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

时间:2019-05-13 08:2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

第一篇:第七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

第七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一)

一、解释性新闻

1、定义:

解释性新闻是以解释新闻事实为主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充分地运用背景材料和相关的事实来解释说明新闻事实的成因,揭示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2、特点:

A、对新闻事实是以“解释”为目的,而不是以“报道”为目的 B、对待新闻六要素方面,它侧重于“为何”

C、大量使用有关背景材料来完成“解释”的任务

3、解释性新闻的写作要求

A、遵循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用背景材料来解释新闻事实,而不能用议论来代替解释

B、扩大视野,从广泛的背景下去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 C、把握好解释的程度,既要注意解惑答疑,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力避繁琐唠叨

二、调查性新闻

1、定义

调查性新闻是对隐瞒了的消息经过调查弄清真相后进行的公开报道,它比一般新闻写得详细,篇幅也较大,采写时间较长。西方称之为“揭丑篇”,我国称之为“曝光篇”。优点:有利于新闻媒介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使报纸更顺应时代的发展

有利于挖掘被隐瞒的重大新闻,从而开辟报纸自己的生存空间

有利于培养优秀的记者

局限:调查性新闻的旨趣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采写的阻力大,难以成为日常报道的主力

调查性新闻往往缺乏时效性

3、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A、展现调查的过程和方式 B、进行细致的分析

C、简洁地勾勒新闻事件的一些场景和细节

三、预测性新闻

1、定义

预测性新闻是立足于事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报道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是对读者关心的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的变动趋势,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式的报道。

2、预测性新闻的特点

A、超前性

B、引导性

C、探索性

3、预测性新闻的写作要求

A、以事实为依托展开分析,努力表明预测的依据

B、要有预见性,能见微知著,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C、努力表明预测的权威性,增强报道的说服力(他人预测 ;记者预测)D、既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也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

四、开拓性新闻

1、定义

开拓性新闻是一种将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写作结合起来的报道文体,它不是就现成的事实写成的报道,而是主动将一些处于较深层次的,或是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社会内容,经过抽样检测,数据分析等调查手段,进行加工处理后写出的报道。

2、开拓性新闻的特点

A、是记者主动开拓撰写的报道 B、是催化显形的产物 C、用数据指标说话

3、开拓性新闻的写作要求

A、合理制定检测项目,精确统计检测数据 B、加强对比,从比较中凸现检测对象的特征

C、寻找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利用相关系数来间接反映对象的特征

五、分析性新闻

1、分析性新闻是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记者的分析,帮助读者认清新闻事实的本质,并展望其发展趋势的深度报道。

六、复合新闻

将一些有价值,有广泛社会影响,并在读者心中潜伏着悬念的旧事、旧闻,在具有新动向,新变化和新发展的情况下,趁机旧事重提,复活为崭新的新闻。

复合新闻的报道对象必须是与过去的某一新闻热点遥相呼应的。

第八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二)

一、连续报道

1、定义:

连续报道是在一个时期内,以一个事物的有关情况或是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为线索的持续报道形式,一般用于追踪重大事件或是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或是阶段性的结果迅速加以报道。

2、连续报道的特点:

A、报道连续及时,吸引力大

B、报道持续时间长,牵动面广,有较宽的覆盖面

C、是一种进行式的报道,整个报道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3、连续报道的写作要求

A、要有预见性,选好重大题材

B、以事件发展过程为线索,深入挖掘新闻事实的内蕴 C、把握报道节奏,疏密有致地表现事件发展过程

D、在连续报道中不断注意报道造成的社会影响,重视信息反馈调节机制的功能

二、系列报道

1、定义

系列报道是指围绕某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进行的多次性报道,系列报道由若干独立的报道篇什组成,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受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3、系列报道的写作要求

A、要有涵盖性很强的主题来综合组织全部报道内容

B、多侧面或多层次地去展示和表现主题,而不应重复或是重迭地去表现主题

C、要注意系统内部的组合效应,完善系列报道的整体结构

三、组合报道

1、定义

组合报道是将同一主题的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来源的新闻稿件组装在一个版面上,让读者从稿件的整体联系和对比反差中,去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把握报道意图。

2、组合报道的写作关键是:各篇间的组合。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A、集束法 B、对比法 C、干枝法 D、点睛法

四、问题讨论

1、定义

问题讨论是新闻传媒就某一问题发动群众参与讨论或辨论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

2、问题讨论的特点是打破了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新闻传媒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问题讨论的实质是,是由编辑部出题目,发动广大受众参与制作的一篇大文章。问题讨论的题目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能引起广大受众注目和讨论的问题。

3、如何提出讨论题目?

A、由编辑部主动提出讨论题目

B、由读者提出讨论题目,编辑部借题发挥引出话题 C、讨论的题目是读者对报上报道的内容存在不同意见反馈而来的,报社觉得提出讨论有助于问题深化,于是将其提出

第九章 通讯概说

一、通讯的含义

是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体中一种主要的报道体裁。它是一种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详细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及社会情况、工作问题等的新闻体裁,它往往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出一种思想,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种经验,一个问题。

二、通讯的特点

1、新闻性

2、形象性

3、评论性

三、通讯的种类

1、人物通讯;

2、事件通讯;

3、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

5、专访;

6、新闻小故事。

四、通讯的结构

1、纵式结构

2、横式结构

3、纵横结合式

第十章 各类通讯的写作 一: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一种具体而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的事迹、经历的新闻体裁。

3、人物新闻的报道对象

A、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或者是某一个先进人物,或者是一个先进集体)B、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或正处于转变中的人物的报道 C、对一些丑恶人物的揭露性报道

4、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

(1)、运用多种写作手法,集中笔墨努力把人物写活

(2)、着力从人物的具体事迹中,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并努力挖掘人物身上的时代特征

(3)、要注意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事件通讯

1、定义

事件通讯是详细地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

3、事件通讯的三种报道形式 A、单项事件的始末纪实的报道

B、一个主题统帅下,几个相关联的事件串在一起 C、新闻小故事

4、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

A、以人记事,以事带人,要处理好事件与人物的关系 B、叙事完整、清楚、生动

C、选取好的角度,并提炼好的主题

三、工作通讯

1、定义

工作通讯是通过报道和分析当前实际工作中的经验、问题、教训等,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通讯形式。

3、工作通讯的写作要求

A、敏锐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及早地报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切合当前的工作需要;

(问题主要是: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出来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解决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B、深刻地分析经验、剖析问题,有力地解答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疑惑,阐述问题和经验力求透彻;

C、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生动地分析问题,形象地传播经验,努力增强工作通讯的可读性。

四、风貌通讯

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通讯报道,它一般是反映新貌,抓住特色,点面结合,开阔读者视野,增长读者知识,给人以美感和现场感。

2、风貌通讯的类别 A、见闻类 B、巡礼类: C、侧记类:

3、风貌通讯的写作要求

A、以点面结合的手法,写出事物的全貌 B、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事物的新貌

C、在写景状物中贯穿一个“情”字,间接抒发作者的心怀(可以依附于景抒情;依附于事抒情;也可将写景、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以此来抒情)D、写景过程中要穿插丰富的知识,并努力使文笔增趣

五、专访

1、定义

又称访问记,它是对事先选定的专门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的纪实性通讯。专访一般是对某一个人物或某几个人物的专门访问,所以又习惯称之为“人物专访”,但它又并非专门报道人物本身,一般来说,它是通过对人物的专访,或报道某个人物,或报道某一事件,或回答广大受众迫切关心的某一问题。

2、专访的类别

A、人物型专访:报道某一新闻人物的事迹、经历、爱好、品德、性格等。

B、事件型专访:介绍某一新闻事件或历史事件。C、问题型专访:以解答某一问题为主的专访。

3、专访的写作要求

A、明确目的,选好专题

B、注重谈话纪实,增强专访的现场感 a、保留谈话的本来风格;

b、记叙采访情景,再现访问现场;

c、处理好记者在专访中的地位和作用。

C、有目的地勾勒人物形象,从人物的谈话中写人物,写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

第二篇:谈深度报道的写作

谈深度报道的写作

邓涛 魏曦

深度报道是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全息组合、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其特点是“统摄性的思维(一种驾驭、吸收并凝

聚各种信息的思维方法①)+相关事实的组合”,它的迅速崛起是与我们周围世界 的日益扩大、社会化联系的日益广泛、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撰文指出:深度报道产生和崛起 的真正社会本质,是由于在人类生活的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的背景下,受众头脑

中“文化地图”大面积失效所造成的。深度报道“深”就深在以现实问题的解释

分析为核心,为呈“点”状分布的有关新闻事实,编织出一个正确地确定其社会 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来;“深”就深在“新闻解读”的方式上,把新闻传播中的

事实信息与理性信息贯通起来,用解读主体的理性探索、思想诉求,发掘出人们

想象不出的信息;深度报道让大众传播的文本意义具有厚度、深度和力度,广大

受众由此跨入理性世界,获得新闻题材的深层意义。②

选题何处觅

选题对于新闻报道非常重要。深度报道的选题,指的是记者对有关报道领域、范

围、重点的抉择。确定选题,关乎传媒的影响力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深

度报道的选题往往集中在对公众利益有重要影响的领域。以下四大领域通常是深

度报道选题的生成地:

1、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

2、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

3、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弊端;

4、重大突发事件。③

《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和《湖北日报》的“解读·背景”专版,还有《 财经》杂志的多数选题,读者关注、业界推崇。它们是如何选题的呢?报道的“ 重头戏”都有哪些?

选题——以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为例:该版是一个以可预见的近期热点问题、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政策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版面,它以重要性和公众关注

度为选题标准,为读者提供事实和认识层面的深度报道。

有专家学者认为,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扩大自身影响、提升自身地位、参与舆论形成、左右传播方向的重要机遇。《北大幼儿园事件》可视为“特别

报道”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上乘之作。2004年8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幼儿园发生持

刀行凶事件,15名儿童及3位教师受伤,其中一名儿童经抢救无效死亡。专版编辑

立刻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火速派出记者进行采访,用最快的速度推出《北京发

生幼儿园惨案 门卫连砍15幼童》专题,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听到有 人喊“救救孩子”》、《儿外科4016病房5小时见证》、《专家态度 方新:必须

对幼儿工作从业者进行心理健康筛查》4篇稿件,全程实录惨剧的来龙去脉,是在

京各媒体中第一个提出“幼儿园安全”问题的报纸。

选题——以湖北日报《解读·背景》为例:近一年多来,其所涉及的层面包括宏

观、中观、微观,解析报道的内容基本涵盖了重大政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重要法规、重大事件、重大灾难、重大民生、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建设成就和人

们常见但并不深知的较普遍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以及与城乡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世界**日”等新闻视野范围。《解读·背景》版确立的选题标准有三:新闻题

材要有当下时代极度关注的程度;新闻题材要有阔大的纵横背景和解读空间,内中

蕴藏有足够的现实意义;新闻题材具有决策者与社会群体性关注的视角。

选题——以《财经》杂志为例:杂志的强项是“敏感到位的经济政策分析+揭黑报 道”,从创刊号的“琼民源”到后来的“君安震荡”、“基金黑幕”、“银广夏

”、“庄家吕梁”、“亿安科技”、“蓝田”、“德隆”等,揭黑报道一直是《

财经》最有威慑力的“重磅炸弹”。据杂志创办人胡舒立介绍,他们对宏观经济

政策变革、事件或人物报道大致的操作模式,一是调查性报道,对某一事件进行

调查,然后把事实真相说清楚,通过案例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比如,封面故事《

珠光讼案》调查前后持续了三、四个月,文章成熟后等待时机刊登。二是事件性

报道,即当新闻事件发生后,立即做出反应,但时间比较短,不是研究完整的案

例,而是记叙和分析正在发生的事件,分析背景、深层原因和未来走向。比如发

表的《逐鹿广发证券》。三是对大的政策变局进行前瞻性报道分析,比如《乡权

之变》,讲述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税的取消,农村基层政权将会发生的变

化,政策性比较强,属于趋势性报道。

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委员会设立了两个新奖项:解释性新闻奖和调查性新

闻奖,这被学界认为是深度报道学术地位的最终确立。深度报道在中国改革开放

历史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堪称中国新闻界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

从1986年开始,全国好新闻评选也设立了“深度报道”奖项;次年被称为是“深

度报道年”。弹指回眸,曾参加评选工作的时统宇研究员总结说:新时期中国深

度报道的魅力在于对国计民生的新闻关注和人文关怀,其实施的舆论监督卓有成

效,它造就了一代编辑记者。④

背景很重要

深度报道文本的灵魂不在前景(指作为报道对象的新闻主体事实),而在背景。

背景即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

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深度报道写作的成功与否,一个关键性指标是背景的综合运用是否成功。记者要强化新闻背景的说明意识。

综合运用的前提,是要区分各种背景材料。一般说来,深度报道常用的背景主要

包括: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个人背景、知识背景等。事实上,很少有深度报道

在行文中只单一使用一种背景,它总要选择一定的叙事方式(主要是转喻的叙事

方式)将各种背景与前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文本。因为在多数情况下,新闻事件的发生总离不开历史与社会这种时空上的两重维度,而且总有表层的背

景和深层的背景。深度报道要根据时空上的接近性来整合背景。任何一篇出色的

深度报道在背景的应用上总有以下特点:背景与新闻事件之间,背景与背景之间,衔接自然,联系紧密,目标一致,层次清晰。⑤

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是一种提供背景的分析性的报道,目的是通过记者的解释,来帮助读

者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林兹特诺姆认为,所谓解释性报

道就是在报道新闻事件中补充新的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应性的”事实,这样就能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

西方国家公认美国《纽约时报》的解释性报道较为出色。例如,1912年英国豪华

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近美国不远处撞冰山沉没,千余乘客中有700余人丧生。

这一消息被西方各报登在头版头条。《纽约时报》除报道新闻外,同时配上背景

材料,说明该船何时建造,耗资多少,豪华程度,何时开始航行等。这些材料为

它报所无。因此,常用解释性报道和重视资料建设是分不开的。⑥

采写原则与注意事项

1、解释性报道的最高理想是完全用事实来解释事实,具有 客观性的反映记者主观的观点和意见;

2、交代新闻背景并做出解释,讲明新闻事

实在某些背景下的意义;

3、深刻理解报道涉及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及相关各个领域 的知识;

4、不断地追究新闻的深层因果关系;

5、在事实中发现并建构解释新闻 的逻辑关系;

6、用通俗的语言完成对新闻的解释。

解释性新闻的写作要求,把Why(为什么)作为高潮和重点,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反映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多数为层层剥笋和步步深入的写法,按照逻辑思维安

排材料。夹叙夹议是解释性报道的一个写作特点。解释性报道既有最新的新闻事

件材料,也有背景材料,还有作者、专家等的解释、分析。在解释分析之中,多

说明,少议论。较多地引用权威人士的分析。适当使用文学的手法。

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比较系统、深入揭露问题的报道形式,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

国,由早期的揭丑报道发展而来的新闻报道品种。⑦这类报道着重深入报道已发

事件的隐蔽的内在原因,以及诸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报道要体现“调查的展现 ”和“观点的交锋”。

采写原则与注意事项 采写调查性报道时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方法包括:

1、不断

地质疑,不断地求证;

2、不要忽视任何线索和细节;

3、借鉴侦探和律师的工作

方法;

4、在法律范围内行事;

5、勇气、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6、高度的警惕

和防范;

7、用冷静客观的文笔披露不被人们所知的内幕。

新闻记者必须掌握事情的全部材料,对所报道的有关情况调查得一清二楚。对有

关事实或问题拿捏不准时,建议进行必要的咨询——请专家、律师,党组织、政

府部门,当事人、见证人一道把关。为了表明调查材料的真实可靠,调查性报道

一般要交代调查材料的出处,有时还要简明地交代报道者调查研究的方法、过程 等。⑧

参考文献:

①刘海贵 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二 版,72页。

②黄家雄:《在两个契合中进行解读》——《湖北日报》新设《解读·背景》版

评析,《新闻战线》,2005年第7期,56页。

③高钢:《新闻写作精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300-301页。

④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1-32页。

⑤杜骏飞 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192-200页。

⑥陶涵:《新闻学传播学新名词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8 5页。⑦余家宏等:《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171页。

⑧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238-245页。

(作者分别是湖北教育学院新闻专业教师、报》经济部编辑)

《楚天都市

第三篇:深度报道如何写

深度报道如何写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二)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四、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一)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往往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

(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既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又是宏观、微观兼备,还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透视。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中的“why”和“how”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

;在“what”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三)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最后,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预设、捕捉和集成

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

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深度报道的采访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事实与假设之

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采访/调查所需要的。

二、捕捉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已然不客观了。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采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一次,好莱坞电影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狠狠嘲讽了一把CNN和BBC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你还能说 CNN、BBC代表着客观世界吗?

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BBC。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只是,在采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新闻采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电影《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电影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采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小说。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小说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采取“拿来主义”。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

1.民族志/田野法。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假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

种诉诸采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2.直面采访法。即通常记者采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的采访法。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面对面采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采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采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刘采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通常,采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刘韧后来将这类采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电话采访。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采访”。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采访法,而直面采访法又胜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则胜于MSN采访。但电话采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4.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百度法/谷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计划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可以不客气地说,百度法/谷歌法正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采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百度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书面采访法。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问卷法。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

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目前业已被报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政府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采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座谈会法。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采访。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

素材采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小说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采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所谓好看的新闻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垃圾挡在门外的关卡。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小说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采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视频媒体的关键所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

,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

最近,Linda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Linda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

1.利用好一手采访素材。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善于作要点笔录。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利用好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多次修改。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

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

所谓深度报道、深度采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侦探任务,先有假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

每采访一次社会事件就要剖析一个社会现象或潜规则,这个要求着实令记者们困惑。一次人质绑架事件解剖了社会人文生态,一次矿难揭示了地方利益关系链。那么,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呢?总不能再解剖一次吧。但无论如何,吃深度报道这碗饭,读者的期待就是这样,否则,深度报道便无法与快速时效的新闻消息比拼。

第四篇: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写作要素

体育新闻深度报道写作要素

本文以体育新闻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参考普通新闻学深度报道相关理论和体育文化相关知识,对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概念作了界定,并通过对大量优秀的有深度的体育新闻报道作品的剖析与梳理,从内容层面上归纳出了“多向选题、新颖角度、理性剖析、人文情怀、专项知识”等5种写作要素,以期为平面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和经验支持。

第五篇:谈深度报道的导语写作

谈深度报道的导语写作

来源:http://www.xici.net/b244699/d62371862.htm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弄个好的开头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也常听人说:开头弄好了,文章也就写完一半了。其实,很多时候这句话说的是不错的。因为,一篇文章从定题、搜集资料、构思到动笔写是需要一段酝酿过程的,而这个过程结束了,并把文章开头弄出来了,说明你对这篇文章的结构、内容等等都“胸有成文”了,接下来要做无非就是手持令箭派那些文字“士兵”去演兵场上排队了。

作为记者,一旦采访工作结束,往往难以下笔,直到要快交稿了,才憋出开头来,一旦开头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一泻千里,一篇长文章两三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常有一气呵成之感。如果说灵感对写文章的人很重要,那么我认为开头写出来了,就好比是灵感的河流拉开了闸口,就不怕激流不能喷涌而出了。

开头,学名叫导语。

看看工具书的解释:“导语就是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新闻开头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当代新闻文体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辞海》(修订版)则说:导语为“新闻工作术语,在一篇较长的报道开头,用简洁的话介绍主要的内容,提示它的主题思想,以便引导读者进一步阅读全篇”。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上讲,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晦涩无味、繁冗难读、不知所云、空话套话成堆等等,谁还愿意看下去,如果确实报道选题好,读者即使不忍弃下这篇文章,也会跳过导语往内容里看的,那样,好一大段导语岂不是白写。不信,我试举两个别人举过的例子给您看看:

导语:在昨日召开的全县农村廉政监督小组职能发挥经验交流会上,ΧΧ镇、ΧΧ镇、和ΧΧ镇ΧΧ村、ΧΧ镇ΧΧ村等单位,分别在会上作了有关农村廉政监督职能方面的经验介绍„„。

——题目:ХХ县涌现一批农村廉政先进单位

导语:今年春运期间,我省交通运输部门和各运输企业,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安全教育,加强运输市场市场和综合监控管理,严格开展车船及配套设施安全质量检修,合理安排运力,圆满地完成了今年春运工作任务。

——题目:《ΧΧ省召开春运表彰会》

这种“八股”式的报道导语很难让人读下去,但令人不解的是,至今还在报刊上大行其道,仍然在折磨着善良的读者们。由此可见,导语还真值得我们研究一番。

当硬新闻一统天下的时候,我们的消息写作主张“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文章中最重要的东西放到导语中去。而当深度报道(也称解释性新闻)作为第三次新闻写作革命的产物,已经占领了报纸的多数版面,像美国的著名世界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一半以上的版面被深度报道占据。这时候的“倒金字塔”统领下的导语就越来越不适合了。上个世纪70年代时,一名美国记者就预言:“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方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我们再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按照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材料了。”

相对于硬消息常用“倒金字塔”结构而言,深度报道则经常采取“聚焦式”结构。即常用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读者的兴趣。

这时候,一个好的导语,不在于它字数的长短,而在于它是否吸引人。我想,在报纸的版面上,你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好比是一家家宾馆,导语就好比是领人进门的接待者,是否有人愿意到你这里住一两天,宾馆的价格、质量这些“内容”当然很重要,但负责拉客和接待的人也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某报所做的一篇报道导语开始就只有一句:“一名61岁的老人今天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后来,他们又修改了两次:

一名61岁的老人今天说他用玩具手枪抢劫了一家银行——他甚至提前将时间和地点告诉了联邦调查局——因为他想在联邦监狱中度过他最美好的时光。

一个老人用玩具手枪抢银行,够奇特了,比这还奇特的是他甚至将作案的时间和地点事先通知给官方,但更奇特的是老人的作案动机居然是要在狱中度过他人生的黄金岁月!

很显然,第二次修改要比第一次好多了,但第三次修改就更生动了。

在如今的竞争激烈的时代、时间紧张的时代、眼球经济横行的时代、读图的时代,同文章标题一样,导语的作用越发显得非比寻常了。

下面就举一些我经常读的报刊中随手翻检的深度报道导语例子,看看他们是怎样做导语的,看看导语究竟有哪些新的比较受欢迎的文章导入方式。

1、以人物片段导入。

我在2004年4月7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看到这样一篇头版报道,题目叫《北京上海,外资选择谁?》。这样两个地域比较的深度报道,开头却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片段开始的:

3月24日上午10点,住在北京北郊某小区的肖容挎上手包,懒洋洋地走出家门,到楼下菜场买菜,开始了她新的一天。自从5天前由上海回北京休假以来,肖容每天都这样开始的。“能与丈夫和孩子团聚自然是高兴的事情,否则,回北京就是一场无聊的商务旅行,在上海却像是真正的生活!”肖容在北京已经生活了10多年,在上海不过才1年。

读了这样的导语后,我被吸引详细读了下去,因为我要知道“肖容”这位女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北京和上海究竟有什么差别?这和外资投资有什么关系?对于我一个对经济并不很感兴趣的人,我也会为这平凡而有人情味的导语而往下看下去的。

其实,我理解了为什么托尔斯泰会常常用个体的人物命运来反映宏大的战争了。因为无论什么事情,都是由人来参与和表现的。也有人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灵史。也有作家用一个人的一生来反映一个家族乃至民族的一段历史,这也毫不为过。

闲话少说,以下就快讲了。

2、以叙述事件导入的,这是比较常见的。

如2004年4月26日的《三联生活周刊》刊登的一篇调查报道,题目是《重庆氯气泄漏事故》,导语是这样写的:

4月16日,星期五,位于重庆人口密集区域的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造成9人死亡或失踪,在该厂周围居住的15万人被要求紧急撤离,事后得知有很多处于安全区域、根本不需要疏散的群众“闻到一点点异味就因为害怕而撤离”。这起被初步认定为“安全责任事故”的事件,使重庆人过了一个并不轻松的惊险周末。

可以说,导语中新闻应该具备的几大要素几乎占全了,使读者明白得畅快。这样的导语用的也比较多,但要做到吸引人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更多地要靠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了。

3、目击片段导入。

这方面的例子也是俯仰皆是的。我举一个我们《现代教育报》的例子,如2004年4月7日头版的深度报道《校车何时能规范》的导语是这样的:

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学校门前,几个小学生鱼贯而出,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校门。面包车玻璃上贴着深色的膜,从贴膜剥落处记者看到,还有几个带着黄色安全帽的小学生挤在座椅上。下了一拨学生后,面包车继续向前行使。这是记者昨天早上在北京丰台区某小学门前看到的一幕。很显然,这又是一辆“黑校车”。

再比如《南方周末》2003年11月7日的头版深度报道《亿万富翁孙大午的梦和痛》,导语也是一段目击式的场景片段描写:

11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85岁的刘凤兰在家里一大早就心神不宁,一会儿坐到炕沿上,一会又挪到院子口向远方张望:她儿子——49岁的河北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自今年5月27日被逮捕后,再没见过母亲的面。

在被羁押近半年后,孙大午被地方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定于是日释放。

这天也是孙大午父亲孙凯的生日,全家人都在忙活着饭菜,谁也不怎么说话。作为现场惟一的记者,我甚至不忍旁观这次压抑而酸楚的家宴。

突然,家门口传来哭喊——“大午回来了!”

这也是记者第一次见到孙大午。半年的牢狱生活,他比照片上瘦了些,理了个寸头,白发出来了,但看起来精神尚好。

亲人们把孙大午围在了中间,哭作一团。

这种导入就好比电视台记者用镜头拍下的片子一样,比较直接、直观、真实。

4、语言导入。

一般以报道中被采访的对象口中说出的比较干脆,或有一定提纲挈领性的语言作为导语,直接让人物带着声音出场,往往比较有现场感,并给人以立体感。

下面是《南方周末》2004年4月29日头版报道《两个男孩的神秘死亡》的导语:

“我们爬一会儿山就回”,刘清林那天对姐姐喊,这成为他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

再如,《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8日的头版报道《五部委突查土地违规内幕》的导语,连续两个自然段都是以相对比较权威的人士的话来切入:

“土地就是高压线,谁碰谁触电!”9月4日,鞍山市财政局一位处长向本报记者如此形容五部委联合督察组对土地违规的查处力度。

“其实这场关于土地秩序的大整顿在很大程度上缘起于审计署的一份审计报告,寥寥几页所披露的违规资金高达70个亿。”9月3日,五部委土地联合督察组第二批回京汇报的一位官员不经意间带出这样一句话。

5、气氛渲染式导入

简单举个例子,如2004年3月29日《新闻周刊》的报道——《哈马斯领袖倒在血色清晨》,从题目看就已经有了渲染成分。我再看导语:

当地时间3月22日凌晨5时许,中东加沙地区原本平静的春日拂晓被以色列的三枚导弹打破。

接着看其中的下一篇报道《亚辛,宗教领袖还是以色列的拉登?》的导语:

3月22日,当亚辛静静地躺在盖着绿色哈马斯旗帜的棺材里,被悲痛的人群簇拥着在加沙街头行进时,几乎所有的收音机都同时传出同一个声音,那是他生前的声音:“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要么殉道,要么胜利。”

这样的导语往往含有文学描写的因素,通过渲染烘托出一种场景或气氛来,使读者也笼罩于其中。

6、概括判断式导入

这种方式一般是记者将文章的结论性语言概括出来作为导语,旗帜鲜明。

如3月18日出版的《了望东方周刊》上有一篇调查报道:《磁悬浮令北京左右为难》,它的导语更像是记者调查分析做出的一个判断:

磁悬浮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已经变成了一个尊严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再如,《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9月8日的调查报道《股市公告先于政府招标许荣茂南京18亿问题圈地》的导语:

以前从来未涉足南京地产的许荣茂一出手就带着睥睨金陵的霸气。

往往在商界经济类的分析性的深度报道中,这种判断式的总结性的语言比较多,因为它更多地是对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性的东西,往往这是它们依靠的存在价值所在。

7、转折式导入

这很容易理解了,举了例子就会明白了。

如《南方周末》2004年4月22日的报道《北京地坛医院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文的导语:

即使最激进的民间抗艾人士都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动一场对艾滋病的战争。然而,北京地坛医院日前组织的一次艾滋病药物试验,在大战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

一扬一转,便把读者“拐”到文章内容里去了。

8、渐进式导入

就是欲言此而先说与之有关的其他细节,逐渐地归结到文章的主体上去。如《南方周末》2004年5月13日的调查报道《我该退耕,还是复耕?》的导语:

仁和村村民白继信的财产原本包括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机、两千斤粮食,另外还有一头骡子“小黑”,桌上那部电话从不往外打,只用来接听在新疆当兵的儿子来电。

财产本来就少,如今连土地也被夺去了,如今面临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这就令读者产生心理共鸣了。

9、悬念设问式导入

其实就是提问的办法,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也举一个例子,如《南方周末》2004年3月18日的报道《物华股份前董事长被捕幕后》的导语:

张玉琦设计的一条精巧的股权转让路径,在一年后依然缠绕着对物华股份失去控制权的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这位前董事长是如何将物华股份玩弄于股掌之上?又是如何使结局无法挽回?

除了笔者以上归纳的几种常见的导语写作方式之外,还有如情感情绪导入、类比导入等等。俗话说,“文无定法”,也许同一个选题,在不同的记者手里,采用的导语方式也不同。往往与记者语感、领会程度及文字习惯等都有关系,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读者能愿意接受你的写作内容,那就算是成功的。

下载第七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 各类深度报道的写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影深度报道

    中国电影产业 让人惊喜让人忧本月,国产电影《失恋33天》随着世纪光棍节到来的脚步踏上了电影市场,目前已斩获近3亿的票房。而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却遭遇票房惨败......

    深度报道案例

    例一:述评新闻 2004年5月10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当东道主笑迎五洲客(引题)高层国际会议频频在沪召开(主题)》(作者:蒋心和) 刚刚送走参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0届年会的各国代表,......

    电视新闻 策划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 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深度报道理论的提出 深度报道理论的产生,是对客观报道理论的重要补充和修正。新闻媒体间的......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汶川大地震新闻深度报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策划书 选题背景: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

    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摘要:本文依据新闻学相关理论,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鄂州广播电视台电视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

    如何写深度报道[5篇范例]

    如何写深度报道 何为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浅议

    深度报道又称之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或分析性报道等,和一般新闻报道相比,它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深入的报道方式。它不仅向受众交待所发生的新闻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