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讲座之二____写新闻要具体
新闻讲座之二:
写新闻要具体
新闻以事实说话,写新闻重在用客观具体的事例表现新闻价值,发挥新闻功能,向读者传递具体、翔实的信息,无论从宣传角度还是信息传递角度,新闻都要鲜明、具体和生动。具体记录新闻事实的发生过程,具体评价新闻事件的意义,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日常写作中,由于对新闻写作认识不足,我们采写的许多新闻往往概括有余,事实不足;评价有余,描写不足;总结有余,情节不足,降低了新闻价值,影响了稿件质量,使上稿率大打折扣。
以原题为《抄收班长迈着诚信的脚步一路走来》的一则人物通讯为例。通讯以某供电局一名女抄收班长热爱岗位、不辞辛苦、耐心做客户思想工作确保电费回收为新闻线索,记录了她在电费抄收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展示出新时期供电员工忘我工作的形象。这篇通讯的立意很好,有许多值得称道的表现手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夸张、抽象的问题,我们举例分析以下不足:
——“不论在哪个岗位,都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奉献”一词,是对新闻人物的高度概括,具有普遍意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可”的赞扬词汇。在一般性新闻中,它不能给读者以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应尽量避免使用,而代之以具体、形象的描写手段,至少换一句一般的说法:“不论在哪个岗位,她都热爱和投入。”
——“总是不厌其烦、耐心细致。”
抄收员的最大难题就是客户的不理解。表现抄收员耐心细致的工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现她的认真态度和工作能力,要采用细节描写,而不是概括。
——“供电战线的'一面旗帜'。”
“旗帜”是很高的荣誉,新闻通讯员不要随意授予新闻人物如此美丽的光环或赞美之词。
——“(她)与客户建立起的良好关系,确保了电费的及时回收,对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这里有几个步骤:第一,抄收员确保电费及时回收,对供电公司整体回收电费起到了保证作用;第二,供电公司确保电费回收,对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第三,供电公司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不能仅以抄收员电费及时回收就跨越式地总结出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个评价既不准确,也属画蛇添足。
——“由于线路长、导线细,导致电压低,客户日光灯不亮,家用电器难以启动,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这个例子亦如此。虽然客户家中的灯不亮、家电不能用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必然联系,但这个评价一是太远,二是太大。其实,如果电网建设存在差距,供电服务上不去,最终都会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表现眼前最直接的现象,例如:“客户日光灯不亮,家用电器难以启动,当地农民怨声不小。”
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存在于通讯员的新闻写作当中。
写新闻要具体,就是说,要忌空洞、忌总结、忌议论、忌夸张,而是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证明,用行动描述,将鲜活的新闻事实描写出来,才能打动读者,实现新闻的价值。
原稿:中山电网安全的守护者
——“中山市劳动模范”局安全监察部主任曾益民
曾益民同志,我局副总工程师兼安全监察部主任,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他长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完善和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把好安全监督管理关,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稳定,使我局的安全天数屡创新高,2008年,确保了我局全年无人身死亡、重伤、轻伤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
他负责策划全局安全工作和制订全局中长期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指标。组织对实施单位进行监督考核,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察系统,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安全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主持和协调解决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重大技术问题,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技术工作。在全面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严、细、实”的原则认真开展安全监督工作,紧扣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环节,使中山供电局的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和受控状态。
他致力改变安全管理由传统的事故调查处理向事故预防控制改变,努力夯实安全文化基础工作。2004年,他提出安全管理“一年整合,两年提高,三年初见成效”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2005年,结合安全文化基础建设年,又提出了“一个工作中心,三条工作主线”全面提升安全文化;2006年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现场,提出了“一个工作中心、两条工作主线、三大工作任务”;2007年提出了致力于推动安全管理方式和员工安全观念的“两个根本性转变”,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关键环节的“四个到位”;2008年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管理“三个创新”的工作目标。在曾益民同志的推动下,中山供电局的安全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局面。
同时,他致力于安监队伍建设和全员安全培训工作。曾益民同志把全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基础及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全面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员工的工作行为,提升了员工的技术素养,夯实了企业的安全基础。
他注重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和监督力。运用现代企业安、健、环一体化和安全文化的管理理念,深化安全监督体系的运作,不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了三级安监网的安全监督作用,以提高班组长及兼职安全员对安全制度的理解力、执行力和监督力为重点,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深入班组、重点抓过程及现场的安全督查工作,进一步夯实了中山供电局的安全基础。
曾益民同志默默地干着自己认为应该干的、同时是应该干好的一切,从不声张,更无怨言。多年来,他所负责的工作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他个人也以非凡的韧劲、持久的耐心和细心、饱满的热情,始终守卫着中山电网的安全阵地。
(大家注意没有,原稿基本事实还是充分的,但按通讯的标准和可读性,一路他字到底,就是再好的事实都让人瞧不下去。)
修改见报稿:电网安全的守护者
——记“市劳动模范”曾益民
来源:中山日报 2009-05-18 A8
中山供电局的副总工程师兼安全监察部主任曾益民,主要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他长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完善和健全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把好安全监督管理关,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稳定,使该局的安全天数屡创新高,2008年,确保了该局全年无人身死亡、重伤、轻伤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人物要有具体事实,这是新闻消息导语,这个开头如果按通讯标准,可从一个故事或一事一场面入手可能更加精彩。)
曾益民对工作热情负责,对安全工作全身投入,按照“严、细、实”的原则认真开展安全监督工作,紧扣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四个环节,使中山供电局的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和受控状态。(工作态度点出)
富有创新意识的曾益民,致力让安全管理由传统的事故调查处理向事故预防控制改变,努力夯实安全文化基础工作。(不要小瞧这几句话,通讯的红线和引语是重要的)2004年,他提出安全管理“一年整合,两年提高,三年初见成效”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2005年,结合安全文化基础建设年,又提出了“一个工作中心,三条工作主线”全面提升安全文化;2006年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现场,提出了“一个工作中心、两条工作主线、三大工作任务”;2007年提出了致力于推动安全管理方式和员工安全观念的“两个根本性转变”,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关键环节的“四个到位”;2008年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管理“三个创新”的工作目标。在曾益民的推动下,中山供电局的安全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局面。
严、爱、细抓好安全工作,和曾益民的性格是一致的。(个性跃然纸上。一位老报人说,人物的通讯写作,只要学会了神态和精神的把握,那通讯的精华就基本掌握了。)他注重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执行力和监督力。运用现代企业安、健、环一体化和安全文化的管理理念,深化安全监督体系的运作,不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了三级安监网的安全监督作用,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了中山供电局的安全基础。
曾益民默默地干着自己认为应该干的、同时是应该干好的一切,从不声张,更无怨言。多年来,他所负责的工作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他个人也以非凡的韧劲、持久的耐心和细心、饱满的热情,始终守卫着中山电网的安全阵地,先后被评为“十佳模范员工”和“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这篇通讯只是写出来了,基本事实清楚。但人物的灵魂和可读书性是不够的。一个真正的人物通讯,是要作者深入采访和了解的。这仅是应景式完成了任务。这个通讯仅是合格水平。)
第二篇:新闻写作技巧讲座
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一)
一、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的意义
首先,我认为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对于大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帮助。平常我们经常说,新闻写作是‚七分看问题三分写稿件‛。比方说,写今天培训班的稿件,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要办这个班,是因为存在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才办这个班。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了: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办了一期培训班。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够按照撰写新闻稿件的习惯去想,这件事为什么要做,是因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才要做,怎么样做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果,这种思维习惯养成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够增强。
其次,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真实、及时、有效地反映工作成果。不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干工作,确实也做出了很多成绩,这些成绩如果能够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出来,可能会得到很理想的效果。平时,某某报纸或电视报道了某某单位或个人的事迹后,我们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我们做得好呢!这很可能不是一句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的是他们的工作做得比较被报道的要好,甚至是好很多。因此,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时代里,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出去,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三,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平时我们在单位里,早上上班时遇到个人,女的遇到男的,说一句‚XXX,你今天看起来好精神啊‛、男的看到女的,来一句‚啊呀,XXX,你今天又比昨天漂亮了、年轻了‛。虽然人还是那个人,脸还是那张脸,而且还只有越来越老的可能。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种‚去年二十今年十八‛的赞美,因为符合人心向善的逻辑规律,往往能够让大家都感到心情愉悦。而正面的新闻报道也同样有这样的功效。无论是被报道的人和单位,还是撰写新闻的人,都会有成就感在心头油然而生,无形中就有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有些社会效应大的典型报道,这方面的效应尤其明显。
第四,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会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形成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撰写新闻稿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有一定体现的。我不是说能写新闻稿件的都是比别人能力强的,而是指撰写新闻稿件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座的基层人口计生干部中出现这方面的人才,很可能就会得到重用。也许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培训班的目的之一吧。从上述的四个方面看,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还是值得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撰写新闻稿件的。但是,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也不是不想搞报道,只是条件不充分,和专业的新闻记者没法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专业的新闻记者是有他的优势,比如时间、精力上比较集中,掌握了熟悉的技巧等等,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即两个知情。
二、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的优势 一是对工作重点、难点的知情。
在对工作的重点、难点的准确掌握上,基层干部所具有优势是专业新闻报道员难以比拟的。大家可能都接待过记者,或者看过记者采访,许多时候,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记者很容易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来的。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在座的领导们都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专家能手,对什么是工作重点、难点,什么事情是一段时间内上级抓得紧的,都是了如指掌。这一点对于搞好新闻报道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我每次采访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找一大资料看看,然后找熟悉工作的同志东扯西拉的请教,才能够确定从哪个角度入手来抓报道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没少闹笑话。(举例:流管处的数据交换平台。)二是对拟采访对象的知情。
不要说媒体的记者,就像我这样的宣传干部,每次到一个地方采访都是匆匆忙忙的。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怕打搅被采访者。但是,不管是记者还是我这样的,大凡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采访得越细,问题问得越清楚越好。(举例:通州采访。)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写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人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工作是自己一滴滴汗水干出来的,写起来是信手拈来,驾驭自如。
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这两个优势,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就肯定不是难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汇报的大题目称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用意。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掌握新闻稿件基本要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家的选题能力,即让大家能够独立判断出什么样的工作或事件能够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首先,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新闻定义的争鸣伴随着新闻学的研究,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路程。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170多种定义。
无论中外古今,公众认知、理解的新闻就是某种见闻。如果我们以属加种差的形式来给新闻这一概念下定义的话,见闻就是新闻的属概念。找到了属概念,使用内涵定义法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差,给出不同的定义,如从性质、发生原因、种属关系、功用等方面就可以列出下面一组基本定义。
1.性质定义:新闻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性质定义反映的是新闻的基本特性,即新近、新鲜、新奇,用一个字来概括即‚新‛。
2.发生定义:新闻是通过对新近、新鲜、新奇事物的感知而获得的见闻。发生定义是立足于新闻产生的方式来给新闻下定义的。这种方式就是人的感知形式。
3.关系定义:新闻与过时、陈腐、平淡的旧闻相对,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关系定义突出的是新闻与旧闻的关系,要表明的是前者和后者同归‚见闻‛一‚属‛,是同属中的两个不同‚种‛类。
4.功用定义:新闻是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见闻。功用定义所表述的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社会功用,而不是作为某种特定工具的特殊功用。
可以说,上述一组基本定义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能够正确地定位新闻的外延与内涵。
(二)新闻稿件应具备的几个基本要素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事件具有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特征。
上学的时候,老师们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定义通俗点讲,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老师讲完了,大家就在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现在想想,其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咬狗‛式的新闻也很多。比如说,现在众多的媒体炒作、明星包装等等,你骂我,我骂你,似乎很热闹,但从实质意义上理解,与前面所说的‚人咬狗是新闻‛的调侃也差不了太多。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能分析得太深刻了,否则就有可能出政治问题了。但是,之所以提起这些,是因为它充分说明了新闻选题的侧重点,就是应该在‚创新特征‛上下功夫。你想报道的事件它必须得有点新意,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
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把新闻性理解成工作中的创新性,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让大家感到眼前一亮的。比如说,我们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搞了一个性科学教育基地,这对于性观念保守的中国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具有很强创新特征的工作。围绕这样的一个选题做文章,就非常符合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读者好奇的特征。在北京的各家媒体中,社会新闻这一块,这样的稿件是占了绝对多数的。但是,在我们结合工作搞报道的过程中,这样的稿件却是相对较少的。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二: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
典型报道对于非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是我们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掌握的。因此,对新闻的典型性特征,我就稍详细点讲。
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新闻稿件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中国人口报等我们所要面对主要媒体的重要刊载内容。这类稿件大约占上述报纸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前段时间我和我们刘凤婷处长给咱们石景山区写的‚让爱与阳光同在‛一稿,就属于典型报道。2006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咱们石景山区和全市、全国的其它地方比,比他们搞得好,咱们就是典型,写咱们怎么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的稿件,就属典型报道。因此,对典型报道可以简单作这样的理解:即典型报道就是百里挑一树典型。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如刚才我们说的关爱流动女孩行动,我们做的工作是全国都在做的,但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有特色,做得有成效,因此,我们石景山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出一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来,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想要做到的,但是真正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十分地不容易,因此,谁做到了,谁就有可能就是典型。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比如,当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都在学习中央的新‚决定‛,哪个单位哪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有创新,有成效,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较短时间内的典型。把上述的一些典型的工作或事迹报道出去,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一个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就是把一般的好人好事或者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任务当做新闻事件来报道。
比如某某某帮某老人解决了一个什么困难之类的。这种事迹是否是新闻,必须要看是否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此类事件是否与当前的宣传主题有较强的关联;二是当事人做这件事是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比如,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播出了多位普通百姓学雷锋做好事的新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与建立和谐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有着密切联系。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三:新闻事件具有指导性特征。
与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特征相比,新闻事件的指导性特征既需要具有典型性特征,还要具有可推广、借鉴的特征。也就是说,指导性特征是建立在典型性特征之上,并高于典型性特征。
具有这一特征的稿件是党报党刊用稿率最多的,大约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中国人口报的头版、二版,更是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在北青、北晚、法晚等以发行量为办报目标的报纸,这类稿件就只占不到百分之二十,而且这部分稿件还都是政府指令性稿件,不登不行。如果让报纸自行选择,他们可能一篇都不登。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围绕事件的新闻性与焦点性来做。因此,下面我们就接着说一说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四:新闻事件具有焦点性特征。
任何优秀的新闻稿件,都肯定有焦点性特征的存在。焦点性特征明显的稿件,是所有新闻媒体所追寻的稿件。
比如说,两会中的《物权法》通过审议,很多报刊都用了专版、专刊来报道,就是因为它是大众眼里的焦点事件。还有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常精典的事件,充分说明了新闻事件焦点性特征的重要性,那就是在中央颁布新决定后,各级人口计生组织都利用当地新闻媒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闻宣传工作,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应邀来采访的记者对新决定的主要内容并不关心,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生育指标有没有放宽,富人超生有什么特殊处罚措施,等等。这种看似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出现,却是新闻的焦点性特征的强烈表现。因此,如果我们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能够敏锐地抓住新闻事件的焦点性特征,把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事件及时地报道出来,就一定能撰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上述四个要素可以独立存在,即只要拥有其中一个要素,就是一篇完整意义的新闻稿件;也可以二个要素或三四个要素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要素越多,新闻稿件的价值就越高。
三)新闻稿件的基本分类
1、消息
2、通讯
3、评论
第一,消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消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1.消息的特点
(1)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2)一般地说,消息具备‚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亦称‚五个W‛)。
(3)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2.消息的写作要点
第一,内容要新鲜。要在选择题材中下功夫,从比较中发现什么才是新的事实、新的成就、新的经验、新的见解、新的问题。作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了解全局性的情况,要占有资料,要做有心人。写消息,力求具有一定的思想,以便能给人以启迪。有些事情,尽管事实不是那么新鲜,但有意义,那就要选择新的角度加以报道。
第二,事实要准确。采写消息,一定要把事实弄清楚,并且核对无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之所在。
第三,采访要快,写作要快,讲究时效性。无数事实表明,在当今世界,同一重要事件,不要说迟发一天半天,就是迟发几小时、几分钟,我们的消息便会在竞争中失利,在舆论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反之,我们讲究消息的时效性,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第四,篇幅要短,容量要大,也就是说,要提高消息的‚含金量‛。消息写作提倡‚短些,短些,再短些‛,但也不能短到空洞无物的地步,而应力求短而有丰满内容,短而实。
第五,要写得通俗、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第六,反复锤炼语言,多一字不如少一字。消息以语言简洁为上乘,要珍惜每个字,推敲每句话,力求字字句句载着尽可能多的信息。要用凝炼、传神、明白如话的文字,去点拨新闻事实,让读者品味、领略消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3.常见消息类型实例分析
(1)简明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也叫简讯、短讯或快讯。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一般不交代背景,也不写详细内容,篇幅很小。
〈实例〉:石景山代表队在全市关爱女孩行动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
(2)动态消息
所谓动态消息,就是指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的简短的新闻报道。这种动态新闻比较单一,只反映一个动态。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新鲜活泼。
〈实例〉:石景山区XXX乡镇不断创新计生服务机制
(3)综合消息
所谓综合消息,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报道,而是由许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较大范围,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它既有面的情况概括,又有典型材料作说明,做到点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于宣传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印象。
〈实例〉:小康路上唱响计生歌——苇沙河镇将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经济、计生两手抓(4)经验消息
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它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
〈实例〉: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姜圩路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维权平台
第二,通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包括故事、特写、工作综述、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等。
(一)通讯的主要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二)通讯的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三)通讯的写作要点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对通讯来说十分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典型呢?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2、写好细节。写好细节是通汛写作的重要任务。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有音容笑貌,有内心活动;写事要具体形象,有原委,有情节。
3、安排好结构。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时间发展的顺序、情节展开的顺序、作者认识事物的顺序成为行文的线索。在采用这种结构时,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横式结构,是指用?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这种结构概括面广,要注意不同空间的变换,恰当地安排通讯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空间变换的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纵横结合式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式,要以时空的变化组织结构。
通讯的结构形态较多,很难像消息那样找出一些有既成的模式。但是有通讯结构中三个要件却是值得重视的:标题、开头、结尾。首尾圆合,文情畅达。就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臵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通讯的故事性与细节性特点鲜明,因此,什么样的事件或人物适合选择通讯这一体裁来表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看:一是人物或事件能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二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能够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三是人物或事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是否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四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 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1.针对性。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便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评述对象的社会评论,针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往往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或某种思想倾向,有的放矢的发议论、谈看法。2.时效性。社会评论是要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思想动态的分析解剖,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因此,及时地发现有代表性的社会动向和思想苗头,抓住时机,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在考试时,考生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到材料所隐含的社会现象,并进行分析解剖,给出正确是非判断,就可以了。
3.单一性。单一性的特点是由针对性与时效性所决定的,即在评述社会现象时,目标比较单纯,重点尤为突出。社会评论通常是‚一事一议‛、‚一理一评‛,针对一件事、一种情况或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
4.大众性。社会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在论述方式上也要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就要求社会评论一方面要使思想内容与读者接近,评论大家当前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写作形式上要尽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做到为大众所喜爱。
(二)新闻评论写作要求:
一是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
二是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第一,真实;第二,准确;第三,充分;第四,典型。
三是由事入理,理从事出,事理相融。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
四是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三、基层干部如何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一)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前面我们曾分析过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具有的两个优势,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对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主要原因是练得少。
二是选择最佳报道切入点不够准确。平凡事件中见不平凡。三是投稿经验不足。
报刊媒体栏目设臵以及编辑的个人择稿偏好对用稿率有一定的影响。四是兴趣坚持不能持久。
初学新闻写作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投稿刊用率都不可能太高,这样对部分抱有较高期望值的人打击较重,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几种捷径 ① 模仿着写。所在大家、名人必经的一条路。② 虚心请教。不要怕给别人添麻烦。③ 多与上级机关沟通。
④ 关注报纸专版、专栏的变化。新专栏的开辟,通常还没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稿件采用率高,对于有一定新闻稿件写作能力的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⑤争取到上级机关短期帮助工作的机会。⑥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
(三)新闻导语写作的几种技巧
中国文学的长篇巨作是从元曲开始的,以前唐诗宋词还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都篇幅相对较短,且通篇精悍。元曲及明清小说的涌现,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影响,其中的一个就是‚虎头、猪肚、豹尾‛理论的出现。所谓的‚虎头、猪肚、豹尾‛理论,就是指创作者通常在开篇与结尾上下大功夫,以求得开篇吸引眼球,结尾震憾人心的效果。而中间部分则写得比较随意,不仅不是很讲究字词的斟琢,而且故事情节的安排也比较散漫。这样安排,主要是与长篇曲牌及小说的篇幅过长的原因。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的作者几乎是耗尽一生精力写一篇小说,但也还有‚猪肚‛出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就新闻的导语写作,即‚虎头‛部分向大家汇报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臵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臵‚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6.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7.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8.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9.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0.欲擒故纵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欲擒故纵‛。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1.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2.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第三篇:20161122讲座新闻
基础课教学部教师开展微课制作讲座
2016年11月22日下午,我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专兼职教师,在教学楼A305开展了微课制作讲座。近年来,我部青年教师多次在全省全国的各级微课及课件比赛中斩获佳绩,为了真正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融入到日常授课当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部选派教师每年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开学后开展技术分享讲座及专题研讨活动,从近年青年教师在信息技能大赛中获得的成绩来看,成效显著。今年暑假我部选派两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分别是“新概念交互式微课设计快捷技术及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应用”。
本次讲座由我部青年教师陶斯明主讲,题目为《微课制作软件简介》,在去年安雪梅、祝胜凯老师讲座的理论基础上,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结合制作微课的体会,介绍了制作微课的环节和时下流行软件的使用方法。从团队组建、团队分工、脚本创作、素材搜集、PPT制作、录音、录屏、混排、剪辑、导出等环节详细介绍了视频微课的制作方法。
本学期我校全部教室都实现了多媒体化,但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无线网络、学生的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仍然是需要我们继续共同探索的问题。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能,将微课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将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良好作用。
第四篇:怎么写新闻
新闻培训材料
一、新闻基础知识
1、新闻的定义
我国新闻学术界专家陆定一认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著名记者范长江定义 “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2、新闻的要素及其特点 新闻六要素(5W+1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故(why)、何事(what)、怎么样(how)
新闻特性: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
3、新闻的体裁(1)消息;(2)通讯;(3)新闻特写;(4)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述评新闻)。此外,还有现场短新闻、专访、调查报告等。消息
消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习惯上,如果在狭义上使用新闻,消息又可称为新闻,新闻特指消息。
一般纪实性通讯
一般纪实性通讯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四种。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以报道人物为主,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往往通过描写、记叙人物的若干活动和事迹,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消息主要是客观叙述,任务主要是及时传递新闻信息。消息在写作时就要求记者客观、如实地叙事,而且要简洁、明了、迅速。记者一般不能加以描写,也不应该能滥发议论,抒情更是受到严格限制。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用来较为详细而全面地报道一些重大新闻事件。
通讯可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不同的通讯也各有其侧重点。对于人物通讯,除了要叙事,大量地运用细节描写,还可以适当抒情。
4、消息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基本结构: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新闻背景与结尾几个部分。
(1)标题
应该直接明了,新颖吸引人,标题包括简单题和复合题,复合题从形式上分为两行题和三行题,具体包括四种类型:即肩—主式、主—副式、肩—主—副式和双主式。(2)消息头
校内新闻消息头固定格式:广播稿
本台消息
记者**报道(不需要标题);校报稿
本报讯(记者**)(需要标题);新闻网稿
本网讯(记者**)。
(3)导语
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先导,位于消息的开头部分,是紧接消息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一般是用最精练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地导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或者最能吸引读者的内容,包括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导语是消息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A.提示主题,突出精华;B.具体准确新鲜;C.简明扼要;D.生动活泼。
(4)主体
主题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解释,或是对导语所提问题所设悬念的解答。主体的作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A.展开导语所陈述的主要新闻事实;B.叙述基本的新闻事实;C.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设问式导语);D.解释消息的原因、意义。
(5)结尾
结尾多样各异,视情况而定,可以介绍背景,可以有一两句达到画龙点睛的议论,但应避免主观议论,也可以进行前景展望、关注事态发展等。(部分消息可不要结尾)
消息的结构形式:(1)倒金字塔
倒金字塔式就是把新闻中重要的材料放在导语中,次重要的材料放在稍后的段落,最次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到结尾,新闻材料的重要性呈递减趋势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2)时间顺序式
时间顺序式是按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自然地进行记录。比较适合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
消息的结构形式与其他报道体裁有明显区别,对事物要求较严,尤其是其中的“倒金字塔式结构”,为消息所独有。消息和一般的通讯多采用第三人称,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充当“隐身人”的角色,不直接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一切议论、介绍、说明都是通过采访对象的口说出来,或者通过其行动表现出来。记者不介绍自己的行踪,不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访问记可以以第一人称出现,适当地表现自己的行踪和所见所闻,甚至还可反映自己和采访对象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过程和心理感受,从而产生现场感和感染力。
校内新闻一般包括:教育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人物新闻、会议新闻、生活新闻、等。
二、报道的要求
1、真实性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具体要求是: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2)新闻中引用的材料,包括引语、数据、事例等必须准确、可靠,即使是每个细节,也必须完全与客观实际相符,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应弄虚作假,生编硬造。
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4)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概括要符合客观事物自身的逻辑,要求从事物的整体和联系上深刻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要防止简单、片面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2、时效性
新闻报道的新鲜性之“新”包括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三层含义,新闻贵在新,失去了新鲜性就没有报道价值。新闻记者一定要有抢新闻的意识,要快并且要掌握好新闻的发稿时机,越快越好。
3、准确性
准确,是新闻报道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说它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由于失去准确性的新闻,也就失去了传播的价值。新闻准确,就是说,对它的取材、角度、主题要明晰,根据其本来的面目进行实事求是的界定。
三、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形式
A、个别采访; B、开座谈会; C、现场观察; D、参加会议; E、蹲点;F、查阅资料;G、改写
2、采访过程(1)采访前期
1)明确报道思想
指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和方法。2)获取新闻线索
途径: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同学和朋友提供的线索、报刊杂志等。3)做好采访准备
包括:新闻知识和素材、专项资料、采访提纲、采访工具(纸、笔、录音工具等)。
4)创造访问条件
包括:采访时机、言谈举止、采访氛围等。(2)采访中期
1)掌握提问技巧
A、正面提——直接切入法;B、侧面探——间接探问法;C、反面激;提问要求:A、提问要简洁;B、提问要具体;C、提问要得体;D、提问要自然;
E、提问要深入
2)重视现场观察
A、抓住新闻点;B、核实事实真伪;C、深化主题理解;D、了解现场情景; E、观察现场细节
3)重视听觉功能
A、加强听力训练;B、掌握倾听技巧(运用目光、表情,抓住新闻
要点等)
4)做好笔录
A、掌握速记能力;B、记新闻要点;C、记易忘点;D、记疑问点;
E、记对方的思想和个性语言;F、记观察结果;G、记记者联想(尽可能多记、字迹好认)(3)采访后期
1)注意深入采访(以小见大);2)仔细验证材料(包括核对资料、询问素材遗漏点);3)迅速整理笔记(确定新闻主题、明确写作思路);4)积累多余材料(备用)。
四、通讯及其结构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事迹与思想的一种通讯体裁,主要是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先进思想。写作要求:(1)反映时代,有时代感;(2)表现思想基础,展示精神境界;(3)抓住特点,表现个性;(4)要掌握分寸,防止极端;(5)抓住有特色的细节,写好关键性的情节;(6)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它重在记事,通过形象地、相对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其影响和意义。
校内新闻一般用于以下题材:1)重大活动的场面纪实;2)反映良好精神风貌,高扬主旋律的著名事件的纪实;3)能发人深省的重大事件的纪实。见习生容易犯的几个错误:
1、校内新闻消息头固定格式:广播稿
本台消息
记者**报道(不需要标题);校报稿
本报讯(记者**)(需要标题);新闻网稿
本网讯(记者**)(需要标题)。
2、凡会议、活动类新闻,如是学校大型活动(会议等)只写领导名字,如果主持人与发言人是部门或院系主要负责人(处级,不含副处级)写名字,其余的人一律不写,如是院系或部门活动或更小范围的活动,只写部门或院系负责人(处级,不含副处级)的名字,其余一律不写。
3、出席会议、参加活动的领导姓名不可写错
4、单位和出席人物的顺序要正确,学校领导顺序:校党委书记 王少安,校长、党委副书记
邹友峰,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张国臣,党委副书记 周志远,副校长周英、卫中玲、张占营、王裕清、张锟、景国勋,校工会主席杨建堂,校长助理丁安民
我校举行“放飞梦想 情系理工”欢送2011届毕业生文艺晚会
百年理工逢盛世,千秋伟业谱华章。6月21日晚,“放飞梦想
情系理工”欢送2011届毕业生文艺晚会于我校南校区小礼堂浓情上演。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国臣、党委副书记周志远、副校长王裕清、副校长张锟,工会主席杨建堂等领导及党办、宣传部、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领导、老师以及广大毕业生千余人观看了演出。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校歌》,此次欢送毕业生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合唱《祖国颂》悠扬美妙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歌声表达了百年理工沐浴在祖国德泽下,对祖国无尽的热爱与赞美。生旦净丑演绎世间百态,唱念做打展示精彩人生,来自音乐学院的十二位俊俏花旦翩翩起舞,身着彩裙头戴锦翎,将舞蹈元素与京剧花旦有机融合,一举手一投足间尽显国粹韵致,犹如一幅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的京味儿风情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随后,一首《爱在天地间》牵起了无数毕业生的心弦,珍爱、关爱、敬爱、慈爱,都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大爱”的追求,四年与理工大的相知相伴相随,此刻留下一颗感恩的心,灼灼其华。那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起走过,那一去不复返的《白衣飘飘的年代》,勾起了在场毕业生的伤感与缱绻情思;小品《理工情怀》再现了我校广大校友默默坚守生产第一线,胸怀国家心系理工的大爱人生。《梦想的翅膀》、《祝福》、《祝你一路顺风》写下理工学子对母校的不舍的眷恋,“母校,我爱你”是理工学子今夜最想述说的情。随后,毕业生代表与老师代表分别发表感言,表达了对母校对恩师的感激和不舍之情,用真情诠释了理工师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真挚的情谊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老师们对毕业生的祝福和对开创美好明天的无限期许萦绕在毕业生的心头;点点滴滴的大学生活闪烁在影影绰绰的记忆深处,刻画在斑斑驳驳的《老照片》上,音乐学院带来的当代群舞深情演绎了毕业生的理工过往;《魅力太极》,人文故里,若蛟龙赤兔,尽显我理工大人之生机活力。一首留恋的歌,一段献给毕业生的“回忆录”,《今天我们毕业了》,映射了毕业生四年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青春百年》,桃李芬芳,百年理工,再谱华章。晚会首次采用新浪微博同步播出同学们的心语祝福,同时用老照片制作的DV再现了大学四年生活,现场充满着感动的气氛,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流下了泪水,伴随着温情的旋律,此次晚会圆满落幕。
今天我以作为理工人为荣,明天理工以我为荣。道一声祝福,说一声一路走好,愿2011届毕业生在这个放飞的季节载着希望、载着梦想,展翅高翔,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为母校再添荣光。
我校举办“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
赛”初赛
为了贯彻落实《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河南赛区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水平,9月29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河南理工大学赛区的评选活动在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会议室举行,校团委副书记陈昊、校学生处思想教育科刘文军老师、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韩宏斌、书法教师王爱军等担任评委,对147幅参赛作品进行了评选。
此次书写大赛以“诵写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以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书法作品分为软笔和硬笔两类,要求以楷书、隶书、行书书体规范书写。评选现场张贴和摆放着从各个学院挑选出的作品,尽显参赛选手的非凡才情与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楷书平稳方正、典雅端庄,笔画长短结合、曲直并举,有着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尽情地舒展,流畅方劲;行书用笔活泼,运笔轻快灵活而富有生气。评委老师仔细观看了选手们的作品,笔墨的枯湿浓淡运用合理、通篇气韵生动的软笔书法作品和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的硬笔书法作品,均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随后就同学们作品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评委老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们认为,同学们对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热爱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希望广大书法爱好者继续深入学习,切实提高能力,争取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经过认真的评选,最终臧亚平、侯婷婷等七位选手荣获一等奖,白梦雨、孙腾飞等十四位选手获得二等奖,周绘、赵龙祥等二十一位选手获得三等奖。比赛中产生的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省级赛区的比赛。
“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是继“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之后的又一重要赛事,本次书写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识,提升了同学们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与审美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我校隆重召开2010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暨大学生科技创新
表彰大会
4月19日下午,我校2010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暨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大会在我校南校区小礼堂隆重召开。校党政领导周志远、周英、张战营、张锟,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七百余名团员青年代表参加了会议。表彰大会由校团委副书记陈昊主持。
下午4时整,大会伴着雄壮的国歌正式拉开帷幕。会上,校团委副书记陈昊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教务处处长赵俊伟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随后,在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中,与会校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分别作典型发言,进行了经验交流。
会上,校团委副书记冯平就我校2010的共青团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2011年共青团的重点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冯平说,2011年是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共青团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团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建带团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指导思想和“突出核心目标,把握根本任务,抓好重点工作”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勇于发展创新,抢抓机遇、奋发向上,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推动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副校长周英在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并简单回顾了我校在2010年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物质基础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在对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周英还对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求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积极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二是鼓励广大教师要热心参与、精心指导,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希望青年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最后,周英深切希望理工学子刻苦地学习科学知识,主动地投身科学实践,努力拼搏、奋发有为,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谱写辉煌壮丽的篇章!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周志远代表校党委向受表彰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讲话。周志远指出,2010年作为我校新百年辉煌前进的第一年,我校共青团工作步伐坚实、成绩卓著,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广大青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对于学校全面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有重要意义。他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提出希望:一是,各级团组织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二是,各级共青团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适应时代需要,提高服务青年的本领;三是,共青团员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深入实践,勇于奉献。讲话中,周志远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在全面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的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张亚伟莅校为处、科级干部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8月27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亚伟教授应邀为我
校暑期处、科级干部培训班500余名干部作题为《大学发展、大学管理与大学管理者》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王少安主持。
张亚伟在报告中首先就大学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强调,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和现实的课题,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目标追求,会有不同的发展样式。他结合全国、河南高等教育近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指出,当前大学发展既面临着战略发展、科学规划、经费支持和社会关注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资源约束、办学质量、管理效率、制度模式的挑战。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大学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准确定位、明晰目标、长远规划、争取资源、凝聚共识,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样式。
关于大学管理,张亚伟强调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大学又好又快发展的实现路径。他从文化管理、制度管理、资源管理和评价管理四个方面,对大学管理进行了审视与概括。他特别指出,一所大学的文化体现了师生共享的校园价值判断,决定着学校的品位,也是一个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背后有文化,文化触及到的是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效用,决定着制度的成本。要加强形而上的管理、谋“势”的管理和品位的管理,引领思想理念、凝聚共同价值,认清发展趋势、把握发展规律,培养高尚情趣、营造和谐环境。制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要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优化扁平化管理和矩阵式组织结构,规范行为秩序、形成稳定预期。大学作为一个系统、组织,其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要打破“等靠要”等陈旧观念的束缚,强化资源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机遇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质量效益意识,提高资源的获取力、转化力和转化率,不断获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评价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效率管理和人本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有效方式。要本着科学有效、客观公正和现实可操作性的原则,确立评价标准,建设评价环境,规范评价方式,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其诊断、导向和激励的重要功能。
对于大学管理者,张亚伟强调,事业发展,关键在人。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学管理者必须进一步增强执行力、创新性、规范性和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要以学习实践“三平”精神为抓手,确立伟大的事业追求、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为抓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激发动力活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要努力成为让组织放心、师生满意、自己无愧的干部,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为河南高等教育和本单位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少安在报告会结束时指出,张亚伟书记理论学养深厚,视角站位高远,他对大学发展、大学管理与大学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内涵及其各自的当代任务的精辟论述,让我们对大学及其发展、大学管理及其管理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这对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王少安希望全体与会同志认真领会贯彻张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下半年重点工作,进一步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奋力实现学校事业的新发展。
我校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
近日,我校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知校史,明国情,促成长”讲座在我校南校区小礼堂顺利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马莉老师及校史志办主任陈康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500余名学生干部骨干聆听了报告。
首先开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讲座上,马莉老师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定义、采
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当代中华民族分离主义新动向等四个方面向参训学员作了详细的介绍。相比美国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我国的民族区域制度呈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但台独、藏独、疆独沆瀣一气,严重威胁着我国民族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马老师告诫我们要时刻以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使命,勇敢地同损害人民利益的势力作斗争。
接下来的“知校史,明国情,促成长”主题讲座上,陈康教授重点向大家阐述了我校在百年沧桑历史中的发展历程。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到如今的河南理工大学,我校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一批批的热血青年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积极参加爱国主义运动,勇敢反抗剥削,用生命谱就了一篇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我校师生超越艰难险阻,跨越重重障碍,几经搬迁,师资力量在动荡年代终得以保存,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师生更是怀揣满腔报国之志,使“勤奋务实,爱国爱校”的办学传统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聆听历史,陈康教授严谨而又幽默风趣的讲述不时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陈教授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磨砺自我,努力学习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传承我校优良传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校史,了解我校的发展历程;明国情,感受社会主义制度先进的优越性;促成长,明确我们身负的重担和未来成长的方向。此次“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国情、校史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成才报国之志。
我校举办第二届“芭莎摄影杯”模特大赛
高贵与典雅并著,青春与时尚共舞。5月22日晚,由校团委、社团联合会主办,大学生流风艺术团承办的第二届“芭莎摄影杯”模特大赛在我校南校区小礼堂成功举办。此次大赛特邀我校特聘教授、原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刘庆孝教授,我校音乐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老师担任评委。我校近八百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此次大赛。
比赛在一场活力四射的开场秀中正式拉开帷幕。首先进行的是活力装展示环节,一个个动感十足、青春靓丽的模特相继走上舞台,他们或身材高挑姿态端庄或面容姣好、气质上佳,青春自信的展示使现场洋溢着动感的音符。在自制服装展示环节,风格迥异的音乐配合着灯光的变换,更加给选手们提供了发挥创意的空间。选手们有的用方便面包装袋和扑克牌拼凑出简单时尚的七分裤,有的则用垃圾袋、卫生纸重现日本动漫人物,还有的巧用生活中的编织袋、蚊帐、光盘等制成的燕尾服、晚礼服,无不凸显低碳环保的主题。在接下来的才艺表演中,选手们将古筝的典雅大方、街舞的个性张扬、朗诵的温婉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晚装展示中,选手们展现出来的古典娴静和温情柔美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经管学院的王彦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摘得桂冠,安全学院冯怀龙、经管学院朱琳分获亚、季军。
本次模特大赛的成功举办,活跃了校园氛围,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新生代大学生风采的舞台和机会,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第五篇:新闻怎么写
一;如何写新闻,首先是“标题”,它是传播信息的眉目,也是信息的精髓。标题里还有引题,副题,就是经常说的正题和引题、副题,大家常说的引题,经常在正题的上面,例如坚持老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正题为“钢铁工业走出节能增产新路子”。下面副题是“钢产量6年增加1200万吨,总能耗减少160万吨标煤,短缺品种产量大幅度增长。出此以外,副题还负有交代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的作用。通俗的说,就是正题上面的一行小字是引题,正题下面的是副题。正题称为主题,是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或思想的概括与说明,它是写新闻的特点,也是必须具备的。还有一点提醒大家,单行标题(就是一个标题)一定要准确、醒目。不能写着张三拐到李四身上,文章内容也要围着主题转,叫做一个中心。准确做到文题相副,不能文不符实,更不能文不对题。用题目吸引读者,通常看报纸文章标题黑字,格外醒目,标题的鲜明突出,引人注目。例如昌图一烟花厂发生爆炸,死伤惨重。这样的标题令读者立即动心想看下去,这就是题目起到的决定性和吸引作用。
讲一下什么叫导语。所谓的导语,就是文章开场白,或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文字。它是一则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括。据说导语是美国人发明的,他们是最早提倡新闻必须有导语。毛主席非常重视文章的精练。他在审阅一个文件时,加了这样一段话:“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形式,1、有叙述式;例如,云南干部群众,一说起种砂仁致富的事,总少不了夸奖中国药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他们为基诺族打开聚宝盆。这种写法称为叙述式导语,用凝练的语言,扼要的叙述出一则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这种写法是导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
2、结论式例如:题目为“市场决定一切”,导语是中国彩电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日公司,现以似乎到了结束历史使命的时候了。这是先下结论,后在具体叙述。
3、描写式标题是:苏小姐的“黑名单”开头为“苏小姐是一位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白领女性,前年她乔迁新居。一番装修之后,免不了又添置一些家电、高档日用品等物件。望着温馨的家具,苏小姐真是喜上眉梢,乐不可支。”但这种描写形式,在导语中不能多,几句话后便转入叙述。4提问式导语,例如标题为“昌图一烟花厂发生爆炸”谁该承担法律责任?开头为本报讯12月30日记者获悉,辽宁铁岭昌图双庙子镇烟花场发生爆炸,先后死者42人,伤者30多人,经查实,该厂是三无生产厂家,没有任何许可证。试问何人种下隐患,导致这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这段导语明确而吸引人的提问,恰恰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由谁承担事故责任,这样文章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发问后,在将事实真相报道出来。可能是一篇好文章,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5、摘要式、标题:新疆煤炭预测储量居全国首位,导语为:新疆已探明煤炭储量一万六千零四十二亿吨,居全国首位。这种摘要式导语,它虽然也是叙述的方式,但它提要特点较为突出,其写法也是通常用的。如果大家觉得记不住的话,就记住导语称为倒叠金字塔方式,先把重要事实或结果放在导语里,后面不必重复,就是大座朝上,它是新闻通常用的手法。举例标题:优质服务筑“凤巢”。本报讯;河北唐山市南区地税局以优质服务,为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税收环境。目前,共有264户域外企业落户南区,今年前10个月上缴地方税收1468万元。这类导语明显是倒叠金字塔,把成绩说在前头,然后在叙述怎样完成的经过。另一种叠金字塔,从塔尖往下顺,把成绩放在结尾。当然新闻结尾不重要,对结尾没有严格要求。有的甚至没有结尾。数字也可以结尾,觉得话说完了,就行了,不能向单位
写总结那样,非得来个好的结尾。总之导语短短几句话,要写的具体完整,应该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部门及事情原因。
二;主体。主体是紧接导语第二部分,它承接导语,围绕主题具体展开新闻事实及内容,详细阐述事实,使其清晰,并补充导语里未提到的次要材料,使信息更加详细确凿,内容更加完整。对主体部分的要求为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新,就是要适应新形势,钻研新问题,抓住新特点,总结新经验,避免老一套。二要“小”,就是要抓住某一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点进行报道,不要面面俱到。把口子张小一点,不要写又臭又长的文章。三要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生编硬造,不胡乱拔高,尽量说的让人一看就懂,文章不能重复话。四要“活”要特别运用能够说服人、打动人的典型人、典型事和群众语言,形象,生动的说明问题,把材料和观点结合好。最后从头到尾要紧紧围绕主题,逐步的、层层深入展开,要做到抓紧中心,语不离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三讲一下怎样写典型人物。报道人物可以用通讯、特写、故事、访问记、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挖掘材料,精心选择和确定主题,要下苦工夫,做有心人,不仅要同采访对象交谈,而且对领导及身边的同事进行调查,调查时既要突出人物事迹,又要细心观察,了解人物生动细腻富有感染力的情节,收集符合人物个性化语言。找出人物先进特点,思想、和对组织的忠诚进行宣传,才能符合宣传大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能够在社会产生反响
最后写好新闻,平时用心观察、了解事物,但决不可用肉眼看,得用心看。只有别巨匠心,才能独具慧眼。一个好的记者必须作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深入基层,和对方沟通感情,才能获得好材料。举例穆青是新闻界的高级记者,为了写好焦裕禄,多次深入兰考,走到老百姓中间,从中获取大量能说明党的好干部的素材,结果他写的“党的好干部焦裕录”在中国产生极大反响,从此焦裕禄成为广大干部的榜样。另外写新闻要有目的性,瞄准人和事。要写什么?采访那里,都要明确,不能瞎子摸灯茫然。多少年来,我有个习惯,首先与对方电话沟通定好时间。然后要采访什么?在心中要有谱。在采访中对方谈了许多,他不知道你需要什么内容。可不管对方说什么,新闻点由自己勾画。对方给你素材,你认真读后,从中找到新闻点,也就是最闪光的部分。另外写作要具备理论修养,情感积累、生活积累、文化积累,以及观察感受想象,还要知识面宽,社会面广。而且与哲学、历史、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及先进的科学都要有密切联系,具备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写出好文章。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平常多读书,书读多了,见识光了,写起来才能顺手拈来。另外提醒一下,写文章最忌讳走别人路,更不能抄袭,不要胡子眉毛一齐抓,要紧扣主题,做到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运用好剪裁技巧。要有自己的个性和观点,有自己的文风,写第一手文章,嚼别人扔的膜没味道。要或得较高的写作水平,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必须要有一股“韧”劲,不停的写,就向你们局里王振文那样执着。,他虽说是个业余作者,但非常勤奋,其精神可佳。其实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一种枯燥、一种寂寞。缺乏意志的人无法登上写作的高峰,也成不了名。出此之外,就是要对于写作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有旺盛的写作激情,才能不断的写,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收获,不断使自己看到希望。一个把写作看成是遭罪,说爬格子最苦的人,是决不会有激情搞写作的。当然文章的畅通、文采的华美,就是简单扼要,不说废话。突出重点,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一般以短为好,无论新闻长短,都要量体裁衣,句无虚发,字无浪费。初稿写成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只有仔细检查,反复修改,反复推敲,看文章有无说服力,结构是否严密。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只有反复审查和修改,才能达到文章完善。强调一下,写文章用心去琢磨,俗话;世世留心皆学问。古人说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文章无论大小,都用心去写,反复推敲,反复删改,才得到被采访者或单位的满意。例如开原老城党委书记吴德权,宣传部下派干部,本人素质较好。一般的记者他看不上眼,总觉得没他水平高。我去采访时,原因老城建辽北最大蔬菜批发集散地。(讲一下过程)
还有向大家说明的,新闻本身要用事实说话,就是掌握点、线、面。点上的材料详尽具体、生动,线上的材料,就是行业、经济类别等,面对各种材料。从“视点”看,指纵向调查角度,线上材料,可以增加调查报告的历史厚重感。面上材料概括说明文物的能量。在调查及行文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点、面、线材料,在文中所占的比重及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转换。这将影响到调查报告的深度与高度,用现代话说,用事实说话,才能使材料越丰富,越细致,全面。总之,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要求新闻不但要有理论修养,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对经济现象、热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从理论到实践把握其本质,这样才能写出带有厚重感的深度报道。另外,搞新闻要具有“火眼金睛”,善于细致观察,才能识别真伪,沙里淘金。例如一次我到某一单位采访,尽管这个单位有好多桂冠,有许多媒体报道。可是这里的卫生及环境很差,简直就向一个大破家。这说明一个单位管理不上去,人浮于事。打个比方一个人穿件旧衣服,却洗的干净,人们不会认为旧而笑话。这样的单位暂缓采访,不能剜筐就是菜。另外对社会非议大的单位和人物,尽量不去接触,报道出来,会引发评议。我重事记者多年,自己很庆幸没有写过败笔的文章,总是与之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