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晴方新闻讲座
新闻写作常识漫谈
主讲:朱晴方
2011.12.15
漫谈四个方面的课题:一是《石柱报》的风格特点;二是怎样写好写活新闻;三是新闻的创新;四是怎样提高上稿率。
第一个课题:《石柱报》的风格特点
一,《石柱报》值得肯定的地方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基本上未出现什么失误;文字方面也还四平八稳,也未出现什么“笑人齿缺”的遗憾。“文化”题材做得较好,有一定可读性。总之,让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放心。
二,《石柱报》需要编采人员和通讯员共同改进的地方
其一,要改变新闻性不够、简报性过强的习惯模式。
作为地方党报,机关简报化倾向,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一是要适度,二是要定准位。因为,报纸毕竟是新闻纸,而不是机关公文或机关简报。报纸有报纸的规矩,有自己的讲究,不能把它与机关公文或简报混为一谈。《石柱报》要改变整体格调基本上是“简报”的习惯做法,注重新闻性,增强可读性。
在新闻题材的选取上——既要注重政治、经济,也要注重民生、服务; 在文章标题的制作上——待后面详述; 在文章的具体写作上——待后面详述; 在版式的安排设计上——待后面详述。其二,要改变标题就事论事甚至标语口号式的习惯,突出亮点看点,注重文采韵味。
思维简单化,就事论事的标题必须改。比如:2011年10月18日2版头条文章《税正宽莅石调研新农村建设》,3版文章《场镇居民李钰进山种菜记》;11月22日2版文章《我县辣椒除草微膜试验喜获成功》„„
标语式口号式标题最好不出现。例子随处可见……
领导做标题以及套语最好控制一下。
领导做标题的不必举例;基本上早被新闻媒体淘汰的常见套语,诸如:喜获成功,效果显著„„最好杜绝。
其三,改变文章写作就事论事思维,要突出“新闻眼”;导语要多“导”。
像如下这样就事论事的、工作类新闻的现象,最好少一些。比如:2011年11月1日2版,11月4日4版„„
导语习惯于平铺直叙,满足于将事情叙述清楚即 可的现象,最好改变一下。
例子随处可见……
新闻体裁应该多样化,以消息为主,通讯、综述之类深度文章也不可缺少。
第二个课题:怎样写好写活新闻
其一,要掌握新闻的基本写法。消息——
要写好,一般要熟悉它的结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标题——要抓住要害,要简洁明快,要新奇诱人。我在审读《南川日报》发现,该报有不少标题制作得相当好,令人眼睛为之一亮。请看3月30日头版倒头条,文章报道3位农民大棚种菜的事,其标题是:“铿锵三人种菜行”;4月1日头版头条文章报道“南川最大移民小区将落成”,其主标题是:“享受‘城里人’生活”;4月6日头版头条文章报道“全区通乡、通村路网建设工作纪实”,其主标题是:“条条幸福路 通达百姓家”;4月7日头版头条文章报道“农机耕作”的事,其主标题是:“农田里的‘钢铁’革命”;等等。
《云阳报》也如此。8月25日2版有这样的标题:秸秆变宝
村民“捡钱”。文章说的是凤鸣镇村民把过 去当柴烧或烂掉的玉米秸秆卖作现钱,仅此一项,今年就收入36万元。“捡钱”即“新闻眼”,形象生动。8月30日6版有这样的标题:金银村名副其实遍地生金。文章说的是该村种植金银花3000亩,使荒山荒坡变成“金土地”。标题巧妙地利用村名找准了“新闻眼”。
导语——要画龙点睛,要突出最本质的东西,要引人入胜(比如鲜活),要短小精炼。仅举《石柱报》2011年10月21日头版几篇文章„„
背景——要紧扣主体服务主体,要简短明了,不能喧宾夺主。(例子同上)
主体——是导语的延伸,是导语的详细化、具体化,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结尾——水到渠成,要言不烦,或号召式,或展望式,或期望式,但不可画蛇添足。有时可以不要。
通讯,一般掌握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调查报告)、概貌通讯(风物通讯)。
人物通讯——
标题要稍微区别于消息,即短小、含蓄、文采一些,虽不一定是要害,但不得远离话题,有的过于笼统、含蓄的,就用副标题来明显化、具体化。
总标题下一般设立若干小标题。人物通讯的题材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方位写,一类是就某一方面写。但不论哪类,都只有一个主题。
总的写作要求是:提炼素材,分门别类;人不离事,以事实来写人;有故事,有情节,抓住细节;文笔适当优美、流畅、感人一点。
例见《云阳报》2011.6.18.4版《吝啬父亲 舍得书记》……
最著名的人物通讯是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的将其归类为“报告文学”)。
事件通讯——
题材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事件的通讯,一类是复杂事件的通讯。
既然名曰事件通讯,那就得要有故事情节,就得写出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尾;复杂事件,还得提炼、归纳,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完整的故事情节。
注意抓取细节。
事不离人,要注意主要人物的言行及内心。(例子见《重庆晚报》11.8.10.17《人飞回重庆 行李还在拉萨 母子半夜没钥匙进不到屋》。提醒的是,该文写作介于通讯和消息之间,故而标题是消息形式,而不是通讯形式。)复杂事件的通讯,最著名的是穆青等人写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工作通讯——
调查报告基本上就是工作通讯。要说区别,恐怕在于工作通讯可以写的活跃一点,而调查报告则相对平实、呆板一点。
题材内容是以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工作为主。对于素材,要提炼,要归类;围绕主题,可分若干方面来写,即设立几个小标题来写,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个方面。
具体写工作做法,以及成效。所涉及的人和事不一定细写,基本上是概述语言;如果篇幅容许,在适当的地方可以考虑一点细节。
(例子见《人民日报》11.8.10.20《一所乡镇卫生院的“重生”》。)
概貌通讯——
又称风物通讯。概貌、风物,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貌”,就是要写出一个地方一个地区的崭新风貌。——这就是说的题材内容。
文章的写法介于调查报告与写实散文之间,因而结构安排,类似调查报告;语言表达,类似散文,多描写,有议论,行文较为活泼。(例子见《重庆日报》2010年月日云阳专版《云阳:一座靓丽的生态绿城》。)
言论——
对于报纸来说,言论是旗帜。一般在适当的时候出现。
言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一般的小评论。报纸的言论基本上是一事一议,篇幅比较短小。言论的标题设置,不外两类,一类是论题,一类是论点。
言论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文章开头一段,要么是论题,要么是论点。
分析问题:围绕论点讲述理由。一般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谈。要有理有据,要言之成理。不要偏颇,更不要偏激。
解决问题:就是结尾。水到渠成,不能画蛇添足。一般或劝勉,或展望,或正告,或期望,三言两语,不可太长
例见《长寿日报》2011.8.12《勿让农村成为“假货”市场》……
第三个课题:新闻贵在创新。
新闻贵在“新”,而“新”,就在于创新,不囿于传统成规。
如何创新?综观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做法,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
其一,新闻散文化
散文手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就是文采斐然,因而可读性强。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记者穆青就明确提出要“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1982年初,穆青同志再一次提及新闻散文化问题。
新闻借鉴散文手法,从哪些方面借鉴? 无论是新闻标题、导语,还是主体与结尾,甚至整个结构安排,都可运用散文式的手法。例如《送油路上》——
标题本身就是散文手法。看导语——
(作者谭 勇 刘积军)2月3日,我们接到湖南郴州石油公司任务,押运一辆配送车前往京珠高速公 路耒宜服务区段,为正在那里工作的铲车加油。进入高速公路,眼前的情况让人目瞪口呆:一望无际白茫茫的一片,雪很大,冰很厚。南下的道路已经封闭,车子全停下来,像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长的龙,在白茫茫的天空下若隐若现。北上的道路尚可行走,我们就逆行而下。
看结尾——
卸完油后,已是深夜11点多钟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那些铲车司机,那些正活跃在抗冰救灾第一线的指挥者、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电力工人,还有那些已经在路上滞留了多日的旅客们,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呢?(2008年2月25日《中国石化报》)
又如新华社记者郭春玲写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已汗未消。”悬挂在追悼 10 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再看2010年初我给云阳县写的专版文章:《云阳:一座靓丽的生态绿城》
„„ „„
需要提醒的是,新闻散文化,只能是新闻嫁接散文的活泼手法,不等于就不要新闻自身的规律与基本要素。因为,散文属于文学范畴,可以虚构;而新闻是不可以虚构的。
其二,新闻故事化
我们中国的传统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所以一直经久不衰。而意识流小说,为何不受人喜欢,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离奇的故事情节。
西方的新闻,非常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故事化。而故事,就包含有情节,就具体形象,就能吸引人。
最近若干年来,我们中国的新闻界有识之士,也开始尝试着用讲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我们中国的新 闻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之所以脍炙人口,就是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
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这样阐解新闻故事化:“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故事。”
请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历史在我们眼前爆炸了》的一段文字——
这是一个十分迷人的阳光和煦的中午,我们随着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穿过达拉斯市的繁华市区。车队从商业中心驶出后,就走上了一条漂亮的公路,这条公路蜿蜒地穿过一个像是公园的地方……突然,我们听到三声巨响,声音听起来十分凄厉。第一声像是爆竹声。但是,第二声和第三声毫无疑问就是枪声。大概距我们约150或200码前面的总统专车立即摇晃起来。我们看见装有透明防弹罩的总统专车后的特工人员乱成一团……
全文6000余字,用故事化的叙述向读者讲述了国际上最重大的新闻——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的全过程。故事惊心动魄,悬念叠生,令人难忘。当然,新闻故事化,一般说来,适用于稍微长一点的文章,但千字文甚或几百字的新闻也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故事手法,比如对话呀,叙述精彩的过程呀,等等。请看美国记者在几十年前写的两则消息导语。其一——
一个戴假面具的男人今天刺死了一个14岁的女孩。当时,她正和一个朋友在林肯公园散步。
受害者是凯瑟〃皮珀,约翰〃H〃皮珀的女儿,住在谢温东街1268号,她的父亲是一名会计。
其二——
美联社英国惠特彻奇电—— 地点:希罗普郡的一处公园。时间:午夜。
退休的悲剧演员弗兰克〃罗林斯〃格罗科特在一所避暑别墅里躺着看书,这所别墅是完全仿照安妮〃哈撒韦的小型别墅设计的。
进来了一个小偷。…… 故事性相当强,甚至像舞台剧本写法,别开生面。又如《云阳报》2011.9.17《女婿栽梨树 岳父连根拔》,就是明显的故事新闻;《重庆电力报》2009.12.28《一袋花生》……
其三,新闻特写化
新闻特写,抓的是故事,抓的是细节,抓的是现场感,而故事、细节最能吊人胃口,而现场又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请看美国人写的人物特写——
棕熊路易猛地一拳,几乎把手持凶器的抢劫犯的脑袋搬了家。这个抢劫犯竟然到钻石酒店这个安全的地界干起他的行当来了。
十五年来,路易——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是什么——就靠着他这个火腿大的铁拳在伊斯门大街和麦克米伦大街的拐角处——这家酒店维持秩序。虽然地处本市最乱的地带,但它却是一个中立的避风港。
很显然,这个年轻的抢劫犯干这一行还是个新手。当他在一间背静的小屋子里慢慢凑近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商人时,路易斜着眼在盯着他。
当这个家伙放心大胆地伸手去掏醉汉的钱包时,路易一下子跳过柜台,像一只棕熊保护自己的熊崽似地窜了过去。
抢劫犯掏出一把刀子,路易举起胳臂一搪,只听得“咚”的一声,那家伙便撞到了墙上。这一下不仅碰掉了墙皮,而且骨头也可能被撞断了几根。
路易懒得叫警察来,他只是把这个失去知觉的家伙提起来扔到胡同里作罢。
我们再来看一篇事件性的新闻特写,其开头写的是——
五岁的约尼〃史蒂文斯站在他母亲身旁,呜咽着。他一只手抓着一个用碎布做的玩具熊,另一只手在揉着眼睛。他不能相信,眼前的这一片瓦砾堆,刚才还是他的世界的中心——他的家。
在这方面,我们国内也有这样的特写,虽然不多,但也生动感人。
请看《人民日报》2005.5.19《台湾水果 榕城热卖》;《江北报》2011年8月9日“社会〃民生”版中的摄影图片的文字报道,就是比较鲜活的特写。第四个课题:怎样提高上稿率
其一,要“厚积薄发” 要多读,多看,多思。
多读,即多读新闻理论书籍,多读新闻范文;多读语言文字类书籍,打牢基础;多读文学类书籍或文章,尤其要多读经典文章。
如果书读少了,知识积累不厚,文章无法写好写活不说,更要命的是会闹笑话的。比如“莲叶禾田田”,公诸于世,张王李姓前三甲,度(渡)难关,葫(胡)豆,蕃(番)茄,家俱(具),爬(跋)山涉水,熊嘎(家)婆,拽(跩)得很,美仑(轮)美奂,“现描”手法,“枇杷节将粉墨登场”……
多看,即不仅要多看书多看报,而且要多观察生活,多发现新闻。
多思,即多思考一些新奇性的问题,多思考一些独特性的问题,多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是不要就事论事,不做表面文章。
其二,要摸准媒体口味
一是要掌握媒体特性,诸如版面、栏目、文章大小、文字风格等,然后针对性采写文章;再是文章已经写好了,投给哪家媒体,必须找准媒体的“口味”后才投送。其三,要随时注重社会时事背景
新闻也罢,言论也罢,杂文甚至散文之类也罢,媒体一般欢迎的都是与社会时事紧密相关的话题,因此,任何题材,都尽可能从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来找寻,都尽可能围绕当前社会时事来思考问题。比如,当前是换届,年末岁尾,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社会呼唤社会公德、美德„„
其四,要勤写、善写。
所谓勤写,就是要有量的积累,不要怕失败,不要期望百分之百刊登。
所谓善写,就是要写出精品、好稿子;就是要多方出击,即既要写消息,还要写通讯、言论,有时不妨写点散文、杂文、诗歌什么的。
善写,最好还要思考一个新奇的标题,首先打动编辑的眼球;消息最好还要有一个吸引编辑眼球的导语,即把文章开头写好。
其五,要有事业心,有目标,持之以恒。(写作发表文章的好处……)
第二篇:新闻写作技巧讲座
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一)
一、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的意义
首先,我认为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对于大家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较大帮助。平常我们经常说,新闻写作是‚七分看问题三分写稿件‛。比方说,写今天培训班的稿件,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要办这个班,是因为存在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才办这个班。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了: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办了一期培训班。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情,大家都能够按照撰写新闻稿件的习惯去想,这件事为什么要做,是因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才要做,怎么样做才能达到目的、有效果,这种思维习惯养成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肯定能够增强。
其次,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真实、及时、有效地反映工作成果。不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干工作,确实也做出了很多成绩,这些成绩如果能够通过新闻媒体反映出来,可能会得到很理想的效果。平时,某某报纸或电视报道了某某单位或个人的事迹后,我们就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还不如我们做得好呢!这很可能不是一句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的是他们的工作做得比较被报道的要好,甚至是好很多。因此,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时代里,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出去,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三,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平时我们在单位里,早上上班时遇到个人,女的遇到男的,说一句‚XXX,你今天看起来好精神啊‛、男的看到女的,来一句‚啊呀,XXX,你今天又比昨天漂亮了、年轻了‛。虽然人还是那个人,脸还是那张脸,而且还只有越来越老的可能。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种‚去年二十今年十八‛的赞美,因为符合人心向善的逻辑规律,往往能够让大家都感到心情愉悦。而正面的新闻报道也同样有这样的功效。无论是被报道的人和单位,还是撰写新闻的人,都会有成就感在心头油然而生,无形中就有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有些社会效应大的典型报道,这方面的效应尤其明显。
第四,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会对个人的成长进步形成直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撰写新闻稿件对作者的综合素质是有一定体现的。我不是说能写新闻稿件的都是比别人能力强的,而是指撰写新闻稿件需要作者有一定的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座的基层人口计生干部中出现这方面的人才,很可能就会得到重用。也许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培训班的目的之一吧。从上述的四个方面看,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还是值得在百忙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撰写新闻稿件的。但是,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也不是不想搞报道,只是条件不充分,和专业的新闻记者没法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专业的新闻记者是有他的优势,比如时间、精力上比较集中,掌握了熟悉的技巧等等,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即两个知情。
二、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的优势 一是对工作重点、难点的知情。
在对工作的重点、难点的准确掌握上,基层干部所具有优势是专业新闻报道员难以比拟的。大家可能都接待过记者,或者看过记者采访,许多时候,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记者很容易问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来的。这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在座的领导们都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专家能手,对什么是工作重点、难点,什么事情是一段时间内上级抓得紧的,都是了如指掌。这一点对于搞好新闻报道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我每次采访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必须先找一大资料看看,然后找熟悉工作的同志东扯西拉的请教,才能够确定从哪个角度入手来抓报道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没少闹笑话。(举例:流管处的数据交换平台。)二是对拟采访对象的知情。
不要说媒体的记者,就像我这样的宣传干部,每次到一个地方采访都是匆匆忙忙的。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比较紧,另一方面怕打搅被采访者。但是,不管是记者还是我这样的,大凡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采访得越细,问题问得越清楚越好。(举例:通州采访。)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写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人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工作是自己一滴滴汗水干出来的,写起来是信手拈来,驾驭自如。
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这两个优势,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就肯定不是难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汇报的大题目称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用意。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一)新闻的定义
掌握新闻稿件基本要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家的选题能力,即让大家能够独立判断出什么样的工作或事件能够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首先,什么是新闻?历来说法不一。新闻定义的争鸣伴随着新闻学的研究,已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路程。国内外众多资深新闻学专家和新闻工作者,给新闻下了170多种定义。
无论中外古今,公众认知、理解的新闻就是某种见闻。如果我们以属加种差的形式来给新闻这一概念下定义的话,见闻就是新闻的属概念。找到了属概念,使用内涵定义法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种差,给出不同的定义,如从性质、发生原因、种属关系、功用等方面就可以列出下面一组基本定义。
1.性质定义:新闻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性质定义反映的是新闻的基本特性,即新近、新鲜、新奇,用一个字来概括即‚新‛。
2.发生定义:新闻是通过对新近、新鲜、新奇事物的感知而获得的见闻。发生定义是立足于新闻产生的方式来给新闻下定义的。这种方式就是人的感知形式。
3.关系定义:新闻与过时、陈腐、平淡的旧闻相对,是新近、新鲜、新奇的见闻。关系定义突出的是新闻与旧闻的关系,要表明的是前者和后者同归‚见闻‛一‚属‛,是同属中的两个不同‚种‛类。
4.功用定义:新闻是能够满足受者喜新好奇心理的新见闻。功用定义所表述的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社会功用,而不是作为某种特定工具的特殊功用。
可以说,上述一组基本定义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能够正确地定位新闻的外延与内涵。
(二)新闻稿件应具备的几个基本要素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一:新闻事件具有能够满足读者好奇心的特征。
上学的时候,老师们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定义通俗点讲,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老师讲完了,大家就在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现在想想,其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咬狗‛式的新闻也很多。比如说,现在众多的媒体炒作、明星包装等等,你骂我,我骂你,似乎很热闹,但从实质意义上理解,与前面所说的‚人咬狗是新闻‛的调侃也差不了太多。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这里不能分析得太深刻了,否则就有可能出政治问题了。但是,之所以提起这些,是因为它充分说明了新闻选题的侧重点,就是应该在‚创新特征‛上下功夫。你想报道的事件它必须得有点新意,能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
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我们可以把新闻性理解成工作中的创新性,即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让大家感到眼前一亮的。比如说,我们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委搞了一个性科学教育基地,这对于性观念保守的中国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具有很强创新特征的工作。围绕这样的一个选题做文章,就非常符合新闻事件能够满足读者好奇的特征。在北京的各家媒体中,社会新闻这一块,这样的稿件是占了绝对多数的。但是,在我们结合工作搞报道的过程中,这样的稿件却是相对较少的。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二:新闻事件具有典型性特征。
典型报道对于非专业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却是我们结合工作撰写新闻稿件时必须掌握的。因此,对新闻的典型性特征,我就稍详细点讲。
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新闻稿件是北京日报、京郊日报、中国人口报等我们所要面对主要媒体的重要刊载内容。这类稿件大约占上述报纸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前段时间我和我们刘凤婷处长给咱们石景山区写的‚让爱与阳光同在‛一稿,就属于典型报道。2006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咱们石景山区和全市、全国的其它地方比,比他们搞得好,咱们就是典型,写咱们怎么开展关爱流动女孩行动的稿件,就属典型报道。因此,对典型报道可以简单作这样的理解:即典型报道就是百里挑一树典型。
大家都在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得好,谁就是典型。如刚才我们说的关爱流动女孩行动,我们做的工作是全国都在做的,但我们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有特色,做得有成效,因此,我们石景山就是这方面工作的典型。
谁做了大家都想做但基本上都没做好的事情,谁就是典型。学雷锋做好事,拾金不昧,把工作当事业干,做出一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工作业绩来,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想要做到的,但是真正做好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是十分地不容易,因此,谁做到了,谁就有可能就是典型。
谁做了与当前的宣传教育主题有着密切关联的事情,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成为一个特定时间段的典型。比如,当前全国人口计生系统都在学习中央的新‚决定‛,哪个单位哪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有创新,有成效,谁就有可能成为这一较短时间内的典型。把上述的一些典型的工作或事迹报道出去,就是通常意义上所称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一个容易产生的错误理解,就是把一般的好人好事或者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任务当做新闻事件来报道。
比如某某某帮某老人解决了一个什么困难之类的。这种事迹是否是新闻,必须要看是否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此类事件是否与当前的宣传主题有较强的关联;二是当事人做这件事是不是轻易就可以实现的。比如,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播出了多位普通百姓学雷锋做好事的新闻,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与建立和谐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有着密切联系。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三:新闻事件具有指导性特征。
与新闻事件的典型性特征相比,新闻事件的指导性特征既需要具有典型性特征,还要具有可推广、借鉴的特征。也就是说,指导性特征是建立在典型性特征之上,并高于典型性特征。
具有这一特征的稿件是党报党刊用稿率最多的,大约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在中国人口报的头版、二版,更是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在北青、北晚、法晚等以发行量为办报目标的报纸,这类稿件就只占不到百分之二十,而且这部分稿件还都是政府指令性稿件,不登不行。如果让报纸自行选择,他们可能一篇都不登。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围绕事件的新闻性与焦点性来做。因此,下面我们就接着说一说 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之四:新闻事件具有焦点性特征。
任何优秀的新闻稿件,都肯定有焦点性特征的存在。焦点性特征明显的稿件,是所有新闻媒体所追寻的稿件。
比如说,两会中的《物权法》通过审议,很多报刊都用了专版、专刊来报道,就是因为它是大众眼里的焦点事件。还有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常精典的事件,充分说明了新闻事件焦点性特征的重要性,那就是在中央颁布新决定后,各级人口计生组织都利用当地新闻媒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闻宣传工作,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应邀来采访的记者对新决定的主要内容并不关心,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生育指标有没有放宽,富人超生有什么特殊处罚措施,等等。这种看似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出现,却是新闻的焦点性特征的强烈表现。因此,如果我们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能够敏锐地抓住新闻事件的焦点性特征,把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事件及时地报道出来,就一定能撰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上述四个要素可以独立存在,即只要拥有其中一个要素,就是一篇完整意义的新闻稿件;也可以二个要素或三四个要素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的要素越多,新闻稿件的价值就越高。
三)新闻稿件的基本分类
1、消息
2、通讯
3、评论
第一,消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消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某些将要变动的事实。它是目前最广泛、最经常应用的一种报道形式。1.消息的特点
(1)采写发稿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
(2)一般地说,消息具备‚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亦称‚五个W‛)。
(3)在结构上,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个部分组成,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两大类。2.消息的写作要点
第一,内容要新鲜。要在选择题材中下功夫,从比较中发现什么才是新的事实、新的成就、新的经验、新的见解、新的问题。作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了解全局性的情况,要占有资料,要做有心人。写消息,力求具有一定的思想,以便能给人以启迪。有些事情,尽管事实不是那么新鲜,但有意义,那就要选择新的角度加以报道。
第二,事实要准确。采写消息,一定要把事实弄清楚,并且核对无误。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之所在。
第三,采访要快,写作要快,讲究时效性。无数事实表明,在当今世界,同一重要事件,不要说迟发一天半天,就是迟发几小时、几分钟,我们的消息便会在竞争中失利,在舆论上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反之,我们讲究消息的时效性,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第四,篇幅要短,容量要大,也就是说,要提高消息的‚含金量‛。消息写作提倡‚短些,短些,再短些‛,但也不能短到空洞无物的地步,而应力求短而有丰满内容,短而实。
第五,要写得通俗、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
第六,反复锤炼语言,多一字不如少一字。消息以语言简洁为上乘,要珍惜每个字,推敲每句话,力求字字句句载着尽可能多的信息。要用凝炼、传神、明白如话的文字,去点拨新闻事实,让读者品味、领略消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3.常见消息类型实例分析
(1)简明新闻
这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也叫简讯、短讯或快讯。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一般不交代背景,也不写详细内容,篇幅很小。
〈实例〉:石景山代表队在全市关爱女孩行动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
(2)动态消息
所谓动态消息,就是指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的简短的新闻报道。这种动态新闻比较单一,只反映一个动态。其特点是文字简短,内容广阔,新鲜活泼。
〈实例〉:石景山区XXX乡镇不断创新计生服务机制
(3)综合消息
所谓综合消息,它既不是对一个固定人物的描述,也不是对一个独立事件的报道,而是由许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很强的指导性。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综合较大范围,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事情。它既有面的情况概括,又有典型材料作说明,做到点面结合,反映全局。这种形式适于宣传各条战线的形势,某项工作的成就,或者反映群众运动的声势、规模、特点、趋向。它纵览全局,有事实有分析,给人们一个完整的印象。
〈实例〉:小康路上唱响计生歌——苇沙河镇将计生工作融入新农村建设,经济、计生两手抓(4)经验消息
所谓经验消息,即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概况性、经验性或典型性的报道。它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或者说,由一件以上的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它不是突发性的,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比较长的过程。它所选择的事实有典型意义,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的全貌。它不是简单的现象罗列,而是通过纵和横的对比、分析、阐述,揭示事物的本质,对读者有启发性、指导性。
〈实例〉: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姜圩路社区为流动人口提供维权平台
第二,通讯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包括故事、特写、工作综述、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等。
(一)通讯的主要特点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二)通讯的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
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
(三)通讯的写作要点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对通讯来说十分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典型呢?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2、写好细节。写好细节是通汛写作的重要任务。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有音容笑貌,有内心活动;写事要具体形象,有原委,有情节。
3、安排好结构。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时间发展的顺序、情节展开的顺序、作者认识事物的顺序成为行文的线索。在采用这种结构时,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横式结构,是指用?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这种结构概括面广,要注意不同空间的变换,恰当地安排通讯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空间变换的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纵横结合式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式,要以时空的变化组织结构。
通讯的结构形态较多,很难像消息那样找出一些有既成的模式。但是有通讯结构中三个要件却是值得重视的:标题、开头、结尾。首尾圆合,文情畅达。就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臵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通讯的故事性与细节性特点鲜明,因此,什么样的事件或人物适合选择通讯这一体裁来表现,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看:一是人物或事件能否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二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能够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三是人物或事件的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是否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四是人物或事件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及写作要点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 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1.针对性。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便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评述对象的社会评论,针对性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往往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或某种思想倾向,有的放矢的发议论、谈看法。2.时效性。社会评论是要通过对社会现象和思想动态的分析解剖,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因此,及时地发现有代表性的社会动向和思想苗头,抓住时机,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在考试时,考生只需根据所给材料找到材料所隐含的社会现象,并进行分析解剖,给出正确是非判断,就可以了。
3.单一性。单一性的特点是由针对性与时效性所决定的,即在评述社会现象时,目标比较单纯,重点尤为突出。社会评论通常是‚一事一议‛、‚一理一评‛,针对一件事、一种情况或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
4.大众性。社会评论要面向广大读者,在论述方式上也要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就要求社会评论一方面要使思想内容与读者接近,评论大家当前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在写作形式上要尽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通俗易懂,做到为大众所喜爱。
(二)新闻评论写作要求:
一是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这就要求对论据的要求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评论文章的观点是起统帅作用的,由论点统帅论据,而论据材料又是立论的依据的基础,是支撑论点的,论点靠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得以成立。
二是要使论据和论点达到和谐统一。论据必须做到:第一,真实;第二,准确;第三,充分;第四,典型。
三是由事入理,理从事出,事理相融。布局合理,层次清晰,逻辑顺畅;精心开头,简化结构,紧扣报道。
四是论题具体,一事一议。抓住新闻报道中最值得议论之处,评其一点,分析精当。
三、基层干部如何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一)基层干部在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 前面我们曾分析过基层干部撰写新闻稿件具有的两个优势,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对撰写新闻稿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不足进行理性分析也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主要原因是练得少。
二是选择最佳报道切入点不够准确。平凡事件中见不平凡。三是投稿经验不足。
报刊媒体栏目设臵以及编辑的个人择稿偏好对用稿率有一定的影响。四是兴趣坚持不能持久。
初学新闻写作的,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投稿刊用率都不可能太高,这样对部分抱有较高期望值的人打击较重,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快速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几种捷径 ① 模仿着写。所在大家、名人必经的一条路。② 虚心请教。不要怕给别人添麻烦。③ 多与上级机关沟通。
④ 关注报纸专版、专栏的变化。新专栏的开辟,通常还没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稿件采用率高,对于有一定新闻稿件写作能力的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⑤争取到上级机关短期帮助工作的机会。⑥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
(三)新闻导语写作的几种技巧
中国文学的长篇巨作是从元曲开始的,以前唐诗宋词还有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文学作品,都篇幅相对较短,且通篇精悍。元曲及明清小说的涌现,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很多革命性的影响,其中的一个就是‚虎头、猪肚、豹尾‛理论的出现。所谓的‚虎头、猪肚、豹尾‛理论,就是指创作者通常在开篇与结尾上下大功夫,以求得开篇吸引眼球,结尾震憾人心的效果。而中间部分则写得比较随意,不仅不是很讲究字词的斟琢,而且故事情节的安排也比较散漫。这样安排,主要是与长篇曲牌及小说的篇幅过长的原因。红楼梦、西游记等名著的作者几乎是耗尽一生精力写一篇小说,但也还有‚猪肚‛出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就新闻的导语写作,即‚虎头‛部分向大家汇报几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臵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臵‚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6.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7.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8.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9.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0.欲擒故纵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欲擒故纵‛。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1.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2.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第三篇:20161122讲座新闻
基础课教学部教师开展微课制作讲座
2016年11月22日下午,我部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专兼职教师,在教学楼A305开展了微课制作讲座。近年来,我部青年教师多次在全省全国的各级微课及课件比赛中斩获佳绩,为了真正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融入到日常授课当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部选派教师每年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开学后开展技术分享讲座及专题研讨活动,从近年青年教师在信息技能大赛中获得的成绩来看,成效显著。今年暑假我部选派两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内容分别是“新概念交互式微课设计快捷技术及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应用”。
本次讲座由我部青年教师陶斯明主讲,题目为《微课制作软件简介》,在去年安雪梅、祝胜凯老师讲座的理论基础上,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结合制作微课的体会,介绍了制作微课的环节和时下流行软件的使用方法。从团队组建、团队分工、脚本创作、素材搜集、PPT制作、录音、录屏、混排、剪辑、导出等环节详细介绍了视频微课的制作方法。
本学期我校全部教室都实现了多媒体化,但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无线网络、学生的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仍然是需要我们继续共同探索的问题。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能,将微课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将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良好作用。
第四篇:研修总结朱方华
研修总结
--朱方华
怀着期待激动的心情我参加了今年为期六天(7月22日——7月27日)的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匆匆又匆匆,六天的研修,六天的学习,六天的收获,六天的忙碌,就这样一晃而过。回忆整个研修过程,从研修前的准备,到研修中的忙碌,再到研修后的思考,一路走来,有苦、有乐、有困惑、有收获……在这几天之间和学校老师坐在一起并且通过互联网和外校外市老师积极研讨、网上互动,我的思维在一次次浏览文章中得到了扩散,我的专业知识在一次次回复中得到了提升,我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思想也在一次次激烈的研讨中得到了升华。真是受益匪浅。现将这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远程研修,我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参加这次培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回首这次的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培训中有各级教育 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这次的培训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 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颇丰的一次培训,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二、通过远程研修,更深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通过远程研修让我改变了过去有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开始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在课堂上提供一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逐步完成相应任务,在此基础上展示交流。通过自主学习一节课中大多数学生能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中获得一定的基本技能。课堂教学更受学生 欢迎。
专家交流,给教师思想的洗礼。教师认真研修,热情高涨。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室,坐在电脑前看视频、做作业、发评论,该休息了还迟迟不肯离去。室内空气燥热,可是老师们不叫苦,不喊累,为期6天 的研修无一人旷工、迟到或早退,老师们都想抓住这次很好的提高充电机会,好好学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视频里专家们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 验、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理论水平为我们提供了一堂堂精彩的报告,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给予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次 的专家报告对每一位培训的教师都是思想的洗礼、灵魂的撞击、理论的引领、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教学艺术、实践经验对我们教师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线教师的 现场讲课也给老师们很多的启迪,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他们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艺术,对教育教学细致地研究,给学员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榜样。
三、通过远程研修,拉近了省内全体同仁的距离。
在远程研修中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诚恳的点评,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就像是在面对面的 交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教学理念的落后、教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
1、借助远程研修,多学习、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和时代的挑战。
2、认真备课、上课,合理设计学案、教案,精心设计练习题,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新世纪智慧型人才。
3、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学习,所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之余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多读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四、通过远程研修,激励自身成长,展望未来
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 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我的未来目标是通过自己的不断磨砺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我有信心在未来的道路上通过学习让自己走 得更远。为了理想中的教育事业,我将自强不息,努力向前!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作为教师,就应该这样,不能够止步不前,我会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的,我相信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我的教学生涯还有很长,所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讲座
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讲座
永寿县监察局副局长 南永宁
如何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几点认识
党的作风反应党的特征和品格的整体精神风貌,它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群体性、时代性的特点,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同时,又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从而,强化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责任的认识更重要,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把握“八个方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机制,又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和行为方式。同时,党风廉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党内的一种自我完善机制。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发现问题,吸取教训、纠正错误、克服缺点、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因此能不能做到深刻反思,找准问题,就成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应该讲,我们的干部队伍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用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来对照检查,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出发,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还存在一些问题,且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还比较严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结合实际对照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求,深入分析所在行业和分管领域,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身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要找准哪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和谐稳定、影响社会风气、影响干群关系、影响民主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认真研究问题的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探讨解决方法,确定符合实际的作风建设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可以说,对问题的反思越全面、认识越深刻、针对性越强,应对的措施就越有效,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各类问题,作风建设的成效就越明显。
二、创新形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对领导干部来讲,作风状况如何,受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持、约束和影响。可以说,领导干部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和直观反映。同此,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创新教育形式,整合教育资源,把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起来,突出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和领导能力,增强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的自主能力和自律意识。从长远来讲,领导干部的作风要靠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来保障,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保障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和明显好转。
三、建章立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各级党委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党建重要议事日程,从制定规划、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督促检查等方向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党委班子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按照党政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制定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措施,明确目标要求,细化量化任务,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作风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干部作风问题突出的,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群众意见大的,要严格追究责任;对作风败坏,问题严重的要严肃查处,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四、表率示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关键。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看到领导带头对促进整个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干部作风方面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就存在于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自身。抓住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就抓住了整个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点,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率先垂范,发挥好表率和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干部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领导班子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层做到的,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五、令行禁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十分重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务必做到令行禁止。令行禁止是我们党优良的政治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严明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令不行、禁不止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主义表现。之所以出现令不行、禁不止这样的行为,就在于一些人对上级的指示和命令,对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在思想上重视不够,从一地、一部门、一团体,甚至是一己之利出发,合意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致使政令不畅,落实上级决定出现“肠梗阻”,难怪有些老百姓讲,中央的政策的确好,但到了一些地方就变了形,走了样,好经让歪嘴和尚念歪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令不行,禁不止,还在于有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就要坚决克服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应当看到,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自由主义、各行其事等错误倾向是容易出现的,因此要求党政班子及领导干部要做到令行禁止,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紧紧围绕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讲政治、讲团结、听招呼、守纪律,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有令必行,有禁当止。
总之,加强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要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领导表率到位。既要立足当前,脚踏实地抓好落实,又要着眼长运,创新机制,与时俱进。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真正把本领和精力凝聚到干事创业,推动发展上,把心思和功夫用到惠及民生,为民谋福上。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明确提出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基本要求,吹响了2009年反腐新号角。作为党员干部,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和前进坐标,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腐败现象在现阶段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成克杰、胡长清之流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其根本的原因都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政治上同党离心离德,陷入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成为遗臭万年的反面教材。
二要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贪婪是万恶之渊。贪婪加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戒贪婪、守清廉,提高干部队伍廉洁自律意识是防止腐败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最近几年,中央查处的党内高级干部中的腐败分子,都是在“贪婪”二字上栽跟头。河北省李真等贪官,都是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开始,思想防线放松,逐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每一位干部都必须牢把思想防线,特别是掌握着国家权力的干部,特别要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要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制度,用反面典型案件及身边血的教训经常进行警示教育。要建立定期学习制度、集中教育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三要注重提高党员领导干部依法依制度办事的意识要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办事制度,加大违法办事的惩治力度,对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严格依照制度处理,做到奖惩严明,并加大宣传力度,对违法办事人员在福利待遇,干部考核提拔使用上加以限制,使违法办事的“成本”大大加强和提高,从而提高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依制度办事意识。推进监督工作规范化,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重点,以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为关键环节,努力构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同级监督相互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监督体系。在突出抓好党内监督的同时,拓宽监督渠道,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的十项监督制度,制定各项监督配套措施,增强制度的刚性和可操作性,把党内监督工作推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新阶段。
省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调研组 如何勤政于民
廉政教育抓源头。深入开展以“吸取马德案件教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编写题为《认真吸取马德案件教训,加强自我约束,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廉政教育通稿,由市级领导深入到所包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给党员干部讲警示教育课,举办警示教育图片展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图片展,并在10个县(市)区进行巡回展出。市委共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警示教育会13次,举办预防违纪教育培训班107期,培训近万人次。同时,大力弘扬佘树德等本地一批看得见、学得来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廉、敬廉、倡廉的良好环境。
强化监督筑防线。制定《关于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加强监督的若干规定》,明确落实重大事项申报、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审批联签、廉政警示谈话、重大事项集体表决、政务公开、廉政述职、党风巡察等50条规定,前移监督关口,使监督主体向组织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全方位监督扩展,监督领域向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等多层面延伸,监督办法向“三必谈”和“三必做”等超前性措施转变。实施以诺廉、考廉、评廉、述廉、察廉为内容的“五廉”监督措施。市委书记胡世英向全市作出“勤政服务于民让人民满意、廉政取信于民让人民放心”的郑重承诺。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全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廉政访察活动,责令整改问题141个,立案13起,解决群众投诉5119件。
科学决策讲民主。进一步完善《全委会议议事规则》和《常委会议议事规则》。市委领导身体力行,常委会每一项需要集体研究讨论的问题都事先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并提前通报议题,讨论时充分听取每个班子成员意见。完善人大参与党委决策、人大领导列席党政重要会议和党政领导参加人大活动制度。注重发挥各级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智囊团”作用。市委召开重要会议、做出重大决策、出台重要文件,事先都要征求人大政协班子成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听取有关方面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水、电、气等问题,多次采取公示、媒体发布和社会听证等办法,最大限度地吸收公众参与,“群众意志”被更多地写入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中。
改进作风促落实。大力倡导“千头万绪抓发展、千抓万抓抓落实”。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几个问题的意见》,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少讲话讲短话、少发文发短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走进群众中、走进困难中、走进问题中、走进矛盾中,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下基层要减少迎来送往,不搞层层陪同。认真处理和解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实施“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落实机制,单独成立督查机构,健全督查网络,实行分级督办、分段督办、分项督办、分类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