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黄河同行:关于万里长城的走向[推荐]
与黄河同行:关于万里长城的走向
长城的走向,黄河的走向和大禹理水路线及其工程走向是一致的也许,在人们以往研究长城的过程中,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长城的某一个局部了。
这也难怪,任何一个局部的长城,对某一个个体生命来说,都够宏伟和漫长的了。
长城的基本定向是从昆仑山下的黄河源头开始,尽管纵横交错,但是一直与黄河结伴而行,直至东向入海。
这个走向也是黄河的走向。
这个走向还是大禹理水的路线。《尚书?禹贡》篇,大禹在自述其理水行程时,就曾经说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大禹不仅仅是简单地走过而已,这也是大禹理水工程的所在。
这样,我们面前就出现了长城的走向、黄河的走向和大禹理水路线及其工程走向相一致的事实。
这不仅仅只是巧合。
长城的基本走向常常同国家边界并不相符
在认定长城的基本走向与大禹理水的路线及工程走向一致不仅仅是巧合的时候,我们发现,长城的基本走向与国家边界不相符的事实。
在以往论说长城的时候,多年来还存在着一个忌讳,这就是长城是某个时期的国家边界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长城都是国家的边界。
比如,战国时期齐国境内的长城,就不是边界。
战国期间修建的长城很多不是以边界来修筑的,而是“依古迹而建”,这个“古迹”,就是鲧禹治水留下的堤防和壕堑。
这个基础构成了长城的基本走向。
大禹理水,人们熟知的办法是“疏导”。大禹治水时的“疏导”是需要相应的手段的,大概不外乎是两种:一是决渠流通,达到疏通的目的;一是堤防拦截,达到指定流向的目的。“疏导”不仅仅是将黄河导入大海,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将河流导入黄河的现象。想一想,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将支流导入主流,之后再将主流导入海。
如果推断不错的话,这就与我们考察中发现一些长城(堤防)蜿蜒入黄河相符了。这样就留下了以黄河走向为主干、鱼刺状分布的基本图形,这个图形也描画出长城的基本走向和分布。
但是,长城的局部位置确实是某段历史时期的边界,这也是事实。
长城位置确是边界的事实,基本上是发生在战国以后。这时,长城确实作为军事上的防御工事。
这里原来是海洋,是大水的所在大量资料表明,现在大西北的沙漠,在大禹治水之前,也就是大洪水时代,都是海洋,现在的青藏高原是在那个时候逐渐隆起的,而大禹治水的浩大工程就是“导水”从西域起导向东方的海洋。这期间,就留下了治水工程的遗址一堤防,也就是后来的长城。
在西部高原的汽车公路沿线上,可以看见许多处因为新修公路而劈山留下的断层。在这些断层处,可以看见很厚的鹅卵石积层,最厚的地方有两三米厚。这些鹅卵石积层,说明了在若干年前,现在这些高高的山顶还是河床。在西部的山上,很可能见不到一棵树或一片草,但是,满山的卵石绝对会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许是见惯不怪,对这满山的卵石和山上的鹅卵石积层,我们很少深究过,其实,用不着深究,事情的真相就很清楚了:远古的传说并非虚构,青藏高原,乃至西部,曾经是洪水泛滥的地方。
翻开新石器时期的地图,可以清楚地看见最早的“长城”是沿着沙漠边上修建过来的。很难想像敌人会越过干旱的沙漠来进犯。但如果现在沙漠的地方,原来曾经是大水的所在,那么这问题就变得容易理解了,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原来的地质构造,那蜿蜒在沙漠边缘的长城不是为了抵御外敌,而不过是挡水的堤防。
三件和大洪水相关的事情
沙漠是与大洪水有着直接关系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沙漠最早是洪水或江河湖海的所在地。
梁启超曾经对大洪水有过考究,他还认为,与大洪水有直接关联的事情有三件:
其一,为洪水与前此文明之关系,吾窃疑炎黄时代之文物,已颇可观,百家所纪,非尽铺张,特经兹劫,荡然无遗,致虞夏以还,重劳缔造。其二,以避水故,四方诸侯,咸集高原,其于华夏民族之完成,社会组织之变化,不无影响。其三,则洪水与沙漠之关系及与后此河患之关系也。
按照梁先生的说法,在洪水之前,曾存在着文明时期,是大洪水造成了文明的断裂:在大洪水之后,形成的华夏民族及社会的建立;而这沙漠与大洪水是有关的。
长城恰恰从黄河的源头起始,一直伸延到黄河的入海口为终点
战国以前的长城,大都与黄河或黄河支流相傍。
可是,即或是战国以前的长城,与我们今天的黄河或黄河支流也不是相近相邻,有些地方的长城甚至还离黄河很远。这又是为什么呢?
古人曾记载黄河九改河道,但确切的改变河道的方向和位置却无法指认。或许、战国以前的长城旧址,能帮助我们揭开谜底。这就是说,有些长城并不与现今的黄河相傍,但很可能是黄河故道的所在。
尽管黄河多次改道,但是有一点是从未改变的。这就是黄河东流的方向。而长城的走向也恰恰符合这个走向,它从黄河的源头起始、一直伸延到黄河的入海口为终点。这种相同一致的走向不会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面对这样的走向,排除巧合之后能够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长城是沿黄河而建。
即或是有的地方与黄河相去甚远,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战国以后长城确实演变成以军事防御为主要目的了,这就是说,有些长城修建在边界上,与黄河或其支流相去甚远;二是黄河九改河道,现在的黄河不一定是某一时期的旧址。
即或有了这两种原因,但长城的基本走向和位置还是一直与黄河相伴而行的。
黄河源头与长城起点
我们不妨追溯―下先人们探询河源的历史。
传说大禹时期成书的《山海经》,是最早记载黄河源头的著作。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
昆仑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其东北隅以行其北……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积石山又称玛积雪山,在青海东南部,延伸至甘肃南部边境,为昆仑山脉中支。主峰名叫琦玛卿岗日,海拔6282公尺,终年积雪。积石山由红砂岩构成,红岩嶙嶙,巍峨壮观。黄河绕积石山东南流,流出青海进入四川、受到岷山阻挡,激流折转、猛然折向西北流去,穿过积石山与西倾山之间的甘肃玛曲县,流返青海,形成一个大曲折,这一段河道就是“九曲黄河”的第一曲。
人们一直都认为“河出昆仑”。这里所说的昆仑,虽有不同理解,但多数学者认为昆仑即是指现今的昆仑山或葱岭一带。根据这个记载,则可以认定河源在昆仑山或葱岭,出口在青海积石山。这个说法后来经《史记》、《汉书》和《水经注》的肯定和重述,成为了传统的河源说。
可以查证的最早查访黄河源头的年代和人,是在公元115年,寻访者为汉代的张骞。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后回到当时的首都长安,向汉武帝报告说,他到达了黄河源头昆仑山。后人因为后来见到的黄河源头不是在昆仑山下,而有否定张骞到过黄河源头的说法。这里姑且
存疑,先记录在案。
到了唐代,关于黄河源头的问题就有了新的说法。贞观九年,唐李靖、李道宗等统兵至吐谷浑(现今青海)境内,“次星宿川,过柏海上,望积石山,观河源”。这里的星宿川,即是星宿海。照此说法,星宿海是黄河的源头。
唐长庆二年,唐穆宗派刘元鼎出使吐蕃并探河源。刘元鼎回来说:“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夏秋乃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日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这个说法有别于传统说法,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
此后,直到1280年,元朝占领了中原,雄心勃勃的元世祖忽必烈对探寻黄河的源头感兴趣,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忽必烈说:“从大禹治水以来,汉朝唐朝都没有查清黄河的源头,现在我要一直查到黄河发源的地方,在那里建一座城,供吐蕃商人与内地做买卖,并在那里设立转运站,将贡品和物资通过水运到达首都。”忽必烈特派都实为招讨使,专门查访黄河的源头。
这次考察进行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来他专门将这次考察结果写成《河源记》,收入《元史地理志》。当时考察的结果确定了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为黄河的正源。
到了明朝,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派僧人宗勒往西域求经,归途中经过河源,作《望河源》诗,诗序中说:“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其山西南所出三水则流入耗牛河,东北三水是为河源。”此又成一说。
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又提出黄河源于昆仑和葱岭,青海河源为黄河重源的说法。康熙四十三年,当时的大臣拉锡和舒兰二人奉命探寻河源,至星宿海而返,著有《河源记》,乾隆时,又派阿弥达等再次察访河源,这次到了星宿海西三百余里处,到达巴颜喀拉山北麓,再次认定黄河的源头是“星宿海”。
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也组织了一次探寻黄河源头的活动这次的探寻结果认定黄河源不是一处,而是三处,分别在扎曲、约古宗列渠和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我们了解了以上的探讨河源的历史,可以看到,尽管多次考察,也没有确定河源究竟是哪里,所以,在历史上,“河源不定”成了一桩悬案。对“河源不定”的说法,古人曾做过解释,认为河源所出异同,是因为“世殊代易,名地亦异,终莫能有究之者”。毕竟,地理地势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的变化。自大洪水之后,河水的消减也使得河源萎缩。历朝历代所探寻的河源不尽相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探寻河源与长城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尽管河源不定,但是不离昆仑山确是无疑的了。而长城起自昆仑山下,黄河的源头处也是长城的起点,这一点绝不是巧合,而且这也是长城一直与黄河相伴而行的初始起点,这对我们求证长城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黄河,是古黄河。
历史上记载,黄河九改河道,其所流经的地域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不能按照现在的黄河流域来考证黄河与长城的关系。
但是,古代的黄河,也并非一个模式,随着时间、年代的不同,黄河的位置和流经地域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又无法考究,某段长城修筑的确切时间,这段时间黄河的确切位置和流经地域。
我们现在能做到的事情,只有两个,一是在认知上,确定古黄河不是现今的黄河,所以,考证时要有时空概念,不拘泥于用现今对黄河的认知来求证;一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查证一些古黄河的流经地域。
我手边有西晋文学家成公绥的《黄河赋》,其简洁地描述了黄河的流经地域,要比《水经注》简洁许多。据此,我们起码对晋以前的黄河流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把握:
览百川之宏壮兮,莫尚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油而扬波。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穹苍。贯中夏之畿甸兮,经朔北之遐荒。历二周之而画疆。殷徒涉而永固,卫迁济而逐强。赵决流而却魏,赢引沟而灭梁。思先哲之攸叹,何水德之难量。
长城从黄河的源头一昆仑山下起,到黄河的入海处止,这样的走向和位置,事实上,历史的任何朝代都没有在这样的长度和位置上确定边界线。因此说,以此为边塞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
最初的长城就是堤防,或者说是在堤防的基础上修筑的在求证长城的过程中,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堤防是不是最初的长城?
它是。从功能上说,堤防与长城都有同样的防御和阻拦功能,按《竹书纪年》记载,战国时期“齐筑防以为长城”,事实已经将同一个建筑既作堤防又作长城了。“堤防”在古时又作“提防”,这或许是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水患和敌患都是在提防之内吧。再者,事实上,最初的长城就是堤防,或者说是在堤防的基础上修筑的。这样的事实在战国修筑的长城中几乎都是如此。
堤防改为军事用途后,即为长城,在最先称为长城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长城基本上是堤防,或者是在堤防基础上修建的长城。例如秦长城,这里所说的秦长城不是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而是战国时期秦厉共公和秦简公先后在黄河和洛水西岸修筑的长城,史称“堑洛长城”。《史记?秦本纪》载: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堑河旁。又载:简公六年(前409年),堑洛,城重泉。堑是长城的别称。堑洛长城就是利用堤岸和岸边的山崖改修而成。
又如齐长城,除了我们前面引用过的《竹书纪年》所载的“齐筑防以为长城”外,齐长城是利川济水的堤防与山脉再筑墙连接而成长城。再如楚长城,据专家考证,春秋时期楚国从今河南省鲁山西南鲁阳关起,向东再折向东南,利用河堤、山岭和筑墙,连成长城。
从我们能够了解到的一些战国长城的情况看,长城是以堤防为主体的,后来因为实际需要,比如长度和位置的需要,做了一些连接和伸延,这也是长城“拐点”的开始,也是“拐点”发生的原因。
一个佐证:秦坏堤防
战国时期,堤防的军事功能被认定,并得到应用,这是成为长城“拐点”的主要原因。
这个说法,我们还可以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堤防的处理上得到佐证。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消除战争隐患,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收缴天下兵器,毁铸铜人。其中还有一个与我们探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举动,这就是“堕坏城郭,决通堤防”。《史记》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其辞曰: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徭,天下咸抚”类似的刻辞,还见于秦始皇巡游其他地方时留下的碑文。
为什么秦始皇要“堕坏城郭,决通堤防”呢?其原因很简单,这就是城郭与堤防的存在、都构成了险阻,有可能成为反叛者进行军事斗争的依托,所以,收缴兵器、堕坏城郭和决通堤防,成为秦始皇巩固自己战争成果的措施。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来,堤防在战国
期间,其军事用途已经十分明显了。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了解到,秦始皇在连接和修筑战国长城的同时,也毁坏相当数量的城郭和堤防,其数量和规模恐怕不会比万里长城的少和小,只是毁迹不在,鲜为人知而已。
长城作为纯粹的战争防御工事自何日起
钱穆曾有过这样的说法:耕稼民族的筑城有两种用意:一是防游牧人的掠夺,而另一是防水灾。城与堤本来是同一的东西,从防御寇盗说就叫城;从防御水患说就叫做堤。
这个说法的总体意思不错,但是顺序错了。应该是先是防范水患的,后来成为防御敌寇的。
这个转变是在春秋战国时开始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堤防的用途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人们已经将堤防和长城的功能同等看待了。我们可以在典籍里找到支持这种观点的记载。
《竹书纪年》记载:“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这里的“筑防”,可以肯定是筑堤防、“以为长城”,是作为长城来用。但是,很快堤防在当时诸侯纷争的背景下被派上了军事用场。我们可以从典籍的文献资料上找到这样的案例。《竹书纪年》记载:“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这个办法后来也有人用过,当年炸黄河大堤以淹敌军,不知道是不是就借鉴了楚师的做法。
沟洫也被派上了用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在春秋战国时期,堤防转变成防御工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兵车,而堤防又是阻挡兵车的最好障碍。
最早的长城与军事无关
有关专家对作为战争防御工事的长城,总结了其三大特征。一是长城依险而建。此类长城并非在平地上拔地而起,沿边关隘几乎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如铁雄关。二是长城的建筑极坚固。譬如,明长城都是用特制的砖石,再内填土石修成。三是长城构造十分复杂。此类长城屯兵、烽火、射击等构造是普通城池不具备的,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肯定要强于一般城墙。
对用于军事防御用途的长城来说,以上总结出来的三个特点可谓是精准。
但是,最早的长城全然没有这三个特征。
我在宁夏实地考察时见到的古长城就找不到这三个特征,甚至与其相反。这可以从宁夏固原县境内的秦长城图片中看个究竟。作为纯粹战争防御工事的长城,其规模和样式,在秦以前的长城很难见到。
最早的长城与军事无关。
这个女子早在传说中的孟姜女之前,是沿着长堤去寻夫的水患得到治理后,堤防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诗经》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五百年间,即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541年的诗歌作品集。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寻到一些与堤防有关的情形来。
《诗经?有狐》这样写到: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梁”就是堤防。这首诗说的是一个叫有狐的男子在淇水修筑堤防,他的妻子在家里对他充满思念与牵挂。
《诗经汝坟》这样写到: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怒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这是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服役的丈夫,想像与丈夫相见的情形。我们把它译成现代诗就是:沿着汝水河的长堤,砍伐着树枝见不到丈夫,担忧着他的饮食。沿着汝水河的长堤,砍伐着新生的枝条,想像中终于见到了,这次不要再与我远离。
这个女子,早在传说中的孟姜女之前,是沿着长堤去寻夫的。
这个背景的改变,是不是有一种能叫我们感受到的东西呢?
在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堤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最初是祥和的,还有着鸟语花香,起码在春秋战国之前是这样的。沾染上战争烽烟是以后的事情。
人们忘记了
最早建筑在黄河水系鱼刺图上的堤防,也是最初的长城。
这些长堤起码有这样几种:一是疏导黄河所筑建的堤防沟洫,其作用主要是疏导水的走向;二是将黄河上游的一些支流导入黄河所砌筑的堤防沟洫;三是陂障,在大洪水末期拦防一些大泽,史书上曾记载黄河中下游就有九泽,而大禹理水工程之一就是“陂九泽”,就是将九泽的水筑起堤防围栏起来,不让它危害民生。
从堤防到长城,相当于我们从茅草屋到青砖白瓦的房子,堤防是最初的长城,是用来防御和治理泛滥的河水、当人们在中原得以生存发展后,堤防就有了两个功能:防水与防兵,当自然灾害不再对人们生存形成威胁时,人类就开始自相攻击和“提防”,这时长堤就成了现代意义的长城。
只是人们将长城最初的意义和用途忘记了。
第二篇:与探索同行
与探索同行
大千世界充满了无数未知的领域,形成了一个个诱人的谜团。喜欢探索的人们往往不服输,总要坚持不懈地调动一切智力、毅力和体力的因素,去探索,去征服。?问,始终与探索同行。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面对芸芸众生,我们问天问地,问自己也问他人,以求探索出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理。我们问天问地,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18世纪中叶,维也纳一个叫盎布鲁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终查不出症结所在。病人死后,经过解剖才发现胸腔内积满了脓水。他问自己,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还这样束手无策吗?不能!最后,他从用手指敲击酒桶的情景上得到启发,探索出了通过叩击胸腔,倾听胸腔音变就可以诊断出胸部疾病的方法。?
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深入探索,就可以得到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当不再推它时,物体会归于静止。1000多年后,伽利略对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产生了疑问。于是,他用实验推翻了这个结论,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明确的目标。问,引发了思考;问,又能牵引思考。问,是荒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始终激励着在荒漠中勇敢穿越的旅人;问,是暗夜里永远悬在北方的夜空中的璀璨的北极星,始终为在探索中无畏的勇士们指明方向。?
在卢瑟福从阿尔法粒子小散射的实验中证实原子核存在后,发现原子核的质量数与质子数不符,他产生了疑问。于是,他不断地问古人问自己,积极思考,坚持实验,终于成功地证实了中子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这对于一个只知重复实验,不善于提出质疑并思考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都像卢瑟福的那位学生那样,只知埋头工作,而不善于发问,不善于思考,成功了不知为什么成功,失败了也不知为什么失败,好像是在兢兢业业工作,其实这只是木偶度日。?问,不但能使人类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而且还能使人类占领高科技领域,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而在勇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问的精神,好问,勇问,善于问。让我们问天问地,从天地万物中获得知识;让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让我们带着问上路,让问与探索同行,不断上下求索,去获取知识,获得真理。?
第三篇:与梦想同行
和梦想同行
小时候,曾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当老师。”不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我就喜欢老师,最怕的也是老师,能得到老师的一个表扬,我就会高兴,激动好几天。当时我不听话,做错事情父母总会说:“我要告诉老师”,我心里就害怕极了。怀揣着这样的梦,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教师。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时开始,我心中充满无数的激情和壮志。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无愧于自己的教师身份,无愧于自己从小到大的梦。” 每天我都带着喜悦的心情走入课堂,把自己的知识有计划地传授给孩子们,课堂上的和谐成了我生活快乐的音符。课下的一声“老师好”融入了多少喜爱和认可。每当这个时候,我愿用我的知识去成为他们生活前进中的跳板,用我有限的能力和无限精力去完成他们小小的梦想。在付出的同时,我同样也得到了许多,在讲台上,我们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百科全书;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鲜红的太阳,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和情感,能体会到世上最真最纯的友爱。在 “教师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些学生送来的贺卡,里面写着“老师节日快乐”那一句小小的问候,我顿时能感到幸福、快乐。这种甜美的感受,就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带来无穷的乐趣。伴随着这种幸福我也看到了许多我不曾认识的问题。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正确,生活习惯懒散,会成为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因素,这也给了我许多启示,我认识到不仅要把课上好,还要深入的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了解和懂得他们的想法,才能使我在课堂上更好的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认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在拥有学术知识的同时,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在学校我们是孩子们成长的标准,我们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的形成。我们不只教书,更要育人,在当今的社会,只有先做一大写的“人”字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我感到老师的责任很重,也感到了我的梦所带来的那份沉甸甸的重量。甘愿吃苦,乐于奉献。是教师要具备的精神,也是我为自己定下的要求,我正在实现梦的路上越走越远。朋友们,放飞自己,是对理想的追求;放飞自己,是对生命的演绎!让我们一起携手,和梦想同行!
第四篇:与诚信同行
与诚信同行
何谓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人与人相互交往,坦诚相待就是诚信。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无不受到人们的信仰和推崇,墨子云:“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我们更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数不胜数的谆谆教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必将失去内心的安宁,必将失去自己的发展空间,失去人格和尊严。诚信无处不在,无处不需,我们追求诚信、渴望诚信,我们还希望诚信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规模,国家助学贷款就是诚信的突出表现。
国家助学贷款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是一项信用贷款,作为资金提供者----经办银行,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银行信任我校的社会信誉,信任我校学生的个人品质和偿还能力,才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在我校得以顺利推行,能否诚实守信,按时还款,如期履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观念,对我们的良知、信用和人格的检验,而在诚信宣传这方面,学校也了大量的工作。学校以诚信教育义不容辞的理念,在校园内开展了诚信教育,加强了学生信用教育和金融知识教育,使每个困难学生懂得珍惜声誉,认真履行还款协议,学校准备工作之充分,宣传教育之到位带给了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
我作为河南财专工商管理系09级物流管理班的一员,在大一期间有幸享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帮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大一期间,我本着“诚信处世”的精神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并担任09级物流管理班班长,在担任班长期间,自己以诚达人、公私分明,时刻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次组织同学们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赢得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下半学期,又有幸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被学校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大二上学期以综合成绩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同时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在搬家至新校区的过程中因行动突出而获得“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其实,我想说如果没有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我可能无法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更不可能获得这些奖励和称号,所以,我决定,在毕业之前一定把国家资助自己学业的款项还清并以自己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奉献社会、回报家人,争做还款带头人,为其他学友做个好榜样。为此,我还想向所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友及毕业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恪守诚信,自觉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约定按时还款付息,坚决杜绝拖欠助学贷款本息现象的发生,以诚待人,以信处事,自觉维护自己的各方面的信用,建立良好的个人信息记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为学弟学妹们做
好表率,塑造大学生良好社会形象。
二、严守合约、知行合一,自觉接受学校和经办银行的监督。在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之前,主动和学校助学贷款经办银行联系,及时告知自己的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更好的实施和推广。
三、勤学苦练、自强自立,充分应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锻炼好自己就业本领,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喜人的成绩,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而言,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将是我们跨入社会的第一笔信用记录,这笔信用记录把握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做人才能“一诺千金”、自强自立、诚信做事,努力工作,回馈社会。作为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诚信。恪守诚信应该成为每个大学生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历史证明:诚信之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获得个人发展的良好机遇;反之,失信之人即使暂时受益,最终也将被社会所淘汰,被大众所唾弃。我们虽然物质上贫穷,但精神上是富足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思源,常记养育之恩”,我们不应忘记学校的恩情,遵守自己的承诺,按时返还国家助学贷款。从而使国家助学贷款得以顺利开展,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生通过此渠道顺利完成学业。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若把人生比作树,诚信便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滋润和庇护着它;失去这根,它无以立足,它会腐朽堕落,失尽往日的青翠和灵性,沦为一根没有灵魂的腐木,苟活于世人鄙夷的目光中;而千万根沐浴在诚信的雨露中的树木,必将构成一片诚信的森林,为自己,也为社会的生命成长,撑起一片明媚的天空。诚信是精神与道义上的生命。相信它,可以创造一切;失去它,可以丧失一切。诚信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心灵,它可以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如果你不小心丢了,请赶紧找回来,它还是属于你的。
作为国家、社会、学校关爱的学子,我们更应该恪守诚信之德,常怀感恩之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如期履约,按时还款,同时我们还要树立牢固的“有贷必还”的意识。恪守诚信,自觉维护好个人信用,与诚信同行,用实际行动来书写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要知道:我们的信誉不仅是我们个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河南财专的骄傲!
工商管理系09级物流管理
陈建威
2010年12月16日
第五篇:与雷锋同行
与雷锋同行
真实的故事往往能让人潸然泪下,因为那是用真实的情感、伟大的灵魂与顽强的毅力换来的人们的敬仰与膜拜。生活在以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使我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雷锋精神的无限生机。
曾在思源社团工作的我有幸得以更沉层次地感受雷锋精神。这个春意盎然的三月即将过去,但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三月,我们更加深刻地缅怀了雷锋同志并学习雷锋精神。
每年三月,我们都会很自然地想起雷锋。这个名字,把我们的团旗映得更红;这个名字,使三月的空气里弥漫温馨。22岁的生命,似乎太短暂了,但雷锋,却用他短暂却耀眼的生命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怎样活着。他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对战友和人民的热爱,让我们年轻的生命,感染了一抹温馨的暖色.校园中墨黑色的雷锋塑像,红色的雷锋箴言,威武的雷锋精神塔,都不能完全诠释雷锋那种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它是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的热血青年,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流淌在亿万人民血液里。
可是新时代的到来,我们还要不要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有没有过时?这些都是无可争论的问题!越是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人们越是感到雷锋精神的可贵,越是深深地呼唤并渴望它的回归。
我们在新时代要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让雷锋精神不断得到升华和发展,让雷锋精神贯穿我们的生活实践。我们总结的雷锋的五个一精神,“一颗钉”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学习上我们要学习“钉子”精神,要善于挤和钻。“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
神——雷锋在日记中写到,“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雷锋在日记中写到,“如果你是金子,放在哪里都能发光,如果你是一块砖,放在哪里都能建设社会主义大厦”。“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知恩反哺饮水思源,甘于回报,无私奉献。
践行雷锋精神,要像郭明义那样不求回报,生活处处都可以有雷锋,行行业业都可以做雷锋,时时刻刻都可以成为雷锋,什么样的年代都可以成就一个雷锋,永远高举雷锋旗帜,永远为人民服务。
丛日超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0901
0910040112
***58065781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