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汇报材料3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总结
我校 “未保”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常规年、教育年为契机,紧紧围绕稳定社会大局、保障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宗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为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一.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许多困难,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潞政发[2008]181号《潞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贯彻“两法”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尊重和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并努力做好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继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特别是互联网的管理。在校内大力宣传,使学生明白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等场所的危害,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 1 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隐患的打击力度。
3.突出重点,切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生,我校继续坚持帮教制度,定人、定时、定责任,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毫不松懈地做好控制流失学生的工作。
二.净化社会空气,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学校利用德育阵地,进一步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活动,把它作为净化社会风气、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切实举措来抓,开展 “校园拒绝邪教”等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大力揭批“法轮功”的反动本质,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力地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加强毒品预防教育
(1)依法治校,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毒品的危害,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关乎家庭的幸福存亡,关乎社会的安全发展。目前,青少年吸毒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毒品预防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做好此项工作,是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校已经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并积极探索。
全员育人的组织网络是学校实施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保障。我校成立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组员由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全体班主任、校家长委员会主任组成。
(2)、聚焦课堂,增强学生“拒绝毒品,做文明守法公民”的意识
1)、开设毒品预防教育课,提高防范意识。禁毒关键在于预防,预防关键在于教育。我校紧紧抓住关于“打一场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作为学校德育和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课堂,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我校每学年的德育工作计划中必有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真正把禁毒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整体计划。
2)、发挥品德与社会、班队会等课程和师资资源优势,让毒品预防教育和课程有机整合,让学生收到更多的禁毒教育,增强防毒意识。
(3)、注重实践,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创健康美好人生”的意识
我校组织四至五年级学生到州戒毒农场参观,听取了戒毒人员的现身说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自律。我 3 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对新型毒品及其危害性的识别能力,大大增强学生远离新型毒品,成就健康未来的自觉性。
1)、营造“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育人外环境。我校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掀起毒品预防教育的高潮。去年的禁毒日活动中,我校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张挂了“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大型宣传横幅,让远离毒品警钟长鸣。
2)、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功能。大队委员们收集了有关毒品知识,向学生发放了“如何识别和预防毒。在校内举办禁毒图片展;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发出“抵制毒品,参与禁毒”倡议,自主实践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拒毒意识、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为“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的毒品预防观后感征文活动。使同学们对毒品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远离毒品的知识与方法、增强了毒品预防的意识。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评展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小报展评活动。我校还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校园展板等途径,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以“毒品预防教育”为主题的展览活动。实践发现,用学生自己创作的智慧成果作为德育素材,进行宣传教育,是提高活动质量的有效形式。
4).开展“禁毒——法制教育进校园”百人签名活动。通过对毒品的了解,让学生提高防毒意识。通过签名,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毒品预防教育受到实效。
(4)、有效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共同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一是将毒品预防教育延伸到家长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必须做到学生、家庭、社会三者结合。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因此,我校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开展家庭毒品预防教育,通过组织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全体家长发出自觉抵御毒品的倡议,并配合学校,共同努力,构筑防毒拒毒的“钢铁长城”,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大环境。
二是聘请了聘请州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彭云华同志作为我校的禁毒法制副校长。每年定期请曹老师来校给学生作禁毒教育专题讲座,用触目惊心的青少年吸毒案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吸毒的危害,教育学生如何拒绝毒品,敲响校园防毒、拒毒的警钟。
通过上述工作,正在校内外形成一个禁毒、拒毒的良好氛围。我们深感,毒品预防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育人工作,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进一步探索毒品预防教育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明天做出更多贡献。
芒市第三小学 2008年12月15日
第二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汇报发言材料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汇报发言材料
我县有未成年人5.08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为目标,主动谋划、创新思路、综合治理,不断延伸未保工作触角,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织牢织密未保网络。
专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配齐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建成以县未保中心为龙头、乡镇未保工作站为支撑、村级“儿童之家”为延伸的三级服务阵地。制定出台《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工作方案》,建立动态监测、强制报告、调查评估、联席会议、从业查询五大联动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民政部门统筹协调,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单位、村、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余万元经费支持未保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和宣传培训等工作,在全县大力建设“爱心妈咪”小屋、母婴室、托幼机构等未成年人关爱场所。2021年,为243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64万元,资助困难学生9384人共计453万元。二、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五老”党史宣讲团进校园活动,为4万多名学生讲红色故事103场。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劳动美”社会实践等活动。全县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广泛开展“红色小讲解员大赛”、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进一步坚定未成年人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三、部门联动、重拳出击,筑牢安全防护堡垒。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等单位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41人次,检查校内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药品经营单位、托幼机构等280余户次。强化护学岗建设,切实维护校园周边治安、道路交通秩序,保障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加大学校周边网吧、娱乐场所等监管力度,严格依法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开展消防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公、检、法、司等单位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设置“少年法庭”、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和“一站式”取证救助中心,加大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完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帮扶制度,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为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安全墙”。第三篇:司法局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汇报
司法局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汇报
一是发挥普法主管的综合协调职能,建立全县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抓好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我们充分发挥普法主管机关职能,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协调全县有关部门,共同关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是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抓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建立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每个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认认真真地抓好学校法制教育,依托学校“第一课堂”的基础作用,借力“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丰富青少年学生的学法活动。同时,县司法局会同综治、公安及团委等部门积极深入到各学校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主要内容的巡回法制讲座、法制图片展活动,并通过编印宣传材料、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法律服务一条街等方式加强“两法”的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
三是加强法制宣传,浓厚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氛围.为浓厚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氛围,我们通过巡回宣传、送法下乡发放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资料,在县城茗馨广场建设包含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的法制宣传长廊和法治文化阵地,开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未成
年人保护的认识,浓厚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氛围。
县司法局把法律援助真正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予以权利实施,将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低保对象、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最大限度地满足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为让更多的未成年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地得到法律援助,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健全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去年,我们高标准建设了“县法律援助中心”,中心面积达260㎡,设置了开放式咨询接待受理大厅、会议室、培训室、律师室、私密室、档案室等功能区,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及投影设备。中心安排了工作人员5名,其中具法律本科学历4名、大专学历1名,具有律师职业资格的2名。
同时,为方便群众就近进行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我们依托14个司法所及相关单位建立了2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针对未成年人的维权工作,我们专门在县团委、教育局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建立了法律援助联系点,由各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担任法律援助联络员。法律援助网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为未成年人获得法律援助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如:XX年2月28日发生在我县安和某学校的一起意外伤害致眼残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罗某与阳某均为一年级学生,在学
校午休期间,因相互抓挤软管饮料,导致罗某右眼受伤。受伤后罗某在省内外多家医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元、交通、住宿等费用3863元。罗某父母多次要求阳某父母作出赔偿,均遭到拒绝。在校法律援助联络员的引导下,罗某父母来到安和乡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了法律援助。我们法援中心经审核后及时指派了承办人,通过法律援助,受援人罗某获赔医药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鉴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合计元,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开通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未成年法律援助的实际工作中,我们放低了门槛和标准,如经济困难标准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2倍执行,而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全部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凡是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中心简化申请程序,优先受理,指派优秀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办理,并且做到全程跟踪监督,100%回访,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其合法权益,受到广大受援人及家属的称赞和好评。
如:XX年10月2日下午,在县城阳光花园小区内玩耍的小孩蓝某,被李某驾驶无牌电动助力车压伤。经县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李某负全部责任。事发后,蓝某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小孩父母多次与李某协商医疗费用和赔偿事宜,均遭拒绝。无奈之下,小孩父母向县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要求通过诉讼解决。针对这一情况,县法援中心核实情况后,简化程序,优先办理,立即指派律师予以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李某赔偿小孩医疗费、护理费和营养费等各项费用共计元。
近期,我们还受理了两起非婚生未成年子女要求生父支付扶养费的案件,一个是亲生母亲婚前恋爱先孕,后与他人结婚后生育;另一个为亲生父母婚外情所生育。这两案件均较为复杂,县法援中心专门指派优秀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承办,在承办人的几经努力下,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均得到了有效保护。
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提前介入工作。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民事法律援助的同时,我们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法律援助。过去的刑事法律援助,仅局限于审判阶段,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自去年起,我们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法将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从案件审判阶段前移至公安侦查阶段,使法律援助贯穿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的全过程。
在承办未成年人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中,我们既依法维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求承办律师重视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教育、感化、挽救”,使其树立信心,不自
暴自弃。这种延伸教育,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XX年3月21日我们法律援助中心收到县检察院发来的通知,要求为一起涉嫌聚众斗殴案的两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黄某和赖某提供刑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当即指派两名有经验的律师分别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两位律师通过会见受援人,认真查阅相关案件资料后,向县检察院提交了法律意见书,提请县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县检察院鉴于受援人的悔罪表现,且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最终采纳了两位律师的意见,分别对黄某和赖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为六个月。在六个月的考验期间,两位律师继续关心黄某与赖某的心理动态,与他们保持电话联系,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和生活上的一些困扰,让他们从内心信任律师,对律师产生亲切感,这样一来,律师的话也特别听得进去,甚至比他们父母的话还灵验,教育的效果是不言而喻了。六个月考验期满,县检察院已对黄某和赖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县司法局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全面实施,尤其是法律援助中心新建设之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经过高标准的建设和运作,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受到了省市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被省司法厅法援处魏淑燕处长称为是“全省一流水平”,并被省司法厅评为“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授予“全省法律援助为民服务
示范窗口”称号,被省妇联评为“全省维护妇女权益先进单位”,被县委政法委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司法部研究室副主任郑先红、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玉福等领导亦先后来我局法援中心调研和视察。
未成年人中有一部分特殊人群,他们就是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由于父亲或母亲的违法犯罪,这些正处于花季的孩子过早地承受了他们本不该承受也难以承受的东西,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给他们更为特殊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真情帮扶,尽着自己的努力。
一是调查摸底,建立帮扶档案。去年11月,我们对全县所有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经统计,我县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共有36人,我们对这些未成年人建立了帮扶档案,同时通过定期走访调查,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更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数据库,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二是真情相助,及时排忧解难.我们定期与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家庭联系,了解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动态和他们的家庭状况,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如我们协调民政部门,对4户符合条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落实了低保;协调教育部门,帮助2名辍学的服刑人员的学龄子女重返校园,并减免学杂费;协调相关乡镇
政府对14名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了临时性救助。此外,我们局里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也设法挤出资金帮助解决他们的就学、就医、生活等困难。
如:镇刑释人员刘某因盗窃罪在监狱服刑9年。XX年7月,刘某的女儿以高分考取了财经大学,但是刘某家庭困难,正为8000多元的入学费用一筹莫展时,局长黄振华带领县、镇两级帮教工作人员前往刘某家中进行走访慰问,送上1000元慰问金,并积极协调市、县团委,帮助筹集了五千元的助学金,及时为刘某女儿解决了入学问题。又如:乡横坑畲族村服刑人员邹某的女儿在乡中心小学寄读,每个学期需要2450元的寄宿费,500元的学杂费,1000元的伙食费,而家里只有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无力负担这些费用,面临辍学。我们了解情况后,及时与民政局、教育局及乡政府协调沟通,为其解决了部分费用。同时,我们决定从这个学期开始,每学年支持其1000元费用。前几天,党组成员方勇建同志带领司法所人员看望了邹某的父亲及其女儿,并送上了助学金。
三是传递亲情,助力快乐成长。在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实际困难的同时,我们也尤其关注他们与正在服刑的父亲或者母亲的亲情沟通,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传递亲情。一是我们通过与监所合作,启动了远程帮教会见系统,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能够通过视频会见服刑的亲人。二是我们
帮教工作人员不断地在服刑人员家里和监狱奔走,将拍摄到他们学习、生活的视频和撰写书信带到正在监狱服刑的父,同时也将服刑人员的嘱托带回给在家的孩子,让这些孩子能够向他们在高墙内的亲人传递着自己的想念,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今年3月24日,局长收到监狱服刑人员县乡人赖某的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一年前他在遂川县因诈骗罪被判刑6年,被公安机关抓获时,他把年仅9岁的女儿放在了县乡的房东蒋某家中。服刑一年多了,他最牵挂的是至今他的女儿杳无音讯。为此希望县司法局帮忙打听他女儿的下落,使其能够安心服刑。收到信后,我局立即派人寻找赖某女儿的下落。从遂川县到县乡、营前镇等地,几经周折,我们才了解到,赖某的女儿已经被送回到县营前镇赖某姐姐的家中,现在又随赖某的弟媳在县城读书。我们最后又专程找到赖某的弟媳,并见到赖某的女儿后才最终予以确认,并且赖某的家人也一致不知道赖某的去向,小女孩也很想见到自己的父亲,我们将赖某的女儿新列入帮扶档案,并帮他们办理会见手续以慰小女孩思父之情,赖某也可以安心服刑。
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责任。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履行工作职能,不遗余力地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第四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汇报
齐河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工作落实情况 8月19日,在收看了国家、省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立即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和谐安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我县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坚持“完善机制、提升服务、源头预防、标本兼治”的目标,进一步钢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出台文件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完善出台了齐政发《齐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成立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局、公安局、财政局、卫生局、城管执法局、交通局、团县委、妇联、残联、铁路部门以及晏城街道办政府、铁北街道办政府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晏城街道办社会福利中心内成立齐河县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中心、齐河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
二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的牵头作用,健全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财政、公安、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我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意见,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认真分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逐一制定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及措施,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周到、优质、高效的救助保护服务,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网络管理机制。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仅靠一个或几个部门难以做到全覆盖,只有建立部门、乡镇、村(居)委联动的管理网络,才能对流浪未成人予以更好的救助和保护。一是建立乡镇、村(居)委救助网络,做到救助不留死角。以乡镇民政办为主体,对乡镇、村、社区流浪未成年人予以救助和保护,充分调动村(居)委干部、村(居)民的积极性,发现流浪未成年人及时向乡镇民政办报告,乡镇民政办迅速给予救助,不能救助的及时送往救助管理站,并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信息台账,建立健全县城以救助管理站为主体、乡镇以民政所为主体的救助保护责任机制;二是变被动为主动,做到救助保护全覆盖。县救助管理站落实专人定期在县城及周边区域巡查,发现一起救助一起;三是发挥公安执勤亭、便民服务亭的作用,达到救助不留空挡。加强同公安、城管、环卫部门的协调、联系,利用公安执勤夜间
巡逻、城管执法、环卫清扫等时机,一旦发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人员及时赶往现场对其实施救助;四是主动联系、协调卫生部门,对生病的流浪未成年人实施医疗救助,确保流浪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
四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加强救助管理人员的法规政策、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救助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法规、政策的培训。以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主要内容,使全体救助管理人员进一步熟悉法规政策、科学合理运用,做到依法、依规、依政策救助;二是加强救助业务知识培训。在做好救助常规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重点强化对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培训力度,要求全体救助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认真钻研,采取聘请专家到站讲课和派员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准确揣测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行为状态,疏导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工作。积极加强同教育部门的协调、联系,对流浪未成年人中较为特殊的群体,聘请当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或专家对其进行心理、行为的矫治工
作,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尽快消除心灵中的阴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是建立生活保障机制。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建立科学的生活保障机制是减少或杜绝流浪未成年人流入社会的关键举措。一是建立基本生活保障机制。结合区域流浪未成年人流入社会的现象和特点,按法规、政策将当地生活困难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分类施保,切实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对因灾、因病造成生活临时困难的家庭,给予医疗或临时生活救助,帮助困难家庭渡过生活困难期,从源头预防流浪未成年人的现象发生;二是建立生活救助保障机制。救助管理站切实履职尽责,对到站主动求助或送往救助站的流浪未成年人,依法依规、按政策给予救助,切实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食宿、教育、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工作,对能提供家庭住址的及时护送回家,对实在不能提供家庭住址的安排寄养或到当地儿童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切实保障了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三是建立部门协调的救助机制。积极协调公安、卫生、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建立对未成年人实施共同救助的长效机制,教育部门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卫生部门保证生病能得到及时治疗,财政部门提供较为充裕的救助保障经费,同时,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对流浪未成年人给予救助保护,真正形成部门联动、人人参与的救助保护工作格局。
第五篇:保护未成年人专题
保护未成年人,关注其健康成长
赵杨
一、时政背景:
1、义务教育法的修订
2、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
3、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以学校安全工作安全为重点,2007、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二、知识链接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因: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③社会生活中来自方方面面的不良诱惑和伤害,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保障校园安全(见专题二安全专题)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一本通专题一或见复印资料P)不和谐表现、解决办法、意义(见专题二安全专题)
3、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见专题二教育专题)
4、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原因: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网络游戏的诱惑,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2国家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3)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未成年人应如何做?①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②珍惜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③要提高自身修养,用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摆脱不良诱惑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
▲(4)网络问题
①文明上网(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一本通P20第2题、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一本通P163第23题)②网瘾
A、你觉得哪些人易产生网瘾?(教材八上P71)请你分别为这些人开出戒除网瘾的处方!
B、危害:(一本通P163 第23题(1)
C、在预防和戒除未成年人网瘾方面,你觉得国家和社会有什么样的责任? 解决办法:国家和社会、学校(有关部门)、家长(见一本通P20 第2题、P161第14、16题)、自己(见上面划点处)
D、请你写两条劝说词送给有网隐的未成年人,希望他们能够戒除网瘾,回到课堂:①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你会发现网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②
E、宣传标语:
三、典型题目:
1、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试题]
1、“网上风光无限好,运用不良添烦恼,合理利用是关键,身心健康最重要。”请你结合实际,谈谈网络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
2、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3、王涛是某校电视台的小记者,他抓拍了几个“社会镜头”,想以此为素材编制一个专题短片,以此引起大家对网络文化的关注。镜头一:下午放学后,几家营业性网吧里挤满了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有的在玩凶杀暴力游戏,有的在访问色情网点。镜头二:网吧成了中学生、未成年人假期的主要去处和消磨时光的地方。(1)请你帮助小强给这个专题片确定一个主题。(2)请你以编写“社会镜头”画外音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答案]
1、①网上黄色流毒、暴力文化,严重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他们引入歧途。②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诈骗活动,使青少年上当受骗。③有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不能自拨,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等。
2、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正确选择网上信息,不浏览不健康信息,做到文明上网等。
3、(1)拒绝网络垃圾,提倡健康上网。(2)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它会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用不好,则会把青少年引向歧途。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文明上网,不受网络不健康东西影响;不能迷恋网络而不能自拨,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更不能荒废了学业
2、材料一:王淘、李智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王淘在普通班,自觉升学无望,入学后经常顶撞老师、旷课、背着老师父母泡网吧,结交了一些“哥们”,并染上了吸烟、喝酒、赌博的坏习惯。李智是本年级重点班的同学,自持学习好,很看不起王淘,还经常讽刺、挖苦王淘是“废物”。某天,王淘纠集社会上的“哥
们”带着匕首到学校去教训李智,发生了李智被刺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惨剧。材料二: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不得以任何名义编排设置重点班。2006年12月30日,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保护责任。它的颁布实施,对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1)请对材料一中的人物进行简要评价。(2)结合材料二谈一谈如何减少、杜绝这类惨剧的发生①王淘缺乏理想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拒绝不良诱惑;纪律、法律意识淡薄;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是犯罪行为。②李智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①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为其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②维护教育的公平,使未成年人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③学校应杜绝安全隐患,保护学生生命健康权利;④未成年人要增强法律意识,遵法、守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⑤加强综合治理,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形成平等、尊重的品格。(答出四点即可)
3、材料一: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有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是党中央极为关注并下大力气要解决的问题。材料二:今年春节晚会的最佳节目是北京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农民工子女的诗歌朗诵《心里话》:“„„作文课上,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话--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三十个打工子弟用天真无邪的童声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向全国的观众说出了心里话,也让许多观众脸上挂满了泪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⑴为获得材料一中的数据,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哪些?从这组数据看,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哪些?⑵党和国家极为关注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应实施什么战略?为什么?(3)请你提出若干合理化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4)结合材料二农民工子女《心里话》,请你为他们能“和别人比明天”提两点建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性格孤僻、容易受不良诱惑、缺少监护、学习成绩下降等。⑵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因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③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3)父母:应以电话、书信、探望等方式给孩子
们以亲情和温暖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结对子”活动,建立学校联系制度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违规经营或违规收留未成年学生上网、游戏的“黑网吧”,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本题不设答案。说明:可以从重知识、重人才、重劳动、重技术的角度建议综合提高自身素质做“四有”新人迎接社会新挑战。学生只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作答即可。
4、请完成下表。
(2)、国家对《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订说明了什么?答案:(1)A 司法保护B 学校保护C 家庭保护D 社会保护(2)①国家十分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②说明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③我国公民的权利有法律保障;④我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