 生活 群众

2、三贴近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1、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方针。

2、什么叫正面宣传?什么叫正面宣传为主?

3、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为什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参考答案

1、团结

稳定

鼓励

2、所谓正面宣传,指新闻机构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所谓正面宣传为主,指在新闻工作中肯定主流和弘扬正气的正面报道占主导地位。

3、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特有的品质和鲜明的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认识世界不能从纯粹思维出发,而必须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那么,我国社会“最顽强的事实”是什么呢?从大处着眼,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我国社会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光明面始终是主体。这就是我国社会“最顽强的事实”。只有正面宣传为主,才符合这个客观实际,才可能准确地反映这个客观实际。相反,如果我们的宣传以揭露、批评为主,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黑暗面是主体,这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国社会的客观实际,也就从根本上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需要新闻事业来维护,来推动其向前发展。推翻一个反动政权需要事业的帮助,建设一个人民政权也需要新闻事业的帮助。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学说中,掌控新闻事业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新闻事业,它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来看,一个国家的新闻机构受制于并服务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必然的。实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由我国

4、()阶段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帝国主义出现,终于资产阶级政权被推翻,这一时期新闻事业被套上“紧箍咒”,即实行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的统一

5、社会主义阶段特指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这一时期的新闻事业在性质上是()的喉舌,也是()的喉舌。

参考答案

1、集权主义自由主义集团垄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决定的,适应我国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并符合全国人民政治利益的客观需求。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

1、为()服务,为()服务,为()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2、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是由()决定的。

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

参考答案

1、人民 社会主义 全党全国工作大局

2、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基本方针。新闻宣传工作首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也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新闻舆论工具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和支持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掘和传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精神,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闻宣传要把人民群众作为主角,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效地为人民群众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新闻工作还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一切事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新闻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的政治方向。新闻事业要坚决捍卫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热情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最终要体现在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上。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稳定的重要性和发展的必要性。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1、新闻产品的商品性,主要体现在()领域。

2、有人提出:新闻应该商品化,新闻事业应该产业化。你如何评析这样的主张? 参考答案

1、流通

2、这样的主张是错误的。(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2)在流通领域新闻产品所体现出的商品性,并不意味着新闻要商品化,也不意味着新闻事业要产业化。(3)“新闻商品化”、“新闻事业产业化”等提法的实质,就是要在新闻的采、写、编、评等业务环节也按市场规律运作,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4)现在传媒业的很多改革如制播分离,我们应该注意到它不适用于新闻节目。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5)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1、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社会形态和传播制度划分为:()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2、()阶段主是指新闻事业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控制之下。

3、()阶段始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终于资本主义进行垄断时期,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处于政府放任状态。

2、集权主义

3、自由主义

4、集团垄断

5、党和政府人民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1、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我们很容易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业所所宣传的思想体系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归因于()。参考答案

1、新闻事业是专门采集、处理和传播的社会活动、传播方式和主持机构的总称,即总的活动是反映社会生活,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集合体。新闻事业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新闻事业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2、新闻事业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不同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1、综合国力中的软国力主要体现为()的吸引力。

2、新闻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力、()力、()力和()力。

3、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参考答案

1、文化

意识形态

2、信息

舆论

产业

文化

3、(1)新闻媒介是信息力的承载机构;(2)新闻媒介汇集与反映民意,是舆论的引导者,可以调动更多参与国家发展的力量;(3)新闻事业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4)新闻媒介作为最直接的文化因素,直接影响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公民素质的养成。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1、新闻事业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

2、新闻事业与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机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上。

3、新闻事业与哲学、文学、艺术等比较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意识形态

2、没有强制力

3、(1)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比哲学、文学、艺术更接近政治,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更直接。(2)反映社会生活最迅速,范围更广,影响更大。(3)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

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人是()国资产阶级政治家()。

3、简述新闻自由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

1、政治权利

2、英

约翰·弥尔顿

3、“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与资产阶级反封建有关,它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提出的口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于封建社会末期,在17世纪基本成熟。这个时候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没有获得政治地位,还处于封建政权的压迫之下。他们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要求还受到封建政权的限制。为了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不受任何限制地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开始向封建地主进行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这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是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要夺取政权,首先应该争取言论出版自由,这样才能自由地批判封建制度,自由地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作好思想舆论方面的准备。但是在当时的英国,封建王朝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新闻检查法,对言论的发表、书籍的出版控制得非常严格。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1、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以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2、如何理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参考答案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只有这样,新闻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要求唱响“三个代表”主旋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指针和检验标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相统一,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就是以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和的报道真实。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较高要求是做到真实。

4、简述新闻具体真实的含义。

5、简述新闻本质真实的含义。

参考答案

1、事实

2、具体事实概括性事实

3、本质

4、这是新闻真实性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2)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5、本质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新闻报道不能仅仅要求所报道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真实,而应当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即应力求做到对所报道事物的整体上的、宏观上和本质上的把握。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1、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主要体现在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和()方面进行创新。

2、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内容创新的要求。

3、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方法创新的要求。

4、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体制创新的要求。

参考答案

1、内容

方法

体制

2、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新闻宣传工作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改进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在市场上站住脚,在群众中扎下根,更好地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抓住中央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探索新的报道形式,采用新的报道手法,多写独家新闻、当日新闻、基层新闻和现场感强、能打动人的新闻,做到主题好,内容新,语言精彩,生动活泼,吸引人读。新闻报道应在内容上正确地把握来自上层、中层、基层的比例,更多地报道基层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更多地报道振奋人心的成就,更多地报道群众中的典型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更多地反映群众的呼声。新闻报道内容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典型宣传不能只讲气势,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可亲、可敬、可信上写出真情。典型宣传既要有“大合唱”,也要发挥各种新闻媒体自身优势,适应群众的不同需求,用独具特色的报道增强感染力。热点引导不能炒作,要着眼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弘扬正气,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引导的质量和效果。舆论监督要出以公心、针砭时弊,解决问题,有利工作,增强团结,稳定大局。

3、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方法上创新。要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人脑入耳、可亲可信。用群众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疏导的方法、群众参的方法、民主讨论的方法。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拓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掌握网上宣传的导权。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既要敢于触及,又要善于疏导,把握来龙去脉,又弄清前因后果,力求用鲜活的语言解开思想困惑,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严谨与生动、科学与趣结合起来。要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做到“多、快、好、高”,即供稿数量多、时效快、文笔好、新闻价值高,保证新闻报言之有物、内容充实、信息丰富。

4、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要注重研究群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多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报道,努力适应群众的阅读习惯,及时向群众提供丰富、灵敏、多样、有效的信息。要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站在群众的角度采写报道、阐述观点、发布信息,充分报道群众最希望了解、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给予群众最及时最需要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强化新闻宣传的服务功能,在满足群众获取信息、认识形势、了解政策、接受教育、愉悦身心等方面的需求上下功夫,如何更好地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统一。

舆论导向的含义

1、简述舆论导向的含义。

2、1996年,()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3、为什么说新闻媒体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方面负有重大责任?

参考答案

1、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同时做好错误舆论的转化工作。

2、江泽民

3、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是舆论的载体,也是舆论的扩大器,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舆论一经新闻媒介传播,便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一项政策、一种主张经过新闻媒介的宣传解释,就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经过新闻媒介广泛传播的意见,往往会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更是把舆论导向问题提到一个新的理论和认识的高度来强调。他深刻地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巨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论断以鲜明简洁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舆论导向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密切关系,指明了新闻宣传工作所肩负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1、什么叫舆论监督?什么叫新闻舆论监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包括()、()、()、()、()和()。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舆论监督本质上是()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4、舆论监督对社会发展具有“()”和“()”的监测作用。

5、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主要具备下面几种功能: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五是()。

6、论述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

参考答案

1、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这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机构有报社、出版社、通讯社、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

2、新闻舆论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

3、人民群众

4、晴雨表候风仪

5、社会监视社会调节社会控制社会制衡社会监督

1、在新

6、(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是舆论监督中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2)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主要具备下面几种功能:一是社会监视;二是社会调节;三是社会控制;四是社会制衡;五是社会监督。(3)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注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动向;监视社会发展进程;评价社会发展效果。(4)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舆论监督可以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充当社会的“传声筒”和“排气阀”,传达呼声,宣泄积郁,满足愿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5)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舆论监督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法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舆论监督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调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最迅速、最灵敏、最有效的反应。(6)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舆论监督所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志。这种权力在进行权力制约和权力抗衡的时候,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出现,其监督的领域广、反应迅速、参与公众多、影响效果大。(7)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表现在:舆论监督积极主动地介入监督领域,许多社会问题、社会事件首先是以舆论监督形式表现出来的。舆论监督是一个动态过程,总是严密跟踪监督目标与对象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做到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求得正确的监督。舆论监督的公正性来自操作中的平衡手段。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结论,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平衡。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题目理解新闻工作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的统一? 参考答案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是人民利益最忠实、最集中的代表者。党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私利,这就决定了新闻事业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新闻宣传工作既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呼声,要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党通过新闻事业同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成为党的耳目喉舌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的形势下贯彻政治家办报办台方针,要坚持党管()、党管()的方针,确保各级各类新闻机构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

2、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素质。

3、论述新闻工作者的“五个根底”。参考答案

1、干部 人才

2、思想政治 业务

3、(1)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理论路线根底打好了,不管情况多么复杂,形势怎样变化,都会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2)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要牢牢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牢牢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守新闻工作纪律。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懂不熟悉,那就宣传不好,甚至出现误导,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3)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大家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善于做调查研究工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倾听群众的心声,多写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作品。(4)要打好知识根底。知识就是力量。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努力掌握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都应读一些,科技知识也应尽可能多学一些。党的新闻队伍中应该多出一些既懂政治、学识又渊博的编辑、记者、评论员。(5)要打好新闻业务根底。新闻工作,无论编辑、采访,都需要有业务能力,特别是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现在,报纸上刊登的许多报道,主题好,内容好,语言也很精彩,使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但是也有一部分新闻作品,不讲究辞章文采,文字干巴巴的,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要大力提倡新闻工作者苦练基本功。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1、论述政治家办报办台的理由。

2、简述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

1、(1)政治家办报办台,首先是由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党的舆论机关,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用其武装群众、指导工作和引导舆论的重要使命,必须由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具有很强政治素质的人来担任。(2)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实行“政治家办报”是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保证。反言之,坚持党性原则是一个要成为合格的“政治家”的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素质和要求。(3)政治家办报办台,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工作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党和人民对其寄予厚望,提出很高的素质要求。这些要求既有业务的、知识的,也有思想的、政治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起统帅作用的是政治素质。

2、要做到政治家办报办台,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二是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三是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四是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五是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1、近代报纸是()的产物。

2、手抄新闻最早于()世纪在()诞生。

3、()和()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正式诞生。

4、日报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2、16 威尼斯

3、周报

日报

4、第一,以刊载新闻为主;第二,定期连续出版;第三,面向社会公开发行。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

1、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2、新闻媒介的竞争和兼并,必然导致()和(),从而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进一步加强对新闻舆论工具的控制。

3、简述资产阶级控制新闻自由的方法。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私有制

2、垄断 集中

3、(1)广告控制;(2)政治控制;(3)通讯社控制,垄断新闻发布权;(4)贿赂、收买、津贴媒体。

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与物质条件

1、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

2、为什么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新闻事业也比较发达?

答案:

1、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

2、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生产力水平提高时,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信息需求量增加;第二,整个社会受教育面广,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群越来越大;第三,广告增加,刺激了新闻事业的投资与再生产;第四,新闻事业获得了较先进的物质手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1)第一章练习题

1、新闻起源是什么?

2、新闻的本源是什么?

3、为什么要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4、如何辨别两种不同性质的起源观。

5、为什么陆定一先生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是科学的?

6、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7、如何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9、什么是新闻价值?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10、如何理解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11、新闻价值选择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2、什么是新闻敏感?记者的新闻敏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2)

第二章

(练习题)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2.1

1、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

2、为什么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新闻事业也比较发达? 答案:

1、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

2、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生产力水平提高时,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信息需求量增加;第二,整个社会受教育面广,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读者群越来越大;第三,广告增加,刺激了新闻事业的投资与再生产;第四,新闻事业获得了较先进的物质手段。

(练习题)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2.2习题:

1、近代报纸是()的产物。

2、手抄新闻最早于()世纪在()诞生。

3、()和()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正式诞生。

4、日报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2、16 威尼斯

3、周报 日报

4、第一,以刊载新闻为主;第二,定期连续出版;第三,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练习题)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2.3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是由()决定的。

2、论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点。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或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

2、(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针;(2)宣传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新闻报道和教育人民群众;(4)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舆论机构;(5)各媒体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6)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练习题)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41、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我们很容易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业所所宣传的思想体系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归因于()。参考答案

1、新闻事业是专门采集、处理和传播的社会活动、传播方式和主持机构的总称,即总的活动是反映社会生活,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集合体。新闻事业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新闻事业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2、新闻事业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不同(练习题)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2.5 题目

1、新闻事业属于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范畴。

2、新闻事业与国家机器、政治法律机构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上。

3、新闻事业与哲学、文学、艺术等比较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意识形态

2、没有强制力

3、(1)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比哲学、文学、艺术更接近政治,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更直接。(2)反映社会生活最迅速,范围更广,影响更大。(3)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练习题)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2.6

1、综合国力中的软国力主要体现为()的吸引力。

2、新闻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力、()力、()力和()力。

3、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参考答案

1、文化 意识形态

2、信息 舆论 产业 文化

3、(1)新闻媒介是信息力的承载机构;(2)新闻媒介汇集与反映民意,是舆论的引导者,可以调动更多参与国家发展的力量;(3)新闻事业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4)新闻媒介作为最直接的文化因素,直接影响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公民素质的养成。(练习题)新闻事业的产业属性

2.7 题目

1、新闻产品的商品性,主要体现在()领域。

2、有人提出:新闻应该商品化,新闻事业应该产业化。你如何评析这样的主张? 参考答案

1、流通

2、这样的主张是错误的。(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2)在流通领域新闻产品所体现出的商品性,并不意味着新闻要商品化,也不意味着新闻事业要产业化。(3)“新闻商品化”、“新闻事业产业化”等提法的实质,就是要在新闻的采、写、编、评等业务环节也按市场规律运作,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4)现在传媒业的很多改革如制播分离,我们应该注意到它不适用于新闻节目。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5)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

第二篇: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

1.什么是新闻?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本源?答:事实。

3.新闻的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答:即社会性和阶级性。

5.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繁荣经济。

6.职业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与16世纪的欧洲,它是伴随近代哪一类性质的报刊形式而产生的?

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报刊。

7.作为新闻记者面对未成年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做如何选择?

答:我们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条规定,叫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法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身心尚待发育,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们的隐私是披露还是不披露,披露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披露,还不能够准确判断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法律就给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叫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个“任何”是绝对的,就是说没有例外的,这里头就包括他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他的父母,也包括他的老师,包括医生、护士,当然也包括媒介。所以,在侵犯私人信息这个问题上,未成年人可能是最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保护,所以媒介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8.作为新闻单位不服从法院对自己的败诉判决,你做如何选择?

答: 如果纠纷发生了怎么办?我们要有一些办法,首先要及早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个专业人士主要的就是律师。

第二个办法就是更正和答辩。更正和答辩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挽回不良影响的措施。更正比较好理解,答辩是什么意思?答辩就是说,新闻报道的相对人,他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可以公开地提出说明或者提出异议,也就是说反批评的权利。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是太受到重视,但是它对于预防新闻侵权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个办法就是道歉。是不是要道歉?要看是不是错了。如果真的是错了的话,那就赶快道歉。因为道歉有可能会挽回影响。这也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一种尊重,当然如果没有错当然不必道歉,但是道歉一定要真诚。

第四个办法就是寻求和解。寻求和解的前提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和解,而是发生纠纷,错了,一定要打官司了,特别是要败诉了,在这个时候赶快要寻求和解,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挽回不利的影响,避免败诉的结局。这就是寻求和解的意义。如果一个必打无疑的官司可以做到不打了,然后让原告人撤诉了,那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为什么呢?官司打下来,因为你必败无疑,你打下来要败,还要赔,必败无疑的官司可以不打了,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就减少了损失。这就是一旦如果发生了新闻侵权纠纷的话,应该怎样应对。

此外,如果真的要是打官司不能和解,非打不可的话,那怎么办呢?一定要选择有专业经验的优秀律师,出庭支持诉讼。现在律师业发展得越来越专业化了,有些律师专门做房地产,专门做期货,专门做知识产权等等等等,分工很细。分工越细社会就越进步,因此找律师也一定要找得准。那么找准了律师,他在这个方面法律熟悉,诉讼有经验,那么也是可能转败为胜,有可能。这是第五个办法。

第六个办法,就是不要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诉讼文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件,媒介未经法院许可,然后发表了诉讼文书,最后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当庭训诫记录在案,有过这样的案子。再此外还有一个,不要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打官司的消息或观点

9.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事件在那一范畴的要求?

答: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即“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

10.最早提出“把关人”这一概念的是谁?答:卢因

11.新闻传播者作为新闻事实报道的终结,在报道中怎样表达主观倾向?

答:

12.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新闻工作的关系?

答:

13.“报道受众需要的实用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话”这三者应该怎样排序? 答:3-2-1。

14.改革开放新时期是谁在论述新闻工作中重申了“政治家办报”这一论断? 答:江泽民。

15.我国现行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16.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在2001年的哪一类法规或准则中颁布的?

答:《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17.广播电视体制? 答;

18.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什么时候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什么时期开始施行的?答:是1997年8月1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开始施行是在1997年9月1日。

19.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本条例地三十二条规定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

20.我国《保守国家机密法》(1998年9月5日)第二十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其内容是: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1.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即: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规定。

22.《著作权法》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和各种财产权的保护期以及合作作品的保护期是怎样界定的?

答: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在保护。

23.广播形态发展史上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24.数字音频广播有哪些特点?

答:1)音质纯正,杂音少,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甚至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收听广播节目;2)频率容量大,可以同时容纳16路立体声声音广播;3)可以提供新闻、广播节目表、交通路况、股市信息等附加信息;4)具有资料存储功能,一旦需要,可以很容易地调出所需的音频资料;5)发射功率低,通过有线电视网和直播卫星广播可以实现覆盖全

二.简答、论述:

1.简述新闻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答:

2.我国新闻工作如何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答:(1)——(7)。

3.简述舆论引导的规律性内容。

答:

4.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

答:

5.新闻价值及表现特色。

答: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其表现特色

(一)—

(四)。

6.一名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哪些修养?

答:1)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2)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3)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

7.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思想。

答:(1)—(4)。

8.新闻侵权的具体表现。

答:《法规》 第十一条

(一)—

(六)。

9.简述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答:

1、信息量大

2、形态多样

3、传递及时

4、全球传播

5、互动交流。

笔试题目分为两部分:

一是新闻业务理论基础知识--

1.新闻宣传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2.西方四大通讯社

美国的美联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美国的合众国际社(应该是的吧)3.<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

是一篇通讯 作者是魏巍

4."3.14拉萨骚乱事件"

5."奥运圣火传递"(时间 地点)

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胡锦涛 吴邦国 温家宝 贾庆林 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 贺国强 ***等 7.新闻的生命是什么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8."华南虎照事件"称拍摄到照片的人是--周正龙

第二部分是给你一篇通讯,找出错别字.根据所给的通讯文章写一篇600字的消息,给消息起主副标题,最后根据所写消息写一篇短评.

这篇通讯是关于中国雪灾的.温总理两赴重灾区湖南全过程记录.

第三篇: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1.什么是新闻?

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的本源?答:事实。3.新闻的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答:即社会性和阶级性。5.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繁荣经济。6.职业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与16世纪的欧洲,它是伴随近代哪一类性质的报刊形式而产生的? 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报刊。

7.作为新闻记者面对未成年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做如何选择?

答:我们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条规定,叫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法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身心尚待发育,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们的隐私是披露还是不披露,披露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披露,还不能够准确判断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法律就给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叫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个“任何”是绝对的,就是说没有例外的,这里头就包括他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他的父母,也包括他的老师,包括医生、护士,当然也包括媒介。所以,在侵犯私人信息这个问题上,未成年人可能是最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保护,所以媒介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8.作为新闻单位不服从法院对自己的败诉判决,你做如何选择?

答如果纠纷发生了怎么办?我们要有一些办法,首先要及早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个专业人士主要的就是律师。

第二个办法就是更正和答辩。更正和答辩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挽回不良影响的措施。更正比较好理解,答辩是什么意思?答辩就是说,新闻报道的相对人,他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可以公开地提出说明或者提出异议,也就是说反批评的权利。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是太受到重视,但是它对于预防新闻侵权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个办法就是道歉。是不是要道歉?要看是不是错了。如果真的是错了的话,那就赶快道歉。因为道歉有可能会挽回影响。这也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一种尊重,当然如果没有错当然不必道歉,但是道歉一定要真诚。

第四个办法就是寻求和解。寻求和解的前提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和解,而是发生纠纷,错了,一定要打官司了,特别是要败诉了,在这个时候赶快要寻求和解,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挽回不利的影响,避免败诉的结局。这就是寻求和解的意义。如果一个必打无疑的官司可以做到不打了,然后让原告人撤诉了,那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为什么呢?官司打下来,因为你必败无疑,你打下来要败,还要赔,必败无疑的官司可以不打了,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就减少了损失。这就是一旦如果发生了新闻侵权纠纷的话,应该怎样应对。

此外,如果真的要是打官司不能和解,非打不可的话,那怎么办呢?一定要选择有专业经验的优秀律师,出庭支持诉讼。现在律师业发展得越来越专业化了,有些律师专门做房地产,专门做期货,专门做知识产权等等等等,分工很细。分工越细社会就越进步,因此找律师也一定要找得准。那么找准了律师,他在这个方面法律熟悉,诉讼有经验,那么也是可能转败为胜,有可能。这是第五个办法。

第六个办法,就是不要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诉讼文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件,媒介未经法院许可,然后发表了诉讼文书,最后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当庭训诫记录在案,有过这样的案子。

再此外还有一个,不要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打官司的消息或观点 9.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事件在那一范畴的要求?

答: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即“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10.最早提出“把关人”这一概念的是谁?答:卢因

14.改革开放新时期是谁在论述新闻工作中重申了“政治家办报”这一论断? 答:江泽民。15.我国现行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16.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在2001年的哪一类法规或准则中颁布的?

答:《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18.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什么时候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什么时期开始施行的? 答:是1997年8月1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开始施行是在1997年9月1日。19.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本条例地三十二条规定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

20.我国《保守国家机密法》(1998年9月5日)第二十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其内容是: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1.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规定。22.《著作权法》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和各种财产权的保护期以及合作作品的保护期是怎样界定的?

答: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在保护。24.数字音频广播有哪些特点?

答:1)音质纯正,杂音少,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甚至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收听广播节目;2)频率容量大,可以同时容纳16路立体声声音广播;3)可以提供新闻、广播节目表、交通路况、股市信息等附加信息;4)具有资料存储功能,一旦需要,可以很容易地调出所需的音频资料;5)发射功率低,通过有线电视网和直播卫星广播可以实现覆盖全球。二.简答、论述:

5.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6.一名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哪些修养?

答:1)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2)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3)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9.简述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答:

1、信息量大

2、形态多样

3、传递及时

4、全球传播

5、互动交流。

---新闻专业采编与制作专业是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而开设的、适应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型高职专业,以培养适应各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需要的新闻专业人才。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产生的,和一些历史悠久的专业相比,新闻学虽然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由于它和大众生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有着较为明显和突出的实用效果,并且又借助其本身追求新鲜、快捷、真实等特性及独有的创新精神,使这门学科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一、稿件的选择。编辑工作的核心是“把关”,即根据读者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来稿进行鉴别和选择。

二、稿件的加工。未经编辑加工处理的新闻稿件只能是原材料或半成品,只有经过编辑精心整理加工后的稿件才能成为新闻产品进入传播领域。对来稿进行加工,是编辑最日常的业务,在这方面,网络新闻的编辑与传统媒体的编辑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三、稿件的集合。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编辑面对的绝非是单篇的稿件而是多篇稿件的组合,稿件的集合不但可以形成网页中的强势,而且可以产生“1+1》2”的系统效应,实现新闻价值的增值。稿件集合的方式有两种。

四、稿件的评价。在传统的印刷媒体上,编辑对稿件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版面语言”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版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版面位置、空间大小、字体、字号、色彩、图片等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达编辑对稿件的评价等。新闻采编

1、概述

新闻专业是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而开设的、适应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型 高职专业,以培养适应新闻宣传单位需要的新闻专业人才。新闻专业是一门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 定规模之后产生的。和一些历史悠久的专业相比,新闻学虽然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由于它和大 众生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有着较为明显和突出的实用效果,并且又借助其本身追求新鲜、快捷、真实等特性及独有的创新精神,使这门学科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专业的基本理论、基 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像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和制作的基本技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采编人员。毕业后可以从事 记者、编辑、主持人以及企事业单位宣传、公关等工作。

2、采编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a新闻采编工作是对新闻信息认定、采集、加工、制作的过程。b新闻采编工作主要由采访和编辑两部分组成。c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d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e新闻采访的基本性质: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新闻采访与调查研究的不同之处:(1)采访的目的在于传播(2)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是迅速了解典型的、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3)采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社会活动。

3、编辑的主要职责是把关

要把好政治关、事实关、知识关、技术关。新闻采编工作的四大特点:(1)立场要正确(2)信息量要大(3)加工要好(4)传递迅速

二、报道组织

报道组织的工作内容是:新闻传媒机构把握和统筹一个时期或一个阶段或一个专题的报道全局,明 确报道的规模,部署报道的力量,决定报道的形式,设计版面的编排等。

确定报道思想和报道方针要把握两条依据

报纸的编辑方针 2特定时期的社会需要

(1)组织部署阶段

以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来组织并且部署对社会行为活动的深入了解,走访,调查与研究

(3)结束和总结阶段

1、大型体育活动的报道组织:组合式报道:集中同一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以形 成较大的报道规模,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扩大媒体的影响力。

3、重要会议的报道组织集中报道: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上,作密集 式报道。系列报道:组织各侧面稿 件,集不同角度报道为一体,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4、热点事件的报道组织

(1)明确报道思想和报道方针,明确报道任务,部署工作周详,责任到人。(2)协调,打配合战。报道及时、准确、全面、充分。

(3)注意创新(4)不断对报道计划加以调整。

新闻编采人员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本台对新闻节目编排的八个改进要求是:改进(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改进(播音单调的状况)、改进(消息过长的问题)、改进(报道角度单一,画面重复问题)、改进(图像编辑工作)、改进(同期声选择)、改进(标题制作)、改进(现场采访记者提问)。

2、新闻节目的编排应该坚持的“四有四没有”编排原则是:“四有”:(每天要有主打策划)、(每天要有现场报道)、(每天要有事件新闻)、(每天要有民生新闻);“四没有”编排原则是:(官话套话没有)、(会场画面没有)、(破烂的画面没有)、(错别字没有)。

3、电视新闻的三个构成基本元素是:(画面)、(声音“解说、同期声、音乐、音效”)和(字幕)。

4、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是:避免抽象概念(力求具体事实),避免评价议论(力求典型事实),避免复杂罗嗦(力求简约凝练),避免逻辑复杂(力求简单易懂)。

5、选取新闻角度的基本方法是:从事物(特点)中找角度、从事物的(变动)中找角度、从事物的(异常)中找角度、从事物的(对比)中找角度、从观众的(视角)中找角度、从现场采访的(问题)中找角度、从现场事态的(高潮)中找角度。

6、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是:(真实性)原则、(新鲜性)原 则和(新闻价值)原则。

7、新闻的新鲜性是指:(时间性)、(内容新)和(角度新)。

8、消息的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

9、消息主体的四个功能是(补充新的事实)、(讲述生动故事)、(增加背景材料)和(展示情节与细节)。

10、消息的标题可分为(单标题)和(复合标题),(实题)和(虚题)。

11、导语要突出的新闻要素有:(事件要素)、(何人要素)、(时间要素)、(地点要素)和(原因要素)。

12、消息的结尾包括:(补足)型结尾、(总结归纳)式结尾,消息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紧扣事实)不空泛,(增添信息)不重复,(启发诱导)不说教。

13、现场报道最体现(真实感)。

14、在现场报道上,CNN的创始人泰勒唐纳提出新闻内容要充实,关键是要观众看到(采访的记者)。

15、现场报道体现“娱乐化”:使人们的感官受到最大的刺激,直播所具有的(真实)、(同步)、(悬念)、(冲突)、(戏剧化)几乎是传媒满足人类获取信息欲望的最高也是最完美的形式。

16、中国新闻报道具有两种体,即(联播体)和(民生体)。

17、“联播体”主要担负着(宣传任务)。

18、“民生体”主要担负着(社会的解压阀)。

19、“联播体”、“民身体”发展瓶颈的突破点是(形式多样的现场报道),现场报道的灵活使用可以有效改变(消息类图像新闻)的新闻事实表现形式。

20、现场报道一定要有(出镜理由)才可以出镜。

21、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为主的新闻节目与其它电视新闻节目的根本区别是:(出镜记者的前期取材过程本身是新闻片的主要内容)。

22、新闻事实证明的手段有:(照片、背景资料画面);(现场);(证人、目击者);(录音);(文字资料、图解);(表、图表、地图、示 意图);(记者出镜的报道)。

23、(新闻事件)决定现场报道形式。

24、现场报道“离不开”的12个字是:(直播、录播);(突发、预测);(静态、动态)。

二、简答题(附:答题要点)

25、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介新闻的不同?

电视新闻综合运用画面、文字、声音等多种表现元素,完整、真实、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画面是其传递信息的主要元素。解说要配合画面反映新闻事实。体现其现场、动态和直观的特性。

其视听构成和表现元素的目的在于最能完整表现新闻事实的价值要素,实现真实性、审美性、和谐性的统一。

26、电视解说词的功能?

补充画面无法说明的内容。解答新闻要素、交代新闻背景、解释画面的深层含义。升华主题。画面无法表达的主题,需用解说进行升华和总结。对画面内容进行延伸,对画面深层内涵进行扩展。

27、电视解说词的特点有哪些?

解说词塑造形象不能仅凭语言自身独立完成,而是要根据电视画面的特点,与画面及其他表现手段共同配合共同完成对形象的塑造。脱离画面,解说词常常显得残缺不全,难以完满地表情达意。电视新闻的解说词是不能离开画面而独立存在的,它缺乏独立性。解说词是用来播讲的,电视新闻的解说词应该同广播稿一样具有有声语言的特点。

28、电视解说词怎样做到为听而写?

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解说词写作要尽力排除理解和接受上的障碍,要深入浅出,让人一听就懂,避免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琅琅上口,易读易记。解说词语言既要利于播音员口头表达,又要让观众感觉易听、好听。要上口、要悦耳,解说 词就得生动活泼,明快有力。字数少,句子短,多段落。应避免使用那些修饰成分比较多、结构复杂的长句。尽量多使用短句,讲究节奏。

29、电视解说词的基本写作方式是什么?

解说词直接解说画面,补充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使画面更精确,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解说词提炼画面含义,发掘画面内涵,升华画面内容,既加强了画面的力量,又深化了主题。30、怎样理解电视新闻的报道角度?

新闻角度即报道角度,是记者观察、挖掘、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侧重点。事件的信息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展示事实的角度。我们做节目只有一个角度是唯一的:观众的角度。怎么做可以吸引观众观看、怎么表现有利于观众理解、报道什么内容对观众有用,我们就怎么做。

31、如何做到准确表达新闻事实?

要注意词义的差别。力戒各种消极性的歧义。要推敲词语的感情色彩。要避免夸大、渲染的文风。避免虚构情节、添枝加叶、合理想象对新闻内容材料的选择准确、对新闻事实的认识准确

32、新闻写作怎样做到时间新、内容新和角度新?

时间新:多使用“今天”、“正在”这样的字眼,避免“近日”、“最近”等模糊概念。

内容新:除了刚刚发生的新鲜的事件,记者还要学会通过对比发现老事物的新变化、新特点,新亮点 角度新:多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统摄思维,尽量做到新闻价值深入,角度新颖。

33、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新鲜:新事件新发现、新变动新变化、新经验新成就、新问题新矛盾、新思想新观念。

生动:写细节、写感情、刻画形象。

简洁明了:一事一报,主题集中、单一,选材精当,以一当十。

34、第一代导语、第二代导语和第三代导语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代导语:要素齐全,交待消息基本事实;简炼明确、直截了当、生动、客观和富于色彩;吸引观众继续观看报道主体部分的内容;简短明晰,但不能语焉不详。

第二代导语:不是将新闻中的六要去都放在导语中而是将新闻六要素中最重要的、最有吸引力的、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一两个新闻要素写进导语中。

第三代导语:在保持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越来越注意写法上的不拘一格,引人入胜。在强调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注意寻找迥然不同的角度、风格。

35、怎样写作电视新闻的导语?

选择精华的内容和最新鲜的材料。选择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选择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导语要尽可能短,突出主要事实,少用数字,少用领导人头衔

36、导语在写作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导语要寻找接近性:地域上的接近和心理上的接近,寻找“当地”和“所属群体”的视角。导语要突出显著性、趣味性:显著的人物、显著的事件、反常的具有悬念的因素要突出。

37、什么是叙述式导语?

叙述式导语,即在导语中直截了当地用事实说话,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新鲜事实。

叙述式导语同消息是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特征相适应,叙述式导语是消息最常见的导语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凝练的文句突出表现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核心事实。

38、什么是总结式导语?

总结式导语,也称概括式导语,在导语中扼要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总结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把新闻的几项主要内容加以归纳总结,概括介绍新闻要旨。

39、什么是评述式导语?

指以议论方式揭示新闻内容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评述式导语的特点是:导语中把叙述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或解释,说明其价值和意义。评述式导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述时,表述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记者直接发表评论;另一种是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记者要尽可能多地用这种让新闻人物发表意见,进行分析、议论的手段,来写作述评式导语;而尽量少地由记者自己挺身而出发表议论。

40、什么是描写式导语?

即导语中采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生动的事实或现场气氛。

描写式导语可以是再现某一生动有趣的事实,包括新闻中的主要事实,或是事物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以及事件发展的高潮等;也可以是勾勒某一生动的情节或典型的细节;可以是描述有特色的现场景物、氛围或场面;也可以是渲染、烘托气氛;甚至还可以是讲个故事

41、什么是引用式导语? 即导语中引述新闻人物富有特色、情趣的语言,或是引用成语、典故、故事、诗词、谚语、民谣,以及名人名言等,借以点明新闻主题或衬托新闻事实。

42、什么是设问式导语?

指从事实中引出使人注目问题的导语。设问式导语的基本特征是:导语里把消息报道的已经解决的问题、取得的经验,或确定的思想内容,先用设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43、什么是悬念式导语?

即把新闻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在导语中来个提示或暗示,先不直说或全部讲明,在受众脑中悬个疑团,诱导受众跟着你的思路走。

44、什么是对话式导语?采用与观众直接对话的方式写作的导语。

45、什么是比喻式导语? 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来阐释新闻的主要事实或者意义。

46、什么是消息写作的倒金字塔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过程安排材料。它的优点是可以让人清晰的了解事件的全过程,缺点是重点不突出。

47、什么是消息写作的螺旋式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

导语部分倒叙,将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面,或者概述事实,消息主体部分顺序。是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的方式。与金字塔式结构一样,适用于故事性强的新闻事实。

48、什么是消息写作的平行式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

事实和背景材料交叉叙述的消息结构形式。背景充实,报道深入。

49、什么是消息写作的引导式结构?他的特点是什么?

利用人物的语言、行为或新闻事件的某个场景切入,引起观众的兴趣,再转入严肃的主题。把焦点放在人物身上,提供丰富的情节和细节。从形象到具体,从微观到宏观,易于人们接受,有悬念。50、电视新闻常用的主体结构形式是什么?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先提出问题,然后提供支持性的事实和同期声,提供背景然后是解决方案,结尾通常是事件下一步的发展。螺旋式结构:以最近的事件开头,再讲述过去的情况,用将来的发展作为结尾。循环结构:所有的事实材料围绕作为中心思想的导语展开。

51、什么是消息的补足型结尾?

这种结尾形式是倒金字塔式结构常用的,补充新闻报道中导语和主体没有提及的新闻要素,使报道完整、圆满,或者补充有关的背景,使报道更加充实、可信。作为结构成分的结尾,一般应具有一定的补足性的内容。以形成新闻整体的匀称感和整体感。一般是消息中的次要材料或者背景材料。

52、什么是消息的总结归纳式结尾?

对全文内容加以小结,点明意义,加深受众印象,即可单纯对事实进行归结,也可以做适当评论。

53、新闻标题的实题写作的要点是什么?

突出动词。运用动词可以使标题生动形象,印象深刻。讲究修辞技巧。利用押韵、对仗、排比在形式上可以起到强调和引人注目的效果。运用倒装句、设问、双关语突出新闻重点。运用成语、格言。巧用数字

54、新闻标题的虚题写作的要点是什么?

虚题的写作需要发挥创造力,通过联想、比喻、描写等方式生动表现新闻的独特价值。借代。借代要注意大众化,使用公众熟悉的词语和事物。对仗。引用成语、古诗词并做适当修改。应用回文。直接引用人物精彩语言作为标 55新闻标题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字数不可过多,单行标题字数应限制在11字以内。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主观色彩的用词,做到理性、客观。标题中不要出现专业术语、生僻的字词。尽可能减少标点符号的使用。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56、什么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其作用是什么?

背景材料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缘由、心理特征、科学知识等有关内容。也可以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其他事实。主要内容是对新闻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

背景材料的作用在于解释和补充事实,帮助观众理解新闻,因此它的使用没有固定的位置。基本原则是背景材料的使用能够帮助观众可以顺畅地理解新闻。

57、怎样写好预知性新闻事件的报道?1加强策划,做好案头工作和资料准备2预约相关采访对象。3充分利用偶发因素,将现场的预知性与非预知性相结合。

58、怎样写好会议新闻报道?

要事先充分了解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各类背景资料,从中找到最大的新闻价值点。利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会议新闻中的新现象、新变化、新趋势。会议现场是各类新闻人物集中的场合,要善于从新闻人物身上发现新闻点。关注会议新闻所引起的内外影响和反馈。

59、举例说明电视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语言: 言简意赅,准确无误。减少字数,增大信息量是b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使用常用字词、表达准确实在、少用修饰,删繁就简、免术语。c使用常用字词。要多使用读者常见、易于理解的词语。d表达准确实在。在用词上,要多用子概念,少用母概念。e少用修饰,删繁就简。避免使用没有信息量的词语、避免使用套话和宣传用语。f慎用高级字眼。不使用没有其他可能性的限定性、主观色彩浓厚的词语。g避免术语。h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i直截了当,使用短句。使用主谓宾语结构,少用定语状语。使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j短段落,多分段。

60、什么是现场报道?电视报道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

61、什么是目击式报道?

当现场正在发生,记者看着它面对摄像机,同步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通过话筒,通过镜头告诉给观众。62、什么是参与式报道?记者在报道中改变自己的身份,放弃观察,亲自参与和体验一件事情。63、什么是出镜记者?

在新闻现场在镜头前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播音员和新闻主播)。

64、现场报道注意事项是什么?恰当、积极的镜头前表现/出镜背景的选择 / 多样的出镜形式 / 调动其他感官系统,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信息传达与演播室之间的交流 / 记者的语态和仪态 / 报道内容信息含量丰富,尽量少用概括

65、动态报道的特点是什么?

1、出镜记者深度挖掘新闻空间:即新闻现场空间的有效使用;新闻现场实物的巧妙利用。

2、报道场景的多点设置与事前踩点。

3、边走边说考验记者的注意力分配。

66、目击式报道的观察要点是什么? 抓住主体事物,明确事物行为目的 / 事物行为的规定动作和动作路径 / 细致观察动作行为下的人、动物、景物的变化 /与主体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的伴随行为

67、目击式报道的报道策略?(1)现场动态信息的敏锐把握(2)换位思考报道(3)突显近距离位置的观察优势(4)动态情景下的主体事物的周围变化(5)对于关键动作的解释说明(6)个人感受(7)背景资料的准备与使用(8)声源的必要解释 68、体验式报道的报道策略是什么?

(1)报到前的事前走位与演示操作(2)关键环节的重点介绍与展示(3)动作行为合情合理性的把握(4)信息低谷时的应对(5)个人感受(6)适当的总结与归纳

69、直播报道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尽量不要用“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想法是什么?”这样的提问2调整好直播报道前的状态3学会用眼神与被采访者交流4不要卖弄自己5穿对衣服,出镜仪态的职业化6遇到突发情况,在第一时间交代给观众7将大段报道切割成若干个小问题

三、应用题

70、应用现代电视新闻写作理念,根据提供的素材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消息。71、根据提供的消息,撰写三种不同的导语。72、根据提供的消息,改写消息标题和消息主体。

四、论述题

73、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本人如何落实“十字”方针 推进新闻工作。---------------------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第二次)(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 分)

1.新闻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中介是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者只能在 的基础上表现主观 倾向,绝不可以背离事实或者歪曲事实,也不可以随意改变事实。因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2.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

3.在广播形态发展史上,继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个阶段是。

4.1995年4月我国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开始组织起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11月上报 国务院; 年8月1日,国务院第61次常务会议通过《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8月11日第 228号国务院令颁布《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自(请填年月日)开始施行。

5.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各种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死亡后 年;如果是合作作品,截 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年的12月31日。

6.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 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该条例的第三十二条规定进行播前审查。

7.“政治家办报”最早是由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来的,后来 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 期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中重申了这一要求。

8.(填人名)先生提出“没有骨气的人不能主持有价值的刊物”。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A报道受众需要的实用信息、B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C在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话 ”,如果按照新闻报道指导性的强弱程度排序,这三者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 A、(ABC)

B、(BCA)

C、(CBA)

D、(BAC)

2.以下选项哪一个不是数字音频广播的特点?________

A、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B、可保证在高速移动状态下的接收质量

C、需要的发射功率较大,不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电磁污染

D、不仅可以传递高质量的声音节目,还可以传送数据、电文、静止画面或电脑程序等

3. 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新闻工作者是伴随着近代________报刊的形式而产生的,最早出

现于16世纪的欧洲。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中产阶级

4.如果发生了15岁的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如何选择?________

A、不应报道,因为他是未成年人

B、不应报道,因为法院还没有判决

C、应该详细报道他的犯罪详情以警示他人,包括他的姓名和住址

D、可以报道,但应当隐去他个人的详细材料

5.如果你从业的新闻单位不服法院对你们的败诉判决,应当做什么选择?________ A、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声明,表示不服判决

B、执行判决,继续申诉

C、动员新闻界同行,对判决群起攻之

D、以上手段同时运用

6.我国《保守国家机密法》(1988年9月5日)第二十条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 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

保密规定,不得泄露________。

A、国家秘密

B、政党秘密

C、电台、电视台秘密

D、个人秘密

7.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 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多少年有期徒刑?________

A、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B、三年以上八年以下

C、五年

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8.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在________上的要求。

A、政治

B、组织

C、思想

D、作风

9. 把关人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卢那察尔斯基

D、卢因

10.2001年颁布的______中第31条规定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A、《中国报业自律公约》 B、《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C、《新闻法》 D、《新闻记者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2. 新闻工作指导性的内涵与特点是什么?

3. 在舆论引导方面有哪些规律性的内容?

4. 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思想。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999年,有一名诗人安某撰文指责一家机构举办的“诗词大赛”。后者在其主办的期刊上发表反驳文章数十篇,指名道姓指斥安某:“其 人不过诗界一混混,其文不过左家一棍棍而已哉!”“用心之卑鄙,手段之恶劣,比之姚文元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像过去运动中的跳梁小丑”,“自我剥光跳将出来了”等等。安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诉至法院。

请分析:本案构成侵权吗?如果构成侵权,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一旦构成侵权,新闻机构将以什么方式承担法律责任?你认为应当如何避免此类纠纷?

2.分析电视新闻解说词《长沙袁隆平等十多位院士成为科技知本家》的新闻价值和表现特色。

长沙袁隆平等十多位院士成为科技知本家 [口播]今天是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的第一天。早市开盘价为27.98元,尾市收报于40.37元,按收盘价计算,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持有的250万股隆平高科市值已超过1亿元。袁隆平院士因此成为科学家中首位拥有亿万财富的知本家。(配音)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的上市公司。1998年,湖南四达评估事务所评估“袁隆平”品牌价值1008.9亿元人民币。人们也许曾对这一评估天价心存疑虑。但是当袁隆平院士同意将他的名字用于上市公司冠名和股票简称而得到巨大的回报时,大家对科学家品牌和知识创造财富的现实意义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同期)“隆平高科技负责人” 公司使用他(袁隆平)的名字给他钱。(记者问:给多少钱呢?)580万。(配音)这家股份公司共向袁隆平院士支付姓名权使用费580万元,而袁隆平院士将其中的397.16万元人民币投入隆平高科并折股250万股,成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

(同期)“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我有了这个公司之后,有了这么一笔叫做资本吧。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开展我的超级杂交稻的研究。(配音)据了解,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研究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目标――超级稻试验亩产突破700公斤大关。而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无疑又将为袁隆平院士实现第二个目标――超级稻亩产达到800公斤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配音)像袁隆平院士一样,长沙有何继善、黄伯云、刘业翔、刘筠、夏家辉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个人品牌、专利发明和技术参股创办了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形成近百亿的产值规模。(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继善” 像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我们这样一批人,国家照顾得很不错,对个人生活方面没有更多需求。为了中华民族在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更多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化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我们)走了这条路,当然按市场经济规律,一些人(院士)通过创办产业成为富翁,那也是应该的,也是社会对他的承认的一种形式。(同期)“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 罗衡宁” 知识可以转变为财富,作为科学家,也可以成为知本家。(配音)袁隆平、何继善等十多位两院院士以品牌、技术为载体,创造上亿元的财富,反过来又用这些财富促进科学研究。针对这一科技知本家群体现象,长沙市市长谭仲池对记者说。

(同期)“长沙市市长 谭仲池” 这不仅实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对社会的贡献,同时实现了经济价值,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我们希望他们创业规模更大、水平更高、档次更高,同时他们也富得更大、更好。(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2000年12月11日)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第二次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

1、新闻事实

2、行动准则

3、数字音频广播或DAB4、1997;1997年9月1日5、50;50

6、重播重审

7、江泽民

8、邹韬奋

二、选择题

1、B

2、C

3、B

4、D

5、B

6、A

7、D

8、B

9、D

10、B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信息极大丰富;形态多样;传递迅速及时;全球传播;以及互动交流。

2、新闻工作指导性原则的特点包括:

(1)用新闻事实影响和改变人的认识;(2)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处于平等地位;(3)指导领域广泛多样;(4)指导具有及时性;

(5)指导具有连续性。

3、一般说来,有四个原则:(1)“可信性原则” ;(2)“权威性原则” ;(3)“贴近性原则” ;(4)“渐进性原则”。

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思想主要有:

(1)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同办报活动中形形色色的非共产主义倾向作斗争(2)党的机关报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真正具有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人手里;

(3)揭露反动统治的罪恶,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当好人民的耳目喉舌;(4)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四、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第一问,本案构成侵权; 第二问,它的核心问题是这篇文章侮辱了安某的人格; 第三问,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第四问,自由发挥。

2、(1)国内第一家以科学家冠名的上市公司,反映了社会新型期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主题。主题新鲜、重大;(2)今日新闻,时效性强;(3)通过采访袁隆平院士,反映加入WTO以后按市场经济规律,科学家以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化成为知识本家的必然规律,从科技知本家群体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4)对专业性较强的题材从多侧面进行背景性延伸,包括对有关负责人的采访,对“科技知本家群体”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使“硬件”题材“软着陆”。长沙电视台对本土出现的重大题材精心报道,反映了地方新闻媒介在本土化独家新闻竞争的潜力。

不足之处是:选材还可更精炼。

第四篇: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

1.什么是新闻?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的本源?答:事实。

3.新闻的价值?答: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4.新闻事业的双重属性?答:即社会性和阶级性。5.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1)报道新闻,传播信息;2)反映舆情,引导舆论;3)传授知识,普及教育;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5)刊播广告,繁荣经济。

6.职业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与16世纪的欧洲,它是伴随近代哪一类性质的报刊形式而产生的?

答:资产阶级性质的报刊。

7.作为新闻记者面对未成年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做如何选择?

答:我们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条规定,叫做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法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由于他们身心尚待发育,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准确地判断他们的隐私是披露还是不披露,披露给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披露,还不能够准确判断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法律就给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叫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个“任何”是绝对的,就是说没有例外的,这里头就包括他的法定监护人,包括他的父

母,也包括他的老师,包括医生、护士,当然也包括媒介。所以,在侵犯私人信息这个问题上,未成年人可能是最易受到伤害的,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来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保护,所以媒介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8.作为新闻单位不服从法院对自己的败诉判决,你做如何选择?

答:

如果纠纷发生了怎么办?我们要有一些办法,首先要及早地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个专业人士主要的就是律师。

第二个办法就是更正和答辩。更正和答辩是一个比较实际的挽回不良影响的措施。更正比较好理解,答辩是什么意思?答辩就是说,新闻报道的相对人,他对于涉及自己的内容可以公开地提出说明或者提出异议,也就是说反批评的权利。这个问题在我们这里不是太受到重视,但是它对于预防新闻侵权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个办法就是道歉。是不是要道歉?要看是不是错了。如果真的是错了的话,那就赶快道歉。因为道歉有可能会挽回影响。这也是对当事人权利的一种尊重,当然如果没有错当然不必道歉,但是道歉一定要真诚。

第四个办法就是寻求和解。寻求和解的前提不是什么时候都要和解,而是发生纠纷,错了,一定要打官司了,特别是要败诉了,在这个时候赶快要寻求和解,想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挽回不利的影响,避免败诉的结局。这就是寻求和解的意义。如果一个必打无疑的官司可以做到不打了,然后让原告人撤诉了,那应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为什么呢?官司打下来,因为你必败无疑,你打下来要败,还要赔,必败无疑的官司可以不打了,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就减少了损失。这就是一旦如果发生了新闻侵权纠纷的话,应该怎样应对。

此外,如果真的要是打官司不能和解,非打不可的话,那怎么办呢?一定要选择有专业经验的优秀律师,出庭支持诉讼。现在律师业发展得越来越专业化了,有些律师专门做房地产,专门做期货,专门做知识产权等等等等,分工很细。分工越细社会就越进步,因此找律师也一定要找得准。那么找准了律师,他在这个方面法律熟悉,诉讼有经验,那么也是可能转败为胜,有可能。这是第五个办法。

第六个办法,就是不要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诉讼文书。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件,媒介未经法院许可,然后发表了诉讼文书,最后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当庭训诫记录在案,有过这样的案子。

再此外还有一个,不要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自己打官司的消息或观点

9.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事件在那一范畴的要求?

答: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即“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

10.最早提出“把关人”这一概念的是谁?答:卢因

11.新闻传播者作为新闻事实报道的终结,在报道中怎样表达主观倾向?

答:

12.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新闻工作的关系?

答:

13.“报道受众需要的实用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

话”这三者应该怎样排序?

答:3-2-1。

14.改革开放新时期是谁在论述新闻工作中重申了“政治家办报”这一论断? 答:江泽民。

15.我国现行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16.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是在2001年的哪一类法规或准则中颁布的?

答:《公民道德建设纲要》 17.广播电视体制? 答;

18.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什么时候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什么时期开始施行的?

答:是1997年8月1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开始施行是在1997年9月1日。

19.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本条例地三十二条规定进行

播前审查,重播重审。

20.我国《保守国家机密法》(1998年9月5日)第二十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其内容是: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1.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三条的内容是什么?

答:即: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规定。

22.《著作权法》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和各种财产权的保护期以及合作作品的保护期是怎样界定的?

答: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在保护。23.广播形态发展史上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24.数字音频广播有哪些特点?

答:1)音质纯正,杂音少,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甚至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收听广播节目;2)频率容量大,可以同时容纳16路立体声声音广播;3)可以提供新闻、广播节目表、交通

路况、股市信息等附加信息;4)具有资料存储功能,一旦需要,可以很容易地调出所需的音频资料;5)发射功率低,通过有线电视网和直播卫星广播可以实现覆盖全球。二.简答、论述:

1.简述新闻工作的内涵和特点。

答:

2.我国新闻工作如何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答:(1)——(7)。3.简述舆论引导的规律性内容。

答:

4.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

答:

5.新闻价值及表现特色。

答: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其表现特色

(一)—

(四)。

6.一名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哪些修养?

答:1)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2)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3)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

7.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思想。

答:(1)—(4)。8.新闻侵权的具体表现。

答:《法规》 第十一条

(一)—

(六)。9.简述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答:

1、信息量大

2、形态多样

3、传递及时

4、全球传播

5、互动交流 1.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的()和行动准则。

2.数字电视按照传输方式分类,也可以分为()、()和()三种。

3.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2)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技术设备;(3)有必要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稳定的资金保障;(4)()。

5.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该是生动的、鲜明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

产阶级应有的()风格。

6.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关于新闻政策的观点,下面哪一个是正确的______。A、古代没有新闻政策,只有现代社会有;

B、只有我们国家有新闻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

C、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新闻政策,只不过或隐或显而已;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一样,都有明确的新闻政策。2.

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份上网的中文电子新闻周刊是______。A、《华夏文摘》; B、《华声报》; C、《南风窗》; D、《神州学人》。

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在______统一的基础上,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A、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B、客观性、时效性、公开性、导向性; C、党性、群众性、导向性; D、准确性、民族性、知识性。

4.以下各项哪一项的内容全部是法定的隐私______。A、银行存款、个人日记、疾病、人工流产、宗教信仰; B、个人日记、疾病、宗教信仰、离婚诉讼、收养情况;

C、个人嗜好(如洁癖、赌博)、性倾向、收养情况、离婚诉讼、人工流产;

D、银行存款、疾病、人工流产、离婚诉讼、收养情况。

5.某人即将被提起公诉,你在报道中应当采用以下何种称谓______。A、坏蛋; B、贪官; C、罪犯; D、犯罪嫌疑人。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______。A、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B、五年有期徒刑;

C、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D、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7.TABLOID特指的英国小报名为______。A、泰晤士报; B、Hello; C、每日镜报; D、时报。

8.2001年颁布的______中第31条规定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A、《中国报业自律公约》;

B、《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C、《新闻法》; D、《新闻记者法》。

9.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新闻工作者是伴随着近代______报刊的形式而产生的,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中产阶级。

10.播发虚假新闻需要承担的责任是______。A、没有任何责任;

B、只有纪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

C、如果损害他人名誉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除此没有其他法律责任; D、除了民事法律责任还可能导致行政法律责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内涵包括哪些? 2.

谈谈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在突发性事件中的作用。3.

简述“政治家办报”的方针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4.

解决舆论监督不力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994年陕西某报发表通讯,报道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文物被盗掘走私的情况。配发两幅照片,其中一幅为一男一女在山洞内交谈,照片说明为“走私犯在洞内进行罪恶交易”。但照片的真实情况却是河南省西峡县文化局局长刘金茹同文化局股长谢启超在恐龙蛋出土地点调查违法活动的情况。这张照片为文化局工作人员所摄,被通讯员拿去投稿,辗转传递,发生差错,遂引起诉讼。

请分析:本案构成侵权吗?如果构成侵权,侵害了原告人的什么权利?谁会成为本案被告?被告将以什么方式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你认为应当如何避免此类纠纷?

2.分析广播短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新闻价值和报道特色(广播短消息要求不超过1分30秒)。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

10月初,浙江诸暨市牌头镇66岁的农民周信均,到民政部门领取了全家每月16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费。从这个月开始,浙江省23万贫困农民同城市贫困居民一样,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10月1号实施的《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在全国首开先例。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省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位居全国首列。有了强大的经济后盾,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将贫困农民纳入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制定了专门的地方法规。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将拿出1亿多元资金,确保所有贫困农民能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认为: 【出录音】

“设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这是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一办法可以让少数目前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央电台2001年10月9日首播)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

(二)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 分)

1.新闻事实转化为新闻报道的中介是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者只能在 新闻事实 的基础上表现主观倾向,绝不可以背离事实或者歪曲事实,也不可以随意改变事实。因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2.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 行动准则。3.在广播形态发展史上,继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个阶段是 数字音频广播。

4.1995年4月我国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开始组织起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11月上报国务院; 1997 年8月1日,国务院第61次

常务会议通过《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同年8月11日第228号国务院令颁布《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自 1997年9月1日(请填年月日)开始施行。

5.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各种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死亡后 50 年;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 50 年的12月31日。

6.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应当依照该条例的第三十二条规定进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

7.“政治家办报”最早是由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来的,后来 江泽民 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中重申了这一要求。8. 邹韬奋(填人名)先生提出“没有骨气的人不能主持有价值的刊物”。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A报道受众需要的实用信息、B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C在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话”,如果按照新闻报道指导性的强弱程度排序,这三者的顺序应该是:__B______ A、(ABC)B、(BCA)C、(CBA)D、(BAC)

2.以下选项哪一个不是数字音频广播的特点?_____C___ A、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B、可保证在高速移动状态下的接收质量

C、需要的发射功率较大,不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电磁污染 D、不仅可以传递高质量的声音节目,还可以传送数据、电文、静止画面或电脑程序等

3. 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新闻工作者是伴随着近代___B_____报刊的形式而产生的,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中产阶级

4.如果发生了15岁的中学生杀人的新闻事件,你如何选择?__D______ A、不应报道,因为他是未成年人 B、不应报道,因为法院还没有判决

C、应该详细报道他的犯罪详情以警示他人,包括他的姓名和住址 D、可以报道,但应当隐去他个人的详细材料

5.如果你从业的新闻单位不服法院对你们的败诉判决,应当做什么选择?___B_____ A、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声明,表示不服判决

B、执行判决,继续申诉

C、动员新闻界同行,对判决群起攻之 D、以上手段同时运用

6.我国《保守国家机密法》(1988年9月5日)第二十条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____A____。A、国家秘密 B、政党秘密 C、电台、电视台秘密 D、个人秘密

7.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多少年有期徒刑?______D__ A、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B、三年以上八年以下 C、五年

D、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8.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在_____B___上的要求。

A、政治 B、组织 C、思想 D、作风

9. 把关人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__D______提出。A、弗洛伊德 B、荣格 C、卢那察尔斯基 D、卢因

10.2001年颁布的_B_____中第31条规定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A、《中国报业自律公约》 B、《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C、《新闻法》 D、《新闻记者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答题要点:(1)信息极大丰富;(2)形态多样;(3)传递迅速及时;

(4)全球传播;以及互动交流。

2. 新闻工作指导性的内涵与特点是什么?

答题要点:新闻工作指导性原则的特点包括:(1)用新闻事实影响和改变人的认识;(2)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处于平等地位;(3)指导领域广泛多样;(4)指导具有及时性;(5)指导具有连续性。

3. 在舆论引导方面有哪些规律性的内容? 答题要点:一般说来,有四个原则:(1)“可信性原则” ;(2)“权威性原则” ;(3)“贴近性原则” ;(4)“渐进性原则”。

4. 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思想。

(1)以共产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同办报活动中形形色色的非共产主义倾向作斗争;

(2)党的机关报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真正具有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思想的人手里;

(3)揭露反动统治的罪恶,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忠实地当好人民的耳目喉舌;(5)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999年,有一名诗人安某撰文指责一家机构举办的“诗词大赛”。后者在其主办的期刊上发表反驳文章数十篇,指名道姓指斥安某:“其人不过诗界一混混,其文不过左家一棍棍而已哉!”“用心之卑鄙,手段之恶劣,比之姚文元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像过去运动中的跳梁小丑”,“自我剥光跳将出来了”等等。安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诉至法院。

请分析:本案构成侵权吗?如果构成侵权,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一旦构成侵权,新闻机构将以什么方式承担法律责任?你认为应当如何避免此类纠纷?

答题要点:第一问,本案构成侵权;

第二问,它的核心问题是这篇文章侮辱了安某的人格;

第三问,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第四问,自由发挥。

2.分析电视新闻解说词《长沙袁隆平等十多位院士成为科技知本家》的新闻价值和表现特色。

长沙袁隆平等十多位院士成为科技知本家

[口播]今天是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的第一天。早市开盘价为27.98元,尾市收报于40.37元,按收盘价计算,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持有的250万股隆平高科市值已超过1亿元。袁隆平院士因此成

为科学家中首位拥有亿万财富的知本家。

(配音)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的上市公司。1998年,湖南四达评估事务所评估“袁隆平”品牌价值1008.9亿元人民币。人们也许曾对这一评估天价心存疑虑。但是当袁隆平院士同意将他的名字用于上市公司冠名和股票简称而得到巨大的回报时,大家对科学家品牌和知识创造财富的现实意义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同期)“隆平高科技负责人”

公司使用他(袁隆平)的名字给他钱。(记者问:给多少钱呢?)580万。

(配音)这家股份公司共向袁隆平院士支付姓名权使用费580万元,而袁隆平院士将其中的397.16万元人民币投入隆平高科并折股250万股,成为公司的第四大股东。

(同期)“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

我有了这个公司之后,有了这么一笔叫做资本吧。我没有后顾之忧了,可以开展我的超级杂交稻的研究。

(配音)据了解,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研究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目标――超级稻试验亩产突破700公斤大关。而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无疑又将为袁隆平院士实现第二个目标――超级稻亩产达到800公斤打下坚实的资金基础。

(配音)像袁隆平院士一样,长沙有何继善、黄伯云、刘业翔、刘筠、夏家辉等十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个人品牌、专利发明

和技术参股创办了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形成近百亿的产值规模。(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继善”

像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我们这样一批人,国家照顾得很不错,对个人生活方面没有更多需求。为了中华民族在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更多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化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我们)走了这条路,当然按市场经济规律,一些人(院士)通过创办产业成为富翁,那也是应该的,也是社会对他的承认的一种形式。

(同期)“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 罗衡宁” 知识可以转变为财富,作为科学家,也可以成为知本家。

(配音)袁隆平、何继善等十多位两院院士以品牌、技术为载体,创造上亿元的财富,反过来又用这些财富促进科学研究。针对这一科技知本家群体现象,长沙市市长谭仲池对记者说。(同期)“长沙市市长 谭仲池”

这不仅实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对社会的贡献,同时实现了经济价值,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我们希望他们创业规模更大、水平更高、档次更高,同时他们也富得更大、更好。(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2000年12月11日)

答题要点:(1)国内第一家以科学家冠名的上市公司,反映了社会新型期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主题。主题新鲜、重大;(2)今日新闻,时效性强;

(3)通过采访袁隆平院士,反映加入WTO以后按市场经济规律,科学家以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化成为知识本家的必然规律,从科技知本家群体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4)对专业性较强的题材从多侧面进行背景性延伸,包括对有关负责人的采访,对“科技知本家群体”现象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使“硬件”题材“软着陆”。

长沙电视台对本土出现的重大题材精心报道,反映了地方新闻媒介在本土化独家新闻竞争的潜力。不足之处是:选材还可更精炼。

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提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努力使新闻报道做到“三贴近”,即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 本源,新闻是事实的反映(或报道)。

3.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基本分为三个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 商业 广播电视制度,以英国和大部分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以 公共广播电视 为主的双轨制,少数欧洲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国有制。

4.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以下内容:(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的,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机密 ;(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传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5.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如下几类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 ;(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拟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6.我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填年限)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十年以上(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7.我们在新闻实践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做到坚持辩证法,防止 片面性。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

1. 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 ___C___。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江泽民。

2. 数字电视的特点是___A___。

A、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可以实现双向、互动传播,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B、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是单向的;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C、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但是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D、频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电视图像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广播。

3. 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求“新”与求“真”,是记者这一职业的____B__。A、重要特色;

B、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 C、阶级属性的体现; D、全部内涵。

4. 播发虚假新闻需要承担的责任是___D___。A、没有任何责任;

B、只有纪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

C、如果损害他人名誉承担民事侵权责任,除此没有其他法律责任; D、除了民事法律责任还可能导致行政法律责任。

5. 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0日)第十二条规定,我国广播电台、电视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___A___批准。A、国务院广播电视主管部门; B、国家语委; C、中宣部;

D、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6. 关于当前新闻改革,错误的说法是__D____。A、新闻改革势在必行;

B、新闻改革要强化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作用; C、新闻改革重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D、新闻改革的最大障碍是党性原则。

7.《中国打开了电视》的作者是__A____。A、鲁尔; B、伊文思;

C、莫理循; D、鲁迪。

8.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表现为___C___。

A、具体每一篇新闻报道的观点都应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新闻报道应遵循真实性的原则;

C、新闻事业自觉地为其所属的阶级及政党服务; D、新闻宣传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9. 记者在采访中要规避的禁区主要有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隐私和__A____。A、商业机密; B、批评性报道; C、政府会议; D、法庭报道。

10.最早将党性与党的新闻工作联系起来,要求党报编辑增强党性的

无产阶级领袖是__C____。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近年来,中国主管部门推动网络传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组建若干大型的网络新闻传播实体。简述这些网络媒体网站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

答题要点:(1)具有突出的新闻传播功能,以传统新闻媒体或媒体集团为依托;

(2)中央级综合性新闻网站得到中央政府的资源支持;

(3)地域性综合新闻网站通常由一个省内的若干新闻媒体和机构共同组建并提供资源支持;

(4)它们是大陆地区网上中文信息发布的重要源头。

2. 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题要点: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包括:(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3)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

(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5)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6)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3. 简述受众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1)受众是整个传播活动的目标,传播效果的检测。受众的选择直接体现新闻媒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当代中国媒介市场已进入受众为主体的买方市场,受众信息的多元需求是频道和节目定位的根据;

(3)现代传播技术为广电媒介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努力拓宽受众参与的渠道,形成即时反馈效应,使大众传播融入人际传播的优势。

4.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题要点:(1)严把政治关;(2)切实把好导向关;(3)要遵守宣传纪律;(4)防止片面追求惊奇轰动效应和庸俗低劣的报道;(5)要遵守保密规定;(6)注意把握好民族宗教宣传问题;(7)加强群众参与和广播电视直播节目管理。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993年,作者许XX撰写文章批评一位剧作家方XX,文章发表

在报纸上。许在文章中写道:“除了《焦裕禄》由于人物本身的感召力和演员的出色表演而在观众中产生较大反响„„其余大都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缺少鲜活独特的人物形象而显得粗糙、平淡、浅薄。原本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变成剧本上刻薄干巴的概念。”文章说:“作为一个编剧,由于思想、技能等局限,产生这样的作品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如此夹生的作品竟能接二连三地被搬上银幕。” 剧作家方XX起诉作者许XX及刊登本文的报纸侵害其名誉权。请分析:你认为本案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为什么? 答题要点::第一问,本案不应构成侵害名誉权。

第二问,这是一篇评论,新闻机构应当以“公正评论免责”的原则为自己发表这篇评论提出抗辩。

2.分析广播新闻《隆福大厦火灾目击记》的报道特色,结合这篇报道谈谈现场报道对记者的素质要求。隆福大厦火灾目击记

记者:听众朋友,现在是8月12日晚上11点5分。

我们刚刚接到一位听众的电话说隆福大厦起火了,我们现在正在赶赴现场。我现在站在了隆福大厦的南口,整个隆福大厦的上空被一股浓烟团团地包围住,大概这里停了有几十辆救火车,现在我跑过了几道防线,已经走得更近一些了,也就是说来到了隆福大厦的楼跟底下,据我们所知市领导在这里担任现场的指挥,还有公安局局长。记者:市长,您是什么时候赶到火灾现场的?

市长:哎呀!你现在还采访我,赶快把火救完了就算了,小伙子。记者:局长,您作为现场的总指挥,对火情是不是很了解呢? 公安局长:现在我们的探险班正在向里面去探查。前面冒烟的这个估计不是火,是后面的火蔓延过来的烟,现在新楼里面没有起火,主要是这个地区居民的房子比较狭窄,消防车过来有些困难,水源也不太足。

(砸碎玻璃和喷水声)

记者:现在我已经接近了火源,消防队员先用石块砸碎了紧封的玻璃,然后呢用水枪扑灭火舌。现在我已经完全接近了火源,也就是离大火燃烧的地方10米左右,浑身真正赶到了灼热的感觉。听众朋友,在火势最凶猛的隆福大厦的后楼,一、二、三、四,第四层我们看到了消防的抢险队员也就是探险队员已经搭上云梯敲碎了玻璃,现在正准备闯入火灾的最中心地区。现在在四楼还有没完全撤出的人员,他们正在抢救被火围困在屋子里的人。

(消防队员的喊声:李强,接她一下,接她一下,好了好了。)记者:现在消防队员已经登上了云梯,接住刚刚撤离火灾现场的那位戴眼镜的女同志。据隆福大厦的同志介绍说,这是一直坚守岗位的隆福大厦总机值班员。(记者被浓烟呛咳嗽声)

记者:听众朋友,我现在冒着滚滚的浓烟试图闯进刚刚被扑灭的一楼的货场。一楼的货场里充满了浓烟,消防队员正在努力地搜索每一个最后的星星点点。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1993年8月13日首播)

l 答题要点:隆福大厦火灾目击记较集中体现广播现场报道的优势。2.时效性强。记者及时赶赴现场,进入“现在进行时”的报道时态; 3.及时报道事件最新动态。记者在现场采访有关负责人、消防队员等,向听众提供现场最新信息;

4.记者深入灭火第一线,将自己所见、所闻生动、及时向听众报道,较好发挥听觉感染力。包括记者进入火灾现场被浓烟呛的咳嗽声,以及抢救被围困的电话总机值班员的细节,使听众如临其境; 5.记者现场报道语言明快、朴实,提问到位,结构严密紧凑,符合听觉文本要求。

l 该报道体现了广播记者驾驭现场报道的素质要求。

1.面对突发事件,记者迅速赶赴现场,及时进行报道,表现了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应变能力;

2.在复杂的突发事件中较好驾驭现场的能力。善于选择采访对象,提问到位,提升了报道现场感和权威性;

3.记者较成熟驾驭现场报道规律。口语叙述平实、生动、紧张而不慌乱,冷静思考,逻辑层次清晰,结构精巧。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自如,表现了记者成熟的政治与业务素质;

4.这篇报道能及时编辑播出,反映媒介良好的应变机制和团队精神。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前辅导

同志们好,今天我们借这个机会,就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培训工作的考试,做一个总复习或者是考前辅导。

我就四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第一个方面,对大家最关心的考试的目的,考试的内容和难度简单做一个说明。第二个方面,简单地把大家通过网上提出的许多带有共性的问题做一个集中的解答。大家如果听了这个辅导仍然有疑问,希望大家继续通过网上提问,我们会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大家以最快的回答。另外关于考试的内容比例和题型,我们把模拟试题挂在网上,但是有的同学没有看到网上的内容,还有不是很清楚的,今天再简单说一下。最后就是结合模拟试卷和考试内容,就考试的内容和答题方式做一个说明。希望通过这四个方面问题的讲解,基本上能够达到总局领导和北京广播学院领导对这次辅导的目的、要求。

一、关于这次培训工作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严格来讲,考试不是目的,落实中央三部委,尤其是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才是最重要的目的。通过这次培训,使记者队伍更能符合党、国家对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对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我希望大家从国家领导人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的角度,理解这次培训和考试的目的。

这次培训的内容和考试的目的,就是按照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目的提出要求。什么是合格的工作者?什么是“格”?这就是这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格”掌握在什么程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回顾一下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

察《人民日报》社做的指示。江泽民同志当时说了一句话,“要想搞好我国的新闻事业,必须或者首先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新闻工作者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他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我们的考试就是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几点要求来进行的。

第一,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这是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对新闻工作者的第一点要求。我们的考试要着眼于考察新闻工作者的理论、路线根底怎么样。

第二,江泽民同志提出政策、法律、纪律根底。我们的考试要从政策、法律、纪律的角度有一部分命题内容。

第三,群众观点根底。同学们在复习中可以考虑,怎么把“群众观点”的要求转换成题目?按照这个思路去找就可以找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掌握。

第四,知识根底,就是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新闻业务根底,就是这次考试挂在网上的模拟试题当中的第四种类型题——阅读理解题。通过阅读理解,来考察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业务根底。

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提出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业务根底,这就是这次考试大的指针和基本底线。希望大家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五点要求上把握培训知识的主线。

江泽民同志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五点要求,是在我们国家从事新

闻工作,是我们做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作为一个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的“格”。

这些是这次命题过程当中对大家的基本要求。我们根据三部委的文件,认真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五句话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新闻工作者的现实情况,包括我们这次更换记者证的具体要求,辩证地说,我们给大家提供的内容,如果你不掌握这些内容,要想干好新闻工作是很难的。当然,你掌握了这些内容,未必一定能干好新闻工作,为什么?这是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格”。要想干好新闻工作,必须在掌握这些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认识,培养我们的能力,这是从大的高度提出的要求。

我们怎么看这次考试题的难度?

即使现在广大新闻采编人员没有参加这次学习,就是说没有参加这次组织的看录像、光盘、教材、听课这些活动,理论上讲,这些考试内容应该能得40-50分。因为在座的都是采编人员,是站在时代潮头的人,是领风气之先的人,我们比一般的人看问题要敏锐,比一般人的理解能力要强,你从事的是新闻工作,即使你没有参加学习,也应该得40-50分。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如果参加了这次学习,没有看书,只听了一遍讲课内容,或者是没有听讲课内容,只看了一遍书,把两本教材通读了一遍,参加这次考试应该能得50-70分。这是我们经过测算的。

第三个层次,如果要认真听讲,认真看教材,认真复习,今天的辅导课大家认真听了,应该达到80分以上。如果大家再下点苦工夫,33

江泽民同志讲的五句话吃透,揣摩怎么从这五句话当中找出重点,如果这点做到了应该能达到90分。

这次考试当中有一项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有些同志说什么年代还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恰恰今天这个时候有些犯错误的,或者把握不住现实当中的准线,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的不好,马克思主义新闻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好,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我们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更为迫切。

另外,还需要跟大家说明,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次考试总的题目叫“全国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我们是针对整个广播影视行业,我们所出的题,只要在广播影视行业当中工作的都应该掌握。比如,有一道题专门考的是广播新闻,无论是电视工作者的还是电影工作者,只要从事新闻工作都应该基本掌握。如果出了某一个行业的题,也是基于这个问题是大家都应该掌握的,大家要理解。如果这个题特别专,比如,广播节目当中的数字录音机怎么搞,这种题我们绝对不会出,但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可能会出,大家要掌握。比如,考“数字电视”的基本概念,搞广播的说我们是搞广播的,干嘛考数字电视?这里有一个概念大家要清楚,数字电视,更进一步说数字技术,是当今广播影视工作当中带有引导性的,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国计民生当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环。无论搞广播还是搞电影,对数字技术都应该掌握。

二、关于考试的内容比例和题型

强调一下,这次考试的内容全部都在讲课和教材范围之内,即使分析类的题(最后有一道阅读理解题),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基本观点也是以教材和讲课内容为主的。比方说分析题会给大家一些案例,阅读理解题是两类,一类是法律的阅读理解,老师的讲课可能会涉及到。还有一类是作品分析,老师可能没有给大家讲,甚至选的作品是昨天《人民日报》的一条消息,教材当中没有这个消息,但是我让你分析这条消息,是用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这条消息,不一定说教材一定是我们讲课当中提供给大家的。这是活的一方面,体现同学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不能说老师在课堂当中讲新闻作品,只涉及了《人民的好榜样——焦裕禄》,《人民解放军胜利横渡长江》,就只考这样的作品。我们会从全国好新闻当中,获奖的广播电视新闻当中找一些作品分析。

题型分为四种:

第一种题型是填空题,主要着眼于我们常用的概念和必备的基本知识。填空题基本上是标准答案,也不能有争议。比如,让大家填“三贴近”,显然是有明确所指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时候内容可能大家不会,但是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上下文,填空题有时根据上下文能推断出来。比如填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工作“指导思想”之一,老师让你填指导思想,你不会,但是根据上下文,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什么之一,可能能猜到“思想”。再比如,前面一句话说我们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全面性”,避免“什么性”?全面相对的可能就是片面,希望大家能看出来。

第二种题型是选择题。每道题给大家四个选择,只能选择一个。这里有一个难点,有的时候四个答案当中,有两个或者三个,选A或者选B都可以,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大家一定要审题。在四个答案里让大家选“最佳”的,就是最好的,我们没说让大家选对的、选错的,有时选A、B都是对的,但不是最佳的,C可能是最佳的。我读到A就觉得这句话对的,邓小平同志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句话没错,后面的根本就不看了。恰恰这道题不是问这个问题,我们问党性原则,最佳的选择是C,你没看就麻烦了。大家考试的时候要从容不迫,把四个题目都看一下,选择最佳的。

为什么要出这类题呢?目的就是想减轻大家死记硬背的压力。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下过去出题的题型,第一,以法规为例,为什么制定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这样大家背起来确实很难。第二,简述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整体框架。第三,如何理解广播电视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第四,什么是广播电视的播前审查,什么是重播、重审制度。现在,我们将这些题都巧妙地转换成了填空和选择。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对广播电视台、电台禁止播出的内容有哪些,一列一大串,七八项内容禁止禁播的,让大家背,的确是难为大家的,但是把最关键的一条让大家填空。禁止的内容一列出来了,第一,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不能播,第二,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不能播,第三,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不能播,第四项就是填空,作为一个公民,首先不能泄露国家机密,自然而然就找到答案了。再比如,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哪几类作品,总共是十种,我们用填空的方式,36

其它的列出来你自己推断。比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人享有哪些人身权和财产权,有12种权利,著作权包括四种,著作财产权包括12种,加起来16种,这类问题我们就改成了填空。

第三类题型是简答题。下面我要给大家做具体的分析。

第四种题型是阅读理解题。这是专门针对大家设计的,希望大家不要死记硬背,比如要考一个关于侵权的问题,什么叫侵权,侵权的方式有哪些,答起来要按教材答。我们给你案例,问侵没侵权,为什么,你只要能说出理由就可以,甚至这道题目明明参考答案是侵权,但是有争议,大家说不清楚,你认为是不侵权,说的理由立得住脚,我个人认为在判卷的时候也应该给大家适当的分。我们这道题的答案是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阅读理解题总共两道,一道是法规的案例分析,一道是作品分析,透过这个作品分析它的优劣得失,透过这个作品分析出作品背后的含义,比如我看了作品,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谈谈这部作品的新闻价值是什么样的,透过这个作品,你觉得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面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希望大家能够把握。这类题开放性很大,但有专业要求,要扣题。案例分析主要根据讲课内容和教材,对新闻事件活动涉及的各种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这类问题大家要按照书上或教材上所提供的内容,做一个准确的把握。模拟试卷和正式试卷的规格应该是一样的,发到网上的模拟试卷就是那种格式,大家先熟悉一下这个格式,只是在考试内容上有所偏重,不能是模拟试卷出了以后考试还考模拟试卷,这肯定不行。但是大部

分的比例不会改变,具体来讲,正式试卷的内容分配比例:“总论”部分约占12%,发给大家的《学员手册》规定了几部分内容,根据《学员手册》掌握一下总论包括哪几部分。“政策法规”部分约占27%。“新闻理论”部门约占20%,“新闻业务”部分约占41%。为什么新闻业务占这么大?就是因为有大量的活题。这样加起来是100分卷。

三、回答大家关心的几个带有共性的问题

关于新闻定义,很多的同志问这个问题。我可以不可以这样说?可不可以那样说?甚至有人说陆定一在1943年提出这个定义,这么多年没有一点新的进步,这不有点过时了吗?

有很多的同志根据这个定义提了很多新的定义,我认为都对,对新闻定义做修正都可以,但是大家要记住的就是陆定一的定义,我没说你的定义对还是错,我就让你说定义究竟是什么,至于合不合适宜,需不需要修改,你可以做出一点判断。

还有一些问题我没有回答,我认为没有必要回答。比如网上问十六大都召开了,你还在用十三、十四、十五大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召开,一定要完全否定十五大吗?十五大召开要否定十四大吗?不是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人民走到今天,就是一代一代的努力,谁说十六大召开,十五大就不学习了?没有这么说的,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好好学习十三大的报告,十三大报告提出的重大事情、决策、活动让人们知道,作为党的纲领性的会议,提出这个问题对新闻工作者有多么大的指导性的意义。非典期间为什么出现了瞒报、漏报的现象,就是因为十三大报告没有学好。“361”的事件为什么这么

快的报道,是因为中央领导同志真正把重大的事情及时让人们知道,这是最重要的体现,你怎么能说十六大召开了,十三、十四、十五大的精神就不要了?这些问题没有法回答。

还有的同学问老师上课的时候讲“三贴近”,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三个代表”,“三个贴近”,“三个服务”,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

另外,关于考试的题,大家也不要紧张。我还是强调考试不是目的,考试仅仅是一个环节。郑重地向大家说,我们不会用考试的方式来难为大家。当然,我们对那些认真学习、认真看书、认真复习的同志也要公平一点,应该让这些同志考试能及格,如果你根本没有参加培训,只是想混一个记者证,平时连基本的题都没听,连书都没看一页,要想得及格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个要跟大家强调一下。

还有一个问题,“不上星部分的内容占考试的比例多大?”我强调一下,这次考试的内容比例按照前面讲的总论、新闻理论、新闻法规来划分,不要按上星不上星划分。有的人觉得上星不重要,不是的。徐光春同志的讲话不可能变成考题,因为徐光春同志的讲话对我们答题和具体的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这是宏观的,考不考大家都要看。至于李宗达、陈佐平两位老师讲的内容肯定是要考的。

还有一个问题,“概念不一致怎么办?我听了曹路老师的讲课,其中关于新闻价值的概念跟教材中新闻传播学知识不一样,以哪个为主?”我认为,有出入的、有争议的原则上不会考。如果个别问题万一考了,大家掌握一个观点就可以了,答任何的答案都没错,答老师

讲的或教材的都可以。

还有一个问题,“在老师的讲座中提到了领导的言论和观点,如1996年江总书记到《人民日报》提出的前所未有的经营与管理的领导人的言论”。江总书记1996年去人民日报视察的时候,说我们的报纸在搞好宣传的同时一定要搞好经营与管理,不是单独说经营与管理,而是把宣传与经营与管理并行,这是同等重要。还有“马克思在一些书中,如《共产党宣言》的话语挺多的,难道要全部背吗?”不需要全部背,我们只要领会精神实质就可以了。有几个领导人的讲话还是要背下来的,“三个代表”不背下来行吗?“三贴近”不背下来行吗?当然要背下来。但是大段大段的,不需要都背下来。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强调一下,这个问题很好。“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批驳错误观点的时候,听到老师讲新闻没有阶级性,但是新闻不是分无产阶级新闻和资产阶级新闻吗?请问新闻有没有阶级性?”最基本的问题,这位同学问得很好。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叶利钦出门摔了一较,美国的报纸可以报道,中国的报纸也可以报道,只有角度不同,观点不同。但是新闻事业是有阶级性的,新闻媒介是有阶级性的,所以我们说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资产阶级事业,我们没有说无产阶级新闻、资产阶级新闻,即使有老师上课提到这样的概念,也是指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资产阶级新闻,可能有的老师讲课时顺便说了,有的时候可能引起大家的误解,新闻本身没有阶级性,新闻事业有阶级性。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讲课当中一直用这个词,我们要澄清一下,40

产业经营思想里讲过网台分离,能否具体解释一下“网”指的是什么呢?网台分离是当前广电系统的热门话题,网一般指的是有线电视网,包括传输网和分配网。传输网又叫骨干网,分配网又叫用户网,这个概念要澄清。因为有的同志问,网台分离,“网”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跟邮政、通讯不一样,我们的网指的就是有线电视网。还有一个问题不会考,但是我要跟大家解释,“老师在讲课当中强调写新闻一定要注意“六要素”,而且不能少,但我们以前在学习中老师的观点是写短消息可只选重要的“W”,并举例说人类今天登上月球、肯尼迪死了等,特别是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请问这种观点是不是对?”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这么看待,老师讲课当中给大家列的要素、新闻价值几个方面,这是指一般的情况下,特殊情况当然要做特殊处理。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蒋介石死的时候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新华社的报道就是“蒋介石死了”,一句话已经蕴含了我们的观点、态度,所以不是说讲“六要素”都要全,一定要是每一条报道,任何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我们在战争前线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怎么做面面俱到的报道?这一点大家要理解,老师讲课是按常规状态,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跟这次的考试一样,我们提供给大家,让大家学习这些内容,不是说大家学了这些内容就一定能干好新闻工作,要干好新闻工作仅仅有这些内容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这么理解。

四、结合考试的内容和模拟试卷,就考试内容和答题方式做一个说明 我们这次给大家出的题按照模拟试卷,总共分四个类型,希望大家能够在我讲的基础上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我再把这四个类型用举例

的方式作简单的解释。

第一类是填空题,每个题1.5分。大家注意,是一个空,不是一道题,有的时候一道题可能两个空,这样的概念。这一类的题目基本上有标准答案,但也不尽然。比如模拟试卷中的第一题,“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指导思想是老师讲的,教材当中讲的,我答“指导原则”可不可以呢?也不能算错。大家应该区别。但是大部分都是有标准的,比如说数字电视按传输方式分类可分为卫星、有线、地面三种,这是习惯的叫法,不能改了。再比如说第三题,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财产权包括很多,我们出的填空题让大家填的是广播权,不是一概而论,让大家了解的是广播影视系统,如果大家这道题不会,也没想就往广播电视方面想,想到一个广播权就填上了。当然,新闻工作本身跟政治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有政治家办报这样的观点,所以有些题目不一定像科学一样,一定填的东西,这个答案是标准的,但是大家是这么认为。比如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一切的宣传都应该是生动、鲜明,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无产阶级新闻革命应有的风格”,咱们应该填“战斗风格”,有没有更好的风格?应该有,但这是毛泽东的原话,所以我们要尊重。领袖的话不必背下来,但是也要掌握大概其。

关于填空题大概有几类内容。一类内容是有关当前大局的。比如2003年3月28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应该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

针政政策,进一步做好“三个代表”的宣传。有两个考法,“三贴近”就是一个空,答错一个一分也不给,为什么呢?像这么重要的问题能答错吗?不能答错。眼下、现实的东西大家一定要掌握。

第二类题,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的。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新闻的什么,新闻是事实的反映和报道,像这一类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资产阶级新闻观,不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支持不同的观点。

第三类内容跟当前的广播电视改革有关的。比如现在搞产业化、集团化,怎么来考产业化、集团化?很难。可能老师讲到了,广播电视集团化也好,产业化也好,很核心的问题就是体制改革问题。世界上广播电视体制有哪几种,老师讲了三种,可能留三个空。

第四类占的比重比较大,大概是三道题左右,就是法律、法规内容。法律、法规占了很大的比重。不能像过去那样考大家简答题,所以我们把法律、法规题变成了填空题。大家把书找到以后,法律法规那本书的内容非常多,目前看起来很难,但是要看主要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很重要,大家要看一下,但也不是都看。比如广播电视的指导思想,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关于一些硬件的规定,怎么才能设定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管理主要禁止的内容,这些都是要注意的。所以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王云鹏副司长讲的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部分就是著作权,搞新闻工作的离不开写、拍。

再一类就是《语言文字法》,我们必须跟语言文字打交道,这一类的法律大家要看一下。还有一类是《保密法》,这些内容都不多。

再一类《刑法》当中跟我们的工作有关的,我们是一个法制的国家,我们在开课的时候跟大家讲过为什么要加大法律内容的比例?第一,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保护新闻工作者,同时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我们的工作,不能违法,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法律法规对我们至关重要,这些内容希望大家关注。

以上这些内容大概是10道题,10个空,15分,大概是这个范围,这么几类,大家按照这个方面来掌握。

第二类是选择题。选择题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大家要自己学会把范围缩小,比如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谁?内容很多、很复杂,让大家背起来很难,我们把它变成选择题,政治家办报思想的人是谁呢?四个答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江泽民。我们推断一下,江泽民可能年代是太近了,就缩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你在这三个里找可能好找一点。

第二个答案的方式要用排除法,把不对的排除掉。比如我们说数字电视的特点是什么,四个答案,第一,频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电视图象和声音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网络。我们要分析,频道资源利用率不高肯定是错的,做电视就是频道资源利用率很高,过去频道资源紧缺,数字化时代资源解决了,我们可以搞收费电视,频道理论上扩张已经成为可能。第二个答案,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道的利用率,提高电视图象的传输和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由被动收看转变为交互方式,但是不能徒工其它形式的数字网

络,最后一句话不对,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有增值服务,只能看电视,不能干别的,第二个又排除掉了。第三个答案,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道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数字图象的接收质量,观众收看节目的形式是单向的。也不对,数字电视强调的是互动,怎么能是单向呢?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数字网络,这三个答案都错了,肯定是第四个。这个时候,你再把第四个一读,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提高频率利用资源,可以实现双向互动,还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数据网络。前三个答案是错的,必然第四个是对的,你即使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也能判断。大家选题的时候可以用排除法。

还有一种,可能这四个题里有几个都是正确的,都可能是对的,怎么办呢?选最佳的。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每题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个最佳选择,让你选一个最佳选择。比如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求新”与“求真”是记者这一职业的什么?有四个答案。第一,重要特色。选这个也没错,是不是最佳的?再往下看。第二,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第三,阶级属性的体现。肯定不是这个。第四,全部内涵,也不对。“求真”、“求新”就是全部内涵,不对。把第三、第四个排除掉,就只能在第一、第二里选择,两个一衡量,肯定是第二个答对。

这一类的题目还有一种答题技巧,大家要根据上下文或者是根据自己对这方面的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根据经验,问大家这么一道题,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2条规定,我国广播电视台、电视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国外语言的播音用语的需经

什么批准?大家可能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知道,需要国家广电主管部门批准,我们列了几个。一个是国家语委,还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根据我们的经验,即使你不懂也可以推断。

模拟试卷当中的第六题,大家可以根据题本身来谈推断。比如我国《刑法》第249条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为什么要出这类题给大家,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注意,如果在这方面由于我们的报道不慎出现了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我们要负法律责任,要负刑事责任的,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除什么?首先大家可以判定,情节严重的判三年以下,特别严重的肯定是三年以上。第一,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五年有期徒刑肯定不对,为什么呢?懂法律术语的人知道,前面说了三年以下,说明上一个格以三年为期限,五年就错了。第三,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肯定不对还是肯定对,不好说,都有可能,跟第一个情况是一样的。第四,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肯定不对。第二个答案去掉了,第四个答案去掉了,第一个和第三个答案,我们专门设了一个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说明十年应该有一个界限,所以基本上判定应该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如果大家遇到这个问题不懂、不会,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随便选一个,要用你的知识、经验、逻辑判断推断这道题。考这个题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让大家记住这个数字,而是让大家有法律的观念。

第三是解答题,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最难的,也是最头疼的,46

每题10分,共40分,这是这次考试的重点,又不是活题,怎么办呢?第一,大家要认真审题,这个时候可能有一点陷井。举一个例子,有的话说得比较别扭,但是越别扭的时候是干扰你答题,所以你要认真审题,比如“近年来中国主管部门”,咱们都叫“中央主管部门”,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怎么叫主管部门。“中国主管部门推动网络传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组建若干大型的网络新闻传播实体,简述这些网络新闻传播媒体的特点”。首先简述网络媒体网站共有的特点。大家要审题。首先,中国主管部门组建若干大型的网络新闻媒体实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网络新闻媒体实际上是新闻媒介办的网站,要是不审就不知道,然后说简述这些网络媒体网站具有的特点,一答就答新浪、教育网、搜狐,不行。他说的网站指的是新闻媒介办的网站,《中国日报》的网站,《人民日报》的网站,新华社的网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网站。如果不审题就把握不了。要把这些话读下来,仔细地审题,这是大家要掌握的。第二种情况,简答题到底怎么答,答到什么程度?应该掌握一个原则,大家把教材和老师讲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提出主要观点就可以了,不要全都背下来,也不要全用教材的话,主要的观点看透了就行了。我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有自己的语言理解,比如我国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包括哪些内容?有的同志一答起来,有几种可能,一种以偏概全,知道了几点不及其余全说了。实际上这道题要答的话,就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的骨干内容记住就行了。第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简答

题还得有点论述,下面的话说清楚,围绕这个概念说明白就可以了,别的不需要了。

第二,三个服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把这句话答上。什么是我们的方针政策的具体内容?答“三个服务”也可以,下面具体再解释两句话就行了,只要答上坚持“三个服务”,或者是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也可以得分。

第三,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我们在工作中就得这么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这是我们的方针,至于具体的坚持正面方针、正面报道,不是说让你把老百姓关心的事报道出来,不是不让你揭露黑暗面。

第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十六大中明确规定的,这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讲,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第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工作中就是这么做的,坚持百花齐放是我党的一贯方针,但是我们有主旋律,但是强调主旋律不是单一化,同时我们又要多样化,这就是我们的方针政策。我们主旋律不是铁板一块,强调主旋律也要强调多样性。

第六,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地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从事新闻工作,这就是我们的方针政策,答对了

这六点就应该得满分。

第三个方面,40分的重点怎么压题呢?这个也有技巧。比如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文件当中很多,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因素下,经济因素强调的比较多,政治家办报应该是很重要的,应该掌握。谁提出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报怎么回事。再比如说,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胡锦涛同志在建党纪念会上,在党的理论研讨会上重申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江泽民同志前几年在“七一”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们来讲是太重要了,肯定要考。怎么考?让大家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大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工作中的体会说一说,不会这样的。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代表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前的新闻工作当中最主要的体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工作,最重要的是贴近群众,要跟老百姓少报官,多报民,这是中央文件强调的,改善会议报道。“民”是什么?群众。第三,我们提出“三服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好地为全党和全国大局服务。“三个代表”当中有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概念,“三贴近”当中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是贴近群众。“三服务”当中更好地为人民群众,什么是人民群众?在广播电视宣传当中,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受众,就推导出来有可能考受众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我们不

会简单地出“三个代表”复述一遍的题,要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导出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关于简答题,我不能再具体的讲了。为了培训,总局人教司的领导同志为了让大家的水平上台阶,想尽办法。我用这个方式把怎么答题,怎么压题,怎么看待这些题目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大家按照这个思路去准备,去掌握。

第四道题,阅读理解题,15分。这道题基本上是活题,阅读理解题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律法规有关的案例分析,基本上都是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真实的案例。比方说在采访过程中有违法现象,出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做了全面、深刻地报道,但是一不小心触犯了法律的限制和规定,通过这些案例让大家得出结论,使老师讲的法律法规相对教条的内容变得活一些,使广大的一线新闻工作者的敏锐力、判断力、分析力增强。大家拿到这类题,一个是简单的回答出应该回答的问题,其次要分析为什么。分析这类问题的观点应该以教材和老师讲的为主,分值很大,但是不一定需要大家花太大的工夫。另外,我们所给的答案也是参考答案,大家有一定的自主权、发挥权。大家敢于下结论,不要怕做错了,只要分析的言之有理,应该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填空题主动权在我们,就得按这个说,即使大家觉得老师说的没道理也得这么说,这是按照考试的规格做。但是这道题给大家提供了开阔的、开放的空间和思路。

第二类是新闻业务题,一般是给大家一部作品。第一,大家要仔细阅读题,题目是怎么要求的,要求你干什么,不是上来都让你写作

第五篇: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9.坚持重要稿件的送审制度,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事件在那一范畴的要求?答:这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即“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工作纪律”。

11.新闻传播者作为新闻事实报道的终结,在报道中怎样表达主观倾向?

12.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新闻工作的关系?

13.“报道受众需要的实用信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新闻报道中用事实说话”这三者应该怎样排序?

17.广播电视体制? 答;

23.广播形态发展史上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二.简答、论述:

1.简述新闻工作的内涵和特点。2.我国新闻工作如何坚持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答:P135(1)——(7)。

3.简述舆论引导的规律性内容。4.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答:P212

5.新闻价值及表现特色。

答: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在传播过程中所履行的能满足人们知晓、认识、教育、审美等多种需要的功能。

其表现特色:P57——P59

(一)—

(四)。

7.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思想。

答:P107——P109(1)—(4)。

8.新闻侵权的具体表现。

答:《法规》P176 第十一条

(一)—

(六)。

题目:

1、2、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功能?

答: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人类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作为内在动力的。满足这种需求是新闻事业的首要职能,也是新闻事业发挥其它社会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人们接触新闻事业最直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最新的新闻信息。新闻事业是新闻信息的载体。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一切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

3、如何理解新闻事业反映舆情,引导舆论的功能?

答:舆论实质是群众的看法和意见。舆论也是一种信息,是社会公众对时局和事态的评价,是亿万群众的思想动向和行为取向。比如,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的袭击。消息传出后,中国民众的情绪、看法、意见和行为趋向如何,就是当时各国政府及世界人民十分关注的舆情,各国各类传媒对此做了大量报道,中国的新闻媒介也及时进行了充分的反映。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传媒进行这一报道时,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既表达了社会公众的看法,也表达了传媒和政府的看法。传媒和政府的看法影响社会各种看法,这就是引导舆论。

4、如何理解新闻事业传授知识,普及教育的功能?

答:新闻事业传授知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是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中设置专门知识性、教育性栏目和讲座实现的。但新闻事业的这一功能还大量地体现在日常的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中包含有十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受众可以通过这些新闻报道获取入量的有关的知识。比如说,进行金融危机的报道,自然就传播了金融信贷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知识;进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报道,自然就向公众介绍了环境污染和治理、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香港、澳门回归的报道,自然就向公众介绍中国近代史的百年沧桑变迁。

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我们很容易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业所所宣传的思想体系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归因于(新闻事业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不)。

1、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答:新闻事业是专门采集、处理和传播的社会活动、传播方式和主持机构的总称,即总的活动是反映社会生活,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集合体。新闻事业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新闻事业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2、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1、综合国力中的软国力主要体现为(文化)的吸引力。

2、。

参考答案

1、意识形态2、3、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1、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以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2、如何理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

参考答案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只有这样,新闻工作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新局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要求唱响“三个代表”主旋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指针和检验标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相统一,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就是以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是做到和的报道真实。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较高要求是做到真实。

4、简述新闻具体真实的含义。

5、简述新闻本质真实的含义。

参考答案

1、事实

2、具体事实概括性事实

3、本质

4、这是新闻真实性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2)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5、本质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新闻报道不能仅仅要求所报道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真实,而应当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即应力求做到对所报道事物的整体上的、宏观上和本质上的把握。

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1、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主要体现在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和()方面进行创新。

2、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内容创新的要求。

3、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方法创新的要求。

4、论述“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宣传体制创新的要求。

参考答案

1、内容方法体制

2、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新闻宣传工作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改进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办出风格,办出特色,在市场上站住脚,在群众中扎下根,更好地实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抓住中央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针对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探索新的报道形式,采用新的报道手法,多写独家新闻、当日新闻、基层新闻和现场感强、能打动人的新闻,做到主题好,内容新,语言精彩,生动活泼,吸引人读。新闻报道应在内容上正确地把握来自上层、中层、基层的比例,更多地报道基层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更多地报道振奋人心的成就,更多地报道群众中的典型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更多地反映群众的呼声。新闻报道内容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典型宣传不能只讲气势,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可亲、可敬、可信上写出真情。典型宣传既要有“大合唱”,也要发挥各种新闻媒体自身优势,适应群众的不同需求,用独具特色的报道增强感染力。热点引导不能炒作,要着眼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弘扬正气,服务大局,不断提高引导的质量和效果。舆论监督要出以公心、针砭时弊,解决问题,有利工作,增强团结,稳定大局。

3、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方法上创新。要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深入浅出、人脑入耳、可亲可信。用群众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用疏导的方法、群众参的方法、民主讨论的方法。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拓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掌握网上宣传的导权。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既要敢于触及,又要善于疏导,把握来龙去脉,又弄清前因后果,力求用鲜活的语言解开思想困惑,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严谨与生动、科学与趣结合起来。要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做到“多、快、好、高”,即供稿数量多、时效快、文笔好、新闻价值高,保证新闻报言之有物、内容充实、信息丰富。

4、坚持“三贴近”原则,要注重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要注重研究群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多从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做报道,努力适应群众的阅读习惯,及时向群众提供丰富、灵敏、多样、有效的信息。要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站在群众的角度采写报道、阐述观点、发布信息,充分报道群众最希望了解、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给予群众最及时最需要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强化新闻宣传的服务功能,在满足群众获取信息、认识形势、了解政策、接受教育、愉悦身心等方面的需求上下功夫,如何更好地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统一。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1)

第一章练习题

1、新闻起源是什么?

2、新闻的本源是什么?

3、为什么要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4、如何辨别两种不同性质的起源观。

5、为什么陆定一先生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是科学的?

6、真实性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7、如何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9、什么是新闻价值?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10、如何理解新闻价值的客观性?

11、新闻价值选择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2、什么是新闻敏感?记者的新闻敏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2)

第二章

(练习题)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2.1(练习题)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2.2

习题:

1、近代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2、手抄新闻最早于()世纪在()诞生。

3、()和()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正式诞生。

4、日报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1、2、16威尼斯

3、周报日报

4、第一,以刊载新闻为主;第二,定期连续出版;第三,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练习题)社会主义新闻事业2.3

(练习题)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2.41、如何理解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我们很容易发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业所所宣传的思想体系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可归因于()。

参考答案

1、新闻事业是专门采集、处理和传播的社会活动、传播方式和主持机构的总称,即总的活动是反映社会生活,从这一点来看,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是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集合体。新闻事业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不同,新闻事业是通过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2、新闻事业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赖以生存的政治制度不同

下载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合集五篇)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 1.什么是新闻?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的本源?答:事实。 3.新闻的价值?答:新闻价值是......

    最新2010年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范文

    (五) 时事政治 1、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全面......

    最新2010年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记者证的考试内容 (一)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1、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2、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二)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1、公共科目:综......

    Eoztyzi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

    2010年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复习材料★

    记者证的考试内容 (一)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1、公共科目:综合知识; 2、专业科目:(1)新闻基础知识;(2)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二) 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1、公共科目:综......

    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

    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证全称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培训: 合格证》.该证是在我国从事新闻采编的从业必备证件,目前,全国已有16万从业人员考取了该证,但相对我国近9......

    新闻采编人员考试复习材料(合集5篇)

    新闻采编人员考试复习材料 一.基本概念(题型:填空,选择) 1.什么是新闻? 答: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本源? 答:事实。 3.新闻的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新......

    参加“全省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心得体会(大全)

    参加“全省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心得体会 10月19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XX年第十四期全省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来自省新闻出版局、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