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铁路企业做大做强中的文化建设
浅谈铁路企业做大做强中的文化建设
随着铁路大提速和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在铁路运输企业做大做强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当前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做大做强中的作用?回答好这些问题,将对铁路运输企业做大做强,确保提速持续稳定和促进铁路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滞后于铁路的发展 天津车务段的企业文化建设在铁路运输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天津车务段是经过多次生产力布局调整、由八个原分局直属单位合并而成的大段。现有干部职工6431人,管辖范围辐射山东、河北两省和天津市。调整之初,由地域文化理念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的几个单位走到一起,干部职工不同的心态和观念,各自的差异和个性不可避免地彰显出来。面对这一现状,天津车务段坚持走文化治企之路,用共同的文化理念凝聚人心,用物化的“和”环境带队伍,用正确的安全观统一思想,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推进深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车务系统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随着2009年4月18日天津枢纽运输业务的调整,天津车务段再次面临原有企业文化与新接收单位职工思想相互作用的问题。新调整过来的干部职工短期内难以从原有企业的文化氛围中走出来,更难以迅速融入天津车务段的企业文化之中。而从战略发展的要求看,2必须着力于营造一种凝聚人心的企业氛围,而这种氛围是建立在全体员工共同认知的基础上的。那么企业文化就必须兼收并蓄,汲取原来各个单位在文化建设上的成功案例,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内容,这样才能易于为全体员工所接受。2007年至2008年,天津车务段曾对段管内各站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系统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些车站特有的文化特色,一些车站还形成了自己的站歌、站训,形成自己的企业精神,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天津车务段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这种有益的探索,对做大做强后的企业仍然适用。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必须不断地瞄准发展的最前沿,放眼时代,立足于企业所处的环境氛围,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等,时刻超前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才能切实引领企业的发展。
2、坚持外部灌输与内在引导相结合,不断强化企业文化的传播。对企业员工思想的“加工”,还要依赖良好的养料补给,因为各种科学理论是不能自发产生的,必须从外部进行灌输,否则就会造成普遍的“营养不良”,损害思想“免疫系统”功能,这样就势必会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方向,陷入迷津。这就需要在企业中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坚持必要的正面教育。正如我们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首要目标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长期以来通过实践形成的特有的企业文化,从视觉、听觉、触觉上营造一种氛围,让职工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文化就在身边;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法,对文化理念进行深度解读,组织开展大讨论、演讲会、征文比赛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使职工的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力图在短时间内达到全段干部职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牢记于心,付之于行动。
3、坚持人文关怀与榜样激励相结合,激发职工的内在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更要注重人的自身发展。要实现人的自身发展,激发职工为企业献计出力的内在动力,必须首先注重人文关怀。一方面要积极为职工搭建舞台,把职工视为企业的主人,为职工创造自我提高的机会,帮助职工规划未来,使职工切实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关心;另一方面要切实关注民生,带着感情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大环境文化的建设力度,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职工安于生活、乐于工作。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做到,企业的事情应该让职工知道,同职工商量,与职工一道协商、探讨企业发展的方针、规划,在民主的对话过程中解开职工群众的思想疙瘩。其次要切实发挥各级各类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大力选树职工身边的敬业爱岗、安全生产、学技练功、营销创收、优质服务的先进典型,激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做贡献。再次要拓宽渠道,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泼多样性。摒弃过时的、教条的、呆板的教育方式,充分运用文艺演出、读后感、文体活动、外出参观等各种有效的宣传载体,让职工在观看、阅读和参与中去思索,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思想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企业文化的改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
第二篇: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发言稿
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发言提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本土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就结合部门职责对本土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建议谈一下看法。
一、基本情况
大多数本土企业是在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企业正从发展初期向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但本土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企业发展严重受限,面临不少问题。
(一)我县大多数本土企业规模不大,进入垄断性行业的难度大,一般从事的是竞争性行业,行业风险相对较高,抵抗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弱。其所从事行业大多为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资源优势。部分企业并未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和成本投资,对于无直接经济收益的环境保护及其管理工作而采取忽视的态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不完善、环保设备队伍技术落后,难以节能减排。
(二)我县逐步形成了三大特色产业集群。一是家具制造,有**家,主要分布在**办事处。二是木材加工,全县板材加工企业有**家,主要分布***。三是厨具制造,***家。这些企业手续基本不齐全,用地多为农业用地,无法办理环保等相关手续。在清理、整治“散乱污”行动中,因“散乱污”被取缔近一半。
(三)我县工业园区稀少,多数工业园区没有任何手续,缺少规划、环评,导致按规定要求必须进园的建设项目无法落地。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关系到整个本土企业的做大做强。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二、工作建议
(一)落实责任,加强服务。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把做大做强本土企业的工作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做到主动部署、主动上门、主动协调。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完善助推本土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特别是在产业链延伸、拉长过程中,要加大对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避免企业走弯路、误时机,最大程度节省了企业的运行成本。
(二)补齐发展短板,适应环保新常态。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环保与能源、旅游等经济社会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先选择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占地面积小和资源消耗少的发展项目。推动企业淘汰燃煤锅炉进行煤改气,积极推行超低排放改造,对重点、绿色项目开辟“快速通道”,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帮助项目孵化、落地、壮大、成熟,直至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三)创新理念,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对当前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对未来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完善,科学确定各种规划区域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加快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手续报批,推动产业成片化集聚发展。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解决水、路、电等设施问题,吸引企业入园生产,形成行业集聚,加快产业融合,统筹配臵生产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能,努力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四)消除束缚,简化审批。消除阻碍企业做大做强的因素,能减则减,能改则改,能废止的要废止,抽掉旧产能的“釜薪”,使企业快速向新动能驱动转换。在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方面,要在审批环节适应新兴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变化快、业态新、规模小等特点,及时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五)优化和完善促进各类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一是为本土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对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对外商外资企业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条件,同样也应该适用于同质同类的本土企业。同时,将本土企业名优特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前提下,优先选择本土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二是制定专项培训政策,力争在本土人才培训的对象上实现全覆盖,主动加强与学校的合作,积极探索政府、高校、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育培训新模式,培养优秀人才。
(六)提供资金扶持、优化融资环境。加大资金扶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着力打造、扶持绿色、新兴产业,对重点企业按规定给与税收扣减政策。建立政银企对接制度,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改善信贷融资结构,引进风投、融资租赁公司等,多渠道、多形式解决融资难,全力推进企业应急互助基金,与银行合作推出“助保贷”业务,有效缓解企业还款压力。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谢谢!
第三篇:依靠优秀文化 做大做强企业
依靠优秀文化 做大做强企业——水电十一局企业文化建设侧记
中国水电十一局是1955年国务院为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而组建的第一个水电施工企业,她是我国水电建设的先驱、旗帜和摇篮,为祖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十一局人蓦然发现,长期的计划经历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优势不明显、规模上不去、技术没专长、施工装备差,大的水电工程难以参与竞争,在系统成员企业中位置偏后,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面对困境,十一局人痛定思痛,努力从企业自身查找原因、寻求突破。他们经过艰苦探索,理清思路,大胆创新,终于使企业步出低谷走向崛起。企业产值由2002年的6.55亿元到2007年的25.62亿元,年均增长达31.36%,2002年-2007年签订项目合同金额152.14亿元,职工年人均收入增长232.68%,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目前十一局项目分布于阿曼、尼泊尔、伯利兹、赞比亚等10多个国家和国内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且,企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也跃居集团成员企业前列。
十一局近年实现跨越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的法宝是什么呢?他们依靠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具体做法是:
——以危机教育为突破,构筑共同核心价值理念
2001年7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广泛调查和征询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企业适应市场、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他们认为,现代企业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工作场所转换为一个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协同奋斗的大集体;要做好一个企业,就要在这个集体里形成一种人人向上、积极进取的环境和氛围。像十一局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优良传统和沉重包袱并存的企业,若想重振雄风、再铸辉煌首先应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
企业文化建设能否顺利开展,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全局干部职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变革的迫切性并达到共同的认知与行动。为此,十一局非常切合实际地选择了危机教育作为突破口,在全局广泛开展了学习《华为的冬天》的大讨论活动。众所周知,深圳华为集团位居全国IT行业百强之首,其事业如日中天;但是,集团老总任正非却能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尤其是就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冬天”而发表的一系列观点和见解,在全局干部职工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震撼。十一局领导班子因势利导,促使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思索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作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建设者的十一局,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却业绩不佳、发展迟缓、实力不强、位置偏后?是什么原因导致十一局丧失了进入高速公路和高层建筑市场机遇,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甚至遭遇拒绝的地步?为什么一些企业“成功三年”却“崩盘三天”?华为集团这样的行业老大尚且如履薄冰,十一局如此景况如何奋发图强?
经过认真讨论和深入细致的思考,十一局上下逐步形成了一些共识:一是必须重视审视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体系;二是必须超前思维,树立全面危机意识,锻造市场敏锐性;三是抢抓水电建设春天的机遇,想方设法上台阶,重振企业雄风。这项危机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十一局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基本理清了思路,做好了铺垫。
在此基础上,十一局采取文化积淀与时代要求相结合、领导专家与职工群众相结合、企业共性与系统个性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通过广泛征集、咨询专家、反复讨论、集体决策、提炼阐述等几个步骤,提出并确立了十一局统一的基本价值理念。
随后,十一局采取领导带头、明确职责、区分层次、健全考核等办法和手段,较好地确保了核心理念的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与此同时,他们还根据企业发展变化形势,又适时提出了力争跨入“国家特级企业”、“量力做大、着重做强”、“国际强局、非水电优先”的企业近期愿景与发展战略,促使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开花结果。
——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营造良好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之后,十一局围绕市场大做文章,创新坚持并积极实践“六个观念”,引导广大员工不断适应市场,积极踊跃参与各项改革,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是市场选择干部的观念。干部是否有才能,需要市场来检验;干部的去留要由市场来决定。这种观念的推出和实施,使过去的那种“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的陈腐观念失去了市场。五年来,十一局依据市场法则,提任处级干部118人,65名处级干部退出领导岗位,退出干部没有抱怨闹事,新提任的干部在岗位上发挥出色,形成了良好的“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用人机制。
二是市场选择行业的观念。谁能决定企业生存发展呢?只有市场!近年来,十一局结合市场实际需要,先后撤销了亏损单位汽车分局、建筑总公司、铸造厂、预制厂等建制,改制重组了印刷包装厂、三门峡塑钢厂等,涉及职工总人数1000余人。同时,根据二级单位施工特长和经历,分别将中砥公司与第八分局、新世纪项目部与第四分局进行整合,成立了路桥分局、工民建分局,有效优化配置了资源,充实加强了“非水电”行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力量。
三是机构适应市场的观念。机构臃肿重叠、人浮于事严重是国企普遍现象。十一局坚决推行“扁平化”管理,机构改革大刀阔斧,减少了管理层次和人员,促使决策信息传递更加顺畅,市场反应能力更加快捷。他们先从局直机关开刀,工作人员全局公开竞聘,部门设置减少5个、人员缩减40%;同时,积极推进各施工分局机关跟着项目走,进一步强化了对项目的监管指导能力。四是重视“两个市场”的观念。“营销”和“生产”是施工单位不可或缺的两个市场,都是企业的生命线。十一局采取有效措施调动贴近市场员工的积极性,五年来签约150多亿元订单,建设完工近190个项目。
五是市场决定分配的观念。依据对企业贡献大小,十一局实施分配向贴近“两个市场”并作出业绩的员工倾斜的政策,大幅提高了核心员工的收入;开展专业总工、专业造价师评聘活动,对专业技术和商务人员给予津贴;同时,根据经营成果对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依据完成工作量对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进一步倡导和拉开了收入差别,基本建立了市场决定分配的体系。
六是存在即需要的观念。十一局坚持存在即需要的观点,认为企业是一台运转复杂的机器,各个部门、岗位都有其不同的职责和作用,一个大型企业要做好,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全是大梁建不起大厦,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促使整个企业运转正常。五年来,十一局上下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同心同德,紧密协作,形成了巨大合力,推动了企业持续发展。——以制度办法为基础,完善管理文化框架体系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运作已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全体员工集体参与表达意愿的体现;企业要保持步调一致就必须要有行为规则,而这个规则就是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十一局在制度规范建设上,围绕以人为本,下了不少功夫,想了不少办法,五年间建立和修订了管理制度160余项,编辑印发《经营管理制度汇编》4册,内容涉及人力、财务、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等方方面面;目前,依据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框架体系已经建立,而且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执行体系也不断完善。
一是建立并推行财务监督体系。局属单位普遍推广会计主管委派制度,坚持企业内部系列审计制度。为了避免潜亏,对库存物资、周转材料、应收款、待摊费用等都作出了明确的限制规定。比如周转材料,项目结束了,原则上必须全部摊完;各单位上报利润数,须经过严格审计,从制度上避免了出现虚盈实亏的现象,为公正评价各单位的业绩提供了准确的财务信息。
二是建立并推行分配激励体系。局属单位符合条件的均实行市场工资制度;经营班子和项目班子实行年薪制,每年年底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兑现奖励;技术、商务及其他专业带头人实行津贴制;同时,局每年评选“工匠”、一些单位评选“模范员工”、“明星员工”等,均给予一次性经济或外出旅游奖励。通过一系列分配政策的实施,打破了以往“吃大锅饭”的做法,有效激励了员工努力投身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并推行绩效衡量体系。针对局属单位经营班子,年初签订《资产经营责任书》,年
终进行综合考核,衡量各自经营业绩,然后按照基本年薪、效益年薪和管理年薪标准加以兑现,对绩效明显的单位还实施期权奖励。针对广大员工则积极开展培训,依据综合考核评定结果决定去留、升降、转换、培训。绩效衡量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科学分配、激励先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是建立并推行约束惩戒体系。为了规范项目施工与管理,先后编印了《项目管理手册》和《项目管理参考手册》,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的“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针对项目存在的有关问题,印发了《经济赔偿和处罚办法》,努力确保项目规范运作与管理。同时,制定并实施《员工行为规范准则》,注重日常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生产经营氛围。
——以品牌宣传为载体,狠抓企业形象工程建设
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结合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发挥和利用有效载体,以创建精品、文明施工为重点,十一局积极开展对内对外宣传,较好地树立了企业形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信誉,有效促进了特色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一是加强文明工地建设。结合创建精品工程要求,十一局制定了《文明施工细则》,积极开展“队伍好、质量好、安全好、进度好、环境好、效益好”的“六达标”创建活动,做到了工程建设到哪里,文明工地创建就到哪里,企业文化实践就进行到哪里。近几年,所承建的太浦河泵站工程、淮安立交地涵工程、宁夏扬黄泵站工程、山东新沭河泄洪闸工程等项目,先后获得了19个省部级文明工地称号;十一局整体保持了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和集团公司文明单位称号,局属18个单位获得集团公司文明单位称号。
二是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十一局以有线电视、报纸、网络为主,以项目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为辅,全面构建了立体化的宣传网络。特别是网络内容不断丰富,加强了企业内外的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了主流信息阵地的作用;广大新闻工作者围绕企业重大决策、工程重要节点,深入一线,实地采访,强势宣传,及时报道,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开办了局史展室、局荣誉陈列室,开展经常性传统教育,不断弘扬企业精神。还结合五十年庆典编发了局史图书《奋进五十年》、专题片《50年回眸》,开展与外界新闻媒体联络交流,积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有力地树立了十一局在市场竞争中崛起的企业新形象。
三是注重标识系统规范。十一局编制了《文化手册》,对项目营地布局、“五表两图”宣传、员工统一着装、办公用品印制、办公环境摆设等企业标识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并不定期进行检查与督导评比,现在如果到十一局项目部或办公地,浓浓的企业文化气息便会扑面而来,十一局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在不断深入和广泛实践中。
四是树立各类典型标兵。十一局充分发挥典型、模范、样板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在工程建设方面树立了太浦河泵站(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淮安立交地涵(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安徽临淮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施工样板;在员工中培育了朴玉山(全国劳动模范)、许燕峰(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共十六大代表)、张恒牧(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等楷模形象;在五十年局庆之际隆重表彰了百名“奉献奖”职工;同时,加上局属广泛开展的“每月一星”等群众性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在全局营造了争作贡献、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正是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以上工作,水电十一局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依靠优秀文化,做大做强企业,十一局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信息来源
信息类型 [其他动态] 作者 郭蕾 李贞洁 查看次数 224 修改时间 2008-9-10 14:28:15
第四篇:用心服务企业,助推做大做强
用心服务企业,助推做大做强
市、区“三服务”活动开展以来,我委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以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中心的“三服务”活动。以戚磊主任为组长的我委“三服务”小组多次深入挂钩服务企业XX公司,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1、开源节流,增强企业风险应对能力。针对当前能源、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严峻形势,我委在工业系统提出开展以“提高销售收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为主题的“降本固体”活动。在对XX公司认真调研后,我委结合企业实际状况提出在企业内部开展“成本年”活动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是:合理涨价,提高销售收入,消化部分原材料涨价压力;统筹安排,订布尺寸精量细算,减少浪费;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节约原材料投入;挖掘潜力,改造现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综合利用,优化模具结构,提高利用率,减少重复投入;开发新品,拓宽销售渠道,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等。据初步测算,通过开展“成本年”活动,到目前为止XX公司累计节约成本或增加效益120多万元,对稳定生产经营、增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2、银企互动,化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融资困难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XX公司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加之产品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不能顺利回笼,对企业生产安排、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了解该情况后,我委急企业之所急,先后联系了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信泉创投等几家金融机构,与企业负责人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各金融机构代表都表示会全力支持企业的发展,近期有望帮助解决部分资金缺口,缓解企业压力。
3、节能改造,稳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老化工企业,XX生产设备尚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水平,部分生产设备严重老化,生产效率低下,并带来巨大的污染和浪费。为此,我委积极为企业量身打造节能减排方案,帮助企业实施了以变频调速、余热回收、冷却水循环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气囊生产线节能技术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同时我委还将企业列入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单位,对企业清洁生产进行培训和全程跟踪指导,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省、市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扶持。目前,清洁生产培训工作已经全部结束,11月份即可通过验收,市级扶持资金近期有望到位。
4、创新拉动,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人才引进。我委积极帮助企业建立研发结构,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和人才引进工作。在生产过程中,鼓励企业部分部件用国产代替进口;改
进橡胶坝生产工艺,对底垫片、海绵止水、黑坝擦胶配方进行调整;对坝布精打细算,严格控制订布长度和尺寸;对新模具采用一模多用,着力提高模具综合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XX公司先后完成大型橡胶炉护舷磨具制作和新品试制、新型气囊产品开发等研制开发任务,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在人才引进方面,我委主动与XX等大专院校联系,帮助企业引进了6名毕业大学生,充实了企业营销、技术、质检和分厂工艺管理队伍,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5、党建带动,以企业党组织建设推动企业发展。XX公司党支部是我委确立的党建示范点,我委对公司组织发展、积极分子组建培养、文明单位创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指导,全力培育党建新特色。今年,XX公司新发展党员4名,6名预备党员转正,送培4名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达109人;被XX区综治委评为治安管理等级A级平安单位;在我委“七一”表彰大会上,公司党总支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5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党总支XX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预计全年,XX公司产值可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35%。我委也将继续全力以赴服务企业发展、用心解决问题、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为全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作出力所
能及的贡献。
第五篇:转变管理理念 做大做强企业
安徽龙波电气有限公司是淮北市第一家率先引资世界500强之一企业落户淮北大地的中外合资企业。波兰ABB sp.zo.o公司是世界著名企业AB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带来了世界先进的真空断路器技术;波兰KOPEX公司是波兰财政部下属的国内最大的进出口公司。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电力工业又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必然需求先进的电力输配电设备。它们的发展思路与我们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经过充分的调研与筹划,双方决定进行合作。
合资公司成立初期,经历了市场准入、技术消化吸收以及人员资金等各方面的曲折困难局面,直至2004年工业产值终于突破1000万元大关,实际销售收入1620万元。2005年工业产值又上一个台阶,实现销售收入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60.5%。2006年再接再励,工业产值突破3000万元大关,实现销售收入3800万元,同比增长46.15%。2007年突飞猛进,一举跨过5000万元大关,实现销售收入5240万元,同比增长37.89%。2008年销售收入达到7018万元,同比增长33.93%。如果从2004年算起,每年工业产值都以大于1000万元的速度猛增,递增速度平均每年在62.76%左右,实现了真正的跨越式发展。
公司的快速发展,来源于管理观念的转变。发展是硬道理,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公司管理的核心,注重发展,也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核心。旧的观念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现在转变为企业的成长性,用发展的眼光看企业。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掌握国内市场动态,也要关注国际市场趋势。我们还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要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进行技术创新,引导市场。
几年来,公司下大力气抓好基础管理工作。一是根据公司实际,设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制定各部门职责,因事设岗和岗位考核。二是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确保由原材料进厂至产品出厂、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三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定期通报产品成本制度,使决策者心中有数。这三条基础工作是一点动摇不得的,各部门负责人都必须严格做好。
公司管理观念的转变或创新主要体现在人才、技术和市场方面。公司要发展,人才和技术是关键。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定了招聘人才和内部激励机制,奖励重点是向科技人员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公司技术中心的设立为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提供了用武之地。几年来新产品开发取得显著成绩,新产品产值贡献率每年都在75%以上。目前已开发成功并推向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有景观式箱式变电站 YMB22—10/0.4,高压开关柜KYN28A—
12、KYN44A—
12、KYN□—12(Z)/T 1250—31.5,真空断路器WVT—
12、WVS—
12、WVRA—
12、WVK—40.5等。其中WVT—12型户内(固封式)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在2006年通过省级鉴定,被认定为安徽省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同时也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公司上升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WVS—12型户内固封真空断路器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技术创新代表了公司的成长性,为了使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不断深入和加强。公司每年根据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都制定技术创新计划,正是由于不断创新技术,促进了公司持续、快速的发展。
市场管理创新突出表现在灵活性。为了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在市场的成长性方面针对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高新技术产品有较高的附加值,利润率较大,可以适当增加市场成本,即扩大广告宣传、召开产品推介会、参加国内外产品展销会,扩大产品的影响。例如真空断路器市场成长较快,首先从本省和邻省市场迅速扩大到东北、西北、中南地区。对于高低压成套设备,由于产品成熟、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占领市场,保住市场,公司采取随行就市、机动灵活的营销策略,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只以微利和保本销售(保证税收和成本)占领市场。当然,有利润可赚时,还是要多赚点利润。决策层就是这样根据市场实际制定了产品利润策略,保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建立公司管理信息平台,迅速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从2005年初公司开始了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各管理部门各管理者之间已形成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根据企业内部信息通道可很快了解基本情况,加快了办事效率。例如,技术部根据用户图纸,可以快速确定原材料、元器件清单,查询仓库信息,迅速确定采购清单。采购部根据信息通道,立刻可知道采购清单,进行采购或配置。车间生产、生产部调度、质量检测与控制,分管领导都能很快在电脑中调出,根据情况,适时下达指令。总经理根据内部信息平台,随时了解产品生产、销售情况,掌握产品市场报价和财务成本核算,对每一次交易是赚是亏都了如指掌,及时下达指令。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系统的建立,使公司的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由于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波兰的董事并不常在,他们也要定期了解公司现状。由于公司已建立了完整的网络系统,亦可随时发布有关信息给波兰董事。中外双方的沟通可随时进行,做到快捷、方便,大大提高了公司快速决断水平。
公司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大大提高了员工凝聚力。一是公司主要领导以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去选拔、评价和配置人员。凡招收的员工以高学历为主,技术人员以综合智能为主,岗位工人以技能为主。不仅招收现岗位急需人员,还要储备将要开发的技术人员。少数高管人员高薪聘用,有职有权,报酬与业绩密切挂钩。在人才的使用上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提供发挥才智的环境和机会。同时,也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有奖有惩。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人力资源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外部趋势,及时制定培训计划,人力资源培训包括管理岗位领导、岗位工人技能等培训。公司每月都有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管理知识面和管理技能。三是把感情管理与行政管理和谐结合,增加了员工的凝聚力。公司虽是中外合资企业,依然成立了工会和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由一人担任,深入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员工意见,让其参与民主管理。办好员工食堂,不断改善伙食。严格贯彻执行员工福利政策,按要求及时缴纳员工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每年组织员工去旅游,公司支付三分之二的旅游费用。通过
旅游,员工不仅享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增强了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对个别特别困难的员工,公司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子女考上大学或交学费有一定困难的员工家庭都给予积极的支持。通过公司上述活动,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感情管理的增加,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干好本职工作,减少了行政“硬管”的矛盾,使员工个人与公司自觉融为一体,达到个人与集团的和谐。工会组织员工及时积极为受灾地区的人民捐款捐物,支持灾区重建,激发了员工的爱国热情。
公司通过不断地更新管理观念和创新,增强了软件实力,使硬件发挥了更大作用,使公司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业绩大幅提升,成为淮北市跨越式发展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