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9:2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XX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统计管理,规范统计行为,有效开展统计工作,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满足监管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XX农商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内设部(室)。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监管统计工作是指XX农商银行统计人员对所辖各机构统计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开展统计调查、统计监督、统计检查、统计分析;开展统计业务培训、统计工作考核、统计工作评比等。为本行及上级管理部门提供统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第四条 监管统计数据采集。采集对象为XX农商银行所辖机构;采集业务类为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累放、累收统计表,农村信用社人民币信贷统计表、农村信用社现金统计表,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统计表;

第五条 统计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省联社、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金融统计制度的要求及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完整地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

第六条 统计数据加工、整理。统计人员适时对采集的各频

度统计数据进行校验、汇总、上报;并撰写月、季、年度统计分析。

第七条 会计报表和数据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范、准确及时、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第八条 统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

(一)XX农商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或委派主管领导组织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及时研究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

(二)统计实行归口管理,主要由信贷经营部、会计财务部、合规风险管理部等按管理业务范围向上级监管机构上报统计数据。

(三)归口管理部门确定一名统计人员,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在部门负责人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

(四)除上述归口部门外,其余各部室为数据统计协助部门,各部门负责人要搞好协调和配合,及时、准确提共统计数据源,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

(五)协助部门未按要求履行职责的,归口部门有权督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搞好配合。

第九条 监管统计以机构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以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保障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章 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

第十条 各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立相应的监管统计兼职岗位,明确统计人员设立A、B角,一般A角指定为业务经办人员,B角为部门负责人。

第十一条 归口统计工作的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落实银监会制定的统计管理办法和上级监管部门的各项统计制度;

(二)负责制定和解释XX农商银行的统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管理、监督、检查本部门统计工作;

(三)收集、审核、汇总、整理本社数据统计资料,编制数据统计报表;

(四)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湖南省联社提供统计数据、报表、统计资料,向有关部门提供统计数据。

(五)组织开展完监管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六)组织实施本机构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计信息系统配套项目的推广和应用。

(七)组织开展统计质量检查,负责统计人员培训。第十二条 统计人员的配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统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悉金融业务,具备必要的协调沟通能力。

(二)统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培训不合格者不得担任统计工作。经考试不适宜担任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及进行调整。

(三)统计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四)统计人员要熟悉相关业务知识,有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五)保持统计人员的稳定性,以便于熟练掌握统计技能。第十三条 XX农商银行数据统计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执行统计管理办法及规定,按时及时、准确、完整地填报统计数据,编制统计报表,不得虚报、瞒报、漏报、伪造、篡改统计数据。

(二)严格遵守保密管理办法。

(三)收集、汇总、整理数据统计资料,编制数据统计报表;

(四)组织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五)向上级管理机构提供本行数据统计资料;

(六)对信用社数据统计和报送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

(七)组织本行统计人员对相关报表表格和数据统计系统的指导与培训;

(八)对检查部门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九)为满足本行工作需要开展的其他统计工作。第十四条 统计人员权利:

(一)要求有关单位、部门和人员如实提供数据资料和信息;

(二)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改正不确实的数据资料;

(三)拒报不符合规定的统计报表,检举和揭发违反统计法律、规定、制度的行为。

第十五条 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应当有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接替,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章 数据报送

第十六条 XX农商银行配备装有统计报表系统的微机,并实现全辖连网,统计部门通过网络即时、快速的上报统计数据,保证数据安全。

第十七条 做到专机专用、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发现故章及时排除,重大预案及时报告,确保数据上报系统安全运行。

第十八条 统计归口部门要加强向监管机构报送数据环节的管理,积极落实各项报送要求,认真审核,减少迟报、漏报和差错数据信息,保证填报地区、机构范围和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第十九条 数据报送的文件格式正确,系统能正常读取数据,符合逻辑校验关系要求。对数据异常变化的质询能做出合理解释;对历史数据进行修改,说明缘由,并报送监管机构备案。

第二十条 监管统计工作由信贷经营部牵头,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督促、落实各项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并直接与上级监管部门联系。

第二十一条 信贷部门牵头建立全面、科学的监管统计信息分析框架,做好按季监管统计信息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工作。

第二十二条 数据报送实行分级审核、分级负责、统一把关。

(一)各部门负责人对统计数据要严格审核把关,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二)内审监察部负责审核归口部门的统计报表及数据,对归口部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三)XX农商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机构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统计员→归口部门负责人→本级检查部门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上报上级监管部门。

第四章 统计资料管理与信息披露

第二十三条 统计归口部门应加强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整理、交接和存档等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加强对监管统计资料的存储管理,对监管统计资料及时装订、入档,统一管理,保证监管统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第二十四条 XX农商银行加强统计信息管理、规范统计信息披露。统计信息披露要规范披露对象、披露范围、披露频度。凡对外公布有密级的统计资料实行逐级审批,分级负责制度,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公布。

第二十七条 XX农商银行应关注报送监管机构的监管统计信息与对外披露的相关信息间的差异,并将其中重大差异主动向监管机构做出说明。

第五章 统计检查及考核评价

第二十五条 XX农商银行将数据质量检查纳入内控合规检查范围,内审监察部门负责按季对辖内数据统计归口部门的统计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并形成查报告报主管领导,对影响数据质量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上级监管机构。

统计检查的内容包括:数据统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统计质量和统计数据真实性情况,统计资料整理情况,数据统计的完备性和安全性,以及其他与统计工作相关的情况。

第二十六条 XX农商银行内审监察部门,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数据统计检查:

(一)进入部门进行检查;

(二)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对检查事项做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与检查事项有关的资料、凭证等。还可根

据需要对台账、原始凭证和会计报表等进行核对,对相关计算机系统中有关数据进行核对。

第二十七条 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提出整改意见,归口管理部门要按要求实施整改,检查部门及时对整改情况跟踪评价,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第二十八条 统计检查结果作为考核统计部门内控制度的重要内容,纳入部门考核的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中,与其绩效挂钩,并作为评先评优的考核条件之一。

第六章 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九条 XX农商银行对在数据统计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和取得突出成绩的统计人员给予适当的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

第三十条 统计人员出现漏报、迟报、错报数据统计资料的,将处予统计人员、审核人员各每次经济处罚100元,造成严重影响的按相关规定从重处罚。

第三十一条 统计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每发现一次处200元以上罚款,并视情结轻重,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和无理拒报数据统计、报表资料的;

(二)在接受统计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以及转移、隐匿、毁弃原始统计记录、统计报表和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

(三)拒不接受或阻挠、抗拒XX农商银行或上级统计检查的。

第三十二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管统计工作的人员

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所知悉的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篇: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统计制度与报表管理 第三章 统计资料管理与信息披露 第四章 统计机构 第五章 统计人员

第六章 统计监督与检查 第七章 奖励与惩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加强银行业统计管理,规范银行业统计行为,满足银行业监管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办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下文称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办法规定。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业监管统计,是指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为满足监管工作需要组织实施的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要对象的各项统计活动。银行业监管统计是银行业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评价和预警,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检查。

第五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规范、准确及时、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第六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银监会是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和监督检查全国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的主管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负责辖内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

第七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制度、报表和数据实行归口管理,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计部门具体负责。

第八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以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保障统计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九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自动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第十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应加强信息透明度建设,提高监管统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返回

第二章 统计制度与报表管理

第十一条 银监会负责制定银行业监管统计制度。银行业监管统计制度是对银行业监管统计对象、内容、表式、方法以及监管统计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性规定。

第十二条 银监会统一管理银行业监管统计报表,负责银行业监管统计报表的制定、颁发与撤销。

银监会派出机构不得制定固定性统计报表。因工作需要制定辖内临时性统计报表,应报上一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计部门备案。

临时性统计报表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十三条 对违反第十二条规定颁发的银行业监管统计报表,银监会派出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填报。

第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颁布的统计制度,制定本机构具体的实施办法,并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返回

第三章 统计资料管理与信息披露

第十五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管统计工作的部门应加强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整理、交接和存档等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银监会建立统计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公众公布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

银监会派出机构根据银监会规定和授权,制定辖内信息披露制度,报银监会审核批准。

第十七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披露监管统计信息,以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外披露本机构统计信息。

第十九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公布有密级的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实行逐级审批,分级负责制度,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公布。

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的密级划分,按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返回

第四章 统计机构

第二十条 银监会、银监局和银监分局设立统计部门,分别负责全国和辖内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

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起草各项银行业监管统计制度;

(二)收集、汇总、整理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编制银行业监管统计报表;

(三)整理金融业统计资料和有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国外经济金融统计资料;

(四)组织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五)向有关部门提供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向公众披露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

(六)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风险情况进行评价和预警;

(七)组织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八)组织开展银行业监管统计检查;

(九)组织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的培训;

(十)参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制度、办法的研究制定工作;

(十一)代表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参加国内、国际银行业监管统计交流、协作;

(十二)为有关国际组织提供监管统计信息资料,与其他国家监管当局就跨境机构监管定期交换信息;

(十三)为满足银行业监管工作需要开展的其他统计工作。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设立统计部门或确定一个主管部门,集中负责本机构统计工作,提供银行业监管统计信息。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主管统计工作的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落实银监会制定的统计管理办法和各项统计制度;

(二)收集、汇总、整理并及时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本机构监管统计资料;

(三)完成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布置的各项统计工作,在本机构开展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四)配合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做好银行业监管统计检查工作;

(五)组织实施本机构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计信息系统配套项目的推广和应用。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保障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切实履行以上职责。

返回

第五章 统计人员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统计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

(二)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经考核不适宜担任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二十五条 银监会派出机构统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调动,要征求上一级统计部门的意见,任免文件应同时抄报上一级统计部门。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

职,应当有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接替,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第二十六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在统计部门或负责统计工作的部门设置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机构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八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统计人员有权:

(一)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如实提供银行业务资料和信息;

(二)检查统计资料的准确性,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改正不确实的统计资料;

(三)拒报不符合规定的统计报表,检举和揭发违反统计法律、规定、制度的行为。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人员依照国家颁布的统计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行使上述权利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六章 统计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九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统计部门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任何人不得干扰和妨碍统计人员执法检查和做出检查结论。

第三十条 统计检查的内容包括:统计法规和监管统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统计质量和统计数据真实性情况,统计资料整理情况,统计信息披露情况,统计信息系统完备性和安全性,以及其他与统计工作相关的情况。

第三十一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依照有关程序,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监管统计检查:

(一)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

(二)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关人员,要求其对检查事项做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凭证等。还可根据需要对台账、原始凭证和会计报表等进行核对,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中有关数据进行核对。

统计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

第三十二条 银行业监管统计检查结果作为考核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

内控制度的重要内容,纳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该机构及相关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评价、考核当中。

返回

第七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三条 银监会根据有关规定对在银行业监管统计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和取得突出成绩的统计人员或集体给予奖励。

奖励分为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按照国家或者企业事业组织的规定在有关经费中开支。

第三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可参照第三十三条对本机构统计人员或集体进行奖励。

第三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五条之规定予以处罚:

(一)虚报、瞒报、伪造、篡改及无理拒报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的;

(二)在接受统计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或提供虚假情况以及转移、隐匿、毁弃原始统计记录、统计报表和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的;

(三)拒不接受或阻挠、抗拒监管统计检查的。

第三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规定屡次漏报、迟报、错报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行为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依照原有的规定处罚外,还可以视责任轻重,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八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应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领导人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管统计工作的人员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所知悉的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农村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管理暂行办法

190号(5月26日)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综合柜员制管理,准确、及时处理柜面业务,保障客户和本行资金安全,提高会计工作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现根据《会计出纳基本制度》、《支付结算办法》、《储蓄管理条例》等有关制度的规定,结合“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以下简称“综合业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综合柜员制是按照综合业务系统规定的处理权限和操作流程,在严密监控和严格监督下,由单一柜员或多个柜员组合,综合办理储蓄、对公、银行卡、代收代付、中间业务等柜面业务及其会计核算的劳动组合方式。

第三条 实施综合柜员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营业机构会计出纳管理工作规范。

二、营业机构综合柜员熟悉会计、出纳、结算等业务制度规定,熟练掌握综合业务系统操作技能。

三、安全防范措施达标,监控系统完备,对柜员整个营业时间段进行全程录像,能通过影像回放观看柜员及客户业务处理全过程,且效果达到能看清连续点钞动作及票面的清晰度。

四、终端、打印机、点钞机、钱箱等其它工作机具配备齐全。第四条 实行综合柜员制的营业网点按照相互制约、业务需求的原则合理设臵岗位。支行设臵会计主管1名,综合柜员数名,有条件的支行可设主出纳或主出纳兼复核1名;分理处设综合柜员窗口1-2个,综合柜员3-4名。

一、综合柜员负责处理对公、储蓄、银行卡、代收代付、中间业务等日间柜面业务,并分管相关章、证、押。

二、各综合柜员负责对指定柜员处理的业务进行事中(事后)交叉复核。

三、对部分个性化业务(如签发汇票、签发本票、发放贷款、收贷、收息、大小额支付和实时汇兑、储蓄存款挂失、止付、冻结等)可指定窗口办理。

四、各支行设一名主出纳(根据业务量大小的也可指定一名综合柜员兼主出纳),负责管理库存现金的调剂和调拨,保管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及抵质押物品。

五、各支行内部管理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岗位设臵及柜员休息原则上由会计主管安排,并实行全员柜员及固定上班制度。

六、柜员每人一柜员包,当班时直接向主出纳申请调现临柜,休息时将现金上解主出纳,库存清零,重要印章与重要空白凭证随包入库保管。

七、当柜员兼主出纳时不得使用同一现金号,各柜员超限额部分的现金必须解缴主出纳,使用主出纳卡调拨现金。

八、会计主管每日认真填写《会计主管坐班工作日志》,如遇休息指定专人填写。

九、会计主管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内部事务,对需要授权的交易进行授权,负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日、月、年终数据核对。

各岗位人员必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印、证、押分管、对账岗与记账岗相分离、对账单发出与收回相分离等制约制度及综合业务系统的权限管理规定。

第五条 建立安全有效的监督、复核机制。综合业务系统采取了实时授权前提下的滞后复核与实时复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加强对柜员业务操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控制。

一、事前控制。根据总行制定的交易和授权标准,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和柜员素质,经总行核准后制定各柜员交易、授权的金额标准。详见第三章综合业务系统操作授权管理基本规定。

二、事中复核。柜员间或专职复核员应对接柜柜员处理的业务进行事中复核。详见第四章复核操作制度。

三、事后监督。会计主管必须加强督导,对柜员的业务操作进行事后监督,详见第五章事后监督。

第二章 柜面业务基本规定

第六条 柜面业务管理基本规定

一、柜员必须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储蓄管理条例》、《现金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会计出纳基本制度》等规章制度以及有关规定,办理对公结算、储蓄、贷款、银行卡、中间业务等各项柜面业务,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柜员受理业务必须认真审查凭证要素,坚持折角核对客户预留印鉴或密码(客户预留印鉴每柜一套);办理现金收付,必须坚持“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的原则,受理票据和大额付现须查验取款人身份证,他行票据收妥抵用;挂失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严格按规定办理,以确保业务交易合规合法,真实准确。

三、柜员发放贷款时必须认真审查贷款发放通知单、借款借据、合同等相关资料、凭证,要求内容完整、一致、没有涂改,抵质押手续齐备、符合规定;认真审查借款人、担保人、经办人、审批人等签章,要求签章相符、齐全;认真审查借款人、担保人、出质人等身份证件,确认姓名、身份证号码、签名真实、一致;认真审核客户经理设定的科目、对应账户、计结息方式、利率等内容,确保正确无误;认真审查贷款管理规定应审查的其他内容,切实履行贷时审查工作职责。

四、柜员必须严格按照综合业务系统的操作流程办理各项业务,确保办理及时、核算准确。

五、签发汇票(本票)必须严格执行印、证、押三分管的制度,各网点必须明确专人分别负责汇票、本票的签发、盖章,执行平行交接。

六、柜员应严格按照权限办理业务,严禁越权操作,对综合业务系统约定需要授权的各类交易或交易金额超出柜员权限的交易必须经授权人(会计主管、财务会计部、资金营运部、分管行长等)授权或审批后办理,不得擅自处理。

七、柜员办理业务必须以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作为交易处理的依据,柜员交易的每笔业务必须打印交易清单等证明交易合法的记账凭证,并与原始凭证的有关要素核对一致,原始凭证作交易清单的附件,不能打印交易清单的,必须在原始凭证背面打印交易流水分录。

八、柜员办理现金收付必须根据客户或会计主管编制的合法凭证办理,柜员不得编制其他现金收付凭证(现金缴税、代收水电费等除外);柜员办理业务应坚持一户一清,并逐笔记录票面明细,不得同时为多个客户办理业务;柜员不得为本人办理业务,也不得代客户保管存折、支票、印鉴等重要物品,不得代理客户办理存取款、挂失、购买支票、更换印鉴等业务。

九、柜员办理跨柜交易时,业务发起柜员应及时传递凭证,接收柜员应认真核对、及时处理,不得故意压票或拒绝办理。

十、柜员根据账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受理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业务,经会计主管审核后及时上报人行核准或备案。会计主管要妥善保管开户资料并登记《开销户登记簿》。柜员不得办理内部账户的开设,内部分户账的开设由会计主管根据总行统一的要求办理。

十一、柜员发生差错不论金额大小应及时向会计主管汇报,按规定处理;柜员办理错账冲正业务,必须经会计主管授权并在错账冲正凭证上签字后方可办理,任何柜员未经批准不得办理冲正业务;柜员抹账必须经会计主管批准,会计主管应查明原因做好记录,督促柜员每天打印抹账明细清单。柜员补打凭条或交易清单必须经会计主管授权,会计主管在原凭证或补打凭证上注明事由。

十二、支行要明确专柜办理大、小额支付业务、实时汇兑、农信银汇兑业务的接收、转汇、复核,及时打印《支付系统专用凭证》、《实时汇兑补充贷方凭证》。柜员重打凭证必须经会计主管在作废和重打的凭证上签字同意,会计主管应查明重打原因并做好记录。

十三、柜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办理残破币兑换业务,收到或兑换的残破币和零币及时上缴主出纳;必须严格按照反假币的规定,做好假币的收缴工作。

十四、营业中柜员临时离岗,必须将经办的印章、现金、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传票等入箱上锁保管。午休和日终各柜员的账箱入库保管。入库时会计主管和主出纳应检查柜员钱箱等是否齐全。

第七条 现金管理基本规定

一、柜员必须严格按照《商业银行现金收付柜面监督办法》的规定进行大额现金登记备案和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

二、柜员营业终了根据当天的现金收付发生额,核对轧库登记簿、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余额一致,当天日终库存限额控制在1万元以内,超限额部分上解主出纳。柜员休息必须缴清库存现金。

三、柜员必须坚持每日轧库不少于三次,并与打印的柜员轧账单核对相符(柜员轧账单随传票上交操作风险控制中心)。工作中发生现金差错,要及时如实向会计主管反映,本着“长款归公、短款自赔”的原则办理。

四、主出纳负责现金整点和调拨。根据现金使用情况向总行调拨和上解现金,根据柜员的钱箱限额和现金使用情况调整柜员的备付金。柜员向主出纳申请领现,主出纳打印现金调拨单随现金交领现柜员,柜员收现后在现金调拨回单上签章,将回单退回主出纳作附件;柜员向主出纳缴现,柜员打印现金调拨单随现金交主出纳,主出纳收现后在现金调拨单回单上签章,将回单退回柜员作附件。主出纳收到柜员上缴的现金,应及时整点。

五、日终主出纳对各柜员所上缴的现金进行清点,对柜员上缴的现金不得下发原柜员使用。

六、支行行长和会计主管必须认真执行查库制度,支行行长每月至少一次的全面查库,每季实行“3+1”查库制度;会计主管每周至少一次对每个综合柜员库款进行检查,并认真记载查库登记簿

第八条 通存通兑基本规定

一、通存通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必须符合《储蓄管理条例》、相关会计出纳基本制度以及现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2、办理通存通兑业务应该遵循客户自愿的原则。为了确保储蓄存款的安全,凡参加通存通兑业务的储户,均应在原开户单位预留密码,无密码不得办理通存通兑。

3、办理通存通兑必须坚持他行业务与本行业务等同的原则,以维护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形象。各网点柜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办理符合条件的通存通兑业务,并对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负责认真解释。

4、办理的通兑存单(折)必须签章齐全,确保凭证的合法性。数据信息输入必须坚持以原始合法凭证为依据,实时输入、实时办理,严禁伪造凭证或无凭证输入数据,避免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5、各网点必须对通存通兑业务进行认真核对,并于次日打印他代本储蓄流水清单,根据流水清单核对通兑业务,会计主管要把好事后监督关,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6、各营业网点在办理通存通兑业务时不得使用抹账交易。如发生存(取)操作金额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存取颠倒等情况,应在征得客户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交易完成。

二、通存通兑的业务范围:

1、储蓄存款通存通兑业务范围按照《省农村信用社储蓄通存通兑业务暂行管理办法》和综合业务系统相关规定执行。

2、对公通存业务范围仅限于总行批准的账户。第九条 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基本规定

一、柜员要做好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的管理,坚持按序销号,营业终了登记手工《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确保实物、手工登记簿、机工登记簿的使用数和结存数核对一致。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必须剪角(重要空白凭证为单联式的可不剪贴号码)并加盖作废章,并将凭证正本联的号码剪下粘贴到手工《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上。

二、主出纳负责本支行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实物的保管。主出纳根据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情况向总行清算中心领用,及时入库保管,建立登记手工《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确保实物、手工登记簿、机工登记簿核对一致。

三、柜员需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时上报主出纳,经过主出纳确认配号,登记《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后做支行出库交易,打印重要空白凭证出库单,柜员收到凭证做柜员凭证调入交易,在重要空白凭证出库单背面打印交易信息并登记手工登记簿。将重要空白凭证出库单交主出纳,柜员要根据实际需要领用重要空白凭证,不得一次领用过多。

四、柜员出售支票等凭证,必须凭客户加盖预留印鉴的领用单办理,并在手工《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登记簿》上登记。柜员必须加强对售出凭证使用的监督,客户销户时必须收回结存的全部凭证,收回的重要空白凭证,并入当天传票中。如由于客户原因无法收回的重要空白凭证须由客户作出自负后果的书面承诺。

五、重要空白凭证的使用必须坚持交叉复核制度,复核人员签章证明。

六、支行行长和会计主管必须坚持不定期的核查各柜员的重要空白凭证使用、登记和结存情况(每月不少于一次),并在相关登记簿上签章。

第十条 ATM机的管理规定

一、各网点应指定ATM管理员,负责本单位ATM钱箱的维护及日常管理。

二、钱箱实行双人管理的原则,即放入钱箱、取出钱箱、清点钱箱现金等都必须双人办理,可由会计主管和ATM管理员双人管理。

三、ATM保险箱锁匙由主出纳视同库房钥匙严密保管,ATM保险箱密码由会计主管严密管理,不得随意放臵或托人保管,实行平行交接。

四、其余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按照《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机具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章 综合业务系统操作授权管理基本规定 第十一条 业务操作与管理必须坚持“划分权限、分级管理、相互监督”的原则。必须严格控制柜员的操作权限和授权权限,具体授权标准按照《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综合业务系统操作员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 柜员应严格执行本行综合业务系统柜员授权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加强操作授权管理,严禁超权限操作。

第十三条 柜员代码设臵应遵循代码专人专用、专人专卡(柜员卡)的原则,操作员代码应保持相对稳定,柜员调动或离职须交回柜员操作卡,由会计主管报总行科技部注销原卡及代码。操作员应妥善保管身份卡,谨防遗失或毁损。网点应建立《柜员操作代码(柜员卡)登记簿》,详细记载操作代码(柜员卡)建立、启用、变更、停用等情况,作为永久性的档案保管。

第十四条 柜员操作密码应严格管理:

一、各级柜员密码仅限本人使用。

二、各级柜员必须定期或不定期更换密码,每月更换不得少于三次,密码设臵应考虑易于保密,不得使用初始密码或重叠数、顺序数字作为密码。

三、柜员签到或授权,输入密码时,必须要求他人回避。

四、密码解锁可由会计主管向总行科技部电话申请,次日补办书面手续,且短期内不得重复申请,密码重臵必须支行向科技部书面申请方可办理。

第十五条 营业中柜员临时离岗,必须将系统退至初始登录状态。

第十六条 综合业务系统中机构签到(签退)和柜员签到(签退)的管理

一、必须明确办理机构签到和签退的责任人,各级柜员负责各自柜员签到和签退的办理。

二、柜员当日业务处理完毕,办理柜员签退手续。对己办理签退的柜员,若需继续办理有关业务交易,应经会计主管批准,方可重新办理柜员签到。

三、机构当天业务结束平账后,必须及时办理机构签退,若需延迟签退的必须向总行科技部申请。

四、已经办理签退的机构,若需继续办理有关业务交易,应经总行科技部批准后,方可重新办理机构签到。

第四章 复核操作制度

第十七条 综合柜员业务复核基本要求:

一、复核是保证柜员业务操作规范准确,确保会计出纳工作顺利进行而实行的监督。

二、复核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事中复核操作。

三、复核员必须按规定逐笔认真复审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并确保交易选择及要素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经复核后的传票(加盖复核员名章)按柜员整理。

四、对于同城业务、实时汇兑和大小额支付业务必须全部复核后才能提出票据、发出数据。

第十八条 复核工作的时间要求。对于一般业务交易实行滞后复核,柜员根据会计凭证在自我审查、自担风险的前提下直接处理,复核员在日终结束前分批次对指定柜员的一般账务处理进行复核,以实现对柜员操作的监督。对于大小额支付业务必须实时复核。对于交易金额较大的业务,记账员应提请复核员实时复核。

第五章 事后监督及凭证、报表的装订 第十九条 事后监督相关规定。

一、会计主管必须坚持每天对柜员业务进行事后监督: 1.核对机构轧账表是否与柜员轧账表相符。

2.核对柜员流水账是否完整,对照交易凭证逐笔勾对柜员流水,并在柜员流水账清单上签名,以明确责任。

3.核对他代本清单是否与相关科目汇总凭证发生情况相符。4.查阅柜员抹账明细清单,检查柜员抹账的合规性。5.检查主出纳及各柜员是否按规定管理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

6.检查实时汇兑和大小额支付业务是否按规定打印,重打补充凭证是否合规。

7.检查其他需进行会计事后监督的内容,并认真记载《会计事后监督登记簿》。

二、总行稽核辅导员必须定期对会计主管开展事后监督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通过检查事后监督记录、抽查相关账表凭证、稽核相关业务等办法,从而综合评价与考核会计主管履行事后监督职责的情况。

第二十条 凭证、报表装订相关要求:

一、每日营业终了,柜员应将当日业务凭证按流水号顺序勾对整理后,填写柜员记账凭证汇总表,随同打印的柜员轧账单、现金收付日记簿、柜员本地流水账清单(次日打印)上交会计主管。

二、大小额支付来账凭证、贷方补充报单与税单每日打印311b对公通存通兑贷方清单臵相关凭证首页,农信银解付报单每日打印311b对公通存通兑借方清单臵相关凭证首页,每日核对,若当日不能打印补打后原传票并进行核对。

三、会计主管完成事后监督后,按下列顺序排列整理并装订传票:机构轧账单;按柜员操作号顺序排列柜员记账凭证汇总表、柜员轧账单、现金收付日记簿、柜员本地流水账清单、当日业务凭证(按流水顺序排列);通存通兑清单、汇总凭证、实时汇兑和大小额支付业务贷方补充凭证、税单;需要装订的其他凭证。

四、报表的打印与装订:各网点应指定专人负责打印各类日报表,按日期顺序专夹保管,按月(季、年)装订,上缴会计主管归档保管。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一条 实施综合柜员制的支行及各级柜员应严格遵守本办法规定,如有违反,总行将视情节轻重,按照相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总行负责解释、修订。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 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2018

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

【颁布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文字号】银监会令2018年第1号 【颁布时间】2018-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股权管理,规范商业银行股东行为,保护商业银行、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维护股东的合法利益,促进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法律法规对外资银行变更股东或调整股东持股比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应当遵循分类管理、资质优良、关系清晰、权责明确、公开透明原则。

第四条 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单独或合计拟首次持有或累计增持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应当事先报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核准。对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拟持有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行政许可批复,有效期为六个月。审批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照银监会相关规定执行。

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单独或合计持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应当在取得相应股权后十个工作日内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报告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银监会另行规定。

第五条 商业银行股东应当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纳税记录和财务状况,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管要求。

第六条 商业银行的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等各方关系应当清晰透明。

股东与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合并计算。第七条 商业银行股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股权事务的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股权进行监管,对商业银行及其股东等单位和人员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第八条 商业银行及其股东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充分披露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九条 商业银行、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加强对商业银行主要股东的管理。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是指持有或控制商业银行百分之五以上股份或表决权,或持有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

前款中的“重大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向商业银行派驻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影响商业银行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决策以及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章 股东责任

第十条 商业银行股东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银监会规定履行出资义务。商业银行股东应当使用自有资金入股商业银行,且确保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委托资金、债务资金等非自有资金入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主要股东入股商业银行时,应当书面承诺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公司章程,并就入股商业银行的目的作出说明。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股东不得委托他人或接受他人委托持有商业银行股权。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应当逐层说明其股权结构直至实际控制人、最终受益人,以及其与其他股东的关联关系或者一致行动关系。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股东转让所持有的商业银行股权,应当告知受让方需符合法律法规和银监会规定的条件。

第十四条 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根据国务院授权持有商业银行股权的投资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主体入股商业银行,以及投资人经银监会批准并购重组高风险商业银行,不受本条前款规定限制。

第十五条 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入股商业银行应当遵守银监会规定的持股比例要求。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被列为相关部门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二)存在严重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三)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作不实声明;

(四)对商业银行经营失败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负有重大责任;

(五)拒绝或阻碍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依法实施监管;

(六)因违法违规行为被金融监管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查处,造成恶劣影响;

(七)其他可能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自取得股权之日起五年内不得转让所持有的股权。

经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批准采取风险处置措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责令转让、涉及司法强制执行或者在同一投资人控制的不同主体之间转让股权等特殊情形除外。

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公司章程行使出资人权利,履行出资人义务,不得滥用股东权利干预或利用其影响力干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根据公司章程享有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不得越过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直接干预或利用影响力干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进行利益输送,或以其他方式损害存款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应当根据监管规定书面承诺在必要时向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并通过商业银行每年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资本补充能力。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应当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防止风险在股东、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关联机构之间传染和转移。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应当对其与商业银行和其他关联机构之间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进行有效管理,防范利益冲突。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股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银监会关于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不得与商业银行进行不当的关联交易,不得利用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力获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股东质押其持有的商业银行股权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股权质押的相关规定,不得损害其他股东和商业银行的利益。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采取风险处置或接管等措施的,股东应当积极配合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开展风险处置等工作。

第二十五条 金融产品可以持有上市商业银行股份,但单一投资人、发行人或管理人及其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控制的金融产品持有同一商业银行股份合计不得超过该商业银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不得以发行、管理或通过其他手段控制的金融产品持有该商业银行股份。

第三章 商业银行职责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勤勉尽责,并承担股权事务管理的最终责任。

商业银行董事长是处理商业银行股权事务的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协助董事长工作,是处理股权事务的直接责任人。董事长和董事会秘书应当忠实、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履职未尽责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和完善股权信息管理系统和股权管理制度,做好股权信息登记、关联交易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工作。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与股东及投资者的沟通,并负责与股权事务相关的行政许可申请、股东信息和相关事项报告及资料报送等工作。

第二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当将关于股东管理的相关监管要求、股东的权利义务等写入公司章程,在公司章程中载明下列内容:

(一)股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二)主要股东应当在必要时向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三)应经但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未向监管部门报告的股东,不得行使股东大会召开请求权、表决权、提名权、提案权、处分权等权利;

(四)对于存在虚假陈述、滥用股东权利或其他损害商业银行利益行为的股东,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可以限制或禁止商业银行与其开展关联交易,限制其持有商业银行股权的限额、股权质押比例等,并可限制其股东大会召开请求权、表决权、提名权、提案权、处分权等权利。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股东资质的审查,对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信息进行核实并掌握其变动情况,就股东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行判断,依法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或披露相关信息。

第三十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至少每年对主要股东资质情况、履行承诺事项情况、落实公司章程或协议条款情况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将评估报告报送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股权托管制度,将股权在符合要求的托管机构进行集中托管。托管的具体要求由银监会另行规定。

第三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关联交易管理,准确识别关联方,严格落实关联交易审批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关联交易情况。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穿透原则将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作为自身的关联方进行管理。

第三十三条 商业银行对主要股东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等单个主体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百分之十。商业银行对单个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的合计授信余额不得超过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百分之十五。

前款中的授信,包括贷款(含贸易融资)、票据承兑和贴现、透支、债券投资、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开立信用证、保理、担保、贷款承诺,以及其他实质上由商业银行或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其中,商业银行应当按照穿透原则确认最终债务人。

商业银行的主要股东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等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与其开展同业业务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关于同业业务的相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与主要股东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发生自用动产与不动产买卖或租赁;信贷资产买卖;抵债资产的接收和处置;信用增值、信用评估、资产评估、法律、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服务交易;委托或受托销售以及其他交易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银监会有关规定,并按照商业原则进行,不应优于对非关联方同类交易条件,防止风险传染和利益输送。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股权质押和解押的管理,在股东名册上记载质押相关信息,并及时协助股东向有关机构办理出质登记。

第四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商业银行报告以下信息:

(一)自身经营状况、财务信息、股权结构;

(二)入股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及其变动情况;

(四)所持商业银行股权被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或者被强制执行;

(五)所持商业银行股权被质押或者解押;

(六)名称变更;

(七)合并、分立;

(八)被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指定托管、接管或撤销等监管措施,或者进入解散、破产、清算程序;

(九)其他可能影响股东资质条件变化或导致所持商业银行股权发生变化的情况。

第三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半年报或年报在官方网站等渠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商业银行股权信息,披露内容包括:

(一)报告期末股票、股东总数及报告期间股票变动情况;

(二)报告期末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三)报告期末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情况;

(四)报告期内与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关联交易情况;

(五)主要股东出质银行股权情况;

(六)股东提名董事、监事情况;

(七)银监会规定的其他信息。

第三十八条 主要股东相关信息可能影响股东资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导致所持商业银行股权发生重大变化的,商业银行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第三十九条 对于应当报请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批准但尚未获得批准的股权事项,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时应当作出说明。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加强对商业银行股东的穿透监管,加强对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及最终受益人的审查、识别和认定。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及最终受益人,以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认定为准。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了解商业银行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及最终受益人信息:

(一)要求股东逐层披露其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及最终受益人;

(二)要求股东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财务会计报告和统计报表、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材料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三)要求股东及相关人员对有关事项作出解释说明;

(四)询问股东及相关人员;

(五)实地走访或调查股东经营情况;

(六)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为可以采取的其他监管措施。

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商业银行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及最终受益人,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依法查阅、复制有关财务会计、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第四十一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要求商业银行在公司章程中载明股东权利和义务,以及股东应当遵守和执行监管规定和监管要求的内容;有权要求商业银行或股东就其提供的有关资质条件、关联关系或入股资金等信息的真实性作出声明,并承诺承担因提供虚假信息或不实声明造成的后果。

第四十二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评估商业银行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的经营活动,以判断其对商业银行和银行集团安全稳健运行的影响。

第四十三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有权根据商业银行与股东关联交易的风险状况,要求商业银行降低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直至全部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授信余额占其资本净额的比例,限制或禁止商业银行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直至全部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开展交易。

第四十四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需要,有权限制同一股东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入股商业银行的数量、持有商业银行股权的限额、股权质押比例等。

第四十五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建立股东动态监测机制,至少每年对商业银行主要股东的资质条件、执行公司章程情况和承诺情况、行使股东权利和义务、落实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情况进行评估。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将评估工作纳入日常监管,并视情形采取限期整改等监管措施。

第四十六条 商业银行主要股东为金融机构的,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应当与该金融机构的监管机构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第四十七条 商业银行在股权管理过程中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银监会或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一)未按要求及时申请审批或报告的;

(二)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三)未按规定制定公司章程,明确股东权利义务的;

(四)未按规定进行股权托管的;

(五)未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六)未按规定开展关联交易的;

(七)未按规定进行股权质押管理的;

(八)拒绝或阻碍监管部门进行调查核实的;

(九)其他违反股权管理相关要求的。

第四十八条 商业银行股东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等存在下列情形,造成商业银行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可以责令商业银行控股股东转让股权;限制商业银行股东参与经营管理的相关权利,包括股东大会召开请求权、表决权、提名权、提案权、处分权等:

(一)虚假出资、出资不实、抽逃出资或者变相抽逃出资的;

(二)违规使用委托资金、债务资金或其他非自有资金投资入股的;

(三)违规进行股权代持的;

(四)未按规定进行报告的;

(五)拒绝向商业银行、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提供文件材料或提供虚假文件材料、隐瞒重要信息以及迟延提供相关文件材料的;

(六)违反承诺或公司章程的;

(七)主要股东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监管要求的;

(八)违规开展关联交易的;

(九)违规进行股权质押的;

(十)拒绝或阻碍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进行调查核实的;

(十一)不配合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开展风险处置的;

(十二)其他滥用股东权利或不履行股东义务,损害商业银行、存款人或其他股东利益的。

第四十九条 商业银行未遵守本办法规定进行股权管理的,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可以调整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结果或监管评级。

商业银行董事会成员在履职过程中未就股权管理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异议的,最近一次履职评价不得评为称职。

第五十条 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建立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和股东行为不良记录数据库,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相关部门或政府机构共享信息。

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拒不改正的股东,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单独或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予以联合惩戒,可通报、公开谴责、禁止其一定期限直至终身入股商业银行。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商业银行未按要求对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信息进行审查、审核或披露的,由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责任的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和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商业银行存在本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情节较为严重的,由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规定,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和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董事和高管任职资格。

第五十三条 投资人未经批准持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由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五万元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商业银行股东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等以隐瞒、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批准持有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或股份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由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相关行政许可予以撤销。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以上”均含本数,“以下”“不足”不含本数。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控股股东,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二)实际控制人,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三)关联方,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但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四)一致行动,是指投资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一个公司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或者事实。达成一致行动的相关投资者,为一致行动人。

(五)最终受益人,是指实际享有商业银行股权收益的人。第五十七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适用本办法,银监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银监会有关商业银行股权管理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农村商业银行统计档案管理办法

XX农村商业银行统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统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统计档案是总行各部门、各支行(以下简称各机构)在统计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不同载体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统计制度及要求、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统计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等。统计档案包括电子版及纸质版两种形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XXXX农村商业银行总行各部门、各支行及各营业网点。

第四条 统计档案管理包括统计档案的保管、查阅、借阅、保密。

第二章 统计档案保管制度

第五条 统计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机构应根据需要,指定专人(原则上统计填制岗)负责管理统计档案,各机构负责人负责统计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六条 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全行对外报送监管统计报表、人行数据大集中报表等统计档案的集中管理。第七条 统计档案存放需做到专夹专柜,专人管理,做好保密和安全措施,非工作需要并经批准,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第八条 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光、防尘等工作。

— 1 — 严禁在档案存放处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和杂物,做好统计资料的安全性保障措施。

第九条 统计档案需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整理,便于对比管理。

第十条 坚持统计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原则,根据资料的变更调整,动态更新存储。

第十一条 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核对工作,做到目录与档案相符。

第十二条 严格履行档案移交、接收等手续。档案的移交、接收必须制作并填制《统计资料交接清单》,做到第三方监交、三方签字确认。

第十三条 档案保管不善,造成毁坏和丢失,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章

统计档案查、借阅制度

第十四条 建立健全统计档案查、借阅制度。因工作需要查、借阅统计档案的,需事先填写《统计资料查、借阅申请单》,查阅统计档案时,需填写《统计档案查、借阅登记簿》,各机构统计档案查、借阅须经本机构负责人同意。总行统计档案查、借阅须由统计管理归口部门报经分管行领导同意后方可。

第十五条 查阅档案只能在指定范围内,不得随意扩大查阅范围。

第十六条 借出档案要及时归还,不得转借或擅自复制,经机构负责人批准或分管行领导批准后,方可复制统计资料。第十七条 严禁在借阅纸质版统计资料中涂改、增删、— 2 — 剪裁或撕换,严禁擅自修改、删减、增加电子版统计资料数据。

第十八条 查、借阅统计档案的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规定,负责对所查阅的统计档案进行保密,并确保统计资料的整洁和齐全。

第四章 统计档案保密制度

第十九条 统计档案保密管理按照《XX农村商业银行统计保密工作制度》相关要求执行。档案管理人员须认真学习档案保密相关规定,增强保密观念,保守统计机密,统计档案内容和数据不得向外泄露,维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第二十条 查、借阅统计档案资料需要履行查、借阅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拍照、复印纸质版统计档案、拷贝电子版统计档案或携带档案出档案室。

第二十一条 发现失、泄密现象,应及时逐级报告本机构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保密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总行相关部门应要求所有统计档案管理岗位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确定统计岗位脱密期为1个月。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XX农村商业银行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商业银行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

    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强化商业银行的统一管理与内部控制,增强商业银行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保护社......

    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

    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 (1996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1996]403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强化商业银行的统一管理与内部控制,增强商......

    集团公司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

    集团公司统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集团公司统计报表的管理,保证统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充分发挥统计报表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满足集团公司......

    商业银行统计制度(共5篇)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进一步提高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村本行)金融统计水平,及时、准确地完成金融统计工作任务,充分发挥金融统计对本行经营管理决......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制度

    商业银行统计工作制度第1章 总则第1条 为进一步提高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村本行)金融统计水平,及时、准确地完成金融统计工作任务,充分发挥金融统计对本行经营管理决策的服务......

    商业银行监管政策

    1.利率政策 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式是明确的,即渐进、有序,原则上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 农村 、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但是 中国 目前还没有明确全面实......

    商业银行同业存款账户管理暂行办法

    商业银行 同业存款准备金存款账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XXX(以下简称本行)同业往来账户资金和准备金存款账户资金管理,规范会计处理程序,强化内部制......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全文)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全文)中国银监会令2014年第5号 《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中国银监会2013年第21次主席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