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寅讲座总结

时间:2019-05-14 21:1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炳寅讲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炳寅讲座总结》。

第一篇:朱炳寅讲座总结

[转] 听朱炳寅讲座总结

2013年8月24日、25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院副总工程师、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组组长朱炳寅老师在成都九寨沟饭店进行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专题讲座。

主要体会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结构设计中应注重概念设计,做到重概念,轻精度。做结构设计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概念设计:抗震规范第2.1.9条指出抗震概念设计就是: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抗震概念设计就是要把握好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

(1)把地震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和规律性结合起来,设计时应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反应;

(2)依据结构破坏机制和破坏过程,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

(3)从一开始就全面合理地把握好结构设计的本质问题(如把握好总体布置、结构体系、承载能力与刚度分布、结构延性等);

(4)顾及关键部位的细节,力求消除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或对关键部位制定明确的抗震性能目标);

(5)从根本上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做结构设计不应当怕出现超出结构规范规定的问题,而是要找出结构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找出解决措施。

二,结构设计围绕“三个公式一个圈”而进行。

公式一:F=kx

公式二:F=ma

公式三:S≤R

三,剪力墙是一切复杂的根源:目前的结构分析软件情况下,对于空间杆元结构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上一致。但是对于剪力墙采用计算模型的不同,产生的差异较大,有墙元模型、壳元模型及膜元模型。

其它:

1.考虑刚性楼板假定的原因,是基于同一种条件下对结构指标的判断。是基于层模型的分析判断。主要为整体控制指标的计算时采用,如层间位移角、扭转位移比、周期比、结构底部抗倾覆力矩计算、结构剪重比计算、结构的刚重比计算等。

不考虑刚性楼板假定的工况:结构构件的分析计算,即梁、板、柱、墙。

2.周期比的判断,应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对不符合刚性楼板假定的结构,扭转周期比的判别将无实质意义。

3.位移比(扭转位移比)的判断,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应取单向地震作用的、按规定水平力计算的;并且考虑偶然偏心。

4.位移角: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值验算,采用CQC效应组合,且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5.地震作用计算:单向地震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缘于结构实际刚度和质量分布相对于计算假定值得偏差,实际地震时存在地面扭转分量,结构弹塑性反应时抗侧力刚度退化程度的不同。采用考虑偶然偏心的方法是简便实用的方法。

6.双向地震:《抗规》5.1.1条: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扭转位移比大于1.2,可认为质量和刚度处于明显不对称状态。规范对双向地震的计算是对x方向地震和y方向地震(均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再组合。但是和单向地震作用结果不同,单向地震作用考虑偶然偏心(EXM、EYM或EXP、EYP)。

7.重力荷载代表值屋面活荷载是否计入的问题:对于不上人屋面可不计入。对于上人屋面,应计入;因为实际工程中屋面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

8.最小剪重比:对于长周期结构,同烈度时场地条件好的结构不容易满足,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存在两种争议,最小剪重比和刚度都需要满足规范的要求,以及在满足刚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不需要满足最小剪重比的要求。大多数结构处于速度控制段,按规范的方法过于计算复杂,可直接按照加速度控制段的调整方法计算。偏于安全。

9.楼梯间的问题,按照平法图集底端滑动的做法有以下方面的问题存在:a,时间长以后滑动支座是否还能滑动;b,梯板下端滑动后对结构产生如何新的影响;c,框架柱被楼梯平台分割成短柱的问题仍然存在。建议采用楼梯间梯柱为框架柱,沿着楼梯建周边设置暗梁。并且梯柱按抗震要求进行抗震等级构造措施。在模型中建立楼梯进行计算是下策。

10.强柱弱梁:实际地震中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破坏。主要原因是弹性模型加大了梁端负弯矩;裂缝计算时,内力取值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统一,导致裂缝过大,从而加大了配筋;梁底部配筋加大过多;现浇楼板对梁端实际承载能力的影响。设计中宜: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置梁净跨单元;正确区分梁跨中配筋和梁端底筋配筋要求的不同性。当梁底多排钢筋时,第二排可在柱截面外截断。

11.刚性楼板假定:刚性楼板假定和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不同。

刚性楼板假定:平面内无限刚,片面外刚度为零。板的自由度为3个。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不区分刚性板、弹性板或独立的弹性节点,位于一个楼层时,均强制从属一个刚性板。

注意:对于复杂结构,如不规则坡屋顶、体育馆看台、工业厂房,或者柱、墙不在同一标高(跃层柱),或者没有楼板等情况,如果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结构分析会严重失真(即计算出的结果不具有参考意义)。对这类结构可以查看位移(详细输出),或观察结构的动态变形图,考察结构的扭转效应。

对于错层或带夹层的结构,总是有大量的跃层柱,如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所有跃层柱都将受到约束,造成计算结果失真。(从实践看,位移角不满足1/550的不一定实际不满足)

建议:对于厂房结构不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而是根据计算出的最大位移角的数值和楼层层高进行判断。

12.屋面板温度筋:双层双向设置.梁构造钢筋,改为抗扭钢筋.

第二篇:烟台预算员培训班朱炳寅说注册

朱炳寅说注册

一说注册:

1.现在考试的有两部分人:

第一部分,为更好地做好结构设计工作,真想过注册,这是大多数。网上拖着拉杆箱的老工程师,就属于这一部分,执着而艰辛,不管其考试成绩如何,都值得我们钦佩。我们的注册制度还缺少人情味。

第二部分,只想要个证挂出去,也是真想过注册,估计这部分人也少不了。利益驱使容易使人失去判断力,网上抱怨多来自这部分考生。把注册考试当做断其财路的绊脚石,一切都扭曲了。

2.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注册考试

注册考试=注册+考试,在这里“考试”是技术手段,“注册”是行政审批,是政府行为。大家不要觉得命题专家组有多大能耐,其实,我们确定不了考试方式、试题数量分配、考试时间、考试管理等,我们是在住建部注册中心的要求下,做一些技术工作。在我们国家,技术一定要服从行政,阅卷的结果要等两部(国家人力和社会保障部、住建部)确认,因为大家更看重的是那张带有官印的证书。

3.考生数量与注册需求的剪刀差

由于前几年高校扩招导致这些年考生数量大增,而注册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这种剪刀差加剧了考试与考生的矛盾,而影响最大的基本上是被扩招的群体。

4.注册考试是舶来品,但一到国内就走样

20多年前我在香港看到,四、五十岁的老工程师没有签字权的很多,而我们现在很奇怪,大学毕业四、五年就要过注册,考不过就是试题有问题,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导致注册考试的畸形心态。也是我们的考试管理制度出了问题,在工作经历上没有严格把关。更有甚者考前不把关。

5.网络的推波助澜

1)网络是个好东西,但也是魔镜,它有无限的放大作用,好的坏的都放大,国家出台网络管理的法规很必要。

2)不是什么事情在网上喊几下就是真的了,也不是多发几条就变成民意了。网络可以成为交流的手段,但真正的结构人一定不是成天守着网络瞎吵吵。环境越吵杂越能静下心来琢磨点技术问题,我看流城冰做到了,年轻人不简单。

3)网络是个推手,也让冲动更难以控制,网络+冲动=魔鬼,在网络上乱评论随便给人扣帽子下结论,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我们都年轻过,**时我们也冲动,也上街,好在那时没有网络。现在总有那么一些人喜好在网络上说些什么,比如因为对考试有意见,提了但没有改,那么老朱就是固执听不进别人意见等等,还有的网友“使命感”太强,什么事他都要说几句,教师节我们感谢老总,在我们工作室的微博上发了几张照片,有人评论啦,说这样的微博特没有意思,人家过日子,人家自己喜欢,你到人家家里看人家过日子,有说三道四的必要吗。

4)有人说错过了牧院长的时代,其实我们现在和牧院长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网络,他那个时代网络对注册考试几乎没有影响,也没有这方面的压力。和牧院长比我们最大的差距在于不成熟,牧院长坚决不出试题解答书、不上网,有远见是帅才,而我注定永远就是个画图的料,喜欢交流,其实我适合当老师,是不是。

5)我喜欢利用网络做些技术交流的工作,可以更多结交同行朋友,天下大事不是我们能管得了的,管好鼻子底下的那碗饭,自得其乐更实际些。有远大志向的人不应该来我们这种纯技术自娱自乐的地方,天下网站多得很,总有你喜欢的。

二说注册:

中国梦,注册梦,我也来做个梦,假如我的话管用:

1)我想,可让从事结构工作15年以上的人,直接参加注册专业考试; 2)我想,可让从事结构工作25年以上的人,有一个可以通过单位推荐、考试、面试成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机会(当然严控人数)。

3)我想,可取消48分限制,按高分到低分,每年一级通过率在15-20%,也就是平均5-8年可以通过,二级通过率在25-30%,也就是平均3-4年能通过。

4)我想,可让试题和答卷分开。

5)我想可让考试改为两天,每天上下午各三小时,第一天考概念,选择题不要过程,上下午各70道题,第二天考案例,上下午各25道题,要过程,机读通过后进入人工复评。第一天的通过率在30%-50%,两天均通过才能过注册。

6)我想,可实行专项注册,让做幕墙的专心做幕墙、让做桥梁的专做桥梁、让做工业厂房的专做厂房及多层建筑。。

嗨,梦总归是梦,有专家说过,梦想是永远不能完全实现的,只有无限接近梦想。

三说注册:

大家很着急,就盼早阅卷、早看到成绩,大有行不行给个痛快话的感觉。阅卷得等人力和社会保障部把机读的事弄完以后,我们才能接到阅卷的通知。你知道现在试卷在哪里吗?(我估计还在省里),我以前说过好多次考试管理的分工,我今天再说说,了解程序很有必要。

你们考试时注意到考卷封面上写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注册中心命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制”这两行字了吗?这就是分工:

“命制”就是命题并做出试卷样子,由住建部注册中心管理,注册中心定规则,我们按规定命题。试卷出来就交卷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由他们去“印制”,就是在保密厂(一般是监狱)印刷,保管至考试,考试后由他们负责阅卷的组织工作,完成机读及人工阅卷(我们给他们提供阅卷的技术支持工作),最后由两部确认。

复杂吧,这是程序,我们只有耐心等。

第三篇:李炳亭讲座观后感

李炳亭讲座观后感

今天听了李炳亭先生的讲座,讲座中讲到好学生的标准是:身心健康、敢于担当、具有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注重这些,还是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呢,反过来想想,在今天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我们能不注重知识教授吗?不注重知识的教授考试怎么考?当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注重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逐渐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增强合作探究意识。

高效课堂利用学生,就是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去表现,让学生去实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不要做与学生对立的事,调查学生的兴趣,根据结果高成课题去研究,相信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相信一定没有办不好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教起课来也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当前国家强调给学生减负给老师减负,那么如何减负,李炳亭先生说减负是增趣而不是减量,我很认同这种说法,如果学生没兴趣,即使课堂变成30分钟,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痛苦,如果学生有兴趣,真的不用减,可能学生还会觉得时间短,这就要求教师如何让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报告中讲到无师自通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会利用学生,高效课堂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学,教师可以简单的讲,但不是展演,而是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李炳亭先生也讲了三个步骤:带入,体验,乐在其中,从而产生兴趣。

讲座讲了很多关于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我受益匪浅,今后逐步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另外我感到了学习理论的重要,没有理论的实践就像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所以今后一定要多观看视频,多学习理论知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2013-2-21

李燕

第四篇:课改专家李炳亭讲座

李炳亭讲座:通往高效课堂的路径

老师们,在这个减负大背景的今天,大家需要牺牲星期天的时间来听我的讲座,我感到很愧疚。下面的讲座,尽可能让大家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当然这正是我的愿望。

这些年,做课改,有人评价我说:有一种精神;还有人说,那不是“精神”,是“神经”。其实在我看来,“精神”和“神经”就是一回事,想干一点事,我的体会是:人就是需要疯子精神,傻子精神,乃至于一点无赖精神。当然“无赖”是“无可依赖”的意思。因为无可依赖就得背水一战,甚至还需要一点“极端精神”,其实,研究就是“较真”,也就是用一根刺挑另一根刺,说好听点叫专注,也就是道家讲的“制心一处”,佛教讲的“一门深入”,不这样就很难“无所不成”,是不?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我做的。

点穴高效课堂

有人说,今天我们再也不要跪着教书,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是不是也不要尽可能的让孩子不要跪着学习。这些年我研究课改,越研究越看到了一点真相,越研究越觉得靠本质越近。“高效课堂”的灵魂就是十六个字。今天我的讲座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来做的,如果你能把这个十六个字打入你的灵魂,你就会明白高效课堂该怎么做。这十六个字是灵魂也是方法,后面我还会展开论述。

教师的师德

师德是什么?相信学生才是教师的师德。教师要致力于终身解放学生。我们的教育学其实是教育解放学。

教师要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能量。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最宝贵的资源,要开发他们的潜能,所以要利用学生,一切的教学要围绕后四个字来做:学生发展。

围绕这个灵魂来构建,校园就是两个关系: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如果再往下说,就是一个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关系决定着师生关系。围绕两个关系,再处理教学的三个段: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做好主导,做好四个主: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高效课堂还可以叫做:问题教学法。我们的要求,让学生学会不会的。而会的东西不要去重复。每节课我们要知道,学生哪些东西不会,如何让他学会,学得到底怎么样。最后我会给大家介绍一套我一直在推广的模式:五步,三查……

首先做几个提醒:

1、拉开桌子的未必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但是我要说的是不拉桌子肯定不可能是高效课堂。

2、动起来的未必就是高效课堂。我们要知道,高效课堂不是仅仅是为了反纪律,除了“身动”之外还要做好两动:心动和神动。我们都知道,夏天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犯困,打瞌睡,让孩子们不打瞌睡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走两步,所以要动。

3、高效课堂,还可以换另外一个词:展示性课堂。高效课堂特别重视“展示”两个字。因为展示就是发表,就像老师写论文一样,你写了半年一个字也发表不出来,你觉得没劲。我们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展示,就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当然展示不是不让老师讲了,而是换了小老师讲。这几年,我走遍了全国各地,我看到了很多的所谓的高效课堂,都是把老师赶下去,换了一个小老师在课堂上讲,你要以为高效课堂就是让小老师讲,我以为还不如让老师讲呢。我在追求所谓的高效,能不能在一分钟内有更多的学生在展示。在同一时间,有五十个孩子有二十五个展示的,就是高效。

4、导学案不是习题集。导学案是路线图、方向盘。形象的说就像是小孩的学步车。你从三个字上来审视导学案,导学案重在“导”,从五河到蚌埠怎么走,我不知道,你给我一张地图,我就知道该如何走。地图就是导学案。高科技的导航仪,他告诉你前面一百米是什么就是这样的导。习题集有这样“导”的功能吗?其次,导学案的核心是“学”,是便于学生自学的习题。案是什么,是方案。所以三个字不可替代。我们对导学案有许多具体的要求,我们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5、不仅是为了考试。我们课堂做测评的指向是让老师心中有数,是要解决学生什么不知道,什么知道,还需要了解什么。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课堂也不仅仅定位是为了学生学会。光有学会,我把他定位是穷人的教育。在一个要饭的眼里,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在一个富人的眼里,吃饭是为了享受美食。是一种副产品。我们现在敢不敢说,高考是我们的副产品?让我们学生享受教育。其实让高考成为副产品没有什么难的。让我们的教育堕落为富人教育的时候,你永远想象不到富人坐在海鲜馆里一顿饭花两万元是什么样子。我是山东济宁农村长大的,回家的时候,我的老家的一个老邻居问我:你现在挣四百块钱了。我回答多了点,另一个说,多少也得超过一千了。前一个老邻居吃惊的说:天啊,那么多钱怎么花啊。所以有时候因为我们的见识和视野,决定了我们的固执。所以教育不是为了学会。但是首先必须为了学会。除了学会还为了会学。还要生成创造性的能力,当孩子学会吃饭走路,才意味着妈妈真正的解放,如果孩子一直不会学,就像孩子在二十岁还要妈妈喂一样。所以课堂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能力”

第一部分:何谓高效课堂

不是把“高效”当唯一功利的教育。我觉得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为民族负责的教育。我概括为十个字: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说看到这十个字,你该激动起来,如果激动不起来,说明你的精神生活太贫乏。光有诗人的浪漫不行,教育要回到理性上来,我就用教育学回到理性,高效课堂必须有三个特性:主动性(我把主动性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传统课堂太过被动。);生动性(生动是瞄准了孩子的课堂的精神状态而言的,其实我们的新课改的理念一直在讲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传统课堂的不人道,从来不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我们一味的打压,一味的强迫);生成性(真正的生成是在自然状态,当生命被激发,被点燃之后,才有真正的生成。而传统课堂所谓的预设就像猎人挖一个陷阱而已。)

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使用的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我们老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到底有多大的食量,所以我们采用等量配给,这样造成食量大的吃不饱,食量小的撑的难受。大夫和老师有什么不同,一个大夫每天面对四十个病人。大夫会分成四类,这十个人是头疼的,这十个人是咳嗽的……大幅会给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方,即便这样的大夫是个好大夫,因为十个头疼的还有轻重的,所以我们要求医生望闻问切。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给学生分类,所以都给一个药方,而且这个药方一用就是四十年。首先,我们能不能给“病人“分类。黑板就可以发挥教育的重要功能。所谓超市,教室四面都是黑板。这块黑板是治疗“屁股疼的”,这块黑板是治疗“头疼的”,每个黑板都是诊断病人的。没有黑板就形不成超市,不同的黑板满足了不同个体化的需要,所以说,黑板的作用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精神狂欢”:学习态、生命态、发展态

我常常想,一个老师推开教室门,面无表情,一个个学生满脸悲痛,多么像在殡仪馆啊。那站在那里致悼词的是谁啊。如果你参加过追悼会的话,你应该有这样的感受,你会难过几天,而参加一次婚礼,我们几天都会高兴,我们为什么残忍的让孩子一天参加八次的追悼会呢。我不能接受,一篇篇的报道,哪一个地方有学生跳楼自杀。我有一个建议,如果哪里有学生跳楼自杀,这个校长应该拉出来枪毙。

我在高效课堂22条中写的故事都是真实的。

教学必须想办法,让那些准备跳楼的孩子转身。否则今天的教育就是在要命。什么是课改,改变学习状态就是课改。请你记住这句话。不课改,你的选择有什么。不课改只有死拼时间。有一个孩子写的作业写到了夜里十一点。堤内损失堤为补。因为课堂没效益,所以我们只有拼时间。

我们高效课堂的实验,我要求实验学校必须给我做出一个承诺,必须是“零作业“,高效课堂如果不拼时间就要拼汗水。至今还有那么多的高中,教室的门上贴着那样的字条:怕苦莫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如果哪所学校再说苦学的话,我说你那是原始社会的教育。因为一味的说苦,才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学海无涯苦作舟”。原始教育的标志是“苦学”,原始教育的标志就是每一次考试之后“撕书”。今天的教育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不读书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的人均阅读是一点六本书。传统教育扭曲“理想”,让孩子的理想是当“退休人员”。中国的教育就是在退休的时候才有自我。我们的教育为了实现那点升学率就是牺牲了孩子们的终身,不值得。

小学老师很幸福,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小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升入初中,孩子就变成了“猩猩”。所以教育是一种罪过,中国的教育已经让这个民族到了危险的边缘。今天的老师苦不堪言,像“驴”,要让学生狂欢,首先要让老师狂欢起来,要让老师狂欢,就是要给老师减轻工作量,要给老师精神减压。我以为比考勤更重要的是,改变老师的工作的状态,简称“变态”。你们愿意取消备课吗?你们愿意取消批改作业吗?那就课改。现在我们可以做这样:我们轮着编导学案,教育只有让女老师变得更美丽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教了三年就从如花似玉变成了黄脸婆了。我们再也不能让教师做董存瑞了,最后炸了碉堡也吧自己炸了。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遗憾的是站在讲台上的有52.38的人是神经病。我们五河的老师百分之百的神经病。我所谓的神经病是和我一样有精神信仰的人。遗憾的是有的老师回去后又开始说,有的老师回去又开始反对课改,刚才拍巴掌。很多的固执是因为没有见识,很多人反对,他对教师这个职业已经绝望,他觉得没有幸福与希望,就像长期被老婆打的男人一样,他觉得没有希望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中国儿童的创造力在世界上排位是倒数第五。这个数字深深的刺激了我。我们一直在喊,中国这个民族是充满创造智慧的民族。看了教科文组织的数字,谁还敢说中国这个民族还有创造。不过还有一部分人有创造,这些人就是那些没有上过学的人。你可以思考一下,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呆头呆脑,一定是个博士,一些过得殷实的是没有上过学的。那些三十五岁还没有结婚的女士一定博士后。你说上博士有什么用,连老公都找不到。

中国的任何教育理论如果不能“落地”,就好象是如果猎枪不能打到兔子,就像这个猎枪是装饰用的。就像一个专家在讲座的时候,有孩子家长问,如何让学生爱学习,专家说,对不起,这不是我的研究范畴。

中国的教育患病是:课堂并发症!

做出这个诊断后,我们就知道该如何下药。做这个诊断有多么重要呢。在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头梅花鹿,还有一头长颈鹿,第二天发现长颈鹿还在外面。管理员总是一次次的给笼子里加高。

今天的课堂,就是让“有趣”的事情变得“无聊”课堂才是病根。如果在座的女老师你的爱人是酒鬼,我交给你一个绝招,保证你的先生三天戒酒。你要你的先生坐在你的指定的位置,手背后,按照课堂的方式的来做。你告诉他,你先生说,一直喝五粮液。你给他说,对不起按照课程标准,你必须喝二锅头,对着那个白开水。

课堂的第一个要求:必须让学生舒服。小学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开学前,我们要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训练孩子坐好。孩子到二年级:腰间盘突出。网吧满足了三个需要:我是自由的,满足了我的探究欲,满足了成功的感觉。如果课堂满足这三个要求,课堂会充满魅力。如果让孩子戒网瘾,就按照课堂的方式来让他上网。让他玩你给定的游戏,让他按照你的方式去坐着,让他……

传统课堂已经无聊透顶。必须抓紧改,课改是什么,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我们真的要有一种危机感。今天的初中生,中学的学生有百分之二十一的患有抑郁症。台上站着一批大神经病,台下坐着一批小神经病。高效课堂才是“对症下药”。

我们只是在想,能不能让孩子成为孩子。

真正的高效课堂要完成四个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评的方式、发展的方式;

我们必须完成这样一个蜕变,我们才能化蝶。课改不是课改,而是在改课堂中更深沉的东西。中国的课改已经有八次了,前七次是失败的。没人总结。我总结,在中国只要改良,只有一个命运,那就是灭亡。今天竟然还有人批评我,你们的高效课堂怎么能限制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呢。有的人还说,教育就是让孩子在课堂上讲。课改必须要把“讲”字抠掉。真正的课堂不在于你讲多少时间,而是在于你讲的形式。你只要有“交代”你就是传统课堂。未来用什么来判断什么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只要看看是否有没有“教”。如果师生角色都没有改变,你怎么说是高效课堂呢。课堂上要让孩子不睡觉,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不再讲。我曾经统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讲了八千个字,如果你讲了七千个字,学生只有一千个字。只有你少说,学生才可能多说。有人说,能不能有温和的方式,干嘛那么极端的规定。你早晚要让孩子的手放开,迈开真正的人生第一步。要放就早放。一个好的母亲就是在孩子跌倒的时候,让他自己爬起来。躺在床上永远学不会飞翔。所以改革不是改良,更不是给马车换发动机。我们不要干给马车换发动机的事。即便我这样讲,有的老师还是转不过弯来,这个世界上最难干的事情就是转变一个人的观念。就像不让湖南人吃辣椒,不让山东人吃大葱一样。正因为难,所以才要干。

当然,我也遭到很多人的批评。认为我没有做几天教育,不懂教育。我就打了一个比方:老母猪生了一窝小猪,一辈子也没有成为育儿专家。你以为你干了一辈子教育就是教育专家啊。教育必须完成进化!不要做夹着尾巴的猴子。为什么要完成“进化”?教育部在09年五月份,曾经做了一个抽查。发现课堂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学业成绩就越高。老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支持,学生的学业成绩就越高。所以课改要一改到底,必须今天要推倒重来。如旧城改造一样,不行。如放风筝一样,风筝飞不起来,你累得满头大汗。如果风筝飞起来,就轻松了。

如何实现课改: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1、相信学生是教师“道德”立足点。

传统教育就是不相信学生,因为不相信学生你才会包办。高效课堂还可以换一个词“信任文化”,只有你相信孩子,你才会和他有平等的交流,如果不相信就像你在对儿子训话,而不是对话。有的课堂交流是地主和长工的交流。相信学生就要对儿童:倾听、包容、接纳儿童。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要说“厌学”这个词。请问这个孩子厌倦体育课吗?如果老师必然要说厌学,只能说这个孩子是厌了你的学。换个老师不一样,孩子厌学恰恰暴露了老师的无能。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呼声。教育必须把心放在课堂上,才会有生命存在。老师要记住,当你相信学生,就要记住“有困难”找学生的原则。当这种行为落实在老师的行为中,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责任感,学生就会还给我们的惊喜。

2、解放变得“十万火急”

安徽小岗村,解决了什么问题,告诉了我们解放生产力是第一位。第二个例子是深圳,深圳由一个小渔村成为如此有经济实力的都市。它告诉我们通过改革激活了老百姓的创造力。第三个典型,就是杜郎口。没有好学生没有好师资照样有百分之百的升学率。还有一个典型,就是芙蓉姐姐,如此平庸的姐姐,如果没有这样的手段完成自我的救赎。最多只是在茫茫人海毫无痕迹。我们能不能让每个孩子像芙蓉姐姐一样自信起来,自恋起来。所以芙蓉姐姐不仅应该成为我的偶像也应该成为整个教育的偶像。

如何解放?解放学生的体力,解放智力(要把学生视为教室里的五十个臭皮匠,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我们教室里有一大批的诸葛亮呢),解放观念(再也不要让学生一切依赖老师)。

作为校长,我们要创设一种高效课堂文化。因为没有高效课堂文化就不可能有高效课堂的。让学生走进校园就像公牛看见了红布兴奋起来,请问你们学校有红布吗?我经常批评你一些校长,你们那些学校像学校吗?你的气质在哪里,如果把你的牌子摘掉,都不知道你的学校是学校。学校是育人的场,你的学校在育人吗。你的文化是文化吗?

学校的任何的一个景观,都要画龙点睛的作用。学校的树那叫树吗?如果有一片林子为什么不叫历史名人呢?为什么你把走廊装扮成英语一百句走廊呢?文化无处不在。

夏天阳光底下被晒化的雪糕,我们敢于不敢于就像那块雪糕一样,当学生走近我们就开始融化?我们的校园上空有没有阳光。我们的文化要落在“化”上。高效课堂我们要缔造一种开放文化。当我们孩子走进开放的课堂却要背《三字经》和《论语》。因为三字经和论语是收的文化。收的文化怎么走进开放的课堂。如今一些学校竟然让孩子变换队形去背三字经,当然,背也可以,就是一个校长黔驴技穷的时候可以背。邓小平先生曾经说教育“三个面向”,他是有所指的。他从没有说过“教育要面向孔子”。教育家托夫勒曾经说过“教育必须转移到未来上来”。埃德加说过: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中国教育的希望在未来,而不是坟墓。老师们你想活一百岁吗,要想活一百岁,你每节课都就去放生“活孩子”。所以我把课改叫做“放生”,“放生活孩子”才是真正的功德。放生就是要让鱼回到大海,让鸟回到蓝天。只有让孩子动起来,孩子才是天使。

怎么动?

不仅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要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建议现在的高中的校长星期天的时候你就“退休”,你要敢于提拔你的学生当校长。如果我们每一周任命一个孩子当学校管委会的校长的话,当他们从校长手中接过“聘书”的时候,他会感到神圣,对未来是有多么大的作用。你还要允许他们可以组阁,怎么组阁,你就像评选超女一样。你会发现校园充满感动,充满朝气。你要真正把广播站利用起来,不是只是一个广播员每天读一些文字,而是让每个班轮流做广播站,你还要创办你的校报,让学生当你的主编。动起来就是开放搞活。开放是手段,搞活是目的。我们不是为了开放而开放,而是为了搞活。

现在我请大家去品味一下这句话:老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堂上把学生搞“舒服”。你把学生搞舒服课堂就有救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时候,我往往用这句话回答。

3、利用学生是正视“学生”的价值。

利用学生的利用能不能换成“依赖”,我觉得不行。传统教育从来不去正视学生作为一个资源的存在,我们一直不去研究利用,用这个词提醒一线老师去研究利用的问题。千万不要和儿童的天性作对。利用好学生就会事倍功半,利用不好则反之。什么叫能动,就是凡是让学生动的就要让学生动。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要开眼看世界,要开眼看学生。什么叫学生,就是在“学中生”简称,学生。人之初,性本学。孩子的学习能力总比乌鸦强吧。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一个学习者。比如你们五河话说快了我就听不懂,五河话同样是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但是这里两岁的孩子竟然会比较复杂的的五河话。香港话简直及时“鸟语”,但是香港孩子两岁就会说“鸟语”。中国的孩子的母亲很不幸,从小都是在奶奶的谎言中长大的。小时候面对孩子们那么多的问号,总会回答:你是从树上掉下来的,奶奶是从乌鸦含回来的……

“心狠”些甚至别怕“摔跟头”,学习自行车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吗?没有,能学会是因为摔了几个跟头。任何学习都必须经历失败、反馈、校正、缺一不可。真正的好老师是要敢于让学生经历失败。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是后妈,因为后妈“心狠”。今天的老师要敢于当后妈。

教师握着学生的未来。

4、发展学生是教育的“落脚点”

发展什么?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有什么样的学生才有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民族未来。我们是应试教育培育出来的,但是我们的课堂上有可能坐着未来的主席。让每一个生命怒放,教师就是在学生心灵上写诗的人。我们再也不要看到每一个I生命枯萎凋零。好教育写在脸上,种在心里。走进学校去如果这个老师的脸上荡漾着幸福,那么这个老师可能是刚结婚,或者遇到了一个好校长。我们可以看见校门口进进出出的学生,我们看到每个孩子的脸像盛开的鲜花,这个学校就是好教育。

课堂这个小宇宙也应该有“道”。传统的教育中要求学生围绕老师转,这不是典型的地心说吗?高效课堂要是老师围着学生转,要成为“日心说”

第三部分:构建两个关系

教学关系由“惟教”变为”惟学“,课堂不是像牧师一样在布道。而是一种精神生长的一种活动,课堂应该是学堂不是教堂。

师生关系由“惟师“改变为”惟生“

围绕“两惟”关系建立评价体系。高效课堂是以学评教的系统。传统课堂是那些会表演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什么是好体育老师,能让学生会投篮的老师才是好体育老师。一个体育老师投篮特别准,但是学生不会投篮。这个老师是好老师吗?哑巴能成为好老师吗?在传统课堂上不可能。但是如今在高效课堂上成为好老师会有可能。

老师要做到这样的人:

老师要习惯做哑巴,管好自己的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说多了未必有用。尤其是女老师管好自己嘴,千万别在课堂上唠唠叨叨。有时候会有审美疲劳。

老师要敢于做忍者,要隐忍着,千万别去批评指责或者给学生下定义。我敢说,很多的所谓差生都是我们不负责下的结论毁掉的。你所谓的差生,结果和好学生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玩得很好,甚至比好学生玩的还好。所谓的差生,是你用你的标准来判断的。

老师要做懒汉。有的老师一遇到学生的问题,马上跳出来给学生解决,好的老师敢于让学生自己解决。今天的辛苦,是你们替代包办之果。辛苦之人必然有可恨之处。你累在何处,没有方法你当然累。管理最差的学校,老师整天到晚忙个不停,但是没效益。真正的好老师是袖手旁观的老师。

模式未必最好,但一定“实用”。比如傻瓜相机,就让每一个想过摄影影的人,满足了自己的梦想。傻瓜相机不就是我们说的“教学模式”吗?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让每个老师都上出好课来,但是模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传统课堂就是老师的爬楼梯比赛,比的是脚力如何。但是学校的校长们,能不能考虑不因老师的脚力有差异,而有课堂效益的差异呢?“按电梯”,让每个教师不因有脚力的差异产生效益的差异。按电梯就是“教学模式”。我反对提倡“课堂艺术”,没有技术,哪里的艺术。要生产一个电视机,是一个很具有挑战的工作。为什么农村的女孩子到电视场去打工却可以操作,因为有流水线,因为有程序。要让一个不识字的八十岁的老太太来学会打麻将,按照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我们会开繁体字课,我们还要搞数学课,还要请麻将专家来培训,还要上四年本科。老太太麻将没有学会却死了。想让老太太学会打麻将,就给他找来三个老头,陪着打半天,会了。所以今天的课堂改革,越简单越好,就要形成模式。

模式是机制:规范“教”与“学”。不管你的职称是什么样的,即便你是特级教师,你也没有权力在讲台上讲。只要让学生学会,哪怕你脸上有雀斑,你都是最美丽的老师。有人说,最好的讲座,不是鼓掌,是一言不发。而是听过之后,站起来就走,回去就干。我们要遵守基本的课堂之道。有人说,“教无定法”,我反对。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尤其是小学的,教语文的特级教师,都是东北跳大绳的,简直及时群魔乱舞。不要占用孩子的时间过你的“瘾”。教无定法不是“惟”学。

当然,课改并不排斥教师专业化。哪怕孙海平能让刘翔跑得快,哪怕他是偏瘫都没关系,而传统的课堂就是让老师都成为刘翔。

第四部分:模式下的教学“三段”

我主张“大课堂”。所谓的大课堂就是不是45分钟,而是把课前和课后挂进来。像火车一样,分为三节:课前、课中、课后。课改要求不要给老师增加工作量。如果一种教育是以牺牲老师的时间为代价,一定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什么,传统课堂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用力,连续站了两节课我们的腿都站酸了,站成了胃下垂,站成了腰间盘突出。站得浑身疲惫,你怎么有精力去改作业。我们要求老师把精力放在课前或者课后。就像做菜一样,你如果你不能提前买好菜,采好原料,你怎么能炒出好菜来。你是拿着铲子在空锅里瞎炒。

贯彻其中的是“主体与主导”。如果处理不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就不会有真正的课堂改革。

请问:谁是学习的主人?当回答是“学生”时,那么老师是什么?“老师是仆人”,谁是课堂的主角?当学生是主角的时候,老师是什么?“配角”。什么是主导,就是主要是引导,简称主导。这样理解主导就容易了。把“主体和主导”的问题处理好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教师就会“失位”“错位”,角色就是人格!我反对替代和包办,就是因为替代和包办会替代了学生一切发展的可能和成长。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著名观点就是“用进废退”。就是不发挥功能就没了功能。如我们的脸整天暴露在外面不冷,如果把整天包起来的屁股暴露在外面就会很冷。

有的老师说:“学不会怎么办?”。我不相信,我们要相信,给学生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他们会撬起地球。发挥集体智慧,借助各种资源手段、初期可精讲、后期只“点拨”。方法和荣誉心可以解决孩子不够上心的问题。

“主动”才解决课堂生存的问题。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一样,他没有事先跟妻子学过缝衣服,没有跟母亲学过做饭,但是在环境中他却会了。所有的只是原本就是栖息在枝头,只等着学生去拿过来。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是本拉登,因为他可以让很多的人为了实现某一种理想而失去自己的生命。如果课堂上能让我们的学生有这种肉弹精神。

影响进度怎么办?如果学生都不会,你要进度干什么?如果刀磨快了,不就有了加速度吗?

教师怎么做才是主导?四个字——师退生进!师退:放手、放权、放心!生进:话语、选择、评价三权交给学生。点拨:引导、诱导、疏导、劝导、拒绝教导。课堂好不好谁说的算?学生!我们的课堂评价最好的评委是学生。

主导课前:编好导学案。导学案就是让孩子扶着站起来的那面“墙”。首先是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自己要学什么。

主导课后:让学生通过自查的方式选择“加餐”。可以给课代表提出一些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如果达标测评,过关率低于百分之八十,你的课代表就下课。所以这个课代表不下课就会想办法。老师要去研究怎样利用学生调动学生的能力。

主导课中:四个“主”垂帘听政。四主: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怎么垂帘听政?课堂的前段抓预习。大家千万不要把预习理解为咱们原来的自学十分钟。连要求都没有,我们自学什么。预习有三个要求:首先围绕导学案自学,其次要自己能解决百分之五十的问题;最后要找出自己不会的问题。预习展示反馈都是手段。注重课堂的流程,不可能把手段当目的。我们是要用望远镜仰望星空。

“大”与“小”的展示。小展示就是“同步展示”,在学生进行“小展示”的时候,教师是在做调查,发现学生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大展示”,如果老师经过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展示的都对,还需要“大展示”吗,课堂的一切决策,都取决与学情。展示要选择共性的问题,展示要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性。必须有现场的互动,其次展示要注重生成的价值性。漫无

边际的展示不可以。老师一直要扮演的是教练员,不能下场踢球。一切为了展示而展示是不对的。

“问题主线” 围绕对“活动主轴”怎么理解。小组就是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就是没有围墙的小班化。“1:6”教学法,就是一个老师只要解决六个组长的问题,六个组长解决本组六个同学的问题就可以了。能教会50名的学生不是第一名,而是49名。要想学生学得好,就把同等水平的学生结对子,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教室与小组是什么关系?可以到麻将馆去学习学习。学习就是打麻将。学习小组和学习小组之间是什么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老师能不能站在讲台上说,都出“东风”都出“几条”,这叫打满将吗?要保持小组的相对独立。要让每个小组独立运转。

第五部分:五步模式

五步模式:自学——对学、群学——小展示——大展示——整理学案、纠错本、达标测评。

五步三查有什么要求?

第一步:要求学案自学,找出学习困惑,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

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小展示”

第四步:“老师根据小展示中的问题,归类共性问题,进行”全班大展示“

第五步:学生归位、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教师利用对子“三查“对子测评。

学生在五步过程中,把不会的东西学了七遍。如果一个问题学了七遍怎么不会呢?

自学环节需要多长时间?没有强性的时间追求。要根据实际需要,任何学习都是自学。都是一个培养自学能力,乃至于让学生完全独立自学的目的。学生的一切终极的目的就是自学。自学能力恰是终身能力,恰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我们的孩子会学习了,一切还会依赖老师吗?还会依赖老师的专业化吗?刘良华教授说:自学是让孩子在学校不掉队的唯一的可靠方法。知识本身不重要,只要获得了学习能力,什么知识都能获得。教书没有那么复杂。蔡元培说,教师最重要的是激情。教师要有三个素养:人格、激情、专业化!(教师的人格比专业化更重要,我以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学的书是《西游记》,唐僧是老师,三个徒弟是学生,它告诉我们学生与生俱来的能力。真正的能力不是学生教给他的。老师带给学生真正的影响是什么?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就是要带给他信念,那就是“一心向西”。如果一个老师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么“猪”和 ”猴子“都能成佛。我们当老师的就是给孩子们一种信念。最好的班主任就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他可以让他的不对嗷嗷叫。真正的好老师不是冲锋在前的人,而是让所有的人都冲锋在前的人。老师要掌握三种技能。”驾车要领。教书和开汽车一样的,我们不要把老师培养成修理工而是驾驶员。方向盘(导学案)、点火(激励)、换档(评价)、刹车(测评)。课堂的奥妙就在其中。就这么简单。

“三评一控”的操作方法。评课三看:小组三度(高度、温度、展示三评。怎么控,就是把学习的过程全部交给学生、教师主导课堂的效能。教师承担追踪课堂效能的作用。

1、学生的产品是课堂。老师们每天在生产在课堂。重视产品的质量,前提是重视生产工艺和流程。按照我的流程来,当然也可以按照你的来,如果你的流程比我的好。

2、以学生为本。我们办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学生满意的教育。得学生者得天下。

4、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素质”就是坚定不移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让学生手中有“剑”,就是让学生毕业之后,有终身带的走的东西“能力”。

5、基础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敢于质疑今天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差距体现在“质”上。我们要把无用的,乃至视为“营养”的垃圾去掉,要让孩子学有营养的知识。

6、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反对知识本位,要敢于让课堂长出羽毛来,让孩子飞翔的羽毛。

7、教师干什么。教师是给学生穿鞋子的人。真正的好老师是给每一双脚找到一双最适合他的鞋子。

8、教学是什么?A、建房子。教学就是在建造一所房子,我们要知道每一个知识的点在哪里。高考其实就是考的是怎么把馒头吐出来拼成一个整馒头。我们教和考是矛盾的。B、应用。如果只会读书不会应用就是“驴”,知识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上。中国的教育恰恰不是重视应用。出现了教中医的不会看病,教经济学不懂经济……中国的教育病态太多。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业率很低,因为社会知道要你没用,还需要岗前培训。今天我们中国的师大,那些教育学和逻辑学都是八十年代的教材啊。

9、学习是什么?A、玩游戏。学习不是任务。不能用我们的经验剥夺儿童的经历。要让儿童乐在其中,最好的方法是玩游戏。用儿童的方式孩子就会幸福。B、合作。兵教兵,就是让每个孩子成为别人成长的资源,成为自己进步的资源。

第七部分:如何学习杜郎口

杜郎口:中国的阿博茨霍尔姆。不解决农村的教育这个民族永远没有希望。而我们现在对农村的教育像对待后娘的孩子。杜郎口,一所颠覆当下教育的农村学校。当年的杜郎口让我一下觉得找到了希望。杜郎口是一所没好的师资,没有灵魂的机制和体制的学校。杜郎口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好的师资照样可以教出好学生。当我对重点中学极度绝望的时候,我把希望放在了农村的教育上。六无的杜郎口培养出了四无学生,没有厌学的学生,没有学困生、没有辍学的学生,没有早恋的学生。

我们学习杜郎口,乃至学习高效课堂,其实就是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学会超越他。典型是兖州一中;典型之二是昌乐二中。最好的学习是“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就是临帖,临帖——入贴——破帖。

高效课堂需要做的是研究课改怎么改好。

对高效课堂的总结性阐释

只是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学会,会学,学乐,创学

……

我喜欢的两句话,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向着特定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艾默生

成功意味着什么,坚持就是一切。

第五篇:朱晴方新闻讲座

新闻写作常识漫谈

主讲:朱晴方

2011.12.15

漫谈四个方面的课题:一是《石柱报》的风格特点;二是怎样写好写活新闻;三是新闻的创新;四是怎样提高上稿率。

第一个课题:《石柱报》的风格特点

一,《石柱报》值得肯定的地方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基本上未出现什么失误;文字方面也还四平八稳,也未出现什么“笑人齿缺”的遗憾。“文化”题材做得较好,有一定可读性。总之,让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可以放心。

二,《石柱报》需要编采人员和通讯员共同改进的地方

其一,要改变新闻性不够、简报性过强的习惯模式。

作为地方党报,机关简报化倾向,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一是要适度,二是要定准位。因为,报纸毕竟是新闻纸,而不是机关公文或机关简报。报纸有报纸的规矩,有自己的讲究,不能把它与机关公文或简报混为一谈。《石柱报》要改变整体格调基本上是“简报”的习惯做法,注重新闻性,增强可读性。

在新闻题材的选取上——既要注重政治、经济,也要注重民生、服务; 在文章标题的制作上——待后面详述; 在文章的具体写作上——待后面详述; 在版式的安排设计上——待后面详述。其二,要改变标题就事论事甚至标语口号式的习惯,突出亮点看点,注重文采韵味。

思维简单化,就事论事的标题必须改。比如:2011年10月18日2版头条文章《税正宽莅石调研新农村建设》,3版文章《场镇居民李钰进山种菜记》;11月22日2版文章《我县辣椒除草微膜试验喜获成功》„„

标语式口号式标题最好不出现。例子随处可见……

领导做标题以及套语最好控制一下。

领导做标题的不必举例;基本上早被新闻媒体淘汰的常见套语,诸如:喜获成功,效果显著„„最好杜绝。

其三,改变文章写作就事论事思维,要突出“新闻眼”;导语要多“导”。

像如下这样就事论事的、工作类新闻的现象,最好少一些。比如:2011年11月1日2版,11月4日4版„„

导语习惯于平铺直叙,满足于将事情叙述清楚即 可的现象,最好改变一下。

例子随处可见……

新闻体裁应该多样化,以消息为主,通讯、综述之类深度文章也不可缺少。

第二个课题:怎样写好写活新闻

其一,要掌握新闻的基本写法。消息——

要写好,一般要熟悉它的结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

标题——要抓住要害,要简洁明快,要新奇诱人。我在审读《南川日报》发现,该报有不少标题制作得相当好,令人眼睛为之一亮。请看3月30日头版倒头条,文章报道3位农民大棚种菜的事,其标题是:“铿锵三人种菜行”;4月1日头版头条文章报道“南川最大移民小区将落成”,其主标题是:“享受‘城里人’生活”;4月6日头版头条文章报道“全区通乡、通村路网建设工作纪实”,其主标题是:“条条幸福路 通达百姓家”;4月7日头版头条文章报道“农机耕作”的事,其主标题是:“农田里的‘钢铁’革命”;等等。

《云阳报》也如此。8月25日2版有这样的标题:秸秆变宝

村民“捡钱”。文章说的是凤鸣镇村民把过 去当柴烧或烂掉的玉米秸秆卖作现钱,仅此一项,今年就收入36万元。“捡钱”即“新闻眼”,形象生动。8月30日6版有这样的标题:金银村名副其实遍地生金。文章说的是该村种植金银花3000亩,使荒山荒坡变成“金土地”。标题巧妙地利用村名找准了“新闻眼”。

导语——要画龙点睛,要突出最本质的东西,要引人入胜(比如鲜活),要短小精炼。仅举《石柱报》2011年10月21日头版几篇文章„„

背景——要紧扣主体服务主体,要简短明了,不能喧宾夺主。(例子同上)

主体——是导语的延伸,是导语的详细化、具体化,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结尾——水到渠成,要言不烦,或号召式,或展望式,或期望式,但不可画蛇添足。有时可以不要。

通讯,一般掌握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调查报告)、概貌通讯(风物通讯)。

人物通讯——

标题要稍微区别于消息,即短小、含蓄、文采一些,虽不一定是要害,但不得远离话题,有的过于笼统、含蓄的,就用副标题来明显化、具体化。

总标题下一般设立若干小标题。人物通讯的题材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方位写,一类是就某一方面写。但不论哪类,都只有一个主题。

总的写作要求是:提炼素材,分门别类;人不离事,以事实来写人;有故事,有情节,抓住细节;文笔适当优美、流畅、感人一点。

例见《云阳报》2011.6.18.4版《吝啬父亲 舍得书记》……

最著名的人物通讯是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的将其归类为“报告文学”)。

事件通讯——

题材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个事件的通讯,一类是复杂事件的通讯。

既然名曰事件通讯,那就得要有故事情节,就得写出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尾;复杂事件,还得提炼、归纳,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完整的故事情节。

注意抓取细节。

事不离人,要注意主要人物的言行及内心。(例子见《重庆晚报》11.8.10.17《人飞回重庆 行李还在拉萨 母子半夜没钥匙进不到屋》。提醒的是,该文写作介于通讯和消息之间,故而标题是消息形式,而不是通讯形式。)复杂事件的通讯,最著名的是穆青等人写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工作通讯——

调查报告基本上就是工作通讯。要说区别,恐怕在于工作通讯可以写的活跃一点,而调查报告则相对平实、呆板一点。

题材内容是以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工作为主。对于素材,要提炼,要归类;围绕主题,可分若干方面来写,即设立几个小标题来写,每一个小标题就是一个方面。

具体写工作做法,以及成效。所涉及的人和事不一定细写,基本上是概述语言;如果篇幅容许,在适当的地方可以考虑一点细节。

(例子见《人民日报》11.8.10.20《一所乡镇卫生院的“重生”》。)

概貌通讯——

又称风物通讯。概貌、风物,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貌”,就是要写出一个地方一个地区的崭新风貌。——这就是说的题材内容。

文章的写法介于调查报告与写实散文之间,因而结构安排,类似调查报告;语言表达,类似散文,多描写,有议论,行文较为活泼。(例子见《重庆日报》2010年月日云阳专版《云阳:一座靓丽的生态绿城》。)

言论——

对于报纸来说,言论是旗帜。一般在适当的时候出现。

言论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一般的小评论。报纸的言论基本上是一事一议,篇幅比较短小。言论的标题设置,不外两类,一类是论题,一类是论点。

言论的结构,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文章开头一段,要么是论题,要么是论点。

分析问题:围绕论点讲述理由。一般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谈。要有理有据,要言之成理。不要偏颇,更不要偏激。

解决问题:就是结尾。水到渠成,不能画蛇添足。一般或劝勉,或展望,或正告,或期望,三言两语,不可太长

例见《长寿日报》2011.8.12《勿让农村成为“假货”市场》……

第三个课题:新闻贵在创新。

新闻贵在“新”,而“新”,就在于创新,不囿于传统成规。

如何创新?综观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做法,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借鉴——

其一,新闻散文化

散文手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泼,就是文采斐然,因而可读性强。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记者穆青就明确提出要“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1982年初,穆青同志再一次提及新闻散文化问题。

新闻借鉴散文手法,从哪些方面借鉴? 无论是新闻标题、导语,还是主体与结尾,甚至整个结构安排,都可运用散文式的手法。例如《送油路上》——

标题本身就是散文手法。看导语——

(作者谭 勇 刘积军)2月3日,我们接到湖南郴州石油公司任务,押运一辆配送车前往京珠高速公 路耒宜服务区段,为正在那里工作的铲车加油。进入高速公路,眼前的情况让人目瞪口呆:一望无际白茫茫的一片,雪很大,冰很厚。南下的道路已经封闭,车子全停下来,像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长的龙,在白茫茫的天空下若隐若现。北上的道路尚可行走,我们就逆行而下。

看结尾——

卸完油后,已是深夜11点多钟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那些铲车司机,那些正活跃在抗冰救灾第一线的指挥者、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电力工人,还有那些已经在路上滞留了多日的旅客们,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呢?(2008年2月25日《中国石化报》)

又如新华社记者郭春玲写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

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已汗未消。”悬挂在追悼 10 大会会场的这幅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

再看2010年初我给云阳县写的专版文章:《云阳:一座靓丽的生态绿城》

„„ „„

需要提醒的是,新闻散文化,只能是新闻嫁接散文的活泼手法,不等于就不要新闻自身的规律与基本要素。因为,散文属于文学范畴,可以虚构;而新闻是不可以虚构的。

其二,新闻故事化

我们中国的传统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所以一直经久不衰。而意识流小说,为何不受人喜欢,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离奇的故事情节。

西方的新闻,非常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故事化。而故事,就包含有情节,就具体形象,就能吸引人。

最近若干年来,我们中国的新闻界有识之士,也开始尝试着用讲故事的手法来写新闻。我们中国的新 闻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之所以脍炙人口,就是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的。

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这样阐解新闻故事化:“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故事。”

请看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历史在我们眼前爆炸了》的一段文字——

这是一个十分迷人的阳光和煦的中午,我们随着肯尼迪总统的车队穿过达拉斯市的繁华市区。车队从商业中心驶出后,就走上了一条漂亮的公路,这条公路蜿蜒地穿过一个像是公园的地方……突然,我们听到三声巨响,声音听起来十分凄厉。第一声像是爆竹声。但是,第二声和第三声毫无疑问就是枪声。大概距我们约150或200码前面的总统专车立即摇晃起来。我们看见装有透明防弹罩的总统专车后的特工人员乱成一团……

全文6000余字,用故事化的叙述向读者讲述了国际上最重大的新闻——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的全过程。故事惊心动魄,悬念叠生,令人难忘。当然,新闻故事化,一般说来,适用于稍微长一点的文章,但千字文甚或几百字的新闻也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故事手法,比如对话呀,叙述精彩的过程呀,等等。请看美国记者在几十年前写的两则消息导语。其一——

一个戴假面具的男人今天刺死了一个14岁的女孩。当时,她正和一个朋友在林肯公园散步。

受害者是凯瑟〃皮珀,约翰〃H〃皮珀的女儿,住在谢温东街1268号,她的父亲是一名会计。

其二——

美联社英国惠特彻奇电—— 地点:希罗普郡的一处公园。时间:午夜。

退休的悲剧演员弗兰克〃罗林斯〃格罗科特在一所避暑别墅里躺着看书,这所别墅是完全仿照安妮〃哈撒韦的小型别墅设计的。

进来了一个小偷。…… 故事性相当强,甚至像舞台剧本写法,别开生面。又如《云阳报》2011.9.17《女婿栽梨树 岳父连根拔》,就是明显的故事新闻;《重庆电力报》2009.12.28《一袋花生》……

其三,新闻特写化

新闻特写,抓的是故事,抓的是细节,抓的是现场感,而故事、细节最能吊人胃口,而现场又能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请看美国人写的人物特写——

棕熊路易猛地一拳,几乎把手持凶器的抢劫犯的脑袋搬了家。这个抢劫犯竟然到钻石酒店这个安全的地界干起他的行当来了。

十五年来,路易——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是什么——就靠着他这个火腿大的铁拳在伊斯门大街和麦克米伦大街的拐角处——这家酒店维持秩序。虽然地处本市最乱的地带,但它却是一个中立的避风港。

很显然,这个年轻的抢劫犯干这一行还是个新手。当他在一间背静的小屋子里慢慢凑近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商人时,路易斜着眼在盯着他。

当这个家伙放心大胆地伸手去掏醉汉的钱包时,路易一下子跳过柜台,像一只棕熊保护自己的熊崽似地窜了过去。

抢劫犯掏出一把刀子,路易举起胳臂一搪,只听得“咚”的一声,那家伙便撞到了墙上。这一下不仅碰掉了墙皮,而且骨头也可能被撞断了几根。

路易懒得叫警察来,他只是把这个失去知觉的家伙提起来扔到胡同里作罢。

我们再来看一篇事件性的新闻特写,其开头写的是——

五岁的约尼〃史蒂文斯站在他母亲身旁,呜咽着。他一只手抓着一个用碎布做的玩具熊,另一只手在揉着眼睛。他不能相信,眼前的这一片瓦砾堆,刚才还是他的世界的中心——他的家。

在这方面,我们国内也有这样的特写,虽然不多,但也生动感人。

请看《人民日报》2005.5.19《台湾水果 榕城热卖》;《江北报》2011年8月9日“社会〃民生”版中的摄影图片的文字报道,就是比较鲜活的特写。第四个课题:怎样提高上稿率

其一,要“厚积薄发” 要多读,多看,多思。

多读,即多读新闻理论书籍,多读新闻范文;多读语言文字类书籍,打牢基础;多读文学类书籍或文章,尤其要多读经典文章。

如果书读少了,知识积累不厚,文章无法写好写活不说,更要命的是会闹笑话的。比如“莲叶禾田田”,公诸于世,张王李姓前三甲,度(渡)难关,葫(胡)豆,蕃(番)茄,家俱(具),爬(跋)山涉水,熊嘎(家)婆,拽(跩)得很,美仑(轮)美奂,“现描”手法,“枇杷节将粉墨登场”……

多看,即不仅要多看书多看报,而且要多观察生活,多发现新闻。

多思,即多思考一些新奇性的问题,多思考一些独特性的问题,多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是不要就事论事,不做表面文章。

其二,要摸准媒体口味

一是要掌握媒体特性,诸如版面、栏目、文章大小、文字风格等,然后针对性采写文章;再是文章已经写好了,投给哪家媒体,必须找准媒体的“口味”后才投送。其三,要随时注重社会时事背景

新闻也罢,言论也罢,杂文甚至散文之类也罢,媒体一般欢迎的都是与社会时事紧密相关的话题,因此,任何题材,都尽可能从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来找寻,都尽可能围绕当前社会时事来思考问题。比如,当前是换届,年末岁尾,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社会呼唤社会公德、美德„„

其四,要勤写、善写。

所谓勤写,就是要有量的积累,不要怕失败,不要期望百分之百刊登。

所谓善写,就是要写出精品、好稿子;就是要多方出击,即既要写消息,还要写通讯、言论,有时不妨写点散文、杂文、诗歌什么的。

善写,最好还要思考一个新奇的标题,首先打动编辑的眼球;消息最好还要有一个吸引编辑眼球的导语,即把文章开头写好。

其五,要有事业心,有目标,持之以恒。(写作发表文章的好处……)

下载朱炳寅讲座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炳寅讲座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朱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走向“三心”的教师素养 ————学习朱德全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以前谈教师素养,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那是一种表达性素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素养是一种实践性素养;从哲学的......

    听李炳亭高效课堂讲座心得体会

    听李炳亭高效课堂讲座心得体会 4月10日中国教师报李炳亭主任莅临兴隆剧场为我们做有关高效课堂的讲座,李炳亭主任用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具体实例和浅显易懂的诸多比......

    听朱永安书法讲座有感

    听朱永安书法讲座有感 2010-5-12 5月7日下午,我们在多功能教室听了书法家朱永安的书法讲座。这次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觉收获很多,主要有: 一、对颜体字的风格特点以及......

    郑炳洪成长总结

    樟洋南方之星幼儿园 学期个人成长总结 总结人:郑炳洪 时间是一位永不知疲倦的老人,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忙碌而又愉快。在各位领导老师的关心......

    郑炳洪班务总结

    樟洋南方之星幼儿园 班务总结 总结人:郑炳洪时间总是匆匆,让我来不及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如今静静地回忆这一年来工作中的点滴,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三百多......

    郑炳洪家委会总结

    樟洋南方之星幼儿园 家委会工作总结 总结人:郑炳洪 时间老人总是悄无声息的从我们身边走过,孩子们已经在幼儿园度过了一学期的时光,我们也经历了探索的一学期。现将大23班家委......

    减负总结---李炳珍

    小学生减负工作总结 针对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危害性与如何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完全不存在。在“减......

    2012年终个人总结(朱)

    个人总结 2012年3月6日我来到克拉玛依亚光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2012年3月16日借调到劳务管理部们任职,担任行政类、证照办理、劳动合同签订及劳动合同备案的工作,至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