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当先锋的党支部书记(范文)
创业当先锋的党支部书记
灌南县堆沟港镇九队村党支部书记、梨园生态养殖大户黄金波。多年来,他带头发展梨园生态草鸡养殖,帮助村民发展增收项目,使九队村大批群众走上了创业奔小康的道路,基本上做到家家有增收项目,天天有创业收入。
放样子 闯出一条增收财路
2002年初,黄金波当选堆沟港镇人大代表。他觉得,农村人大代表没有带头创业的本领,就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就不能带领群众增收。他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东借西凑筹集了5000元,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这年6月,他新建了3间猪舍和一个鸡棚,当年就饲养了20头生猪、3000只蛋鸡。没有流动资金,他卖掉了摩托车,没有技术,他就边干边学,自己摸索,在积累经验、积累资本后,2004年初他又扩建了4间猪舍和鸡舍,扩大养殖规模,每年出栏生猪60头,饲养蛋鸡规模达到1万只。
搭台子 树起一批创业典型
黄金波知道,光靠自己一人带头,还很难收到带动全村创业的效果。2005年春,他在办好自己创业项目的同时,在全村物色了一批根基较好的农户,一起在村千亩梨园内搞生态养殖小草鸡,使养殖业在九队村渐成气候。养殖业是高风险产业,疫病防治是关键。为此,黄金波连续数次到市动物防疫部门求助。市里的防疫专家被他的朴实和执着所感动,答应无偿为九队村的养鸡户作技术指导。镇兽医站也热心帮助,使九队村养鸡大户顺利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动物疫情难关。养鸡大户稳定的收益吸引了更多村民发展养殖业,九队村养猪、养鸡、养鸭农户越来越多。在他的组织下,村里兴起梨园立体饲养小草鸡热潮,成立了金波草鸡养殖合作社,养殖经纪人发展到18人,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村。
铺路子 办起工业创业园
为了让乡亲们的花头鸭卖个好价钱,黄金波跑遍了苏南各市考察市场,搜集信息。为稳定销售渠道,他在农科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九队村标准化养殖标准,从舍棚搭建、种苗选择、防疫到饲料配比,都有统一的规定,使九队村的小草鸡成了深加工企业的抢手货。
乡亲们走上创业路,黄金波心里踏实多了,但他还不满足于现状:光靠发展养殖还不行,他决心把积累的资本用来发展工业项目,走“以工富民”的路子。眼下,他利用九队村地处连云港化工园区的优势,与客商洽谈新上水泥预制企业创业园,让一部分40-50岁的劳动力剩余人员先当上工人,像城里人一样月月领工资,成为名副其实的九队村人。目前,该创业园已初具规模,全村5家预制厂共建的三幢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即将竣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6幢共计6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实现“镇里得税金、村里得租金、群众得薪金”的目标搭建了平台。
第二篇:落榜不失志 创业当先锋
落榜不失志 创业当先锋
有位哲人说得好,生活为你关了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享有“全国防腐蚀业第一县”美誉的安徽省萧县,就有这么一位年轻人,他叫杜开颜,现任安徽申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
一个曾经高考落榜的学生,一个彷徨迷惘过的农村青年,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最终站到了最高褒奖台上,2008年5月17-18日,杜开颜作为全国优秀农民工企业家的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建筑腐蚀与控制高层论坛,并做重要发言。请看他走过的路。
条条道路通罗马
1995年9月,曾经充满大学梦的杜开颜高考失利以后,也曾苦闷彷徨过,但性格倔强的他,不信不上大学,就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告别了这虽然贫穷,但又非常可爱的家乡,毅然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打工大军。经过4年的磨砺,杜开颜由一个稚嫩的学生,变成一个强壮的青年,思想也由原来的浮躁和轻狂,变得沉稳和坚毅。1999年2月,他毅然响应家乡政府的号召,辞职返乡,投入家乡建设的大潮。他把自己未来的方向定在具有地方优势的防腐保温工作上,把在外闯荡4年的收获经验和所有的优秀品质,全用在这个项目上。他善于思考,勤于学习,能吃苦耐劳,慢慢便脱颖而出,从一名普通工人、技术员、施工队长一直干到项目经理,先后参与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宁波镇海国家储备油库工程、新疆独山子石化等防腐保温工程,屡获优良工程奖,得到建设方的一致好评,期间自学并取得了合肥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专科文凭。2005年9月被任命为萧县申达防腐公司总经理。
是金子在哪都会闪光
杜开颜上任后,他深知荣誉和光环只是暂时的,而责任更大了,肩上担子更沉了,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父老乡亲的重托和企业的未来。为此,他厉行改革,推行岗位责任制, 坚持 “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为企业宗旨,探索出一条“以质量技术致胜,以管理服务取誉,以荣誉拓展市场”的发展之路。两年时间把一个负债累累的小公司发展到注册资本1600万元,利税过千万元的大型施工企业。目前,总资产已过亿元,利税过3000万元,成为安徽省同行业中实力最强的综合性施工企业。
杜开颜所带的团队,是一支敢于战斗、善打硬仗的队伍,他们所承建的工程,不仅质量过硬,而且抢工期,抓安全文明施工成绩斐然,多项工程在省、市评比中获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同时也赢得业主们极高的评价,他们搞文明施工舍得投入,严格科学管理,工地食堂、宿舍、卫生间、冲凉房全都按标准塔建,民工用的被子、蚊帐、工作服等用品统一配备,工地还设置了电视机、阅览室和宣传栏等,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材料、设备堆放整齐有序,整个施工现场所实行封闭式施工和半军事化管理,成为省、市建筑行业对外宣传介绍、学习参观的窗口,省、市有关领导多次到他们施工的工地考察。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对公司安全文明施工经验做专题报道。全国各地的施工企业来参观后,一致认为该公司的现场管理水平全国一流。近年来,他们在施工现场接待了同行几十家单位的考察学习,获得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和同行业的高度评价。金玉品质,辉煌共享。面对这么多的荣誉和成果,杜开颜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步子迈得更大了,他坚信,一个行业的发展,会带动一个地方的腾飞!他要为家乡做更大的贡献。为此,他积极参与组织申报萧县为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历尽多少个不眠之夜,做了方方面面的大量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协调奋战,终于萧县被命名为“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新闻发布会上,杜开颜流下了幸福而激动的泪水。
第三篇:政府创业培训 工商勇当先锋
政府创业培训 工商勇当先锋
2012-06-29
为拓展广大个体工商户及自主创业者的创业思路,增强个体工商户及自主创业者的法律法规意识,落实米易县政府创业型城市建设的精神,配合县劳动就业局、得石镇政府在个体工商户及社会群众中举办创业培训活动,丙谷工商所积极筹备辖区第三期“创业培训”活动。
2012年6月26日,该所协同县劳动就业局及市培训机构相关人员,驱车来到得石镇通知得石镇辖区个体工商户参加“创业培训”活动。在通知过程中我执法人员还不失时机地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尤其对食品经营户的“食品安全三项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查,对食品进货发票填写的规范性进行重点强调和耐心讲解,通知参加培训的个体工商户均逐户进行登记。据统计,至目前已有51户个体工商户踊跃报名参加培训,另有15名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待业青年也积极报名参加。
第四篇:创先争优当先锋
创先争优当先锋
最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有感触。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如一的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要学习他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一、坚守信念 绿染大亮山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二、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这就是一位老地委书记帮家乡办的实事。
三、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在杨善洲最早种树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些造型优美的大树,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长这么大就好了。我和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开玩笑说。算你说对了,这些树还真是盆景移栽过来的。他们应道。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弄树苗呢?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和林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树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这些原来摆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银杏,从此在山上尽情地汲取雨露和养分,自由自在地生长,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一次在街上捡果核时,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上,小伙子大发雷霆,冲着老人破口大骂。旁边有人赶紧过来把小伙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位老人就是原来的地委书记。小伙子顿时傻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杨善洲却丝毫不理会旁边发生的一切,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地捡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每每这个时候,杨善洲就会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如今一个个小小的果核,都已在岁月轮回中演变成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正是因为有老书记带着干,我们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了过来。”林场的工人说。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
四、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场带给当地群众的好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和显著起来。创办林场之初,省林业厅、财政厅给大亮山林场拨付了100多万元,对杨善洲造林之举给予支持。当时,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慎重考虑后,杨善洲用这笔钱在大亮山修了一条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起了5公里长的高压线,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并挤出7万元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电。通路、通电为植树造林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推动了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表现在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场长董继军告诉我们:“林场现在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2.5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
我们来到了距离大亮山林场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就出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前,因为饮水太困难,这里的村民婚丧嫁娶,用水都要纳入人情簿子。”老书记说。可是,走家串户后,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地方曾经饮水困难到那种程度,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各家各户都通了自来水管,拧开开关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场采取的是“国社合作”营运模式,即由村社集体为单位出林地,由国家进行植树造林,产生的经济利润按一定比例双方分成。“这些年,大亮山林场都只是进行抚育型间伐,带给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2006年到2008年,林场共支付给村集体4万多元的分红。”董继军说。2006年,林场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厂,加工抚育间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间,林场共支付给当地村民间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劳务费超过了36万元。
不久前,施甸县政府用大亮山林场做抵押,贷款1.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亿元已经支付到位。
发端于大亮山林场的植树造林热情还波及到了更广的范围:“这些年,感觉整个施甸县的植树造林热情都在上涨。”穿行在林海中,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感慨地说。我们从林业部门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1988年施甸县的森林覆盖率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杨善洲有3个女儿:大女儿至今务农;二女儿在县城当小学教师;33岁的小女儿杨惠琴是保山烟草公司的普通员工。杨惠琴对父亲的记忆是:小时候总是很晚回家,第二天早早就走了……“但是我们全家都敬爱父亲,知道他全心全意投入了工作”
杨善洲说:“愧对我的妻子和女儿啊!过去长期在区、县、地岗位上工作,没有顾得上家里,没有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欠下了永远还不清的债。现在,我每月的工资,主要都给她们。我也抽出一些时间关心她们。”
杨善洲的妻子张玉珍至今还是乡间农妇。15年前我访问过他们家,常年辛苦的田间劳作使妻子比杨善洲显老。那时杨善洲就告诉我,妻子“农转非”的报告都被他“压住了”。因为手下有不少局长、处长的妻子还没转,地委书记的妻子就不应该先转。
在向杨善洲老书记事迹学习中,我认为作为一名干部职工,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先要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农业工作是立足农业、面对农村、服务农民,就应该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确定自己的定位,搭建党委政府与农民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努力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一位同志要安于平凡,淡泊名利,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必须像杨善洲一样,在一行,爱一行,用平凡的工作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其次要像杨善洲一样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展示着一个新时期农业工作者崇高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扬“扁担精神”,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才能无愧于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再有,要学习杨善洲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既不屈服于艰难困苦,也不懈怠于富足安逸,胸怀全局、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坚定排除万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坚持在逆境中奋起,不消极、不沮丧,积极进取,力争有所作为的态度。
同时,要学习杨善洲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要塑造不懈追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用“扁担精神”激励工作热情,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发展壮大、建功立业。
第五篇:爱岗敬业当先锋
爱岗敬业当先锋,无私奉献做表率
——资源公司党课微视频材料
自“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资源公司党支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如:组织党员干部参加革命烈士纪念堂和方志敏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到景区义务劳动、书记带头开展讲党课、对新建区联圩乡路司口村贫困村民进行扶贫等活动。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身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抓实干,为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得雷锋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再重新体会这段话的含义,便发现它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什么是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这就是爱岗敬业!假如你是一滴水,你就应该滋润一寸土地;假如你是一缕阳光,你就要照亮一分黑暗;假如你是一名哨兵,你就要始终坚守你的岗位。所以“爱岗敬业”的精髓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一个人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但只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一定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敬业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它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勤奋和主动,自信和创新。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用最完美的工作态度,将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在我国,敬业者的楷模比比皆是,李素凡、任长霞、许振超、邓建军等……他们就是把工作当成人生的追求,把工作当成人生享受的那种人。其实,在厚田沙漠景区,就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郭启勇、赵和江、黄剑萍等。。。如果他们没有对工作的热爱,没有对工作的执着和专注,又怎会如此投入。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监守着自己的责任。
厚田沙漠景区党员干部始终贯彻公司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不断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厚田沙漠景区管理部成员由22位队员组成,在3名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每天的工作不仅要经营景区各个项目,还要保障景区各项目点和线路的安全与整洁。厚田沙漠景区有沙漠化土地13万亩,是亚热带最大的风沙化土地,主沙山核心景区9831.95亩土地,这给景区经营管理和安全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景区管理部的工作人员发扬敢于吃苦的精神,夏战酷暑,冬战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每天对景区进行安全巡视,景区大门、太和寨、蒙古包、各项目点上,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这么枯燥又烦琐的工作,要长年坚持不容易,要做好更需要执著和毅力,在日常经营工作中,还要整天风吹日晒饱尝风沙,但在党员模范带领下,没有一名员工叫苦叫累,这正是一支公司领导下的敢打硬战,善打硬战的队伍。近年来,不仅圆满完成了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任务,厚田沙漠景区也从未出现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2009年资源公司被评为市国资委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09年景区管理部经理熊彪被评为市国资委安全生产先进个人,2010年景区管理部副经理郭啓勇被评为市国资委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青春;他们用点滴的小事,用崇高的信念,谱写着一幕幕爱岗敬业的新篇章。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就是敬业,这就是爱岗!
让我们坚定信心,本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争当先进做表率,共同创造厚田沙漠景区美好的明天!
江西南昌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2016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