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实施细则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实施细则
一、清洁消毒
(一)空气消毒、登记
1.各室整洁,布局合理,各区域三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各区域卫生清洁,无浮尘,无卫生死角。室内物品清洁、摆放有序,无过期物品药品。
2.室内每日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由夜班助产士执行。夏季:北京时间20:00—20:30和7:00—7:30、冬季晚间提前半小时,早晨推迟半小时,即19:30—20:00、7:30—8:00。
3.每日紫外线消毒各室空气1次,由夜班完成。
4.如果分娩病人多时,在前一个病人生完送出后,用动态消毒机随时消1小时,并关闭门窗,室内各物表无浮尘。
5.操作人员:夜班由夜班助产士消毒,白班由白班助产士消毒,并做好各自的空气消毒记录。
6.操作要求:①照射消毒前30分钟湿式擦拭室内各物表及地面,清洁紫外线灯管,打开柜门、拉开抽屉、关闭门窗开始照射,照射完毕后通风15-30分钟。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每季度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大于70UW/㎝,新灯管强度应大于90UW/㎝方可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②循环消毒机每日清洁,每月彻底清洁一次。由助产班负责。③消毒结束后应有执行人严格按要求及时据实记录。消毒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消毒起止时间、时间、累积时间、执行者签名、备注(特殊说明)。
7.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号由产房院感监测护士做产房空气、物表、助产士的手等细菌学监测。II类环境合格标准:≤4cfu/15min.9cm平皿,物表标准≤5cfu/cm2,外科手消毒标准≤5cfu/cm2.细菌超标后有追踪、整改、复查,监测报告单项目填写齐全,记录完整。
(二)物表的清洁与消毒
1.物表的消毒:产房各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1)每日夜班9:00及白班18:30当班助产士(白班产1班)做好台面的卫生工作,湿式擦拭治疗台、治疗车、抢救车等物表,并做好清洁卫生交班工作。
(2)每周五9:30—11:00由产1班(或协助班)助产士负责打扫卫生。采取由清洁到污染的顺序进行湿式擦拭,其擦拭的顺序为无菌物品柜、一次性医疗用品储存柜、治疗车、药品柜、消毒机表面及活动扇片、婴儿辐射台表面、空调机表面及扇叶、产床、踩脚凳等。
(3)每月由卫生员彻底打扫卫生一次,包括墙面、屋顶、柜体背面及照明灯等的除尘清洁工作。要求室内物表不得有浮尘、污垢及卫生死角。
2.不同区域的抹布应分区使用,用后应清洗干净,分开挂起凉干备用。抹布每周二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自来水漂洗干净悬挂晾干。浸泡时抹布不得浮在水面。有助产班执行。
3.夜班助产士每天早晨9:00之前做好各水池清洁工作。
4.血压计、袖带每月清洗一次,若有血迹污染随时更换清洗,由产1班助产士执行,每天进行分娩室紫外线消毒时同时消毒血压计和听诊器。
5.接生用的便盆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由当班助产士清洗后浸泡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30分钟,骨盆测量器及皮尺每周二产1班(或协班)浸泡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15分钟,以上物品浸泡时不得有漂浮,应完全浸没在消毒液液中,时间到后捞出,用流动水漂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6.产床每次使用后,由当班助产士负责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7.严格执行门关、鞋关、更衣关。拖鞋放置合格,每天由产1班助产士负责监督。周五由卫生员清洗拖鞋并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自来水漂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8.每周五产1班(或协班)更换浸泡湿化瓶、止血带、吸引器瓶、器械的消毒液,并负责做浓度测试和更换记录。注:使用含氯消毒剂的要求:
(1)含氯消毒剂配置与监测方法:如配置500mg/L的消毒液,应取1L水,再取1片消毒片(500mg/片)放入水中加盖待充分溶解后搅匀,在手干燥时撕取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将头端快速伸入消毒液中取出,在自然光线下与标准色板比较读出溶液所含的有效氯的浓度值。以判断配制的消毒液浓度与标准色板的相应浓度颜色是否一致,如一致表示浓度合格,如不一致应重新调整。不得将测试卡投入消毒液内。
1)根据需要的浓度对每个浸泡桶的水量已做好了水位线(标示条的上缘),按桶上标示的所需加入相应的含氯消毒片数,充分搅拌后使消毒片充分溶解,其有效氯的浓度即为所需的浓度.2)每日产1班的助产士负责监测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并有签名记录。3)每日的测试记录内容:测试的日期、时间、测试结果及测试人签名。
4)浸泡消毒时,容器表面要标识有效氯浓度、更换时间、浸泡时间、取出时间、执行人姓名,被浸泡的物品不得浮于水面。(2)使用测试条的注意事项:
必须用干燥的手去拿测试条,以防测试条受潮变色失效。测试前需检查有效期,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比对时,沾湿的测试条不得接触测试卡。
(3)含氯消毒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4)含氯消毒剂用于物表消毒的的常用浓度:对细菌繁殖体的物品的消毒:有效氯含量为250mg-500mg/L;对肝炎病毒或结核杆菌污染:有效氯含量为2000mg/L;对芽孢污染:有效氯含量为2000mg。
(5)含氯消毒液等挥发性消毒液应盖好盖,防止挥发。
9.接生用毕的吸引器瓶、连接管及吸痰器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的物品,浸泡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30分钟后取出,漂洗干净后晾干备用,并做好消毒记录。
10.现打开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标识开启日期,用过的氧气湿化瓶及时与供应室对换。
11、止血带一人一用,每日下午17:00—17:30清洁,每周五浸泡消毒并登记。含氯消毒液浓度为500mg/L浸泡30分钟。执行人助产班。
12、污物缸每天下午(18:00——18:30)由助产班护士清洗(必要时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清洗)晾干后备用。
13、每周五更换浸泡物品的消毒液,清洗浸泡桶。并对所有需消毒的物品(吸引器瓶、纸篓、污物缸、垃圾桶等)进行集中清洁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钟进行消毒,并及时登记。由助产班在17:00---18:00完成。
(三)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1.每日地面清洁两次,在早晨及下午通风时完成,有污染时及时处理,由卫生员执行。2.拖地的顺序:先分娩室、隔离分娩室、人流室、办公室、待产室、妇检室、过道、敷料室。
3、每室都有专用的拖把、抹布。扫把有标记,用后清洗干净,分开悬挂于卫生间,不得混放,拖把头相互不得接触,不得触及它处。每拖洗一个房间均需更换清水,由卫生员负责。
4、各区域垃圾不能堆放、应及时清理干净。
(四)器械的消毒:
1.接生器械用后必须由当班助产士彻底清洗处理后,打包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处理,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2.产妇分娩时产包、臀垫、备皮刀、吸氧管等均应使用一次性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二.无菌操作:
1.助产人员进入分娩室前必须着装整齐、正确佩带口罩、帽子、更换洗手衣,外出时,需外穿工作服。
2.接生及各类操作前均按外科手消毒程序认真洗手和消毒手(遵照洗手池上方外科手消毒流程进行),戴防护眼罩,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鉗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打开日期具体到分钟,操作者签全名。
5.无菌柜的无菌物品的检查工作由产1班助产士负责。
(1)由产1班助产士负责按失效先后顺序摆放无菌物品,无菌包的有效期是7天,包布受潮、包布松散、包布清洗不干净或有破损均视为不合格,退回供应室重新处理。
(2)每天检查当日使用的无菌物品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有无过期,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6.助产操作者无菌的基本要求:
(1)取用无菌物品时,要用无菌鉗夹取,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取出物品后,应及时包好或盖好。取出或剩余的无菌物品,不得再放回。如容器内无菌物品被污染,则应将盖倒置,以提示不能再用。在操作中,如遇有无菌物品被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另行更换或灭菌。(2)操作前应备齐用物,避免手持无菌物品来回走动而造成污染。(3)持无菌容器时应手托其底部,不触及容器口边缘及内面。
7.做侵入性操作时,需戴灭菌乳胶手套,对病人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止血带一面罩,一人一吸痰器。三.隔离:
1.保持室内清洁、整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2.待产床、产床及检查床的一次性尿垫一人一用一更换,由产1班负责。
3.对没有各类检验报告单的孕妇及急诊、夜诊孕妇按传染病要求在隔离待产室待产,在隔离产房分娩。
4.对所有孕妇的分娩,助产人员一定按标准预防的要求进行防护后接生。5.婴儿用的吸痰球及油纱布等,必须做到一婴一用。
6.产房一般不准探视。在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在产房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着装合格后方可探视。
7.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产房,由产1班助产士负责督促。8.标准预防:
(1)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喷溅的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罩,使用过的防护眼罩由操作助产士负责用清水洗干净后沥干,浸泡于75%酒精中消毒30分钟,干燥备用。(2)手术操作中使用的锐器由操作者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弯盘内,由操作助产士负责归类。(3)清洗器械时需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及防护眼罩,不直接用手接触锐器。9.做好标准预防,严防职业暴露。熟练掌握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按医院的暴露流程处理。四.医疗废物的处理:
1.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标识明显,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处理。容器有专用标识。摆放合理。
2、传染病孕妇及无检验报告单的孕妇的胎盘按医用垃圾处理。3.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按医用垃圾处理。
4.医用垃圾及时分类,由卫生员回收运送,有详细登记。助产班护士协助监督卫生员按时完成。五.督导与检查:
1.孕妇及工作人员更换拖鞋由产1班助产士督导,护士长随时抽查。
2.以下内容的督查,助产人员由护士长随时检查,医生由产房助产士督导,由护士长协查。
(1)工作人员的着装。
(2)外科手消毒执行情况及刷洗过程是否正确。(3)无菌操作执行情况。(4)标准预防执行情况。
3.物品的消毒及更换由护士长随时抽查。
4.每季度第一月15日空气培养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I5982-1995>>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由科室监测护士操作,护士长抽查。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以便及时查找原因整改。6.护士长还应督导内容:
(1)助产士是否按要求履行了工作职责。(2)助产士是否履行了督导及反馈责任并有记录。(3)检查各项记录是否完整,及可信度。(4)协助督导工作人员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5)检查含氯消毒剂测试卡是否未按要求保存造成失效
(6)督导产房内的卫生员按要求对室内进行保洁及正确处理抹布和拖把并有记录。
第二篇:(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成立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及小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制度”,“职业防护”等。并配置职业防护相关物品,如,护目镜、防水围裙等。3.每季度一次对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并做好记录。4.建立产房地面、物品清洗消毒登记,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5.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每日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分钟;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定期监测紫外线强度。待产室、临产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二次,每次20-30分钟。
6.加强环境和物品表面消毒:
(1)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清洁,每天清洁一次,每二周大扫除一次;窗帘每季度清洗一次。
(2)地面:包括治疗室、待产室、临产室、病房、走廊等应湿式清扫,每天2次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3)产床、治疗台、远红外辐射抢救床、治疗车等,每天1次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次使用后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4)床单元:病人出院后,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5)办公用品,台面,包括电话听筒和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每天1次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6)清洁用具,包括拖把等,必须分区使用、清洁、消毒、晾干、保存,以不同颜色区分,清洁区为蓝色,污染区为红色。使用后先清洗干净,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最后清洁流动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7)器械消毒符合相关规定,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品按规定处理。7.加强产房人员管理:
(1)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如会诊、床边检查等)必须换鞋、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剂洗手,更换隔离衣。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入内。
(2)工作人员应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SOP》,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接触
孕妇之前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3)产房内有符合要求的洗手设施,或备有专用快速消毒剂。
(4)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垃圾袋内,密闭运送。
(5)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应密切关注疾病状况,一旦发现特殊感染情况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8.每月做好各类监测:
(1)空气监测:每月一次对待产室、临产室、小手术室、隔离产房空气培养。(2)物品监测:每月一次对器械、无菌物品等做细菌培养。(3)人员监测:每月一次对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
9.每月将细菌检测结果上交医院院感科,如发现细菌监测不合格,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2014年1月1日
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工作制度
一、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曹树军
组员:原玮 庄翠芳 林丽萍 张忆美 陆嘉敏
二、小组工作制度
1、依据医院感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本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适用于本科室的具体规定,并监督实施。
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及本院的有关规定,对产房的区域划分和仪器物品设施等进行讨论并确定。
3、讨论并确定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组员及科室工作人员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a)对出现的医院感染及其隐患进行讨论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并予以监督落实。
b)负责医院感染方面与其他部门的联络与协调工作。
c)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项的讨论决定,落实本院提出的相关工作。
2014年1月1日
产房细菌监测制度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结合产房实际情况,制定细菌监测制度。
一.监测目的
定期对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器械等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整改,保证消毒效果和灭菌质量,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
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器械等。
三.监测要求
每月一次做好各类监测:
1、空气监测:每月一次对待产室、临产室、小手术室、隔离产房空气培养。
2、物品监测:每月一次对器械、无菌物品等做细菌培养。
3、人员监测:每月一次对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
4、每月将细菌检测结果上交医院院感科,如发现细菌监测不合格,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四.监测时间
每月5-10日
2013年3月1日
目录
1、产房细菌监测制度
2、产房细菌采样方法
3、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4、每月细菌检测记录
目录
1、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2、产房医院感染控制小组制度
3、产房医院感染管理质控评估表
4、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5、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第三篇: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成立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执行“标准预防”,“手卫生制度”,“职业防护”等。并配置职业防护相关物品,如,护目镜、防水围裙等。
3.对产房地面、物品清洗消毒,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实施消毒隔离。
4.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每日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分钟;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定期监测紫外线强度。待产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二次,每次20-30分钟。
5.加强环境和物品表面消毒:
(1)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清洁,每天清洁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
(2)地面:走廊等应湿式清扫,每天2次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3)产床、治疗台、远红外辐射抢救床、治疗车等,每天1次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次使用后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清洁用具,包括拖把等,必须分区使用、清洁、消毒、晾干、保存,以不同颜色区分,清洁区为蓝色,污染区为红色。使用后先清洗干净,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最后清洁流动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5)器械消毒符合相关规定,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品按规定处理。
6.加强产房人员管理:
(1)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如会诊、床边检查等)必须换鞋、洗手或用快速消毒剂洗手,更换隔离衣。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入内。
(2)工作人员应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SOP》,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接触孕妇之前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3)产房内有符合要求的洗手设施,或备有专用快速消毒剂。
(4)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垃圾袋内,密闭运送。
(5)科室监控小组成员应密切关注疾病状况,一旦发现特殊感染情况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7.每月做好各类监测:
(1)空气监测:每月一次对待产室、隔离产房空气培养。
(2)物品监测:每月一次对器械、无菌物品等做细菌培养。
(3)人员监测:每月一次对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
8.每月将细菌检测结果上交医院院感科,如发现细菌监测不合格,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第四篇: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帽、口罩、裤、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穿戴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内,私人物品不得入内。
2、严格参观、实习和陪产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严格履行消毒隔离和卫生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一次,地面用含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拖擦。产房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两次,每次30-60min,产房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4、产包及敷料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凡15cm×15cm×20cm的敷料包内投入指示卡,包外贴上3M胶带指示卡,以证实是否已消毒灭菌。灭菌后的消毒有效期为1周,到期未用者,重新灭菌后再用,无菌罐、无菌镊(钳),盛碘酒、酒精瓶,灌肠筒、冲洗壶等,每周高压蒸汽灭菌二次,干无菌罐及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一次。
5、用过的接生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消毒,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若用2%戊二醛溶液,灭菌浸泡时间为10小时,消毒为30分钟,其浸泡器械使用前必须用生理水彻底冲洗,溶液每周更换。
6、氧气湿化瓶及吸引器瓶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传染病产妇用过的器械以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min后取出清洗擦干,打包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后备用。一次性敷料送焚烧炉焚烧,非一次性布类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min或送环氧乙烷室消毒后,送洗衣房清洗。
7、产床、接送病人的平车、器械车、凳、用具及地面均以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拖擦)消毒。平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用后严格消毒,可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刷洗。
8、凡患有或疑有传染性疾病,应按隔离技术规程接生。所用器具应用含有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打包、灭菌。物体表面及地面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溶液擦拭,并用过氧乙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9、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化处理。
10、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空气中细菌总数≤200 cfu/m3,每月对工作
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一次。每半年对紫外线的强度进行一次检测。
11.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周大扫除,室内、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个/cm2。空气少于500个/m3。
12、每日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有记录。
13、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拖把擦地面l~2次。
14、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15、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16、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晾干再用。
17、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形清洗、消毒或灭菌。
18、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等冲洗用品,每周进行2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
19、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20、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日期。
21、产妇用卫生纸,必须高压消毒、灭菌,方可使用。
22、患者便器应固定使用,用后刷净、消毒后,方可再使用.母婴同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母婴同室病房要求衣帽整齐、清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医护人员接触婴儿前要洗手,感冒时接触母婴带口罩,患传染病者及时调离,严格无菌操作制度。半年大便培养一次,一季度咽拭子培养一次。
2、病室保持清洁,地面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湿拖两次,湿扫三次。每日流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日3—4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菌数低于200cfu/m3。
3、床头柜等物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洗一次。出院后母婴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并及时更换床上用品。
4、直接与新生儿接触的布类(包布、小儿衣、小毛巾等)要消毒后方可使用。换下的包布不得随便乱扔,要放在固定的桶内。、5、各种直接接触婴儿的检查器械如听诊器应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体温表,婴儿洗澡毛巾、用物高压消毒后备用,一人三巾(小毛巾、开刀巾、大毛巾)。
6、病室盥洗室、厕所、母婴室、治疗室、办公室的拖把、扫帚分别固定专用,并有标记,用后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并在太阳下晒干。
7、扫床毛巾、擦床头柜抹布,做到一床一巾,一桌一布,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8、产妇哺乳前要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产妇在传染急性期间应暂停哺乳。
9、室内日常清洁消毒,湿式打扫,病房地面与走廊每天用含氯制剂拖扫一次。
10、工作人员注意手的清洁,治疗操作及接触产妇、新生儿前后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喂哺前帮助母亲清洁手、乳头。
11、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多人次接触产妇及婴儿而引起交叉感染。
12、工作人员如患传染病及时调离。
13、隔离病房收住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如HbeAg阳性孕产妇)。
14、产妇与婴儿用物分开,直接接触新生儿的布类需经高压消毒后使用,换下的尿布要放在固定的容器内。
15、控制陪护探视人员,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待产室要更换手术衣、口罩、帽子鞋子。
2、待产室整齐清洁,地面无污迹,每天用3-5%来苏尔液拖地,墙壁、无影灯与桌面等处,每日擦抹一次,晨晚均要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3、消毒液浸泡,每周更换一次,各种消毒液浓度要达到要求。
4、每周彻底清扫一次,每日用紫外线定时消毒。
5、物品排列有序,消毒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标志。
第五篇: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待产室、产房、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待产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待产室、产房、手术室要更换手术衣、口罩、帽子、鞋子。
2、待产室、产房整齐清洁,地面无污迹,每天用3-5%来苏尔液拖地,墙壁、无影灯与桌面等处,每日擦抹一次,晨晚均要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3、消毒液浸泡,每周更换一次,各种消毒液浓度要达到要求。
4、待产室、产房每周彻底清扫一次,每日用紫外线或电子灭菌灯定时消毒,一周要用乳酸或甲醛薰蒸一次,每月作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5、物品排列有序,消毒与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标志。
6、污染手术后随时消毒,被污染的器械用3%来苏尔溶液浸泡,处理后送高压灭菌,乙肝患难夫妻者手术后器械等待高压灭菌后清洗消毒。
(二)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日一次,备有紫外线消毒时,作出院终末处理。
2、室内日常清洁消毒,湿式打扫,病房地面与走廊每天用含氯制剂拖扫,上下午各一次。
3、工作人员注意手的清洁,治疗操作及接触产妇、新生儿前后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喂哺前帮助母亲清洁手、乳头。
4、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多人次接触产妇及婴儿而引起交叉感染。
5、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淋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5
6、工作人员如患传染病及时调离。
7、隔离病房收住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如HbeAg阳性孕产妇)。
8、产妇与婴儿用物分开,直接接触新生儿的布类需经高压消毒后使用,换下的尿布要放在固定的容器内。
9、控制陪护探视人员,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