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汇报[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9:1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转改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转改汇报》。

第一篇:走转改汇报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小结

长春电台新闻部按照省委、市委宣传部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宣部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一、制定方案,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台领导先后三次召开“走转改”会议,提出新闻采编人员要沉下去,切实转变浮在上面的工作作风,改变扒材料,枯燥、浮躁的文风,深入到火热的人民群众生活中去,采制出具有舆论引导力,具有感染力,具有时代表现力,反映本质的新闻。新闻中心高度重视中宣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做到部门主任亲自抓、负总责,副主任具体抓,制定落实方案,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将全国、全省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增强新闻队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坚持群众路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体时间安排从8月11号开始,集中利用3个月的时间,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走近基层,走近群众,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的生活,宣传基层变化。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后此项工作进入常态化。

二、开设栏目,落实基层采访常态联系点。

电台新闻部把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深化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在重要新闻节目《新闻早七点》中开设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专栏稿件编排在新闻第一时段,并配以气势恢宏、引人入胜的栏目宣传语,对播出的相关稿件加以提示。在长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占比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这部分新闻大都面孔生硬、语言僵化,形式呆板,缺乏活力。电台新闻部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时政新闻“文风”改革,增强时政新闻的贴近性与亲和力。要求记者对会议、省市领导政务活动必须全过程跟踪,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寻找最能体现新闻本质的亮点,对导语、标题、正文结构都要精心锤炼。目前,电台新闻节目时政报道改革已经“动”了起来,全体采编播人员都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改革之中。电台的《今日快讯》是一档晚间新闻节目,播出时间为晚六点。此时间被广播业界成为“鸡肋”时间。多年来,这档节目一直采用早新闻相同的文体、播报风格趋同,是早新闻的缩小版。这种不求变化的新闻风格限制了听众收听。“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电台新闻部认真查找问题原因,深入分析中央台、省台及电视媒体晚新闻竞争格局和态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决定对晚新闻进行改版,提高节目质量和宣传效果。在播报上借鉴采用朝闻天下、马斌读报、新闻社区体例,要求语言轻松,语气平和,姿态要 “低”;在文风上,舍弃正常录音稿件形式,转而采用 “电话连线”这种易于与听众拉近距离,容易被听众所接受的形式。这一改变带来了收听变化,距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近期电台晚新闻收听率稳步提升,从七月末的百分之零点零一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一点一二点,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取得了初步效果。

三、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实践,提升新闻节目质量,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中央、省市宣传部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其目的是希望记者“沉”下去,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采访报道反映人民群众进行的火热生动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实践,采写制作出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基层的新闻作品,进而大力弘扬主旋律,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中宣部提出走转改之前,电台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尝试,无论从提高新闻质量上,还是锻炼队伍上,都取得了积极效果。比如说,去年七月末的抗洪抢险,在抗洪最关键的阶段,电台派出五位记者,分别到长春所属五县市区抗洪一线采访。这五位记者与抗洪干部群众吃住在一起,在一起摸爬滚打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白天在大堤上采访,播发连线报道,晚上要制作录音报道,经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记者回来时,像“泥猴”一样,已经多少天没洗澡了,但是精神状态很好。这半个月记者采制了在一线,与抗洪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采访到了大量鲜活新闻,记者自己说,从人到稿子,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密切了记者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

今年为配合建党90周年,电台新闻中心与沈阳电台、哈尔滨电台共同策划了大型报道“红色记忆”,反映东北地区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历史。与长春市党史办、长春市档案馆、长春市烈士陵园联系,筛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革命先驱典型,制作出90期红色记忆报道,在7、8、9月三台同时播出。这期间,由于都是陈年往事,当事人大都不在了,记者千方百计与了解当时情况的人,或者是烈士家属联系,在挖掘上下了很大功夫。这种费时费力的基层采访,让记者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审视,提升了记者的敬业精神。与电台新闻部结合省市近期宣传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采编人员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8月下旬到9月初,长春会展活动密集举办,民博会、农博会、雕塑展、东博会等等大型展会,搅热了春城人的生活。这些展会是承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最好载体。新闻部要求采编人员前期报道要有广度,会中采访要有深度,会后宣传要有温度。在保证报道“量”的前提下,注重提高稿件的“质”。采用“社会新闻”的体例采访制作会展稿件,突出会展的细节,表现展会扩大交流,增进合作的实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长春市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一项全民性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城区和全体市民通力合作,务求创城成功。电台新闻部把这项宣传列为重中之重,在报道力量、稿件编排上给予倾斜。为提高创城稿件的可听性,新闻部组织记者深入到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进行了大量采访,报道基层群众火热的创城实践。组织开展了走近交警、走近环卫工人、走近志愿者、走近交通协管员、走近市民巡视员、走近长春好市民、走近社区干部、走近文明单位等系列体验式报道,通过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报道创城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人好事等先进典型,增强了新闻的可听性,每天播发相关稿件2-3篇左右,烘托了创城的舆论氛围。

长春电台作为省会市台,新闻宣传报道一直局限于城区之内,而对于城区之外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新闻涉猎不多,记者习惯于围绕会议、领导活动、宣传部通知进行采访,形成了等靠要的惯性。对于赴农村采访视若畏途,对农村的艰苦生活和采访条件有恐惧心理。今年10月末,电台为深入落实中宣部“走转改”活动要求,选派5名记者分赴长春所属五县市区,采访农村秋收、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情况,细化了新闻选题,要求记者一定要深入再深入,不仅要报道好,而且要有深入基层的体会。五位记者在与当地宣传部门沟通,掌握了当地的初步情况后,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采访。记者佟飞宇来到距长春市最远的榆树市,深入到刘家镇刘家村种粮大户老姜的田间进行采访,当时老姜一家正在地里忙着收割、掰玉米,他向记者介绍说,自己种的地有自己家的,还有租种他人的,一共有20多公顷,去掉租金和种粮成本,纯收入14、5万元不成问题。老姜把自己种地的一笔笔账进行了仔细测算,高兴地说,如今日子过得好了,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种地不收税,还给补贴。说到这些,老姜满脸都是笑容。老姜的情绪深深感染了记者,记者手里拿着有“杯口”粗的玉米棒,对农民丰收后的喜悦有了由衷的体会,于是一篇《农民老姜的“金算盘”》在记者脑海里勾勒出了轮廓。记者李斌深入到九台市农村养猪大户、记者夏菲深入到双阳区农村养鹿大户、记者邹天兵深入到农安县蔬菜大棚农户、记者方正深入到德惠市种粮大户中间,与农村群众吃住在一起,对农村群众的火热生活进行了细致采访,对新农村景象有了最初的印象,通过和农民的接触,增进了与农民的感情,对党的惠农政策有了深刻认识,也提升了记者对中宣部开展“走转改”活动的必要性的认识。

下一步,电台新闻部将按照中央、省市宣传部门要求,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常态化,实现广播媒体舆论引导水平的新跨越。

第二篇:走转改实施方案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和《张家口市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广播电视台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部署,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三贴近”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回应群众关切,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正确导向、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我台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更具区域竞争力、影响力的知名美好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持。

二、组织领导

成立宣化区广播电视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李爱民

副组长: 任海霞 李浩 刘竹青 王雷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台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任海霞(兼)

成员:王雅晶 郭琛 裴建国 张卫华 郑颖 阴建栋 永炜

郑巨龙

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台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督导检查。

三、活动安排

(一)活动时间

从8月下旬开始至12月底,利用4个月的时间,力求取得明显成效。之后此项工作进入常态化,稳步推进,真正做到深入群众走基层、融入群众转作风、服务群众改文风。

(二)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1)开展全台大讨论、大调研、大学习活动。

建立学习制度。各科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固定学习时间(一周不少于半天),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组织广大编辑记者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学习何亚星书记、岑万俊区长党代会、“领导干部大会”重要讲话,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群众观,进一

步端正新闻宣传指导思想。

台党支部成员和中层领导要深入一线,参与调研,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写出《调研报告》。台长办公室设立征求意见箱,鼓励职工积极建言献策。台党支部将认真听取并吸纳其中好的意见建议,完善改进落实到工作中,推动广电再创新辉煌。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在全台范围内分批分次开展专题讲座,主要领导带头授课,业务骨干分别讲课,教学相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营造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走出去,定期安排优秀同志到全国一流媒体培训学习,学习掌握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和管理技术,以他山之石推动我台节目质量提升。

各频道和各个栏目要结合各自特点,推广《宣化新闻》每日点评的做法,深入开展以“点评制度”为核心、以“改进文风”为主题、以提高节目质量为目标的业务学习活动。通过预先策划、提前准备,为节目“备好课”。通过新闻点评、挑错改错、范文学习、稿件评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的业务水平。要压缩会议报道,加大来自基层的报道、深度报道和民生类报道,积极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用群众语言写群众身边的事,写出群众愿意看、喜爱看的报道,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2、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

在《宣化新闻》中开设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要在已有“干部下基层”等专栏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措施,继续加大下基层力度,推出“我在基层”专栏,持续播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每周保持3篇左右的发稿量。专栏稿件要精心策划选题视角,以小见大,全面反映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最新成就,反映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同时,设立固定热线电话,倾听来自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并深入基层一线加大采访落实力度,确保每个来电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专题部对原有的栏目进行改版,开设《行风大家谈》栏目,开展“行风走基层”活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3、建立一批基层联系点,开展多形式的基层行活动。建立基层联系点,巩固宣传报道根据地。在农村、企业、社区等地建立常态联系点;新闻中心、专题部要建立1-3个基层联系点,每个记者也要有自己的联系点。领导亲自带头,组织采编播人员分批分阶段赴基层联系点,开展蹲点采访活动。各栏目每年深入基层联系点不少于20天,每名采编播人员每年去联系点采访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两天,每月基层报道不少于2篇,实现活动开展与宣传报道相贯通。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

途径。为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取得成效,我们要把开展“走、转、改”活动和改进广播电视宣传作风、纪律作风结合起来,和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结合起来,和建设平安广电结合起来,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树立广电良好形象结合起来,和建立健全长效考评、奖惩机制结合起来。要把镜头、话筒更多的对准基层、对准百姓,让我们的宣传报道更鲜活、更深刻、更生动,让广电各项工作更扎实、更规范、更科学。

2、活动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宣传报道。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结合区第八次党代会、“全区领导干部大会暨大干100天动员大会”精神的落实,开辟一系列专栏、专题、访谈,广大编辑记者要在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的基础上,到农村、企业、社区基层一线,采访全区贯彻“两”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报道全区上下争当转型跨越排头兵的新鲜事例。用崭新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实现主流宣传和基层群众的融合对接,将贯彻“两”会精神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用强有力的舆论助推全区转型跨越发展。

3、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全台要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大考评和奖励力度,提升节目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引导激励记者编辑多下基层、多出好稿、多出精品,提高宣传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4、加强督查考核。各科室要分别制定“走转改”活动实施方案,及时向台领导组办公室上报本部门“走、转、改”活动开

展情况,总结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至全台。领导组办公室将不定期到各科室进行督查,年终将进行考评奖励。

2011

年9月20日 宣化区广播电视台

第三篇:走转改心得体会

“走转改”让新闻作品更加被群众喜闻乐见

为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初步研究这项活动之后,我有了以下体会。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一定要一走到底,走到最基层。哪里才是最基层?我认为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就是最基层。只有走进这个“最基层”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有人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党员干部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情民意。”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人民网在新闻写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记者们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人民网社区部编辑说,通过下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新闻报道也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英文部记者张茜说,走基层不仅仅是一中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我们真正的导师。

总之,只有走到最基层,拥有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做人民的记者。转作风:要真正“俯下身”

只有真正俯下身,深入到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有了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新闻内容,以真切的感受谱写新闻篇章。不可否认,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感情,传递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呼声。

“勿忘人民”四字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几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西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地不能离开人民”,“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改文风:抓到点子上

改文风必须抓到点子上。何为抓到“点子”,我认为就是要深入基层,在实际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自活动开展以来,央视的《新闻联播》栏目也改变了不少,其内容不再是只有大事的报道,而是在细微处有了些许“调皮”,增添了老百姓也爱看的小事趣事,比如前些日子报道了赵薇的爱情片《爱》的拍摄情况。

“走转改”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成效显著,但要真正做到让我们的新闻作品被群众喜闻乐见,还需坚持一段较长的时间,毕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四篇:演讲稿改(走转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情不同。新闻工作者在我的心中一直是神圣的职业,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近段时间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刚开始我不甚理解,细细想来颇有道理!在今天我们并不缺新闻,数不完的新鲜事,道不尽的新变化,目不暇接的新名词,不胜枚举的新问题„„信手拈来,都是上佳的新闻素材。然而这些新鲜的素材。

一辆自行车、36册采访本、者陈中华,常年奔波在基层乡野,碰到假化肥深挖坑农事件,碰到住房难呼吁建设廉租房,自己得癌症住进医院接着写老病友的“陪护难”„„在他的眼里,永远有写不完的新话题。

以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青,他曾饱含深情地说:

时刻也不能离开人民”。

而反观一些新闻工作者,报道取材失之于窄,形式失之于旧。镜头离不开明星,“元旦完了猜春晚,验靠‘提炼’,稿件抄文件,对话自己编”的坏习惯,究其根源,就在于贴近实际的认识不到位,夫不到家。

人民日报记者在西藏实地探访世界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气象站,报道中国气象局领导重视,江,当地记者为乡村学校提供图书等捐助。在福建,媒体通过报道促使当地解决农村水源污染问题。的舟曲灾区群众到兰州看病,租房,找工作,灾区人民则给新闻媒体送来写有“心系灾民,无私帮助”的锦旗,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意。万字采访笔记,大众日报高级记 享誉全国的新闻界前辈穆春节到了送温暖”,少数人养成“经贴近基层的功在浙走基层的记者帮助失去亲人 120“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 贴近群众的工作不得力,使气象站的工作生活困难得到解决。在甘肃,贴近基层,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接近,更是心理层面、思想层面、情感层面的贴近。只有矫正长期高高在上、基于都市、精英的视野和价值观,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我们才能重新“发现”基层,继而把握一个完整真实的社会。

在我们河南灵宝。走基层记者报道了苏村乡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跟随着他们每天早上迎着朝霞出去,踏着落霞归来,目睹了他们就背着设备步行到每家每户,实现了全乡

正因为有我们记者这些贴近生活报道,民政策为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文章充满了人文关怀。

走,走出了真情实感

随着活动的推进我们欣喜地发现

了,身边的人和事多了

话套话少了,追星送礼少了,泡沫炒作少了。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记者只有沉下身心、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感悟出生活的真谛

息的新闻佳作。

正如一位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所说

为离炮火不够近”

离土地越近,新闻才会有新的价值!,转,转出了踏实求真,基层真实的情况多了。同时我们也渐渐发现空19000余人有了健康档案。,改,改出了清新朴实。,才能不断采写出富有时代气那是因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国家的惠报纸、电视、广播中群众的语言多走进基层贴近百姓,才能在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如果照片拍的不够好。只有离人民群众越近,新闻才会有新气象;只有

第五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动员会汇报材料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动员会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各位新闻同仁:

非常荣幸地参加报业集团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大会,并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汇报在基层采访的经历和体会,诚恳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并与大家共勉。

我叫李月锋,是农民报驻邯郸、邢台记者,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8年,这8年几乎都是在农村“泡”过来的,采写各类报道近千篇,我也从中受到了锻炼。深刻体会到,记者只有扎根基层,才能写出叫响的好文章。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人”,促使我扑下身子为农民服务

在农民报当记者是很辛苦的,需要克服常人想不到的困难。首先是交通问题,新闻发生地动辄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这与在环城路以内采访的都市类报刊的记者有天壤之别,每天有一半时间消耗在路上,我真切体会到“当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在路上;当你拿着报纸看新闻的时候,我们还在路上”。平时,我都是早6点起床,6点半出发,到县里、村里的时候,大约是9点多钟。上午采访村民或者当事人,再往县城赶,下午上班前,在被采访单位门口等着,下午五六点钟往回返,到了邯郸差不多就是八九点钟了,这一天的工作量是十几个小时。

其次是素质问题,我以前在河北商报工作过,主要采访都市类新闻,采访对象大都是市民,总的来看,市民的素质相对较高。一是证据保存齐全,例如票据、物品等;二是可以提供一份基本情况材料;三是敢于站出来,直面反映问题。所以,在市区采访新闻的时候,感觉很轻松。而到农民报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受宗族势力、乡亲关系、邻里面子等因素影响,许多新闻发生的时候,他们有相互观望的心态,延误了新闻采访的最佳时机;感到冤枉的时候,才开始找记者反映,而此时已时过境迁,证据、现场可能都没有了或者很难找到。所以,等记者去采访的时候,要证据没证据,看现场没现场,甚至连一份现成的材料都没有,农民只能凭嘴说。面对这样的农民兄弟,只好费九牛二虎之力,想办法取证,靠大量的证言和搜集到的材料来完成采访任务。

三是生活没有规律,到农村采访,对记者来说,个人生活没有规律,饱一顿饥一顿,甚至一天吃两顿饭、一顿饭是常有的事。有的时候是为了赶路,有的时候为了等一个人,有的时候想吃饭找不到地儿,这样的感受所有跑过农村的记者都亲历过。

这是8年来我在农民报记者岗位上的感受,面对这些困难,我选择了克服,更没有叫过苦。因为我的心中有一种信念:我是农民报的人,我是一名为农民服务的记者,农民需要我,农民报需要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人!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我努力工作,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为农民报拼搏奉献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有了这样的信念?是因为农民报这个集体感染了我、激励着我,在这个40多人的团队里,从编委会成员到普通编辑,从总编辑到各位记者,每一个编采人员都有特殊的农民情结,每一个人的骨子里都有农民味儿。2009年,编辑部全体来到邢台县皇寺镇一个山村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睡农家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进一步拉近与农民的感情。去年,农民报所有编辑记者分成9个小组分别下乡进村,干农活、住农家,体验风土人情,服务读者百姓,了解发展现状,解析现实问题,这次为期两个月的驻村活动,使得编采人员与数百上千位农民成了“知心朋友”。

我对农民的深情源于这个集体,源于这个扎根燕赵沃土的农民报,促使我扎扎实实为农民服务。在农民报工作的8年里,我负责邢、邯两市近40多县、市、区的农村采访工作,可以说,这些县、区的每一条路都走过、每一个乡镇都到过,较好地完成了报社领导交办的采访任务。

扎根基层,勇于吃苦,采写的新闻才能“闪光”

在我身上,常背着一个包,包里装着两样东西,一样是采访本,一样是“新闻线索本”,8年来,采访本用了多少记不清了,“线索本”至少用了7本,累计记录新闻线索3000条。一般情况下,我的手机全天开机,尤其是早6点、晚9点是黄金时间,早6点是农民起床后去地里干活的时间,晚9点是收工回来准备休息的时候,很多农民往往利用这段时间反映问题。对农民提供的报料,不管大事小情,无论有没有新闻价值,都要记录到“线索本”上,按照时间顺序编上号,采访过的画一个“对号”;暂时没有采访的保留下来,以便备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线索本”是我采访工作的指挥棒。2004年是中央实施种粮补贴政策的第一年,6月初,我接到魏县南双庙乡小姜村农民反映,称该村干部故意篡改土地面积,借机克扣农民的直补款。从当时的情况看,小姜村的作法是违背中央政策,严重侵犯农民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我立即赶赴该村采访,经入户调查发现,农民反映的情况属实。然而,当采访结束离开魏县时,该乡领导动员几十人把守路口,想拉关系阻止稿件发表,遭到拒绝。之后,又找县委宣传部、有关新闻单位等20多人“施压”,再遭拒绝。《魏县小姜村用“通知书”、“完税证”糊弄人》的稿件刊发后,原省委书记白克明亲笔批示,该乡主要领导被撤职,多名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还有这样一件事,2003年,永年县西部两个乡镇建有35座砖窑,每年蚕食耕地1300多亩。正当我采访此事的时候,多位朋友包括永年县几个熟人劝我放弃这个线索,理由是砖厂利润可观,老板们跟黑道有联系,弄不好要引火烧身。“劝说”还真“见效”了,采访中,真有砖厂老板打来电话,说:“我在X村开着砖厂,想认识认识你,过两天到永年来吧。”面对压力,我没有退却,为了维护农民利益,我完成了采访,公开曝光了这起违法占地案件。《永年县35座砖窑疯狂蚕食耕地》见报后,该县掀起了“炸窑”风暴,1个月炸毁砖窑60多座,这篇新闻获得2003河北新闻奖一等奖。

作为农民报记者,一定要爱农民、心中想着农民,如果没有对农民深切的爱,没有脚踏实地为农民服务的作风,就难以写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新闻。那是2005年春天,沧州市吴桥县杨家寺乡时庄农民蔡玉章反映说,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在北京修建民族文化宫,后来响应国家号召,自愿精简回家。1983年,他听说政府开始发退职救济金,可他从没有领过。接到反映后,我的脑海中产生这样的问号,财政是否发过退职救济金?是不是被人冒领了?在杨家寺乡民政所采访时了解到,救济金发放表上有“蔡玉章”的名字,一直以来,该款项都被“蔡玉璋”领走了,所里没有“滞留”救济金。该所长称:“我当民政所长才几年,从我的印象中,好象‘蔡玉璋’的亲友每年都拿着手章来领款,但没见过蔡玉璋本人。”

至此,更多的问号出现了。领款人蔡玉璋是否确有其人?谁替蔡玉璋领了救济金?蔡玉璋与反映问题的蔡玉章是不是一回事?经核实公安人口信息档案,发现吴桥县范屯乡东徐庄也有一个叫蔡玉璋的人,这个蔡玉璋跟反映问题的蔡玉章相距40华里,且南北相隔,遥遥相对。于是,我立即赶赴东徐庄,见到了另一位蔡玉璋,蔡玉璋表示“绝对没有领过救济金!没到北京参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劳动,也不认识时庄那个叫蔡玉章”。

两个蔡玉璋(章)都没有领取救济金,这笔钱是谁冒领了?我随即把目光转向操办救济金的原财政所负责人身上。经过深入采访了解到,原民政所长利用多种关系拿到东徐庄蔡玉璋的户口簿,私刻了蔡玉璋的私人印章,以东徐庄蔡玉璋的身份冒领时庄蔡玉章的救济金20多年,2005年3月15日的调查报告《救济金被冒领之谜》揭开了尘封20多年的冒领之谜。事后,曾有人问我采访此事的体会,我说:“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会有很多的问号,只要你沉下去认真调查,把心中的问号拉直了就成了新闻。”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2005年3月,衡水市故城县沙窝村农民给报社寄来一封求救信,称“2004年春天,县生产公司赵某来该村卖复合肥。农民将复合肥施到地里后,棉花苗出现早衰现象。后经了解发现,农民买的是伪劣产品,卖复合肥的赵某被查处,工商局责令赵某退回差价款。可事情过去一年了,赵某从没有来过俺村,请报社帮助讨回公道?”这是求救信的部分内容。为表明求救信“千真万确”,在信件上附带了3份证据材料,一是山东德州市质监所出具的“该产品不合格”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二是故城县工商局对赵某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三是赵某卖复合肥时的保证书,写着“如有质量问题,甘愿受罚”。群众来信、检验报告、处罚决定书可以说“三证俱全”。

在故城,我从南往北走访了4个乡镇的4个村庄,听到的反映都是“棉花减产,赵某没有赔偿”,按说,将上述采访内容串联起来,组合成一篇稿件就可以交差了。但是,采访中产生的“?”使我感觉到农民“因假肥而索赔”仅仅是表面现象,问题的本质却隐藏在现象的背后,采访中我发现的疑问是:(1)4个村庄的农民都有同样的“检验报告”和“处罚决定书”复印件,是巧合还是有备而来?(2)反映问题的材料均为打印件,语句、内容完全相同,只是末尾签名有区别,是否有人恶意串联、借机“炒作”?(3)个别农民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化肥质量与别的肥料没啥差别,见到工商局的处罚决定书后,听说签名找销售商能要回差价款,就在反映信上签了名”。由此可见,少数农民并非为“假”而上访,而是为钱所动。(4)还有一些农民对索赔的事蒙在鼓里,只是听人说签名就能领差价款,便顺水推舟签了名字,并不清楚是咋回事。

冷静思考了一周之后,我再度赶赴故城县采访。这一次,我突然袭击,事先没跟反映问题的农民联系,直接采访经销商赵某。让我意料之外的是,面对采访,70多岁的赵某痛哭流涕,大呼冤枉,没有一点央求“照顾照顾”的意思。这就奇怪了,一桩假肥案为何冒出两个喊冤叫屈的,谁是真正的冤家?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辜”,赵某从抽屉里拿出两份检验报告,正是这两份报告让我的报道角度产生180度的大转弯,最终发现了现象背后的事实。

原来,沙窝村农民给报社寄的“检验报告”、“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均为冒牌货。记者赶赴德州市质监所调阅了存档的报告原件,经仔细比对,发现赵某保存的“检验报告”是“真品”。故城县工商局为什么要伪造假检验报告?假报告是怎样“飞”到各村的?经过深入采访,新闻背后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该县一农资经营户与赵某是竞争对手,2003年秋季因售假被媒体曝光,便怀疑赵某暗中添乱,伺机报复。2004年春季,当赵某因故被工商机关处罚后,该农资经营户串通个别工商干部伪造了两份假检验报告,将“脏”栽到了赵某门市销售的某著名品牌的复合肥上,借机诋毁该复合肥的声誉。拿到伪造的检验报告后,该农资经营户复印了一批,并在某品牌复合肥畅销的村庄散发,使农民对该复合肥产生怀疑,导致向赵某索赔以及向媒体投诉的事情发生。摸清了假报告出笼的前前后后,新闻调查《检验报告扑朔迷离 工商扮演何等角色》还原了事实真相,也给不法经销商和违纪执法人员敲响了警钟。

心系农民,热爱农村,新闻才能写到农民的心坎上

我在农村采访多年,进的最多的是农家院,坐的最多的是土炕头,走的最多的是田间路。平时,给农民说话尽量用方言,让农民感觉你是自己人;对于农民说的方言,有的听不懂,我也耐心听下去,回头仔细琢磨,以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的信任。我常想,一个记者只有心系农民,热爱农村,才能把新闻写到农民的心坎上。

2004年冬天,全国掀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风暴,农民工的辛苦钱领到手了吗?农民工想咋回家过年?我乘火车来到北京南站,坐北京南开往邯郸的慢车,车厢里采访了20多位农民工,采写了《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道出了农民工的心声。2006年,河北大批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为了了解麦客在外地的生产生活情况,我赶赴河南南阳、信阳等地采访6天,系列报道《河北麦客,你在他乡还好吗?》,对麦客在异乡的酸甜苦辣进行了详细报道。2007年春节后,魏县一农民来电说“没有身份证的农民外出打工,需要到派出所打印一份户口页,派出所应收3元,实际收5元”,接到反映,我当天上午赶去采访,《农民外出打工先挨派出所一刀》使魏县10多个派出所乱收费行为得到纠正,多收的钱退给了农民。2009年夏天,油价飞涨,尤其是柴油几乎到了“掏钱加不上油”的地步,5月的一天,我坐公交车外出采访,途中听司机发牢骚说“加柴油还得给加油站送好处费”,我马上联想到“收割机加油是否困难?”,于是,马上在几个加油站采访,《我省麦客勒紧腰带南下作业》第二天见报。几天后,省政府制定了“加油站设专供柴油通道”措施,以保障收割机夏收供油。类似的事例很多,作为农民报记者,心里想农民,实意帮农民,认真写农民,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

当然,在农村采访并非百发百中,更多的时候是“白跑腿”,也常听到冷言冷语,甚至是讽刺谩骂,在这种情况下,我总是把原谅留给农民,把心酸咽到自己肚里,忍一忍就过去了。2009年,鸡泽县一个农民在隆尧县投资建葡萄基地,因为“合同”争议导致项目“下马”,鸡泽县农民说隆尧县借项目骗钱,隆尧县称“鸡泽这个农民违背合同”。接到鸡泽县农民的投诉后,我赶赴隆尧县采访,从有关“合同”上看,鸡泽这位农民应该是“输理了”,而且双方有一些扯不清的“口头协议”,从一篇文章上难以理清头绪,于是,决定放弃这条新闻。几天后,这位农民掉转矛头到报社告状,说记者有偏见等等。2007年9月,邢台市内丘县西部山区一位老退伍军人让他的儿子来电话说:“家里生活困难,民政部门从来没有给过任何照顾”。根据这一情况,我驱车200多公里来到这个村附近,又左拐右绕走了半小时山路,才找到这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农家小院。经了解,反映的情况有很大出入,但看到老人患病、家中生活的确很困难,掏出500元给了这位老人,并把老军人的现实情况向当地民政部门作了通报。尽管白跑了一趟,没有写成新闻,但从内心深处并没有责怪老人。因为通过交谈,我理解了老人的苦恼与期盼,也把一点关爱送到这个20多年没有出过深山的老人身边。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在基层采访的几点体会,现在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下载走转改汇报[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转改汇报[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转改心得体会(大全五篇)

    让新闻报道散发泥土芬芳——记“走、转、改”活动心得体会中宣部今年下半年开始开展宣传战线“走、转、改”系列活动,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开辟专栏对基层进行报道,而我们也开辟......

    吐鲁番地区走转改小结

    吐鲁番地区“走基层、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小结 吐鲁番地区坚持发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三贴近”的辐射作用,统筹优势媒体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活动覆盖面,组织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刘淇对北京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出重要批示 2011-08-22 23:45: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有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朱竞若)中宣部等五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今天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走转改 和三项学习教育

    走转改 提出时间及事件背景 2011年8月,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中共中央宣传部......

    “走转改”新闻理论分析

    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理论上的思考提出问题:事件背景8月9日,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

    “走、转、改”活动特色亮点[范文大全]

    “走、转、改”活动特色亮点 专题专栏面貌新。县报社专门开辟“走转改〃凡人善举”等6个栏目。电视台办好现有节目《民生面对面》基础上,又开设了《走基层 看民生》等3个专......

    三个一切、走转改演讲稿

    《坚定走群众路线是新闻事业发展之根本》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在座的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感谢大家能给我这次演讲的机会。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坚定走群众路线是新闻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