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92年第二届全国青年力学竞赛材料力学试题
1992年第二届全国青年力学竞赛材料力学试题
考区 学校 姓名
一、图1表示一等截面直梁,其左端固支,而右端铰支并在跨度中点承受集中载荷P,力P作用于梁的对称面内,材料服从胡克定律,且弹性模量E,许用应力、梁的跨长L、截面惯矩I与抗弯模量W均为已知。试
1.确定铰支端反力RB。(2分)
2.确定梁危险截面的弯矩 M。(3分)
3.确定许用载荷P(3分)
4.移动铰支座在铅垂方向的位置,使许用载荷P为最大。试求此时铰支座B 在铅垂方向的位移B(4分)与最大许用载荷Pmax。(4分)
二、图2表示一副双杠,它的每一根横梁系由两根立柱支撑,设两柱之间的跨长为l;每一横梁具有两个外伸段,设每一外伸段长度均为a。假定运动员在双杠上做动作时,在每一根横梁上只有一个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横梁,而且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试决定在双杠设计中,l与a的最佳比值,该比值使横梁重量为最轻,横梁与立柱的连接为铰接。l/a的最佳比值为多少?(8分)
三、图3表示一等截面直梁的横截面,它是Z字形的。该梁受纯弯曲,材料服从胡克定律,且截面的惯性矩Ix与
Iy以及惯性积
Ixy均为已知。假定中性轴垂直于截面的腹板,即与x轴相重合,试确定弯矩矢量与x轴之夹角。(8分)
四、图4表示一匀质、等厚矩形板,承受一对集中载荷P,材料服从胡克定律,弹性模量E与泊松系数v均为已知。设板具有单位厚度,试求板的面积A的改变量A。(8分)
五、为了在图5所示A与B两个固定点之间产生张力,人们常在这两点之间绷上两根绳子,然后从中点C绞紧。现设绳子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半径为r,绳子材料的弹性模量E。假定在绞紧过程中A与B两点间的距离2l保持不变,绳子的横截面形状与大小保持不变,同时在绞紧前,绳子的初始张力为零。试求为了使A与B之间的张力达到P所必需的绞紧围数n。设2rnl。(8分)
六、图6表示一等直杆,承受单轴均匀拉伸。变形前杆长为L0横截面面积为A0在拉力为P时,杆长为L,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进人塑性,可以略去弹性变形并假定杆件体积不变。这时轴向应变与横截面应力的关系具有如下的幂函数形式:k。式中,k与n均为材料已知常数且n>1。
1.试求当拉力P达到极大值时杆的长度L(8分)
2.试求该拉力 P的极大值Pmax。(4分)
七、图7表示两端固定的圆截面杆,其AB段为实心杆,BC段为空心杆,即圆管。两段杆材料相同。在杆的截面 B处作用力偶矩M,在线弹性条件下,当许用力偶矩M达到最大值时,两段长度比l1/l2?(8分)。
*n
八、图8表示一根悬臂矩形截面等直弹性梁,在自由端固定一集中质量M。在梁的上表面撒了一些细沙粒,静平衡位置梁的挠度忽略不计。首先,给该梁自由端以初始向下的铅垂位移。然后,突然放松使梁产生振动。已知梁的截面惯性矩为I,长度为l,弹性模量 为E,不计梁和沙粒质量对振动的影响。集中质量M的转动惯量亦略去不计。重力沿g轴的负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梁的固有频率。(3分)
2.在梁振动任意时间t时x截面的弯矩M(x,t)。(3分)
3.在梁振动时,如果有一个位置(见图8),当沙粒坐标时,沙粒将跳离该梁,试写出确定的条件(如由方程确定,可不解方程,只作说明)(3分)4.梁上总有沙粒跳离该梁的条件是,?(3分)
九、图9表示由铅垂刚性杆和两根钢丝绳组成的结构,刚性杆上端受铅垂压力P、钢丝绳的横截面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钢丝绳的初拉力为零。设结构不能在垂直于图面方向运动。试求该结构的临界载荷Pcr。(8分)
**
十、图10表示由五根等直杆与刚性梁 AB组成的平面结构。各杆的弹性模量E、横截面面积 A、长度l与间距 b均相同且已知。在刚性梁上距杆 1为a(2b)处作用一铅垂载荷P,今欲通过电测方法测定P和a的值。试
1.给出最佳贴片方案:
应变片的片数;(2分)应变片各贴在何处。(2分)
2.给出P和a与测得的应变值i(i为杆的编号)的关系式。P?;(4分)a=?。(4分)
第二篇:力学竞赛试题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
出题学校:西北工业大学
满分:120分 时间:3 小时
一、小球在高脚玻璃杯中的运动(20 分)
一半球形高脚玻璃杯,半径 r =5cm,其质量 m1=0.3 kg,杯底座半径 R =5 cm,厚度不计,杯脚高度 h =10 cm。如果有一个质量 1.0 2 = m kg 的光滑小球自杯子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后沿杯的内侧滑下,小球的半径忽略不计。已知杯子底座与水平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 fs = 0.5。试分析小球在运动过程中:(1)高脚玻璃杯会不会滑动;(2)高脚玻璃杯会不会侧倾(即一侧翘起)。
二、杂耍圆环(40 分)
1.杂技演员将一个刚性圆环沿水平地面滚出,起始圆环一跳一跳地向前滚动,随后不离开地面向前滚动,为什么?
2.杂技演员拿出一个匀质圆环,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前抛出,不久圆环又自动返回到演员跟前。设圆环与地面接触瞬时圆环中心 O 点的速度大小为 v0,圆环的角速度为 ω0,圆环半径为 r,质量为 m,圆环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s f,不计滚动摩阻,试问:
(1)圆环能自己滚回来的条件是什么?
(2)圆环开始向回滚动直到无滑动地滚动,在此运动过程中,圆环所走过的距离是多少?
(3)当圆环在水平地面上无滑动地滚动时,其中心的速度大小为 v1,圆环平面保持在铅垂平面内。试分析圆环碰到高为 的无弹性台阶后,能不脱离接触地爬上该台阶所应满足的条件。
3.演员又用细铁棍推动题 2中匀质圆环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纯滚动,假设圆环保持在铅垂平面内滚动,如图所示。又知铁棍与圆环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 ft,圆环与地面间的滚动摩阻系数为 δ。试求为使铁棍的推力(铁棍对圆环的作用力)最小,圆环上与铁棍的接触点的位置。
三、趣味单杠(30 分)
单杠运动是奥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世界杯体操比赛中男子体操比赛项目之一。单杠是体操比赛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也是观众最喜欢的运动,在学校和健身场所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小李和小张就是其中之一。一天,他们准备在单杠上进行大回环比赛。假设单杠的横杆和立柱均为直径 D=28mm的钢杆,弹性模量E=200GPa,许用应力[σ]=160MPa,横杆长 L=2.4m,立柱高 H=2.6m。立柱与地面、横杆与立柱之间均为固定联结。假设两人旋转到单杠所在平面内时的惯性载荷均为 F=1000N,不计人的自重。
1.试分析两人同步旋转到单杠所在平面内时,结构中的最大应力。
2.若两人相差 180°旋转到单杠所在平面内,对结构中的最大应力有什么影响。
3.为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有人提出在单杠距地面 0.6m 处增加一个直径 20mm的拉杆。试定性分析该杆对上述两种情况的影响。
四、跳板跳水(30 分)
举世瞩目的第 29 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具有“梦之队”之称的中国跳水队获得了跳水比赛8枚金牌中的7枚,囊括了3m跳板跳水的4枚金牌。Duraflex 的 Maxiflex Model B 跳水板是奥林匹克跳水比赛和国际级跳水比赛唯一指定使用的产品,它的具体尺寸如图所示,其中横截面尺寸为 b=0.5m,h= 0.05m,跳板的弹性模量E=70GPa,比重γ= 25kN/m3,a=3.2m,l=m 1.6。运动员从跳板上上跃至距地面最高点后落至跳板端点C,再从跳板上
弹起至空中完成动作后落水。若运动员体重 G=700N,最大弹跳高度H= 0.6m,取 g =9.8m/s2。
1.根据所学知识,建立相应的力学分析模型。
2.为保证运动员落水安全,运动员从空中落入水中时,在跳板所在平面处,运动员质心距跳板 C端最小距离s应大于 0.5m。试求运动员从跳板上跃时所需最小水平速度(假设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
3.不计跳板质量,将运动员视为刚体时,运动员冲击跳板时,跳板中的最大动应力为多少?
4.如运动员为弹性体,定性说明在冲击时跳板中的最大动应力增大还是减小?
5.如考虑跳板质量,试计算跳板中的最大动应力。
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小球在高脚玻璃杯中的运动(20 分)
当小球自杯子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后沿杯子的内侧滑下到与铅垂方向夹角 时,高脚玻璃杯侧倾(一侧翘起)。
二、杂耍圆环(40 分)
1.圆环不是匀质的,质心不在圆环的中心。开始滚动角速度大,圆环一跳一跳地向前滚动;随后角速度减小,所以圆环不离开地面向前滚动。
2.(1)圆环自己滚回的条件为: 方向如图所示。
(2)距离:
(3)圆环能不脱离接触地爬上台阶所应满足的条件为 :
3.当接触点 A与圆环中心 C 的连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时,推力 F 取最小值。
三、趣味单杠(30 分)
(1)结构中的最大应力
(2)结构中的最大应力
(3)在结构中增加拉杆后,(2)中为反对称结构,在对称面上只有反对称内力,故 AB 杆轴力为零,无影响;(1)中为对称结构,在对称面上只有对称内力,故 AB杆轴力不为零,有影响。
四、跳板跳水(30 分)
(1)根据跳板的受力情况,可以将其简化为下图所示外伸梁。
(2)最小水平速度为
(3)跳板的最大动应力为
(4)如运动员为弹性体,冲击时跳板中的最大动应力将减小。
(5)跳板的最大动应力为
第三篇:2011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范围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考试范围(参考)
理论力学
一、基本部分(一)静力学
(1)掌握力、力矩和力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
(2)掌握力偶、力偶矩和力偶系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偶矩及其投影。
(3)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与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熟悉简化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掌握重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
(4)掌握约束的概念及各种常见理想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受力图。
(5)掌握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能熟练地求解单个刚体和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
(6)掌握滑动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会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刚体和简单平面刚体系的平衡问题。(二)运动学
(1)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并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
(4)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描述,掌握平面运动刚体速度瞬心的概念。能熟练求解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动力学
(1)掌握建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了解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2)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
(3)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力的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
(4)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并会综合应用。
(5)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了解其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
(6)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平面运动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
二、专题部分
(一)虚位移原理
掌握虚位移、虚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的自由度、广义坐标的概念;会应用质点系虚位移原理。(二)碰撞问题
(1)掌握碰撞问题的特征及其简化条件。掌握恢复因数概念
(2)会求解两物体对心碰撞以及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碰撞问题。
材料力学
一、基础部分
材料力学的任务、同相关学科的关系,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截面法和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原理,应力集中的概念。
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
拉压杆强度条件,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
拉压杆变形,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剪切及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
扭矩及扭矩图,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应力与变形,扭转强度及刚度条件。
静矩与形心,截面二次矩,平行移轴公式。
平面弯曲的内力,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弯矩图,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弯矩图。
弯曲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挠曲轴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的位移,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
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的分析,四个经典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
压杆稳定的概念,临界荷载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疲劳破坏的概念,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拉伸与压缩实验,弹性模量或泊松比的测定,弯曲正应力测定。
二、专题部分
杆件应变能计算,莫尔定理及其应用。
简单动载荷问题。
材料力学若干专题实验。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组委会
第四篇:岩石力学个人试题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绝大多数得岩浆岩是由下列组成()A、结晶矿物B、非结晶矿物 C、母岩 D、岩石块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围三轴试验得实用性弱
B、地下工程是三围的,所以做三轴力学实验很重要 C、岩体强度不是岩体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 D、节理结构面不是影响岩体强度得重要因素
3、关于围岩得说法错误的是()
A、围岩愈好洞室逾稳定
B、围岩压力大小与洞室跨度成反比
C、围岩逾差压力值相应就大
D、围岩压力大小与洞室跨度成正比
4、下面关于平面滑动得一般条件错误的是()
A、滑动面的走向必须与坡面平行或接近平行
B、滑动面得倾角必须大于坡面倾角
C、滑动面的倾角必须大于该平面的摩擦角
D、岩体中必须存在对于滑动阻力很小的分离面
5、岩浆岩体产生的裂隙一般是张开的,从冷却表面向深处一般为数米到多少米?()A、10-20m B、5-10m C、10-15m D、20-25m6、岩体力学性质的改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错误的()
A、坡体岩体风化越深,稳定坡脚越小
B、风化作用使坡体强度减小,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 C、坡体岩体风化越深,稳定坡脚越大 D、坡体岩体风化越深,斜坡稳定性越差
7、对片麻岩渗透系数与应力关系得试验表明当应力变化范围为5MPa时,岩体渗透系数相差---倍。()
A、20B、70C、100D、508、世界上测定原岩应力最深测点已达()
A、2000m B、3000mC、4000mD、5000m9、对于山岭地下工程,一般埋深超过多少米基本上都可以划分为深埋地下工程()
A、10B、50C、30 D、4010、地下开挖体得变形和破坏,除于岩体内得初始应力状态和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
A、围岩的岩性B、围岩的结构C、围岩的岩性及结构 D、围岩的大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岩石按照成因分()、()、()三种类型。2.地质构造有()、()、()。3.土的三个实测指标是()、()及()。
4.岩石的吸水性常用()、()与()表示。
5.建筑物建造之前土中应力是(),建筑物建造之后由荷载产生的应力为(),两者之和是土中某一点的()。
6.土的压缩指标有()、()和()三种。
7.岩石(体)的力学性质包括的岩石()、()、变形性质及岩石的破坏准则。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10分)
1、岩石得抗冻系数是指岩样在+-25度的的温度区间内,反复降温、冻结、升温、融解,其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岩样抗压强度得下降值与冻融前得抗压强度得比值。()
2、边坡变形与破坏得首要原因,在于边坡中存在得各种形式得结构体。()
3、在岩溶地基处理中,当洞穴较大且周围岩体质量较好时,通常可以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和增强基础强度等措施跨越洞穴。()
4、当围岩内部的最大地应力与围岩强度得比值达到某一水平,才能称为高地应力或极高地应力。()
5、在外载和环境得作用下,由于细观结构得缺陷引起得材料或结构得劣化工程,称为损伤。()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孔隙比
2、切割度
3、工程岩体
4、结构面的张开度 5.蠕变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岩石在反复加、卸载下的变形特征
2、简述岩石地基加固常用得方法有哪些?
3、地下工程围岩体破坏机理
4、简述岩体强度的确定方法主要哪些?
5.简述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七、计算题(共10分)
.某原状土样,试验测得容重=1.72g/cm3,比重G=2.65,含水量=13.1%。求:干容重,孔隙
比,饱和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
3、B
4、B
5、A
6、C
7、C
8、D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CD
4、AbCD
5、ACD
6、ABD
7、ABC
8、BCd
9、AC
10、BCD
三、判断题1 +2-3-4+5+
三、填空题
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水平构造和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3.密度、比重、含水量。
4.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和系数。5.自重应力,附加应力、竖向总应力。6.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压缩模量。7.破坏形式、强度、变形性质。
四、名词解释题
1、孔隙比 :是指孔隙得体积与固体体积得比值公式为e=Vv/Va2、切割度 :假设有以平直得断面,它与考虑得结构面重叠而且完全地横贯所考虑得岩体,另面积为A,则结构面得面积a与它之间得比率,即为切割度。Xe=a/A3、工程岩体 指各类岩石工程周围得岩体,这些岩石工程包括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及与岩石有关的地面工程,即为工程建筑物地基、围岩或材料岩体。
4、结构面的张开度是指结构面裂口开口处张开的程度。
5、蠕变是指在应力为恒定得情况下岩石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现象。
六、简答题
1、简述岩石在反复加、卸载下的变形特征
对于弹塑性岩石,在反复多次加载与卸载循环时,所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将具有以下特点:(1)卸载应力水平一定时,每次循环中的塑性应变增量逐渐减小,加、卸载循环次数足够
多后,塑性应变增量将趋于零。因此,可以认为所经历得加、卸载玄幻次数愈多,岩石则愈接近弹行变形。
(2)加卸载循环次数足够多时,卸载曲线与其后一次再加载曲线之间所形成得滞回环得面
积将愈变愈小,且愈靠拢而又愈趋于平行。
(3)如果多次反复加载、卸载循环,每次施加得最大荷载比前一次循环得最大荷载为大。
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塑性滞回环的面积也有所扩大,卸载曲线得斜率也逐次略有增加。这个现象称为强化。此外,每次卸载后再加载,在荷载超过的上一次循环的最大荷载以后,变形曲线仍沿着原来的单调加载曲线上升,好像不曾受到反复加卸荷载得影响似的,这就是所谓的岩石具有记忆效应。
2、简述岩石地基加固常用得方法有哪些?
(1)当岩基内有断层或软弱或局部破碎带时,则需要破碎或软弱部分,采用挖、掏、填得处理。
(2)改善岩基得强度和变形,进行固结灌浆以加强岩体得整体性,提高岩基得承载能力,达到防止或减少不均匀沉降得目的。固结灌浆是处理岩基表层裂隙得最好办法,它可以使基岩得整体弹性模量提高1-2倍,对加固岩基有显著的作用。
(3)增加基础开挖深度或采用锚杆与插筋等方法提高岩体的力学强度
(4)如为坝基,由于蓄水后会造成坝底扬压力和坝基渗漏,为此,需在坝基上游灌浆,做一道密实的防渗帷幕,并在帷幕上加设排水孔或排水廊道使坝基的渗漏量减少,扬压力降低,排除管涌等现象。帷幕灌浆一般用水泥浆或粘土浆灌注,有时也用沥青灌注。
(5)开挖和回填是处理岩基得最好办法,对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带状风化等较为有效。3简述地工程围岩体破坏机理
地下开挖体的变形与破坏,除与岩体内得初始应力状态和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与围岩得岩性和结构。有拉伸机理破坏和剪切机理破坏
4、简述岩体强度得确定方法主要哪些?(1)试验确定法(2)经验估算法
5.答案:主要有气候、地形、地下水、岩石性质的影响、断层裂隙的影响。它们主要影响岩石的风化速度、深度、程度及分布规律。
七、计算题
G1
2.6510.131
1.72
干容重d=
G1e
=
2.6510.742
=1.52g/cm
饱和度Sr=
Ge
=
2.650.131
0.742
=46.8%
1答案:孔隙比e=
-1=1=0.742
第五篇:周培源力学竞赛简介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的历史沿革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百废初兴,科技的发展却面临科技队伍的断层和人才匮乏的瓶颈制约。振兴教育,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酝酿。
1986年8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力学与实践》编委会上,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建议举办一次大学程度的力学竞赛,获得一致赞同。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郑哲敏院士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并安排《力学与实践》编委会(竞赛组织委员会)筹办。组委会成立了两个命题小组,武际可教授任理论力学、流体力学课程组长,徐秉业教授任材料力学、弹性力学课程组长,同时向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征题,共获得58份回函,提供了140余道题。命题组精选整编了28道作为初赛题,在《力学与实践》1988年第1期刊出,要求参赛者在约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寄回答案。组委会从62份答案中评选了31人进京复赛(一人因故缺席)。通过严格的笔试和口试,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共17名。颁奖会由武际可教授主持,著名力学家张涵信、张维、庄逢甘、郑哲敏、王仁、黄克智等院士及高教社易钟煜副主编颁奖。本次竞赛还得到了有关高校、高教社和著名力学家钱令希院士赞助。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我国力学界的大师们参与这项赛事,极大地激励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活跃了力学界学术气氛,对我国力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青年报”于1988年10月13日报导了此次竞赛。
从1992年到2004年的第2至5届竞赛可以看作这项竞赛活动发展的第二阶段。为了鼓励青年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的献身精神,这项竞赛从1996年第三届起改名为“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
根据首届竞赛的反馈意见,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赛,竞赛内容精简为只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工科学生普遍学习的课程;为了保证平等竞争,采用了闭卷方式,在全国各考点同一时间用统一试卷竞赛。这一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东海之滨到西部新疆,从东北地区到特别行政区香港,竞赛得到了全国高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热烈响应。同学们珍视这个机会,将竞赛看作21世纪科技大战场角逐预演的擂台,许多高校希望通过竞赛使教学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将竞赛作为展示教学水平与教学改革成果的一个窗口。
竞赛规模在第二阶段得到了阶跃式发展,第一届全国62 人、12单位参赛,第二届1389人报名参赛,第三届1711人报名参赛,第四届25个省市、81所高校、2752名学生报名参赛,第五届30个省(市)、自治区,164所高校7617人报名参赛,表明“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已经有广泛的代表性,在高校有了重要的影响。在北京赛区历届竞赛中,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第一届郑哲敏院士,第二届,第三届庄逢甘院士,第四届白以龙院士,第五届崔尔杰院士都带队看望参赛选手,给青年学生以极大鼓舞。
在新的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给教育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进入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标志着这项竞赛活动发展到了它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三个重
要变化是:(1)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与理论创新能力同样的高度,将在第六届竞赛决赛中进行基础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团体实验竞赛,以促进实验动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2)将赛制改为两年一次,使所有本科生都有机会参赛。同时将竞赛安排在在全国力学大会上颁奖,以促进学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了解和接触高水平的力学前沿研究。(3)申请并已被批准进入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以更好配合我国的本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