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研究

时间:2019-05-13 08:0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研究》。

第一篇:论文: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研究

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研究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必要环节和内容,为了使这一过程更好的实施,寻求一个全新的、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手段是当务之急。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进入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途径。在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然,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从如何发挥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1]

一、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条件、优势与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途径是在比较其他途径后寻求到的一种最优手段,有着很大的必然性和优势。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成熟,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良好的现状。

(一)条件

1.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各种网络应用在互联网上纷纷出现,其中包括微博、博客、网络电视和各种聊天工具等,网络交流与传播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愿意接受新事物,对网络有很浓厚的兴趣。作为追求新事物的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早最直接的群体,网络上的事物他们愿意接触,也容易接受上面的观点。

2.大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比例较大,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工具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开来,为大学生在网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

3.党和政府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意识到将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号召主动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4.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内容较枯燥,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优势

互联网教育具有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特点,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知识载体。

1.借助和分享互联网的丰富资源。互联网上信息量大、信息面广、信息获取和交流方便。利用互联网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搜集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借鉴并融入到指导教育工作;适当建立网络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人生价值观的完善和形成;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平台交流经验,改进不足之处。

2.虚拟界面友好,吸引力强,学习主动性提高,易被接受。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是音频、视频的结合。学生在接触到这样的教学形式时,不仅不会因为内容的枯燥而感到厌烦情绪,反而会因为其形式的新颖提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三)现状

1.当前,高校管理已经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很多高校应用了例如OA系统的教学管理网络软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如此,网络还提供了许多手段供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腾讯QQ,一款很流行的聊天工具,在里面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交流形式:单人一对一的交流,多对一,多人相互交流三种方式。通过QQ,可以实现信息的传播,学生动态的及时了解。诸如此的还有中国移动飞信,高校很多辅导员通过这些网络工具向学生发送和传播思想信息动态,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产生的结果。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大学生在互联网的相关网站上了解社会动态和国家的思想方针政策。

红色网站是当前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具有较强政治引导性和较高点击率的时效性网站。政府部门网站(.gov)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在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引导下,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政治见解和爱国热情,寻求解决政治困惑、思想困惑的重要途径。“提高红色网站吸引力,增强育人实效性,转变观念,建立以学生思想成长需要为导向,以红色精神文化为主题,以职能部门为业务支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红色网站运营新模式。其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导向,以网站的思想魅力、理论魅力和昂扬的精神吸引当代大学生。”[2]

二、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有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互联网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能会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产生影响。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内部和外部面临许多矛盾,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构并存,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将大量的注入资本主义价值观之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涌入,享乐主义和超前消费的观念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年的恶习;从诸如西方节日圣诞节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风靡,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消失。

第二、使大学生缺乏道德意识和责任感。目前,不少大学生热衷于网聊、网恋、网上游戏或涉足黄色网站,如同吸食“精神鸦片”和“电子海洛因”。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在互联网中不仅可以逃避现实,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做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而不被追究到责任,如互联网上匿名的发泄、侮辱和诽谤等。网络上充斥着大量不健康的、反动的信息,有色情、诈骗等,有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充当了这些网站的常客,更可怕的是,一项调查显示:网络上肆意纵横的黑客竟有85%以上是16岁到24岁大中学生和大学生。

第三、互联网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甚至产生心理障碍。网络交流改变了人们常态的人际交流,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交流形式。然而,按照人类正常的交流需求,只有人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达到情感的真正沟通。研究发现,长时间面对沉迷网络、缺乏交流的人性格会变得冷漠急躁,人际交往能力会慢慢降低,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第四、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要是以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在此基础上也有过一定的方法改进和技术创新。那么以互联网作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迅速寻求一种被人们接受的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立足。这不仅要求在互联网教学过程中要有一流的网络基础设施,还要有一流的教学和管理队伍、科学的方法。

[3]

三、互联网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要在互联网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把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不然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求新的过程中仍然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敏锐和长远的政治目光,坚定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的传播教育,在高校学生网站建立起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专栏,搜集能吸引青年学生眼球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来发表。同时,在互联网的其他教育宣传形式上也要紧密围绕这个主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第二、建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网络教育阵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光荣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强大支柱。”[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到位,感召力越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部分的工作,就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懂得爱国的含义,而不是流于形式。很多爱国主义教育BBS的主要访问者是大学生。

例如,很多红色网站开辟了伟人纪念馆这一板块,在纪念馆内,访客可以为伟人献花、留言;可以通过站内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伟人的英雄事迹,感受其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一些红色网站采取互动的形式设置了爱国主义问答题,通过轻松地过关形式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一些高校也通过网络知识竞赛这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组建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强、有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

“要建立一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网络为主要工作领域,适时监督、管理网络状况,及时沟通信息、参与讨论,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5]。随着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日渐在高校普及,建立一只高校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成了一个很急迫的问题。教师建立的与学生交流的QQ群、飞信团队以及单纯的象征性网站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散兵游勇,这样方式单

一、效率低下的管理方式使真正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出师未捷身先死”。星星之火要的燎原之势还需借助建立完善的管理队伍这一股东风。

与现实教育队伍一样,互联网教育管理队伍也应该是一只完善的系统化队伍,与之不同的是互联网教育管理队伍更应该是“以网络为主要工作领域,适时监督、管理网络状况,及时沟通信息、参与讨论,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队伍。关于建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人员,应该以高校党政领导作为管理队伍的领导核心,对大学生日常管理熟悉且有一定的科技素质和创新意识;以辅导员或班主任为主体的日常事务管理员,定期监测学生动态,定期与学生沟通,收集相关信息材料,及时解决问题;选拔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干部或者学生党员在辅导员队伍的带领下,一方面以普通大学生的身份参与学生在论坛、QQ群的讨论,主动发起正确信息,引导积极向上的讨论,另一方面及时反馈,有助于高层管理了解信息并作出对策。

第四、净化网络环境,强化技术保障措施与对大学生的积极引导相结合

良好的网络环境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互联网的出现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应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和在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引导他们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袭击,主动自律。防止不良信息通过网络漏洞进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利用技术手段做好网络信息的筛选,防止不良信息侵入,有效的方法是探索严密的屏蔽系统,建立一道坚固的技术防线;其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分辨能力基本成熟的特征,在价值观上对其正面引导,要在根本上改变部分大学生上网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的现状,通过制定相应规范和交流引导,使学生不但能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还能自觉抵制来自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行为,同破坏正常网络秩序的行为作斗争;另外,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参与到网络环境的建设和保卫中,从而提高自我自律意识,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第五、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平台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良好的网络氛围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硬件设备是软件设备的载体,是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更新日新月异,要保持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必须加强对校园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要细化到每个工作站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链接各个站点的布线。然而,单纯盲目地追求硬件设备的先进却忽视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无异于只开花不结果,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完美结合并发挥作用。软件开发要具有针对性、时效性,要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特色,组建团队。另外,可以借鉴或引进先进的成果,共享先进的资源。

第六、为师生创建寓德育、教学、科研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校园网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大学校园网”可以查询到全国所有建立了校园网的高校,进入会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园网作用发挥不完全。同时通过对大学生的了解发现:除了网上报名选课、成绩查询等需要下,近九成的学生不会经常关注校园网。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大学生本身的漠视,恐怕我们高校还要追问网络建设的不足。

第七、在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实际能力的锻炼,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开展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最终指导实践,切忌本末倒置,一味地追求在这方面的成绩,那样只会教育出一批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所以加强实践是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随时注意不能遗漏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http://info.ynftc.cn/ZCZD/ShowArticle.asp?ArticleID=4&Page=2 [2]曾维伦,何海涛.提高高校红色网站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

[3] 刘志刚.“因特网”上的罪恶[N].人民公安报,2002-04-26

[4]潘永江.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OL].(2009-11-20)[2012-6-26].http://www.studa.net/gaodeng/091120/13410457-2.html [1]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OL].(2004-8-26)[2012-6-26].[5]魏潾.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2.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用新媒体 抢占新阵地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突破

据调查,当前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使用QQ占95.1%,使用微博占83.5%,使用微信的占83%,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等产生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在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如何与时俱进探索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政

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于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抢抓机遇,谋划网络思政工作新平台

网络等新媒体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首都师范大学抢抓机遇,把新媒体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用抢抓机遇来迎接挑战,加强顶层设计,多角度谋划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学校党委重新调整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委员会,形成党委书记亲自牵头,副书记分管,各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制定并发布了《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打造网络育人平台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建设校园网络社区平台、网络宣传教育平台和打造网络引导员、评论员和管理员队伍的工作规划。学校团委专门分工负责建设网络育人平台,团委下面为此专门成立新媒体运营中心来推进工作进展。三年来,学校投入1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网络建设及新媒体应用研发,构建了以手机客户端(app)、微博、微信、手机报为主的思政工作“微阵地”,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导权,使网络和新媒体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释放正能量。

二、扎实推进,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一是打造“CNU情报局”手机客户端。首都师范大学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接近八成,平均一天用手机上网已经超过了传统上网的时长,手机客户端(app)无疑成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机制,与联通北京分公司联手打造了一个融信息发布、圈子交流、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客户端,发布之初学生们就被她的命名——“CNU情报局”所吸引。在开发、应用和改进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设计的主角,在专业团队的协助下,学生自主安排软件的服务导向、服务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2013级新生中,近1000名同学都在使用该软件,通过信息推送和分享,新生入学教育实现了无纸化、即时化。在新生军训中,“CNU情报局”成为学生最喜爱的交流工具,同学们还在圈子交流中对软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软件研发中我们坚持建设与应用统筹兼顾,在建设中不断拓展功能,在应用中不断提升建设水平,该客户端在半年内实现了从1.0到2.5的升级换代。

二是打造能够聚拢眼球的品牌微博。在打造手机专用客户端的同时,我们开设了 “学活前的白杨树”等学校品牌微博,粉丝数量达85000人次。各学院以班、团支部为单位,面向更大群体分别建立435个微博,抢占更大的网络阵地。通过微博开展以 “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梦,我的梦”、“重温入党誓词”等为主题的微活动,参与活动近万余人次,仅一项“核心价值观”微博转发参与人数就达3000余人。在学校“万名学子共话十八大”专场报告会中,采用网络现场直播的方式,设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以及二十个院系分会场,第一次实现全校学生和各校区多场所的即时全覆盖,近2800间学生宿舍,400余间教室,3个图书馆,9个餐厅以及校内所有互联网机房都能实时收看和参与到本场报告会实况。通过现场开设“微博墙”更是拉近了张雪书记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在现场内外踊跃发言提问,如何发挥党代表职责、开会都忙些啥等问题都得到满意答复,张雪书记还把大会纪念品送给提问学生做礼物,让近万名学子与张雪书记面对面心贴心,形成了师生共话十八大的良好氛围。

三是打造网络骨干工作队伍。在阵地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团干部、辅导员、学生骨干的作用,大家通过微博、微信深入到学生扎堆、聚集的网络新媒体当中,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疑惑,通过线上线交流互动、心理疏导、就业创业等专题讨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今年3月5日“雷锋日”当天,广大团学干部带头,很多学生参与,把自己在飞信或者微博中的头像改成了经典的雷锋头像,用实际行动传播雷锋精神,传播正能量。我们还利用新媒体课程实现师生网上交流,开展精品课程互动教学,建设“CNU百家微道”品牌活动,将学校专家学者5分钟的微讲座视频上传至微博等网络平台,通过演讲者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在最简短的时间里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分享知识、引发思考、营造学习氛围。

三、注重实效,实现网络思政工作新突破

一是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覆盖率。通过三年的建设,微阵地共吸引近万名首师学子,得到了他们的喜爱和关注,在校生约万人开通微博、微信,近2000人使用app,进一步提升了思政工作的覆盖率。教务处、招就处

等部处纷纷通过新媒体发布学业信息,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二是利用网络新媒体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说服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宣传现实生活中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在网络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实现了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运用多种网络新媒体优势互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心入脑的方式渠道多元、手段时尚,让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

三是建立了一支了解新媒体、懂操作、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通过各级各类网络新媒体的建立和使用,扩展网络阵地,凝聚了一批了解网络特点,能够应用新媒体的思政工作者。他们深感全媒体时代到来的紧迫性,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在网络世界中与各种意识形态作进行博弈,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健康、有序的运行,体现了他们较高的政治和理论修养,形成了一支作风过硬、政治可靠的工作队伍。

四是摸索出了一套网络新媒体管理、运行、服务的“12345”模式。围绕网络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为核心,做好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线上和线下活动之间的统筹,在队伍、经费、制度上的保障有力,建设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等微阵地,把调查研究、思政学习、第一课堂、主题教育、社团活动五个方面与网络新媒体结合,形成五位一体的校园“微文化”环境。

第三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用新媒体 抢占新阵地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突破

据调查,当前首都师范大学学生使用QQ占95.1%,使用微博占83.5%,使用微信的占83%,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等产生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在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如何与时俱进探索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于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抢抓机遇,谋划网络思政工作新平台

网络等新媒体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首都师范大学抢抓机遇,把新媒体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用抢抓机遇来迎接挑战,加强顶层设计,多角度谋划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平台。学校党委重新调整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委员会,形成党委书记亲自牵头,副书记分管,各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制定并发布了《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打造网络育人平台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建设校园网络社区平台、网络宣传教育平台和打造网络引导员、评论员和管理员队伍的工作规划。学校团委专门分工负责建设网络育人平台,团委下面为此专门成立新媒体运营中心来推进工作进展。三年来,学校投入1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网络建设及新媒体应用研发,构建了以手机客户端(app)、微博、微信、手机报为主的思政工作“微阵地”,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导权,使网络和新媒体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释放正能量。

二、扎实推进,抢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一是打造“CNU情报局”手机客户端。首都师范大学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应用已经接近八成,平均一天用手机上网已经超过了传统上网的时长,手机客户端(app)无疑成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协同创新的机制,与联通北京分公司联手打造了一个融信息发布、圈子交流、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客户端,发布之初学生们就被她的命名——“CNU情报局”所吸引。在开发、应用和改进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设计的主角,在专业团队的协助下,学生自主安排软件的服务导向、服务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2013级新生中,近1000名同学都在使用该软件,通过信息推送和分享,新生入学教育实现了无纸化、即时化。在新生军训中,“CNU情报局”成为学生最喜爱的交流工具,同学们还在圈子交流中对软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软件研发中我们坚持建设与应用统筹兼顾,在建设中不断拓展功能,在应用中不断提升建设水平,该客户端在半年内实现了从1.0到2.5的升级换代。

二是打造能够聚拢眼球的品牌微博。在打造手机专用客户端的同时,我们开设了 “学活前的白杨树”等学校品牌微博,粉丝数量达85000人次。各学院以班、团支部为单位,面向更大群体分别建立435个微博,抢占更大的网络阵地。通过微博开展以 “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梦,我的梦”、“重温入党誓词”等为主题的微活动,参与活动近万余人次,仅一项“核心价值观”微博转发参与人数就达3000余人。在学校“万名学子共话十八大”专场报告会中,采用网络现场直播的方式,设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以及二十个院系分会场,第一次实现全校学生和各校区多场所的即时全覆盖,近2800间学生宿舍,400余间教室,3个图书馆,9个餐厅以及校内所有互联网机房都能实时收看和参与到本场报告会实况。通过现场开设“微博墙”更是拉近了张雪书记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在现场内外踊跃发言提问,如何发挥党代表职责、开会都忙些啥等问题都得到满意答复,张雪书记还把大会纪念品送给提问学生做礼物,让近万名学子与张雪书记面对面心贴心,形成了师生共话十八大的良好氛围。

三是打造网络骨干工作队伍。在阵地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团干部、辅导员、学生骨干的作用,大家通过微博、微信深入到学生扎堆、聚集的网络新媒体当中,针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疑惑,通过线上线交流互动、心理疏导、就业创业等专题讨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今年3月5日“雷锋日”当天,广大团学干部带头,很多学生参与,把自己在飞信或者微博中的头像改成了经典的雷锋头像,用实际行动传播雷锋精神,传播正能量。我们还利用新媒体课程实现师生网上交流,开展精品课程互动教学,建设“CNU百家微道”品牌活动,将学校专家学者5分钟的微讲座视频上传至微博等网络平台,通过>演讲者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在最简短的时间里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分享知识、引发思考、营造学习氛围。

三、注重实效,实现网络思政工作新突破

一是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覆盖率。通过三年的建设,微阵地共吸引近万名首师学子,得到了他们的喜爱和关注,在校生约万人开通微博、微信,近20xx人使用app,进一步提升了思政工作的覆盖率。教务处、招就处等部处纷纷通过新媒体发布学业信息,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二是利用网络新媒体进一步增强了学校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说服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宣传现实生活中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在网络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实现了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运用多种网络新媒体优势互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心入脑的方式渠道多元、手段时尚,让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

三是建立了一支了解新媒体、懂操作、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通过各级各类网络新媒体的建立和使用,扩展网络阵地,凝聚了一批了解网络特点,能够应用新媒体的思政工作者。他们深感全媒体时代到来的紧迫性,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在网络世界中与各种意识形态作进行博弈,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健康、有序的运行,体现了他们较高的政治和理论修养,形成了一支作风过硬、政治可靠的工作队伍。四是摸索出了一套网络新媒体管理、运行、服务的“12345”模式。围绕网络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为核心,做好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线上和线下活动之间的统筹,在队伍、经费、制度上的保障有力,建设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等微阵地,把调查研究、思政学习、第一课堂、主题教育、社团活动五个方面与网络新媒体结合,形成五位一体的校园“微文化”环境。)

第四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力图从分析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入手,寻求缓解和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从某些侧面来排解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最终帮助青年人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逆反心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往往面临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问题的存在,不仅常常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实际效果,而且还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思想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因此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做好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工作,研究克服逆反心理的途径和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一、部分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教育过程的诸个要素以及教育的途径和载体都有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1.受教育者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的主体,也是逆反心理的实际“持有者”。因此,分析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显得至关重要。引发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好猎奇心理导致

大学生求知欲强,敢于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对自己没有涉猎过的领域、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对越是被禁止的就越感到神秘和向往。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说教性,而大学生容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自己从外界获得的一些理论、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某些理论、观点进行辩驳,而在这辩驳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好奇心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他们的疑问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他们就容易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2)好胜心理导致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此时人的思想活跃,目光敏锐,不拘泥于成见,凡事批判性强,好胜心切,自我表现心理强烈,愿意标新立异,喜欢鹤立鸡群,因此有时会故意采取与他人相反的态度。

(3)极强的自我意识的结果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逐步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对成年人的依附,对任何事物都持有批判态度,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意的需要,行为上有较强的反控性。加之,现在部分大学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然而由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有时看问题,做事情难免有失偏颇,结果会事与愿违,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久而久之,便会产生逆反心理。

(4)浓厚的独立意识的结果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的条件,独立的意识也日趋增强,但是,这种心理长期得不到老师、家长的理解、认同,而他们的愿望又常常难以实现,挫败感日渐严重,造成了独立意识受阻。于是少数学生就以怀疑、漠视、反对等消极态度对之,常此以往,逆反心理就会形成。

(5)人生态度和阅历缺乏的结果

青年大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锻炼,社会阅历浅,世界观、人生观尚不稳定,易受社会各种思潮左右,易于偏激,产生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看问题想事情往往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在成人看来,大学生的行为有时未免幼稚简单,但是大学生却认为这是对其人格的不尊重,于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教育者方面

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者、组织者、实验者,在与大学生的矛盾关系中,往往占据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教育者自身存在瑕疵,往往会导致教育对象产生逆反心理。这其中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当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具有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可是在工作中有的工作者思想僵化,方法机械,引起了大学生的反感。

(2)教育者放松自我修养、降低自我要求

做人的思想工作最讲究的就是以身作则。但是现实中,一些思想教育者的素质不高,难以为人师表。有些思想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缺乏理论性、科学性、艺术性,达不到有效教育的目的;有些思想教育者言行不一,表里不一,难以服人;有的处理问题形式简单、粗暴,不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样的教育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对立情绪。

(3)教育者自身对待工作的态度

虽然,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但是现实生活中仍有的人对自己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错误认识。有的人把这项工作当成日后飞黄腾达的“跳板”;有的把这项工作当作退居二线的“闲职”,抱有这种错误认识的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敷衍塞责,滥竽充数,“混饭吃”的态度使学生们十分的反感、排斥,逆反心理自然就产生了。

3.教育环境方面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党内一些腐败分子违法乱纪,严重玷污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威信,败坏了社会风气;一部分人中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使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怀疑抵触情绪,引发了逆反心理。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与学校的正面教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二、预防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方法和措施

大学生中存在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它影响学生正常的思想情趣,这使他们偏激、烦恼、走极端,甚至是丧失信心,教育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具体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1.以理服人。大学生一般都在20-25岁之间,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而且他们大多识大体,明事理,教育者在做思想工作时,要通过事实说话,以说理为主,以理服人,力求做到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和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的针对性理论的深刻性与趣味性融会贯通起来,不能空话太多,不能泛泛而谈,力戒肤浅。

2.以心相交。大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情感都没有完全成熟,经常会需要别人发自内心的关怀、爱护,教育者应经常和他们沟通联系,充分了解学生,与他们建立相互坦诚,彼此信任的良好感情,力求做心灵相融,情感相通,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在一点一滴的关心和真真切切的服务中寻找理想教育的共鸣点。

3.围绕焦点开展工作。现代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关心社会发展,但对于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又认识不清,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回答和解释,“热点”就变成疑点。因此,教育者要善于挖掘学生关注的焦点,围绕焦点开展工作,以平等讨论、民主协商的方法解他们思想疙瘩,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4.重身教。身教胜于言教,大学生们不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学会以理服人,更要以模范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教育者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知识上、能力上等各方面都更高一筹,以自己的形象魅力去感召学生。

5.批评教育要讲究方法。批评不像表扬和赞美一样容易被人接受,有时不讲方法,会适得其反,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因此,教育者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特别讲求艺术,注意方法。如果在弄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选择在适当的场合,运用恰当的语言,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57.

[2]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第五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c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9思政(2)班潘应龙299010228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探索新途径、研究新策略,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Abstract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 is embodied the essence of socialist ideology, party a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uilding,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c importance.The vast majority of educational workers must be guided by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xplore new ways and new strategies,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 overall success.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Keyword: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university studentthinking political education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域下,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核心价值体系即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是我党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力量,形成统一的精神支柱,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任何一个国家和民

族都需要有一个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型时期,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道德建设的核心是荣辱观。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系统总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针,它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正确认识社会思想形态的主流,才能看清社会现象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深入宣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武装学生;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学生风尚,这样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当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客观状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在价值取向中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要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大学生通晓科学理论体系的意义和内容,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加大教学改革创新力度。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和主要内容,应当不断总结概括教学的体会和经验,及时提高讲授水平的形式;加强对各门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2、加大师资培养创新力度。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实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合理核定专职教师编制,按照学生人数及教学任务,确定适当的师生比例,从根本上解决专职教师偏少、授课任务超重的问题。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吸引和鼓励

学校相关专业课的教师及其他科研部门的专业人员加入,充实和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职队伍。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骨干队伍。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和引领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感受最深,并能发挥直接影响的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能使无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和直观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自觉抵御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弘扬主旋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中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借助主题教育、专题研讨、社会调查、政策宣传、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理论学习氛围,成为大学生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才能真正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化作用和规范功能。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桥梁和平台作用。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从认知到行为的内化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要逐步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计划之中。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荣辱,锻炼意志,升华认识,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通过实践,促使大学生不断地检验自己的认识观念,修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树立适应形势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形势、新阶段下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根本保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主要任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础,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丽芬.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培养大学生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5.[2]华斌.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7.[3]春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4.

下载论文: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互联网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小论文

    浅谈辅导员工作中亲和力的重要性 摘要: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关系的工作,必定要求辅导员工作者具有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不但将搭建起辅导员工作者与其工作对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论文要求:A4纸,1500字以上,11月24号前交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就业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 大学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才......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互联网等为主的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影响着大......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完善......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代理,不涉版权。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探究 学生姓名:赵若言 指导教师:李东阳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 号:16035100613001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郭占华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环境背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深刻的改革和创新。本......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逐步实现,作为建设中国的新生力量之一的高校大学生,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