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民族团结一心 共促医院繁荣发展
各民族团结一心 共促医院繁荣发展
——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天山脚下,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她就是地处伊犁州东五县中心的美丽县城---巩留。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热土上,巩留县人民医院经过60多年的辛勤培育和精心呵护,让民族大团结这朵奇芭始终灿然开放,全体干部职工依然如故恪守职责,始终如一挥洒着真情和汗水,用真心和实际行动不断谱写民族大家庭的和睦之歌。
作为县域内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担负着20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全院职工507人,其中少数民族职工257人,占全院人数的54%,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13个民族组成了这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长期以来,各科室不同民族的领导、干部、职工之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并在不断继承、保持和发扬着。先后荣获国家级“爱婴”医院、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和卫生红旗单位,州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模范单位、自治州级“创先争优”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带教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凝心聚力,切实树立民族团结集体的良好形象。
多年来,县人民医院始终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和加强民族团结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积极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并作为检验和考核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狠抓落实,将院、科两级的医疗业务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安排部署、同考核评比,形成了院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内容、有形式的进行,同时投资40余万元在院内营造出浓厚的民族团结宣传氛围,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医院各族干部职工的心中。
二、开拓创新,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凝聚群众人心。在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中,通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细胞工程”,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八进”“六个相互”“结对子、交朋友”活动,开展“互学”双语、举办“促团结、鼓干劲、保安全”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用具体行动践行民族团结,涌现出田守进、巴拉提、胡军胜等一批民族团结先进典型。通过发现、树立身边的民族团结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潜移默化影响、教育身边的人,使民族团结教育点滴融情,深入人心。
三、做好服务,全力赢得群众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医院从树立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抓起,从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做起,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依托张家港援疆资源全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自2011年起,江苏张家港市下派4批共计20名援疆专家来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通过院内讲座、手把手带教等活动与我院医务人员“手拉手、心连心”开展了全髋关节置换术、颅脑外伤开颅手术、腹腔镜下胃肠道疾病及脾脏等80余项新技术,不仅帮助各民族医生提高技术,也为我县各民族老百姓提供了高水平医疗服务,缓解了各民族因上述重病需转院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
四、心系群众,以扶贫帮困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工作。为使民族团结之花常开,多年来,医院坚持把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作为推进民族团结工作的载体,努力为贫困职工、群众提供帮助,经常性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疾病预防知识讲座”捐款捐物等扶贫帮困活动,仅2016年就开展免费义诊、讲座27次,为贫困户、结对子村提供慰问品、捐款、助学、修路盖房等资金60万余元。
民族的长期性,注定了民族工作长路漫漫,任重道远,民族团结之歌巩留县人民医院要永远不断的唱下去。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如万道彩虹,东方文明如璀璨明珠映亮了祖国的天空,为这片亮丽的天空增光添彩,为中华民族团结伟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是巩留县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无悔的选择。巩留县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继续努力,使用爱心和热血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绚丽多彩、永开不败!
第二篇:创新发展共促繁荣
创新发展 共促繁荣
——在中英工商界晚宴上的演讲(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一日,伦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 人民日报 》(2011年01月14日
02 版)尊敬的黑格外交大臣,尊敬的凯布尔商务大臣,尊敬的白乐威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晚上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晚宴。两个月前在北京召开的中英工商峰会上,我同在座的许多朋友见过面,今天又结识不少新朋友。这使我感受到中英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的活力。在此,我向各位新老朋友致以新年问候和良好祝愿,向长期致力于中英友好的英中贸协朋友们表示感谢!
我这次访英,从爱丁堡到伦敦,留下了深刻印象。所见所闻,体现了英国现代与传统结合的特质,既尊重历史,又富有创造力。在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英国政府大幅削减财政赤字,加强金融监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更加重视同新兴经济体发展经贸关系。这些富有勇气的决策,展示了英国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和行动。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恢复增长,调整变革的步伐也在加快,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我们认为,希望与风险、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相伴而行的。适应全球经济的深刻变化,只有勇于创新与变革,才能为世界再繁荣提供不竭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十分关心中国的发展。我愿借此机会,介绍一下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过去32年,经济年均增长9.9%。今后1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小康”的概念,源于2000多年前中国的《诗经》。上面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大意是,百姓辛苦,应使其休养生息,享受安康;这既有益于中国,也可让天下安宁。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康”,主要涵义是:人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温饱有余而又充裕,在国家繁荣安康的同时,推动邻邦与世界和平和谐。
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鼓舞,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英国的十分之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城镇化率只有47.5%,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还很落后。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仍有1.5亿贫困人口。我们面临十分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能耗水平较高,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几十年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集中显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使13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不久,中国制定了今后5年的发展蓝图。这是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蓝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蓝图,既体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又体现了社会事业的发展,还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重点应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扩大国内需求。我们决心把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释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消费需求潜力。我们将推进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让经济增长的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第二,突出创新转型。目前,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5至30个百分点。这既是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我们将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鼓励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服务业实现更大发展。为此,我们将增加研发投入,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第一资源作用,努力把中国人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还将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有利于创新转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三,注重绿色发展。过去5年,中国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了10%以上。仅淘汰的落后小火电就有7000多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电力装机总量。今后,我们将继续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努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开展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强化污染治理,增加森林碳汇,使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较大幅度降低。
中国扩大内需、创新转型和绿色发展,都是在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以更加务实的行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我们将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从国外进口商品和服务,在制造业开放的基础上,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
女士们、先生们!
中英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国家。几十年来,中英关系历经风雨。现在,双边关系正步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新阶段,经贸合作十分活跃、富有成果。卡梅伦首相去年11月访华时,提出两国确立共同促进经济增长的伙伴关系。这为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两个月来,中英经贸关系有了新的进展。昨天,双方签署了价值近47亿美元的合同和协议,既涉及传统行业,又涉及金融投资、企业并购、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今天,两国企业家又举行了中英经贸论坛,从能源与基础设施、高端产业、中小企业合作、低碳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以寻求新的合作机遇。这充分体现了双方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愿望。
这两天,我同卡梅伦首相、克莱格副首相等英国领导人就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认为,当前中英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双方应面向未来,把握大局,推动双边贸易规模向100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促进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挖掘大项目。我们期待双方经贸合作在寻求大项目上取得更大进展,以扩大贸易投资规模、提升合作水平,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双方应鼓励两国企业在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加深合作,并积极开展第三方合作。在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领域,相互投资建设的潜力很大,双方应加强可行性研究,创造条件促成新的合作项目。
二是打造新亮点。中国的发展需要绿色经济,英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次来访,参观了“海蟒”波浪发电机、低碳建筑和社区等绿色项目。两国有关部门签署了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运用的合作框架协议。我们希望深化双方在低碳技术、新能源、可持续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中英合作培育新的亮点。
三是注重优势互补。英国在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领域具有较大优势,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我们将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欢迎英国企业到中国推介先进技术和设备、投资兴业尤其是投资于服务业。两国有关单位已就银行合作签署了框架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北京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与英中贸协签订了建立“英国贸易中心”的合作备忘录,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中国将继续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在技术创新、政府采购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同等国民待遇,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稳定有序、透明和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也希望英方为中方商务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同时推动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为双方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环境。
我们还希望两国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借鉴彼此做法和经验,开拓全方位、多领域合作空间。双方已就大熊猫合作保护研究项目签署了协议,英国将迎来一对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它们是中英友好的新使者。伦敦已从北京接过奥运会的旗臶,我们祝愿2012年伦敦奥运会取得成功。
中英两国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等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中英之间加强各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中欧关系发展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
女士们、先生们!
创新永无止境,繁荣需要合作。在世界经济复苏和中英两国发展的重要时刻,只要我们双方以开拓创新、互利共赢的精神携手合作,必将迎来两国更加繁荣发展、中英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第三篇:创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实施方案(模版)
创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实施方案
各部门:
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电信公司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根据相关创建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文件,结合我公司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以认真贯彻落实市、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努力实现我公司通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全县创建“两个共同”示范县为统揽,按十八大相关文件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使我公司事业成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职工结构合理、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公司内各族干部职工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推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在全公司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三、创建活动范围
全公司各部门。创建活动重点示范点;营业厅、外线组、综合办公室、支撑办公室。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制定实施方案,营造氛围。组织公司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县委、县政府文件、领导讲话,明确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按照县上的《实施方案》,结合公司工作实际,制定《创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实施方案》,报县文明办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0月。以公司活动为主阵地,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总结经验,确保创建实效。
1.成立领导机构。公司成立由经理单乐群为组长,副经理赵博、姚瑞丰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支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计划,于2013年2月29日前召开动员会议,确定学习宣传和创建活动重点,组织开展好创建工作。
2.开展“民族团结进企业”活动。在公司设立宣传栏,订阅有关民族方面的图书、报刊杂志,经常性的在干部职工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以及民族知识常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不断深入人心。
3.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今年5月,在全公司集中开展县情宣传教育,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了解自治区内少数民族的名称、分布、人口、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节日、禁忌等。进行“中华大家庭”、民族政策和国情宣传教育,理解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观,理解民族概念,民族和宗教的区别,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牢固树立“两个共同”的思想。
4.开展多种多样的相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演讲。并评选出优秀,予以奖励。
第三阶段:自查自评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1.认真开展自查自评,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完善档案资料,积极迎接市、县的检查验收。
五、具体要求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两个共同”示范部门创建活动实行部门主管负责制,各部门主管是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明确专人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确保创建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2.创新形式、突出重点。各部门在创建活动中,要对照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努力将创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确保创建实效。
3.加强信息上报。及时反映创建活动中好的做法,认真总结,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不断推动全公司“两个共同”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四篇:关于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市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设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市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市建设,根据市委印发的《关于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市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结合实际,特制订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上支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周未、州政府提出的“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圈”发展战略、“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和“统筹***建设全州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布局,以建成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市为目标,着力提高全市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努力建设商贸繁荣、产业发展、环境宜居、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的****。
二、目标要求
(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建设“两个共同”示范市,是省上交给我们的一项光荣的任务,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我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局上下要高度重视,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两个共同”的实质内涵和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思想,跳出欠发达地区的思想束缚,狠抓机遇,全面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市建设。
(二)着力提高规划水平。“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系统工程,应当制定全面系统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方法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规划方案应当坚持科学性、体现特色性、突出发展性、注重操作性、增强针对性,与“十二五”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全省跨越式发展战略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实际相切合,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着力激发创建活力。两个共同”示范市建设是一项新任务、新工作,唯有创新,才有活力。总结成功经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宣传月活动、表彰活动等“三项活动”。
(四)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示范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把发展作为示范市建设的第一要务,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人才培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示范区建设的第一职责,以稳定促发展,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加强社会管理,加强宗教引导,依法调处和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相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09-2011.10)
1.办公室及时制定出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创建过程中,要积极组织活动,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档案工作。
2.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八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新歌,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教片,听一次民族团结教育讲座,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讨论会,写一篇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章,办一期民族团结教育板报,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演讲比赛。
3.及时挖掘总结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树立民族团结先进榜样,开展“学先进、比团结”活动。
4.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使扶贫帮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真正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实施阶段(2012-2013)
进一步抓好创建县级模范单位的工作,以民族团结教育年为契机,大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伊犁”“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增进团结、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等主题文化活动。同时做好创建县级民族团结单位审核验收工作。
(三)总结巩固提高阶段(2014)
1.活动结束后,要做好“回头看”工作,检查近年来在民族团结及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2.继续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慰问少数民族老干部老党员和少数民族贫困家庭。
3.认真总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局的民族团结长效机制,确保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五、具体要求
1.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县局要认真、积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使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尼勒克县电视台、电台,把我局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及时宣传,为教育年创建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3.健全档案资料。县局要安排专人负责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建档工作。同时要认真做好创建活动的申报事宜,以及及时上报相关文字材料。
第五篇: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散杂居少数民族现状的调查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5月27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镇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现状,探讨加快这类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根据市民族办和区民宗局工作安排,我分别深入18个村,开展调查研究,召开12次座谈会,听取部分村两委领导的情况介绍,老党员、少数民族代表共同分析散杂居地区经济状况。全镇共有200多人接受了这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还深入实地,查看了解近几年来扶持少数民族户发展经济和子女就读,以及这些项目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等。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镇散杂居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我镇是少数民族杂散居的地方。根据全镇详细摸底结果,我镇现有18个少数民族,人口470人,约占全镇人口的1.8,分布在18个行政村。2004年,全镇18个行政村工农业总产值×元。但从各村情况具体分析,其经济发展状态极不平衡。群众年人均纯收入2212元,低于全区人均纯收入600元。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的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基本上在1000元以下,低于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两大差异决定了散杂居少数民族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是自然生存条件的差异。地处山区、半山区的行政村,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长期缓慢,人均收入大约在2212元以下;地处浅丘陵地带的行政村,人均收入大约在2212元以上。二是思想观念的差异。地处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存在死守家园一块田、自给自足保稳定的陈旧观念,安于现状,不敢承担风险,缺乏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地处浅丘陵地带的少数民族户,虽然日子能过得去,但手中钱财并不多,却耽于现状,裹足不前,缺乏开拓精神;二、影响散杂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各有关部门大力扶持下,我镇散杂居少数民族户的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少数民族户的群众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但历史形成的原因以及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生存环境和思想观念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我镇散杂居少数民族户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薄弱,生存条件较差。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是偏僻、边远、贫穷的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梓桐村,距离市城区33公里,由于交通条件限制,市城区在收购花生、田藕时都已涨价0.2~0.4元,他们还是低价销售,如果要想每斤多卖0.1元,必须自己用肩挑8公里到集镇卖给商贩。仅这两项收入就减少2万多元。板桥村、赤岩村、桂花村等同样存在类似问题。18个行政村虽然都通了公路,但等级不高,且有部分没有通到少数民族聚居的村社。如原来的狮子村、高寺村、接龙桥村都没有通路。简易机耕路通往这些行政村,如遇雨天,道路难行;一但下大雨交通断绝,群众生产生活便受到严重影响。学生读书每天打火把上学、回家,由于山高路远,这些村的农副产品销售价格比浅丘村至少低20以上。广播电视、通讯设施也由于散杂居少数民族行政村落所处的地理位置差、投入不足而无法建设,影响了当地群众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如梓桐村、新开村、虽离场镇才十几公里,但至今没通有线电视,无线收视效果极差。根本没有通讯条件,要打手机也只有到山顶。饮用水是民族地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至2004年底尚有18个行政村未用上达到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大多居住户靠挖山洞引水。2004年底,船山区委、区政府实施红层打井后,目前已经完成500多口卫生井。
2、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是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进步与落后的重要因素。我镇散杂居少数民族行政村产业以农业为主,花生、田藕种植、家禽养殖为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才、资金都比较缺乏。种养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圈子,直接制约了种养业效益的提高。如:板桥村的梨树种植、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对果树栽培技术和科学种植的益处一知半解,管理粗放,人为地造成果树少收或欠收;水果品种老化,绝大部分老果树没有经过嫁接和改良,时间长了原有的优势就消失了,又没有及时引进名优水果和反季节水果品种,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再加上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保鲜手段欠佳,果品、蔬菜大量霉烂,往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