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材料题
1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收复新疆是自卫战争,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2)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俄国;后来中国通过军事进逼和外交努力,与俄国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政府收回伊犁地区;1884年。
4、阅读下列材料: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谭嗣同被杀害时留下的遗言。
请回答:(1)“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什么人?这里的“贼”,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卖国偷生的顽固派。(2)他为什么感到无力回天?因为维新派搞变法但却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当遭到顽固派镇压的时候,无力反抗,才发出“无力回天”的感叹。
(3)这个遗言表达了谭嗣同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遗言表达了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感情。
5、阅读下列材料: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请回答:
①上文出自哪篇小说?作者是谁?《狂人日记》 鲁迅 ②上文 2
6、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洋务派 奕、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 张之洞等。
(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2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组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7、阅读下列材料:
“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请回答:①上述起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武昌起义;1911年;湖北的革命党人②起义胜利后宣告成立了哪一政权?在什么地方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二 “大会制定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在现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任务是打 3 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① 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共产党何时何地诞生?1921年7月、上海。② 材料二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决议?党的二大。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9、阅读下列材料: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摘自周恩来讲话(1927年)请回答:
(1)文中的起义指什么起义?1927、8 南昌起义(2)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为什么说“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发动政变,疯狂屠杀革命者。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政权,必须要有革命的武装力量。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① 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 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哪些人?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③ 材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是指什么事?指德国在 4
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④ 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⑤作为青年学生该学习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11、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①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由于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以及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②“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③长征中的哪次军事行动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四渡赤水。④ “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跳出了敌人的包围。④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4、内部矛盾斗争。⑤长征中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坚定地革命信念,团结奋斗的精神。战胜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说:“我爱中国,我更爱东北,因为我的祖宗庐墓均在东北,如由余手失去东北,余心永远不安。但余实在不愿以他人 的生命财产,作余个人的牺牲,且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的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 材料2 1933年张学良对人说:“只要有人能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出去,不论他是哪一个阶层的人,我都愿意把我自己所有的力量给 5 批判了什么?控诉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揭露黑暗的吃人社会。他,并且我愿意无条件的听命于他。”
材料3 1934年1月,张学良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请回答:(1)材料2、3都反映了张学良一种思想,是什么?爱国主义思想。(2)材料1反映了张学良对东北问题的什么态度?有人分析他这种思想存在的原因是:受蒋介石影响、对日军存有恐惧心理和保存东北军实力,你认为呢?将东北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原因: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保存东北军的实力;对日本帝国主义存有恐惧等。(3)比较材料1、2,你发现张学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不抵抗到坚决抗日。
13、阅读下列材料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贺“七大”闭幕 请回答:材料中的“百年积弱”和“八载干戈”各指什么?“百年积弱”指的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八载干戈”指的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已经进行8年。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黑暗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去那无进的宝藏,流浪„„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
请回答:(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3)歌曲表达了东 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提示:只要能围绕“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抗的谴责,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37年—1942年侵华陆军在日本日本陆军总数中所占比例: 年代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1 日本陆军师团 24 34 41 49 51 58 侵华陆军师团 21 32 34 39 36 37 所占百分比 90% 94% 83% 78% 70% 64% 材料2: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并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小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
请回答:结合有关背景,根据材料内容评价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表述成文,字数在150字左右)参考: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1937年,侵华日军占日本陆军师团总数的90%,即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侵华日军仍占其陆军师团总数的64%。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抗击了大部分日军,有力的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挫败了法西斯轴心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 “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2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3 1945年11月1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材料4(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 “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持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①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10月10日签订了《会谈纪要》。②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蒋介石对中共极端仇视,力图消灭。材料2是当时蒋介石的剿共密令;材料3表明蒋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共视为“唯一的敌人”。③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要 玩弄反革命两手?在上引材料中有何依据?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共,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共。材料4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④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证据?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材料4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事实上,当时美军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17、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一首关于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情况的打油诗的部分内容:“胡蛮胡蛮不中用,延榆公路打不通。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官兵六千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注:胡蛮指敌军将领胡宗南)
阅后回答:① 打油诗反映的作战情况发生在哪一年?打油诗反映的作战情况发生在哪个解放区?1947年 陕甘宁解放区② 打油诗反映的是哪一部分解放军的作战情况?这部分解放军的主要将领是谁?西北人民解放军 彭德怀、贺龙
18、阅读材料: 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请回答:①“这一战略部署”是指什么?完成这一战略部署的是 9 哪支军队?领导人是谁?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刘伯承、邓小平②结合材料谈谈这一战略部署的目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19、阅读下列材料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摘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回答:①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②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使其无法再组织有力的抵抗。③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国民党政权覆灭。④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肃清残余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
20、阅读毛泽东同志写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并回答: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这首七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灭亡。(2)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的寓意是项羽 不要学习项羽为了“义”放走刘邦,导致最终败亡的教训,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3)“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4)诗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历史上以此为都的朝代(政权)的名称。南京。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及近代的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5)诗中涉及的城市,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试分析该城市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长江沿岸,重要商业集散地;江苏省会,政治、文化中心。
21、阅读下列表格材料:
材料1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时间 企业数(家)资金额(万元)1863~1894年 119 680 1895~1898年 74(新创建)1432 材料2 1911~1919年中国面粉工业发展情况比较表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万袋)、1911年 40 600多 4.3 1919年 120 4500 18.8 请你回答:(1)材料1的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数据的变化表明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为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2)材料2数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3)从以上原因分析表明,制约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帝国 11 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封建制度的阻碍。
22、阅读下列材料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请回答:(1)这句话是谁说得?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情感?徐悲鸿;表现了他不盛气凌人,又不趋炎附势的崇高气节。(2)你从这句话语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一要刻苦学习,立正成才,报效祖国;二要有气节,做到不卑不亢,刚正不阿。
23、阅读下列材料
“二十世纪的群众运动„„集中而成一种伟大不可抗的社会力。„„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他们遇见这种不可当的潮流,都象枯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布尔什维主义’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
请回答①.此引文出自谁写的文章? 引文出自于李大钊的文章。②.作者在文中歌颂的是什么? 歌颂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③.引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信念? 表达了作者的共产主义必胜的思想信念。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62年,一路由左宗棠指挥的湘军围攻太平军,几个月以后,湘军围攻天京。1864年,7月,天京陷落。
材料2: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专负责新疆军务。经过一番准备,1876年,左宗棠率军兵分三路进入新疆,开始了收复新疆的斗争。
材料3: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马尾成立福州船政局,这是设备最齐全的一个船舶制造厂,该厂还附设有船政学堂。
(1)材料1中提到了“太平军”,请简要说说太平军是怎样抗击外国侵略的?太平军后期,太平军主要抗击华尔率领的洋枪队,李秀成曾率领太平军大破洋枪队,取得青浦大捷胜利,后来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华尔被击毙。(2)材料三中提到的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一个企业,请你再说出洋务派创办的几个企业(至少2个)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3)结合上述三段材料,对左宗棠这个人物,我们应该怎样来评价?左宗棠参加过洋务运动,创立了福州船政局,率兵收复了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祖国西北领土的阴谋,对巩固西北边防、开发新疆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作为封建官僚,曾参与镇压太平军,是刽子手之一。所以,左宗棠一生是功大于过。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传单):“中国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杀戳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请回答:① 上述传单和口号出现于哪次运动中?这次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 由哪个阶层发起?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北京 学生② 材料二中的“外争国权”具体要求是什么? “国贼”具体指哪些人?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 曹汝霖等③ 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 初步胜利 迫使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撤消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军将被害者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
材料2 某日,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
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旅顺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想法?提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我们要勿忘国耻,奋发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早日富强起来。
27、读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
“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
(1)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判断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1945年重庆谈判(2)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既然知道“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去呢?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3)这次和谈达成什么结果?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举两个例子)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年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8、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史研究》登载文章说:“回顾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人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 ——《近代史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1)在横线上填写三次历史事件。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2)选择其中某一历史事件说说该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好吗? 分析其中某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即可。
29、阅读下列材料: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 7
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1)“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戊戌变法“旧式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不能完成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30、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度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 15 战败,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完全胜利。请分析这两次战争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答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因为: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抗日战争中国胜利,因为: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人民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31、阅读下列材料: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 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① 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② 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这两个强盗还曾参与过哪次战争?英国和法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篇:历史题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复习卷
(总分50分,时间50分钟)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0.5分,共15分)
1.“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
A.林则徐
B.洪秀全
C.魏源
D.张学良
2.右图是中国一著名的皇家园林被洗劫、焚毁后所剩的断壁残垣,造成这一恶果的外国军队是(C)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shū)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的建议,1884年,清政府设立
(D)
A.台湾省
B.青海省
C.甘肃省
D.新疆省
4.光绪皇帝诗句“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驾驶下图军舰撞向敌舰的民族英雄: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邓世昌
D.曾国藩
5.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完成了他一生中签订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两个月后,在北京病死。右图是李鸿章在签订这一条约时的情景。这“最后一个”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6.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第二次攻占北京发生在(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揭示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A.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统治过于残暴
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八国联军侵华
8.1895~1945年台湾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D)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10.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丢掉幻想后的爱国者发动了
(B)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华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C)
A.詹天佑
B.康有为
C.张謇
D.严复
12.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后期所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13.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不仅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具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B)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国立清华大学
D.国立中山大学
14.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闸门的是
D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5.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的是(A)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7.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C)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C)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1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C)
A.辛亥革命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胡锦涛)。“这个伟大 的事件”是
(B)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1.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A)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22.2006年10月,一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
①遵义会议会址
②泸定铁索桥
③红军过草地
④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纪念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23.下列党的会议中,第一次独立地解决了党自身的重大实际问题,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A.南昌起义的爆发
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七七事变的爆发
25.有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B)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6.为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是
(B)
A.八七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遵义会议
27.“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达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D)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8.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陈谢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C.三大战役
D.转战陕北
29.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C)
A.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辛亥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30.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编写的书是
(A)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奏定学堂章程》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0.5分,共5分)
1.中英《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F)
2.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T)
3.1875年,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F)
4.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T)
5.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F)
6.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赛先生”就是民主与科学。(T)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F)
8.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章程和纲领,并选举李大钊为中央局书记。
(F)
9.1948年,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徐州、淮海三大战役。
()
10.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近代史上,日本通过
马关条约
(条约)割占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
抗日战争
之后。
3.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兴中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同盟会。
4.洋务派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
求富
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5.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
,经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
四、综合题(共25分)
1.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1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4分)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从这段历史中,你能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吗?(2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2.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右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情景。
材料二
1919年6月5日某地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也举行了罢市……
材料三
青春作伴,激情飞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放歌四海,奉献爱心,播洒希望,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诞生85周年。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2004年5月4日)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向工人
(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1分)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1)回答这段歌谣涉及到哪三个历史事件?(3分)
(2)下图就是歌谣中提到的井冈山,从这里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2分)
(3)1934年10月以后,红军被迫离开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1分)
4.在民主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回答:
(1)写出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的时间和选举产生的中央局书记。(2分)
1921年,陈独秀
(2)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此次会议确定军事上由谁(两位)负责指挥?意义是什么?(5分)
遵义会议
毛泽东、周恩来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在哪里?(1分)
延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CDCC
DACDB
CABDA
DCCCB
AACCB
BDACA
二、判断题
BABABABBBB
三、填空题
1.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2.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
3.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4.自强
求富
5.京张铁路
侯德榜
四、综合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2.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拒绝(或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向工人。
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1921年,陈独秀
遵义会议
毛泽东、周恩来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延安 ]初二历史(上册)单元
第三篇:历史题(范文模版)
26.一些欧洲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不断传出针对中国充满矛盾的声音,“中国应该救欧洲”、“中国向欧洲提出‘恐怖要价”’„„欧债危机阴霾迟迟不散,中欧关系也随之变得微妙复杂。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新形势下中欧双方应如何推进中欧关系。(5分)
答案:中欧双方要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1分)在国际社会中,享有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1分)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中欧双方要基于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2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双边关系发展。(1分)
28.“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政府“三公”经费的支出情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期公布“三公”经费,禁止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三公”支出。
(1)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国务院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公开“三公”经费。(8分)公开“三公”经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为民”、“福民”。传统民本思想也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但其目的是“治民”、“驭民”;党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立足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的知识,简要分析传统民本思想到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8分)
答案: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要坚持对人名负责的原则。(2分)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2分)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2分)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公众监;有利于发扬民主,化解社会矛盾。(2分)
(2)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2分)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就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概念,确立新概念。(2分)以人为本思想是对传统人本思想的批判和发展。(1分)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2分)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繁荣起会到推动作用。(1分)
第四篇:历史材料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2分,27题12分,共24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
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 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马克思
材料二:“我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我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项伟大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4分)
丝绸之路阿拉伯
(2)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具体地说,“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4分)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于相同的科学技术却带来不同的命运,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的看法。(4分)
科学发明能否产生巨大的威力,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等.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 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2分)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2分)
蒸汽机蒸汽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环境污染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4分)(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
3.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 “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8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例如:阿拉伯人在印度人创造的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阿拉伯数字”,他们还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启示: 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4.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
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分)担任大陆军总司令,(2分)采取灵活的战术,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赢得人民爱戴。(4分)
他拒绝称王、拒绝一切虚夸的称号和赞誉之词,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1787年宪法,(2分)然后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2分)后来,他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为后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维护民主的好榜样。(2分)
5.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反封建进步思潮经历了从思想到法律,再从法律到政治实践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14到18世纪末,反封建进步思潮主要有哪两个?文艺复兴(或人文主义)、启蒙思想
(2)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法律实施,请列举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或革命后所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
(2)英国:《权利法案》 法国:《人权宣言》或《法典》
(3)1787年美国宪法也体现了上述思潮,根据该宪法1789年美国举行大选,谁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当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6.19世纪中期,阻碍美国、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各是如何解决的?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至少两点)
(1)①美国:南部的奴隶制度;俄国:封建农奴制;日本:幕府的封建统治(2)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3)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7.结合17世纪至18世纪的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英国是依仗哪些方面的优势,在18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至少四点)
.①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②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于世界各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并且这些殖民地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③英国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他们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8.回答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问题。
(1)下列哪一项是当时探险者的梦想?()。A.寻找刺激 B.挑战世界 C.追逐金钱 D.扩张领土
(2)美洲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开始联系起来的转折性历史事件是()。
A.迪亚士远航B.哥伦布远航C.达伽马远航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3)写出因哥伦布的发现而命名的土著居民的名称。(2分)
(4)有人把新航路的开辟称为“世界的发现”。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6分)
同意。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9.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摘自北师大版《历史》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萨拉热窝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2分)一战的爆发。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世界大战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10.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材料中“帝国”指哪一个国家?该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罗马帝国,屋大维
(2)帝国存在了约多少年?帝国都城是今天欧洲哪个国家的首都?约500年,意大利
(3)帝国初期两百年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两国间贸易通道叫什么?中国古代称该国为什么?东汉,丝绸之路,大秦。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内战前,林肯又说:“没有其他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政府的武力,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四.林肯说:“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告„„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1)材料一所引用的文件是在哪一次战争中发表的?美国独立战争
(2)材料二中,林肯所说“裂开了的房子”是指什么意思?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3)材料三中,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解决“裂开了的房子”的问题?武力(或军事力量)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什么文件?文件中“那时”指的是何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3年元旦
(5)分析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两次战争各在美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2.日本历史上有哪两次重大改革?分别出现在何时?对日本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19世纪60年代末的明治维新。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也使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它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
提示:从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及导火线、开始标志以及各国迅速参战(战争由局部走向世界范围)等几个方面分析一战,其中萨拉热窝事件是重点。关于一战带来的灾难,可以从一战范围、规模、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方面来分析。
第五篇:历史题
2013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整理
1、中日关系问题
(1)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大捷),(2)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原因。
A、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客观);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军纪败坏(主观)。
B、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主要原因);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援;
(3)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日本是否承认侵华罪行)。(4)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5)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6)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
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
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7)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
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8)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
时俱进,改革创新。(9)青少年应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
民拖入战争泥潭。
2、关于西藏问题
(1)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朝:课本七下 清朝:课本七下
(2)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
(3)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3、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③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均势。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
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
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
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4、中美关系
(1)第二次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1922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方便。
(3)二战中联合打击法西斯;二战结束后的扶蒋反共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遏制中国的冷战政策。
(5)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
略。
5、改革问题
(1)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2)封建制度改革:商鞅变法。
(3)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
福新政。俄国1861年改革
①背景: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时间:1861年
③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④评价:a.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
个重大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
①背景: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危机。
②时间:1868年开始
③措施:a.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
力发展教育。
④评价:a.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⑤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他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中国造成了巨大伤害,如甲午中
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⑥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围绕改革开放、向他国学习这个主题
(4)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6、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三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
钱赎买这块份地。
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3)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7、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
会主义制度。
(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9、执政党建设(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延安)。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
体。
(4)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十四大:1992年,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二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形成历程。
10、中国近代化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资产所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
懈的探索精神。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经济变革——政治变革——思想文化变革)
11、列举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1)秦朝:焚书坑儒。(2)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
(3)明朝:八股取土。(4)清朝:文字狱。
近代:
(1)新文化运动。(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3)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伏尔泰等)。
12、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作的斗争(从抗击外来侵略和防止民
族分裂方面归纳列举)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防止分裂的史实:
(3)加强对西藏管辖:中央政府册封**和**,1727年设驻藏大臣。
(4)加强对新疆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5)乾隆帝欢迎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13、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工业革命)
1、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5、标志性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7、主要发明:a、英: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蒡芬孙→火车机
车。b、美(富尔顿)→轮船。
8、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9、影响: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a、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4、主要发明:a、德: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泡;莱特兄弟→
飞机;
6、影响:a、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b、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c、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裂,矛
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取得重大突破
3、地位:规模、深度、影响超过前两次
4、特点:a、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c、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
中最活跃的因素。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
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革命的启示:科技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