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潮州古城 古牌坊街的惬意体验
潮州古城 古牌坊街的惬意体验
潮州,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古城,特别是那些牌坊,更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标志。游览古城牌坊街,感受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如果说,潮州的古民居残留着昔日”科举制度”的古风旧影,那潮州的”古牌坊”则是典型的代表,而太平路上的”牌坊街”更是集中体现。牌坊,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小品,通常被解释为纪念性建筑。它的用途广泛,原来只是在坊门上书写街巷的坊名,后来国家为了表彰建功立业或当上高官显贵的人,树立牌坊。再后来,考取了科举功名,也可以再府第门前甚至村口路旁建造纪功坊,德政坊,功名坊,连佛教、道教瞪寺观也都纷纷树立弘道崇法的牌坊,还有宁死不屈的”贞女”,殉夫而死的”烈女”,孝顺父母的”孝子”„„总之,牌坊是经皇帝旨意,作为宣传自己的工具,亦可说是”个人纪念碑”。【修建后的古牌坊】 夏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日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落下来,而在牌坊街,两边的房子挡住了斜落的阳光,还原街道一片清凉的世界。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分坐几辆三轮车,浩浩荡荡的队伍,伴随着车夫清脆的”铃铛”声,缓缓悠悠地穿梭在古城的牌坊街。深灰色石板铺就的街面,宽敞平坦,街道与牌坊的颜色,浑然一体,色泽协调,就连地面井盖也采用与石板相同的颜色,牌坊群整齐有序的分列在街道上。一条长不到两千米的街道,竟耸立有二十多座牌坊,规模如此庞大,设计如此之精致,令人赞叹不已。每座牌坊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或表彰科考状元,或赞扬忠孝节义,或歌颂功名。在游览的同时,让我们感受潮州文化名城的人文环境、了解深厚的历史风貌,赞叹建筑者的精堪技艺。【失而复得的明清牌坊构件】 清风阵阵拂面来,笑声朗朗荡街坊。带有古城特色的浅篷三轮车,载着我们,随着车夫节奏分明的踩踏声,游弋在古城独特的街坊中。听车夫侃侃讲故事,更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车子穿过状元坊、掠过柱史坊、钻过榜眼坊,一座座古朴庄重的牌坊,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一个个生动传奇的故事在耳边萦绕。有传为美谈的”盛世元凯”,有父子兄弟俱中进士的”科甲济美坊”„„ 潮州的古牌坊街,真正是”状元坊”,大概是明朝时期开始建造而兴盛,后来遗留保存下来,最后经翻修而成的吧。太平路上的”牌坊街”,每一个牌坊都有一个或数个坊主,他们是潮州人中的精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刻在坊上的文字,就是一篇篇历史的人物小传。这批英杰,从宋代的王大宝,到清代乾隆年间的郑大进,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为国家、民族,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把他们的事迹连贯起来,可以这样说,就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简明的潮州文化史。【修建后的古牌坊】 这些古城的牌坊,结构坚固,造型独特。花岗岩石砌就的柱子雄伟壮观,柱子旁边的守护石狮栩栩如生,匾额上的题字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苍劲有力,匾额两旁缕雕的’双龙戏珠’ 或’龙凤卷草’惟妙惟肖,翘角飞檐的匾顶,如展翅欲飞的凤凰„„仰望这些牌坊,让人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同时又有一种豪气直冲云霄。四柱三门的牌坊,横跨整个路面,鳞次栉比,气势非凡,各展雄姿,各具风采。而前辈们能立牌坊于此,更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要付出艰辛的代价。”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以前这里的家家户户,年年月月,总是读书不辍,到处是书声朗朗啊„„”车夫生动有趣的讲解,语气中带着一种自豪,一种得意,让我们每个人流连在牌坊的美景中,陶醉在感人的故事里。行走其间,我们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从前,昔日繁华重新。耳边似乎听到那些学子朗朗的读书声,看到那些莘莘学子十年寒窗的隐忍,金榜题名时的得意。是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收获。想想一个穷家子弟,经过不懈努力,刻苦攻读,取得功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名,为家族添光增彩,立牌坊于史册中,那是一件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来源网络 宁波旅游网编辑整理)梁祝文化园游
记
梁祝文化园位于宁波西郊高桥镇梁祝村,准确地说就在梁祝大道通途路口北约500米处,交通十分便捷。自驾车的朋友走通途路从市区过来,也就10分钟左右路程。8车道的路面,油门一踩就到了。其次公交车也是很方便的,238路(宁波话寓意“梁山伯”),起点镇明路公交站,终点就是梁祝公园站了,大家可以在起点站、鼓楼站、天一家园站等停靠站点上车直达梁祝公园。另外即将于2014年建成通车的轨道1号线更大大方便大家到梁祝公园来。这条轨道交通西起高桥镇,经过三江口、东部新城,东至北仑,在梁祝公园南侧设有梁祝站,届时给大家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沿着公园门口梁祝大道进来,远远的一排古色古香建筑和“梁祝文化园”名称的横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匾就映入大家的眼帘,这就是梁祝文化园景区的入口了,两侧厢房是景区服务中心。整个建筑呈现出典型的明清时代江南水乡风格,朱墙墨瓦、飞檐翘角,两条栩栩如生的石刻龙护卫着大门的屋脊,屋檐下镶着一张张色彩清秀的山水画,仿佛把人一下子带回到属于梁祝故事发生的那个年代。门口有两个石雕的麒麟,身体半蹲,嘴巴微微张开,仿佛在欢迎四面八方的来客,又好像是在护卫着千年遗存的一方净土,守护这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下面我们就顺着梁山伯和祝英台相遇、相知、相爱、相守的动人爱情故事去追溯那个迷人的传说吧。过大门右拐,有一个简朴的木制四脚亭,唤作草桥亭,这里是公园游览的起点,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初识结拜的地方。正如纳兰若容在词中所言,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次相见总是美好的,草桥结拜是两个异乡求学的同乡结谊之地,也是梁祝结缘之所,是故事的开端。外面下着雨,两个年轻人因为躲雨相会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在这个简陋的草亭中,这时爱情的种子已经在一个年轻人的心中悄悄发芽。在这里,设置有恋人印记碑、爱情柱等,希望还没有结缘到自己那一半的朋友能够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过了草桥亭,穿过一条小河,就来到万松书院的门口。一个四柱三间的牌坊矗立在书院的门口。整个牌坊屹立在书院建筑南北朝向的中间线上,镂刻并举,花岗岩石材的牌坊正面写着“万松书院”几个大字。穿过牌坊,进入万松书院的大门。万松书院共三进,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三大特征——祭祀、讲学、藏书,展现中国古代书院的基本布局和教学场景,同时回顾和还原梁祝同窗三年的有趣故事,渲染梁祝同窗好友之间的纯洁爱情,再现梁祝求学、苦读、同寝的场景。大门后的第二进为先师殿,这里是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以求培养读书人对“先圣先儒先贤”德业的崇敬和景仰,以达到劝戒规律、见贤思齐的目的。先师殿的中间主屋为祭祀之用,两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侧壁放置劝学、训诫的字、画、石碑等使人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穿过二进先师殿,仿佛进入江南园林的场景中。场地虽然不大,但是一池碧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池水清澈见底,水面触手可及,池中金鱼畅快的游动,假山、怪石嶙峋。当你从这个角度看的时候是一副场景,走动几步后,另外一幅景象又映入你的眼帘。在水池的后面,一幢二层建筑坐落在这里,写有“明道堂”几个大字的牌匾使人一眼就认出这里是学生上课的地方。一楼中间三间是讲堂,东西两侧的厢房一间是师父师母课堂,一间是梁祝书房。在这里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梁祝蜡像,有英台要师母帮忙提亲的场景,也有英台如何妆扮男儿身的方法手段,在这里憨厚的梁山伯始终没有发现祝英台的女儿身,也是在这里祝英台定下了终身相守的决心。从万松书院的后门出来,远远就看见山脚下有一个铜质的樵夫雕塑背着一捆柴向家走去。这座小山虽然不高,但是名气却不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小,就是凤凰山。山上建有凤鸣亭,站在这不高的山顶上,整个公园绿树掩映,山一侧的百花坡上各色花卉随风舞动,形成花的海洋。碰到樵夫,也是祝英台在十八相送的路上第一次向梁山伯暗示,当英台问道“他为哪个把柴打,你为哪个送下山?”时,用这个几乎比较牵强的类比来暗示梁山伯。顺着凤凰山的一条小溪缓缓落下,溪水流入山脚下的一个水池??鸳鸯池中。池边有听瀑榭,在这里可以观赏从凤鸣亭引流而下的跌瀑流入鸳鸯池,也可以在这里回收从凤鸣亭上放置的漂流瓶。在这里祝英台看到水池中的鸳鸯成双戏水,再次向梁山伯表明了心思,而且更加直接,“英台若是红妆女,梁兄你愿不愿意配鸳鸯?”,只可惜梁山伯仍未理解其中的涵义。过了鸳鸯池,就来到一条小河边,河上有座独木桥。传说桥下有一对雌雄大白鹅在水中戏水,英台用此时此景来启示梁山伯,可能连丫鬟对祝英台向梁山伯数次的暗示无动于衷有些生气,把梁山伯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比作是呆头鹅。可有点愚钝的梁山伯现在仍然没有理解祝英台的意思,反而好像有点生祝英台的气不该叫他呆头鹅,让人觉得又可气又好笑。在这里的河中喂养大白鹅,设置有人工小岛引导大白鹅喂食,桥上设置吊桥,安全又不失野趣,情侣们相扶过桥,就像梁祝故事中二人相扶过桥,传递出“好比牛郎织女渡鹊桥”的情感意境。穿过独木桥就来到了古越村,这是一组以宁波地方建筑为特色的村落建筑。在村头种植大树,村中设置有农舍、古井、牧童雕塑、祠堂、观音堂、放生池、游船码头等建筑,溪水流入村落中,并在村舍的房前屋后穿行。溪水沟道不宽,但是清澈见底,两边栽植了一些亲水植物,展示了古代这一地区的特殊风貌。村中的双映井,井内碧波满溢,相传祝英台看到两人在井中的倒影,故意说道“一男一女笑盈盈”,可惜梁山伯还是没开窍,因此此井叫做“双映井”。井中设置有电子照相设施,可对情侣进行摄影留念。在观音堂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中,祝英台祈愿送子观音来做媒,希望和山伯一起拜堂,而山伯觉得两个男人拜堂荒唐而拒绝。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不开窍或许生气,或许更是着急,看到走过来的牧童和牧牛,故意将山伯比作是牧牛,憨厚的山伯甚至提出不想送英台了,但在祝英台的请求下愿意送别至长亭。古越村也是游客休息的好地方,这里设置有一些茶馆、餐饮和一些农家乐设施,游客走累了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喝茶,饿了可以吃顿地道的农家菜,不是很惬意么!千里相送,终有一别。过了古越村,十八相送就到了长亭,这是梁祝二人即将分别的最后时刻,也是英台表白自己想法的最后机会。在长亭中,祝英台说有个与己一摸一样的九妹,希望山伯能在七巧之前来祝家提亲。山伯欣然答应,英台恋恋不舍拜别了山伯。长亭南面临水,背面设置自由园路,青桐乔木的背景使长亭掩映在葱葱郁郁之中。长亭周边花径丛中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突出梁祝的爱情主题故事。过了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长亭,就来到了祝家庄,这是典型的江南大户人家的布局。祝家庄坐落在姚江边上,这里可以观赏宽阔的江面波涛不惊,也可领略江南大户人家的生活状态,更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命运的转折点。园内景色虽美,可是面对祝员外的阻挠,两人相会在楼台中,知道真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倾诉各自的衷肠,可惜木已成舟,难以挽回。现在这里开辟成特色客栈,提供特色住宿服务。过了祝家庄,向前就来到梁山伯墓,这也是梁祝公园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梁祝悲剧爱情故事升华为永恒传说的载体。远远的就看到一个石制的牌坊矗立在墓道的前方,牌坊上的“同学兼同穴千秋义气谁堪侣,殉身不殉情一片烈心独自追”的楹联仿佛是对梁祝故事的总结和诠释,也是对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爱情忠贞的褒奖。走过数十米长的墓道,就来到梁祝合冢的前面。远远看到横着的墓碑上刻有“敕封梁圣君山伯之墓”几个大字,用棕红色的花岗石围合成的圆锥形的坟冢上面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青草幽幽,坟冢的后面有一块树立着的墓碑,上书写有东晋丞相谢安奏请朝廷的诰命“敕封义妇冢”,这就是著名的梁祝墓的“一墓二碑”,即蝴蝶碑。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前面横着的碑上有道裂纹把墓碑一分为二,这就是传说中的祝英台拜祭梁山伯墓时留下的。在坟茔的旁边有一个用玻璃罩保护起来的考古的墓,这是留存下来的梁山伯墓真正遗址,据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现,墓的确是东晋年代的,从出土的陪葬品来看也基本上符合梁山伯清贫的家境传说和县令的官制规格,现在是市级文保单位。旁边的坟冢实际上是这个墓的盖土平移后人重新修建的。墓区周围种植着各色的花朵,各式各样的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人们在这里为梁山伯和祝英台感到惋惜和痛心之余更为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永恒传说感到无比的浪漫温馨,让人们更懂珍爱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在梁祝合冢的东侧,就是梁圣君庙。全国有多个梁祝墓的遗址传说,但是有梁山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伯庙的地方,仅此一处,别无其他。相传梁山伯庙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屡毁屡建,现在的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新建。朱红色的围墙、黑色的盖瓦显示着庙宇的威严和肃穆,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幅高宽都约十来米的巨大的瓷板壁画,上面刻画着梁祝二人从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哭坟化蝶、后世传颂的整个过程。整个画面是有几十块小的瓷板烧制拼接而成,每一个瓷板的位置、雕刻都要匹配、丝毫不差,可见当时工程量的繁琐。瓷板画的背面是一个10来平方米的戏台,据说每年八月十六梁山伯忌辰的时候,有好多戏班子在这里唱戏,热闹非凡。戏台的对面就是梁圣君庙的正厅,左面是梁祝二人生活像的雕塑,右面有梁山伯县令装束的雕塑。当地有着这样的说法,“夫妻若要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许多虔诚的信徒来到这里朝觐、祭拜,希望自己的婚姻家庭幸福,更有一些夫妻在有矛盾的时候,来到这里感悟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梁祝爱情的真谛,去珍惜、爱护、守护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出了梁圣君庙,向西走不远就看到一幢具有现代风格的二层建筑,把人从梁祝美好传说的爱情故事拉回到现实之中。这里就是新建的中国梁祝博物馆,建筑面积约4000平米,展示了梁祝故事从发生、发展到浪漫、永恒的经过,展示了梁祝文化在文学、艺术、戏曲、影视、外交、名俗、文化各方面的成就,展示了梁祝文化发生的这片土地人文风情。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梁祝文化的基地,更是研究、发展梁祝文化的平台,为创新梁祝文化内容、拓展梁祝文化内涵、通过新的形式展现梁祝文化提供一个高起点的平台。博物馆充分运用高科技的成果,全视角、现代化的技术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要求,吸引他们的眼球,同时设置一些参与性的项目使人们在对梁祝文化的方方面面有更多了解的同时,也有更多的身心体验,心情得到愉悦,感情得到升华。出了中国梁祝博物馆,向正南跨过一条小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河,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硕大的草坪就呈现在眼前,这就是相亲大草坪了。在草坪的中央有一个汉白玉梁祝化蝶的雕塑,梁祝二人相互偎依、深情对望,各自一侧的手臂已经幻化成蝴蝶的翅膀,仿佛即将飞离这喧嚣的尘世,去追寻属于他们的真爱。相亲大草坪上设有水上舞台,可以举行各种晚会、发布会、走秀、T台秀、时装秀等活动,在草坪上也可以举办浪漫的户外草坪婚礼。现在每周末有梁祝相亲会,梁祝红娘团努力为各位单身男女牵线搭桥,早日找到心目中的另一半。在祝家庄、中国梁祝博物馆和相亲大草坪沿姚江一侧是滨江爱情文化长廊,也是三江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条长廊上展现一幅花树披岸、绿茵盖地、四时八景、五彩缤纷的立体画卷。三步一桥、五步一亭,各色中西式的堤岸小景星星点点,更有古今中外著名爱情故事、诗歌、名句、谚语、人物形象的雕塑、石刻一路相随,江面上郁郁葱葱的水生植物摇曳生姿,宛如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一条爱的长河。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梁祝文化园,希望来自四方的每一位游客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心情感动。
http://www.xiexiebang.com/ticket/ 景区门票预订 g5h67j
第二篇:潮州牌坊街调查报告之历史背景部分
一、潮州牌坊街的历史背景
牌坊,中国特有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小品。《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千百年来,牌坊繁衍发展,不仅遍及华夏城乡,而且还远涉重洋,屹立于异国他乡的许多地方,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
据黄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纪略》载: “牌坊,传说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乌凹肚门’”。古时统治者提倡伦理道德,把城乡间于节义、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将其‘嘉德懿行’,书贴坊上旌表,称为‘表闾’,故牌坊也具纪念作用。到明时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唯嘉靖时建多柱多门牌坊”。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入宋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潮州城中曾有牌坊 91 座,其中太平路 39 座,其他街巷 44 座,余在金山、韩山、湘子桥。此外,于乡镇间尚有 57 座,因此人们喻为“牌坊城”;而集中于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规模较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被誉为“牌坊街”。
二、潮州牌坊街的文化价值
潮州城俗称“石亭”的牌坊,1999 年版《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古代一种门洞式的建筑物。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上刻题字,多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道口。在建筑上起到入口标识、行进导向、组织空间、点缀景观的作用。”其实,牌坊不只是起着一个点缀装饰的作用,其中蕴涵的文化内涵也十分深刻。中国的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此外,“坊眼”亦是特色之一,它注明了牌坊是为谁建的、为什么事建的、由谁建的和什么时候建的内容,这些文字,可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人生理念及封建礼教、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中表现。
潮州古牌坊类型多种,有府治县治、府学县庠、忠孝节义、功德、科举、赐封、记胜等等,或表明街道、集市名称的牌楼。据初步查考统计,潮州古牌坊共有 152 座。仅昔日长不足二里的繁华太平路,47 座牌坊依次毗鳞。几乎是每巷一亭,百步一坊,为全国绝无仅有的石坊林、牌坊街。昔日潮人视“桥顶吃炒面,大街看亭字”为赏心乐事之一,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潮人心目中,石牌坊与湘子桥是铢两悉称。
在牌坊拆除的五十五年后,潮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复建牌坊街,这既是潮州人民的迫切愿望,又具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重新修复的 23 座古牌坊,以原址、原貌、原工艺为基本原则,恢复了古牌坊的真实历史面貌和艺术特色,使得古牌坊这一集建筑美、文学美、书法美、雕刻美于一身的潮州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再次彰显其独特动人的艺术风华,展现其深远丰富的历史内涵,散发其如诗如画的文化魅力。
第三篇:2011年潮州古巷6.6事件
2011年潮州古巷6.6事件:
广东潮州工人讨薪被砍伤手脚引发数百人聚集
2011年06月07日 来源:新华网
6月6日晚,潮州市及时妥善处置一宗因外省民工欠薪讨款引发的聚集事件。
6月1日,在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打工的熊某等人到所工作的华意陶瓷厂讨要拖欠的工资。期间,熊某等人与工厂老板苏某发生争执,熊某被对方指使人员持刀砍伤,案发后潮州警方立即开展侦查并于6月5日将苏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6月6日晚,熊某同乡约200多人到潮安县古巷镇镇政府门口聚集要求严惩凶手。得知该情况后,潮安县各级党政领导和公安机关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向在场的群众说明事件具体处置情况,开展化解劝说工作,并于晚上10时许组织警力到场对在场群众进行劝离。经劝解,现场群众于10时30分许逐渐散去。期间有3辆汽车被砸坏、1辆汽车被焚毁,公安机关依法将9名参与打砸烧人员带离。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广东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对该事件高度重视,要求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事件调查及相关善后工作,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正常社会秩序。
潮州聚集事件致18人伤 政府派工作组进村入厂 2011年06月08日 来源:潮州日报
本报讯 潮安县古巷镇“6·6”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指示潮安县和公安机关细致做好当地群众思想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市委书记骆文智、市长许光昨天分别赶赴古巷镇现场检查指导做好善后处置工作,要求潮安县和公安部门要以构建和谐为目标,用和谐的方式向群众做好解疑释惑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会面控制工作,如实向媒体和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加强正面舆论引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经调查核实,截止6月7日晚,6月6日晚聚集事件中,共有1辆汽车被烧毁,3辆汽车被毁坏,15辆汽车受损;共有18名群众受伤,其中15名为外来民工,3名为当地群众,没有人员死亡。潮州市政法、公安部门已对6月1日伤害外来民工熊某的3名犯罪嫌疑人予以正式批捕,并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目前,该事件没有引发异常情况,社会面平稳。
为确保社会稳定,平息群众情绪,市、县、镇派出工作组进村入厂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稳定当地群众情绪,防止当地群众与外来民工发生对立冲突,同时动员广大企业细致做好外来民工的思想工作,稳定员工情绪,引导员工认识有什么问题必须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反映诉求,依法维护公民自身合法权益。市、县还派出公安武警上路加强巡查,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市、县领导高度重视,指示卫生部门全力救治受伤群众。潮安县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到医院看望因讨薪受伤的熊某,了解其康复情况,表达政府的关怀。古巷镇政府组织干部分头到各医院看望慰问受伤的18名群众,确保伤者尽快康复出院。目前,各方面的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广大群众不要轻信谣传,共同为建设和谐潮州、幸福潮州作出努力。
潮州古巷事件:劳动保障疲软 打工者靠同乡会“出头”
2011年06月14日 来源:东方早报
赵佳峰制图
6月6日,广东潮州古巷镇发生打砸烧事件(上图),3
目前街头已基本恢复正常(中图)在这起事件爆发源头的华意陶瓷厂,仍有一些外来务工者不敢来上班(上图)。
潮州打砸烧背后:劳动保障疲软打工者靠同乡会“出头”
打工仔讨薪被砍引发古巷镇本地人与外地人“互殴” 7天管制结束很多人“怕被打”仍不敢出门潮州市委书记称“要深入研究剖析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今天零时,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将结束持续7天的治安管制。
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一起讨薪事件,演变成6月6日的打砸烧事件?又接着引爆了古巷人与外来务工者的对立冲突?
又是什么原因让一起创造了古巷GDP神话的当地人与外来人,突然间形如“水火之势”?
连日来,早报记者走访古巷官方与坊间,发现“6·6”打砸烧事件中确实存在“挑头人”与诸多偶然因素,但劳动权益保障的疲软、劳资观念的薄弱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工作累,收入不高,缺乏保障,怨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会突然爆发。
另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外来务工者尽管在当地工作多年,始终很难融入其间,他们大多始终感觉自己是一名“外地人”。被当地官方称为此次打砸烧事件“挑头人”的“四川同乡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并生存。
“6·6”打砸烧事件后,潮州官方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迅速开展企业用工和劳动工资大检查,潮州各级政府都在谈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相比发生在古巷的这些情况,同样在广东,四川籍孕妇王联梅在广州增城市新塘镇的遭遇,则更多体现了社会管理的问题——她在摆摊经营时与当地治保人员发生冲突,从而引发了群众聚集打砸事件。
古巷“6·6”打砸烧事件中关闭的店铺已经相继重开,但抚平当地人与外来务工者心中被割断的裂痕,尚需时间,更需政治智慧。
早报记者于松发自潮州
在从江西到广东潮州市古巷镇务工12年后,43岁的郭赣潮早已熟悉了古巷的每条街道,可自从“6·6”打砸烧事件发生后,他已不敢出门逛街,“拍挨打”。
在这之前,郭赣潮没有料到,自己亲眼看见打工仔熊汉江讨要2000多元工资,会被挑断手脚筋。
他也不曾想到,这起案情明了的故意伤害案,随后引发外来务工者“围堵”当地政府。
他更不会想到,“围堵”政府接着演变为外来务工者针对当地群众的打砸烧,最终引爆了古巷人与外来务工者的对立冲突。
事实上,不止郭赣潮一人,早报记者连日来在古巷采访的多位居民,都“怕挨打”。
古巷镇现在8万人,其中约2万人为外来暂住人口。郭赣潮等人说,现在,本地人害怕被部分外来务工者殴打,外来务工者则担忧被本地人攻击,“人人都没有 6 安全,都可能被打”。郭赣潮说,就在前天深夜,两名江西老乡被古巷本地人打伤,进了手术室。
可就在“6·6”打砸烧事件发生前,古巷人与外来务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更没有深仇大恨。相反,他们是利益共同体,共同缔造了古巷镇卫生洁具产业占全国1/3强的神话。
如同熊汉江被割断的筋脉,古巷镇的筋脉仿佛也让本地人与外来务工者的成见割断了。
在这场打砸烧中,没有胜者,只有失败者。如今,一些外来务工者不敢到企业上班,一些企业老板也在抱怨没法开工。
昨日下午,潮安县委宣传部一林姓工作人员告诉早报记者,古巷始于6月7日的治安管制,于今日零时结束。
古巷正在一天天恢复正常,但修补当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还需要时间。为老乡讨公平
事件: 打工仔熊汉江讨要2000多元工资,被砍断双手双脚的筋脉,官方称法医鉴定为轻伤,四川同乡聚集“讨要公平”
处置: 警方抓捕了一些“闹事者”,没能平息事态,事态恶化后,“政府”挨家发《通报》称“不明真相民工受谣言或不法分子煽动”
打工仔陪父母讨薪,等来的却是两把尖刀。6月1日上午9时许,19岁的四川中江县人熊汉江陪着父母,来到古巷镇枫洋岭潮州市明鸿庄园华意陶瓷厂。一家三口是来讨薪的,熊汉江的母亲说,老板苏某钿拖欠了他们2000多元工资,承诺6月1日给付。
然而,华意陶瓷厂称“没有钱”,熊汉江一家认为对方没诚意,与厂方人员发生口角,还砸了厂里的一些物品。熊汉江的母亲日前回忆说,当时,苏某钿的表弟苏某浩先动手打人:“拿起一张椅子往我儿子头上砸,父亲帮儿子挡,头被打出血了。”
郭赣潮等打工者看到了这一幕:苏某浩朝村口跑,熊汉江在后紧追。当郭赣潮再次见到熊汉江时,他已瘫软在离华意陶瓷厂200米远的空地上,双手双脚都在流血。
警方后来证实,熊汉江被苏某浩与陈某荣挑断了手脚的筋脉。苏某浩供认,苏某钿“喊打”,他就抓起塑料椅、热水壶砸向熊汉江,还打电话叫陈某荣“从家里带两把刀子来帮忙”。
潮州官方事后曾通报:熊汉江被砍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不过,这一结论引起了熊汉江亲属和一些四川老乡的不满。6月2日,有人陪同熊汉江家属前往当地政府抗议。
后来的潮州官方通报称:6月2日晚,伤者家属先后到古巷派出所、潮州市政府、古巷镇政府,要求抓捕凶手和及时帮助解决医药费用;古巷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及时与伤者家属沟通,不但看望了伤员,还垫付医药费;“伤者家属非常满意,后全部人员撤离镇政府”。然而,从6月3日至6日,每天天黑之后,都会有人前往潮州市、古巷镇政府或古巷派出所聚集,要求惩办凶手,赔偿伤者。在此期间,潮州市政府大门被砸坏,古巷镇派出所大门被砸坏,牌匾被砸掉,多名警员负伤住院。
潮州警方先后抓捕了一批“闹事者”,事态却仍在恶化反弹。
古巷镇村民日前向早报记者展示的《关于“6·1”事件及随后引发有关事态的情况通报》称:一些不明真相的民工受谣言影响或受不法分子煽动,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村民说,这份《通报》是“政府”挨家挨户发给居民、外来务工者、当地企业的,但既没有落款单位,也没有公章。
不过,四川务工者李泽等人说,伤者的诉求没有得到解决,“老乡们才去闹的”。在此期间,政府没有给出满意答复,反而多次抓走了众多“反映诉求”的老乡,“老乡们这才扔石块砸政府与派出所大门的”。
潮州警方则回应:一些聚众者因损坏公物与破坏秩序,才被抓捕并治安拘留的。
一些外来务工者还说,“古巷镇派出所包庇嫌犯”,因为“老乡们去找派出所时,一名民警说嫌犯交了钱被放走了”。不过,这些信息目前无从查证,众人口里均是“听老乡说”。
潮州官方否认“收钱放人”的说法:慑于警方追捕的攻势,嫌犯苏某钿于6月4日自首;6月5日凌晨,潮安警方先后抓获苏某浩与陈某荣。古巷镇打砸烧
事件: 人群聚集在古巷镇政府门前,手持石块、棍棒等,不分青红皂白地砸向过往车辆
处置: 潮州依据“经验”调动大批警力保护古巷镇政府,人群突破不了警方防线,转而将怒气发泄到当地人身上
持续“围堵”政府机关,终于在6月6日迎来了大爆发。
这一天恰逢端午节,众多外来务工者远离厂房在家休假。
6日白天,就有人围堵在古巷镇人民政府门前“讨说法”,到了晚上,聚集人数迅速增多。
潮州官方通报:6月6日晚,熊某同乡约200多人到古巷镇政府门口聚集要求严惩凶手;随后对过往车辆进行打砸烧,1辆汽车被烧毁,3辆汽车被毁坏,15辆汽车受损。
直到现在,古巷镇居民都在用“恐怖”来形容当晚的形势:聚集人群手持石块、棍棒等,不分青红皂白地砸向过往车辆;有的司机掉头就跑,有的吓得弃车而逃;围观者跑回了家,而“胜者”则将一些砸坏的轿车翻个底朝天,甚至点燃了一辆别克车。
电器店老板苏军称,当晚聚集的人群“最少几千人”。府前街一家茶叶店的女老板称,被砸的车辆少说也得有100多辆,“我家店铺前就有两辆轿车被砸翻,门前30米的路面上10多辆轿车被砸坏。”
这两人的说法几乎得到了所有被采访者(包括本地人与外来务工者)的认同。通过网络上的一些视频,显示6日晚聚集的人群绝对不止200人,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围观者。而古巷镇一名消息灵通人士更是透露:事发后镇政府曾叫辖区各村统计被砸毁车辆的数字,各村的统计数字为100多辆,上报了40多辆,而官方公布时,又缩水成了19辆。
对聚集人数的“大缩水”,潮州市宣传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均拒绝回复。而对被砸车辆的“大缩水”,潮安县一名县委常委在与早报记者“闲聊”时承认,官方公布的数字与公众的感知有很大差距。他解释说,政府只对有确切统计数字的进行公布,“相关部门还在对此(被砸车辆)做进一步的登记。”
6日当晚,潮州官方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遂临时调来了大批警力,以古巷镇人民政府大门口为中心,沿着府前街组成了3道人墙,将聚集的人群成功挡在了警戒区外。
根据以往的经验,围聚群众一般只针对公权机关或侵权单位(人)等特定地点(人),警方只要将围聚人群挡出,就能防止事态的恶化。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聚集群众被挡出府前街后,却将怒气泼到了当地群众的头上,打砸烧过往的车辆与行人。
有目击者称,潮州人驾驶的一辆轿车撞倒了一名参与聚集的四川人,是此次打砸烧事件的导火索。更可怕的是,这一针对无辜群众的暴力行为,被迅速效仿。
潮州市警方称:6日晚依法将9名参与打砸烧人员带离。而潮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柯锦卿称:警方侦查工作结束,便会迅速抓捕打砸烧事件的“挑头人”。
截至早报记者昨晚发稿,依旧有“有人被打”的消息传来。打工者郭赣潮称,11日深夜,2名江西老乡在古巷镇被本地人殴打致伤,12日被推进了手术室。本地人与外地人
事件: 古巷的本地人与外地人突然相互仇视、互殴,外地人说古巷人是“吸血鬼”,而古巷镇人在骂四川人为“疯子”,很多人没有了安全感,害怕上街被打
处置: 古巷很多村子要求“每户出一个男劳力”组建自卫队;当地政府自6月7日起实施为期一周的治安管制,严禁当地自组自卫队持械上街巡逻
面对外来务工者的打砸烧,古巷本地人迅速给予了暴力回击。
“(6日晚)11点30分前,是(古巷)外地人打本地人;11点30分后,是本地人打外地人。”目击者徐祥等人说,仇视被激发,互殴瞬间上演。
打砸烧事件发生后,很多村子要求“每户出一个男劳力”,组建自卫队;起初,他们甚至还可以携刀带棒,在村内与街头巡逻。有消息还称,为了鼓励自卫队员得“斗志”,每人每日获派一百元和一包香烟。
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多名古巷镇外来务工者,异口同声称:“有老乡被(本地人)无端殴打。”外来务工者仇锋平说:“他们设卡拦路,见摩托车就砸(开摩托车的多为外来务工者),不会讲潮汕方言的就打。”
当地官方的通报侧面证实了“互殴”的事实。例如:治安管制期间,警方安排宣传车不断在街上广播,称不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聚众滋事将一律严惩;市、县、镇派出工作组进村入厂做好群众工作,防止当地群众与外来民工发生对立冲突。不过,在这轮报复与互殴中,到底有多少人负伤?目前不得而知。
为迅速控制事态,当地政府自7日起开始实施为期一周的治安管制,严禁集会与游行示威,当地治安巡逻由公安武警全权负责,严禁当地自组自卫队持械上街巡逻。
此后,两地人互殴的现象逐渐消退。不过,“仇视”依旧没有散去。外地人说古巷人是“吸血鬼”,而古巷镇人在骂四川人为“疯子”。两方都在盯着对方的举动,气氛紧张,恐慌浓厚。7日与8日,很多商家不敢开门营业。
潮州官方曾通报:在6日晚的打砸烧中,共有18名群众受伤,其中15名为外来民工,3名为当地群众。
这则信息迅速被外地人捕捉到,他们拿出这一数据对比说明:这轮互殴中真正受伤的是外地人。
昨日,在“讨薪被砍”的发生地——华意陶瓷厂,依旧有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者没能回到岗位中:“不能确保人身安全,不敢去上班。” “四川同乡会”
事件: “四川同乡会”雇一群年轻人骑摩托车,手持棍棒首先打砸,调动起大家的情绪
背后: “四川同乡会”的生存之道是“替老乡讨要工资与赔偿”,打工者大多认为“同乡会”存在很有必要
打砸烧过去后,潮州官方宣布全力缉拿“挑头人”。一些知情的潮州人说,“挑头人”是指潮州的“四川同乡会”,“他们的老大‘阿强’还在逃”。
多名四川籍人士证实,6日白天就听到“今晚(古巷镇)肯定有大事”、“外面已准备好了400条棍棒”等消息。当晚,一群年轻人骑摩托车而来,手持棍棒,首先冲破了警方的一道人墙,开始打砸府前街两边的灯箱,“这调动起了大家的情绪”。
“他们是‘阿强’等人以每人120元的价格请来的,任务就是持棍闹一阵,他们不是我们四川人,是湖南人。”王敏等四川籍打工者说。
“持棍的年轻人”为何能瞬间引爆两地群众的仇视与互殴?一位社会学者日前指出,答案就在背后的矛盾中。
早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潮汕地区,不但有“四川同乡会”,还有安徽、江西等地的“同乡会”。这些“同乡会”的具体情况虽略有不同,但成立原因与“业务”均一致:收钱替被欺负的老乡出头。
王敏等四川籍打工者说,“四川同乡会”的负责人是阿强、阿武与阿希,他们的生存之道是“替老乡出头讨要工资与伤害赔偿款,按讨要金额的50%收费”。
“同乡会”是种常见的社会组织,然而,专职替人出头讨索赔为运行模式的“同乡会”却是一个怪胎,它游离在法律的边缘,是一个灰色组织。
不过,在采访中,每一位打工者都能解释“同乡会”存在的必要:老板都是本地人,有钱有权有关系,农民工只有“抱团”才能对抗,只有闹出气势,才会得到(政府)重视。劳动保障疲软
事件: 男人们砸翻、点燃了轿车,女人们则站在一旁鼓掌,放声大笑;潮州迅速展开企业用工和劳动工资
背后: 工作累,收入不高,还缺乏保障,打工者心中的怨气难免在悄然堆积,有人被拖欠1500元的工资10年未拿到手
各地“同乡会”的存在却恰恰说明了潮州劳动权益保障的疲软。翻阅当地媒体,农民工讨薪被威胁或被打的案例时有发生。
例如古巷镇劳务所2010年曾表示:由于大部分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导致了纠纷不断发生,古巷劳务所几个月内就接到近40宗的工资纠纷方面的投诉。
“6·6”打砸烧事件后,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公开表示:“这是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责任意识、忽视人文关怀、激化劳资矛盾的反映。”
古巷镇劳务所一名工作人员认为这种情况在当地企业中较为普遍:“(老板)比较强硬,说‘你就要帮我干一年,你干不了一年,我就不还你(工钱)’,这是一个。我(工人)要干一年,前提是产品可以做多些,工作也较容易做,别卡得太严格,中途没产生纠纷。老板要求太严格,不合算,我也不想干。若不想干,干不到一年的时间,他(老板)就不还你的(工钱)。” 有工人称,陶瓷厂的工作虽讲究一些技术,但更像是体力活,每天清晨5点上班,天黑才下班。工资相对高些,每月起码3000元,但干久了,容易落下骨质增生等疾病。
工作累,收入不高,还缺乏保障,打工者心中的怨气难免在悄然堆积。
早报记者在与古巷镇数十名外来务工者“闲聊”时,听到的大多是抱怨与无奈:老板拖欠1500元的工资10年未给;厂子没给交过保险,干了十多年落下一身病,老了咋办?还有愁孩子的学费,为母亲病了急凑一笔钱„„
在现实中,外来务工者很难“爱厂如家”,他们始终是“外地人”。
据王翠等目击者称,在“6·6”打砸烧事件中:当年轻小伙将本地的轿车砸翻、点燃后,围观的女人们鼓掌并放声大笑,“你可以说他们疯了,但那一刻,却是真实情感的宣泄。”从一个方面来说,他们砸的不是车,他们砸的是疲软的劳动权益保障与脆弱的异地情意。
“6·6”打砸烧事件后,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称“要深入研究剖析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而潮州各级政府负责人也在谈: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日前,潮州市迅速在全市开展了企业用工和劳动工资大检查,突出整治企业恶意欠薪、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参保缴费、超时加班等可能引发劳资纠纷的行为,防止因此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潮州各级政府都在谈创新社会管理,然而,外来务工者称“你(政府)起码得说实话,要公正”。他们抱怨:潮州只说外地人打砸烧,只字不提本地人持械群殴外地人的事实;高调宣称要抓捕打砸烧人员,从来不说要抓捕肆意殴打外地人的本地人。林泽等务工者甚至直言:“你(潮州政府)这不是在制造社会不公、增加两地群众的矛盾吗?”
抚平这条被割断的裂痕,尚需时间,更需政治智慧。
第四篇:潮州 穿越不同时期看潮州古城(小编推荐)
潮州小伙用6年多时间收集整理400多张老照片
穿越不同时期看潮州古城 01 06
▲ 1888年湘子桥。礼荷莲(英国)摄
▲ 1920年状元坊。(相片来源:美璋照相馆)
▲ 1929年开元寺天王殿前陀罗尼幢。关野贞 常盘大定(日本)摄
▲ 1870年三元塔。约翰汤姆逊(英国)摄
1908年潮州府全景。(相片来源:英国)
昔日的湘子桥、旧时的西湖畔涵碧楼、清末潮州女子的发型„„一张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记载着凤城的历史和变迁,让“后生仔”可以了解陌生的过去,让老一辈可以怀念熟悉的曾经,让外地人乃至世界友人可以领略潮州府城独特的魅力。不少网友在微博、微信等平台看到老照片后,纷纷转发和热议。有的网友更感慨道:原来百年前的府城风貌是这般。这些老照片是一名28岁的潮州小伙丁铨历时6年多收集、整理的,共有400多张有关潮州的老照片,并将成书出版,让大家在老照片中读懂城市的发展变化。
□ 文/本报记者 吴冰
□ 本版老相片由丁铨提供
一组老照片
唤起潮州情结
今年28岁的丁铨从小就喜欢摄影,也对以前的老照片情有独钟。“老人们常说,‘三世有修,才会出世在潮州’,这一句话在我离开潮州,外出上大学的时候更加体会到了。”丁铨告诉记者,六年前,他正读大二,有一天,在上网时,无意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了几张清末民初有关潮州的照片。那些从小熟识的风景,在那一刻顿时觉得陌生。看着穿越百年时空呈现在眼前的凤城,让丁铨感到很是震撼。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要将这些老照片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于是,他对照片上的背景介绍进行翻译注解,再配上自己的描述,转发到潮州一论坛上。帖子一经发表,引来了许多网友转载。网友们浓郁的怀旧情结,让丁铨有动力去收集老照片,将照片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大家。
从那时起,丁铨自己一有空闲,就会登陆外国的各种网站、相关摄影论坛,寻找潮州老照片的踪迹,有时还会到旧书店、图书馆去“淘”。
开微博、微信公众号
收集老照片
2011年,丁铨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一个名为@潮州老照片的账户,专门用于晒自己收集到的潮州老照片。这一举动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有的网友评论说,从未见过如此珍贵的老照片,原来之前的潮州是这样子的,这一张张定格的历史画面,让人看到不一样的潮州。
随着@潮州老照片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不少家中保留有老照片的网友,纷纷提供一些珍贵的老照片,还有网友提供了一些老照片的具体位置和照片背后的小故事。2013年,丁铨注册了“潮州老照片”微信公众号,用于收集、传播及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也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
在收集老照片的过程中,丁铨查找资料,询问网友,还抽出时间重新走访了照片中的地点,了解这些地点曾经发生的小故事。“这其中,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照片也可能蕴含着一些故事,比如女传教士约翰·斯顿于1911年收集的一张拍摄于潮州府的老照片。”丁铨告诉记者,这是一张104年前普通寻常破屋老榕的街景,如今考证其拍摄地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直至一位老人的来信,根据图中事物,及一些历史,推断出可能拍摄于南堤顶,让这张照片有了故事,也让这张照片得到了关注。
“在走访中,我也看到一些景点没了往昔那金碧辉煌的风采或是被重新翻新,已不复往昔面貌,感到十分可惜。”丁铨说,收集的这些老照片不仅可让人们窥见历史的细节,让人们看到文献和口头相传的历史, 甚至被时光遗忘的一鳞半爪。也希望可以为已遭破坏或毁灭的建筑物在修复时,尽可能提供“修旧如旧”的依据。
让定格的历史
能流传下去
收集、走访、整理、发布„„就这样,从2009年至今,丁铨收集了400多张关于潮州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在整理发布老照片故事的过程中,他收获了不少故事,也结交到了不少关心家乡发展的朋友。一直以来,他希望能出版一本老照片影集,却未能遂愿。直到2015年3月份左右,在同为潮州人、南方日报出版社编辑佃燕婉的提议与帮助下,丁铨将之前发布的老照片故事重新进行整理完善,准备成书出版。为了更加严谨,丁铨与朋友们还专门重新对照片进行走访核实,寻找资料及一些知情的老人,对历史口述的细节进行多次校正修订。
该书通过旅程、风物、人像三个章节,讲述潮州的影像史,书中还特意增加由其好友黄珂展绘制的旧影地图索引,让影像拍摄地点有了可视化的坐标。该书《旧影潮州》将于近日出版。目前,该书还在网上进行众筹,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与点赞。不少网友更评论道,期待翻开书的那天。
“随着时代的变化,那些能讲述潮州历史的人正渐次老去。虽然人们能通过古籍里的记载了解潮州的历史,然而那些又好像是一堵厚实的高墙,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墙内探索。”丁铨告诉记者,许多关于这座城市记忆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现当代是一个网络和读图时代,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昔日潮州的历史,“后生仔”可能更愿意看。“这本书像是一个‘引子’。”他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引起年轻一代的共鸣,增强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认知度,并让更多本土年轻人参与进来,提供一些老照片的相关线索,也共同来进行口述史创作和本地文物文化保护工作等,让定格的历史得以流传下去。
第五篇:周村古商街
穿越周村古商街的千年美丽
淄博是父亲的故乡,我从小虽然不是在那里长大的,但曾经随父亲回去过几次,而且小时侯父亲出发去那里,总要从周村带回那里的特产周村煎饼,所以我似乎对那里并不太陌生。但是,周村的古商业街,我还是第一次光顾浏览。
实际上,周村早在清朝时期就被乾隆授予“天下第一村”的美名了,因为过去那里是汇聚四方财气的荣华之地,繁盛的商业贸易让那里成为当时闻名于天下的重要商埠,并素有“旱码头”之称,那是在清乾隆年间,周村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货聚焉,故称旱码头。而后,随着那里人气、名望逐渐的提升商贸愈来愈红火,逐渐形成了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酷似一幅精致的“清明上河图”的繁荣景象。
我们一行乘坐的汽车从朱家峪村出发,一路往东,车窗外不断掠过整齐的街市和修剪整洁的园艺,偶尔掠过几户颇具闲情的农家小院,远处的田野里能看见正在辛勤耕作的人们,这是早春季节里最美的田园风光了。此时,我的心早已飞到了周村,那里的古商埠像一块颇具吸力的古玉,对我有着无法抗拒的魔法。
从城区到古街只一步之遥,走进牌坊就立刻进入了在影视节目中才能看到的场景,古香古色淳朴无华,一间间古老的商铺,一幅幅悬挂的布招牌,分明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我仰望着古街两旁古老的建筑感慨万分。游走在繁华的古商街,发现整个景区是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和芙蓉街等古街巷组成的,景区内的古建筑古色古香风格各异,有活着的千年古商城之称。我徜徉在古商街中央,看见两旁毗邻相连的是一座座披着几百年光阴的老式建筑,风格迥异这些古老建筑有欧式的、山西的、陕西的、安徽和福建的等,简直不胜枚举,正可谓中西合璧并融会贯通之地。此外周村古商街的选址、布局,完全契合中国风水理论,且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和美学色彩。在古商街走着观赏着,既可以探索古老风水文化中的科学奥妙,又能切身感染风水胜地的祥福之气。难怪当年一位资深的古建筑专家来到这里,一站到已涤尽铅华的大街上,便不由得感慨到“这可真是一个活着的古商业建筑群!”。我们顺着专家的感慨一路探访,当年的老字号店铺遗址都已化为一种历史符号,只有门上那一块块痕迹斑驳的旧匾还在炫耀这里曾经的辉煌,中国著名的八大“祥”字号便是出自于这里,大街上至今还保留着它那饱经沧桑的老铺。第一个景点就在大街入口处,这便是古老的印刷社三益堂,聊斋志异的第一版就是从这里印出来的,楼上有各种活字版和油印机,还有珍藏的手抄本和油印本。一路继续前行,我端着手里的相机捕捉着古商街上的千年美丽,仿佛梦萦千年古埠,梦境里我分明看到了古商街几百年前的情形,大街上出现了身穿清朝服装的牵马商人,还有拉着黄包车的脚夫、街边的剃头匠、捏面人的艺人、摆小吃摊的商贩等等,生龙活现地再现大街几百年前古色古香老街的市井之像,果真犹如身临其境,好像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梦境般的幻象了呢。听说,到了节假日,这里还有传统的鸣锣开市、河北吴桥的杂技和武状元巡游等精彩活动呢。
周村古商城位于周村区中部,其中的名胜古迹众多,有建于唐代的明教寺,建于清代的魁星阁,有闻名天下的“八大祥”等商业老字号,有“东方商人”孟雒川的故居等,商业文化内涵丰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优秀历史建筑。看着古商城大街上这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店铺,错落有致的格局,变化多端的门面,五彩斑斓的匾额和招牌,仿佛时光倒流,历史穿越时空,依稀看到来自全国各地商人早期开拓的身影。
“真是名副其实的古街啊,这石板路一看就知道有年岁了。”同行的游人感慨。踩在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上,我们不由都放慢了原本匆匆的脚步,细心地领略眼前古大街的韵味,静静地寻觅昔日大染坊的风采。“旱码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它虽然没有水路的润泽通畅,却有着当年陆路无人比拟的人气和聚集,确是令人引为骄傲的。走到周村烧饼展馆里,我们亲眼目睹了周村烧饼的整个制作过程,金色的烧饼点缀着星星般的碎芝麻还冒着热气,当然,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光过眼瘾是不行的,我们纷纷慷慨解囊满载着战利品,我一边走一边吃着新鲜正宗的周村烧饼,享受着这一特产的香酥脆甜。
过着口福,我随人群进入民俗展览馆,院子里左边一角,有两座铜像置于一个很大的象棋棋盘边,且一立一坐,一个苦思冥想状,一个含着烟袋微笑不语,我欣然坐在那位棋手对面的的空位置上,“将!”我举起手中的“车”将下去,仿佛我已是胜利在握了,真是
棋
逢
对
手,其
乐
融
融
呀。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黄包车和洗澡用的漏斗,可以通过往漏斗里添水来调节澡堂的水温。右边是各色风箱和火炉,后面连坐着两口大锅。仅挨着的是两辆战车,一个拉人,一个拉货,旁边还有四人轿和倒骑驴车。进到屋子里,一楼是婚嫁生子福寿孝禄的一些生活景象蜡像,其神态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二楼的楼梯口处是闹元宵的场景,整个元宵队伍从前往后依次排开,是旗手、锣鼓车、秧歌队、踩高跷、划旱船、舞狮子、耍龙灯和玩芯子的,听说有的队伍里还多一些腰鼓队、云灯队和媒婆小毛驴什么的,这可是最易逗人捧腹大笑的角色了。
大染坊到了,这个因为同名电视剧的热播而走进人们视野的宅地,依然可以感受繁盛时期的忙碌与热闹。
如今,周村古镇的红火与当年电视剧《大染坊》的热播有着直接的关系。“大染坊”里有故事,故事主人公“陈六子”艰苦创业的事迹让人记忆犹新。浆染业在明末已是周村主要产业之一,至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周村已有浆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是前店后场式的经营模式,业务主要是将收购来的丝绸、坯布进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后再批发出去。清光绪年间,资金达到三万两白银,并先后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开设了分号,直到抗日战争中才被迫停业。从一个沿街乞讨的叫花子,奋斗为印染业的大实业家,以周村浆染业乱世奇商陈寿亭艰苦创业历程为主线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在央视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这部体现我国民族印染工业史的电视剧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作为“大染坊”的故乡人,更是备感亲切和自豪。
乾隆皇帝是在1775年南巡时慕名来到周村的,当他看到那里熙熙攘攘的商客和五光十色的花灯,惊诧之余亲笔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于是周村逐渐成为辐射鲁中、跨江(长江)越河(黄河)的著名商品集散地,被誉为“金周村”和“旱码头”。
近期将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旱码头》,正是对当年周村最繁华时期的真实写照。电视剧《旱码头》讲述了在上个世纪初,周村商业奇才杨瑞清在商场上的奋斗史,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中华民族资本的创业史,展现了中国商人讲究诚信的经商品格和先进的经商理念。
如今能代表周村古商业文化的“旱码头”古商城,就是位于周村城区中部的这个古大街,周村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免税区
”,也是
在这里实
现的。
至今,在周村古商街上还保存着篆有“今日无税”字样的碑文,其优惠的税收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普天之下的商家纷至沓来。这里的其他商号还有丝绸博物馆、花灯展馆、票号展馆等等,它们都以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再现当年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成为鉴证周村古商街辉煌繁荣的真实凭据。此外,古商城内还保存着历史悠久的宗教遗产,其中典型的就是集道,儒,佛三教共处一地的“魁星阁”。
还有现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现存不多的摩尼教的古建筑群“千佛阁庙群”,观赏后让人回味无穷。
因为周村“旱码头”经济最早的发展是通过庙会兴起的,随着两晋南北朝宗教文化的发展,唐宋时期市场布局伴随庙会文化进一步规范,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兴隆发展,形成了各类专业性的集市街道。如今的周村人依旧保持着从初一到十五赶到古商街参加庙会的传统习俗,众多的善男信女,赶去周村古商城大街旁的“千佛寺”虔诚地烧香拜佛,祈福求祥,祈求来年生意顺利、财源茂盛。并且,庙会的内容也是越加丰富多彩,平时清幽恬淡的古商大街顿时热闹非常,逛庙的、敬神的、看景的、购物的人们接踵摩肩,精彩缤纷的游艺节目让人目不暇接。
“武状元府”的主人是周村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清康熙年间的历史名将王应统的府邸。走进府内,看到了保持得完好的老址原有风貌,彰显着大户官宦的华贵气质。“状元府”内有家具、陶瓷和屏风等文物近千件,让人一品先人之风雅。
古色古香的杨家大院是电视剧《闯关东》等的拍摄场地之一,我坐在正房的接客大厅里逍遥自在地把壶品茶,悠然自得,好不快活。
现今,历经千年的喧嚣早已事过境迁,周村的古商城内依然招摇但却平添几分清幽。一座座的老宅静卧在那里向人们吐息着岁月沧桑的余韵,一块块斑斑痕迹的招牌背后仍旧都隐藏着一段段不朽的百年故事,一张张陈旧的布幌迎风摇摆在历史的轨迹上,虽历经时间的百般涤洗,抹去的也不过只是表面的那层浮华。
走出古大街已近黄昏,夕阳西照天边一磨彩霞余辉。我终于恋恋不舍地走下古商街光滑的石板路,回望仍在古商街的深深小巷中慢慢穿行的丽人,她们在夕阳铺红的屋檐下演绎成幽静俏美的剪影,像是在穿越和探索古城永远的神秘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