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桃江联社创建信用村镇实施方案
桃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创建信用村镇实施方案
为切实改善我县信用环境,增强社会诚信意识,推进“诚信桃江”建设,本着积极推进、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思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诚信桃江”为目标,以创建信用村镇为载体,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让“诚信”深入人心,使全县上下形成重合同,守信用,守法纪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我县金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步骤及要求
用3---5年时间,把全县50%以上的村镇建成金融秩序稳定、社会信用良好、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信用村镇”。2011年在1---2个村镇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在全县逐步推开。
参与创建的村镇,要按照信用村镇标准,由信用社牵头成立相应的创建信用村镇评定机构,严格按照评定标准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规划,报县联社信用村镇创建办公室。信用村镇创建办公室要及时对创建村镇进行指导、帮助,达到考核评定标准的,要及时向创建信用村镇办公室申请验收评定。创建信用村镇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切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注重实效。
三、“信用村镇”评定标准
(一)“信用村”评定标准
1、村委班子团结务实,作风正派,清正廉洁,责任心强,村支“两委”关心、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帮助宣传金融法规,协助组织资金,清收不良贷款,村、组干部带头倡导诚实守信,无拖欠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行为;
2、辖内信用农户等级评定面达到85%以上;
3、农户信用度高,信用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0%以上,辖内各项贷款当年到期收回率在95%以上,不良贷款(按信贷管理系统)控制在10%以内;
4、“二会一部”基金兑付完毕,民间高利贷和金融“三乱”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5、全村经济发展处于全乡(镇)中上水平,村集体经济有一定实力,村组债务全部得到化解,有可供发展的产业项目。
(二)“信用乡镇”评定标准
1、乡镇党委政府重视诚信建设,领导有方,组织得力,机制科学,关心支持农村信用社工作,把信用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干预信用社业务经营,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清收不良贷款等;
2、农户信用度高,信用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0%,辖区内“信用村”占行政村总数的60%以上;
3、农户信用度高,信用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0%以上,辖内各项贷款当年到期收回率在95%以上,不良贷款(按信贷管理系统)控制在10%以内;
4、辖内国家公职人员和行政企事业单位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基本清收完毕,无逃废信用社债权行为;
5、“二会一部”基金兑付完毕,民间高利贷和金融“三乱”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6、全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处于全县中上水平,乡镇、村组债务全部得到化解,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效果好。
7、乡(镇)、村、组干部带头倡导诚实守信,无拖欠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行为;
四、“信用村镇”评定程序
“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原则上实行2年一次。有条件的可由当地乡镇党委及村委会先行推荐,并与信用社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参与信用村镇推选及评定准备上报工作。
(一)评定准备。由信用社客户经理对达到评定条件的信用村镇做好工作并整理如下资料:
1、申报村、乡(镇)提出评定申请;
2、信用农户评定情况;
3、辖内农户欠贷情况;
4、乡镇干部欠贷情况;
5、辖内有无逃废债情况;
6、政府部门关心、支持信用工作等。
(二)评定申报。评定准备好后由信用社主任填写申报资料并写出评审申报报告交联社信贷管理部门。
(三)信用村、镇评定。联社信贷管理部门收到信用社提交的评定申请后应进行指标审查并确定评定结果。
(四)验收授牌。联社信贷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提交的村镇评定情况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授牌议式,并建立台账,收集资料归档。
(五)监督管理。信用村镇评定应实行期限管理,原则上两年评定一次,每年进行年度审验,并依据核心指标进行动态管理,视信用状况适时提出警示、警告、取消、升级、降级等建议。
五、建立农户信用评价平台
联社积极建立农户信用评价平台,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主要工作措施:
(一)在一个行政村范围内,由农户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农户贷款小组,结合农户经济状况、资产状况、信用状况为农户评定信用等级,信用社根据信用等级授予相应的贷款额度,建立信用档案,小组成员在有信贷需求时可申请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操作按照《桃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额联保贷款试行办法》执行。
(二)在一个贷款小组内农户可以互相担保、互相监督使用、归还情况,申请信用等级必须加入贷款小组。
(三)信用社根据农户的信用等级授予相应的贷款额度,农户贷款小组的各成员授信额度之和就是该贷款小组的信用额度。按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方式进行管理。根据贷款小组的信用额度给予村、镇(乡)的贷款总额度。
(四)对于农户的资金需求,信用社按照信用等级高低确定优先顺序办理。联保贷款小组成员诚实守信、按时偿还本息的,每年可在原有授信额度上增加10%,但不能按时归还本息的,则降低或取消期限授信额度。信用社根据每年的农户还贷情况给予村、镇(乡)提高或降低贷款额度。
六、“信用村镇”金融服务优惠政策
创建成功的“信用村镇”,信用社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让讲诚信、守信用的农户得到实惠。“信用村镇”可以获得以下优惠:
(一)授信额度优惠。授予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贷款额度,可高于非信用村镇同类客户的授信额度;
(二)简化贷款手续。在建立和完善客户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对小额信用贷款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
(三)信贷支持优先。各乡镇信用社的新增贷款要优先投向“信用村镇”,“信用村镇”的信贷需求应优先得到保障。
(四)享受优惠利率。信用村镇农户贷款利率可按照信用社社员贷款或黄金客户利率率执行。
第二篇:镇宁联社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初稿)
镇宁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初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深入推进镇宁县农村金融信用县建设步伐,着力打造 “诚信镇宁”,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服务“三农”、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创建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单位、信用企业、信用工商户、农村金融信用县为载体,以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和水平、改善农村经济运行环境为目的,在广大农村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规范,形成城乡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和谐的良好局面,凝聚全市推进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和同步小康的正能量。
二、基本原则
按照“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分级评定、动态管理”的要求,扎实做好新增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工商户、信用企业、信用单位、农村金融信用县的创建和评定工作,提高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质量。对已评定的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工商户、信用企业、信用单位,要继续加强后续管理,做好巩固、完善、提升等工作。
三、目标任务
以诚信农民、诚信单位、诚信企业建设为基础,以三农信贷投入为纽带,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着力把镇宁县打造成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县、农村金融生态优质县、农村金融发展繁荣县。到2015年9月底前,将镇宁县创建为农村金融信用县,为创建安顺农村金融信用市打好基础,促进城乡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创建措施及推进计划
(一)创建措施
1.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各乡镇要结合实际,采取举办“夜校”、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诚信镇宁”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寨的“诚信
五进”活动。广泛宣讲和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在社会形成遵守规则、讲究道德,信守合同,主动履约和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规范。
2.加大金融服务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围绕富民惠农目标,创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学习和推广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以及林权、宅基地、房屋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经验,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实施“阳光信贷”工程,让信用主体充分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良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站作用,推动农户各类财政补贴多折合为一折或一张银行卡工作,解决农户手持多折不利于保管和办理业务问题,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村、零成本、无风险”领取财政补贴和办理小额现金存取、转帐汇款、交纳各项社会统筹等业务,充分享受普惠金融。
3.实施“百千万信用示范”工程,丰富农村信用建设内涵。各乡镇按照“培育一个信用示范户、带动一项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思路,实施“百千万信用示范”工程,精准确定企业、种养加专业大户、特色产业户作为信用示范户重点培育和支持,充分发挥“信用示范企业”、“信用示范农场”、“信用示范特色户”在诚信经营和诚信管理方面的模
范带头作用,为全市特色产业户、专业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坏境。
4.加大打击逃废银行债务力度,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对单位、企业、个人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对屡次催收仍故意不偿还的,要通过司法程序进行清收。通过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采取行政手段、司法手段、纪律手段等大力清收行政事业单位到逾期贷款和国家公职人员到逾期借款,同步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法院、检察院、公安、监察等部门要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案件的打击力度和胜诉案件的执行力度,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依法向社会披露和发布严重失信者“黑名单”,形成对失信者的社会性惩戒,让失信者受限、寸步难行。
(二)推进计划
1.宣传发动(2015年1月-2015年2月)。结合2014年12月县政府召开创建镇宁县农村金融信用县推进大会,全面布置诚信镇宁建设和创建金融信用县工作。各乡(镇)要分别召开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信用乡(镇)工作推进会及信用乡镇建设巩固提升会,在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活动高潮。
2.加快推进(2015年2月-2015年6月)。县农村信用工程领导小组要根据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拟定农村金融信用县推进实施方案,通过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快推进信用乡(镇、街道)、信用村(组)、信用社区和信用企业、信用单位、信用工商户的创建工作,确保6月底各项指标达到农村金融信用县的要求,并对已创建的信用乡镇做好巩固提升工作,继续加强信用工程建设后续管理,强化质量,更好地提升信用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各项考核指标达标。
3.初步评审(2015年6月-2015年7月)。县农村信用工程评定领导小组组织对新创建信用乡(镇)、金融信用县进行初步评审,并向市农村信用工程领导小组报送评审资料。
4.申报验收(2015年7月-2015年9月)。切实做好各个乡镇的指标维护工作及全县的指标维护工作,全员提升诚信意识,迎接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和指导。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确保镇宁农村金融信用县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和如期完成,在镇宁县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镇宁县农村金融信用市创建工作推进领
导小组,各乡镇政府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如期完成。
(二)机制保障。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各乡镇要统一思想,明确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创建工作,充分调动相关部门、乡(镇)、村支两委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组织发动辖内单位、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农信社主抓、村居两委配合、有关单位、中小企业、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县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适时召开工作调度会议,交流推广经验,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完善干部互派机制。各乡镇要选派年轻干部到农信社挂职,农信社选派年轻干部到地方有关部门和乡(镇)挂职,在培养锻炼干部的同时,合力推进镇宁农村金融信用县、安顺农村金融信用市创建工作。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把各乡镇创建和维护信用工程纳入县级对乡镇目标考核内容及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各乡镇也要将创建和维护信用工程纳入对村支两委的考核中去,作为重点目标考核内容。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信用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项目、专项资金、扶持资金、贴息资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金融机构要对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企业、信用工商户、信用农户优先安排信贷支
持,实行利率优惠、服务优先。对按时完成信用工程创建任务和巩固提升的乡(镇)给予相应奖励,对推进工作不力的负责人实施问责。
(三)政策扶持。一是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4]20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府办发[2009]28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公平对等、效率优先、贡献度与倾斜度相匹配的原则,县直单位在镇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户存款达到60%以上,财政、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农村医疗、农村保险、移民等农口部门在信用社开户存款率达到100%,且存款资金比例不低于农信社在辖内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例。二是各级人民银行、银监部门要加强对信用工程建设的指导,争取更多的支农再贷款和合意贷款增量,适当放宽监管条件,让农村信用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三是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特别要做好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涉农单户10万元以下税收减免政策、填补金融空白乡(镇)费用补贴、定向补贴政策、“3个15万”和小微企业补偿政策等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争取得到更多的国家奖励和补贴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
第三篇:《关于在都阳镇创建信用村镇试点实施方案》
关于在都阳镇创建信用村镇试点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根据《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河政办发[2009]176号)要求,根据我县具体情况,决定在都阳镇的都阳村创建“信用村”示范试点(以下简称“信用村镇”创建),为有效推进“信用村镇”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信用村镇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信用村镇创建工作,目的是提高农民和企业信用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金融良性互动。通过开展信用村创建活动,可以使广大信用农户和优质企业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的政策,扩大涉农贷款的发放面,促进农村中小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促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开展信用村镇创建工作,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农民和企业的信用意识,对促进新农村诚信、文明、和谐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信用村创建试点工作思路
都阳信用村镇创建试点工作按“政府引导,人民银行指导,农村信用社主导”的工作思路,先选择都阳村作为信用村创建试 点村,通过把都阳村创建成信用村,使辖内农民和企业提高信用意识,享受到各种信贷优惠,促进农社“双赢”,发挥宣传、示范和带头作用,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创建经验,然后向全镇逐步推广信用村创建工作,争取把都阳镇创建成为信用镇。
三、创建目标
(一)试点创建阶段: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首先在都阳镇的都阳村开展信用村创建试点。
(二)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为试点建设巩固提高年,创建的信用村数量争取达到全镇的60%以上,在信用村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进而把都阳镇创建成为信用镇。
(三)全面推广阶段: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为全面推进年,在都阳信用村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广信用村镇建设,争取全县各乡镇的信用村创建面达到60%以上,信用乡镇的创建面达到60%以上。
四、信用村创建试点工作措施及步骤
第一步,时间安排在8月下旬,及时向都阳镇政府汇报,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都阳镇政府要建立信用村镇创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都阳镇镇长担任,副组长由都阳信用社主任和村主任担任,组员包括都阳信用社工作人员都阳村委委员组成。领导小组在进取阳农村信用社设立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同时,都阳村要建立信用村创建考评小组,协助建立信用村 信用档案,对辖内经济金融指标进行测算,按照“创建条件与评定程序”的规定,做好“信用村”的申报工作。
第二步,争取在8月底前,召开信用村创建试点协调会,开展信用村建设宣传工作。在都阳镇政府支持、协调及配合下,在都阳村村部召开信用村创建协调会,邀请都阳镇其他村的支书以及都阳村村民小组长参加,向与会人员分发创建信用村宣传资料,宣传建设信用村的重要意义、条件与流程。
第三步,从9月1日至10日,采集都阳村有关信息,建立都阳村创建信用村的有关档案。召开创建信用村协调大会后,即可向都阳村的所有企业和农户发放信息采集表格,收集都阳村的经济状况、财务收支、辖内企业及所有农户信用信息,主要由都阳村委协助县都阳信用社完成。
第四步,计划到9月底止,都阳村村委要根据测算经济金融指标,对照信用户信用村评定条件,向都阳信用社提交信用户信用村申报材料。都阳信用社根据提交的申报材料,对创建信用村工作进行初审后报县信用联社审批。
第五步,由都阳信社受授匾。
第六步,复查整改。从10月1日至月底,都阳信用社定期和不不定期到都阳村进行回访,积极听取在创建活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信用村创建工作经验,纠正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五、信用村评定条件与程序
(一)信用村评定条件
1、信用户应具备的条件
(1)、遵纪守法,无不良欠贷欠息和其他违约记录,不无故拖欠其他款项,信誉度高及无赌博、吸毒等其他不良行为。
(2)、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经营的自有资金达到规定比例,坚持依法合规经营,靠勤劳致富。
(3)、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社开立存款账户和办理主要结算交易。关心和支持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社工作,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
2、信用村应具备的条件
(1)、有健全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核算规范,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社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村级存款必须存在该账户。
(2)、辖内的不良贷款占比在8%以下。村级经济组织贷款近两年无不良欠贷欠息记录,无不良纠纷纪录。
(3)、辖内民风淳朴,村民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贷款户中守信用户在92%以上。
(4)、村委会积极支持和配合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村信用社开展各项信贷调查、农户授信、风险防范、不良贷款清收、资产保全和资金组织等工作,并建立村级信用户信息员制度和农户贷款“公议授信小组”。
(5)、创建宣传要富有成效,辖内村民基本了解信用村创 建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贷款程序和手续,掌握信用村创建条件和政策,信用意识较强。
(6)、村委会班子团结、工作能力较强,能为村民办实事,群众中威信较高。
(二)评定程序
1、申报。
首先由都阳村成立由村两委、组干、信贷协管员组成的考评工作组,负责信用户、信用村的申报工作,“信用户村” 的申报内容应包括:借款人名称、借款人的家庭经济收入、借贷及本村信用状况、经济发展情况。
2、审核。由人民银行、信用联社共同对都阳村的评定申请进行审核,审核时要认真核对农户信息的真实性,如为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还要征求工商、国税、地税、环保等有关部门意见。
3、认定。信用村的评定由人民银行、信用联社对照“信用村”应具备的条件予以认定。正式认定前需通过有关媒介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授牌。对获得 “信用村”称号的村,由自治县政府发文命名,由认定机构颁发证书和授牌。
5、摘牌。对经重新评定不再具备条件的“信用镇”及“信用村”,由认定机构予以摘牌,其中,在重新评定前发现有不满足条件的,认定机构应随时予以摘牌。
六、给予信贷优惠政策。对获得信用村称号的村,信用社对其辖内信贷客户实行利率优惠、贷款优先、手续简便等优惠政策。
(一)利率优惠
对信用村辖内的农户贷款利率予以优惠,具体根据不同的行业、用途、对象、信用状况和存款回报等确定差别利率。
一般农户的贷款利率按基准利率上浮60-100%;若评为信用农户,贷款利率最低可按基准利率上浮40-50%执行,对违约的贷款户不予利率优惠。如推出新的贷款品种的利率优于本方案规定的,可按照较优惠的利率执行。
对创建命名的信用村,其所辖范围内的优势企事业单位(以纳税登记为准)实行利率优惠。全面放开当地的利率定价权限,贷款利率的确定可根据不同的客户对象,按当地贷款市场利率水平确定。其中,个人贷款仍按信用村的优惠政策执行。
(二)贷款优先
1、对信用村辖内农户和信用镇辖内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和规模予以优先满足。
2、信用村辖内的信用户个人借款适度放宽信用贷款政策,即尊重历史还款记录,无不良欠贷欠息和其他违约记录,不无故拖欠其他款项,信誉度高及无赌博、吸毒等其他不良行为,本次评级定为合格信用户。
3、信用村辖内的信用户个人借款适度放宽信用贷款政策,达到合格信用户标准,且根据其历史还款记录,对还款能力强、信用程度高的信用户,本次评级定为优秀信用户。
(三)手续简化
对信用村辖内的信用农户发放贷款,环节减少、手续简化。主要途径是:有效发挥村级信用户信息员作用,贷前调查、资料收集、核保签约等操作程序可由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员定期、定点上门到村委协同信息员办理,并由信息员签具意见。实行农户贷款限时办结制,符合条件的贷款原则上在2天内办结。重点推进柜面发放的“柜贷通”信用户信用贷款,实行一次授信签约、循环使用、柜面办理、随借随还、限额控制,做到社社开办、大力推行。同时,根据农户的实际生产周期和还款来源等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和授信额度,减少贷款周转和审批环节。
七、日常管理及制度建设
为确保信用村创建试点的有效实施,各级创建活动办事机构需建立以下工作制度:
(一)回访制度。各级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建考评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基层,积极听取镇、村在创建活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正创建措施,改进服务,努力为新农村的信用工程建设创造条件。
(二)信息交流与宣传制度。通报、交流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沟通基层创建信息,对于创建活动中的典型事迹、好的经验做法等要及时编发简报,必要时可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三)部门联系制度。各级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有关 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通过召开工作例会等形式,沟通了解有关情况,听取各部门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和讨论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
第四篇:关于创建学习型村镇实施方案
关于创建“学习型村镇”的实施方案 各支部: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提高村镇干部和广大农民素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文明村镇,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在全镇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村镇”的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村镇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知识兴农、科技富农”为主题,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村镇为目标,引导村镇干部和广大农民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在村镇营造“人人、处处、时时”学习的浓厚氛围,培养和造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各类人才,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保障。
二、创建范围 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
三、学习内容1、镇村干部要着重学习政治理论、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世贸知识、行政管理知识、村镇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网络知识,增强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能力。同时应掌握1~2项种养技术,每年进行1~2次学习辅导讲课。2、农业技术人员在着重在知识更新上下功夫,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率先学习和精通先进实用技术,掌握市场信息,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3、镇村企业负责人要加强对市场知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最新生产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努力增强新品种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4、广大农民群众要根据增强致富技能、提高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文化、政策法规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活动。在加大对鹅、猪、羊、牛等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养殖增收能力。
四、总体目标 通过创建“学习型村镇”活动,镇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能自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确立终身学习理念,镇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改善;镇村建立起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网络,并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进一步突出,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五、具体要求
(一)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各单位要建立学习日、农民学习月和党委中心组、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制度。把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结合起来,以平时学习为主;把集中辅导与自学结合起来,以自学为主;把知识积累与学以致用结合起来,以学以致用为主。1、举办科技大集和送书到农户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利用重大节日和农村集日,开展新技术、新知识的宣传和演示活动积极开展咨询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向农民送书、专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荐书,积极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致富能人和科技人员开展致富家庭结对活动,努力拓宽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渠道。2、开展巡回讲演活动。要培育一批学习典型,适时组织技术骨干、专业大户和致富能手,进行以宣传学习体会、传播致富经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主要内容的巡回讲演活动,不断扩大示范辐射范围。3、开展竞赛评比活动。通过竞赛评比,促进学习热潮的兴起。4、开展培训活动。充分利用镇苏木党校、团校等阵地,积极举办各种讲座和科技培训活动,向农民传授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各类农业协会要不定期的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发挥各类专业大户和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和引导农民。5、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各单位要以创建“文化特色村”和“文化特色户”为龙头,通过举办群众参与率高、涉及面广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活动之中,带动农民家庭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的共同发展。镇里要抓出1~~2个“文化特色村”典型,每个村要至少抓出3~~5个“文化特色户”典型。
(二)建章建制,务求实效1、建立组织机构和责任制度。各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协调、指导、推进和考评。2、建立投入机制。各单位要本着勤俭节约、不加重负担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对图书室的投入。3、建立评估考核机制。镇党委年未对各村进行评估考核。中共清河镇委员会
第五篇: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
麻丘镇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建文明示范村镇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积累经验、示范带动”为总体要求,以建设美好环境、发展高新经济、倡导健康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促进
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概况
麻丘镇位于江西省会南昌的东面,西抱瑶湖,东接塘南,南靠抚河,北连滁槎,地势平坦,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通往余干、万年、景德镇乃至浙江沿海的省二级公路昌万公路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并与京福高速公路乐温段在境内交汇。
(二)定位
随着昌万公路和乐温高速公路的贯通,麻丘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凸显。根据《南昌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要求,按照“西进、东拓、北控、南延”的总体指导思想,麻丘定位为南昌的东大门,高新区加工业基地外延式发展重点镇。
(三)目标
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江西重点镇、打造南昌东大门”这一总体目标,以整治脏乱差为突破口,以搞好村镇规划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以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内容,整体推进农村文明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工作,加强农村维稳网络和基层民事调解网络建设,健全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确保农村社会秩序良好和社会稳定发展,努力使我镇面貌3至5年有一个较大的变化。
三、具体任务
抓住机遇,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找准定位,加快发展步伐,围绕“一个目标”,即把麻丘建设成为产业特色明显、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文明小城镇;推进“二个对接”,即与南昌市的城市规划对接,与高新区的特色产业对接;发挥“三大优势”,即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四大产业”,即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效农业和物流仓储、商贸等第三产业,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大发展格局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5年,我镇将在以往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中即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设一个标志性建筑
精心设计,严格施工,在瑶湖桥头麻丘境内建设一个标志性建筑,使之成为麻丘新型小城镇文化的象征,麻丘镇发展日新月异的见证。
(二)打造两个中心示范村
以鲁溪、武溪村为示范点,建设两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文明示范中心村。中心村的工作以抓好村组环境整治为重点,突出解决建设无规划、进出无道路、排污无渠道、垃圾无管理的脏、乱、差现象,使农村村容村貌有一个明显改观。
(三)推动三项致富工程
继续扎实推进村党支部书记“双带”致富工程,帮助村支书制定“双带”规划,选准“双带”项目,搞好项目与资金、技术、市场的有效对接。在金凤、鲁溪、库前村建立三个大棚蔬菜基地,预计这三项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50亩,建成后每亩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该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四)加强四项建设
积极推进农村道路、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1、完善路网建设。一是硬化全部村级道路,使我镇村级道路硬化率达到100;二是完善三纵四横七条道的道路方格网建设,三纵即昌万路,文教路,荷湖路,四横即麻中大道,麻中东路,厚溪大道,南厚路;三是美化、亮化现有的昌万、文教、厚溪、刘城等省、市、区、镇、村、组6级道路。
2、新建一所小学。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新建一所小学,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该小学拟紧靠麻丘高中部建设,占地面积约30亩。
3、启动两个小区。小区建设地点分别为麻丘老农贸市场和卫生院以南空置地。作为文明村镇示范点创建工作的一部分,这两个小区建成后将主要用来对拆迁户进行统一安置。
4、繁荣两个市场。进一步搞活武溪、麻丘集贸市场,繁荣我镇经济,便捷我镇居民生活。
四、实施办法
创建文明示范村镇示范点工作是当前我镇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探索和完善创建机制,狠抓任务落实。
(一)精心规划,严格建管
1、划编制上,突出一个“高”字
这步工作我们已经完成。2005年,我们聘请武汉大学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的专家,在充分论证麻丘镇的实际情况和区位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城镇规划的新理论,本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综合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麻丘的城镇性质为:南昌的东大门,是高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对外窗口,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服务南昌
市的卫星城。同时,高起点编制了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城镇用地,城镇景观等专项规划及城镇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等详细规划,并正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2、在建筑设计上,突出一个“精”字
城镇建设中,最能体现城镇建设的是城镇建筑,而城镇建筑的特色主要取决于有无好的建筑设计。麻丘作为一个新型小城镇,将不追求大中城市的高楼大厦,力求在“特”和“精”上下功夫。在博彩众长的同时,注重塑造自己的特色。我们将根据对外开放的需要和南昌东大门的实际,力争在建筑物立面的设计上作文章,出新意,选好外观色调,在体现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保持整体建筑风格的一致,雕塑一批精品建筑和城镇标志性建筑。同时,为了突出城镇特色,我们一是在追求建筑风格的同时,加强城镇绿化设计,精心选址,规划建设好一定数量的公共绿地广场,在丰富城镇景观的同时,又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场所。在行道树的设计上,我们将采取高中低错落、乔灌木结合的全方位立体绿化方案,栽植草坪,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二是积极开放建筑设计市场,精心搞好城镇整体设计和单体建筑设计。对各项建筑工程,我们将不求大,但求精,树立精品意识,力争把每项工程都建成一个精品。三是在塑造镇区新特色的同时,还将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3、在城镇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
城镇管理是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管理的同时,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大城镇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多部门综合执法的市容监察机构,对城区的绿化、美化、进行综合治理。一是加大绿化工作力度,根据城镇绿化“三分种,七分管”的特点,由镇里相关职能部门完成辖区内道路和公共绿地的绿化管理工作,二是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在全镇主要街道设置果皮箱,新建公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三是加大市容管理力度。城管监察大队每天对镇容环境、规划建设等方面进行管理,坚决按章办事,取缔违法建筑,清理马路市场,方便居民。四是加大亮化工作力度,以店面亮化为主体,以高层建筑亮化为点缀,以户外亮化为衬托,不断营造亮丽夜景。
(二)创新体制,多元投入
按照“政府引导、以镇为主、市县联动、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组团开发、滚动推进”的原则,考虑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或综合开发公司,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麻丘文明村镇建设。
1、立足资源,盘活现有资本,使“死”资产变成“活”资产
众所周知,在集镇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一些双管单位、镇直单位聚集的地方,往往是集镇的中心地带,繁华的商业区。根据现有的集镇规划,把这些老单位迁出来,不仅有利于其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出黄金地段,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盘活现有资源,加快小城镇建设。我们可以抓住日后规划的契机,动员镇直单位和部门到集镇新区征地,盘活原有的黄金地段。这样,不但改善了办公条件,而且可以通过挖掘资源,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2、综合开发,扩张资本总量,使“小”资产变成“大”资产
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开发,以开发促建设、以建设促开发,实行以地生财,以房带路,滚动发展,自求平衡。通过以建引建的方式,考虑在路两侧开发临街商住楼,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改变集镇面貌。这样,通过综合开发挖掘资金的同时,使小城镇建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3、创新机制,集合民间资本,使“散”资本变成“整”资产
面对资金紧缺的困难,我们将大胆探索尝试,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筹资为手段,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在坚持公共事业整体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多渠道、放开经营、公平竞争、有偿使用。如通过拍卖道路的冠名权,加大基础设计建设的投入,通过运作,转让灯箱广告的经营权等形式,广开筹资渠道。另外,为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进镇购房居住,我们将根据自身条件,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镇建房、购房,使之成为集镇建设的主体。
五、工作要求
(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了使“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活动在我镇能顺利开展,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活动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李顺华
副组长:徐水保毛永钢
成员:邓宝根周宽堂周建海魏海龙胡石子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和部署全镇的文明村镇工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领导联系点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各职能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村、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抓好活动的开展。确保创建活动有安排部署、有实施督查,有总结表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
(四)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创建文明村镇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一致、齐抓共建。综合推进村镇组织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科技文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等系统工程。真正使我镇的整体面貌和文明程度有一个全方位的提高。
(五)依靠群众,以民为本。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文明村镇工程的受益者,又应是文明村镇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创建文明村镇应体现群众性。要在创建活动中,吸引和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开展以文明村镇工程为主题的文明家庭、“十星级农户”等创建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自我受到教育,在科技、法律、文化、卫生“四进门”活动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技文化教育中素质得到提高,在美化村容村貌活动中文明程度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真正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受到教育”的良好局面。
(六)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扎实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工程,将大力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村、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精神,把创建文明村镇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出台务实的举措,狠抓落实,一抓到底,跟踪问效,确保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个看得见的成效。
(七)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把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的氛围造浓。认真对照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精心设计好宣传计划,制定好宣传方案。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充分反映我镇在创建工作中的新举措、新办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