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档案资料索引2017.12.01 更正版

时间:2019-05-13 09:0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丽乡村档案资料索引2017.12.01 更正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丽乡村档案资料索引2017.12.01 更正版》。

第一篇:美丽乡村档案资料索引2017.12.01 更正版

一、编制规划索引

1.村庄印象 2.宏观指引 3.建设规划 4.环境规划 5.产业规划 6.公共服务 7.乡村文明

8.村务管理与长效机制 9.规划保障机制

二、基础设施索引

1.村庄道路布局科学合理,道路质量符合相关标准4(1页)2.主干道硬化率达100%。5(3页)3.村内主干道道路标识清晰 6(5页)4.主干道有必要的排水沟 7(7页)5.主干道道路设施齐全8(9页)

6.次干道及宅间道采用多种形式硬化9(11页)

7.有符合要求的给水设施,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10(13页)8.有符合要求的排水设施并运行正常11(15页)9.村庄无污水乱排现象12(17页)

10.供电设施符合GB/T 156、DL/T 5118标准要求,无安全隐患13(19页)11.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14(21页)

12.次干道和宅间道根据需要设置路灯,满足照明要求15(23页)13.路灯100%运行正常16(25页)

14.村内电话、网络等设施齐全,满足村民需求17(27页)15.村内邮政设施齐全,满足村民使用需求18(31页)16.村内广播、电视设施齐全,满足村民使用需求19(33页)17.防火安全设施齐全,标识明确20(35页)18.防自然灾害设施齐全,标识明确21(38页)

三、村容环境索引

1.村庄房屋建设具有整体特色风格22(40页)2.村庄房屋布局科学合理23(42页)

3.外墙整洁美观,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安装规范24(44页)4.无危房和影响景观的棚舍、残破或倒塌的墙体25(41页)5.无乱搭乱建现象26(52页)

6.村庄内干净整洁,宣传栏、广告牌等整洁有序,无乱贴乱画现象27(53页)7.生产生活用品集中有序存放,无安全隐患28(57页)8.无露天焚烧垃圾现象,无露天焚烧秸秆现象29(59页)

9.村民家庭卫生整洁,村民卫生习惯良好,自觉维护村庄环境30(62页)10.村内无乱倒填埋生活垃圾现象 31(65页)

11.村庄按标准配备垃圾箱、运输车辆和保洁队伍32(67页)12.村庄干净卫生、无垃圾死角33(71页)13.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34(73页)14.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长效机制35(75页)15.村庄无土堆、粪堆、柴草堆等情况36(78页)

16.划定畜禽养殖区域,人畜分离,无禽畜乱跑现象37(82页)17.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运行正常38(83页)

18.林草覆盖率山区≥80%,丘陵≥50%,平原≥35%39(84页)19.村庄街道、河道两侧及农宅之间适宜绿化的全部绿化40(86页)20.村庄建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绿地41(88页)21.村庄内庭院合理绿化美化42(90页)

22.村庄池塘保护良好并进行生态化治理43(93页)23.传统农村厨房得到改造44(94页)24.厨房内清洁卫生45(96页)

25.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90%46(98页)

26.卫生厕所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符合GB 7959国家标准要求47(100页)27.建立粪便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48(102页)

28.每年定期对鼠、蝇、蚊、蟑螂等病媒及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综合防治49(103页)29.农膜回收率≥80% 50(106页)

3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0%51(107页)31.水产养殖废水达标排放52(109页)

32.畜禽粪便(粪污)综合利用率≥80%53(110页)33.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54(111页)34.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55(112页)

四、产业发展索引

1.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布局和结构合理,符合当地实际,注

重生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56(113页)3.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58(114页)

4.能够满足开展村务活动和保障公共服务的需要 59(115页)5.农村经济总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60(116页)6.村庄无贫困户61(117页)

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62(118页)8.有种养大户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

营主体,且运行良好 63(119页)

9.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配备先进、适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

施设备(或委托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64(120页)10.主要农产品采用标准化生产65(122页)11.有特色农业品牌66(125页)

12.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 面积的比重≥60%67(126页)

13.农产品能够实现可追溯68(127页)

14.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 高产品附加值69(128页)

15.引导企业进入工业园区,防止高污染、高耗能、高 排放企业向农村转移70(129页)

16.依托乡村资源,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71(130页)2.村庄有主导产业,特色突出,并形成一定规模,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57(131页)

五、农村公共服务索引

1.建有“为农服务中心”并且运行规范 72(133页)

2.农村卫生室建筑面积不小于80m2,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 卫生室、观察室、值班室和药房;设备符合山东省村卫生室基本 设备配置标准要求;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村卫生室人员 取得相应执业资格,并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医疗机构从业人 员行为规范;遵守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村卫生室有关规 章制度;村民普遍享受公共卫生服务73(138页)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5%74(146页)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75(148页)

5.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200m2,基本功能空间包 括图书报刊阅览室(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 室、综合展览室76(150页)

6.文体公共活动广场,面积不低于500m2,活动广场有灯光、有源音箱等配套设施设备77(157页)

7.活动广场有球类设施、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设备78(165页)8.建有公共阅报栏、村级广播系统79(169页)

9.落实各项村庄困难群体和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 体社会保障制度80(172页)

10.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81(175页)11.实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82(176页)12.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7%83(177页)

1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84(178页)14.农村五保供养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85(179页)1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70%86(180页)

16.符合民政部门补贴要求的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覆盖率 达到100% 87(181页)

17.低收入家庭身故者殡葬补贴覆盖率达到100%88(182页)18.被征地村民按相关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89(183页)19.治安制度健全、有村级综治管理人员90(184页)

20.建有村庄治安防控体系及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91(185页)21.近三年内无消防安全事故;无用电安全事故;无食品安全 事故;无校车安全事故;无校园安全事故92(188页)22.设有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93(189页)2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94(191页)24.建有便民服务机构95(192页)25.代办农业服务、资源交易96(195页)

26.代办社会事业服务、劳动保障、救助服务97(198页)27.代办法律援助服务98(203页)28.村庄有客运站点99(205页)

29.建有完善的商业服务网点,设有服务设施,能提供多项 或综合服务100(207页)

六、乡村文明索引

1.有村规民约101(211页)

2.每年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02(218页)

3.建有规范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103(220页)4.村内无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的现象104(223页)5.有公共墓地或灵堂,无乱埋乱葬等现象105(231页)

6.开展爱国主义、集体观念、道德、法治、诚信等教育活动106(233页)7.每年开展读书学习活动107(235页)

8.每年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108(238页)

9.每年定期宣传和普及农村绿色环保意识、质量安全意识109(242页)10.无铺张浪费现象110(245页)

11.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11(249页)12.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防灾减灾、避险自救技能宣传活动112(252页)13.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卫生健康知识、计划生育宣传活动113(261页)14.村民普遍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114(269页)

15.开展文明信用户、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活动115(270页)16.利用重要纪念活动和传统节日开展特色健康民俗活动116(273页)17.建有相对固定的文艺队伍,定期开展文艺活动117(281页)18.建有相对固定的体育队伍,定期开展体育活动118(282页)19.定期开展党员远程教育活动119(283页)

20.通过宣传栏、阅报栏、公开栏、文化墙、文化大院、乡村大 舞台、农家书屋、乡情村史陈列室等形式,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 设内容120(289页)21.注重保护乡村风情面貌,村内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得到保护 和继承,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121(296页)

22.建立乡村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单位和 责任人122(297页)

七、村务管理索引

1.村级基层组织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村两委贯彻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坚强有力,干群关系融洽123(298页)

2.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124(305页)3.村干部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无违法违纪行为125(310页)4.村庄建设、运行管理、服务等制度健全126(316页)

5.管理程序规范、操作严谨127(325页)6.村内重大事项民主决策128(328页)7.村务财务每月公开一次129(331页)

8.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意识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130(333页)9.人民调解委员会、治保组织健全131(338页)

10.及时化解群众矛盾,无影响恶劣的村民纠纷132(343页)11.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刑事案件、安全事故发生,无黑恶势

力和邪教活动,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133(346页)12.村民依法生产、诚信经营134(349页)13.村民无造假售假现象135(350页)

14.建立畅通的信访工作机制,无非正常上访现象发生136(351页)

第二篇:“两基”档案资料索引

乡级“两基”档案资料索引

一、组织实施(共三盒)

1、法规、文件(一盒)

2、组织机构(一盒)

3、“两基”自查报告、及验收请示(一盒)

二、基础数据、材料

4、“普九”综合统计表、“普九”、“扫盲”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指标对照表、“两基”成果统计表、扫除青壮年文盲五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汇总表(一盒)5、2003年秋季学期全乡小学一年级在校学生花名册(教育年报数据)(一盒)

三、普及程度

(一)小学入学率(共八盒)6、0---6周岁儿童名册(一盒)7、7---12周岁儿童名册(一盒)

8、小学一年级户籍新生名册(一盒)

9、小学一至六年级在校生名册(三盒)

10、小学提前毕、结业名册(一盒)

11、本户籍到外就读学生名册(一盒)

(二)初中阶段入学率(共八盒)12、13---15周岁适龄少年名册(一盒)13、16---20周岁少年名册(一盒)

14、初中一年级户籍新生名册(一盒)

15、初中一至三年级在校生名册(三盒)

16、初中提前毕、结业名册(一盒)

17、本户籍到外就读学生名册(一盒)

(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共一盒)

18、(1)7---17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名册

(2)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学生名册

(3)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免、缓学生名册

(四)小学辍学率(共一盒)

19、(1)学年初教育年报报表

(2)小学学生变动名册

(五)初中辍学率(共一盒)20、(1)学年初教育年报报表

(2)初中学生变动名册

(六)小学教育完成率(共一盒)21、15周岁人口完成小学教育名册

(七)初中教育完成率(共一盒)22、17周岁人口完成初中教育名册

四、师资水平

(一)小学教师及校长培训(共三盒)

23、小学教职工花名册、代课教师花名册、专任教师花名册、正副校长花名册(一盒)

24、小学师资情况统计表(表七),学历证书、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证书及校长岗位培训证书复印件(一盒)

25、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一盒)

(二)初中教师及校长培训(共三盒)

26、初中教职工花名册、代课教师花名册、专任教师花名册、正副校长花名册(一盒)

27、初中师资情况统计表(表八),学历证书、初中教师资格证书、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证书及校长岗位培训证书复印件(一盒)

28、中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一盒)

五、办学条件(共一盒)

29、学校平面简图 30、学校士地证书复印件

31、学校校园面积、校舍面积、教学用房情况统计表

32、学校室场建设情况统计表

33、学校技术装备情况统计表

34、学校图书统计表

六、教育经费(共一盒)

35、学校勤工俭学收入、管理使用情况表

36、学校经费来源及分流情况表

七、教育教学质量

(一)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共四盒)

37、小学毕、结业生名册(一盒)

38、小学各年级学生成绩统计表、操行统计表(一盒)

39、小学体育锻炼达标统计表(一盒)40、小学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一盒)

(二)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共四盒)

41、初中毕、结业生名册(一盒)

42、初中各年级学生成绩统计表、操行统计表(一盒)

43、初中体育锻炼达标统计表(一盒)

44、中学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一盒)

八、扶贫助学(共三盒)

45、国家、自治区、市、县扶贫助学文件

46、受助学生申请表、签领名册

47、寄宿生生活补助名册及签领材料

九、远程教育(一盒)

48、远程教育项目点配置统计表

49、远程教育项目工作计划、总结

十、扫盲资料(二盒)

50、脱盲人员、巩固提高班人员考试试卷及成绩统计表

51、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初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名册 注:

1、所有的档案资料按近三年收集后归档存入盒子,每个盒子的正、侧面都要贴有目录标签,内封贴有所存材料的子目录;

2、材料按和内容归类,从新到旧排列;

3、各种证书复印件按和内容归类装订。

中学、小学“两基”档案资料索引

“两基”文件、法规(一盒)

1、国家、区、市、县“两基”文件

2、乡、镇“两基”文件

“两基” 申报材料(一盒)

1、“普九”综合统计表、“普九”、“扫盲”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指标对照表、“两基”成果统计表、扫除青壮年文盲五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汇总表

2、“五普”青壮年文盲、半文盲名册

3、脱盲学员考试成绩及巩固提高名册 普及程度――入学率(共六盒)1、0---20周岁儿童少年名册(初中10-20周岁)(一盒)

2、一年级户籍新生名册及入学通知书存根(一盒)

3、在校学生花名册和学生注册簿(一盒)

4、提前毕、结业学生名册(一盒)

5、本户籍到外就读的学生名册及转出证明存根、回执(直接到外就读的一年级新生只要回执证明)(一盒)6、7—17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名册,7—15周岁残疾少儿免、缓学生名册及证明材料、7—15周岁残疾少儿在校学生名册(一盒)

普及程度――辍学率(共二盒)

1、教育年报报表、在校学生变动名册及证明材料(一盒)

2、流失学生动员情况记载表(一盒)

普及程度――完成率(共一盒)15(17)周岁人口完成中(小)学教育名册 中小学学生学籍卡(一盒)师资水平(共三盒)

1、正、副校长岗位培训情况表(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结果)、正、副校长花名册(附岗位培训证复印件)、教师合格率情况统计表、在职教师花名册(代课教师另造一册)、专任教师花名册(一盒)

2、教师学历、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证等复印件(一盒)

3、新增教师名册及学历、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证等复印件(一盒)

办学条件(共一盒)

1、学校平面简图

2、学校土地证书复印件

3、校园面积、校舍面积、教学用房情况表

4、室场建设情况表

5、技术装备情况表

6、图书统计表

教育经费(共一盒)

1、勤工俭学收入、管理使用情况表

2、学校经费来源及分流情况表

3、近三年第十二个月工资清单复印件

教育质量—德育(共一盒)

1、学生操行评定表

2、学生行为受奖情况表

3、“三好生”、“优干”生情况表及证书复印件

教育质量—智育(共一盒)

1、各类竞赛获奖名单及各种证书复印件,并附上统计表

2、学生学习成绩情况统计表

3、学生毕业升学分流情况表及名册

教育质量—体育(共一盒)

1、学生体育合格情况统计表

2、各类体育竞赛名次、获奖情况记录表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3、达标名册

教育质量—学生毕业率(共一盒)

1、毕业生名册

2、毕业证书存根

学校管理—基本情况(共一盒)

1、教职工结构表

2、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3、领导职责图表上墙

4、课程表

5、教职工工作安排表

6、学校领导结构、分工表

学校管理—日常管理(1)(共一盒)

1、学校工作计划、总结

2、学校具体工作安排

3、学校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抄录

4、学校研究日常工作会议记录

5、新学年开学初学校校务日记

学校管理—日常管理(2)(共一盒)

行政领导、教师值周表

学校管理—德育工作(共一盒)

1、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机构表

2、德育工作计划、总结

3、升国旗记录及讲话稿存根

4、德育专题会议记录

5、读书活动总结材料

学校管理—教学工作(共一盒)

1、各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

2、教研活动情况记录表

3、会议记录

学校管理—体育、卫生工作(共一盒)

1、体育、卫生工作计划、总结

2、全校或校际体育竞赛活动的有关资料

3、卫生保健教育、宣传活动有关资料

学校管理—团队、女生工作(共一盒)

1、女生工作计划、总结

2、团队工作计划、总结

学校管理—勤工俭学工作(共一盒)

1、勤工俭学的计划和总结

2、勤工俭学项目开展及效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共一盒)

1、教研课题活动情况登记册

2、资源应用与教学情况登记册

3、电视节目、教学资源接收登记表

4、设备维护情况登记册

5、项目设备和教学软件登记册

6、各种管理制度 扶贫助学(共三盒)

1、国家、自治区、市、县扶贫助学文件

2、受助学生申请表、签领名册

3、寄宿生生活补助名册及签领材料 注:

1、所有的档案资料按近三年收集后归档存入盒子,每个盒子的正侧面都要贴有目录标签,内封贴有所存材料的子目录;

2、材料按和内容归类存放,从新到旧排列;

3、各种证书复印件按和内容归类装订。

第三篇:文明单位创建档案资料索引

文明单位创建档案资料索引

一、文明单位创建综合资料

1、创建单位简介

2、文明创建主要成果一览表

3、届期内文明单位创建规划

4、分规划

5、届期内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总结

6、分创建工作总结

7、届期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自查报告(对照验收细则)

8、文明单位创建申报资料(申报表、申报报告、申报工作总结、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名单)

9、有关典型材料

二、文明单位创建专题资料之一——领导班子团结奋进

1、领导班子理论学习计划、学习记录、记载

2、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学习心得体会、理论文章

3、领导班子成员以考促学的情况

4、领导班子成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事迹

5、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廉政勤政等制度

6、党组织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有关资料

7、领导班子专题研究创建工作的记录和落实情况

8、创建文明单位经费落实情况

9、领导班子成员年终考核情况

10、领导班子成员受到表彰和嘉奖的情况

11、领导班子为干部职工家庭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的情况

三、文明单位创建专题资料之二——创建活动深入扎实

1、文明单位创建规划、领导班子成员名单、自查报告

2、文明单位创建各项规章制度

3、文明单位创建各项活动安排

4、本系统搞好文明创建的综合情况

5、本系统创建工作中的各类典型

6、本系统的文明创建活动记载

7、本单位开展文明细胞创建的规划、目标、措施

8、开展文明细胞创建的评比情况和创建典型

9、参加和支持所在地文明社区建设的情况及各类活动的情况

10、参加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情况

四、文明单位创建专题资料之三——业务工作实绩显著

1、本单位工作规划、生产计划

2、本单位分业务工作总结

3、各项工作(生产)管理制度

4、文明生产(工作)情况及典型

5、各项工作任务、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及在同地区或同行业的位次

6、服务质量在本地区或同行业的位次

7、注重社会效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情况

8、业务工作(生产)的典型经验和特点

9、业务工作(生产)先进个人材料

五、文明单位创建资料之四——思想道德风尚良好

1、对干部职工开展“三德”、“三观”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规划及开展教育活动的记载

2、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记载

3、开展教育活动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材料

4、对本单位行风的自查报告

5、行风评议情况

6、教育干部职工端正行风的具体措施

六、文明单位创建资料之五——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1、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培训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2、专业技能竞赛情况

3、政治业务学习计划、记载情况

4、本单位干部职工的科技、教育、专业技能水平

5、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打牌赌博、大操大办”三股歪风的情况和典型

6、“三室”建设情况(档案室、图书室、健身室)

7、开展文体健身娱乐活动的情况和典型

七、文明单位创建专题资料之六——遵纪守法安定团结

1、进行法制教育及普法情况

2、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

3、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

4、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典型

5、单位政治学习记录

6、单位出勤记载

7、单位干部职工评议、考评情况

8、单位计划生育情况

9、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

10、领导班子述职及干部职工工作总结

11、单位工作人员廉政建设自查报告

八、文明单位创建专题资料之七——环境卫生整洁优美

1、重视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规划、措施、成效

2、加强环保法宣传的情况和措施

3、开展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的创建规划、进展、成效

4、本单位硬件建设,办公自动化建设情况

5、本单位公益事业改善情况

6、讲卫生、讲文明、革陋习的情况及典型

九、文明单位创建专题资料之八——创建资料规范有序

1、按八条验收标准整理文字档案、图片档案的情况

2、省市级文明单位电视专题片脚本资料

3、单位业务档案工作管理水平汇报材料

第四篇:美丽乡村

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该局优化村镇建设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空间布局,确定新农村建设用地占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的15%以上。用好土地指标,对农房改造及基础设施用地给予优先考虑,确保农民私人建房指标不少于计划指标的10%。联合镇乡、街道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拓展新农村建设用地。突出简政扩权,将农民私人建房审批、土地登记发证权限下放到镇乡、街道,方便群众办事。(一是抓学习,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学习报告,组织开展“我为‘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做什么”为主题的座谈讨论,统一思想,提高对市委提出创建“中国幸福乡村”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抓宣传,普及国土政策。结合“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编制《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汇编》,组建宣讲队,进村入户宣传国土资源政策,加强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加大违章建房执法力度,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抓试点,推进农房改造。重点帮助贺村镇湖前村做好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使其农房改造、“空心村”整治和宅基地整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一户一宅”等相关政策规定,并提供上门办理审批服务。

四是抓调研,提出政策建议。结合旧村改造经验,组织人员就我市乡镇环境整治提升创建“美丽乡村”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我市农房改造政策性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选址,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竞价择位,统一外观设计;严格落实“八个禁止”,即禁止:城镇居民私自购买土地建房,非法倒买集体土地建房,建新房不拆旧房,超大户型超面积建房,擅自占用耕地开天窗建房,沿省道、国道、高速路口及连接线道路两旁100米以内建房,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东建西,违反城镇规划、村庄规划建房。并按照“早发现、早处理,不成型、不成风”的基本要求,建立村点违法建设三级巡查报告机制,实行查处违法建筑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和服务群众“三到场”机制,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营造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

农村宅基地整治是指通过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对农村旧宅(包括废弃闲置的生产、生活设施等)进行拆旧建新、退宅还耕、修缮改造等综合整理利用,全面解决农村旧宅闲置占地问题,实现村容整洁,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依法行政,规范操作。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加强指导监督。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特别是对农民拆旧建新、退宅还耕、跨村建宅、弃宅进城等问题,要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探索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管理办法。

(一)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

1、住宅用地限额。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基地。村民每户住宅用地面积限额为80-120平方米,三口以下不得超过80平方米,六口以上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利用荒坡地、村内空闲地建房或者对原旧住宅进行翻建的,可以适当增加面积,但增加的面积每户不得超过30平方米。

2、旧宅地翻建报批程序。镇、街道旧宅地翻建都 必须按程序报乡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国土部门审批,在取得建设许可后,方可动工建设。

3、退宅后的土地利用和补偿办法。执行“一户一宅”制度以后,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农村村民原有住宅用地,已建房户旧宅基地退还给村集体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符合新村规划建设的旧宅基地,旧宅所有人需要建设新房且符合“一户一宅”政策规定的,优先安排宅基地建新房,旧宅拆除自行负责,不再补偿;旧宅拆除的土地面积与建房用地面积相差较大,实行按面积差距计算补偿费;符合退宅还耕条件的,由我局安排资金实施退宅还耕,开垦成水田或旱地。

(二)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

1、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安排好新村规划用地,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规划批准实施后,农民一律在新村规划点建房,严格控制单家独户建房,鼓励建设联排住宅和多层公寓。对个别自然村无法进行新村规划,但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而进行单家独户建房的,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批。对单户宅基地和新村规划点人均居民用地面积实行双控制,确保新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比老居民点用地面积明显减少。

2、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试点工作。依法全面清晰界定农村宅基地土地产权关系,完成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划界与登记发证,实现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全覆盖和土地登记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土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要综合考虑村庄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水平、人口与民族特点、历史长短、以及地形地貌等各方面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试点村庄,调查核定村内每户宅基地权属来源、面积、使用状况、界线界址等情况,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宅基地给予确权登记发证。同时,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对多占宅基地的农户收取土地占用费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3、引导农民向村镇建设规划区集中。经批准的新村建设规划区建设用地,可由村委会统一组织进行土地调剂。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折旧建新”的规定,在退出原宅基地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农民落实新建宅基地。对愿意退出老宅基地进入新村建设规划区建造住宅的本村农民,可按规定为其报批宅基地。

4、加快新村建设规划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 点建设农村村庄道路、排水、环卫等项目。要提高新村建设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1、鼓励农村村民进城落户。对已在城镇购置商品房定居或愿意进入城镇规划区定居,并自愿退宅还耕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按其退出合法宅基地的面积确定一定标准给予补偿,其宅基地还耕后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放弃宅基地后,不影响其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益,不影响其作为农民身份享有的原有政策待遇。

2、积极推进农村“造福工程”。对农村边远村、地质灾害点或其他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的农村居民点,要积极动员村民实施“造福工程”,实行整体搬迁。各乡镇、街道应积极创造条件,协调解决“造福工程”的新村建设用地,采取国有土地出让、集体土地置换等办法,在集镇规划区或其他中心村安排“造福工程”建设点。对已经完成“造福工程”整体搬迁的农村居民点,各乡镇、街道应统一进行整体拆除或保留部分生产管理用房,危险、破旧房屋一律拆除。

(四)加大农村宅基地整治投入

1、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专项扶持资金。我局要积极做好我市退宅还耕项目的申报,争取获取更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供使用,根据宅基地复垦整治投入成本,制订具体补助方案和项目启动资金的筹措及拨付办法。

2、切实增加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全市要统筹利用耕地开垦费、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资金,并建立专项退宅还耕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的退宅还耕。市财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重点支持农村宅基地整治,每年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整治的拆旧还公补偿、旧房改造修缮、新村基础建设等。各镇、街道及行政村每年必须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整治。

3、积极引导农村村民和其他资金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退宅还耕、拆旧建新、旧房改造、环境整治等行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允许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进行退宅还耕承包开发。

以人为本,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完善土地管理 推进新村建设

晋江市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的德政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主要情况如下:

一、保护耕地,为新农村建设留足空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由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部上墙,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实行严格考核,推行问责制,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二、强化管理,保护农村集体土地。①严禁耕地抛荒。对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不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而弃耕的土地,在限期内不纠正的,依法收回土地承包权,切实把耕地交给以地谋生的农村居民。②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农村居民建设住宅必须符合村镇建设规划,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法定标准的宅基地,多出的宅基地要先由村集体收回,其地上物待日后处理宅基地时一并处置。

三、土地规整,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对利用率不高的土地要逐步开展建设项目用地的置换,通过易主、易权、易位等方式整合零星、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使存量建设用地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有三块:①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2010年4月份以来,再次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组织对全市2007年以来批准项目用地的建设情况进行核查,目前核查工作正在全面铺开。②认真抓好“四个集中”。按照“全市一城”的总体思路和中等城市的建设标准,晋江市着力把649平方公里土地和121公里海岸线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依据本局职能,按照“四个集中”(即推进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住宅向现代社区集中、人口向市区和城镇集中)要求,发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种养能手三大主体作用,结合治理耕地撂荒,有序引导农户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等形式依法流转土地,促进耕地向种粮能手、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集中。③大力推进“三旧改造”。2010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意见》后,我市抢抓机遇,主动求变,按照环泉州湾发展的战略部署,用“全市一城”的理念,以“三旧”改造为抓手,高强度、密集式、组团化推进城乡建设。特别是在旧村改造方面,按照“规划先行、路网带动、整建结合、以整为主”的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又步骤的推进全市旧村改造。改造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实行“拆一补一”,或引导统一规划、建设公寓式居住小区,尽量减少农村住宅新占土地,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四、手续报批,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主要有两点:①做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用地报批前期工作。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启动101个村(社区)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已有45个村(社区)进行区域改造。据统计,目前到我科室办理用地初步审查的有30个村、45宗用地,办理原产权注销通告的有17个村、24宗用地,已获得泉州或晋江市政府用地批复的有13个村、14宗用地。②抓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的指导服务。本着“特事特办、简化手续”的原则,对区域改造的建设手续作了梳理,简化了办理程序。配合市新村办召开全市规范新农村建设区域改造暨“两证”办理业务培训会,进一步规范新农村建设行为,提高各镇(街道)办证指导员、各示范村(社区)办证联络员的业务水平,加快“两证”办理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依法有序、持续健康推进。同时,加强协调,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就“两证”办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解答,并督促相关示范村加快“两证”办理。③强化项目审批。项目是推动发展的生命线,我局历来关注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不仅在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帮扶,还依法办理项目征地和出让手续,留足乡镇、村企业自身发展用地。同时,为保证项目早出效益,督促项目业主早日落地投产,投入新农村建设。

五、和谐拆迁,为旧村改造提供“二次创业”机遇。2010年“城市建设年”中,我市策划了梅岭、青阳、滨江、安海、内坑、金井、城北、磁灶等“九大组团”城市建设项目和道路交通、生态环保“两大体系”建设,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创造机遇。我局积极做好我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组织实施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社会稳定做贡献。①宣传培训上求突破,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力争取得社会各阶层的理解和支持。②征供地流程控制上求突破,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做好“两公告一登记”,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不到位的不办理供地。③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上求突破,积极研究探讨征地补偿安置新思路、新办法,实施“村(社区)留地”安置政策,保障被征地弱势群体利益,扶持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征地工作中,依法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合理确定我市征地补偿标准。目前,我市土地补偿费及安置补偿费每亩3.4万元,高于省定标准。据统计,2010年来我局共派出40多人次参与到各组团的征地工作,协助帮助群众查询、甄别地籍档案资料5000多人次,有效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维护群众利益,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①解决农村居住困难户的用地问题。坚持疏堵结合,严格把好审核关,2010年,我局共办理302宗住房困难群众用地手续,已全部获批。今年来共收到申请266宗(其中居住困难户182宗,旧村改造50宗等),目前也正有条不紊的办理中。②有效化解涉土信访矛盾纠纷。切实抓好春节、“两会”期间涉土信访和维稳工作,加强信访硬件建设,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加强信访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办信办访能力。坚持月排查、月报送、定期通报制度,摸清存在的所有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深入开展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重点排查可能赴省赴京集体上访以及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涉土问题,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信访苗头及时与所在地政府沟通、协调,争取主动,变上访为下访,有效化解涉土地矛盾纠纷。今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566件,来电93件,来访34批52人次,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落实。③加大征地补偿费监管力度。一是依法制定征地补偿款标准。严格按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标准。二是依法监管土地补偿款落实到位。实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严格征地审批程序和用途管制。项目报批前,用地单位须将不低于征地款总额50%汇入市国土资源局征地款专户。项目报批后,征地补偿费用统一由市国土局直接拨入村集体账户,由镇级村级财会代理服务中心监管,确保征地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土地补偿款收支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上级部门的审查。据统计,1999年至今,我市共报省政府批准征收集体土地5638.1085公顷(其中耕地3069.8484公顷)。经抽查,尚未发现拖欠农民个人征地补偿款现象。④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活动。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做好项目用地批前检查工作,对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巡查到位、不留死角,有效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真正起到“严查一案,稳定一片”的作用,为城市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尽管我局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但现实中依然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两违”冒头,指标紧缺,土地抛荒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我局将集中力量,靠前服务,重点抓好土地闲置、土地整理、耕地保护和违法用地查处工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对清查出来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本着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坚持“三不放过”(即应立案而未立案的不放过,应处罚而未处罚的不放过,应追究责任而未追究责任的不放过),严肃查处一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在今年组织开展的清理“两违”(违法占地、违章建设)行动中,全市累计

创新推行“垦、改、留、迁、并”五种整治模式,分类组织实施,狠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一、复垦新建模式。对于一些旧村居民点,即老房子分布相对分散或有较多靠近山坡的老宅基地,采取异地建设的方式,在村庄周边建设新居民点。同时,对旧村居民点进行复垦,新增有效耕地,实现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新增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总量增减平衡。

二、改造整治模式。对于一些“空心村”或者连片老房子的区块进行整体拆除,盘活存量土地,整体规划重建,满足住房困难村民的合理建房需求。比如浬浦镇贺家村、花桥镇蒲峰村、珠岙镇上胡村都是以这一模式组织实施。

三、保留治理模式。对部分半成新以上住宅区的主屋予以保留,主要拆除附属用房和周边围墙,对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重新整治。在不影响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总体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财政开支。

四、整体搬迁模式。对于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高山村和海岛村,甚至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通过建设移民小区,实行整村搬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亭旁镇挂帘村、石门坑村,健跳镇龙山村等实行的都是这一模式。

五、撤并组合模式。对少数地域分散的自然村和高山村,通盘考虑、精心规划,通过撤小并大的方式,加强中心村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比如海游镇善岙杨村、沿赤乡小渔西村就属该种模式。

第五篇:美丽乡村

明星社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下梁镇明星社区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居住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提升九天山景区、岭南水上乐园娱乐休闲区形象以及提高柞水旅游强县的知名度都有积极意义。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实现特色休闲娱乐,生态环境改善,居民增收,生态旅游等方面均衡发展。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特色乡村,推动全社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2、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对个别棚户区进行拆除改造,保障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我社区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处一景、一处一业,一处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四、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四大招”

美丽乡村“第一招”:社区美化促美丽。美丽乡村首要体现“美丽”二字,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对槐湾小 树木花卉,对能够硬化的道路进行硬化,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绿化、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各小区有垃圾收集池,专人负责收集,统一送至垃圾填埋场,确保各区域清洁;在此基础上清理道路两旁的土堆和建筑垃圾,做到无残留无死角。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各小区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我社区特点,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合理规划原则,严禁居民将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分片规划,拆除污染猪舍、牛栏,养鸡场等,将各个畜禽养殖场地统一安置于赤水沟,对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小区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对轧钢厂的外围墙进行有特色的美化。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整治各小区、区域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6、慢速度促和谐。在社区范围内的道路设置限速安装减速带,慢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意境,以此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并创造一种轻松自在的身心感受。

美丽乡村“第二招”:多种产业助增收。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社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农业,农村特色服务业,促进居民就地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依托姜家沟和赤水沟的生态地理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如通过蜜蜂和冷水鱼养殖,花卉栽培,药物种植等途径以此达到满足广大游客消费需求,美化环境和就地就业增收的效果。

2、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和别具特色的饮食服务业。重点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地理位置等优势发展别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饮食等服务业,努力做到“处处有美景有特色”。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特殊区位为依托带动周边发展的格局,努力把我社区打造形成旅游休闲圣地名村。

① 依托“岭南水上乐园”的地理位置在槐湾小区发展数家别具特色的“农家乐”,结合防洪坝和高速路桥的位置可以开发建成桥底休闲纳凉区。

② 依托山柞高速公路进出路口的特殊位置,在二四五组开办一定数量又各具特色青年旅社和乡村旅馆,以此来充分利用被闲置的房屋并取得经济上的增收。同时在四五组的中间街道建立饮食一条街,特色与环境卫生作为第一指标,优质的服务作为一项要求。重点向外界推出“烤全羊”、“山里土鸡煲”、“香菇木耳”、“腊肉”、“冷水鱼”、“山里野菜”、地方饮食特色的锅盔和玉米稀饭。

③ 充分利用姜家沟的优势区位,合理利用“沈家大院”的优美环境,古式乡村民宅。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给与一定改造,开办几家有特色的农家乐。并同时向外界人展示农耕文化,传统农耕器械,体验农耕劳作。

3、发展乡村低耗、无污染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将所有的工业都集中安置在花园沟工业园区,严格限制有污染企业的进驻。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及集体经济实力。

美丽乡村“第三招”:加强村级文化建设。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院落。编制农村特色文化院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院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院。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风俗习惯、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精神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乡风文明的有关内容,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坟墓实行迁移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两岸的自然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努力做好各类群众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

美丽乡村“第四招”:加强管理。高效有序,服务优质都是管理的结果。针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和运营都要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此保证特色开发不重复,申报经营都合理,无乱收费欺客、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减损美丽的现象发生,对情节严重和违反相关制度的人给与一定的罚款。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配合县镇两级相关部门,在社区级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小组成员各有分管。

2、落实工作责任。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领导小组各成员要紧密配合好相关单位的日常工作,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出自己的贡献。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切实履行好居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专项财政资金外,还应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宣传、会议宣传,宣传栏等宣传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三委班子,不断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下载美丽乡村档案资料索引2017.12.01 更正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丽乡村档案资料索引2017.12.01 更正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市 富丽临安 自然的美,是纯净的美;人文的美,是生活的美。正是这两种美的完美融合,造就了生态、产业、文化相结合的现代化乡村之美。 诗情和画韵,是大自然对临安......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的山区样本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1-2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的荆山深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山村——中坪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发......

    美丽乡村

    1、汀溪镇 厦门“绿肺” 好山好水 森林覆盖率68%以上,林地面积13.39万亩;西源溪、半岭溪、造水溪3条溪流汇贯大溪溪,流域覆盖全镇,还有供给50万多人口的汀溪水库;温泉自然露头点3......

    美丽乡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生态良好的重要载体。美丽乡村建设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各地创建了一个......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用白庙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美丽乡村应有之情,可是山清水秀,贫穷落后不应是美丽乡村建设留给后人的印象。因此,要想实现美丽中国,必须大......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江宁作为南京5个“美丽乡村 美丽中国”示范区之一,在全市率先绘就了美丽乡村示范区蓝图,力求江宁乡村让城市更美好。这次规划范围总面积约430平方公里,涉及谷里、横溪......

    美丽乡村

    据新华社电 2003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农村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明显成效。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认真总结浙江经验......

    美丽乡村

    梁山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 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生态优先、永续发展,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