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发改委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
第三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生产能力主要资源消耗量指标的对比分析,评价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程度;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对地表(下)水等其它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3、资源节约措施。阐述项目方案中作为原材料的各类金属矿、非金属矿及水资源节约的主要措施方案。对拟建项目的资源消耗指标进行分析,阐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等方面的主要措施,论证是否符合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相关要求。
第四章 节能方案分析
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阐述拟建项目所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阐述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计算各类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是否符合能耗准入标准的要求。
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为了优化用能结构、满足相关技术政策和设计标准而采用的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对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章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包括项目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等内容。分析项目选址是否会造成相关不利影响,如是否压覆矿床和文物,是否有利于防洪和排涝,是否影响通航及军事设施等。
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占地规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耕地占用补充方案是否可行等。
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对拟建项目的征地拆迁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依法提出拆迁补偿的原则、范围和方式,制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并对是否符合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及发展需要等要求进行分析论证。
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l、环境和生态现状。包括项目场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现有污染物情况、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容量状况等。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包括排放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情况分析,水土流失预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对流域和区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政策法规要求,对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提出治理措施,对治理方案的可行性、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证。
4、地质灾害影响分析。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的项目和易诱发地质灾害的项目,要阐述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拟建项目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提出防御的对策和措施。
5、特殊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对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和自然景观等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
1、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通过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评价拟建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2、行业影响分析。阐述行业现状的基本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分析拟建项目对所在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对是否可能导致垄断等进行论证。
3、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对于区域经济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当地财政收支、社会收入分配、市场竞争结构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投资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分析拟建项目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经济安全的措施。
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
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阐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活动对项目所在地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
2、社会适应性分析。分析拟建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评价该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性。
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针对项目建设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社会风险分析,提出协调项目与当地社会关系、规避社会风险、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措施方案。
拓展阅读
项目申请报告需要准备的资料: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主体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3、项目主体资源利用方案
4、项目主体资源节约方案
5、项目主体对项目的选址及用地方案:厂区位置、建筑平米、厂区平面布置图、购置价格、当地土地价格。
6、项目主体资源开发方案
7、项目总投资、产品及介绍、产量、预计销售价格、直接成本及清单(含主要材料规格、来源及价格)。
8、技术及来源、设计专利标准、工艺描述、工艺流程图,对生产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请说明(比如防尘、减震、有辐射、需要降噪、有污染等)。
9、项目拟新增的人数规模,拟设置的部门和工资水平,估计项目工资总额(含福利费)。
10、提供公司近三年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扣除工资后的大致数值及占收入的比例。
11、公司享受的增值税、所得税税率,其他补贴及优惠事项。
12、项目产品价格及原料价格按照不含税价格测算,如果均能明确含税价格请逐项列明各种原料的进项税率和各类产品的销项税率。
13、其他资料及信息根据可研研究工作需要随时沟通。
第二篇:资金项目申请报告(报发改委)
2015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
兴化市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
项目申请报告
兴化市发改委:
引语
新建于江苏省兴化市经济开发区的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是经兴化市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的在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基础上筹建的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建设项目,配套兴化市经济开发区打造省级食品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集检测、科研、信息、服务、培训为一体的食品专业检验机构,为本区域、全省乃至全国食品产业提供高水平的检测服务平台。现特申请2015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并将有关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的产业背景和产业优势以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产业背景
兴化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市),全市常年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42万亩,棉花、油菜、蔬菜、桑蚕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7.87万亩。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141.11
万吨、棉花1.24万吨、油菜籽3.83万吨,鲜菜169.00万吨,加工脱水蔬菜干品7.46万吨;养殖生猪84.23万头,家禽2351.80万羽,奶牛2519头;桑蚕产量14.9万公斤;淡水产品总量25.6万吨,连续21年位居全省第一。自2003年以来,连续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河蟹养殖第一县(市)、国家生态区、全国愿意产品出口区。高效农业发展迅速,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初步形成绿色稻米、生态河蟹、脱水蔬菜、食用面粉、淡水虾业、绿色畜禽等六大超10亿元的主导产业。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越的生态条件为发展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工业提供了充裕的优质原料,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主要依托三大食品产业即蔬菜种植及深加工、粮食生产加工、开发区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园。
蔬菜种植及深加工作为苏中北部地区科技先导性支柱产业,兴化市蔬菜种植及深加工企业现有126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42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城东镇、垛田镇、开发区等乡镇,常年安排就业职工近4万人,年发放工资8亿多元,带动农民30多万户,年加工脱水蔬菜干制品18万多吨,消化各类蔬菜150万吨,脱水蔬菜年出口量占江苏省出口总量的90%以上。近年来兴化脱水蔬菜行业得到持续发展,2014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达38.7亿元,其中出口创汇达2亿美元,同比增长19.63%。与之相关的调味料生产加工企业,现有厂家
7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在建的食品生产项目投资都在2000万-3000万的规模,新近落户的有12家食品企业将陆续竣工,达产后皆可形成年产销3亿元、利税3000万元的规模。
兴化目前全市大米生产企业90家左右,从业人员千余人,其中戴窑粮食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创办于1991年,目前集聚了50家粮食加工企业及加工户,日产销大米3000多吨。
江苏省兴化经济开发区食品产业园正在创建国家级食品加工产业园,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四区、三板块”,涵盖蔬菜加工、粮油及衍生产品、乳品与冷冻食品、饲料及养殖业、特色调味品产业等,截至2014共引进各类食品加工企业47家,投资总额近70亿元,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30家,投资总额24亿元;在建企业17家,投资总额近43亿元。引进的47家企业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2014年建成投产企业共实现销售109.2亿元,同比增长39%;在建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整个加工区年销售规模可超150亿元。
(二)产业优势
兴化市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2014年,兴化实现粮食产量142.32万吨,粮食产量名列江苏省第一,连续
多年荣获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标兵称号;淡水产品总量15.24万吨,连续二十五名列江苏省县(市)之首,被表彰为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市;棉花产量9754吨,油料产量36587吨,初步形成了高效的粮棉业、先进的蔬菜业、发达的畜牧业、特色的水产业的农业产业布局。同时,全市继续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畜禽品种优质化率达70%,特种水产品比重占60%以上,现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0万亩,无公害产品35个,绿色食品12个;特色产品发展迅速,现已形成10万吨蟹田大米,2.5万吨大青虾,50万吨大葱,10万吨啤酒大麦生产规模。
兴化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坚实的农业产业化基础,为农副产品加工和精深食品制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兴化发展了以兴化市经济开发区的品牌食品产业、王横脱水蔬菜产业、林湖调味料产业、戴窑大米产业为主的四大食品产业基地,兴化市经济开发区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如顶新集团控股顶康食品、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五得利集团、珠海华丰集团、无锡华东可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盛洲粮油有限公司等30多家食品企业,以顶康食品为代表的脱水蔬菜产业链、以盛洲粮油为代表的食用油产业链、以安井食品为代表的火锅料食品产业链、以五得利面粉为代表的米面制品产业链、以华东可可为代表的巧克力制品产业链正在形成。
兴化本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和号召力的企业,如江
苏味门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顶能食品有限公司、兴化市华荣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兴野食品有限公司、兴化市贤人米业有限公司、兴化市远乡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祥兴米业有限公司、兴化市长虹食品有限公司、兴化市绿禾食品有限公司、江苏金田野食品有限公司等。
兴化以食品产业品牌化为方向,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运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着眼长远,做大规模,提升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全力打造千亿级食品加工大产业集群。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不断提高,注重于健康的重要性,而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食品消费也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和安全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食品数量与种类日益丰富,人们对食品的要求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安全、吃健康”转变,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也不断提高。最近几年,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曝光,使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的饮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兴化市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参差不齐,好多食品加工企业是20人以下的小企业或家庭作坊,不仅规模小,而且大多数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低,难以有效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目前我市食品加工企业中,稍具规模的企业因食品市场准入的规定,都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也设定了检验人员,但实验室检验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专业技术知识严重不足,很多实验员对所做的实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及时反馈生产一线和提出防范食品安全的建议。而大部分生产者对其产品仅有自身出厂检验能力,但无法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检验,故对产品质量无法控制,根本无法满足食品安全质量指标的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允许企业对一些因自身检测能力不足的相关指标可以委托第三方经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是兴化市范围内食品检测行业中的佼佼者,能基本满足我市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领域的食品检验检测需求。
兴化市开发区正全力打造国家级级食品加工园区,成为兴化实施转型升级、创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一项重大战略。目前园区内大规模食品企业众多,企业对食品检测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把推进企业生产、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安全风险,增强服务能力放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我们全面启动了筹建江苏省级食品检测中心的工作,并将成立国
家级检测中心作为本中心的后期目标。以升级质检中心这一技术服务平台的重要影响和雄厚实力,将能在更高的层面和更广泛的范围内帮助企业引进新的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增强产业集群走向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省级质检中心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帮助企业用科技、用智慧迎接新一轮的竞争和挑战,实现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机构,作为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技术公共平台,我们不仅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当地企业健康蓬勃发展。成立省级乃至国家级食品检测中心,不仅弥补了兴化开发区食品生产园区技术支撑的缺失,更是为全市乃至全国人民提供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
二、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工程建设以直接服务于兴化食品安全生产,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增强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按照省级食品检测中心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能,依托建设单位的现有基础条件和需求,进行配套完善,加强技术培训,壮大技术检测力量,构建省级食品安全综合检测技术服务平台。
兴化市食品检测中心在建于兴化开发区园区内,项目占地
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规划投资总额5000万元。根据今后需要开展的主要检测项目和内容,按照检验检测的规程要求,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是建设实验室和办公会议培训为一体的大楼,项目购置检测设备50余台套。在实验室管理体系方面,着重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体系,并通过国家CNAS认证。
(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根据兴化食品检测中心的总体规划与兴化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推进情况,以及现有和新增检测能力的需要,本项目将进一步扩大中心所需的实验场地,以及补充购置一批先进的检测装备,提升检测服务水平。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完成省级食品检测中心实验室建设要求的20000m检验及研发中心用房建设以及省级食品检测中心新址建设。
2、目前食品检测中心现有检测产品81类,检验参数175个。其中检测产品涵盖酒、糖果、冷冻食品、淀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粮食制品、糕点、乳制品、植物油、调味品、蔬菜制品、以及一些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如GB2760食品添加剂、GB2761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检测参数涵盖食品常规质量参数例如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等,以及涉及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参数例如重金属、农残、兽残、违禁添加物、食品添加剂等。这些参数基本能满足现在的企业需
2求,但随着开发区各大全国优秀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入驻,现在的参数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人民的需求。在这基础上中心将加大在产品检测项目和检测参数上的申报力度,完善食品行业中的各类检测参数,尽快将兴化市范围内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全覆盖,更好的为企业和人民服务。后期将完善国家级检测中心的检测项目为自身的发展目标,能够满足大市区乃至全省全国的食品生产企业的需求。
3、检测中心现有仪器90余台,对于现有的参数进行覆盖,但为了满足各类食品的需求,还必须新增各类试验检测仪器设备50多台套,以满足兴化市范围内各种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检测要求,并以满足国家检测中心能力为发展
3、引进、培养造就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开展食品检测与科研项目开发等技术服务,创建省级检测技术中心为起点,国家食品检测中心为目标。
4、通过国家级资质认定、建立与国家级质检中心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以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打造苏中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家级食品检测实验室。
三、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本项目的实施,投资总额为1.2亿元。
1、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服务场所建设。中心实验、科研办公设施基建及外部配套环境建设由兴化市经济开发区负责建设,总投资约3000万元;中心办公场所装修及实验室配套设施建设由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负责,总投资约1500万元;
2、仪器设备配置。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原有用于食品检验仪器设备共计90余台(套),为增强检验能力、扩大检验范围、提升检验水平,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的建成仍需新增先进检验设备设施50余台套,包括液质联用、ICP-MS、凝胶色谱净化系统、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质联用等,总计约2000万元。
3、人才队伍建设及科研开发能力培育,投资约需1600万元。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现有食品检验人员9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2人,无法满足中心建成后的检验检测能力、业务量及科研开发能力的需求。高质量的检测工作必须由高素质的检验人才来保证。为了培养一批精通检测技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检验人员,中心将制定长远的检验人才培养和引进规划。通过大量引进高水平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人员,充实食品检验人员队伍;加强检验人员培训学习,提高检验检测、科研的技术能力水平;强化个人素质教育,提升个人素质。对接国内、国际食品检验先进机构和顶尖人物,开拓视野,了解食品检验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潜
在的问题,寻找介入点,开展科研开发工作,满足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
4、资质认定、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的建立,约需资金400万元。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现有食品检验资质及参数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剂两类,共82个项目、175个参数;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的建成首先必须满足我市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的检验需求,再覆盖周边乃至全省、全国,进一步覆盖国家食品抽检所涉及的检验项目及风险监测的所有项目。原有的检验项目及参数已不能满足中心检验需求,必须再原有项目及参数的基础上进行扩项。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属于新成立的检验机构,独立于其他领域检验项目之外,原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已不再符合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的运行需要,所以需重新确认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的运行机制,修订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相关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记录,已适合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的建成及发展需要。
(二)资金来源
本项目的实施,新增投资规模为1.2亿元。资金由单位自筹加地方政府配套及其他方面投资解决,资金来源为:单位自筹45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500万元,其他投资4500万元,申请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500万元。
四、资金申报理由
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作为新成立的兴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将为兴化市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技术监督局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为兴化市各产业尤其是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中心依托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交易市场以及作为全省唯一的农副产品加工区、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泰州市特色食品工业园区,其特色是立足食品、服务全局、面向社会,2014年被省经信委认定为江苏省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检验中心具有高技术型、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14年的兴化,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脱水果蔬分会成功挂牌;成功召开首届全国果蔬食品加工产业博览会暨兴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以及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等一系列外部产业能力的提升,兴化财政局批复的1000万人民币的地方配套资金加上我们自有资金和各银行贷款均已落实,建设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项目今年即可启动,并在1-2年内建设完成。项目完成后,兴化特有的产业背景和产业优势必将为中心提供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在上级领导重视下,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将原有的食品检验资质和范围进行升级和扩大,新增国家风险监控检验项目,将原有的检验
设施和设备进行优化,新购一批国际先进的检验检测装备以适应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将引进一大批专业的大学生队伍,做大做实我们的食品检验能力,将食品检验服务从苏中辐射到全省以及全国,并最终走向良性循环。
另外,建设兴化市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项目符合兴化市委市政府“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是为适应兴化国家级食品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所做的主动跟进式服务,更是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食品安全的更高关注和要求。同时中心建设符合申报条件要求,符合支持范围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指导目录,更是兴化市各食品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为全面参与及配合兴化开发区国家级食品特色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深化兴化作为苏中北部地区科技先导性支柱产业的蔬菜种植及深加工,全面促进兴化粮食加工产业升级,用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这一高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质量兴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科技成果转化及高科技产业化创造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促进新一轮食品产业的发展与腾飞,我们必须高标准、高水平建好兴化市国家级食品质量检验中心。现特具报告,请求给予2015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补贴支持。
五、项目建设计划与当前实施情况
(一)项目建设计划
2015年1月~2015年2月,完成中心项目批复;
2015年3月~2015年4月,完成中心项目备案; 2015年5月~2015年6月,完成检验用房的设计; 2015年6月,检验中心开工;
2015年6月~2015年8月,完成新建检验用房的建设; 2015年9月~2015年10月,完成仪器设备选型招标采购; 2015年11月~2016年3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检验人员培训;
2016年4月~2016年6月,完成平台设置,开展服务运行。
2016年7月~2016年12月,完成国家级中心的计量认证、资质认定、国家实验室认可。
(二)当前实施情况
1、目前已组织争取项目建设资金3820万元,其中兴化市政府支持专项资金500万元,兴化市经济开发区支持专项资金3000万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食品检验中心配套专项资金800万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配套资金100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1820万元。
2、在兴化市经济开发区内征用土地30亩,已完成土地规划、征用及环境评审等相关手续,基建工程于2013年8月28日开工建设,目前实验办公大楼正在建设,即将进入外部装修施工阶段。外部装修施工完工即转交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进行办公、实验场所内部装修施工,目前已多方咨询
实验室专业装修施工设计单位,着手开始实验室内部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功能区分布、集中供气、通风排气、废弃物收集、仪器设备的摆放等。
3、目前,按照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筹建计划的建设要求,在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原有食品设备设施的基础上,根据准备新开展检验检测项目的需要,对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方案论证、调研选型、多方意见征求。拟购置包括ICP-MAS、液质联用、凝胶色谱净化系统、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气质联用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新增设备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将满足国家级食品中心运行需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检验检测水平。
4、目前已与南京市卫生监督所、江苏省卫生监督所、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省质检院等单位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聘请了多名专家学者担任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的技术顾问,协助食品检验中心的规划、建设。并拟在现有食品检验人员的基础上,再招聘3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本科毕业生,充实了中心食品检验的技术力量。后续根据发展需要,将逐年增加技术人员数量,并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能力水平,服务中心。我们还在着手申报创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努力打造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科研开发及服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各方支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内部管理机制的设置,早日建成国家级食品检验中心,服务我市地方、周边、全省乃至全国的食品产业,提供准确、高效、优质、一流的食品检测服务。并经过数年努力,把中心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软硬件设施配套齐全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平台。
兴化市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第三篇:煤炭项目申请报告示本(发改委)
煤炭项目申请报告示范文本
(一)交通条件:外部交通条件、矿区内部的交通现状,采用铁路运输时铁路专用线的接轨点、长度、线路标准以及铁路部门的接轨意见。
(二)供电方案:地区的电力现状,项目的用电量、电源接入方案及供电部门的接入意见。
(三)供水方案:地区的水源现状,项目的用水量、供水水源及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供水意见。
二、项目建设的资源条件
建设项目所在矿区(或井田)的勘探程度,地质报告的审批情况。主要地层、构造及可采煤层情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井地质资源量:地质报告提交的煤炭资源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三、项目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第五章开发方案及产品方案
一、井田境界、建设规模及服务年限
(一)矿区总体规划批准的本井田境界的结论及对其可行性与合理性的评价;井田边界拐点坐标。
(二)设计生产能力,矿井工作制度。
(三)矿井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其中,一水平设计服务年限,采用的储量备用系数。
二、矿井开发方案
(一)井田开拓方式及井口位置,水平划分及主要开拓巷道布置,采区(盘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二)首采区位置,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主要采掘设备方案。
(三)矿井瓦斯涌出量、通风方式、矿井风量。
插图:开拓方案平、剖面图
(四)矿井主要设备方案:提升设备、通风设备、排水设备、空气压缩设备。设备引进情况及先进性分析。
(五)项目建设工期。
(六)矿井开发方案综合性评价。
三、煤炭产品方案和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煤炭加工和综合利用工艺。产品方案。资源综合利用分析评价。
四、节能措施。电耗指标分析、节电措施及其它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评价分析。
五、节水措施。用水指标分析,节水措施及节水措施综合评价。
六、矿井开发方案及产品方案综合评价。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一、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的土壤、林木、草地、生物资源、水土保持等现状;大气和水体的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文教卫生、风俗习惯等社会状况;特殊环境,项目所在地区是否有需要保护的名胜古迹、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
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执行标准。确定本项目执行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标准。
三、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和水土保持产生的影响程度。
四、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及投资。
五、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第七章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城市移民搬迁方案
(一)根据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确定永久征地和临时占地范围,预测采煤沉陷的影响范围,进行征地拆迁影响的相关调查,分析拆迁安置计划所影响的人群特征。
(二)分析城市房屋拆迁是否符合城市规划,是否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的要求等。
(三)对拆迁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内容和合理性进行分析。
二、农村移民安置方案
(一)根据移民生产开发方案确定移民进点人数,进行移民生产安置人口平衡,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提出推荐方案。
(二)项目建设征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应分析土地补偿费用的支付方案及其合理性。
(三)移民收入恢复计划和移民收入恢复计划分析评价。
三、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综合评价。
第八章经济分析与评价
一、投资估算
按煤炭工业项目现行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编制总投资估算。
附:投资估算总表。
二、融资方案
(一)需要筹措的项目资本金、债务资金数额和来源设想。
(二)初步确定资金使用计划,当有外资时要分别列出国外及国内投资。
三、财务评价
(一)成本费用估算。生产成本费用初步估算,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附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二)销售收入估算。产品销售价格的初步确定,销售收入及税金计算。附表:销售收
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三)财务分析。
1、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自有资金):用于计算投资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及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指标。
2、损益表:用于计算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利润率、投资利润率及投资利税率。
3、初步分析借款偿还能力,经济评价结果。
(四)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及盈亏平衡分析。
(五)风险分析。对项目主要风险程度进行分析。
第九章社会影响分析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项目社会影响的范围,涉及的主要社会群体,主要影响类型和影响方式,如就业、移民、搬迁等。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项目的支持意愿,目标人群对项目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三、公众参与方案。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运行机制,使不同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参与项目的方案制定、选择、实施、监测和评价过程,提出针对贫困及弱势群体的参与机制。
四、风险规避方案。侧重于经济安全、资源利用、重大布局、生态环境、市场竞争、公共利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风险规避。
五、对策建议。提出实现项目社会发展目标、使项目机构能够持续发展、确保项目满足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策建议。
附件:
一、矿区总体规划的审批文件;
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批意见;
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的工业场地及其它场地用地等初审意见;
四、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同意工业场地和其它场地选址的意见;
五、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
六、项目各出资方和金融机构的出资和贷款承诺文件;
七、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协议等。
附 图:
一、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
二、采区巷道布置及主要机械配备平面图
三、矿井地面总布置图
四、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第四篇:2013发改委光电子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附件:
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及格式
一、项目简介(1500字以内)
二、正文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分析
3、建设方案
4、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和实施进度安排
5、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6、项目预期目标
7、申请专项资金的额度和用途
三、附件材料
1、企业单位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项目备案或审批、核准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
3、自有资金证明文件、银行贷款协议或合同、以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4、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发展改革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利用现有土地建设的项目,提供土地权属证明
7、项目技术来源证明、科技成果证明、生产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新药证书、品种审定证书等)
8、项目单位最近两年财务报表
9、已开工项目需提供投资完成、工程进度情况证明材料(实景照片)
四、项目单位关于申报材料真实性的申明
第五篇:北京市发改委-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
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
一、项目名称:香港惠华环球科技有限公司
二、投资方情况
(一)主要投资方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全称、主要经营范围、注册地、注册资本、企业性质、股权结构,资产负债状况,主要股东情况;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于北京注册成立,是一家国际化的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面系统装备的工艺技术研发、系统设计、成套装备提供及工程技术服务,属于油气田装备与技术服务业,并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清洁的能源及能源生产方式。公司2011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
(二)主要投资方基本经营情况:包括企业近三年主要业务规模和经营情况,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规模、国内外销售情况,企业近三年主要财务指标;
(三)主要投资方相关实力和优势分析,在国内外投资类似项目简要情况;
(四)其他投资方简要情况:包括注册地、注册资本、企业性质、主要业务规模和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收入、利润等方面情况。
三、必要性分析
(一)投资目的:项目相关行业国内外情况,例如产品国内外供求情况及预测、产品进口情况及预测、行业未来发展等。说明项目对各投资方的必要性和意义,包括项目与投资方国内项目的关系、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等; 1.全球油气资源生产与消费情况
2013年世界经济温和增长,发达国家复苏迹象明显;能源消费继续增长;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继续增长;资源国积极调整油气政策、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调整、非洲多国政局动荡对油气行业和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石油、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加剧,对外依存度迅速攀升;非常规和清洁能源财税支持力度加大,油气价格改革陆续出台,油气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油气管道建设稳步推进,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突破6亿吨/年;国际合作成绩斐然,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超过1亿吨。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加速复苏;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石油需求增速小幅回升,天然气需求继续快速增长;能源改革持续推进,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
亚太地区主要油品需求总量为2417万桶/日,同比增长2.3%;油品供应总量为2292万桶/日,同比增长2.5%,总体仍供不应求。2013年,我国石油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4.98亿吨和4.87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我国成品油产量为2.96亿吨,同比增长5.2%,增速较上年略有减缓。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86亿吨,同比增长3.5%,增速较201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受乘用车市场向好、旅游出行增多、调合油减少等因素带动,汽油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年表观消费量达到9340万吨,同比增长8.2%。
稳定的石油价格没有体现出消费及生产之间基本平衡状况发生的重大变化。2013年,全球消费增长远远超过生产增长,因此库存量下滑。2013年还是石油生产出现动荡的又一个年头。我们对美国产量迅猛增长的故事耳熟能详,但2013年也再次出现严重的供应减产,尤以北非和中东为甚。
2013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140万桶/日,即1.4%,高于2012年的增长率及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正如司空见惯的情况一样,增长的驱动因素是非经合组织的新兴经济体,它们在全球消费中的比重首次居多。
近年来,供应减产的规模较大且集中发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利比亚是一个焦点地区:继2011年由于内战而初步停产120万桶/日后,2012年几乎完全恢复了生产水平[100万桶/日]。但2013年下半年再度出现的**使去年的产量年均减少52万桶/日。伊朗的产量在持续的国际制裁下减少19万桶/日。叙利亚、南北苏丹和也门均出现严重减产。这些国家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的累计供应减产高达惊人的300万桶/日。
天然气市场正在发生缓慢变化,呈现两个发展动态: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以及目前分割性区域市场在液化天然气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实现不断整合。2013年,这些因素的势头减缓——美国的页岩气产量增长放缓,而液化天然气发展幅度仍然很小。
液化天然气项目规模庞大,而且需要巨额投资。目前,液化天然气的供应增长正处于多年以来的低潮,产能扩建非常有限。2013年,供应仅增加0.6%。这使市场供应呈现紧张状况,并将灵活的货物调配给愿意且能够支付高价的客户。因此,我们很自然地见证了重大调整。81%的亚洲天然气进口是液化天然气,亚洲仍是液化天然气贸易的主要目的地,吸纳了近75%的液化天然气货物。2.预测:
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将继续触底回升,复苏步伐明显加快,增速将达到3.6%,较2013年明显提高。美国经济继续引领全球复苏步伐,房地产与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欧元区经济有望摆脱衰退,债务风险仍不可忽视。日本经济总体回升,但受超负荷债务、税收增加及结构调整诸多因素影响,复苏之路仍不平坦。新兴国家经济体增速企稳,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消费平稳增长、制造业投资回升、外需趋于稳定等因素将推动中国经济稳健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将达到7.5%左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序幕,未来中国经济将向更加平稳、均衡、可持续、有质量的方向发展,中速增长将成为常态。
预计201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将增长2.3%左右。;受经济回暖等因素影响,欧洲消费量将继续小幅回升;亚太地区需求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国石油需求将突破5亿吨,增速有所回升。预计2014年石油需求增速4%左右,达到5.18亿吨。石油和原油净进口量将分别达到3.04亿吨和2.98亿吨,分别较2013年增长5.3%和7.1%,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8.8%。国内成品油消费平稳增长,汽煤柴油需求增速继续分化。预计全年成品油需求量为3亿吨,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13年上升1.3个百分点。汽油需求继续较快增长,预计需求量为1.01亿吨,同比增长8%;柴油需求依然低迷,预计需求量为1.74亿吨,同比小幅增长2.0%;煤油需求平稳较快增长,预计需求量为2480万吨,同比增长12%。需求的柴汽比进一步缩至1.72。
中国天然气消费继续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天然气进口超过600亿立方米。2014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仍将保持紧平衡,预计表观消费量达到18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0%,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增加到6.3%。价格改革和环保政策对天然气市场的综合影响日趋明显,城市燃气需求量仍将快速增长。中国继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国内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12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此外,煤制气成为新的供气来源,产量有望超过20亿立方米。随着青岛、海南LNG接收站和中亚C线的竣工投产,预计2014年天然气进口量将继续高速增长18.9%,达到630亿立方米。其中,LNG进口量为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管道气进口量为3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9%。3.中国油气资源现状以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消费国,供需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拉动我国天然气刚性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受治理雾霾天气影响,全国多个省市加快煤改气进程,部分企业在未落实气源的情况下实施煤改气工程,导致天然气需求量过快过猛增长。若完全满足用气需求,全年供需缺口达220亿立方米,供需矛盾为近年来之最。估计全年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至5.9%。天然气产量达到11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6%。天然气进口量达到530亿立方米,同比大增25%,对外依存度达到31.6%。其中,管道气进口量约280亿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52.8%;LNG进口量为1800万吨(约合250亿立方米),占47.2%。用气区域继续扩展,消费增长趋于分化。2013年,全国城市燃气中天然气用气人口由上年的2.1亿增长至2.4亿,城镇气化率达到32%,贵州、云南和广西结束了没有管道天然气供应的历史。
油气管道建设稳步推进,西南天然气进口通道正式建成,储气库和LNG接收站密集投运。2013年,我国建成原油管道1520千米,成品油管道1050千米。原油和成品油管道总里程分别达到2.03万千米和1.93万千米。新建天然气管道5795千米,连续第3年超过5000千米,累计建成天然气干线、支干线管道6万千米。
与此同时,中国在实现提高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目前为5.1%]这一既定政治目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去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增长10.8%[153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虽然中国的天然气生产实现全球第二大增量[9.5%,99亿立方米],但仍有巨大的缺口需要通过增加进口予以解决。这一缺口主要是通过进口液化天然气[增长22.9%]和管道天然气[28.0%]来填补;近年来,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发展迅速。2012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企业达137家,总资产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9.33%。2012年1-12月,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共计实现销售收入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5%。2013年7月28日,由中国、缅甸、韩国、印度四国六方投资建设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经过3年建设的中缅油气管道跨国项目取得重要成果。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
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勘探领域和地区广泛,勘探程度和资源转化率较低,油气勘探潜力巨大。我国油气储产量增长已进入高峰期,这一高峰期可能延续到2050年左右。未来油气勘探发展的总趋势:一是从中新生界向古生界转移,二是从中国东部向西部转移,三是从陆地向海洋转移,四是从石油向天然气(含非常规天然气)转移,五是从中浅层向中深层转移,六是快速发展非常规油气领域,七是开发利用国外油气资源。4.投资必要性与企业发展战略关系:
根据以上全球及中国油气资源现状,加上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调整、非洲多国政局动荡,对油气行业和市场带来重大影响,利比亚部族冲突严重冲击石油生产,石油出口几乎中断,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地区,所以国内要大力发展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以减少中东因战争、冲突问题引起油气资源供给的不稳定。而且,勘探开发经验表明,中国油气勘查面临巨大的挑战:①在东部老油区,特别是长期勘探的远景区中,新发现的油气田和油气聚集规模降低,如新发现的油田绝大多数属于特低渗、低产、低丰度、高黏度等边际油田[5];②古生界和海域深水的勘探表明天然气发现的比例增大;③中国近海地区的新发现中,海水深度增大;④尚未勘探或工业性开采的远景盆地数目越来越少,陆上仅存青藏高原和内蒙中部地区的盆地等盆地。油气资源后备可采储量不足, 供需缺口大。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 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国内地质条件非常复杂, 勘探难度大, 导致中国油气资源的后备开采储量少, 特别是优质可采储量不足, 缺乏战略接替区。因此中国站在战略角度讲急需企业(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开发境外油气田。本次收购标志着惠博普正式进入油气资源开发行列,形成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结合公司在能源中、下游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公司的产业链及战略布局更趋完善,上、下游一体化的协同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另外,本项目也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利于开发国民经济发展所需战略性资源。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也很有必要性。
(二)社会意义:包括与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与我国境外投资战略和境外投资产业政策的关系等。
鉴于油气资源的重要性及我国石油自给自足率的严重不足,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油气工业发展,对本行业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随着全球石油市场变化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调整,我国积极调整油气开放和合作政策,改善油气境外投资环境,提高吸引力。
(1)坚定不移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积极拓展公司油气田装备有关业务,并切入EPC总承包市场,为公司持续发展与成长赢得更大、更多的市场机会;(2)不断积累石化行业节能环保技术,积极开拓现有环保装备及服务市场,将其培育成公司的重点业务之一;(3)加大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的投资力度,积极开拓思路布局国内天然气利用业务辐射网络,不断夯实公司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基础。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美国为代表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在国内贬值的同时在国外升值,导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总量规模快速增长;中国企业特殊的所有权优势使得其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入选世界500 强的企业逐年增多;中国的制度优势保证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中国将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中国以开放促改革,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顺应国际资本流动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中国经济正朝产业优化升级的层次发展。国内超过44万亿人民币的储蓄额和近3.7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境外投资奠定了有利基础。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不断上涨,迫使国内部分产业转移到国外,成为企业境外投资的驱动因素。其次,外交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境外投资高速增长。境外投资作为推动多双边经贸关系的主要方式将被提升到更高层次。
在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对企业和个人境外投资在审批流程、信贷、税收、融资保险、外汇管理等方面都将进一步给予政策支持。201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 年本)》,大幅放宽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国内审批要求。
四、项目背景及投资环境情况
(一)项目背景:包括投资方介入前项目基本情况,外方合作者基本情况,投资方如何介入项目,投资方对外考察、尽职调查、与外方谈判、其他竞争投资者等情况,与所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沟通情况等;
(二)投资环境情况:包括所在国家及当地政治、经济情况,与项目有关的税收、外汇、进出口、外资利用、资源开发、行业准入、环境保护、劳工等法律法规情况,当地相关行业及市场状况;涉及资源开发的,还应说明所在国家有关资源的储量、品质、勘探、开采情况;
(三)项目的外部意见及影响:包括所在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当地社区的意见,项目对所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2013 年,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整体趋缓,但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不断深化,以及政府投资促进政策的逐渐完善,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境外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大。受稳增长政策带动,投资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估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0%。
环境治理倒逼能源加快向清洁化方向发展。新一届政府加快简政放权,一些涉及能源、化工领域的行政审批权正在逐步取消和下放。取消了年产100万吨及以上新油田开发项目和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上新气田开发项目的核准,取消了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对外合作合同的审批;下放了非跨境、跨省(区、市)的油气输送管网项目的核准和分布式燃气发电项目的核准。
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国油气行业改革将全面深入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这一核心,系统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决定》提出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油气价格与税收制度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预计石油、天然气定价将进一步市场化,逐步实现价格的完全放开,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同时,打破行业壁垒,加快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进入油气行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多种所有制企业多方式、多渠道地进入油气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全行业以国有资本为主导,非公有资本平等、有效参与的市场经济体系。2013 年1 月国务院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国家将进一步放宽能源投融资准入限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能源领域,推进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以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等矿种区块招标为突破口,允许符合条件的非国有资本进入,推动形成竞争性开发机制。规范流通市场秩序,稳步推进石油分销市场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的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外领域。对民营企业进一步进入油气行业提供了政策保证和制度保证。
日前,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2014 年油气工作座谈会,部署2014 年重点任务。重点任务如下:一要继续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水平。增加天然气供应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抓手,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点。油气企业要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加快输配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扩大引进境外资源,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等。二要扎实推进国际能源合作。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油气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将积极争取财税、金融等方面政策,加大对老油田增产、页岩气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油气重大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四要有序推进油气体制机制改革,尽快研究提出支持油气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投向引导和综合服务,并通过多双边投资合作和对话机制,为投资主体实施境外投资项目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另外为便利和支持境内企业外汇资金运用和经营行为,提高境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拓宽境外企业后续融资渠道,规范对外债权的管理与统计,促进境内企业“走出去”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境内企业的境外投资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开发银行也拟定境外投资重点项目融资支持计划,并由国家开发银行在每年的股本贷款规模中,专门安排一定的贷款资金用于支持国家鼓励的境外投资重点项目扩大资本金,提高融资能力。以上都说明国家的政策是支持境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境外投资项目的。
五、项目内容
建设类项目
(一)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进度安排、技术方案、建设方案、需要建设的配套设施等;涉及资源开发的,还应说明可开发资源量、品位、中方可获权益资源量及开发方案等;
(二)主要产品及目标市场:包括项目主要产品及规模,产品目标市场及销售方案;
(三)相关配套条件落实情况:包括项目道路、铁路、港口、能源供应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及安排,项目土地情况及安排,项目满足当地环保要求措施,项目在劳动力供应和安全方面的安排和措施,加工类项目应说明项目原料来源的情况;
(四)财务效益指标:包括项目总销售收入、利润、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财务预测指标,以及中方投资回收期及回报率等预测指标。
并购类项目
(一)被收购对象情况:股权收购类项目应包括被收购企业全称(中英文)、主要经营范围、注册地、注册资本、生产情况、经营情况及资产与负债等财务状况,股权结构、上市情况及最新股市表现、主要股东简况,被收购企业及其产品、技术在同行业所处地位、发展状况等;资产收购类项目应包括被收购资产构成,专业中介机构确定的评估价,资产所有者基本情况等;
(二)收购方案:包括收购标的,收购价格(说明定价方法及主要参数),实施主体,交易方式,收购进度安排、对其他竞争者的应对设想等;
(注:并购类项目同时包括投资建设方面内容的,还应说明建设类项目所要求的各项内容,并说明项目综合财务效益指标。)
六、项目合作及资金情况
(一)项目合作方案:包括项目各方股比,出资形式,合作方式,收入和利润分配,产品分配,其他合作内容;
(二)项目资金运用:包括项目总投资,建设类项目的前期费用(中介费、勘探费等)、工程建设资金及其使用构成、流动资金的使用等,并购类项目的收购前期费用、收购资金及其使用构成,中方投资额及其使用构成等;
(三)项目资金筹措:包括项目资本金及各方出资,银行贷款及其他社会融资的构成与来源,项目用汇金额及来源等。
七、项目风险分析
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并提出防范风险的相关措施:国别风险,法律及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建设风险,外汇风险,环保风险,矿权及资源量风险,劳工风险,项目可能面临的其他风险;股权收购类项目还应分析企业运营风险。
因为此次境外投资项目是针对本公司的一家全资子公司香港惠华环球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资收购,如果未来宏观经济环境或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导致油气价格持续低迷,则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会存在自身经营风险,第二是来自投资所在地的政治、市场、法律、汇率和利率等方面的外部风险;三是来自国内不完善的投资环境;四是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企业可能缺乏有效监管;最后一个就是来自国企或者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产生的竞争风险。
八、其他事项
(一)项目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项目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九、附件目录
(一)《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第十七条要求随项目申请报告提供的有关文件;
(二)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