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材料(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09:0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材料》。

第一篇: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材料

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调研汇报材料

高校毕业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其充分就业、成功创业,国家及省州县结合实际,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现将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从大中专毕业生登记情况看:从《**县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报表》显示,截止2013年12月底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登记大中专毕业生3110人,其中本科以上925人,大专1167人,中专1018人;实现就业1567人,其中本科以上409人,大专532人,中专626人;现未就业1543人,其中本科以上516人,大专635人,中专392人。统计结果表明,尽管近几年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困难,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国家及省州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二)从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率看:中专就业率较高,达到总就业率的40%,专科毕业生就业率34%左右,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来说则较低些。当然,也有不少本科毕业生选择外出就业,但未在我县就业部门登记。

(三)从毕业生就业方向看:不同性质单位接收毕业生占接收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党政机关占4.9%,事业单位占18.5%,国有企业占23.5%,非国有单位占53.1%。这一结果 表明,随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就业指导作用的日益凸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所转变,不再一味追求稳定,主要去向不再仅限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是把非国有单位作为就业的重要选择,且呈上升趋势。

二、主要做法

坚持以“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促进就业的保障机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了多渠道开发就业的工作格局,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援助、扶持创业、岗位开发、就业见习、实名登记、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机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积极实施“三支一扶”“村官”计划。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规定,我县从2007年开始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村官”工作,期间也有多数人员已考录。至2013年底,全县共计在岗“三支一扶”“村官”53名,其中:“三支一扶”9名;“村官”44名。

二是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为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县劳动就业保障部门深入企业调查,了解,摸底,在全县国有、民营企业中批准设立了14家就业见习基地,共有97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并与企业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同时,每人每月可享受200元岗位补贴,按年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资金1000元。

三是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自2011年以来,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至2013年末,累计为15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贷款133万元,还按规定为其申请财政据实贴息,累计贴息 资金9万多元。

四是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按照省州高校生专项就业培训工程的要求,将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纳入到就业再就业培训范围,对大中专毕业生实行能力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近几年以“高校毕业生能力提升培训”为重点,拓宽就业渠道目的,进行专项培训,累计培训1400余人。并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创业培训、驾驶员等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学员400人以上,并在培训后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等服务。同时,对参加培训的高校学生提供鉴定服务,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在80%以上。

五是做好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和帮扶工作。将困难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开展对纯农纯牧户、城镇零就业、城镇低保、残疾人家庭等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援助和帮扶,2014年1-3月份,共为116名纯农牧户家庭和城镇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36.9万元,社保补贴21.3万元。

六是完善就业市场硬件设施和服务体系。建立了县就业局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设立60平米的招聘大厅,完善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免费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就业信息、求职登记、择业应聘、就业指导、就业推荐服务。并为高校毕业生实行实名制登记和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保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一味追求大都市,一心要捧铁饭碗,一下要拿高工资”成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标准。大中专毕业生初具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严重缺乏,和用人单位的 岗位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用人单位设置门槛过高,岗位数量少;多数毕业生未能达到用人单位所规定的要求,虽然就业岗位摆在面前,但因自身原因或客观原因无法招考或应聘该职位。用人单位每年所需的岗位极少,对毕业生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势,使得能就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或大部分毕业生因岗位数量少而无缘就业。

(三)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专项培训力度不强。现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和机构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等方面的专项专题培训较少,这使一些高校毕业生在面对用人单位日益苛刻的用人条件时显得能力不够,从而使得部分就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补贴标准较低。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为每人每月200元,如需缴纳社会保险则需每月缴纳210.7元,这样的话还需自己每月缴纳社保费10.7元,而各项社保也是随社平工资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此标准在现今社会发展水平下明显过低,阻碍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去见习单位就业的积极性。

五、对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社会共识。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极端重要性,宣传国家对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以政府为主导,举全社会之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二是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把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二)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一是加大公开招考力度,逐年增加招考名额,吸纳更多优秀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 业。二是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对企业一次性吸纳毕业生10人以上,并与毕业生连续签订劳动合同满3年的,由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三积极开发适合毕业生自身特点的公益性岗位,适当提高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增强公益性岗位对毕业生就业吸引力。

(三)要以加强技能培训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强化教学实践和就业指导,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四)提高见习补助标准。充分利用现有毕业生就业见习,做好岗前培训,对尽快实现毕业生就业意义重大。建议进一步增加就业见习补助,调动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积极性。建议毕业生见习补助标准由目前县就业资金补助每人每月200元有所提高。

(五)强化校企共建工作力度。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掌握的都是理论知识,实际工作经验较少。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以此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在企业今后的发展中,这些人将成为企业的主力军。建议更多的国有、非国有企业与自己所需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形成结对共建,在企业创收的基础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达到共赢的目的。

(六)鼓励本地区高校生到基层从事“村官”、“三支一扶”。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基层建设工作需要大量思想先进的年轻干部,而现有的“村官”、“三支一扶”人员有部分外县人员,因此长期从事基层建设该项工作的积 极性不高;而且我县也有部分乡镇、村社为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也要求更多的干部懂得双语,从而保障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建议在招录“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干部时将本县户籍的和掌握双语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优先考虑。

(七)进一步加强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县级人才中心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人才服务机构,是实现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基本力量保障。要从明确主体地位,解决工作人员不足,硬件设施差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建议进一步明确人才中心在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主体地位,规范县人才中心机构设置。

第二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某县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的到个人及家庭的幸福和希望,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直以来,某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加强指导、导畅通渠道”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某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某县现有两所高中学校,其中一所职业高中学校,历年从这两所学校考入全国各地的各类大学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加,这些考入各类大学院校的某籍学生,通过三、四年的努力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扩招,就业形势逐年严峻,某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已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失业。由于我县地处自治区中南部,属乌兰察布市前山地区,各种资源贫瘠,经济基础薄弱,在全县范围内大中型企业很少,有一些小型企业,但能够为某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很少,因此我县面临的就业形势然不容乐观。

(二)某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某县委、政府认真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大学生

就业的相关政策,以全区开展人才储备工作为契机,结合我县实际,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广辟渠道,多途径吸纳安置高校毕业生,为全县经济的发展积极储备人才,使某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得以缓减。2006年以来,我县共接收各类高校毕业生1537名其中研究生18名,本科490名,专科1029名,通过公开招聘办法,为全县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248名。储备人才18名,大学生村官25名,大学生西部志愿者45名,特岗教师57名。

同时,我县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累计达100多万元,这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为了我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县还将加大自主创业大学生贷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力争通过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我县促进高校毕业生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

某县委、政府在总结近年来的发展经验时,认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人才流失严重,为吸引人才增强发展后劲,充分抓住大学生就业难得契机,于2004年制定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了人才强县战略机制,人事部门更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责无旁贷的任务落实,积极寻求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拓展新渠道,解决返乡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呼吁用人单位、社会各界从维护稳定的高度出发,共同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想办

法、做贡献,引导和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

(二)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扶持自主创业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我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精神,我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人才工作的决定》,制定了《某县大学生自愿者管理办法》和《某县大学生自愿者考核细则》,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人事制度。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却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面向基层就业,从2008年起我县开始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贷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保证政策措施落实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安心服务基层,召集各服务单位领导明确大学生工作岗位和职责,工作环境达到同单位在职职工一样的水平。同时,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工作情况,加强考核管理,考核内容以德、能、勤、绩为主,重在考核工作实绩,经考核合格的在服务期满后推荐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并发给服务期满证书。

三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总体来说,我县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发达地区和经济基础好的地区相比,仍有不足,我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不容

乐观。一是返乡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而单位的吸纳能力有限,所以要广辟用人之道,鼓励大学生到各类企业工作,鼓励我县中小企业接收储备高校毕业生,培养和锻炼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二是转变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资金、场地上给予尽可能的扶持,特别应将小额创业贷款优先向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并成立专门的机构,给他们提供服务,协调各有关部门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帮助,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发展之路。

第三篇: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为加强对广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组织评估组于3月21日至29日对全省17所高校进行检查评估。本次评估是该省职能部门首次开展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检阅,局领导高度重视,人才服务管理处精心组织策划;在高校自评的基础上,由局领导、处领导、处内工作人员和院校代表参加的评估组分赴各校,通过听取高校汇报、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实地查看场地、设备等方式,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检查。通过检查评估,基本摸清了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状、成绩和存在问题,达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的。检查评估工作圆满完成。

一、该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日臻完善

全面、客观地评价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为了适应毕业生就业工作市场化的需要,进一步规范新形势下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激励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与完善。本次评估设定的指标体系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25个,能够基本反映我省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本次检查反映出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日臻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该省各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各高校均成立了以书记或校长为负责人的校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定期听取就业部门的工作汇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要点;分管领导经常研究、部署就业工作。校级党政领导不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鼎力支持和倾情关注,而且还经常出实招,抓成效;强调就业工作要“年年抓,月月抓,日日抓;校内抓,校外抓,点滴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部分院校的领导还亲自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利用各种机会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一把手工程”的有效实施,充分保证了该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高校还均成立院系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学工系统开展,部分院校设立了基层就业专职工作人员或就业联络员,同时注意并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营造了全员关心、参与、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氛围,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和工作机制。

二是工作条件进一步改善。该省各高校均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有的是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学生处合署办公;有的是在学生处下设就业办;有的是成立招生就业处。各高校基本上都配有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从事毕业生日常就业管理、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市场开拓。重视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积极派出专职工作人员参加省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或各种会议交流、考察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全省各高校共有15人获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其中高级资格6人,中级8人。一些院校在加强专职人员配备的同时,还聘请企业家或成功校友等兼职就业导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社会联系广泛的就业指导队伍。

大多数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将就业工作经费列入预算,或从保证就业工作开展的角度,实行按需拨款的方式。各院校就业工作经费近几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尤其在就业市场开拓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经费;部分院校的就业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已经达到或接近教育部规定的比例(即达到当年学费总额的1%以上)。

多数高校设有专门的就业工作场所,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长途电话、音像设备等;尤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设备、场地比较齐全。除了专门的就业工作场所,各高校均

能充分利用校内各类设施,保障校园招聘会和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大多数高校都开通了本校毕业生就业网站并且能够和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互通;部分院校还设专人管理、维护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致力于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三是工作内容进一步充实。各高校注重完善制度,不断充实工作内容,实行规范化管理。各高校建立了相应的就业管理制度,制定有校一级就业工作文件,如“毕业生就业工作规程”、“毕业生管理实施细则”等,在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就业协议、聘用合同书、毕业生登记表的填写和使用等方面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各院校校级专职人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详尽的工作进度计划;执行政策及完成任务情况良好,能够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就业工作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就业工作程序,管理科学、规范。院校实施了就业与专业设置、招生、培养、投入等挂钩制度,建立就业工作的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市场建设。积极举办综合性或专业性的校园招聘会,逐步形成校一级就业市场。部分高校通过长期的努力,初步构建了“综合性”、“专业性”和“常设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院校,通过与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的合作,举办省级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既发挥本校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充分拓宽了就业渠道,适应了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各高校积极开发省外就业市场,鼓励毕业生到省外寻找就业机会,特别是广东珠三角地区,部分院校已与当地企业、人才市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各高校在不断完善“有形市场”的同时,注意建立“无形市场”即网上就业市场,部分院通过与国家级人才市场的合作,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部等部委组织的网上人才招聘会。

普遍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必修或选修),同时通过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就业指导服务得到加强。积极为毕业生编印就业指导手册,如工作日程、政策咨询、形势分析、求职技巧、注意事项等资料,为毕业生提供专业职业倾向测试服务等,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在就业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方面,能够及时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并通过专门的就业信息栏、网络等,运用多种渠道及时、公开发布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积极开展就业调查研究,部分高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调查制度,开展在校生情况调研、毕业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情况调查和毕业生需求预测调查,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本校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仅2005年,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者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了论文10多篇。

四是工作绩效稳步提高。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2005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合计12422人,初次就业率78.7%,高于04年1.7个百分点(04年为77%)。各院校年底就业率均在80%以上。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在90%以上。

工作满意度逐步提升。根据对高校的抽样调查,05年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均在70%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在80%以上。

二、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多年的努力,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各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就业作为学校的“生命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逐渐成为共识。各高校普遍实施了“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就

业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保持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保持了高校校园和社会的基本稳定,最大限度维护了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利益。

(二)各高校初步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基本上能够为毕业生提供较为周到、细致、规范的服务。各高校均努力落实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积极向“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就业指导迈进,部分院校已经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三)各高校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真抓实干,敬业奉献,创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如一些院校大力推行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由于该省就业市场较小,且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大力开拓省外就业市场已成为全省高校的共识,部分院校甚至将目光投向国外就业市场,通过与国外相关机构的联系和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选派毕业生到国外开展支教活动和志愿服务。

三、查摆问题,明确方向,努力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通过检查评估,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就业工作发展不平衡。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普遍管理比较规范,制度比较健全,但大部分新升格的专科院校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就业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工作职责不明确,就业指导不科学,就业市场急需进一步开拓和完善等等。新升格院应加强与省就业指导部门以及其他院校的联系,积极吸收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健全制度,建立和完善本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二)就业工作“三到位”程度有待提高。全省高校没有一所高校设立独立建制的就业工作机构,一般为合署办公或为学生工作部门的下设机构,或与招生工作合并;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到位情况不理想,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院校就业工作专项经费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比例。“三到位”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障,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和海南省的有关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落实,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争取达到评估指标的要求。此外,部分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就业场所不达标,就业工作设备缺乏的情况,急需进一步整改。

(三)就业规范化管理尚需进一步加强。部分院校在就业管理原始资料的收集、积累和保存方面急需加强,平时做了很多工作,但疏于整理和保留,尤其是就业工作的会议纪录材料严重缺乏。建议相关院校尽快建立就业工作资料档案库,进一步加强管理的规范化。

(四)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各高校都设有本校就业信息网,但大部分停留在网页的层面上,尚未形成网上人才市场;服务功能不健全、站点维护不完善、信息资源更新缓慢、缺乏个性特色等。建议各高校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就业信息网站,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就业市场体系不完善,就业渠道单一。相当部分院校校一级就业市场比较单一,缺乏特色和吸引力,校园招聘不活跃。省外就业市场开拓流于形式,尚未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议相关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优势,注重效果,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招聘品牌,增加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进一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六)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较低。部分院校尚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仅限于毕业阶段,未能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就业指导的全员化、全程化要求差距甚远。相关高校应加紧整改,尽快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尽量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七)就业调查研究急需加强。全省高校就业调查研究工作组织化程度急需加强,部分院校尚未建立就业调查研究制度,毕业生就业对教学改革的反馈机制尚未建立,就业工作与招生、专业、投入等挂钩的制度流于形式,部分院校全校就业工作人员甚至未发表过研究论文,这方面的工作急需加强。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加强课题立项,整合资源,力争每年出一批能够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律性的成果。

针对上述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根据各院校的情况及时反馈整改意见,达成共识,使各院校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本次评估得到各高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于是第一次开展这样的工作,尽管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前瞩性和时效性尚需进一步完善,但基于“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的,希望能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完善和加强就业管理和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促使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xxx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市紧紧围绕中央、省相关政策,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将我市高校毕生就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三年来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

xxx年以来,回我市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共xxx人,已就业的xxx人,就业率达xx%。其中,公务员招录xxx人,事业单位招录xxx人,大学生村官聘用xxx人,企业和其他渠道就业就业xxx余人。xxx年“贷免扶补”扶持创业xx人。

二、我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提高效率。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见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全市就业工作的首位,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认真抓好落实。在政府分管领导的亲自组织下,全市人社、教育、财政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以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市人社局牵头抓,各成员单位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二)多措并举,积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一是加大公开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力度。在财政困难和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我市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设置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在设置岗位时,将招考对象的重心适当向高校毕业生倾斜,每年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我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全市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xxx年以来,共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录公务员xxx人,事业单位招录xxx人。其中,xxx年招录公务员xxx人,事业单位招录xxx人。

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企业和其他行业就业。首先,动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组织任职,增长才干。同时,将国家有关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加分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他们到农村基层任职的积极性。xxx年以来,我市共招聘大学生村官xxx人,其中xxx年招聘xxx人。第二,帮助高校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企业和其他行业就业。每年我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都异常火爆,有的岗位报考人数和招用人数比例甚至达到了xxx:1,而有的企业却很难招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亟待转变。针对这一问题,我市人才管理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向高校毕业生宣传国家就业政策,认真组织他们参加就业政策知识培训,邀请企业的大学生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与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座谈,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到企业就业的积极性。xxx年以来,回我市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近xxx余人到企业和其他行业就业,占已就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xx%。第三,市人社局、团市委、工商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参加就业见习。xxx年,我市共建立见习基地xxx家,先后组织xxx余名高校毕业生到岗见习,其中xxx名高校毕业生留在企业实现了就业。

三是大力实施 “鼓励创业促就业”政策,加大“贷免扶补”对高校毕业生的扶持力度。第一,把高校毕业生纳入我市“贷免扶补”工作的重点扶持对象之一,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第二,根据高校毕业生专业化、年龄偏低、缺乏创业经验等特点,积极为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筛选创业项目,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配备导师,及时有效地为他们提供成本核算、创业定位、发展方向、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帮扶服务,切实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第三,按照点面结合、动态监控、按需帮扶的原则,用上门面对面和电话交流等方式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服务帮扶,及时帮助协调处理创业人员在申请贷款和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xxx年,我市“贷免扶补”共扶持xxx人创业,其中高校毕业生xxx人,占总扶持人数的xxx%。

(三)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一是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专场招聘会,帮助待业高校毕业生就

业。第一,开通了专门的人才网站,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同时,每周五定期组织招聘会,方便待业高校毕业生求职。一年来,有xxx多名高校毕业生到人才网站注册求职,累计提供岗位xxx个,xxx名高校毕业生通过网络成功求职;在招聘会上成功招聘高校毕业生xxx人。第二,认真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周”、“就业援助进万家”等就业援助活动,在活动中,将待业高校毕业生作为援助的重点。全年共组织专场招聘会xxx场,帮助xxx人实现就业,其中高校毕业生xxx人,占总数的xxx%。

二是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安置就业特别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就业。xxx年,我市加大了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力度,安排就业在就业资金xxx余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发放。全年共开发公益性岗位xxx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xxx人,其中就业特别困难的高校毕业生xxx人,占总安置人数的xxx%。

三是优化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搞好后勤保障。首先,积极为高校毕业提供就业登记、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为他们顺利就业排除障碍。第二,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到我市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市场就业竞争力。第三,搭建高校毕业生劳动和人事代理服务平台,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合同鉴证、职称评定、代缴保险、组织关系转接等方面的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份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而对就业起主要容纳作用的二、三产业在我市还不够发达,待遇偏低,大部分在xxx元左右,有的甚至只能达到最低工资标准,高校毕业生到这些行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比较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还不够多,加之一些低端岗位被下岗失业人员、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等人群抢占,我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有些单位着眼于“直接使用人”,总想招聘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不愿接收刚出大学校门、未经实践锻炼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很多应届毕业生要实现就业除了参加“公考、事考”外别无他途。

四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经验和创业资金,因此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考、大学生村官招考、大学生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二是进一步加大“贷免扶补”工作力度,与团市委、工商联等部门积极配合,做好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针对高校毕业生的特点,为他们筛选合适的创业项目。

三是进一步完善鼓励市内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提高他们有针对性地为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引导,鼓励他们到企业求职。

四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大力扶持二、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二、三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自查报告

(2011年12月28日)

2011年,我镇促进就业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关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莱西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西高就字[2011]1号)文件,对承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和总结,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政策体系,明确目标责任,确保促进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我镇成立了由党委委员任组长,为民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度,将市下达就业创业考核指标分解下达至各村,做到工作落实到基层、责任落实到个人;统一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同时,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门窗口,安排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各项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的实施执行,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引领毕业生就业。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从今年8月份开始,由镇为民服务中心牵头,建立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登记制度。为了全面掌握我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我镇就业办工作人员,深入调查了我镇高校毕业生情况,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毕业时间、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学历学位、家庭生活来源、家庭成员情况、就业情况和就业去向等多方面的详细情况,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总结统计,在各个村建立起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台帐,根据台账资料,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跟踪,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服务。

通过建立这一制度,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本镇大学生就业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促进就业措施打好了基础。截至目前,已登记就业的大学生占总数的90%以上。

三、建立就业服务中心,多形式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镇在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就业服务窗口,并对外提供政策咨询、免费职业介绍、项目推介、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利用媒体宣传、广播和各村宣传栏大力宣传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和措施,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都能创业、创稳业、创好业,我镇召开了部分应届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座谈会,全面地介绍了关于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创业。

通过与上级业务部门以及镇工业园区企业的沟通联系,定

期掌握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及需求信息。同时,为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和进入市创业孵化基地见习,不断培养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和提高应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镇累计参加创业培训20人,成功创业1人,带动就业5人。

四、完善就业服务建设,加大力度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

我镇以高度的责任感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加强村委会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专职人员,定期通过电话调查、走访慰问的形式,对各村大学生就业工作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形成调研信息及时上报镇主要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截至目前,累计报送调研信息7篇。同时,对调研过程中确认为特困毕业生的,根据大学生个人实际情况,通过建立“特困毕业生”援助制度,免费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优先推荐他们到辖区企业参加实习、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活动,确保他们实现充分就业,截至目前,我镇特困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今年刚开展的一项新工作,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政策、信息了解较小,因此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建议加强对乡镇工作人员的政策法规、业务培训,以提高其自身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高校毕业生工作涉及的面较广,毕业生的层次较为复杂,给日常的信息统计、汇总分析、及时准确的上报带来诸多不便,以至于给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一定的被动。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年12月28日 2011

下载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材料(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材料(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安排意见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安排意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傅文才 (2009年11月3日)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开展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的具体安排讲几点意......

    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求职三部曲 对于在目前就业坏境中出于相对弱势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过程的关键就是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再从企业招聘方的角度出发,适......

    高校毕业生就业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听取关于侨务工作的汇报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国资委、经贸委等十一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迪......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五篇模版]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民生,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为进一步做好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探索[范文大全]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探索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的转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系列难题,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高校、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毕业......

    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提纲

    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我校2009届毕业生供1490人,其中签约人,签约率人,考研人,灵活就业人, (二)毕业生支援西部、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北京基层......

    吕梁开展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情况

    吕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情况 就业乃民生之本。2013年以来,我们按照省人社厅和省就业局的安排,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目标,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己任,努力践行人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