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版
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2016年1月1日
起施行(附解读)
新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为您介绍《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并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财政部部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楼继伟
国家档案局局长 李明华
2015年12月11日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有效保护和利用会计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管理会计档案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会计档案是指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等过程中接收或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会计资料,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
第四条 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
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
第六条 下列会计资料应当进行归档:
(一)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二)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三)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四)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及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资料。
第七条 单位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会计档案。
第八条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内部形成的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一)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
(二)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
(三)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
(四)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
(五)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六)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
第九条 满足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单位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
第十条 单位的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会计管理机构)按照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负责定期将应当归档的会计资料整理立卷,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第十一条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一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管。因工作需要确需推迟移交的,应当经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同意。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三年。临时保管期间,会计档案的保管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且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第十二条 单位会计管理机构在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移交手续。
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
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
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
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第十四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十五条 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执行,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应当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十六条 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第十七条 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
第十八条 经鉴定可以销毁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拟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第十九条 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纸质会计档案应当单独抽出立卷,电子会计档案单独转存,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第二十条 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一条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各方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以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承接业务单位保存,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二条 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者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当由原各单位保管。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需要移交给建设项目接受单位的,应当在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后及时移交,并按照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四条 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有关负责人负责监督。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第二十五条 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境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单位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处罚。
第二十八条 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九条 不具备设立档案机构或配备档案工作人员条件的单位和依法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其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档案局,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8月2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同时废止。
附表:1.企业和其他组织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略)
2.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略)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就《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答记者问
为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会计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对原《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以下简称原《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发布了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近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有关负责人就新《管理办法》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修订出台新《管理办法》的背景和过程。
答:198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1998年对该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原《管理办法》实施10多年以来,对规范和加强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档案的内容范围、承载形式、管理手段、利用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原《管理办法》已经无法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表现在:(一)随着各单位信息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电子形式产生、传输、保管,形成了大量电子会计档案,需要予以规范。(二)随着我国会计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原《管理办法》的有关表述已不再适用,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利用、销毁等方面的规定需要相应予以调整或完善。
为做好原《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从2012年开始,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陆续组织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地区开展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试点工作;2013-201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针对电子发票的入账和保管问题多次开展研讨,并组织部分企业和地区开展电子发票及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综合试点工作。随着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电子发票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2014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着手修订原《管理办法》,形成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先后于2014年12月、2015年5月向社会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草案)》。2015年9月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组织有关专家集中研究讨论《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草案)》,最终形成新《管理办法》。
问:修订出台新《管理办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一是有利于推动互联网创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新《管理办法》肯定了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电子会计凭证的获取、报销、入账、归档、保管等均可以实现电子化管理,将大大推动电子凭证的在线传递和线上应用,为互联网创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有利于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新《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不再打印纸质归档保存,同时要求建立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完善销毁流程,推动会计档案销毁工作有序开展。这些新的规定将节约大量纸质会计资料的打印、传递、整理成本以及归档后的保管成本,减少社会资源耗费,推动节能减排,有利于形成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三是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大数据的支撑,需要通过广度信息聚合、深度数据挖掘、扁平网络传递,实现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电子会计档案是电子会计资料的归属,新《管理办法》明确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会计档案范围,将大力推动电子会计数据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更多维度、更具参考价值的会计信息。
问:新《管理办法》在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答:新《管理办法》共31条,与原《管理办法》相比,主要作了以下调整:一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二是增加并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三是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四是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五是调整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并延长了会计档案向单位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期限。
问:明确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是此次修订的重点,新《管理办法》对电子会计档案作了哪些方面的规定?
答:新《管理办法》在会计档案的范围、保管、移交、销毁等方面对电子会计档案均进行了相应规定,主要包括:一是将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了会计档案的范围,规定会计档案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二是规定满足一定条件时单位内部生成和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三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四是要求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问:新《管理办法》提出了电子会计资料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条件,具体包括哪些条件,应如何理解?
答:为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对于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的方式,新《管理办法》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来源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二是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能够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归档格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三是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接收、管理、利用电子会计档案,符合电子档案的长期保管要求,并建立了电子会计档案与相关联的其他纸质会计档案的检索关系;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子会计档案被篡改;五是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六是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不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七是电子会计资料附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以上要求中:第一、七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真实,第二、三、六项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第四、五项规定是确保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单位内部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六项规定;单位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必须同时满足第一至七项规定。
问:新《管理办法》增加了会计档案鉴定销毁的相关内容,并修改了监销的有关规定,主要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会计档案的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中鉴定销毁工作是档案销毁的前提和基础。原《管理办法》规定了会计档案销毁的具体程序,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但未明确销毁前的鉴定工作和有关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销毁的最主要责任归于单位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对于远远超过最低保管期限且符合销毁条件的会计档案,单位负责人一般也不愿销毁,大量已失去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占据了储存空间,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新《管理办法》增加了鉴定销毁环节,要求“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对保管期满,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可以销毁。”
监销是保证销毁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的一项制度安排。原《管理办法》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会计档案销毁属于单位的内部管理事务,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再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既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也难以真正发挥监督作用。为此,新《管理办法》删除了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监销的规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单位内部组织监销的有关要求,即“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组织会计档案销毁工作,并与会计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会计档案销毁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进行清点核对;在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问:新《管理办法》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主要理由是什么?
答: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对机关和企业文件材料的定期保管期限进行了调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分别将企业管理类档案和机关文书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统一为10年、30年。另外,会计档案在很多民事案件中都作为重要证据,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但大部分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都低于20年。为便于单位档案的统一管理,并结合会计档案的实际利用需求,我们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问:新《管理办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财政部、国家档案局打算如何安排贯彻和执行?
答:新《管理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贯彻落实好新《管理办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广泛开展新《管理办法》的宣传培训工作,引导各部门、各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和会计、档案工作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管理办法》的内容和要求。二是加快制定新《管理办法》的新旧衔接办法,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做好会计档案的新旧衔接工作。三是根据新《管理办法》编写解读材料,对此次修订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确保新《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
第二篇:2016会计继续教育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选择题
1.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共有(31条)。
2.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施行时间是(2016年1月1日)。3.会计档案鉴定发现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应当(可以销毁)。4.会计凭证进行分开组卷的时间依据是(按月组卷)。
5.对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的部门是(会计部门)。
6.会计档案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7.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
8.《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何时算起(从所在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9.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 10.财务会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计划、预算、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
11.单位合并后原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1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13.凡是具备单独会计核算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这是会计档案特征中的(普遍性)。14.《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以(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
15.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如何处理(由原单位保管)。16.会计账簿进行组卷的时间依据是(按年组卷)。
17.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
18.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如何处理(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19.会计档案鉴定发现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20.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如何处理(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判断题
1.财务报告类会计档案具体包括:月度、季度、半、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正确)
2.会计档案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正确
3.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电子会计资料也必须打印纸质归档保存。错误
4.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没有肯定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错误 5.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会计档案的范围后,企业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可以不具备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的功能。错误
6.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正确)
7.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正确)
8.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单位负责人不需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错误)9.单位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应当口头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错误 10.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错误)11.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和纸质会计档案销毁的程序完全一致。(错误)12.应该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正确)
13.电子会计资料的电子签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正确)14.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只在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即可。(错误)
15.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正确)
16.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电子会计资料也必须打印纸质归档保存。错误
17.电子会计资料来源应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正确)
18.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正确)
19.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可根据需要对会计档案进行拆封。(错误)20.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正确
21.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是会计档案,固定资产卡片和辅助账簿不是会计档案。(错误)
第三篇:2016会计继续教育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选择题
1.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共有(31条)。
2.最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施行时间是(2016年1月1日)。3.会计档案鉴定发现确无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应当(可以销毁)。4.会计凭证进行分开组卷的时间依据是(按月组卷)。
5.对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的部门是(会计部门)。
6.会计档案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7.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
8.《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何时算起(从所在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9.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
10.财务会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如计划、预算、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11.单位合并后原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1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
13.凡是具备单独会计核算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这是会计档案特征中的(普遍性)。
14.《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以(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15.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如何处理(由原单位保管)。16.会计账簿进行组卷的时间依据是(按年组卷)。
17.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18.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如何处理(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19.会计档案鉴定发现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
20.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如何处理(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
判断题
1.财务报告类会计档案具体包括:月度、季度、半、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正确)
2.会计档案包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传输和存储的电子会计档案。正确
3.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电子会计资料也必须打印纸质归档保存。错误 4.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没有肯定电子会计档案的法律效力。错误
5.电子会计档案纳入会计档案的范围后,企业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可以不具备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资料的功能。错误 6.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或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置。(正确)
7.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正确)
8.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单位负责人不需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错误)
9.单位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应当口头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错误 10.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属于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错误)11.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和纸质会计档案销毁的程序完全一致。(错误)12.应该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正确)
13.电子会计资料的电子签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正确)14.单独抽出立卷或转存的会计档案,只在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即可。(错误)
15.电子会计档案的销毁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电子档案的规定,并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会计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管理机构共同派员监销。(正确)
16.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符合条件的会计凭证、账簿等电子会计资料也必须打印纸质归档保存。错误 17.电子会计资料来源应真实有效,由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和传输。(正确)18.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正确)
19.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可根据需要对会计档案进行拆封。(错误)20.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正确
21.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是会计档案,固定资产卡片和辅助账簿不是会计档案。(错误)
一、单选题
1、《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次修改是在()年。A、1998 B、1999 C、2000 D、2001 【正确答案】A
2、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A、记账凭证
B、发票
C、火车票
D、收据
【正确答案】A
3、会计档案鉴定工作应当由()牵头,组织单位会计、审计、纪检监察等机构或人员共同进行。A、会计机构
B、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C、销售部门
D、审计部门
【正确答案】B
4、单位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A、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
B、出纳
C、记账人员
D、审计人员
【正确答案】A
5、单位的会计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寄运或者传输至()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A、省内
B、省外
C、境内
D、境外
【正确答案】D
6、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年。A、20 B、30 C、40 D、50 【正确答案】B
7、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算起。A、第一天
B、第一个月初
C、第一个月底
D、第一个季度末
【正确答案】A8、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由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管。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A
9、单位会计管理机构临时保管会计档案最长不超过()年。A、一
B、二
C、三
D、四
【正确答案】C10、原始凭证保管期限为()。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本次修订《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包含()。A、完善了会计档案的定义和范围
B、增加并明确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年,再移交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保 C、完善了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
D、明确了会计档案出境的管理要求
【正确答案】ABCD2、会计档案范围包括()。A、会计凭证类
B、会计账簿类
C、财务报告类
D、其他类
【正确答案】ABCD
3、下列属于会计账簿的有()。A、总账
B、明细账
C、日记账
D、固定资产卡片
【正确答案】ABCD
4、下列属于财务报告种类的有()。A、月度财务报告
B、季度财务报告
C、半财务报告
D、财务报告
【正确答案】ABCD
5、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包括()。A、永久
B、10 C、20 D、30 【正确答案】ABD
6、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和已保管期限等内容。A、名称
B、卷号
C、册数
D、起止
【正确答案】ABCD7、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A、准确
B、完整 C、可用
D、安全
【正确答案】ABCD
8、下列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30年的有()。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总账
D、明细账
【正确答案】ABCD
9、下列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10年的有()。A、月度财务报告
B、银行余额调节表
C、银行对账单
D、纳税申报表
【正确答案】ABCD
10、下列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永久的有()A、财务报告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D、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正确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法规,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Y、对 N、错 【正确答案】Y
2、单位应当定期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鉴定,并形成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Y、对 N、错 【正确答案】Y
3、单位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的,应当在签订的书面委托合同中,明确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求及相应责任。(Y、对 N、错 【正确答案】Y
4、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Y、对 N、错 【正确答案】Y)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电子签名的,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形成电子会计档案。()Y、对 N、错 【正确答案】Y
6、会计档案保管年限最长为30年。()Y、对 N、错 【正确答案】N
7、纸质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保持原卷的封装。()Y、对 N、错 【正确答案】Y
8、建立电子会计档案备份制度,能够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Y、对 N、错 【正确答案】Y
9、电子会计档案移交时应当将电子会计档案及其元数据一并移交,且文件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Y、对 N、错 【正确答案】Y
0、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接收电子会计档案时,应当对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能接收。()Y、对 N、错 【正确答案】Y
第四篇: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1.0目的: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更好地为公司经营管理服务,制订本办法。2.0适用范围: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3.0职责:
3.1财务经理:负责制定会计档案的各项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3.2会计档案管理员:负责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3.3秘书处:负责对财务部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4.0定义: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4.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4.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4.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会计科目明细表,会计审计报告、其他财务报告。
4.4税务报告类:月度、季度、纳税申报表、税务文件。
4.5财务预算报告类:月度、季度、财务预算报告,包括预算编制报告、预算差异分析报告、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预算报告。
4.6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业务报告审批单,经济合同,请示报告书,各类会计档案清册。
4.7电子文件类:记载会计档案的光盘、磁盘、磁带等。4.0 工作程序:
4.1 会计档案管理员:由财务部指定专人负责,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4.2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
4.2.1财务部档案管理员对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负责整理立卷、编号并装订成册,注明名称、卷号、册数、起止。
4.2.2财务部档案管理员对会计档案立卷后,应按照4.0所述类别分别归档保管。4.2.3已经立卷归档的会计档案,任何人不得私自拆封或抽换。确需拆封重新整理的,经财务经理批准后,方可拆封整理。4.3会计档案的保管:
4.3.1公司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由财务部负责保管。
4.3.2会计档案应存放于有一定防盗和防火功能的档案柜中,不得随意堆放,档案柜钥匙由专职人员保管,备用钥匙由财务经理保管。
4.3.3以电子媒介形式存储的会计档案资料,应当根据公司计算机安全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备份管理并储存在安全的场所。
4.3.4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开始。
4.3.5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如发现会计档案被人非法销毁、丢失、隐匿、涂改、复印、长期借阅不还等情况,应立即报告财务经理和主管经理进行调查。对违纪者,按公司奖惩规定予以处罚。
4.4会计档案的借阅:
4.4.1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建立查阅登记簿,全面登记会计档案的查阅情况。
4.4.2公司内部非财务人员因业务需要查阅会计档案,事先应当经过财务经理的批准,并按规定办理查阅登记手续。
4.4.3公司内部非财务人员因业务需要复印会计档案,事先应当经过财务经理的批准,复印资料必须由财务人员进行,并按规定办理查阅登记手续。非财务人员不得单独接触会计档案。4.4.4政府主管机关或外单位因业务需要查阅会计档案,事先应当经过财务经理、总经理的批准,并按规定办理查阅登记手续。
4.4.5借阅者查阅资料时,档案保管员应在现场陪同,借阅者归还时要检查资料是否完整,并办理注销借阅手续。
4.4.6会计档案原则上不得借出财务部或档案管理室。确因业务需要,应取得财务经理及总经理批准。借出会计档案时,经办人员双方必须进行全面的数量清点并做好登记记录。4.4.7非控股股东单位需要查阅、调阅公司会计档案时,应取得控股股东单位的同意。4.5会计档案的销毁:
4.5.1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档案管理员提出销毁意见,财务部会同秘书处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并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报总经理、上级主管公司财务部及董事长批准后放可销毁。
4.5.2对涉及公司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和法律纠纷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保管,直至案件结束为止。
4.5.3档案销毁前,应按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的项目逐一清查核对,并由财务部和秘书处共同派员监销。
4.5.4监销人必须亲临销毁现场,监督档案如数完全销毁。
4.5.5会计档案销毁后,经办人应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日期,以示负责,同时将监销情况写出书面报告,报送财务经理、上级主管公司财务部,并归入档案备查。5.0 相关附件和记录
5.1附件1: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5.2附件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5.3附件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5.4附件4: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5.5附件5:会计档案借阅登记表 5.6附件6:会计档案管理流程图 6.0参考文件
6.1《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98)财会字第32号)
第五篇:《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统一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管理会计档案。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第五条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三)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四)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第六条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当会同会计机构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第七条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档案查阅、复制登记制度。
第八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第九条本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各类会计档案的保管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所列期限执行。
各单位会计档案的具体名称如有同本办法附表所列档案名称不相符的,可以比照类似档案的保管期限办理。
第十条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除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由本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
(四)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十一条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第十二条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
第十三条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后原单位解散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经各方协商后由其中一方代管或移交档案馆代管,各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单位分立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相关方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单位因业务移交其他单位办理所涉及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原单位保管,承接业务单位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对其中未结清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原始凭证,应当单独抽出由业务承接单位保存,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五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解散或一方存续其他方解散的,原各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由合并后的单位统一保管;单位合并后原各单位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仍应由原各单位保管。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在办理竣工决算后移交给建设项目的接受单位,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七条单位之间交接会计档案的,交接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的单位,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负责人监交。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交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八条我国境内所有单位的会计档案不得携带出境。驻外机构和境内单位在境外设立的企业(简称境外单位)的会计档案,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报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1984年6月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自本办法执行之日起废止。
附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