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汶川大地震新闻深度报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策划书
选题背景: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一次考验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动地摇,汶川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那里发生的所有,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灾难来临之后,人民子弟兵的积极救援,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物资汇聚.人们在关怀着受难的同胞时,冷静下来,发现被压在废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过上他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什么倒下了那么多的教学楼,在这一次地震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屹立不倒,钢筋为什么都是钢丝?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目标定位:深度报道的策划重在于告诉受众“特别的内容”,全国人民不仅要知道受灾的同胞的苦难,更要知道为什么会没能更好的避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建设那些教学大楼的时候,监督部门在做些什么,地震是天灾,但如果做好了防范,或许那些书包的主人今天依然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上儿童节.一.受众分析: 1.地震发生当天后,全国的大众媒体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全国三日默哀,国旗降半,全球华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汶川.2.中央电视台对地震进行直播,时刻跟进报道,给人们传播了地震之后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对地震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3.在一大片废墟中,那些没有主人的学生们的书包是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一幢教学楼在地震之后屹立不倒,桑枣中学是地震留下的幸运,还是悲哀?人们想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学楼没有能挺住,桑枣中学幸存是不是该警醒相关的人和部门?哪些部门该为那些倒下的教学楼负责? 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之时,此则报道为观众揭开一个灾难背后的问责,理性地看待灾难后的重建应该要重视的方面,致使人们警醒,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能够留住更多孩子的生命,让教室不再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二.竞争对手分析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学校建筑倒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是一个群口激辩式的谈话节目,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来让真理变明,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黑暗的幕后暴露在聚光灯下.因为凤凰卫视的特殊体制,一虎一席谈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的真相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一虎一席谈会是本此节目的最大竞争对手.具体分析: 1.一虎一席谈是个品牌栏目,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2.一虎一席谈在政治上的限制会小,因此在此次揭黑新闻中能更公正,客观地交待事实,且不易受到体制的约束.3.一虎一席谈请到了很多有名的嘉宾,如黄健翔等名嘴,名星效应使得受众会出现马太效应.三.自身状况分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的深度报道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为全国关注地震灾难灾后的重建,及地震中教学大楼倒塌的事情真相的普通大众.受众定位的人群的知识基础要求比一虎一席谈要低,受众群体的基数会比较大.具体分析: 1.凤凰卫视的收视覆盖率在中国内陆远远不及内陆一般的上星电视台.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是以上星卫视台为平台的一档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收视群体会大于一虎一席谈.2.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深入地采访,能将最真实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并且在记者出镜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更引人入胜.3.镜头的画面语言能将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比起一虎一席谈的谈话谈出来的更加真实,地震现场倒塌的教学楼用镜头表现会比用语言叙述更直观,更吸引注意力.四.环境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仍然有大大小小不断的余震出现,记者在进入震区采访的安全会有危险,震后的堰塞湖,传染病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新闻要符合政府重视的条件的深度报道才能顺利通过,且要通过层层的审查才能播出,在这样一个灾难大背景下,对于这种揭黑幕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到既能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汶川教学楼在建设中的监管不利,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的事实,又能顺利的通过国家的审查播出.积极地引导震后的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力进行.五.对策设计
1.硬新闻软着陆,将这次的报道能够真实客观地揭露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政府所提倡的号召,让灾区的重建工作有力进行.2.记者采访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深入到灾区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对于那些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的问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访要做到尽可能的全面.3.对幸存学生的采访尽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尽人道主义原则,能不触及学生们的伤痛尽量避免.六.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大致流程如下: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采访人员的安全工作准备,同时也包括前期案头,选题确定后的采访流程设计.2.进入灾区的采访,镜头的拍摄到位,采访的人物,地点,调查采访工作尽量细致,对桑枣中学没有倒塌的原因,及网络上流传教学楼内部的钢筋变钢丝的核实,已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监管者的调查有力有序的进行.3.后期编辑送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顺利通过.4.播出以后对受众进行一次收视调查,了解播出效果,最后结束本期节目工作.
第二篇: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3.深度报道策划书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选题背景: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一次考验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动地摇,汶川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那里发生的所有,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灾难来临之后,人民子弟兵的积极救援,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物资汇聚。人们在关怀着受难的同胞时,冷静下来,发现被压在废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过上他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什么倒下了那么多的教学楼,在这一次地震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屹立不倒,钢筋为什么都是钢丝?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目标定位:深度报道的策划重在于告诉受众“特别的内容”,全国人民不仅要知道受灾的同胞的苦难,更要知道为什么会没能更好的避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建设那些教学大楼的时候,监督部门在做些什么,地震是天灾,但如果做好了防范,或许那些书包的主人今天依然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上儿童节。
一、受众分析:
1、地震发生当天后,全国的大众媒体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全国三日默哀,国旗降半,全球华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汶川。
2、中央电视台对地震进行直播,时刻跟进报道,给人们传播了地震之后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对地震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3、在一大片废墟中,那些没有主人的学生们的书包是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一幢教学楼在地震之后屹立不倒,桑枣中学是地震留下的幸运,还是悲哀?人们想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学楼没有能挺住,桑枣中学幸存是不是该警醒相关的人和部门?哪些部门该为那些倒下的教学楼负责?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之时,此则报道为观众揭开一个灾难背后的问责,理性地看待灾难后的重建应该要重视的方面,致使人们警醒,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能够留住更多孩子的生命,让教室不再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二、竞争对手分析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学校建筑倒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是一个群口激辩式的谈话节目,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来让真理变明,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黑暗的幕后暴露在聚光灯下。因为凤凰卫视的特殊体制,一虎一席谈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的真相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一虎一席谈会是本此节目的最大竞争对手。
具体分析:
1、一虎一席谈是个品牌栏目,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
2、一虎一席谈在政治上的限制会小,因此在此次揭黑新闻中能更公正,客观地交待事实,且不易受到体制的约束。
3、一虎一席谈请到了很多有名的嘉宾,如黄健翔等名嘴,名星效应使得受众会出现马太效应。
三、自身状况分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的深度报道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为全国关注地震灾难灾后的重建,及地震中教学大楼倒塌的事情真相的普通大众。受众定位的人群的知识基础要求比一虎一席谈要低,受众群体的基数会比较大。
具体分析:
1、凤凰卫视的收视覆盖率在中国内陆远远不及内陆一般的上星电视台。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是以上星卫视台为平台的一档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收视群体会大于一虎一席谈。
2、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深入地采访,能将最真实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并且在记者出镜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更引人入胜。
3、镜头的画面语言能将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比起一虎一席谈的谈话谈出来的更加真实,地震现场倒塌的教学楼用镜头表现会比用语言叙述更直观,更吸引注意力。
四、环境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仍然有大大小小不断的余震出现,记者在进入震区采访的安全会有危险,震后的堰塞湖,传染病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新闻要符合政府重视的条件的深度报道才能顺利通过,且要通过层层的审查才能播出,在这样一个灾难大背景下,对于这种揭黑幕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到既能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汶川教学楼在建设中的监管不利,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的事实,又能顺利的通过国家的审查播出。积极地引导震后的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力进行。
五、对策设计
1、硬新闻软着陆,将这次的报道能够真实客观地揭露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政府所提倡的号召,让灾区的重建工作有力进行。
2、记者采访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深入到灾区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对于那些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的问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访要做到尽可能的全面。
3、对幸存学生的采访尽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尽人道主义原则,能不触及学生们的伤痛尽量避免。
六、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大致流程如下: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采访人员的安全工作准备,同时也包括前期案头,选题确定后的采访流程设计。
2、进入灾区的采访,镜头的拍摄到位,采访的人物,地点,调查采访工作尽量细致,对桑枣中学没有倒塌的原因,及网络上流传教学楼内部的钢筋变钢丝的核实,已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监管者的调查有力有序的进行。
3、后期编辑送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顺利通过。
4、播出以后对受众进行一次收视调查,了解播出效果,最后结束本期节目工作。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一、媒介定位:
媒介属性:平面
媒介规格:地方(宁波市主流报纸媒介,如《东南商报》《现代金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
媒介传播覆盖
地域构成:宁波市市区以及周边县
受众构成:宁波市广大市民
媒介报道需求:报纸、数字报纸
一、选题:
明确报道性质:调查性报道
评价选题的三个指标:
1.独特性:从本次事件中挖掘更深内涵,挖掘出隐藏在这事件后让人们反思的内容,权力与权力的利益化结盟,不仅屏蔽了个体学生的权利,也呈现出一种权力通吃、有恃无恐的现实格局。
2.能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冒名顶替”事件绝不止于影响两位女孩的境遇,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假罗彩霞冒名顶替上大学,从根本上侵害了真罗彩霞的受教育权,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案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是从这起假罗彩霞事件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病。
3.对未来有大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以本次事件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惩戒体制存在漏洞。要超越个案意义上的审视,除了彻查并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更重要的还在于检讨一些地方的权力运作机制,反思权力难受制约与监督的现实原因,寻找公权腐化谋私的曝光出口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化救济通道。
二、报道范围:
1、主要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原因:采访王峥嵘,获得它如何操作冒名顶替,揭露此次事件的暗箱操作。
采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政策。
辅助报道对象:罗彩霞、王佳俊
原因:采访冒名顶替事件的受害人,明白这些事件给受害人带来的危害,并看受害人对此事解决是否有什么意见。
2、所需数据资料:历年来暴露出相似的案例的具体数据资料
搜集领域:网络、杂志
三、报道班子:
班子成员构成:记者、拍照、策划、编辑
班子成员角色:
策划:负责整个采访、编辑、报道的流程
记者:负责文案、采访工作
拍照:负责抓拍重要镜头
编辑:负责出版、版面协调的问题
四、报道角度:
1.倾向角度:反面
因为本次事件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通过负面的报道,引起大家的注意及反思。
2.思辨角度:批判的这说明很多权力者作假肆意妄为,折射出权力策划下的欺侮隐蔽,也隐含着权利受权力压制后的忍辱负重。
3.情绪角度:冷静的
五、报道计划
(一)确定报道范围
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报道范围:以“假罗彩霞”事件为事件的报道重点。其中包括事发起因,过程,主要在于怎么样解决这个弊端。事件发生后,各方反应及应对措施为后续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反应,当地政府的实施措施以及该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意义。
报道面: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二)确定报道重点
报道的核心事件: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核心人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核心问题:
现有的高招制度上是否可以考虑建一个全国联网的招生核查系统?
高校是否也应进行必要的入校比对核查工作,共同提高冒名顶替的难度和风险系数?
所有权力能得到有效监督制约,彻底消解“权力通吃”现象?
(三)确定报道周期
持续报道四天,分时间的起因、事件发展过程、相关人物人物专访、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四)制定发稿计划
题目:“冒名罗彩霞读书案”
内容:本次事件的介绍
体裁:叙述文体
篇幅:一篇
题目: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
内容:20XX年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内幕展开调查情况
体裁:解释性报道
篇幅:一篇
题目:
1.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会给社会一个交代
2.教育部从“罗彩霞案”得到什么教训?
内容:
1.在满世界都在议论用权力为女谋学的王峥嵘,但谁才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2.教育部从这起冒名上学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
体裁:
1.叙述
2.叙述
篇幅:各自一篇
题目: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内容:招生体制上存在着漏洞
体裁:叙述
篇幅:一篇
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
按事件的发生先后进行
报道时间:5月2日至5月30日
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六、可能意外及应急对策
如果事件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或有什么值得报道的资料可以进行跟进报道。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了解大众对于此次事件的看法。最后是新闻评论。评论员根据此次踩踏事件进行评论。
七、报道评价
评价指标与评价形式:以消息和评论为主,以集中式和连续式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八、其他
分别成立前线报道和后续报道小组。分别负责事发现场取证报道和时候各界的反应及措施的报道。同时另设一组,对此次事件进行评论发表。
3、深度报道策划书
节目目的:向广大在校应届学生提供最新就业动态,指导就业问题。
受众群:在校应届学生
【开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就业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论述,要求“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提问】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
【被采访人员】在校应届毕业生、在校教师及学校领导
【材料】一些数据分析,凋查资料
【问题分析】
1、企业用人制度将学生们拒之门外。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不启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经验不足。
2、学生就业期望值不合理。对薪水期望过高,或对工作环境等期望过高,不合理。
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的专业没考上、考上的专业不喜欢的情况在国内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在毕业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工作,因此,很多学生放弃四年大学的专业,从而转向陌生的领域。
4、近8成大学生入职前无规划。近日,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联合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京、沪两地20XX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你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吗”的职前调查。在参加调查的176位大学生中,高达79%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没想过”,有16%的大学生表示“有一些想法,但不清晰”,仅有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要干什么”。
【提问】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解决方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形势严峻不等于严冬来临
1.机不可失,早作决断。
2.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3.高也成,低也就。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结尾】综合采访结果,全面总结毕业生就业问题。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访谈每条40-60元,差一条扣60元;深度报道每条60-100元,差一条扣100元。
第三篇:新闻--报道策划书
新闻专题策划书
----关于xx开元寺是否应对市民实行免票制的策划书
一、选题分析
1、题材分析:
在全国许多寺庙景点对当地市民免费开放后,泉州开元寺,仍旧对众游客收取10元门票费。在今年泉州两会召开前,市民呼吁停止收费。两会期间,这一议题再次引起政协委员关注。开元寺是泉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常年香火鼎盛,经常在此举办一些重大的宗教活动,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但是,早在多年前就有市民就是否应该取消开元寺的门票收费,从此实行免票制这一话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有民众向政府及开元寺方面提出建议,但迟迟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今年,泉州两会即将召开,这一话题定再次被搬上两会的舞台。从这些可以看出该新闻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分析调查最后进行报道。
2、角度分析:
泉州开元寺地处泉州西街,附近有许多学校与民居,开元寺在人们心中不只是旅游胜地,也是市民休闲活动的好场所,然而进去逛一次就要收取10元门票费这一制度让许多泉州地区的市民们望而却步。开元寺是应该彻底取消10元门票?还是仅对市民、学生、老人、残疾人实行免费制度,对前来观光的游客收取10元门票亦或是更高的门票费?还是依照从前的方案继续对所有人收取10元门票或是更高的门票费?开元寺迟迟无法免费开放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3、目地分析:选择这一题材是为了让政府、市民更加全面地了解对方的心声,凸显门票制度的利弊,使政府更加关注市民的休闲建设,让开元寺门票议题有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使老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二、前期准备
1、确认做该报道所要做的工作内容:采访(对象、问题)、通过相关媒体进行寻找相关的资料。注:
① 采访的对象:在泉州市区内及开元寺周边地区选择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政府相关人员及开元寺的管理人员进行采访
②针对市民的采访的内容:a、是否经常去开元寺?
(通过提问这个问题,来引出第二个要问的问题。)
b、觉得开元寺是否应该实行免票制?
(从市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出发,真实地反应可群众的心声)
c、问他们对于开元寺的门票制度有没有什么建议意见?
(通过他们的回答,可以给予相关部门提供意见)② 针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采访内容: a、对于开元寺现在实行的10元门票制的看法?
b、开元寺是否应该针对市民实行免票制或是全面实行免票制?
(政府工作人员代表的是政府,所以政府人员的观点间接代表了政府的观点)c、认为两会会不会通过开元寺应对市民实行免票制的提议?如若不能,难在哪里? d、元寺的门票制度有何建议?
(通过他们的回答,从专业的角度更具说服力)③ 针对开元寺的管理人员的采访内容: a、开元寺的门票收入主要用在那些方面?(基本了解开元寺的门票收入去向)
b、为什么开元寺不像全国其它城市的寺庙一样对本地市民实行免费开放或对所有人实行免费开放呢?
(从这个问题来了解开元寺方面为何对市民也要收取门票)
c、很早之前就有市民提议开元寺应对市民实行免票制,为何开元寺方面一直没有回应,也没有作出任何声明与解决方案呢?开元寺一直没有对外免费开放难是难在哪里呢?(从这个问题基本的出开元寺方面没有作出回应的原因和免票制的难处,发现根源所在)
3、安排一个时间表(把每天所要做得事安排好),以确保专题能够有计划的施行。
三、专题的实施与运作(按照时间表所安排的一步步实施。)
1、针对开元寺是否应该对市民收取门票的问题,对采访对象进行访问,并把访问的结果进行总结整理。
2、通过网上的便利,在网上寻找我国各个城市及国外旅游景点的收费制度及我们应该学习与借鉴的景点门票收费方案,并提取对本报道有关的新闻信息。3.时时追踪两会关于开元寺门票制度的任何信息。
4最后把所采访到的材料、网上所找到的新闻信息和两会信息进行综合。
四、保证这一报道能完成的条件
1、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这为我查找充足的资料提供了条件。
2、开元寺门票问题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从关心他们的角度出发,这又为采访任务提供的条件。
3、两会是召开为此报道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信息。
4、通过对自我的不断反省,对计划进行灵活的改变,与及同学们的帮忙,这为报道能够及时完整的完成提供了保证。
五、采访及资料总结
1、市民观点:
王先生家就在开元寺不远处,但他很少去开元寺,不是不想去,而是因为要买票。一次10元钱,他不是掏不起,而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偶尔去一次,花个10元钱无所谓,但有时纯粹只是想去散散步,可能半小时不到,也要买票,总觉得不是滋味。”“有外地朋友问我,开元寺好玩吗?我说不太清楚。朋友反问,你家离开元寺不是很近吗?我被问得哑口无言。难道我跟他说因为开元寺要收费我就不去了?”王先生认为,国内多数地方的景点或寺庙,本地居民都是免费或优惠的,找来找去,只有泉州开元寺“一视同仁”,更觉得不可思议。泉州市区市民逛开元寺,应该免费或有优惠。
黎明大学的的陈同学认为开元寺应全面对外开放,“我认为开元寺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所有的,不应该让作为文化所有者的我们掏钱才能参观。并且开元寺此类历史古迹有很强的公共性、公益性和文化教育性,应该像博物馆一样免费对外开放,至于开元寺的必要经费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不应用收取门票费这种方式。”
市民吴小姐的家虽然离开元寺不近,但是吴小姐算是开元寺的常客,“因为大学是在外地读,现在工作了,以前的大学同学会来泉州找我,我就会他们来开元寺逛逛,开元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不仅宗教氛围浓厚,而且历史久远又保存完整,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是难得一逛的好地方,都会觉得花这10块钱的门票花得很值,就算门票涨到30块对于外地游客都会欣然接受。”“对于本地市民,我就觉得收一下门票费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开元寺年代久远,需要围护和重建的工程量大,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而且一定的门票费可以限制开元寺的人流量,避免对一些文物损害。”
2、政府有关人员观点:
泉州市政协委员周维佳认为,现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等大多相继取消了门票,向全民开放。泉州也不例外,东湖公园取消了门票。开元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殿堂,更应采取相应政策,在适当范围内改革门票收费。他建议,开元寺应像国内一些旅游城市一样,采取区别对待政策,对泉州市民(含新泉州人)取消门票,让泉州市民共享老祖宗留下的瑰宝,也为广大信众提供一个免费敬香礼佛的场所;同时提高旅游门票收费,对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客给予一定的折扣,增加旅行社组团的积极性,更好推介泉州。
泉州市政协委员黄黉也提案建议开元寺向泉州市民免费开放,“现在看来,有点难。”黄黉说,如果今年不能落实,明年他将继续提案建议向学生(凭学生证)、市民(凭身份证)免费开放。
泉州市旅游局局长颜年安认为,50多万人流量太少,像开元寺这样的景点至少应该达到每年200万人次的规模才算正常。开元寺的寺庙、东西塔、弘一法师纪念馆等,都是很耐看的景点,一趟下来,得花上两个多小时,收10元的门票,确实太低,完全可以向游客收取三四十元的门票,游客不会觉得掏这钱不值得。颜局长认为,开元寺目前的收费方式应该改革,比如出台向市民优惠的政策(像办月票、年票),向游客提高门票标准。否则以目前的状况继续下去,一个好好的景点,资源白白浪费了。开元寺方面观点:
开元寺方丈释道元说,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国家4A级风景区,多年来寺庙建设和文物维护,都依靠信众或门票收入,政府财政没投入,用的不是纳税人的钱。门票收入,除了用于开元寺事务管理处职工工资外,还是文物保护与修缮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取消门票是不合适的。不仅不能取消,还应在时机成熟时提高门票。对于政协委员提出对本地市民实行免费开放的政策,释道元说,开元寺已经有多项优惠政策。他介绍,每天早上8:00,市民可免费进入开元寺健身;6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免费进入开元寺;重大节假日对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欧洲景点门票的启示
欧洲观赏景点有许多,欧洲国家的旅游景点的收费制度,大多是开放式不收门票的。如每天接待游客愈万人次的圣比得大教堂、水城威尼斯、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都是免费的。就是收门票的景点,其票价也相当低廉。如乘电梯登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每票是4.5欧元,徒步登塔是免费的;参观凡尔赛宫,如果不看宫内皇帝、皇后、皇妃的起居室、会议室等场所是免费的,参观宫内展每票也只有5欧元。又如参观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每票也只有6欧元。欧洲很多国家规定,经批准收门票的景点,一般每票不超过当地人均月收入的1%。欧洲国家这一低价策略,既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更是为了体现景点的公益性、社会性。从算经济帐,免费和低价其综合效益是划算的。游客无论到哪里旅行,少不了吃、住、行及购物,由此连带给酒店、商场、交通等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单一景点高额的门票收入。低价促销是欧洲国家争夺世界旅游市场及抢滩中国市场的并不高明策略
六、实践结果
1、结论与分析
大多数民众态度明确,支持开元寺实行“区别对待”对泉州市民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希望开元寺可以成为公共休闲场所,为市民提供便利.少数市民本身去开元寺的次数较少,所以对开元寺是否应向本地市民收门票抱无所谓的态度。.政府人员大多数是支持开元寺实行对市民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但是收费方式的改革不仅
于此,应在对市民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的同时提高门票价格,合理利用旅游景点资源。
开元寺方面并不反对对市民取消门票费,但是时机并不成熟,认为现在取消门票是不合适的,不仅不能取消门票,还应提高门票标准,确保资金的来源,才能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保护与修缮。
2、结果分析
开元寺迟迟无法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原因在于:
1、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和寺庙的正常开销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一部分就是依靠收取门票费而得来的。
2、政府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开元寺文物保护建设上,使得开元寺方面只能依靠收取门票来维持正常开支。
3、开元寺对市民免费开放后,人流量定会增加人,大大增加了开元寺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并且增大了重要古文物被破坏的可能。
4、泉州乃至整个中国都没有健全的相关法律体系与收费标准,所以使得有关部门相互推脱责任。
七、总结
开元寺作为寺庙,它本是宗教活动场所,是给人精神寄托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没有寺庙收门票的规矩。开元寺庙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佛门圣地。香客会为寺庙供奉香火,这些香火钱就是寺庙的经济来源。民众到寺庙追求精神信仰和享受宗教文化之旅,不应该还有一道“要钱的门槛”挡着。
泉州经济总量全省第一,免费开放后,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正常的文物维护等开支,依照政府的财政完全有能力买单,不应该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市民和游客身上。如果泉州开元寺能免费开放,游客量将会大增,既符合创办寺庙的原意,也有利于提升泉州的对外形象。泉州三大佛教丛林(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中,除开元寺外,另两座寺庙均没有收费。开元寺的做法和各大寺庙不相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开元寺的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历史品味。
政府应该加大对泉州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大爱国教育建设和文化建设,把纳税人的钱用到实处,让泉州的古文化遗迹更具公共性、公益性、教育性。我们应学习欧洲国家的做法,以免费开放旅游景点的方式来带动景点周边的产业。从更好的途径实现旅游效益。
国家应该制定关于旅游景点门票制度的法律体系,制定门票标准,对于全国的所有景点的收费标准进行法律监控,避免有以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谋求暴利的情况出现,让民众知道文化是公民共有的财产,不可以被利用成为谋私的手段。
市民们在游览开元寺的同时也应该自觉保护开元寺的古迹古物,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使开元寺的免费开放得到最基本的保证。只有我们自身做好了,我们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第四篇:深度报道如何写
深度报道如何写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二)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四、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一)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往往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
(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既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又是宏观、微观兼备,还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透视。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中的“why”和“how”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
;在“what”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三)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最后,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预设、捕捉和集成
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
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深度报道的采访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事实与假设之
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采访/调查所需要的。
二、捕捉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已然不客观了。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采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一次,好莱坞电影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狠狠嘲讽了一把CNN和BBC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你还能说 CNN、BBC代表着客观世界吗?
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BBC。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只是,在采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新闻采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电影《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电影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采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小说。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小说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采取“拿来主义”。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
1.民族志/田野法。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假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
种诉诸采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2.直面采访法。即通常记者采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的采访法。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面对面采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采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采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刘采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通常,采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刘韧后来将这类采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电话采访。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采访”。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采访法,而直面采访法又胜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则胜于MSN采访。但电话采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4.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百度法/谷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计划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可以不客气地说,百度法/谷歌法正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采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百度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书面采访法。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问卷法。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
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目前业已被报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政府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采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座谈会法。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采访。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
素材采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小说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采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所谓好看的新闻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垃圾挡在门外的关卡。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小说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采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视频媒体的关键所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
,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
最近,Linda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Linda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
1.利用好一手采访素材。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善于作要点笔录。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利用好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多次修改。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
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
所谓深度报道、深度采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侦探任务,先有假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
每采访一次社会事件就要剖析一个社会现象或潜规则,这个要求着实令记者们困惑。一次人质绑架事件解剖了社会人文生态,一次矿难揭示了地方利益关系链。那么,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呢?总不能再解剖一次吧。但无论如何,吃深度报道这碗饭,读者的期待就是这样,否则,深度报道便无法与快速时效的新闻消息比拼。
第五篇:电影深度报道
中国电影产业 让人惊喜让人忧
本月,国产电影《失恋33天》随着世纪光棍节到来的脚步踏上了电影市场,目前已斩获近3亿的票房。而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却遭遇票房惨败,甚至很多观众还会叫错它的名字——“钢甲铁人”。如今,我们动不动就能听到国产电影票房过亿的喜讯,截至到刚刚过去的10月底,2011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达到101亿左右,与去年101.72亿的全年票房大致相当,可谓再次创造了新纪录。虽然票房突破百亿大关可喜可贺,但中国电影产业是否真正崛起了,并不能光靠票房说明问题。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
(1)世界电影需求状况
在各国的文化娱乐产业中,电影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从需求状况竞争力指标来说,我国位居各国之首,根据无量刚化变换方法的测算,中国的需求指数为0.66,美国为0.65,日本第三,为0.48,韩国第四,为0.38。总的看来,我国需求竞争力优势地位明显,这也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预期。因而,中国这一庞大的电影市场被外国人称为有待开发的“钻石矿”,电影产业在我国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美国2亿多人口共创造了95亿美元的票房,人均进电影院看电影次数为5.7次,目前中国人均看电影仅为0.5人次,还不足美国的1/10。不过,就中国观众对电影产业的总体需求状况来说依然领先,而这种需求还将根据整个电影产业的扩张和电影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上升。
(2)中国电影经营状况
中国电影产业现爆发式增长,电影票房跨入百亿时代,在电影生产数量、银幕数量、票房总量、综合收入总量、观众人次、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等各项主要指标上,中国电影都形势大好,显示出蓬勃发展势头。
——产量
在中国重视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今天,电影的产量可谓是突飞猛进的增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文化蓝皮书》,电影产量连续9年稳定增长,品种更趋丰富。2010年全国故事影片生产总量526部,创历史新高,增幅达28.5%,产量已接近美国电影,居全球前三。但是,在肯定中国电影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与美国和印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电影院及银幕数
很多好莱坞大片,如“变形金刚”、“加勒比海盗”等之所以在中国市场无限风光,不得不说其首先得益于中国电影市场急速膨胀的规模。的确,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主流城市、二三线城市和县城的影院建设如火如荼,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越其它传统市场。据统计,2010年全国新增影院313家,为近8年来最高。而新影院不断出现的背后,是银幕数量的暴增。截止至2011年6月底,中国影院银幕数已达到7300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000块以上,平均每天增长将近5.5块,且就北京来说,影院银幕数已达到600块,预计到年底,影院总数将达到120家。相比于2004年同期,影院和银幕数分别增长了十多倍。不光是北京,现在全中国都一个样,新影院开业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电影放映终端急速扩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电影放映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进口分账片的票房产出突飞猛进,中国市场也正在成为好莱坞最大的海外市场,而且业界预计这股热潮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10年前,中国一共只有1500多块银幕,到2010年底增至6200多块,今年则铁定冲破8000块。“这种速度,简直是疯了!”一位业内人士感慨道。
——中国票房及其他收入 早在去年,可以说中国票房出现了井喷式奇迹,中国市场跨入了票房百亿的时代!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年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64%,票房总量已超过英国,进入世界电影市场前10位,可以说是创造了全球市场奇迹!其中,全年票房过亿的影片达27部,国产影片票房总计达573352万元,约占总票房份额的56%,进口影片票房收入为443815万元。票房、海外收入、电影频道广告收入等各项综合收入接近160亿,增幅48%。
美国DMG集团下属娱乐公司DMG Entertainment首席执行官Dan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随着中国对电影产业的重视程度日渐加强和越来越多制片公司和独立制作人的出现,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市场。Dan还说,大批新影院的涌现和对高制作水准大片的渴求将就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增长。他预测,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很快就将超过日本和印度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China Film Producers Association)指出,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收入将达到400亿元人民币(约合60亿美元),规模仅次于美国。
业界专家表示,中国电影市场赶超美国的速度可能比预想中的快。中国新建影院的速度超越了任何其他市场,预计到2015年,银幕数量将增加到1.2万块。蓝皮书预计,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仍将保持30%左右的增长,随着视频网站、移动终端等各种新媒体消费市场的形成,电影的网络和新媒体版权收入等将出现爆发式增长。此外,数字化影院的建设和多厅影院的发展,将继续向二、三线城市延伸,银幕数的年增长可能达到3000块左右。最后,电影行业借助文化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电影全产业链整合趋势还会加速,电影的多媒体互动会逐渐成为趋势。
但是,当国内庆贺中国票房奇迹的同时,不要忘了相对于美国国内票房收入106亿美元的成绩来说,中国100亿元人民币的数字还相差得甚远!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依旧弱小
评判一个国家电影实力强弱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国际竞争力,目前来说国际最强的电影产业非好莱坞莫属,据统计,美国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出口因素对产业发展同样重要。从中国出口电影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来分析,我国的电影产业竞争力是极其不容乐观的。据统计,1997—1998两年,我国共向海外销售影片269部次,销售总额4848。66多万元,而同期日本影片出口总额达9556。2万美元,我国影片出口收入占日本出口额的1/16。当然,各国在推广本民族电影文化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措施,比如2000年,印度政府开始实行对出口创汇电影实行免税政策。而法国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法国电影对外传播协会”,并在外交部设有专门的电影事务办公室,在国家电影中心设有专门的影片输出资助金,资助制片人或出口商,鼓励他们将法国电影输往世界各地,法国2001年电影输出仅影院收入就狂升了120%。通过种种措施,法国硬是让美国成为法国影片最大的进口国。这方面我国有待于进一步采取实际措施,以促进我国电影的输出工作。
相信大家对姜文的影片《让子弹飞》并不陌生,当时这部电影风靡一时,票房收入创下国产电影之最。然而,这样一部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作品甚至未能在美国找到发行商,今年在纽约翠贝卡电影节上放映时还有观众离场。而该片并非是唯一在中国国内大获成功却在海外遭遇滑铁卢的电影。比如《唐山大地震》,在美国只获得约6万美元的象征性票房收入。
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这些中国大片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今张艺谋想借刚杀青的《金陵十三钗》打破这一怪圈。它不仅是中国大陆耗资最高的影片,还融入了跨越文化看点:奥斯卡奖得主参演,其中40%的对白为英语。张艺谋导演表示非常希望该片能受到国际市场欢迎,这对寻求进入全球电影市场的中国很重要。并且,这部电影被投入巨资,国内官员们都渴望我国文化出口能够肩比我们已繁荣的制造业。
但专家表示,由于缺少国际明星和陌生的叙事风格,中国电影的市场仍基本被局限在国内。有些人担心中国成不了全球电影发电厂,而很可能变成另一个宝莱坞——本土很牛,海外蹒跚。“我们常听到中国市场将很快接近美国市场的说法”,张艺谋说,“但在打造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2010年,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达106亿美元且几乎全被美国影片吸纳,而15亿美元的中国票房收入中40%流向美国片。
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史蒂文表示,中国大陆每年电影产量虽已超过500部且正在迅速上升,但是要实现较大赢利则需要大举进军海外。但是又有人说,困扰中国电影产业的问题很复杂,并非仅仅通过添加西方概念或名人就能万事大吉。
中国电影产业背后是行政权力想进影院门槛高
“一开始他们就跟行政资源完全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行政资源的帮忙,他们不可能形成这样大的垄断,而使中国银幕单调到了我觉得跟“文革”差不多。文革”还有8个样板戏,还有一些小文工团的演出,而现在一年只剩下两三部大片了。” 贾樟柯这样评价中国电影,“今天商业大片在中国的操作,是以破坏我们需要遵守的那些社会基本原则来达到的,比如说平等的原则,包括它对院线时空的垄断,它跟行政权力的结合,它对公共资源的占用。中央电视台从一套开始,新闻联播都在播出这样的新闻,说某某要上片了。这种调动公共资源的能力甚至到了,一出机场所有的广告牌都是它,一打开电视所有的频道都是它,一翻开报纸所有的版面都是它。当全社会都帮这部电影运作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一部电影,它已变成一个公共事件,随之而来,它的法西斯细菌就开始弥漫。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从社会学角度而言。”贾樟柯被誉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导演了《三峡好人》、《海上传奇》等多部著名影视作品,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获得者。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有那么一阵子,有一部电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去看,社区统一放映给居民看,单位统一组织工作人员看,而电影好像也没那么深刻的教育意义,但一时间大家都自然而然的成了票房的一份子。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就好像开会一样,明知道今天开会就是喝茶、织毛衣、嗑瓜子,内容都猜到了,但还是得去,因为不能不去。于是大片的操作模式就很像是开会。
受访者王天说:“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很少组织看电影,看也都是教育题材的,唯一一次例外是去看电影《英雄》,全校都组织去看了,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呢。”王天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毕业生,现22岁。《英雄》当时是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投资最高的一部中国电影,内地票房达到2.5亿元人民币,是首部票房过亿的中国电影。业界人士表明,《英雄》当年首次采取了许多国产影片从未有过的营销宣传方法,强大的宣传攻势,带动了空前的观影热潮,其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拉开了商业大片的帷幕。这在当时也是第一部大家被组织去看的电影,此部影片上映同期,所有好莱坞大片被限制或推迟放映。
如今,制作商业电影,制作高投入高产出的电影已成为潮流和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几乎所有电影都被商业逻辑所俘虏。于是在大投资和行政资源操作下的商业化大片越来越多,成功的导演变成了垄断资本。这种集中资源,集中地获得利益,给中国电影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大量年轻导演的影片则根本无法进入影院。
还有,现在电影技术审查规定DV拍的影片不能够进影院,16毫米胶片拍的影片也不允许进影院,必须是35毫米胶片或者很昂贵的高清拍摄出的影片才能进入院线系统。因而,有很多优秀电影,许多年轻的导演就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而半路被搁浅。大片的制造者们始终强调观众的选择、市场的选择,但事实上,市场的选择背后是不是行政权力?如果没有自由平等的环境,没有新鲜血液和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观众是很容易被主流价值观所影响的,这样的话有多少观众还能真正有独立性的去判断?现在的电影产业要想高效地、全面地发展,首先要求健康地发展。
给孩子起名字是一件全家想破脑壳的事情,起得太生涩容易闹笑话,起得太普通容易重名。一部电影的名字如果没起好,则可能会导致票房惨败。
文章、白百何、张嘉译,这个电视剧里常见的演员阵容却在本周让一部中小成本国产电影《失恋33天》火遍全国,开画两日创下4000万元的全国票房,甚至打败同天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著名编剧宁财神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用“奇迹”来形容这一现象。在这场“奇迹”发生的同时,另外三部中小成本国产电影《转山》、《星空》以及《Hello!树先生》却没那么幸运,它们大多在商业院线铩羽而归。是什么原因让《失恋33天》创下“奇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又该如何生存?羊城晚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让他们解读这一现象。
奇迹
一部“电视剧”打败好莱坞
上周四和周五,广州本地媒体分别参加了两部电影的试映―――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不出所料,《铁甲钢拳》的试映场出现满座,而去捧场《失恋33天》的媒体却寥寥无几,这个结果与业内对两部电影上映后票房的预测没有偏差。不过两部电影同日公映之后,观众的反响却让媒体和院线经理大跌眼镜!中影发行公司负责人张大勇透露,《失恋33天》上映首日的确切票房为1951万元,《铁甲钢拳》刚迈过千万关口。因为预设排期少的原因,各大院线甚至出现看《失恋33天》一票难求的情况。
《失恋33天》的故事并不复杂,观众的一句话就可以道出这部电影的特色:“就像在电影院里看了一遍《蜗居》和《裸婚时代》!”正是这样一部“电视剧”,在本周给了好莱坞大片温柔一击。
分析:“影片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提及《失恋33天》的成功,宁财神用“奇迹”来形容,他分析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题材,掰着指头数一数,观众有多久没在电影院里看到这类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影了?你可以说这是小喜剧、小煽情,但这电影做得一点也不做作,它知道观众想看的是什么,非常接地气的电影。”至于该片像一部“电视剧”的说法,宁财神认为:“电影和电视本质的区别不在于题材,没有人画过这条界线。要去了解观众真正想看的是什么,你带着诚意去制作,买票的观众是不会去在乎你拍的电影像不像电视剧,他们被感动到就行了。”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深度报道案例
例一:述评新闻 2004年5月10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当东道主笑迎五洲客(引题)高层国际会议频频在沪召开(主题)》(作者:蒋心和) 刚刚送走参加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第60届年会的各国代表,......
浅谈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深度报道均属于新闻(范文模版)
浅谈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深度报道均属于新闻 文学院11级广电班 马永红4号 无论是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还是深度报道等,它们都属于新闻。只是使用不同角度和形式对新闻......
“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2_深度报道_新闻_腾讯网
“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_深度报道_新闻_腾讯网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腾讯网· 腾讯网首页 新闻|娱乐|财经|理财|科技|汽车|游戏|教育|读书|女性|儿童|星座|家居......
电视新闻 策划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 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深度报道理论的提出 深度报道理论的产生,是对客观报道理论的重要补充和修正。新闻媒体间的......
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
浅谈城市电视台深度报道摘要:本文依据新闻学相关理论,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鄂州广播电视台电视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
如何写深度报道[5篇范例]
如何写深度报道 何为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浅议
深度报道又称之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或分析性报道等,和一般新闻报道相比,它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深入的报道方式。它不仅向受众交待所发生的新闻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新闻......
深度报道复习要点
深度报道复习要点 新闻091 徐汉丹2011-12-2 名词解释 1、深度报道: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方式。 2、人物通讯:以通讯的形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