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普通高中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8.2)
贵州省普通高中改革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省高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为贵州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秉持办好每一所高中,培养好每一位学生的教育理念,推动我省高中学校规范化、特色化、优质化、多样化、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高中发展速度高于过去,普及程度率先西部,教育质量大幅提升的奋斗目标。高中毛入学率-、高中普及率-、高中升学率
2、具体目标
实施五大工程即:质量提升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工程、特色学校工程。
2013—2014学年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启动“贵州省普通高 中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总结上一轮课改,规划新一轮课改,实施课程建设工程。实施全省规模以上高中全覆盖评估。
2014—2015学年为教师队伍建设年。启动我省“三名工程”即;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的评选,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家培养计划”。
2015—2016学年为高中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年。启动我省特色高中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我省高中内涵发展、优质发展、跨越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总结分析,提升认识
2010年我省高中开始实施课程改革,三年来,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校教育行为在悄然变化,各地改革力度加大,发展形势看好。我省高中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发展受历史及经济的制约还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校级之间差异很大。教育观念落后,硬件底子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教育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等等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高中教育,要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的研究,明确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定位”,要充分认识到高中教育在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的独特价值。
要加强对发达国家高中教育和世界优质高中的研究,加强对我国教育先进地区高中的研究,要借鉴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运 行机制及成功经验,尤其是加强对我省高中的研究分析,找出优势劣势,明确目标,找准发展路径。积极探索高中阶段学生身心成长及认知规律,高中教育教学规律,高中学校管理运行规律,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律,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统筹规划,改革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规范、规模、优质、多样、特色”的原则,全面推进全省高中快速、优质发展。
认真规划,合理统筹。促进示范性高中和一般高中、公办高中和民办高中、城市高中和农村高中、单一体制高中和多元体制高中协调发展。促进学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发展,到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高中全部达到省高中办学标准,打造一批省内领先,国内知名富有特色的优质高中。
继续做好示范性高中的评估工作,确保到 年,全省示范性高中达到100所,每个县域内至少有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每个地级州、市至少有一所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充分发挥示范性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启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努力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到2016年全省建成30—50所特色高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教育发展在于改革,教育改革在于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力度,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的举措实现我省高中教育跨越发展。
推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名校办分校”、“学校委托管理”、“学校联盟”、“学校捆绑”、“一长执两校”、“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公办高中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管理输出、品牌输出等取得协议回报,引导高中学校通过贷款,社会融资等新建或改扩建校舍。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改革,依据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多元投资举办高中,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为投资大的民办学校以支教的形式,提供部分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扶持其快速成为优质学校。
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质国际高中教育资源,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型普通高中发展模式。
向农村高中及薄弱学校倾斜,实施农村及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关心农村学校教师的思想、生活及专业发展,建立农村教师专项津贴制度,为农村住房困难教师提供廉租住房。在职称评定、评优及专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农村教师安居乐业。
(三)、突出重点,提升内涵
我省高中阶段教育今后几年要重点抓好五大工程“质量提升工程、队伍建设工程、课程建设工程、学校文化工程、特色学校工程”。其宗旨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促进高中学校优质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实现全省高中跨越发展。
1、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关注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主流。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贵州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研制“贵州省普通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贵州省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认真做好全省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
组织专家团队,成立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名校校长组成“省高中教育咨询委员会”,和由省内专家学者校长组成的“省高中教育智囊团”为我省高中教育规划、决策、政策的制定,改革发展路径的分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教育重大问题提供咨询。
各地要认真贯彻省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关制度,抓好落实。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引领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加强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实验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加强课程研究,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实施与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借鉴义务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我省高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标准和要求,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建立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制度,引导教师成为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研究型教师。
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教研人员的专业素养,强化服务基层学校的意识,提高统筹规划本地区教研教学和指导学校教师的能力。
2、队伍建设工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高质量教育的基本保障。
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贵州省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规划”、“贵州省高中教师素质提升实施意见”实施“三名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各地要认真制定当地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高中实际认真做好编制工作,根据省编制标准科学合理核定教师编制。要认真把好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当教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和综合素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师德师风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要认真落实国培、省培市培计划。认真制定结合本地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要根据国家相关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我省高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标准和要求,按照“一年出徒、三年成型、五年新秀、十年骨干、十五年名师、二十至三十年教育家”的优秀教师成长的轨迹,构建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建立全省高中教师培训信息系统,配好教师成长发展需要的培训课程。系统、规范,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启动“贵州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注重创新型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影子培训”、“跟踪培养”“项目培养”“远程学习”、“硕士课程”、“跨领域拓展培训”等方式方式,让优秀青年教师紧跟国内外教育大师,了解教育前沿,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卓越教师。启动“贵州人民教育家培养计划”“建立贵州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全省特级教师、教育名师及国家级骨干教师引领一方,示范一片的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制度,同时通过督导评估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规划计划、实施情况、经费使用及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检查,开展“名师团队交流、国内外名校交流、访问学者、教育家论坛、名师教育思想研讨”等方式宣传我省名师,培养本土教育家。各地要建立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坚持教师每三年一轮的专业考核。
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首要任务,学校要认真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科研为载体,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热点、难点为校本 小课题,注重行动研究,注重教学规律、学科特点、教学环节、教学微观要素的研究,尤其是注重学生的研究,了解学情,有效实施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要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提升,鼓励教师著书立说,成名成家,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成为掌握课改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型的教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注重校长及管理团队的建设,“要努力打造一支学历达标、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的校长团队,培养一批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理论扎实、办学思路清晰、决策管理能力强的专业化的校长团队,造就一批有教育良知、有教育智慧、有教育实践能力能将学校办出特色的黔派教育家”。鼓励校长以学校为平台,学习、研究、实践,不断提高校长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规划决策能力,尤其是学校实践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的指挥、指导能力及学校课程的领导能力。培养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教育家型的校长。
注重教育行政领导的专业能力的提高,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统筹规划的能力,提升教育公共政策的设计能力,提升教育公共事务管理能力。
3、课程建设工程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培养学生的蓝图。关注课程建设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因素。
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教育部《普通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及省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相关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系统分析2010年以来我省实施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课程理念”、“课程规划”、“课程开设”、“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课改实施前后学业质量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系统规划我省新一轮课改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课改理论和思想的学习,提高对课改的再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增强课改意识。
认真做好新一轮课程实施规划,完善和制定相关文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课程实施的宏观管理。
学校要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指导,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能够体现本校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坚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地方课程富有特色,学校课程丰富多彩,根据学校实际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坚持一校一课程体系。坚持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严肃性,防止任意增减课程,增减学科课时。
完善课程开设,课程的丰富完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要完善选课制度,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选修课程科学有效开设,防止只设不开的现象。
深化课程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的系统、全面及有效的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的关键。要加强教学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撰写(学科开设说明、或课程纲要)抓好教学常规检查。深化课堂教学,努力创设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模式,丰富教育内容,要加强选修2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要重视学生爱好、兴趣及特长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认真制定计划组织教学,要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落在实处。
完善评价制度,规范课程评价。加强学分管理,完善学校学分管理制度,规范学分认定程序,健全学分管理体系。坚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实施多元评价,做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启动全省课改教学质量评估。
4、学校文化工程
学校文化是师生成长的环境和土壤,是一所学校真正的实力。学校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学校文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借鉴国内外优秀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历史、文化及所处地域的独特环境,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优秀的学校文化。
要集全体成员的智慧,系统提炼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核心—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学校个性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育人目标,学校校风、观念理念、学校精神及学校的价值判断,不是照搬几句时髦的口号,而是要被全体师生认同,并能把它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的隐性文化,这种文化一经产生,就会成为学校发展最大的动力。
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要努力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学校制度体系,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形式,加强管理的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防止工作中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保障学校目标的实现。
要努力打造良好的学校行为文化,要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学校良 好的传统、风俗习惯、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干群关系融洽,干部关心老师,教师理解领导,学校关心学生,教师爱学生,学生敬老师,师生身心健康,学生快乐成长。
要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在学校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增加课程的丰富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条件。
要精心设计学校的物质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思想的物化,不是简单的美化和绿化,不是单纯的美丽,要和学校的思想一脉相承,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你想说的话”,在学校思想引领的基础上,坚持生态理念、环保理念节约理念,反对追求奢华。实现学校文化育人的作用。
5、特色学校工程
加强特色高中建设是世界高中教育发展的共同主题,是今后中国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加强特色高中的研究,系统规划,借鉴国内外特色高中建设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贵州省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着眼于长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要将特色高中建设和示范性高中建设有机结合,要将特色高中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有机结合,通过特色高中建设进一步扩大我省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鼓励全省普通高中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之路,改变在应试背景下“千校一面”的局面,改变学校发展“趋同化、同质化”的倾向。
通过特色高中建设推动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特色学科的建设,促进特色教师的形成及创新型学生的成长。
三、保障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高中教育工作,加强高中教育的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高中教育发展,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在高中教育工作中的责任。省、市地、县要成立高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职责,统筹相关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各地党委、政府及部门一把手为本区域、本部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高中教育工作的落实及本地高中教育统筹规划及高中教育政策的制定,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同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高中教育责任,努力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形成全社会关心高中教育、支持高中教育发展的局面。
(二)、加大投入,物质保障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高中学校教育经费的 投入力度,要保障学校的运转和发展。完善高中生均 教育经费的管理,争取上级财政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用于学校发展。优先保障新建高中用地,优先保障高中标准化建设,推动全省高中快速发展。加快高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省高中信息化水平,努力建设全省统一的高中课程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及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新建校舍、安全设施验收制度和已有校舍的安全鉴定规定,要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寄宿制高中的投入,确保校园平安。
(三)、督导评价,保障落实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 革的意见”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正确导向作用,加强督导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努力构建一支专兼职的高中教育督导队伍。
要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制定高中评估规划,努力构建具有我省特色评估体系。
要借鉴先进省份的评估经验,加强对“评估制度,评估内容内涵、评估相关标准”的研究,研制评估工具,制定评估流程。在评估工作中不断改进评估方法。
评估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原则、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定期评估与随机评估相结合,评估与监测相结合、实查与网评相结合,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等方式,对全省高中办学水平、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学校标准化建设、校园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或专项督导检查,强化过程性督导评估,通过督导评估实现对整个高中教育的全过程监控。
有效运用督导评估的结果,充分发挥评价风向标的作 用。及时将结果向学校、家长、上级行政部门及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指导学校正确运用评估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改正违规办学行为,奖励优秀学校,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第二篇: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县,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根据省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县教育发展现状,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系统化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19年,全县新时代教育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教育总体水平全市领先,跻身苏北教育第一方阵。
教育公平有效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新建幼儿园10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8所,义务教育阶段实现公办教育资源全覆盖,公办学位100%保障。教育信息化及技术装备达到省Ⅰ类学校标准。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
优质教育长足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全市领先,中考优生率稳步提升。北大、清华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双一流”大学达线人数每年增长20%,“双一流”学科达线人数年均增长10%,本科达线率稳步提升,文化一本达线人数每年增长5%,加快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队伍素质显著提升。持续优化队伍结构,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不断加强。坚持内培外引,实施“1224”人才培养工程,三年内新增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市名师名校长12人,名特优教师后备人才200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00人。成立名师工作坊15个。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办学条件提升行动,全力保障教育公平发展。
1.继续优化教育布局,着力增加公办教育资源。积极应对适龄儿童入学高峰,按照“坚持省标、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科学规划城乡教育布局,重点加大公办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建立以县为主、县乡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健全新建小区幼儿园配套机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19年,新建幼儿园10所,新建中小学6所、改扩建学校12所,逐年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资源全覆盖,公办学位100%保障。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到2019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加强教育装备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整体信息化水平。以智慧校
园建设为统揽,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教育装备建设,全县中小学校信息化及技术装备全面达到省Ⅰ类学校标准。加强“三通两平台”应用,提升教育信息化运用水平,开展教育信息化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探索“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3.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县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2019-2019)》及考核细则,实施“优质+薄弱”结对联动策略,促进农村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双提升。深入推进姜堰两地合作办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4.加强规范引领,促进民办教育特色发展。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实施以奖代投,鼓励引导民办学校走精品化、高端化发展之路,与公办学校错位发展。同时,认真落实《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民办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日常监管,建立民办学校财务定期报告、审核制度,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师资水平逐年提升,着力推动全县民办教育迈上新台阶。
(二)实施内涵素养提升行动,推动优质教育长足发展
1.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一是强化学生体质健康培养,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校园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体育活动。加强学生户外活动组织,注重眼睛健康保健,青少年近视率逐年下降,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二是强化学生审美情绪培养。加强美育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以大阅读课程开设为抓手,逐步推进双语阅读走向全科阅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文明习惯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三是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中小幼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培养优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四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家校共建,形成科学的心理咨询、疏导、教育等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2.普通高中提质增效。设立高考研究中心,研究并顺应高考改革的新特点、新变化,整体谋划高中学科设置和师资配备;整合全县优质学科资源,加强课程研究,切实提高高中教科研水平;加强对自主招生、奥赛等研究与指导;加强对县内七所高中学校的研究,强化分类指导,做到一校一策,指导学校在合作竞争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与姜堰区高中深度合作,建立与省内外高中名校、“双一流”大学合作机制,为学生搭建最好的学习的平台,创造最好学生条件。到2019年,创建省高中课程基地2个,姜堰高级中学创成省三星级高中,北大、清华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双一流”大学达线人数年均增长20%,“双一流”学科达线人数年均增长10%,本科达线率稳步提升,文化一本达线人数每年增长5%。
3.学前教育规范普惠。组建学前教育管理中心,统筹推进学前教
育发展。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继续加大省优质园创建力度,持续增加优质资源供给,到2019年,新增省优质园12所,省优质园占比达90%以上,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幼儿达85%以上。
4.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按照建制度、补短板、提质量、创特色的思路推进内涵发展。全面实施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集团内统一教研,统一考核,推进大集团竞赛制度,更大力度激发义务教育办学活力。着力打造特色学校,充分依托洪泽湖及洪泽湖湿地、淮北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春到上塘纪念馆等本土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在提炼精神、丰富内涵上下功夫、显成效。切实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完善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落实好省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中考成绩全市保持第一,优生率不断提升。到2019年,创建省级课程基地6个,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15个。
5.职业教育创新转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形成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招生制度,营造职业教育发展氛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优化职业学校专业结构,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及对口高考三个方面下功夫、求发展。加快与省内名校
合作,积极申报并加快推进专业群建设。扎实推进“四全工程”培训,助力精准脱贫奔小康;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与京东等知名电商合作,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构建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新格局。三年内,创建省级专业群和现代化高水平实训基地3个,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对口高考本科上线率稳定提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2年以上。
(三)实施人才培养提升行动,推动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主题活动,加强教师队伍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引导教师发扬奉献精神,增强职业归属感、荣誉感。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二是强化综合素养提升。全面开展双百教师发展、教干素养提升、骨干教师领航、教育技术应用、新老教师助力的“五大工程”,系统化开展教师培训,三年内所有教师全部轮训一遍。成立名师工作室,定向培养年青教师、教学骨干,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县财政给予课题研究经费保障。三年内,新增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和市名师名校长12人,名特优教师后备人才200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400人,成立名师工作室15个。
2.发挥校长引领作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坚持“选好一个校长,配强一套班子,带好一支队伍,提升一所学校”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强化校长责任,加强学校班子建设。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党性锤炼活动及各类培训活动,夯实校长、教干队
伍基本功。成立名校长工作室,举办“校长论坛”、“名校长沙龙”等,提升校长专业素养。完善校长考核机制,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管理模式,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
3.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打破从农村学校抽调教师的惯性动作,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推进城乡教师和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师资均衡;强化教师职称评聘与教书育人实绩和乡村学校任教年限挂钩,积极探索高职低聘、全员聘用等制度,今年不在一线岗位工作的教师不再兑现岗位工资,鼓励教师在一线发光发热,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边远学校教师补助计划,充分发挥乡镇教师周转房作用,提高乡镇教师待遇保障水平。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等措施,保障用人需求。创新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对“双一流”高校本科及以上优秀毕业生,简化招聘程序,采取直接面试方式进行招录。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向一线教师、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切实推进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全县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集中力量抓好辖区内教育质量,全力做好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各单位要把服务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要加强对三年行动计划的宣传解读,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加大经费投入。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每年用于教师业务培训专项经费逐步增长。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向高中阶段、薄弱地区、薄弱学段、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提高资助精准度。探索建立全县教师大病救助基金,全力保障教师工作生活待遇,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落实乡镇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关注高中教师工作强度,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师延时津贴。
3.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明确校园安全责任区域,建立完善法制校长制度,依法保障校园教学秩序。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深化警校共育工作,加强校园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传染病防治等工作。教育、公安、城管、交通、安监、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定期集中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清理无证、非法办学机构,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工作体制。
4严格兑现奖惩。设立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基金,建立以高考、中考和阶段性质量检测结果为主要指标的考核奖励办法,对成绩突出、完成任务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奖励力度;对工作不力导致目标考核综合排名落后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厉问责。并将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纳入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推广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确保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高效落实。
第三篇:亳州市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亳州市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0-2012)
为进一步加快亳州旅游业发展,明确今后三年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根据《亳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2009-2011)》,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天下道源·中华药都--安徽亳州旅游标示
一、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对皖北旅游工作的要求部署。紧紧围绕“天下道源、曹操故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温泉之城、长寿之乡”的形象定位,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健康养生为主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力争用三年时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综合环境,初步形成特色突出、结构合理、要素健全的旅游产品体系;2012年末,旅游业基本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当年GDP的8%左右;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标基本实现。
二、工作重点
(一)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新建通往乡村旅游景区的公路,提高景点可进入性;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城市主干道、车站及主要人口聚集场所旅游标识、标牌的设立安装工作;建设水上旅游交通通道;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新能源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突出城市特色,推进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建设,依据中药材或中国十大名医名录,为南部新区道路命名,并在主要道路两侧选择种植药材树种,突出中华药都特色;在各主要街口、景区门前、街心花园和公用绿地等制作摆放老庄故事、三国故事、华佗故事、建安七子等雕塑、小品和文化创意作品。
2、服务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措施鼓励开创专业药膳酒楼、药饮茶楼等特色中医药消费服务场所,开展保健药膳、土菜大比拼,精选部分精品药膳进行推广;向进入我市的外地手机发送旅游提示信息;成立古城旅游专用三轮车公司、水上旅游公司、旅游纪念品开发公司;开通公交旅游专线;建设一批高档休闲娱乐会所,上马一批古城休闲吧、夜游项目,推进药都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充分发挥公交班线和出租车的旅游窗口宣传功能,加强管理和培训;集中精力培育和打造养生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统一规划,分门别类,制定优惠政策,招徕和引进地方著名企业和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商品生产厂家“进园进店”,发展以经营地方养生保健品、保健食品、土特产品和旅游工艺品为主的旅游购物店;在全市大型商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亳州地方特产专柜。
3、社会环境营造。培育“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发动电视、广播、报纸等组织主题为“亳州文化旅游大家谈”的大讨论,充分向市民传播建设亳州旅游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和产业蓝图,让市民了解到发展旅游对亳州带来的综合效应,营造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为亳州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和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着力整治卫生环境,培养市民的文明素质、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加强对旅游区、旅游通道、重要节点、旅游厕所、旅游餐饮、接待设施和接待环节的卫生管理。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加快落实建设一批。加快古城文化旅游区融资项目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快落实国家信贷资金,推进旅游区内各节点的开发建设;完成地下道出口区改扩建工程建设、北城门楼、北关历史街区立面改造、道德中宫、南京巷钱庄扩建工程,建成华佗文化广场;全面完成花戏楼路改造以及三条专业街店铺改造、街道标识系统安装任务;完成涡河公园景观廊道及旅游码头建设;开通涡河水上旅游线,加快浅层地热资源开发建设步伐;尽快完成曹氏公园(曹操家族墓群)改名曹操公园报批工作。
2、加紧创建提升一批。按照“功能完善、要素配套”的原则,加快花戏楼景区、老子文化生态园、曹操公园(曹魏文化园)、中药材交易中心、现代中药产业园、华佗纪念馆、陈抟故里、庄子祠、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A级旅游景区创建任务。
3、大力招商引进一批。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银企合作,组织“文化旅游项目资本对接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注入旅游业,将景区建设与经营城市结合起来,多项措施并举,“亲商”、“便商”、“安商”,推进更多项目更快签约落地;争取中药材商贸休闲旅游区、中华药都养生园(郑店子养生休闲旅游区)、温泉休闲度假中心、老子故里旅游区、白鹭洲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在招商引资工作有突破;尽快完成这些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可研、立项环评工作。
4、加强策划储存一批。完成市内各县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重点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或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投资额大、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原则,储备旅游景区项目;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建立市县旅游项目库,对重点大项目做好前期策划、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预测和环境评价,为投资商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材料,搞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三)加快旅游创建工作。
1、旅游强县创建。探索旅游与农业、水利、林业、文化、文物等部门的深度结合之路,整合部门职能、破除条块分割,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各类要素,扶持重点区域,振兴县域旅游;根据各县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创建力度,争取2012年底前,创建2个旅游强县。
2、品牌企业创建。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实行多元经营,着力培养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旅游企业;充分发挥市文化旅游公司的整合功能,加强其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运能力;引导、培育、整合一批重点旅行社,提升旅行社地接能力,争取1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培育一批星级饭店、星级餐馆,形成以品牌饭店为龙头、星级饭店为主体、其他特色饭店为补充的饭店业发展格局,到2012年底全市新增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饭店4家,星级饭店床位数达到3500张;培育和引导一批旅游商品企业,2012年全市新增旅游商品生产企业6家,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企业30家。
3、乡村旅游创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旅游乡镇创建工作,不断推进乡镇旅游环境改善和服务提升,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到2012年底全市新增“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4个、“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1个,创建省级农家乐15家;鼓励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实现多元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
(四)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1、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主动服务和前置服务,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的新途径、新形式;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旅游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2、推进行业赛评活动。三年内,先后举办“亳州市饭店业服务技能大赛”、“亳州市导游技能大赛”、“亳州市景区(点)讲解员大赛”等赛、评活动,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并使之常态化,争创一批亳州旅游业经典赛、评活动。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采取选送学习、外派挂职、实践锻炼、校企合作、专题培训等手段,加强对分管旅游领导、旅游局长、涉旅部门领导以及旅游管理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分专题开展对旅游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的培训,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培训及交流活动;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创新人才利用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旅游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五)深入开展旅游市场宣传营销。
1、强化旅游主题形象。进一步明确“天下道源、曹操故里、中华药都、养生亳州、温泉之城、长寿之乡”的旅游形象定位;制作亳州旅游风光宣传片,编制《亳州旅游指南》,设计出版亳州市旅游交通图、摄影作品集、音像制品、明信片等;在交通干线、城市主干道、车站、重点景区、饭店设立亳州旅游形象宣传电子大屏幕或电子触摸屏;加强与国内主流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合作,提升亳州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强旅游市场推广。按照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方针,加快“内循环”,提升亳州旅游在皖北旅游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进“外扩张”,加强亳州旅游在“三圈”(以合肥为主的泛巢湖都市圈,以徐州、郑州为主的中原都市圈,为上海、南京为主的长三角都市圈)内的形象宣传和市场推广;根据亳州旅游产品的特点,在市场定位上重点抓“一老一少”,即老年人市场和青少年市场,策划养生旅游、休学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开通合肥-亳州旅游直通车,探索其持续发展的办法,积累经验,在其他主要客源地进行复制;出台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切实调动旅行社组团来亳积极性。
3、培育经典节庆活动。着力办好、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中国(亳州)养生旅游文化节等亳州经典节庆。举办第二届中国(亳州)药膳大赛;举行“亳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4、整合各方宣传力量。整合旅游、文化、外宣、宣传、商贸等部门以及古井、高炉等白酒品牌企业和中药企业的宣传资源,形成合力,在合肥和主要客源地市场联手举办形式新颖的推广活动;结合亳州白酒产业的广告投放,加强亳州地域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宣传,开展奖励旅游;充分挖掘“亳文化”资源,整合二夹弦、五禽戏、梆剧等地方特色演艺文化,培育一批文化能人和策划精英,促进文化和旅游的真正融合,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发展。
三、任务(见附表)
市直各部门、各县区任务按照相关职责,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共设置:重点项目、旅游创建、市场营销、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表格。为确保行动计划落到实处,各相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领导组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专人负责,狠抓工作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旅游局,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实行月例会、季调度会制,定期研究部署工作,总结工作进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二)资金保障:坚持政府投入为引导,积极向省政府争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及其他各类非系统内专项支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不少于300万元的旅游发展资金,各县区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的旅游发展资金,发展资金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初步使用意见后报领导小组审批,确保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
(三)人才保障: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旅游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不同层次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研究生以上学历旅游专业人才来亳州工作。聘请市内外旅游专家担任亳州市旅游经济顾问。每年设置2-5个有关亳州旅游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向科研单位招标或直接委托。
(四)政策保障:制定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财政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农业特产税优惠政策,用地优惠政策(包括租赁、出让等)、招商政策,奖励政策等。至2010年底,形成比较完备的涉旅政策体系。
(五)监督保障:市本级及各县区分别建立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旅游工作调度协调机制、旅游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将旅游工作纳入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工作目标,领导小组对旅游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市政府对旅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表彰。市县(区)两级人民政府均设立旅游工作奖励基金。所需资金从旅游发展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财政另行追加。对于完成当年任务者给予奖励,对未完成当年任务的县区主要领导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篇:云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云南省“产业建设年”3年行动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开展“产业建设年”活动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产业这一经济发展重中之重,提升我省产业发展水平,壮大实体经济,确保完成“产业建设年”活动各项目标任务,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和加快服务业发展3年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云南特色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云南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云南产品在国内及东南亚、南亚市场占有率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改善环境等为保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准确定位、务求实效,狠抓高原特色农业、烟草、电力、有色、石化、装备制造、食品、承接产业转移的轻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新材料、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一批示范带动产业;狠抓一批千百亿龙头骨干带动企业;狠抓滇中产业新区、百千亿园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一批示范带动园区。以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建设为抓手,依托大企业带动、大园区支撑,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从2013年起,连续3年每年滚动安排、动态调整实施5个100项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建设,迅速掀起产业项目建设新高潮,让产业兴省、产业强省、产业富省口号响彻云岭大地。
二、主要目标
——发展实力增强。在优化布局、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做大做强13个示范带动产业,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
——产业结构优化。到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产业投资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双双提高至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10%。
——创新能力提高。到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1.01%;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80个。
——产业集聚明显。到2015年,13个示范带动产业中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达到11个;千亿园区5个,500亿元—1000亿元园区5个,100亿元—500亿元园区20个;千亿企业4-6户。建成一批国家级外向型产业基地,发展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集群。
——品牌培育显著。到2015年,形成云南名牌产品50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5个。
三、主要原则
为提高“产业建设年”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作中要突出10项原则:
——突出市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引导项目,按照市场方法建设项目,用市场机制发展产业。
——突出改革开放。树立改革和创新思维,在产业建设和发展上大胆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将改革开放作为增强产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
——突出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占GDP比重;实施产业链群打造工程,推动产业高端化、产品高附加值化。
——突出产业集聚。合理布局产业基地与产业园区,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引导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大园区、培育大企业、建设大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突出招商引资。将招商引资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措施,增强发展动力。
——突出项目落地。抓牢项目落地工作,解决好项目审批难、落地难、进展慢以及办事难、落实难等问题,确保一批示范带动重大项目开工并加快建设,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突出科技驱动。以科技创新和进步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高装备水平,增强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突出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业,强化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突出人才培养。落实产业人才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高技能紧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管理者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突出政策突破。要在土地、财政、产业、人才培育、能源保障、科技支撑等政策方面进行突破,对重大项目采取特殊政策,实行“一企一策”,优化发展环境。
四、主要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13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5号)等文件精神,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调优一产;加快烟草、电力、有色、生物、钢铁、石化、磷化工、煤化工、电子信息、建材家具、装备制造、建筑业等发展,调强二产;推动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科技服务、贸易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公共服务及新兴服务业等发展,调快三产;积极培育现代生物、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建设年”活动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当前产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狠抓3个一批,务求3年行动计划取得实效。
(一)狠抓一批示范带动产业,实现产业发展重点突破
按照具有特色优势、国内外有地位和影响力的骨干型产业;具备良好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带动型产业;具有区位和市场优势,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满足国内及东南亚、南亚市场需求出口导向型产业的选择原则,将高原特色农业,烟草、电力、有色、石油化工、食品、以承接转移为重点的轻工业等6个优势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等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等3个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建设年”狠抓的示范带动产业,实现重点突破,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1.高原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庄模式高原特色农业,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好、条件优、规模大、层次高的精品农庄,切实推进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和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设,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典型和样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强化10大科技增粮措施,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高原粮仓,确保云南粮食安全。巩固生猪,做强草饲,发展特种养殖,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做大做强山地牧业。加强咖啡、橡胶、茶叶、甘蔗、蔬菜、水果、蚕桑、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强化基础和现代设施配套,大力提升特色经济作物。加快发展以罗非鱼、鳟鱼、鲟鱼为重点的常规淡水鱼类、特色冷水鱼类和优质土著鱼类养殖。大力发展核桃、油茶、澳洲坚果等木本油料产业和以观赏苗木、野 2 生食用菌、林脂等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全力推进高效林业发展。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特色农产品外销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发展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农作物种子、种苗和畜禽良种生产基地,扩大种业对外合作,构建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业管理体系。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的引导扶持。高原特色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2.烟草产业。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建设“烟叶黄金走廊”,发展烟草庄园,巩固提升全国优质烟基地主导地位。推进烟草产品减害降焦,以高端突破提升卷烟品牌价值,提高烟草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新型包装印刷、辅料生产、烟草机械、香精香料等烟草配套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烟草产业对我省经济发展影响力和贡献力。到2015年全面超额完成“2815”目标,即烤烟年收购量2000万担以上,省内卷烟产量800万箱以上,两烟利税确保完成1500亿元。
3.电力产业。加快三江干流水电开发,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加快培育生物质能源,加强重大应用示范和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省内骨干网架和西电东送、云电外送通道,加快云南联结东中部,辐射周边国家的电网平台和西南电力交换枢纽建设,把云南建成全国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到2015年,电力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以上。
续建糯扎渡、阿海等7座水电站并投产,争取开工建设梨园、苗尾等7座水电站。建设一批大型电源送出工程及输配电工程等重点项目。
4.有色金属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和有序利用,提高资源保障率。充分发展清洁能源优势,推进矿电结合,重点打造铝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锗、铟、铂族等稀贵金属。以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为重点,稳定发展锡、铜、铅锌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巩固提高有色金属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到2015年,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长20%。
5.石油和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耦合发展磷煤盐化工产业,加快培育精细化工,积极发展生物化工,稳妥推进新型煤化工试验示范。依托中缅油气管道进口原油资源、以园区聚集要、全产业链化为原则,发展清洁油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专用化学品和基本有机原料等系列产品的石化产业深加工。
6.装备制造业。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与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机遇,立足西南区域市场,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市场,大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集团),提高装备服务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引进发展汽车、通用航空制造业,巩固发展大型重型精密复合数控机床、车用柴油发动机、大型铁路养护设备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大型管道输送系统、金融电子装备等高端产品,提升发展电力装备、重化矿冶成套设备等产品,加快重大项目、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7.食品产业。实施大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品牌培育战略,以糖、茶、酒、果蔬、咖啡、肉类、高端油脂为重点,扩大加工规模,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加产量和品种,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粮油、畜禽等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延伸,建立从原料到加工产品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到2015年,建成糖、茶、酒、核桃、果蔬、乳制品等6个产值过百亿产业,培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50个品牌,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增加值年均增长21%。
8.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的轻工业。将承接产业转移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相结合,引进企业和品牌,积极承接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玩具制造、五金家电、家具、旅游用品等产业,满足东南亚、南亚国家对我国日用小商品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发挥我省林板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实木和板式家具、实木复合地板、装饰材料等产品。到2015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5%。
9.生物医药产业。用大健康产业理念谋划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生物制品等,积极培育康复医疗、生命健康服务,构建新医药经济。重点打造生物疫苗、白药、三
七、天麻、灯盏花系列产品,积极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地方传统名药新剂型和民族名方,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加快推进以产 3 品及产业链整合为重点的产业战略重组,做大做强优势品牌,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生物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培育50户大企业、100个大品种、10个大品牌。
10.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产业。围绕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模式的研发及应用,大力培育和扶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优势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发展面向本省和东南亚、南亚市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冶金、化工等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基础金属特种新材料、稀贵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光电子材料,构建竞争优势明显的稀贵金属新材料、钛材料、锡基新材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煤基新材料、红外及微光夜视材料、半导体照明衬底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等产业链,提高我省新材料研发与制备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到2015年,形成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上中下游配套和竞争优势明显的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产业格局。增加值年均增长21%。
11.文化产业。着力发展影视动漫、新闻出版与广告传媒、文化演艺、文化旅游、休闲娱乐、节庆会展、珠宝玉石、工艺美术、茶文化、体育等10大特色主导产业。围绕“香格里拉”、“茶马古道”、“七彩云南”、“聂耳音乐”等文化品牌,办好10大品牌展会,培育2—3户资产和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龙头文化企业,形成20户以上资产和收入超10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提高云南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
12.旅游产业。实施旅游和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战略,围绕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自然文化遗产对促进旅游业发展作用,加快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培育,逐步实现由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向以观光、度假为主,多种专项旅游产品并存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转变;优化全省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构建1个中心、6大旅游区和9条旅游经济走廊,全力推进昆玉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深入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诚信体系等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1%。
13.商贸物流业。依托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布局建设一批具备先进仓储、配送装卸设施的专业市场、专业物流中心以及大型综合物流园区。引导物流企业间的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批发零售业,构建省、州、市、县、区、乡、镇、村5个层级的批发市场体系,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商业网点,积极发展餐饮业,培育品牌和文化承载的大型滇菜餐饮企业。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推广连锁、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值年均增长17%。
各州、市、县、区要从自身资源特色和基础出发,突出重点,抓住机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选择抓好一批示范带动产业,形成省抓千亿产业,州、市抓百亿产业,县、区抓十亿产业的产业建设新高潮。
(二)狠抓一批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省级重点抓好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云南电网公司、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0户千亿培育示范带动企业,州、市重点抓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龙头企业,县、区重点抓一批年销售收入超十亿的骨干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组织体系。到2015年,培育4—6户超千亿企业。
——烟草企业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扩大高端产品比重,充分发挥烟草庄园作用,进一步增强竞争力。2015年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分别实现830亿元、940亿元,2016年确保超1000亿元。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要按照做强钢铁主业和做大有关多元产业思路,优化钢铁品种结构、延伸产业链,改造提升煤焦化工、矿业、水泥等资源性产业,做大钒钛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物流、工程设计及建设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实现总量目标,提高综合竞争力,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云南电网公司要加强电网建设,积极做好云电外送、不断满足省内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新需求。2015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积极谋划发展石油炼化产业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继续实施外向战略,扩大资源占有率,加快整体上市步伐。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要按照科技引领加快转型升级,利用先进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思路,打造铝、铅锌、锰、钛、硅5大产业板块,积极发展国际贸易。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要做好搬迁改造项目,培育发展钛产业,实施好外向战略,提高资源自给率。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80亿元。
——云南煤化工集团公司要加快资源整合,推进昭通褐煤洁净化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发展铝产业,拓展发展空间。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要按照“主业超强、相关多元、多业支撑、科学发展”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稀贵金属、国际贸易、传统优势特色及新产业等6大板块,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以推进1000万吨炼化项目为龙头,加快项目建设。
(三)狠抓一批重点示范带动园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明确园区定位,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建设;狠抓产业进园,企业落地,打造特色鲜明、产业聚集、产品关联、高效集约的产业园区。
1.全面启动滇中产业新区建设。按照“产业带动、组团发展、产城融合”要求,加快滇中产业新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重点建设以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轻纺家电、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中高端产业项目集群,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组建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尽快出台《滇中产业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完成滇中产业新区各项重点规划,启动滇中产业新区新安楚高速公路(西山碧鸡关—禄丰土官段)建设和原安楚高速公路(西山碧鸡关—禄丰土官段)城市景观大道改造、长水机场—富民—广通段高速公路建设、武定—安丰营—易门纵向公路建设,汽车及配套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家电轻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等10大重点工程。到2015年,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2.着力打造千百亿园区。采取省、州、市、县、区3级联动机制,省级负责抓好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大千亿园区建设,州、市负责抓好30个百亿园区建设,各县、区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抓好带动示范作用大的一批园区培育建设。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光电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及珠宝玉石加工业,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力争2013年打造成1000亿元园区,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电子及软件业、光机电及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开发和环保、航空航天产业,培育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锗产业基地和医药产业基地。力争2013年打造成1000亿元园区,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光伏电子、新材料、汽车及装备制造、卷烟配套、电力电器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生物资源开发和农业食品加工产业,培育光伏电子产业基地、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 5 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和农业食品加工产业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力争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
——红塔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高新技术、生物制药和农特产品出口加工,培育光电子及新材料产业基地、卷烟及“两烟”配套产业基地、现代生物制药产业基地。争取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力争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安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炼化和天然气化工及配套产业、黑色冶金、高浓度磷复肥和盐化工产业,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确保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
——五华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烟草及配套、生物技术及新材料、都市工业,培育烟草及配套产业集群,打造烟草及配套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大理创新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配套、建材、精细化工、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加工、烟草产业、纺织及服装产业,培育汽车、建材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冶金、锡基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生物资源加工和煤化工产业,进一步打造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锡、铜、铅冶炼产业基地和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铝钛合金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楚雄经济开发区。以基地建设为平台,重点发展卷烟加工及配套、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产业、石油天然气衍生化工产业、机电装备制造业。力争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机床制造、装备制造及配套、家具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资源加工和绿色食品等产业,培育成为云南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食品饮料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3.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以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完善跨境交通运输、口岸以及沿边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培育和发展商贸物流、跨境旅游,重点发展外向型特色加工制造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照程序申请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形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进出口产品生产基地、沿边经济带的重要增长节点。到2015年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均超100亿元。
——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依靠科技和人才资源,按照大项目支撑、大集团带动、集群化推进、园区化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机电产品、纺织服装、清洁载能、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构建试验区外向型产业体系,打造沿边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到2015年,形成年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5户,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3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亿元。
——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围绕实现合作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依托区位和资源两大优势,培育特色农业、商贸物流产业、进出口加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等4大支柱产业;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城乡统筹、开放合作、生态保护、兴边富民等6大工程,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新亮点。到2015年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
通过重点突破,推动一批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实施重点扶持,培育一批重点龙头骨干企业,狠抓项目落地,推进一批重点示范带动园区建设,提升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云南产品在国内及东南亚、南亚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贸易基地、清洁能源基地、新兴石油化工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物产业基地、战略资源接续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五、政策措施
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已出台的各项鼓励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确保“产业建设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省、州、市、县、区3级负责推进“产业建设年”活动工作制度。成立由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产业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成人员的省“产业建设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抓好“产业建设年”活动的统筹、协调、指导、考核工作;成立省“产业建设年”活动指导组,负责省级重大示范项目的督导和协调工作。各州、市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
——每年年初召开1次全省“产业建设年”推进会,总结上一工作,安排部署下一任务。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省、州、市、县、区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建立统筹安排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的综合协调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资金不散、重点扶持、形成合力”原则,有效整合和盘活现有产业扶持资金,集中不低于60%的省级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列入实施方案的重大示范带动项目以及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建设。省财政自2013年起,对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按照上年总额增长20%安排。
——实施政府扶持产业发展资金滚动回收机制,通过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产业发展项目的投入力度,逐步推行财政资金有偿使用、滚动放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加大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力度,对符合国家资金支持条件并列入“产业建设年”重大示范带动项目优先申报、优先扶持。
——对带动产业发展特别重大的项目和企业,采用“一事一议”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其尽快形成产业标杆。
(三)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深化改革,推动资产资本化,资源市场化,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建设,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在全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评估、流转、信贷融资等服务平台建设,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创新推动“三权”抵押贷款,解决高原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及融资困难等问题。
——允许将国有划拨土地、采矿权等无形资产经评估后注入企业国有资本,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发挥资源勘探权和开采权交易平台作用,将资源开发利用由实体经济领域拓展至资本领域,实现资源的增值变现。
——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重点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板块上市,支持中央企业与我省重点企业之间,国有企业与民营、外资企业之间,相互持股、联合重组,鼓励重点企业通过股权出让、特许经营权转让等方式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优质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聚集。
——加快部分公益服务事业领域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对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推行面向社会公开选择投资主体,支持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BOT、PPP等方式参与投资和建设。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2〕22号)有关规定,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大投资,带动产业大发展、大开放。
——精心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提升区域合作成效。以扩大云南影响力和签订落地一批重大项目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精心组织一批在境内外有影响、有声势的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参与泛珠会、西洽会、兰洽会以及东北亚博览会等区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云南与兄弟省、区、市交流,推动建立云南与各省、区、市双(多)边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以高层互访、对口部门衔接为主、投资合作为重点的更紧密合作关系。
——开展区域性定向招商,以欧美、日韩、澳新、中东及港澳台等经济发达和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外资、民企集聚区为重点,积极引进央企、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民企和外企入滇,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资本溢出型、技术溢出型、人才溢出型、管理溢出型企业。
——围绕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和重点园区,鼓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100强企业和民营100强企业来滇新设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着力引进产业层次高的龙头项目、配套项目,支持外来投资主体到重点园区建设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园中园。
——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分类协同推进、联动招商、利益分享机制,加强重大示范带动项目谋划包装,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丰富项目储备,拓宽项目推出渠道。
——实行招商项目合同制管理,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盯办”原则,加强已签约项目落地进度的跟踪督促,做到每年开发储备一批、洽谈推进一批和开工建设一批。
(五)改善产业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建设项目落地困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云政发〔2013〕27号)有关政策措施,提高政府对示范带动产业和重大示范带动项目的服务质量。
——“产业建设年”重大示范带动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由省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及州、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全程审批代办服务,实行一窗受理、三级联动、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对确需紧急办理的项目,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优先办理、从简从快、全程监督、跟踪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审批慢。
——通过工业上山,水电、旅游项目用地手续分类办理,挖掘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等,优先保障列入省“产业建设年”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并给予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优惠;通过矿产开采、生态旅游、风电、光伏太阳能等项目使用林地手续分类办理,切实解决项目林地使用审批难;通过统筹安排区域环境容量,加快推进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发展建设的规划环评工作,切实解决项目环评难。
——对列入“产业建设年”的重大项目,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小结、年考核,由“产业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产业建设年”工作指导组和有关部门定期会商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对不能完成项目进度的企业,向企业通报并限时整改,对有关部门工作推诿,不落实项目建设条件的,严格问责,切实解决项目进展慢。
——加快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立政府服务企业和金融部门融资对接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产业信贷投放,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引入外资银行机构,发挥各类投资公司融资平台功能,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鼓励各类保险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健全产业担保体系和风险投资体系,切实解决项目融资难。
——完善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政策,切实整顿和规范社会团体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落地、施工、投产各环节收费的治理,取消不符合收费管理规定的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扎实开展涉企收费检查和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收费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提高产业竞争力
——支持地方政府和重点园区通过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和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安排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面向企业和项目服务信息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法律服务平台,提升公用和通用设施使用效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运用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聚集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制定有利于我省产业发展的电价政策,继续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对电矿资源富集区开展区域电价改革试点;对省级重点工业园区新增用电量,积极争取国家给予电价支持。二是实行支持医药产业创新的价格政策。对新药、专利药、首仿药等,以科学合理的期间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定价;对重点鼓励发展、采用先进制药技术的医药项目和产品,适当放宽期间费用率和利润率控制标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三是开展重点园区产业项目建成运营后的电力价格后评估工作。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和兼顾发、供、用三方合理利益原则,逐步建立电价与高载能产品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促进电力和清洁载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重要产品临时收储长效机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对价格跌幅较大并列入“产业建设年”示范带动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产品,启动临时收储机制,由银行专项支持收储贷款、省财政补助收储产品贷款利息,帮助企业减少库存和财务成本,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鼓励全省产业联动发展。制定云南省政府采购重点产品目录,严格执行省内工程建设项目统一进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确保我省政府采购特别是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完善落实采购地方工业产品政策和地方产品出口奖励政策,鼓励省内企业在同质同价、满足项目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省内产品。
(七)强化创新驱动
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的有关政策措施,为“产业建设年”提供科技支撑。
——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现有各类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鼓励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云南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建立开放共享并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研发机构,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予以奖励。
——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重点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及央企通过股权参与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
——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力度。鼓励国内外知名科技型企业来云南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鼓励省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落户云南,扶持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符合云南省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业孵化器。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研发团队和技术成果打包的整体并购,对进入云南,符合国家和云南省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成果及产业化项目给予投资补助,对拥有省级以上认定重点新产品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对国内单位首购首用我省科技型企业创制的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实行首购首用风险补偿。
(八)培养产业人才队伍
——支持重点企业或职业院校建立实训基地,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校企联盟,支持和引导各类院校增设重点产业中的紧缺专业,采取企业培养、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式,造就一批技术精湛的技术人才、符合产业所需的技能人才、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熟练工人。
——将产业紧缺急需人才优先纳入“十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三百双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产业人才攻坚行动计划,加大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关键技术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力度,加快建立柔性引 9 才机制,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力引进5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50名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对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高端科技人才、50名高端外国专家来滇创业。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勇于开拓的企业家队伍,选择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园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园区高级管理人员,对有重大贡献的企业家给予表彰奖励。培养、选拔一批熟悉产业发展的管理人才充实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产业发展管理人员缺乏问题。
——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产业聚集,依托省委联系专家队伍,选派专家服务团到“产业建设年”确定的重大项目、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智力服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到园区创办企业或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园区内企业联合研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九)加强产业监测考核
——建立示范带动产业、重点企业运行分析制度,充分整合有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力量,对列入“产业建设年”的示范带动产业、重点企业运行监测预警,准确研判和把握发展形势。对国际国内重要产业发展动态、市场供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并提出相应决策咨询建议。
(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开展“产业建设年”系列宣传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就“产业建设年”活动的背景、意义、任务、措施,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产业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
——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产业政策导向、项目核准、企业重组、产能利用、园区定位、园区建设等信息,为企业投资决策、银行贷款等提供信息指导。
——充分利用中国—南亚博览会、昆交会等合作交流平台,加大项目推介力度,扩大“产业建设年”活动在国内外的影响。
第五篇: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为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广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2011〕64号),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全省学前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结构得到优化,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稳步提高,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举办幼儿园11161所,幼儿园、学前班入园(班)幼儿总数277万人,比2005年增长65%;其中入园241万人,比2005年增加107万人,增长79.8%。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82.6%,比2005年提高15.9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24.1个百分点。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已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为93.4%,比2005年提高5.2个百分点。学前教育教职工人数23.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6万人,正副园长1.5万人。教师、园长与幼儿比为1:18.2。
与此同时,我省学前教育发展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差距明显,学前教育资源尤其是公共学前教育资源紧缺;办园体制和管理机制须进一步改革完善;城镇住宅小区幼儿园建设不配套;幼儿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偏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保教质量不高;部分地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3年,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幼儿园学位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办园条件规范化、保教工作科学化,实现学前教育三年大变化。
(二)具体目标。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13年底,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6%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县(市、区)达93%以上,其他地区各县(市、区)达80%以上。
2.规范化幼儿园比例明显提高。到2013年底,珠江三角洲地区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60%以上,其余地区达50%以上;班额和师生比合理;各县(市、区)基本消除无证办园。
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到2013年底,全省80%以上的乡镇建成1所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珠江三角洲地区90%以上、其他地区60%以上的常住人口规模达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幼儿园。
4.学前教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到2013年,70%以上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具备相应资格、学历达标率达97%以上,取得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5.保教质量和科学育儿水平明显提高。到2013年,全省建成1000所科学保教示范园。
三、具体措施
(一)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普及”工程。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大力加强幼儿园建设,切实增加学前教育公共资源,基本满足普及学前教育的需要。
1.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各地要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要对辖区内公办幼儿园重新登记造册,切实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每年新建一批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力争到2013年,各县(区、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2013年年底前,将各级各类资产属于国有的公办幼儿园统一归口同级教育部门管理。各地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资产属于国有的乡镇(含街道,下同)中心幼儿园;不得将公办幼儿园出租,已出租的合约期满后要收回。完善公办幼儿园招生管理、普惠性幼儿园收费管理和学前教育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办幼儿园,要参照省规范化幼儿园标准进行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教育资源,要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以市、县(市、区)财政投入为主,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各地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按照“规模适度、安全方便”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变化,科学测算学位供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农村幼儿园,并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充实教具、学具、玩具。省制订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标准。每个乡镇要建设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小学附设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应逐步剥离,独立建制,并合理配置公办幼儿教师。2011-2013年,省支持欠发达地区每年建设250所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500所村级幼儿园。鼓励村集体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达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要独立举办幼儿园,小村可采取联合办园或作为乡镇中心园分园等形式举办幼儿园。鼓励镇中心幼儿园举办分园。
3.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各地要根据当地幼儿入园需求和民办幼儿园状况,优化新建
民办幼儿园的规模和布局。要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或返还收费、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教育发展的税收政策等方式,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资助、减免租金(含国有资产占有费、物业管理费,下同)和部分行政性事业收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积极扶持面向大众、收费合理、办学规范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国家规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并按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减免相关费用。民办幼儿园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并免收排污费。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资助的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4.规范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及管理。城镇住宅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建成后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教育部门要及时主动做好接收和管理工作,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产属国有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要办成公办幼儿园。大力推进社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鼓励多元办学,确保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要。幼儿园布局、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二)实施幼儿园“规范促优”工程。
1.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各地要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学前教育专职管理人员和教研员。严格实行办园资格审核和公开制度。要优化幼儿园内部管理,推进保教工作科学化,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加强幼儿园教研科研工作,加强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和教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学前教育教研网络。鼓励和支持幼儿园加强内涵建设,办出特色,创建一批科学保教工作示范园。鼓励家长和社区参与幼儿园监督管理,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科学制订幼儿园玩具教具、图书配备和幼儿膳食营养标准。严格规范幼儿园收费,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
2.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切实加强幼儿园安全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幼儿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幼儿园保安人员配备,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依法开展幼儿园消防验收。加强幼儿园园长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
3.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开展全面排查,对无证幼儿园,要指导和督促其落实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整改后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依法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到2013年底,全省基本消除无证幼儿园。要规范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培训、教育咨询机构审批,严格界定其经营范围,对违反规定经营的,由审批部门会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4.推动规范化幼儿园建设。2011年起,各地要分期、分批对辖区内达不到规范化标准的公办、民办幼儿园进行改造,确保规范化幼儿园比例逐年提高。2011年起新建的幼儿园必须达到规范化办园标准。省有关部门要制订加快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到2013年,全省残疾儿童接受3年学前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省将每年定期公布各地规范化幼儿园比例。建立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激励机制,对推进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
(三)实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足额配备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职工。省编制部门要会同省教育、财政等部门尽快出台我省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各地编制部门要会同同级教育、财政等部门及时核定当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并按照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的有关规定和核定的编制数,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民办幼儿园要根据办园规模,参照公办幼儿园岗位设置和教职工编制标准,足额配备各类人员。积极探索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教师交流的有效办法。
2.规范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各地要依据《教师资格条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有关规定,完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教职工实行持证上岗,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各地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教师资格认定,园长和教师都必须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受聘的园长和教师要在当地教育部门备案。完善幼儿园各类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积极探索教职工退出机制。中小学富余教师需经县级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并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后,方可转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2011年起,各地要把教职工持证上岗率作为幼儿园年审的重要内容。
3.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待遇,维护幼儿教师合法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福利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幼儿园教师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落实到位。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参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公办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标准等因素,制订当地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指导意见。将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落实情况作为幼儿园年审的内容。各地要把各类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范围,对优秀的园长和幼儿教师,定期给予表彰和奖励。
4.大力拓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渠道。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和具有教育类招生资格的其他院校要增设学前教育专业或专业方向,扩大学前教育招生和培养规模,优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布局结构和类别结构。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规范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管理,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要求,推进学前教育师范专业课程改革,确保幼儿教师培养质量。办好广州、江门、湛江和汕头4所幼儿师范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学前教育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资源,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模。逐步扩大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培养规模,到2013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年招生规模达1000人以上;2015年年底前,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建成1所招收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的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扩大高中起点学前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2011年起连续5年,全省每年扩招高中起点本、专科学前教育师范专业1000人以上。积极引进师范院校、本省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应届男毕业生到公办、民办幼儿园任教。重视加强对幼儿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加大面向
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
5.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各地要制订幼儿教师三年培训计划,按照《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确保到2013年,园长培训率达100%,副园长、幼儿园中层领导培训率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培训率达到60%以上。构建以省级培训基地为龙头,市县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网络。积极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机构、园内教研组等机构在幼儿教师培训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政府、幼儿园、个人合理分担的幼儿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经省级以上教育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所实施的教师培训项目,方可记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档案。各地要安排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培训。鼓励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中小学教师学历进修奖励办法,对幼儿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给予奖励或补助。
四、政策保障
(一)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1年起,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优先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完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探索建立覆盖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财政奖补机制,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或政策支持。积极探索贷款贴息、小额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2011年,省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
完善政府与社会、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的机制。各地要根据生均培养成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制订当地幼儿园收费标准,由幼儿园在核定标准内自主收费,全额用于幼儿园开支。各地要根据实际,研究制订公办幼儿园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按时足额划拨经费,确保幼儿园正常运作。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在加强生均教育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制订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费标准。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形式支持幼儿园建设和设施配备。加大对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改善师范院校办学条件。省有关部门要制订学前教育经费管理办法,规范学前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保证教学需要,确保专款专用。
(二)落实工作责任。
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落实本行动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本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公安、民政、卫生、安监、食品药品监督、质检、工商、物价、妇联、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推
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完善省级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发挥专家决策、咨询和指导作用。
(三)完善执法监督与考核奖惩机制。
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对地方主要领导教育工作考核以及教育强县、强镇和县域教育现代化督导验收指标体系,健全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定期检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办园行为、保教质量、办园条件、幼儿教师待遇、幼儿园收费、整治无证办园等工作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制订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标准,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幼儿园卫生、安全监督体系和应急防范制度及预案。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和示范镇创建试点工作。省每年对各地贯彻落实国发〔2010〕41号文和粤府〔2011〕64号文精神以及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布各地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和财政经费投入情况,对学前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市、县(市、区)给予通报表扬。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年05月27日 实施日期:2011年05月27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