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演变背景下的风控升级策略

时间:2019-05-13 09:0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风险演变背景下的风控升级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风险演变背景下的风控升级策略》。

第一篇:风险演变背景下的风控升级策略

风险演变背景下的风控升级策略

面对新的风险演变趋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调整管理策略,理顺风险治理机制,有效防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及信息科技风险

从外部环境来看,在经济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以及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单体规模小、分布散,经营环境和风险承受度与其他银行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从内部环境来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结构日趋多样化,公司治理尚不成熟,产品创新、操作模式、风险管理框架等明显滞后,经营管理仍然粗放,精细化管理缺乏有效措施,忽视发展质量和注重短期效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新的内外部环境下,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

风险演变新趋势

信用风险呈现新特点。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实力的不断提升,单户贷款额度不断提高,加之个别机构偏离“支农扶小”的市场定位,大额贷款风险特别是集中度风险成为目前信用风险的新特点。部分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产能过剩等限控行业。一些机构投放大额异地贷款,对部分客户过度授信,过度采取互联互保方式,客户集中度、授信集中度和保证担保集中度明显偏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一些机构的信用风险凸显。

操作风险频发。一些机构尚未根据股东结构、发展战略、资产规模和风险特征建立适合“小法人”特点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非法集资、民间融资等外部风险向银行体系传导压力加大,诱发内部员工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因素增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仍然薄弱。

流动性风险凸显。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战略匹配、期限匹配、结构匹配管理偏弱,信贷投放的冲动性较强,同业市场负债依存度较高。随着去年以来银行业整体流动性压力加大,一些资产规模小、资本金低、历史包袱重、不良率高的机构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不容小视。

信息科技风险防控压力逐步加大。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因素制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科技信息方面仍采用“大运维、小开发”的应对策略,开发工作主要采用外包形式,内部科技人员较少参与,存在外包风险隐患。同时,IT系统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响应的及时性相对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不能完全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市场风险日益显现。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利率重新定价风险将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来源。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尚不能精细化计量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确立自身的定价方法和定价模型,也不能对信用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有效管理。

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和手段

调整管理策略,推动经营转型。在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进行差异化的发展转型。一是发展方式的转型。要从市场定位、客户特点、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巩固强化核心竞争力。二是内部管理的转型。要进一步加强整体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建立以RAROC为导向、有助于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和业务转型的授信机制,加强成本管理,提升风险量化和管理水平,加强条线化管理。三是业务经营的转型。要围绕发展战略、组织架构、政策与流程、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型、工具与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调整。

理顺风险治理机制,推进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一是要理顺风险治理机制,建立风险管理分工明确、业务条线风险责任清晰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二是要确立风险管理战略,建立健全层次清晰、科学适用、全面覆盖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三是要加强“三道防线”建设,建立和完善由风险决策、管理、执行、操作、监督等不同层次职能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四是要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健全流程化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五是完善优化绩效考评体系,省联社和法人机构的绩效考核工作应突出和细化转型发展、风险合规两大类指标,逐步建立以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

调整发展战略,防控信用风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根据市场定位、风险管控能力、资本实力,合理安排信贷投向,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要求,在保持稳健适度增长的同时,将信贷结构优化作为常态工作,避免“脱农”“离农”“去农”倾向。在新增贷款管理方面,要避免“求大求全求快”倾向,积极发展涉农、小微企业、民生和普惠类等风险适中、综合收益较高的业务,深入推进“阳光信贷”等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推动发展小微金融业务,审慎进入高风险、高收益业务领域,限制进入风险不能识别、控制的业务领域。要综合考虑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流动性管理、信贷有效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投放节奏。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探索建立风险互助基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从持续、前瞻的角度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应急计划,加强流动性因素的分析和预测,严防信贷资产扩张较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应积极优化资产与负债在期限、利率、结构等方面的协调配比,科学测算流动性相关指标,建立适合本机构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应发挥农村信用社系统性优势,以省联社为平台,建立防范金融风险互助基金,以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差异化管理体系。应对利率市场化,需要夯实资金管理、管理会计、风险计量和目标战略基础,需要建立包括资产负债管理、运营成本管理(成本分摊和盈利分析)、经济资本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客户关系定价等一系列现代银行的核心管理体系。但必须要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不同于其他银行业的经营特点,坚持简单化、适用化、渐进化的基本原则,与自身区域性经营、客户特点、经营模式、干部队伍素质现状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机构间经营管理的偏好和差异性。

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有效防控操作风险。探索农村信用社行业审计体制改革,建立区域审计中心。全面推行稽查人员首查责任制,完善稽核考评与奖惩机制。创新稽核方式,建立现场与非现场稽核管理系统,从传统的事后稽核监督为主转变为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综合运用监事会监督、审计稽核、纪检监察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建立立体监督体系。加大案件易发业务、环节、部门、人员的风险排查力度,健全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重大案件与考核评优挂钩机制,保持对案件的高压态势,建立案件防控长效机制。

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在治理上,落实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模型;在流程上,对现有信息科技制度体系进行梳理、完善,并根据策略要求更新、补充;在人员上,充实信息技术人员,加强人员专业技能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知识培训,防范关键人员流失风险;在技术上,通过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措施,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出发,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控。

第二篇: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担保圈风险管控策略探析(下)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担保圈风险管控策略探析(下)

时间:2010-09-15作者:信息发布

------------------

从被贷款企业角度考察,“担保圈”风险属于金融风险中的信用风险;从贷款银行角度看“担保圈”风险属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所以研究担保圈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危害,本质上就是探讨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问题。但是,担保圈风险相比一般信贷风险具有以下不同之处:

第一,具有隐蔽性。非担保圈信贷风险简单明了,便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担保圈贷款是一个企业组织关系非常复杂,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难以被外部识别的贷款行为。担保圈内企业通常会通过多次交叉担保来掩盖互保的事实,关联担保以非担保圈形式出现,从财务报表上比较难发现企业间的互保问题。在征信体系不健全条件下,银行对这部分信贷资产难以管理。

第二,具有累积性。由于担保风险的传递性,关联企业一方的风险可能会扩散到整个集团,导致加总起来的风险迅速增大。

第三,具有不确定性。关联担保风险不仅受担保企业的影响,还可能受到集团控制性股东的操纵,因而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和客观化评价都比较困难。

第四,具有传染性。关联担保在集团内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型“担保圈”,一家关联企业出现问题,有可能引发集团偿债危机,关联企业的各种风险沿着这根担保链条最终传递到银行,造成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产生。

(二)担保圈风险是银行信贷管理痼疾

在“担保圈”中,企业财务信息由企业自己提供,集团客户的财务核算缺

乏外部约束,财务信息普遍不真实。部分公司没有充分及时地披露担保事项,存在恶意隐瞒情况;部分企业集团编制会计报表的随意性大,向银行报送的财务报表可信度低。财务信息失真和集团客户跨区域,即使贷款企业或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集团内部关联交易或与外部中介机构勾结的形式伪造粉饰财务报表,延缓风险的暴露时间,加大风险损失的程度。银行很难判断客户尤其是集团客户经营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使银行信贷的“三查”制度难以落实。银行授信前调查难以深入,授信时审查难以到位,授信后管理难以实现。

据有关信息披露,随着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完善和风险意识的增强,担保圈企业为了回避银行的监管,在贷款保证方式上有了新的倾向:一是信用等级高的集团客户通常采取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信用担保方式直接向银行贷款;业绩差的公司则采取抵押方式或由业绩优的公司为其担保。

当下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显,担保圈信贷管理是银行信贷管理亟待解决的痼疾,涉及的债权债务与或有债权债务关系相当复杂,对商业银行的伤害性极大。从现状看:大型优质企业提供担保,一旦被担保企业出现风险,银行往往“投鼠忌器”,难以依法有效迫偿;一般企业或差的企业提供担保,其实毫无意义,这些担保实际停留在程序上的安排,还增加了企业成本,也相应削弱商业银行的贷款议价能力。

三、完善商业银行担保圈风险管控对策

(一)建立独立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监督机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机构大致有: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办公室、信贷管理部、授信业务部、信用审批部、信息科技部、风险管理部、投资银行部、国际业务部、内部审计部、法律事务部、内控合规部、公司业务一部、公司业务二部、营业部等部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这种机构设置的好处是,信贷风险由多个部门共同承担,银行各部门互相牵制、互相监督、群策群力、共同管理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但是,其明显不足之处在于“人人负责,又人人不负责”。因为,一旦出现问题,追究责任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最后不知道“板子应该打在谁身上”。我们建议银行内部应设立一个风险评级监督机构,该部门在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免上应独立于决策者和发放贷款的部

门。该部门的职责是:全过程监督银行内部评估程序,确立风险管理标准,确保信息披露制度和评级认定程序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定期对评级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对内部评级部门形成有效的制衡作用。

(二)做好贷前调查降低担保圈风险

银行应该做好贷前风险尽职调查工作,逐户逐笔摸清担保企业与被担保企业的关联情况,重点做好日常监管工作:一是查明担保圈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二是查清担保圈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加强担保圈企业之间的账务往来、资金划拨的管理,加强担保圈企业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三是全面掌握担保圈企业经营动态。通过加强担保圈客户管理,逐步消除关联企业间互保行为,对已发放的贷款业务尽快落实有效担保手续。与此同时防止出现用担保圈垒流动资金贷款,用流动资金贷款垒大户的情况。

银行对于上报的审查审批材料,要逐户审核担保圈情况。第一,对于存在“担保圈”问题的,审查人员要与评估人员联合起来,再次审慎评估保证人的实际担保能力;第二,通过授信部门调整授信控制信贷风险,严格核定客户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限额和限定使用条件,将客户提供担保的或有负债纳入整体风险监测,密切关注融资规模大、融资增长过快的“担保圈”公司的融资风险,把握风险征兆,及时调整客户授信方案,控制和化解出现的风险。

(三)联手商业保险协同分散担保圈风险

1.保险分散信用风险的传统产品简介

传统保险产品有两种类型:一是保障性产品;二是储蓄投资型产品。对于保障性产品,投保人只需按千分之几的比例缴纳保险费,一旦其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公司就必须给予千倍赔偿。因此,商业保险不属于等价交换,而是一种对价交换,是一项“四两拨千斤”的活动。通常投保人越多,风险越分散。

保险分散信用风险的传统保险产品有:信用保险(政策性保险)、保证保险、抵押贷款偿还保险、信用人寿保险以及家庭收入保险。

信用保险(政策性保险),是以信用交易中债务人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在债务人未能如约履行债务清偿而使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时,由保险人向债权人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业务。保证保险(属于一种担保业务),是由保险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当债务人违约或不忠诚而使债权人遭受经济损失时,债权人有权从保证人(保险公司)处获得补偿的一种保险业务,常用的产品有履约保证保险,忠诚保证保险,以及产品质量保证保险。抵押贷款偿还保险,是保险金额与贷款余额一致,在整个保险期间内缴纳保费不变,被保险人死亡后,受益人可以将领取的保险金继续偿还贷款余额,也可以将死亡保险金优先作为他用,然后在保险期限内继续承担偿还贷款余额责任,债权人仍然承担一定的违约风险的一种保险业务。信用人寿保险,是保险期限由贷款期限决定,在整个保险期间内续期保费不变,保险金额与贷款余额相等,债权人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受益人必须用受益金偿还贷款的一种保险业务。家庭收入保险,是在整个保险期限内保险金额不断递减,但是缴纳的保险费保持不变,以家庭户主为被保险人,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死亡,保险人对其遗属支付(保险期限—被保险人存活年限)受益金,被保险人满期存活或死亡,保险人都停止支付受益金的一种保险业务。

2.保险分散信贷风险的创新构想

保险的基本职能有三:一是经济补偿与给付;二是资金融通;三是社会管理功能。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参与社会各种风险发生前的预防与风险发生后的责任分担。社会各种风险当然应该包括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企业形成的担保圈风险。信用风险与信贷风险是两个不同概念。信贷风险是指在信贷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国际、国内均没有开发承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保险产品。只开发了信用保险品种。

我国保险公司开发的出口信用保险,承保出口商在出口过程中遭遇的政治风险与商业风险。其中政治风险包括①买方所在国家发生战争、内乱、革命或其他骚乱;②买方所在国颁布法律、命令或其他自由兑换货币;③买方所在国以各种借口突然取消原来的进口许可证或禁止买方货物进口;④由于买方无法控制的其他政治原因,使买方无法履行合同。商业风险包括:①由于买方无力偿还债务,如因破产而无力支付货款;②买方收到货物后拖欠货款卖方采取一

切合理措施催收无效;③买方违背合同,在卖方发货后拒收货物并拒付货款。

参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新问题,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在互利互惠基础上与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一种“金融共生关系”,联手保险业协同分散担保圈风险。基本思路是银行必须取得保险业支持,签订“信贷风险分散”合作协议,创新制度安排,在银行与保险两个行业、两个企业、两类业务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性的活体营养性联系”。

如果商业银行与保险业之间建立浅层次的“信贷风险分散”合作方式,则是通过购买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保理业务等传统保险产品,将信贷风险分散给保险公司,但这种合作方式是否成行,取决于商业保险公司对防控信贷风险的能力及意愿。至于深层次的“信贷风险分散”合作方式则应在建立“金融共生联系”的框架下,通过制度安排,赋予保险公司以明确的“全过程参与权”,明确保险公司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中充当“第三方监理”的角色,激发保险公司参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热情,以便全方位有效管理银行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2.[2]《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4]陈凌雪,彭珏,李燕.重庆上市公司互保圈现象的会计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5]顾海峰,蔡四平.结构性金融创新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J].企业经

济,2008,(1).[6]顾海峰.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担保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3):27-29;

[7]李函晟.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价值评判与利益衡量[J].南方金融,2005,(10).[8]郎咸平,张信东,汪姜维,惠锋,曾学成.“福建担保圈”新形态的敛财模式

[N].福建工商时报,2001—12-12(第3版).[9]任维哲,龙丽梅.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1).[10]孙天琦.我国金融组织结构演进中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研究 [J].广西金融研究,2006,(8).[11]王和.建立保险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协同机制[J].中国金融,2009,[12]曾琳.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效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3).[13]周笑梅,刘钟钦.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1).[14]周小侠.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及管理探讨[J].深圳金融,2009,(4).[15]朱世芳,黄汉江.关于上市公司担保圈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5,(2).作者: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吕江林 郑丽莎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童婵 来源:《武汉金融》2010年8月

第三篇: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演变及背景

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演变及背景

(1)一些学者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可分别称为顾客导向观念和社会营销导向观念。就世界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而言,其营销观念的变化大体经历了生产导向、销售导向和市场导向三个时期,先后出现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2)生产导向时期始于19世纪末,延续约5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企业通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来获取巨额利润。这个时期先后形成了“生产观念”和“产品观念”。“生产观念”认为,企业应该以生产为中心,生产什么卖什么,生产多少卖多少,只求产量高,根本无须考虑产品的花色、式样、品种及其他质量因素。当生产逐步发展,产品日渐丰富,消费者在相同价格下选择质量好的商品,迫使企业的营销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企业应当以产品为中心,在增加产量、降低成本的同时,还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且企业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后者。

(3)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人了销售导向时期,企业形成了“推销观念”。“推销观念”认为,只有大力开展宣传推销活动,才能把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企业的赢利目标。这时期企业是“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不间消费者需要,不择手段地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顾客。这种观念与前两种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强调了推销。

(4)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产品普遍供过于求,市场由卖方市场完全过渡到买方市场,营销观念也由销售导向进入了市场导向时期,企业形成了“市场营销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整体营销活动,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获利。这种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贯穿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渠道选择、定价。促销和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收集顾客反馈信息,改进企业经营策略。这是经营指导思想的一次大转折,使营销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

(5)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在企业大搞市场营销的同时,出现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消费者的健康和长远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市场营销观念受到了挑战,“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逐步形成。这种观念认为,企业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不仅要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而且要兼顾顾客、社会和企业自身三方面利益,在满足顾客需求、增加社会福利中获利。这就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求得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及防控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及防控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为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出更多、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策略

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大潮,我国银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金融产品的迅速发展。然而,先进的信息技术会更加暴露商业银行的风险,构成一定的威胁。为了能够有效规避风险,深入了解信息科技十分重要。

一、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介绍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其一,自然因素,例如: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影响;其二,系统风险,指信息系统内部软、硬件的缺陷造成的影响;其三,管理因素,指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等产生的影响;其四,人为因素,指工作人员违规或过失操作引发的风险。

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信息科技风险,越来越多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一)外在因素

随着银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监管部门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手段,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信息科技风险检查工作,针对信息科技的重点环节制定明确的监管计划,约束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控制能力。在国家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督促下,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十分必要[1]。

(二)内在因素

目前,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覆盖到商业银行各个领域,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然而,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存在一定风险,一旦暴露信息科技风险,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进而影响整个金融领域。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确保商业银行能够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总之,在外界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具有现实意义[2]。

三、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特征

(一)涉及范围广

我国商业银行数据信息主要采取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的数据管理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基础数据平台,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更加便捷的处理和分析基础数据,从而更加精准的定位客户群或创建新的产品,然而,信息集中管理也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例如,数据备份或存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导致规模性灾难,此外,病毒的入侵,极有可能造成操作系统可用性下降,进而引发业务系统瘫痪。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关联性强,分布广泛,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和故障,不仅给个人以及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国民经济[3]。

(二)潜伏时间较长

信息科技风险具有潜伏性,主要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影响下,因为控制手段的缺失,导致信息科技风险逐步积累,并逐渐显露。在银行与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科技风险潜伏性特征日益明显。通常情况下,短时期内信息系统上线和运行无法暴露隐含的风险隐患,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系统运行压力会越来越大,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会逐渐凸现出来。即便是较为安全、稳定的电子银行,也会在变种病毒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更多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高风险防控工作水平,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各类风险的分析和预判[4]。

(三)非标准性

一般来说,风险需要通过资产化、价值化等标准化过程进行计量,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然而,信息科技风险不同于其他风险,无法使用统一标准来进行量化,例如:当某服务器CPU使用率高于标准阈值时,应用服务效率可能会下降,但并没有因此造成业务中断或损失,这已经产生了信息科技风险,但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资产赋值,也就无法量化损失。随着金融领域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开始重视研究和探索信息科技风险标准化计量[5]。

四、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构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为了能够保障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顺利进行,首先要构建信息科技管理制度,用制度标准去规范人们的行为,促使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和范围,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工作习惯。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要将安全生产作为前提,深入研究信息科技风险点,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商业银行应积极跟踪各类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在源头上规避风险,提升系统安全性。

制度要有执行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和效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者应严格监督制度执行力,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全员明确自身职责,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为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掌握商业银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发展情况,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6]。

(二)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监测和保障体系

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完善的监测和保障体系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有效规避风险。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将系统开发与系统运行有机结合,建立良好的风险监测和保障体系,形成一道有力屏障。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对信息系统可用性进行实时跟踪,包括主干网络、核心系统运行环境、自助设备运行状态等,当出现问题时,商业银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引起关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开展业务连续性规划等工作,加强灾备演练,在发生灾难性事故时,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恢复生产,保障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业务正常进行[7]。

(三)加强信息科技队伍建设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人员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商业银行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管理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加强信息科技队伍建设的同时,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长期的培训计划,鼓励员工积极参相关培训,通过考核,提高信息科技队伍业务水平和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认知深度,进而提高商业银行IT服务质量;另外,商业银行应积极落实激励政策,将业绩与薪酬联系到一起,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治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还能够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

(四)加强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技术创新研究

加强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技术创新主要是为了通过利用新技术来全面控制风险点,是增强信息科技系统安全、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够为信息系统提供更有力的保护,抵御新的风险,进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在进行信息科技创新过程中,首先通过治理投入以及激励机制的共同作用,激发内部员工创新思维;其次,商业银行业也可以与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业务需求,完成科研工作。近年来,各大银行已经开始意识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加强信息科技系统管理,提升系统整体安全、稳定,从而提高整个银行领域的安全性,促进我国金融领域可持续发展[8]。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但是,在风险制度制定、执行等一些细节方面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商业银行应积极树立正确观念,投入更多的精力,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和控制力度,积极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性,从而推动我国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刘睿,詹原瑞.操作风险管理的记分卡法框架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03):259-261.[2]张同健,张成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0(05):12-14.[3]钱峰.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11,10(8):158-159.[4]邓明然,费伦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预警指标设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14(01):265-267.[5]薄纯林,王宗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2(5):123-125.[6]姜灵敏.我国银行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华南金融电脑,2012,14(7):456-457.[7]李志辉,范洪波.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南开经济研究,2010,15(8):78-79.[8]王雪萍,张成虎.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及最优规模闭[J].金融论坛,2010,20(5):56-58.

第五篇:控烟策略

控烟干预策略

吸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肿瘤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烟需要干预的不仅是吸烟的 “烟民”,还包括不吸烟而暴露于环境烟雾的被动吸烟人群。控烟干预主要策略 1.1 健康教育策略

在控烟实践中,以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开路,引导民众更新吸烟观念,提高对烟害的认识,转变吸烟信念,改变吸烟行为。如将健康传播作为健康促进的一项重要策略,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标语、宣传单(画)、宣传栏、展板、讲座等形式进行人群干预,按照居民文化、经济水平和心理因素制定传播计划、决定信息内容、选择宣传形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有研究提示,大众媒介宣传能够提高人们戒烟的主动性,认知与行为改变高度相关。1.2 行政管理策略

在控烟干预研究中,健康促进的一个最重要领域是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法规,各地出台的相关文件在法律效应、禁烟场所划分、罚则和执法主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公共场所禁烟效果不佳。有文献报道,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未含台湾)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共32个项目地区的公共场所禁烟情况显示,68.60%的禁烟场所对违反禁烟规定者无人制止,禁烟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县级地区政府规章过少,禁烟范围过窄,处罚过轻,且没有统一的法规执行监督机构。为此,众多研究者呼吁,当务之急是加快国家级控烟法规的建立,为控烟运动提供法理支持及政策规范。主要的政策行动者包括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烟草专卖局、地方政府、中国控烟协会、倡导并支持控烟的专家等,应从公共健康和国民福祉的角度重新考虑吸烟问题,改变从烟草经济、财政税收等角度看待吸烟问题的传统思路,将控烟政策纳入社会政策范畴,并培养起控烟的新生力量,这样才能形成真心实意的控烟运动。实行行政管理控烟的单位,大多采取建立控烟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在单位控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通过制定中长期控烟工作计划和目标,出台控烟制度,严格执行控烟考核及奖惩办法等措施,将控烟指标落实到位。1.3 社会支持策略 吸烟不只是个人行为,而且是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吸烟者戒烟,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关心、支持和参与,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3.1 周围人群的行为对青少年行为的直接影响 有调查结果显示,79.2%的吸烟者承认最初吸烟时受他人影响,其中同学、朋友影响占26.7%,父母影响占23.0%。可见周围人群行为与吸烟者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为此,研究者们充分发动吸烟者身边的人协助或劝告吸烟者戒烟。其中 “同伴教育”、“女生参与” 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戒烟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创立无烟环境,使行为、认知、情感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形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使学生与组织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双向或多向交流的行为模式,使得学生在戒烟实践中加深烟害认识,提高抵御烟草环境压力的能力和拒烟技巧,增强摒弃烟草的决心。“儿童劝阻”、“代际交流” 则以二代、三代人之间的特殊 “情结” 和心理特征为教育和促进的契机,在戒烟活动中使青少年、儿童与家长及家庭成员双向互动,达到控烟和戒烟的目的。

1.3.2 特殊群体的榜样效应对吸烟行为的重要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吸烟这一行为而言,榜样行为对改变社会风气和降低吸烟率极为重要。一是为人师表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他们是青少年极力模仿的对象,其行为对中小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老师不吸烟,并坚决制止学生吸烟,就抓住了控制吸烟的重要环节。因此,转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吸烟态度,增强他们的控烟责任感,能提高控烟干预效果。二是医务人员,他们是掌握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最为全面的群体,医生不吸烟,又能在就诊时劝说病人戒烟,往往比宣传更有效。医院赋予医生劝告吸烟患者戒烟的职责,促使医生充分利用与就诊患者的特殊关系,并在自身成为无烟榜样的基础上,主动劝告患者戒烟,适时有效地提供戒烟干预,对于树立医务人员新形象、提高医疗队伍素质和降低人群吸烟率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禁烟工作的决策者、实践者和监督者,他们的健康信念、态度和行为与其所在的地区、部门(单位)的控烟工作密切相关。有研究者对成都市25位医院院长控烟相关知识和意愿调查显示,大多数院长支持医院控烟,但有20%的院长认为医院缺乏人力、物力,不是执法部门,没有处罚权,医生压力大,“吸烟可缓解压力”表示不支持控烟。可见,部分领导在控烟认识上有误区。要做好控烟工作,首先应发动领导层,提高他们的控烟意识,使之深刻认识烟草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将控烟工作纳入议事办事日程,实行常规化管理,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这是保证控烟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

1.3.3 社会控烟大环境对吸烟行为的深刻影响 广泛动员和鼓励各部门、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控烟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控烟大环境,包括创建 “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工厂”、“无烟医院”、“无烟居委会”、“无烟家庭” 等,是控烟工作中的又一条主渠道。例如,有研究者在分析成都市控烟社会环境时认为,该市控烟之所以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是因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控烟大环境。政府控烟的态度明确,公共场所控烟、限制烟草促销、取消烟草广告、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等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吸烟;大众传媒增加控烟宣传力度,建立了良好的控烟社会环境。同时,研究者认为,不同系统、行业、单位控烟效果不一样,就是因为存在执法力度不一的问题。控烟执法力度往往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及监督人员的素质,提高单位领导的控烟意识,增强监督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对于健康教育等3项基本策略,一般来说,在控烟实践研究中,研究者们根据各自具备的研究条件和面对的研究对象选择干预策略,比如,针对学生、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多采用健康教育策略,针对学生家长、同伴(同学)、戒烟参赛者等多采用社会支持策略,针对公共(工作)场所人员多采用行政管理策略,针对社区(家庭)、县(市)以上大范围人群多采用综合性干预策略。由于干预对象特征不同,干预时间、力度、深度以及环境条件不同,干预效果可能各异;同理,即便是同一干预策略,研究者不同,具体的干预方式、方法、措施不同,干预效果也可能不一样。因此,就干预策略研究而言,研究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干预环节,应采取多样灵活的策略与方法,使实践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就整个控烟工作而言,以人的健康为本,以健康教育开路,以行政立法为先,强化制度管理,树立领导、教师、医生等控烟楷模形象,培养社会控烟新生力量,确保儿童青少年远离烟草,这无疑是全民控烟运动的重中之 “重”,也是今后控烟干预策略研究十分迫切的任务。2 对今后相关研究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综观我国控烟干预策略研究,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工作总结或问卷调查的推测、分析水平上,普遍侧重于报道 “如何做”、“做得怎么样”,而仍未研究出系统规范的、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效果明显且易于接受的干预方案和模型,对控烟实践中的理论问题研究仍相对缺乏,即少有报道 “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是这样”。控烟干预策略研究应当在继续重视实践应用研究的同时,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基础理论研究。2.1 加强实证研究

我国控制吸烟运动开始较晚,控烟实践建立在基础理论上的实证性干预研究较少,这可能与控烟干预方面的理论研究不够、现场试验条件不易控制等因素有关。今后应加强各种定量研究,包括对控烟策略和措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提升控烟理论研究水平。譬如,近年来戒烟干预中应用的行为改变理论,需要进一步实证研究,通过设计严谨的现场试验或社区干预项目,明确理论中的各种变量与实际戒烟意向和行为之间、民间与官方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交互作用的具体机制,进而分析干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制定控烟干预模式提供依据。再譬如,研究如何测算烟草税收与吸烟相关疾病所致经济损失之间的实际差距,国外已有报道,我国能否测算,怎样测算,应当是一项攻关性课题。通过该项研究,将其成果用以争取政府决策领导者们转变财政税收和烟草经济的传统观念,形成统一的控烟意志。

2.2 开展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

2.2.1 横向比较研究 以往研究多为独立的 “试点” 干预研究,缺乏横向比较研究。鉴于吸烟问题不止是个人行为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今后应当加强基于社会现实的比较研究或社会生态学研究,譬如对不同地区、不同社区、不同组织(单位)的群体,以及对不同阶层、不同特征的个体等研究对象的控烟干预效果进行横向对比,探寻影响控烟干预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从中摸索控烟干预的一般性规律,总结并规范有效的控烟干预方案或模式。

2.2.2 纵向追踪研究 由于项目时间、人力和资金等原因,满足于较短时间内(通常为半年或1年)取得干预效果,以往研究多为横断面调查研究或短期随访研究,而没有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从我国吸烟者戒烟成功率仅为3.6%,且复吸率与戒烟率几乎相等的现状来看,戒烟干预效果能否有长期效应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今后研究应考虑时空变化的影响,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跟踪研究来评价和完善控烟干预模式。2.3 探索社会心理学干预模式研究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团体(小组)戒烟干预模式,通过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一定的群体或组织内的互动功能和效应,促使吸烟者戒烟或抑制吸烟的效果较好,曾在部分高校推广应用或在少数社区进行尝试。然而,吸烟者或被动吸烟者不仅存在对烟草危害认知不足及控烟自我效能低下等问题,同时存在吸烟伙伴影响、缺乏戒烟控烟技能帮助、家庭和社区支持不力等诸多问题,导致其行为改变尤为困难,单靠健康教育或行政管理等干预策略显然不够,需要在深化社会心理干预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控烟干预新策略,将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戒烟控烟实践研究之中,继续深入探讨如何解决烟民戒烟难的心理问题和抑制烟瘾发作的切实可行的措施。2.4 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合作,提高学术水平和工作实效

控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学者理论的扩散,到控烟主体的认识和实践,以及政府对控烟主体的外部环境营造,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因此,需要拓展干预策略研究领域,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合作,以提高研究效果。①多部门合作:控烟工作涉及烟草生产、销售、消费等多个环节,公共场所禁烟涉及卫生、工商、环保、消防、宣传、教育、文化、体育、交通、旅游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加强各相关机构、部门和团体之间的相互配合,构建国家层面的控烟管理体系,从媒体宣传、社会文化、政策与立法、戒烟帮助、塑造无烟氛围等诸方面支持控烟工作,营造良好的控烟大环境。②多学科合作:控烟实践研究不仅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管理学、心理学、环境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本项目组此前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时发现,已有文献的作者大多来自于各级健康教育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部分文献由不同单位多个作者合著,说明控烟领域研究已初步形成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研究态势。今后,随着控烟工作的不断发展,更需要交叉学科和跨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真诚合作,因此,应高度重视社会学家等各领域的学者在控烟实践研究中的作用,赋予他们参与控烟研究的职责,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研究。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对控烟策略研究设立专项研究计划,增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并加强各类重大项目的合作与交流。这对于提升控烟领域研究水平和工作实效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载风险演变背景下的风控升级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风险演变背景下的风控升级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背景下的建筑企业资质升级

    中原经济区的成立预示着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必将超越以往的发展速度,而经济建设的发展必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最终建筑行业的发展将促进大批建筑企业办理资质或是对企业自身的资......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森林火灾防控策略探讨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森林火灾防控策略探讨 摘 要:本文首先对于森林火灾和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林火风险,森林火灾也会带来全球气候变暖......

    全面风险管理的背景

    全面风险管理的背景 风险与内部控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风险与内部控制的核心就是辨识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无法预见(且通常是负面的)事件,确定其中主要影响......

    背景调查降低录用风险

    背景调查降低录用风险一家微电子企业在招收财务主管时,由于对录用人员的背景了解不够,就办理了该员工的入职手续,半年后,该公司发现账上的300多万现金不翼而飞,而该财务主管不久......

    国税税控升级所需材料

    国税税控盘升级(营改增) 所需材料: 1、税控盘 2、税务登记证副本 3、U盘 4、RMB:330元......

    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

    浅析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 2007.02.06 09:10 作者: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徐斌 来自: 《银行卡受理市场》 从2003年起,信用卡已成为国内几乎所有发卡行重点发展的信用卡产品。为......

    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加强临床护理风险防范与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一)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 识别评估护理风险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护理服务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及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地......

    新形势下大型节能环保企业财务风险及防控策略思考(合集)

    新形势下大型节能环保企业财务风险及防控策略思考 摘要:当前世界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越发重视,中国也不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飞速发展,节能环保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