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按照市青保委工作会议精神和社会发展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继续夯实基础,积极举措,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继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努力提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以扎实工作迎接国庆60周年,迎接世博会召开。
一、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保障工作水平
1.认真落实中小学校园风险勘查隐患整改和后效教育工作,迎接6月份市复查。组织中小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收看“校园风险隐患扫描”录像片,及时整改风险勘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责任制,及时做好各季度的学生伤害事故统计、上报和情况分析,不断完善学生伤害事故预防和处理机制,努力营造家校共同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氛围;学校要了解、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加强中学生体育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工作,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2.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各中小学要以新一轮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评比为契机,按照安全责任全员化、安全工作全过程、安全监督全方位的要求,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学校安全工作。学校要加强技防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技防工作档案,有效发挥技防设施在中小学安全防范中的作用;全面实施中小幼学校外来人员进校信息登录和挂牌访问制度;有校车的中小幼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校车的日常管理工作,督促租赁公司按照上海市校车管理要求确保车辆和学生的安全;加强师生、家长的安全教育,大力推进安全知识进课堂工作,举行各种形式的防灾避险演练和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学校参加上海市第二 1
届中小学防灾自护知识技能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识险、避险、自护意识和能力。
3.大力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公安部门要继续贯彻落实“八条措施”,坚持选派民警和交通协管员开展上学和放学期间的护校工作,维护学校周边治安交通秩序。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学校周边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学校周边各类无证无照经营活动和销售不合格食品、用品的行为。市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周边“三乱”现象的日常监管,对学校周边乱设摊顽症要落实专人固守制度,实施定点清除,及时制止跨门经营、占道经营等违规现象,依法取缔无证设摊等违法行为,保障学校周边环境整洁有序和学生进出校门的安全。
4.全力推进网吧长效管理机制。文广、工商、公安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网吧、游戏机房等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的监查,在寒暑期、双休日、节假日等重点时节加大督查力度,积极发挥网吧义务督促员的作用,继续保持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违规率稳定在1.5%以下。继续打击无证照经营网吧的违法行为,尤其是加大对农村的黑网吧整治工作,研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
5.文体、卫生、质监、劳动等部门和单位继续在劳动用工、未成年人活动设施、未成年人食品卫生设施等方面继续加强监察力度,经委、烟草部门督促经营单位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烟草商品,对损害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严处,绝不姑息迁就,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坚持指导和服务原则,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1.继续做好对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关爱、教育和保护工作。各街镇未保机构要依法开展本市沪籍留守儿童教育关护工作;建
立区、镇、校(社区)三级工作机制,通过一对一牵手结对方式切实做好因父母犯罪在押且需援助未成年人、以及涉毒家庭未成年人的关心援助工作,从生活、身心、学习、思想等方面给予切实关心和帮助;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劳动等部门要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做好对贫困未成年人的助学工作,为社区青少年尤其是智残、体残青少年,以及未成年人中的特困、失足等弱势群体提供帮扶,使他们在接受教育、就业培训、回归社会等方面享受到特殊保护,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继续做好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司法、民政、教育、妇联未保等部门要进一步形成合力,协调社会力量为困境、弱势未成年人提供救助和法律援助等工作。共青团组织要继续依托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指导、法律咨询等各种引导和维权服务。依托专业社工队伍,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行为矫正、就业创业等各种服务。司法部门要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坚持“打击与挽救相结合,维权与帮教相结合、履行司法职能与预防犯罪相结合”的原则,对未成年人强化司法保护。
3.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未保工作。教育局要根据政策落实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农民工学校未保工作的指导,在农民工子女学校中建立未保工作网络和保护工作制度。
4.继续做好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工作。卫生、教育等部门要探索建立学生健康教育和宣传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学生龋齿充填减免实事项目和学龄儿童近视监测和干预项目。继续推进教室灯光改造工程和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
5.大力开展未成年人适宜的活动。抓住迎世博契机,司法、教育、文广、共青团、科委等相关部门要结合法制教育、城市文
明建设等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迎世博宣传活动和法制宣传活动。教育、体育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文体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管理格局和保障制度;各街镇未保办要加强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作用,向未成年人开放相关资源和设施,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教育性、趣味性强的文体活动和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和假期生活。
三、坚持教育和预防要求,不断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格局
1.探索试点建立未保工作楼组信息员制度。按照预防预控工作重心下移至楼组的要求,区未保办将选择1-2个居(村)委探索试点实施楼组青保信息员制度,通过信息员及时了解社区未成年人、诉前判前考察未成年人及外来未成年人思想动态、行为表现、就业就学等情况。
2.继续加强工读教育。继续做好第三轮工读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参加第六届“拥抱明天”主题活动和第七届工读教育论坛。充分发挥工读学校的教育功能,继续为学校行为问题学生提供帮教工作。
3.公安、检察、司法、未保等部门要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继续认真落实“跨区作案”、“缓处考察”、“诉前考察”、“判前考察”的衔接和属地帮教制度。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把住免学或缓学、休学、大龄退学关,控制辍学和大龄退学的学生数,防止辍学流生情况发生,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公安部门要继续加强实有人口和行业场所治安管理,进一步扩大对有违法犯罪倾向未成年人的发现渠道,并将其纳入滚动排查控制工作体系,强化管控。
5.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和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司法、教育、公安、检察院等部门通过
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大力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人保护法的法律法规教育、预防艾滋病等生命教育;学校、社区要加强学生暑期、节假日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禁毒、教育、公安、未保部门要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涉毒情况的信息告知和属地帮教工作。
第二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典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典型材料
我县有未成年人XX.XX万。近年来,紧紧围绕构筑“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以“筑牢五道防线”为抓手,通过抓实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成长环境、强化特殊群体关爱,不断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促进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健全体制机制,筑牢政府保护防线。
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抓总,司法、教育等部门相互配合的“大保护”格局。投入XXXX多万元,建设县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镇级儿童福利指导站、村级儿童之家,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镇、村三级救助保护网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政策,全县XXXX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病重残儿童均得到保障。二、坚持源头治理,筑牢家庭保护防线。
坚持源头治理,相关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家庭家教宣传活动,引导督促家长认真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的责任,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好“人生第一课”,学好用好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积极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同时,在全县扎实开展“最美家庭”推评活动,发挥典型模范家庭的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典型事例,引领广大家庭向善向上,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三、抓好学校教育,筑牢校园保护防线。
定期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举办各类主题班会、安全警示教育会、应急演练X.X万多场次,切实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全面建立完善校园安全保障以及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对校园及周边治安开展专项整治,预防在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制止校园内的商业化行为,遏制校园欺凌、霸凌事件的发生,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四、凝聚多方力量,筑牢社会保护防线。
自上而下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机制,发动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报告机制、临时监护服务机制,依托县未保中心、乡镇未保站、村儿童之家,对发现的遗弃、虐待、伤害、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及时介入并调查处置,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坚持把教育、帮助、挽救未成年人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整合教育、公安、检察院、法院以及共青团、妇联、心理辅导机构等资源,搭建起未成年人保护多元化组织平台,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服务能力。五、提供法律服务,筑牢司法保护防线。
积极发挥未成年人司法中心作用,凝聚司法合力,在案件询问、取证、审判等各环节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受害人的诉讼权利及合法权益,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专业的社会调查、心理支持、关爱救助等服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三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事迹
保护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事迹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祖国的兴衰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我局领导一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紧扣《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我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文明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自觉的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指定机关党办和教育科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具体抓,按期完成各项任务,达到目标要求,确保了关心未成年人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求真务实,把关心未成年人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对职工未成人子女的教育管理。对于职工子女的教育管理,本着对对孩子、对家庭、对社会和对他人负责的态度,教育他们要遵纪守法,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要求干部职工要经常与学校的老师保持联系,经常与学校互通情况,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对孩子好的行为和习惯要表扬,对不好的行为和习惯要正确加以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建设人才。2004年以来,我局每年都奖励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六一儿童节和春节对孩子们进行慰问。
二是积极搞好系统内帮扶。“5.12汶川大地震”后,我局积极协调,将重灾区××愿意异地读书的8名职工子女接到××读书,把高中学生安排在×中学,初中学生安排在×二中,为他们支付学费和生活费,我局职工还主动充当孩子们的临时爸妈,安慰他们,使他们减轻远离父母的孤独感,愉快地在×读书生活,现在有的孩子已经考上大学深造,有的孩子已升上高中。
三是协助好对结对帮扶村的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村是我局结对帮扶村,由于有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这些家庭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我局成立结对帮扶小组,制定帮扶计划,四个机关党支部对口帮扶留守儿童,时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2004年以来我局在每年春节和儿童节期间 都对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和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市局领导在结对帮扶工作中,亲自带头,给全体职工作出了表率,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帮扶了2名农村儿童。
四是创建好社区活动阵地,抓好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区是我局“共驻共建”社区,市局指定专人协助社区干部做好未成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家庭,也是对未成年人成长具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我们与社区基层组织一起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努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二是定期开展对未成年人科普宣传活动;三是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社区建立了图书室和阅览室,为他们购买了电视机和音像制品。为社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真正把社区建成未成年人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乐园。
五是关心××盲聋哑人学校的学生,协助盲哑校抓好对盲哑学生的教育管理。××盲哑校是我局自发帮扶的学校,也是我局关注特殊儿童的一项举措施。2007年我局为每位学生购置了一套校服,价值4000余元,还为学校购置了3000多元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每年六一儿童节,市局党组书记、局长××都要带相关科室人员对盲哑校的师生进行走访慰 问,送去慰问金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要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心,树立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好好学习,遵纪守法,将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六是积极参予“春蕾计划”助学行动。在行动中我局领导干部和机关各党支部党员主动与贫困学生结对子,两年来共捐资12600元用于资助21名家庭贫困的高中、初中、小学生完成本学年的学习。并鼓励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长为自立自强的优秀人才,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我局还对三名考上了本科的学生奖励了3000元。
七是主动关爱孤穷儿童。××关爱中心是由我局积极引资,由××基金会出资150万美元在××中学建立的一个为贫困儿童提供免费资助的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福利单位,现已免费为86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吃、住和学习。成立之初我局就积极协调为其解决建址等问题,建成之初,赠送两台电脑解决老师的办公问题,每年开学前后,都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和文具,让孩子们感受到关心、关爱,为幸福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生活。
关心未成年人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局一定要坚持以孩子为本,进一步做好关心未成年人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第四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小结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总结
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市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领导队伍建设,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我校不断完善健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领导队伍建设和制度落实,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它领导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为组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孝敬小学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学校与家庭、村委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定期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密切注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妥善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重视校园文化、营造各利环境氛围,重视学生的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养成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进一步抓好教师值周制度、门卫制度、少先队值日岗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结合实际,在校园内悬挂了“我们不仅要关爱未成年人的身体更要呵护他们的心灵”、“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标语,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禁”的匾牌挂到每一个教室,切实让整个校园融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来。
三、向家长发放《告学生家长书》。一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我校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意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针对小学生家长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一特点,学校向家长发放了300多份《告学生家长书》,《书》中向家长介绍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在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联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制作学生身份卡,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针对性,我校为全校学生制作了“学生身份卡”,身份卡中具体表明学校、学生姓名、班级,并在背面标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禁”》,学生凭卡进出校门,既规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引起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注,使社区等积极参与到该工作来。
五、规范教师行为,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学习积极通过党支部和工会等组织抓住学习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契机,加大对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教师的教学行为,禁止教师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通过一系列法规条例的学习,使教师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法律赋予的各项责任,充分理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使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来。
六、我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高度重视还体现在将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纳入班会和主题教育中来,同时向学生进
行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课堂上积极通过思品课、晨周会、班队会等,有针对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认识,努力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贯彻到学校整个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村委的作用,为关心爱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学期以来,在市县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得到规范,学习积极性逐步得到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得到提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我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定会更加协调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3篇)
第一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学生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关要求,以创建“平安校园”、“法治规范校园”为目标,按照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凝聚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工作网络,共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及家庭参与、教师与学生参加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多元立体、全员协作,切实解决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消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各种障碍,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安全和谐的环境。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领导,成立章渡学校未成年人保护专项领导组。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为成员。以学校法制副校长和联系学校律师为领导组顾问。
四、工作任务及具体安排
1.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责任单位:校长室信息中心各班级
工作任务:(1)校长室邀请法制副校长每季度到校为学生授课一次,律师进校园每年一次为学生进行案例解读和分析,开展普法宣传教育。(2)信息中心负责利用安全教育平台,组织学生每月一次登录学习,抓紧抓实“宪法小卫士”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确保全校学生人人参加宪法学习。(3)各班班主任按照工作安排和要求,组织本班学生认真落实。
完成时限:宪法小卫士学习在10月底之前完成;安全教育平台、法制副校长和律师进校园工作长期开展。
2.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信息报告制度
责任单位:德育处各班级
工作任务:(1)德育处建立和完善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信息报告制度,确定专人收集、整理、报送相关信息。(2)各班班主任要及时发现班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的作用,联系家长,妥善处理和解决。并将相关信息上报学校。
完成时限: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信息报告制度于2021年11月初制定完成;信息报送工作长期开展。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定期安全工作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领导组
工作任务:(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全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培训。(2)利用全体教师会、行政人员会议等渠道和途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卫生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教师职业道德》等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安全管理培训。
完成时限:此项工作长期开展
4.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
责任单位:教导处学校留守儿童中心各班级
工作任务:分班级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学校留守儿童中心建立学校层面的总台账,做到数字准确、信息完善。
完成时限:班级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于2021年11月5日之前完成,学校层面总台账于2021年11月6日之前完成。
5.重点关爱学生信息台账
责任单位:教导处各班级
工作任务:分班级建立重点关爱学生信息台账,做到问题清楚、原因明确、信息完善,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级课任教师、家长的力量,加强沟通交流,获取学生有关信息,以便及时处理解决。
完成时限:重点关爱学生信息台账于2021年11月6日之前完成。与班级课任教师、家长的利息沟通工作长期开展。
6.组织开展家访、家长会等活动
责任单位: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领导组全体教师
工作任务;(1)制定家访工作方案,做好家访工作安排。(2)参加家访的教师要主动认真、热情诚恳的与家长进行交流,介绍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3)依托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成立家长学习小组,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与分享,培养和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承担育人职责。(4)每学年全面家访不少于1次,家长会不少于1次,留守儿童和重点关爱学生的家访每学期不少于1次。
完成时限:长期开展
7.建设未成年人保护站
责任单位:德育处总务处各班班主任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心理辅导教师
工作任务:(1)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为抓手,建立德育处牵头、班主任管理、教师帮扶、困难资助、心理咨询与疏导等多渠道关爱机制。(2)制定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台账。
完成时限:2021年11月底之前完成场所、人员、制度等工作,2021年12月正式开始发挥作用,8.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责任单位:德育处教导处各班级
上作仕务:切头升展干晶多杉、尤式多样的忠想迫信教前活,把木成年人忠想迫保教育融人到学校各科教学和一切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纪律教育、安全和法制教育。
完成时限:此项工作长期开展“护学岗”制度,常态化开展校园欺凌信息摸排
9.落实学校“安某某“
责任单位:总务处全体教师学校保安
工作任务:(1)总务处制定完善“安某某”、“护学岗”工作制度,加强与派出所的工作联系,做好外来人员入校离校登记工作管理,建立工作台账;(2)值班行政及教师切实履行“护学岗”职责;(3)学校保安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爱岗敬业,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安全制度,保证筑好学校安全第一道“防火墙”,不得允许社会闲散人员及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破坏学校公共财产,威胁师生人身安全。
完成时限:有关制度于2021年11月5日之前完成,护学岗值守及保安值班工作长期开展。
10.持续开展安全教育
责任单位:德育处总务处各班级
工作任务:(1)学校层面组织的交通、消防、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防溺水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2)班级层面组织的安全主题班会教育(3)留守儿童中心、心理咨询室组织开展的学生情绪治疗、心理健康指导等
完成时限:长期开展
以上各项工作任务及工作安排请全校教职员工认真落实,学校将制定详细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对所有教师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安全绩效奖等直接挂钩。
第二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和《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的通知》(粤民发[2018]141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关心关爱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促进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宗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预防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因感情缺失、心理失衡、生活失助、安全缺保、学习缺教等问题而轻生,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实施对象
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机构。
成立以县民政局局长任组长,县民政局、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等单位为成员的阳山县“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乡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机构,镇村儿童专干覆盖率达100%,全县共有乡(镇)儿童督导员13名,共有村(居)委会儿童主任167名。(二)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平台。
根据《广东省民政厅办公室转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县镇村三级须及时完善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管理系统以及三留守系统的信息录入,实行每月更新系统数据,动态管理。(三)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行动。
1、会同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阳山县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阳民发[2019]2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活动,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规模、分布区域、结构情况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等基本信息,为提高关爱服务力量调配和资源整合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农村重点帮扶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2、会同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县医疗保障局、县妇联、县残联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阳山县困境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阳民发[2020]1号),确保区域内监护困境儿童得到有效救助保护,严厉打击监护侵害行为,切实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标准。
根据粤民规[2019]10号文件精神,2020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按照当地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执行,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补贴为111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月1820元,实行社会化发放,(五)切实保障未成年人享受教育权益。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活动。全面落实好针对孤儿的助学优惠政策,对认定为孤儿身份、年满18周岁后在普通全日制本科、普通全日制专科、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予以帮助。对符合条件的孤儿实行自愿申请原则,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助学金1万元,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益。(六)开展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女童救助帮扶工作。
根据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做好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女童救助帮扶和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粤民发[2020]3号)文件精神,加强救助帮扶和关爱服务工作,了解智力残疾女童和精神残疾女童的监护人事实监护和落实社会救助情况,切实维护困境女童的合法权益,各乡镇应对辖区内的智力和精神残疾女童分类进行救助,按政策落实相关救助保障措施,落实一对一帮扶,为加强救助帮扶和关爱服务工作奠定基础。(七)开展民政领域困境儿童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清远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民政领域困境儿童监护问题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依法落实民政部门承担的儿童监护职责,提高我市儿童保障工作质量,切实保障儿童权益,有效防范儿童福利领域风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2020年在全市民政领域开展困境儿童监护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困境儿童生存权和受保护权等合法权益,形成预防、发现、报告、处置和关爱帮扶工作机制,建立维护和保障儿童权益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儿童福利领域重大风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八)严格落实儿童福利领域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根据《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建立儿童福利领域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通知》(粤民发[2020]43号)的精神和要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儿童福利领域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乡镇应对本辖区内发生的儿童福利领域重大事项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上报县民政局,严格防范儿童福利领域风险,切实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关心关爱工作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去。(二)积极行动,多方帮扶。
要切实行动起来,整合力量,多管齐下,多方投入,形成合力,优化环境,推动关爱帮扶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三)强化措施,务求实效。
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使他们切实收益,促进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第三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赣民字[2014]130号)、《丰城市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丰办发[2015]2号)精神,为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总体部署,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监测、预防、报告、转介、处置”联动反应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工介入、群众参与”的未成年社会保护工作体系,积极拓展未成年救助保护内容,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乞讨和其他受侵害现象,促进末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全面确立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努力。
二、基本原则
(一)未成年人权益优先和利益最大化。
把实现和维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首要任务,预防和减少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为面临生存困难、监护困境和成长障碍的未成年人提供支持和服务,帮助困境未成年人解决生活、监护、教育、发展等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二)预防为主和标本兼治。
坚持从源头抓起,筑牢基础防线,完善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网络,加强对困境未成年人家庭的监督指导和救助帮扶,引导监护人改善监护方式,提升监护能力,促进未成年人与家庭的融合,依法干预处置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
切实履行政府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职责,充分整合政策资源、部门资源、层级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权责清晰、衔接有序、紧密结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合力。(四)因地制宜和创新方法。
学习借鉴其他乡镇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坚持多措并举,注重工作实效,建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三、总体目标
1、积极拓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内容,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解决生活、监护、教育、和发展等问题,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2、探索流浪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乞讨和其他受侵害现象,做好末成年人返校复学和教育转化工作,加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流浪末成年人健康成长。
3、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基础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形成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格局,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四、工作内容
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工介入、群众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在实施流浪乞讨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上,向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已陷入或将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延伸保护和源头保护。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救助保护
1、建立流浪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机制。一是各村委会要组织干部、志原者开展日常巡逻,一旦发现及时上报。二是各村委会要发展辖区群众成为“眼线”,组织和动员群众提供线索,劝告流浪未成年人向公安机关、镇救助服务点求助,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四是镇未成年人救助服务点积极开展街面救助,引导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机构接受救助服务
2、建立未成年人村居委会救助保护机制。一是逐步构建覆盖全镇的村居委会救助服务点。成立以村书记、村委会干部、村小组长等组成的村居委会救助服务点。二是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对辖区内的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单亲家庭、家庭暴力、行为偏差、残障儿童等8类未成年人建立专项档案。三是村居委会要利用自身与群众联系紧密的天然优势,发动群众主动关心和参与末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起村居委会救助保护网络。
3、未成年人保护定期回访制度。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要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公安机关予以训诫,责令其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报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定期回访护送返乡的流浪未成年人,对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困境家庭进行帮扶,从源头上预防末成年人流浪到社会。对确定无法寻找到其亲属的流浪未成年人,有户籍的由流出地政府妥善安置,无户籍的由流入地政府妥善安置。对因父母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以及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婴幼儿,由民政部门负责将其安置到市社会福利中心抚育。
4、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生活救助制度。对符合低保保障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及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对因突发意外事故或因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陷入临时困难、且又不符合低保保障条件的家庭,给予临时生活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确保基本生活。
(二)教育保护
1、建立孤儿就学制度。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的适龄孤儿,可送到市阳光学校上学,或采取就近就便的方式就学,保障其九年义务教育。
2、建立残疾儿童就学制度。建立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保障体系。对困境残疾儿童入托给予补贴。
3、建立适龄未成年人辍学、失学、逃学工作台账及信息通报制度。
4、建立阳光学校教育矫治制度。专门对有不良行为、屡教不改、不适宜在普通学校就读的青少年进行教育矫治,对他们的食宿等费用由镇政府财政负担。
5、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三)司法保护
1、加大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2、完善未成年人正常入学、就学等政策。
3、完善未成年人“阳光之家工作室”延伸保护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实行教育、感化、挽救,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依法对涉罪未成年人少逮、慎诉、少监禁,细化附条件不起诉,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和使用,保护犯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轻微犯罪、有悔改之意的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
4、建立社区矫正帮扶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托村委会矫正工作,帮助解决其生活、心里及维权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及其早顺利回归社会。
(四)就业保护
1、实施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员免费就业培训制度。对困境未成年人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人员,进行免费得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提升自我生存能力。
2、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就业扶持制度。大力开发村委会服务、养老服务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妥善安排困境未成年人有就业意愿、有就业能力人员充分就业。
(五)医疗保护
1、落实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员疾病定点治疗制度。设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员急、危、重病患者和急性传染病患者以及精神病患者救治定点医院,对流浪乞讨未成年病人医疗救治,实行首诊负责制和先救治后结算。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收或延误救治流浪乞讨未成年危重病人,并不得收取押金,任何单位或公民在发现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时,有责任和义务通知120急救中心或将就近送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2、建立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及时为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办理相关医疗保险,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及时予以医疗救助,确保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人员病有所医。
(六)精神保护
1、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加大对包括留守儿童、低保家庭子女、残障儿童在内的未成年人心理支持和关注,提供专业社工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在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在乡村卫生院设立心理咨询室,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心理解压疏导工作,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2、建立党群组织和专业社工定期访问制度。各党群组织、村、广大志愿者和义工组织要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和支援服务,有针对性德对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困境未成年人实行心理抚慰、精神慰藉,努力做到精神慰藉社会化、经常化、专业化。
五、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4月)
1、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赣民字[2014]130号)、《丰城市关于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社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丰办发[2015]2号)文件精神,各村居委会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2、召开全镇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试点工作动员会,部署末成年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和任务。召开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协调分工、落实责任。
3、各村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掌握各村未成年人底数和生存现状,分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等情况,做出困境评估意见。
(二)整体推进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0月)
1、建立保护网络,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建立家庭监护和监护机制,建立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
2、建立保护平台,设立热线电话。
3、健全干预服务方式。提供家庭服务,在全镇建议一批“青童家园”村委会未成年人服务中心,引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拓展临时照料。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查找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完善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长效机制
六、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是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基础性、综合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政策性、实践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为大力推动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成立隍城镇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隍城镇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总的要求是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管理体制。
(二)建立健全网络体系
(三)广泛宣传动员
宣传部门要加强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的宣传报道,发挥舆论先导作用,系统宣传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理念、方法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教育部门要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父母和中小学教师,就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四)促进社会参与
(五)加强家庭监护监督。
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重点在预防,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正功能作用。进行家庭监护能力的评估,对困境家庭要加强对未成年人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在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机构的基础上,积极督导各村基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机构,建立随访制度,对问题家庭进行监护干预,提升家庭抚养和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