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常青初中关爱留守儿童班主任群体事迹介绍
常青初中关爱留守儿童班主任群体事迹介绍
我校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生,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繁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我校班主任群体在长期工作中形成了一个共识:班主任,对家长,我们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我们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班主任工作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我的贡献。他们在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我校累计帮扶留守孩一百余人,我们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适时地给予帮助和疏导。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家长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每个新学年开始时,学生总是争着到我们学校就读,“把孩子交给常青初中,我们放心。”这质朴的语言就是家长对我们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我想,有了这句话,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
一、换位思考——让留守儿童在关爱中得到满足和教育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理解,爱是同情,爱是尊重,爱是信任,爱是宽容,爱是鼓励,爱是奉献,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这些孩子,用一句方言讲就是“很不逗人爱”的孩子,在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人员紧张,教学超级大班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孩子常常被遗忘在角落里。对于这些孩子,我们经常说的是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所说的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的情感体验使老师对学生少了苛求,多了宽容,少了埋怨,多了理解,少了指责,多了尊重,也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 4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知道,饿了,可以到老师家里吃;病了,可以到老师家里住;没钱了,找老师借;父母在外打工,老师的家就是他们的家。2008届毕业生高磊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在沈阳打工,家境十分贫寒。当严冬来临时,学生们早就穿上了轻松保暖的棉衣,可高磊进到教室却冻得脸色煞白。他的班主任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假如他是我的兄弟,我能眼看着他挨冻吗?不能!”回到家,家里还有一件新棉衣,这是他准备过年再穿的。带到家中,他不假思索的拿出来给高磊穿上,当看到高磊穿在身上的棉衣十分合体时,他心中充满了喜悦,而此时的高磊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眶中泛起了泪花。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二、科学管理——让留守儿童在民主与竞争中得到教育
留守儿童年龄不大,思想幼稚,自主自立意识强,但是辨别是非能力差,不仅容易做错事,而且改过来的错误还容易再犯,这就需要做老师的给学生以道理,教他们辨别是非。学生做错的事,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自己教育自己,不断匡正,不断进步。
一次,一位班主任在班里讲了一个有关诚实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学生脸涨得通红,头埋得很低,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课后,他找到这个学生,与他进行了交谈,在轻松的聊天中,这个学生讲述了一件他撒谎的事情。班主任根据情况对他进行了教育,既肯定他主动承认错误的优点,又帮他分析了撒谎的危害性,这个学生当场表示,以后一定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子女过分疼爱,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入学后,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首先是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 4
其次要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真正的集体并不是单单聚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在自己前面具有一定共同奋斗目标的那样集体。”这充分说明有集体奋斗目标是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使全班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此我们在平时充分利用校园各种竞赛、各种活动和流动红旗的评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次,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黑板报版面的教育作用,通过设置“成功人物”、“我的成长小史”和“扬帆起航”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为了争取优秀,孩子们都暗暗较劲,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三、树立信心——增强留守儿童勤奋进取的勇气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的后进行为不仅对本人进步不利,而且常常给班级、学校、家庭,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使他们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是留守儿童工作中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我校有一个学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平时生活和学习全靠年迈的爷爷照顾,而爷爷的文化程度又很低,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使得他与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每次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的情景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看到这种情况,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他家情况特殊,老师没有给过他难堪,而是每次和言悦色地给他讲道理,鼓励他,帮他分析原因,想办法,经常与他的家人联系,共同关注他的成长。学习上,每发现他的一点进步,都会特意提出表扬,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他也能做一个好学生。对于他做得不对的地方,便找他个别谈话,谆谆诱导,告诉他要如何如何做才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给他信心,给他鼓励。
四、宽严相济——让后进生在和谐与激励中得到教育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有部分学生表现差,学习
/ 4
成绩差,即所谓的“差生”。面对“差生”,我们认为,作为人民教师,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都会让我们难过一辈子。所以我们绝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因为我始终相信:“差生”是“有待提高的学生”,是“后进生”,是能够转化的。
学生黄龙,从小任性,好打架,经常仗势欺人。一次他把外班学生脑袋打坏,当时外班班主任考虑到他是一个“刺头”,不想理他。学校知情后,主动将黄龙还在无锡打工的母亲找来,当着他母亲的面非常严肃地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且领他母亲到打人现场看被打学生留下的血迹,随后又在全校通报了打人事件,对该生从严处分。这件事在学生中反响很大,使打人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都深刻认识到,不管你家长在家还是在外,都不许胡作非为。后来,这名学生有所收敛。但不久旧病复发,又欺负本班学生,情形相当恶劣。我们毫不留情当众予以严厉批评,并再次通报全校进行处分。当时,黄龙有些想不通,想转学,一走了之。学校政教处知道后,直言不讳地告诫他母亲:“孩子转学可以,你也有这个能力,但你想过没有,这样会更加助长孩子仗势欺人的嚣张气焰,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从我个人私心考虑,我举双手赞成他走,这样我可以省心。但为了教育孩子,我觉得他不能转走。让他在哪里摔倒还在哪里爬起来,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经过一番开导,黄龙母亲同意了学校的意见。后来先对他实行冷处理,然后再百倍地关心他,呵护他,教导他,对他实行热处理。在这种严父慈母般人格力量感化下,黄龙渐渐变了,变得和从前判若两人。这名有劣迹的“差生”终于变成一个品学优良的“优生”。事后,我们总结出一条:实际上,严就是爱,爱不一定不能严。
近年来,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赞许。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耐心细致、思考摸索,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 4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视频谈心,加分亲情
——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小故事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60%。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互联网,让学校留守儿童能经常和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视频谈心,连接他们的亲情,解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之苦,让留守儿童更开朗活泼。
张姓同学是我校的一名学生,他就是数改项目中受益的一员。他的父母远在外省工作,回到老家的次数很少。他平常都跟着奶奶一起生活,相比同龄的孩子,他显得很沉闷,有些自卑,不爱与人交流。每每听别人说起父母时,他的眼里都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可见他对父母的思念之深。自从学校有了“留守儿童之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互联网,让每个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家长视频谈心时,张同学就常常在放学后给父母发起视频,聊聊学校的生活,学习上的收货,倾诉对父母的思念,慢慢地,他变得爱笑了,开朗了,跟同学的交流也多了。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办法,能让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初****级二班现有学生75人,留守儿童就有48人。这些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就成了年迈的老人或家中的亲戚。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
一、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当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二、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情绪、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关心,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作为班主任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011年10月14日
第四篇: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但因他们打工单位不固定,只好把他们的幼小子女留在了农村家里,形成了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在这些学生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看管,家庭教育脱节,孩子的学习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鼓励,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坪埔小学也是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学校,班主任工作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成了一门新的课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留守儿童概况和联系方式 作为班主任要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儿童的数目、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联系方式,父母都在哪里打工。把自己的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
二、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班主任要从学习和生活两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分类,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生活概况,制定帮扶计划、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班主任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还得教会他们爱清洁讲卫生,因为他们的爷爷奶奶经常忘记给他们洗澡换衣服,作为班主任要每天提醒每一位学生。
三、做好家访工作 班主任要定期走访临时监护人,并与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平时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成为“代理家长”。
四、对留守儿童以包容心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时班主任不能一味责备,应该采用个别谈心法与“留守儿童”谈心,向他说明道理,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误区。
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总而言之,作为班主任,我体会到:老师要对留守儿童多一点了解,多一份关爱,在生活上、学习中去关爱他们,使这些特殊学生都能享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和老师的“特别的爱”。
第五篇: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石林鹿阜小学
杨国永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开放,大批农民工都告别了曾赖以生存的土地,告别了温暖的小家庭,前往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打工,只好无可奈何地把“掌上明珠”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照看,于是便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生活、教育上的引导和关爱,成长中潜藏着不少问题和危机。那么,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呢?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和经验、得失,我个人觉得每个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爱班级中的几名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到班集体的爱,从而增强学习生活的动力。
一、深入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调查,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数量、家庭状况(包括父母在外的通讯地址、电话)、家里代管监护人情况。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建立“留守儿童”辅导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记载。教师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给“留守儿童”爱的温暖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没有爱更不会有“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了父母亲情的温暖,更渴望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上教师要像父母般了解他们的喜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日常苦衷、同伴相处的关系及分析其思想动态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要像父母般信任他们并不比别人差,相信他们一定能成功,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消除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特长,彰显自己的“亮点”激发他们自信的火花。发现儿童有可喜的变化,多方法多渠道让家长知晓,使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进而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班的唐红丽同学,其父母外出到深圳打工,每年只回家1-2次。家里只有年老70的奶奶照顾他,奶奶只靠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她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直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桥梁
这些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与他们协商务必每月和儿童通一次电话,向儿童直接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一起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利用我校开展“感恩”这项活动时,教育儿童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让儿童给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五、寻找机会,多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位班主任老师的重视是极其关键的。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班主任老师要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