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
二是借款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健全机制和发展能力,形成高负债、低效益、软约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这在以前的“五小”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中表现相当突出)。给信用社贷款造成损失,形成不良贷款。
三是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企业通过上述行为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四是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的出现,山洪的暴发,飓风的骤起,久旱无雨、农作物遭病虫害侵袭等。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二是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特别是1999年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政府为保社会稳定,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借款划转给农村信用社,其中有90%以上的借款难以收回,形成不良贷款。据了解,各地政府及部门在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借贷业务,部分政府借款虽已逾期多年,却不能保证按季付息和逐年归还本金。对于这类贷款,农村信用社感到左右为难。
三是国际因素。主要是在对外开发进一步扩大的形式下,国际贸易、信贷、利率、汇率、汇率风险,使一些经营外贸业务的乡镇企业经营受阻,效益滑坡,无法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使其沦为不良贷款。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施治措施。在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中,借款人本身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不良贷款,但是农村信用社遭受不良贷款困扰的主要原因却是对贷款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完善的信贷管理不仅可以识别行业变化、借款人经营与管理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安全构成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督与相互制约机制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
(一)、严把“五关”,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
1、实行四岗制,把好审、贷、查三权分离关。
粗放经营是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要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操作规程上必须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四岗制(即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检查岗)和审、贷、查三权分离制。明确规定,凡新发放的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均不得单人操作。必须实行四岗制,通过审、贷、查环节方能发放,违者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合理设置四岗。一种情况是由分社发放贷款的,其岗位设置为:调查岗—外勤信贷员,审查岗(含鉴定)—分社会计,决策岗—分社负责人(按法人代表授权审批),检查岗—外勤信贷员、分社负责人、稽核员。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主社发放贷款的,其四岗设置为:调查岗—信贷员,审查岗—外勤副主任、内勤副主任或会计员、稽核员(必须两人以上),决策岗—贷款审批小组,检查岗—主任、副主任、信贷员、稽核员。通过实行四岗制和三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增加贷款透明度,防止徇私舞弊,确保贷款质量。
2、实行贷款权限区域控制,把好贷款风险关
即改变以金额大小为依据,分级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做法,而是根据各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区别对待,综合确定其不同阶段的款审批权限。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
3、实行信贷员集中办公,把好资金跑、冒关
应以制度化的形式,明确规定,杜绝外勤人员单人操作发放贷款,所有贷款必须送分社或主社按四岗制,三权分离程序统一办理。改变信贷人员分散在家,单人调查,单人办理贷款,无人监督的落后工作状态。有条件的可成立贷款管理中心,分别设立个贷部、企贷部、按揭贷款部等部门,分门别类办理贷款业务。
4、实行抵押物现场鉴定,把好抵押物足额、变现关
应对贷款抵押物实行县联社鉴定制,其做法是: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并根据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业价值建筑物构造等不同情况,对抵押值与贷款额之间的比例实行区域差别,做出鉴定意见,确定贷款的最高限额。
5、实行法律顾问制,把好贷款手续合法关
应在县联社一级设置专门的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明确规定:县联社大额贷款必须经过法律顾问签字同意,方能正式发放贷款。
(二)、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信贷管理方法是对信贷人员下达考核指标,过分注重结果。而对贷款的风险环节缺乏必要的分析、控制和防范。必须从传统的结果管理转到过程管理上来,通过对合理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从内部机制上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一是按照“预防为主”的思想,构筑信贷风险防范多道“防火墙”。要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上下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并掌握业务部门或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能够迅速进行风险的识别、衡量、防范、处置。
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实、灵敏的信息数据与统计分析系统,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篇: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
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或者干脆对信用社声称“反正欠这么多贷款,不增加贷款则其他贷款更加无法归还”,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三是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自然加大贷款风险。
四是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借款人欺诈。借款人欺诈可分为普通欺诈和严重欺诈。所谓普通欺诈行为,指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这种欺诈的特征有:(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严重欺诈是指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并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这种欺诈的主要特征有:(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3)借款人获取贷款并不用于主要业务,而是以转移、投资、奢侈消费等方式,鲸吞贷款。这类欺诈行为主要以骗取信用社贷款为最终目的,且通常利用、拉拢或腐蚀信贷人员,因这种恶意欺诈希望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风险极大,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借款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健全机制和发展能力,形成高负债、低效益、软约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这在以前的“五小”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中表现相当突出)。给信用社贷款造成损失,形成不良贷款。
三是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企业通过上述行为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四是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的出现,山洪的暴发,飓风的骤起,久旱无雨、农作物遭病虫害侵袭等。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二是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特别是1999年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政府为保社会稳定,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借款划转给农村信用社,其中有90%以上的借款难以收回,形成不良贷款。据了解,各地政府及部门在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借贷业务,部分政府借款虽已逾期多年,却不能保证按季付息和逐年归还本金。对于这类贷款,农村信用社感到左右为难。
三是国际因素。主要是在对外开发进一步扩大的形式下,国际贸易、信贷、利率、汇率、汇率风险,使一些经营外贸业务的乡镇企业经营受阻,效益滑坡,无法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使其沦为不良贷款。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施治措施。在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中,借款人本身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不良贷款,但是农村信用社遭受不良贷款困扰的主要原因却是对贷款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完善的信贷管理不仅可以识别行业变化、借款人经营与管理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安全构成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督与相互制约机制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
(一)、严把“五关”,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
1、实行四岗制,把好审、贷、查三权分离关。
粗放经营是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要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操作规程上必须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四岗制(即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检查岗)和审、贷、查三权分离制。明确规定,凡新发放的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均不得单人操作。必须实行四岗制,通过审、贷、查环节方能发放,违者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合理设置四岗。一种情况是由分社发放贷款的,其岗位设置为:调查岗—外勤信贷员,审查岗(含鉴定)—分社会计,决策岗—分社负责人(按法人代表授权审批),检查岗—外勤信贷员、分社负责人、稽核员。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主社发放贷款的,其四岗设置为:调查岗—信贷员,审查岗—外勤副主任、内勤副主任或会计员、稽核员(必须两人以上),决策岗—贷款审批小组,检查岗—主任、副主任、信贷员、稽核员。通过实行四岗制和三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增加贷款透明度,防止徇私舞弊,确保贷款质量。
2、实行贷款权限区域控制,把好贷款风险关
即改变以金额大小为依据,分级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做法,而是根据各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区别对待,综合确定其不同阶段的款审批权限。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
3、实行信贷员集中办公,把好资金跑、冒关
应以制度化的形式,明确规定,杜绝外勤人员单人操作发放贷款,所有贷款必须送分社或主社按四岗制,三权分离程序统一办理。改变信贷人员分散在家,单人调查,单人办理贷款,无人监督的落后工作状态。有条件的可成立贷款管理中心,分别设立个贷部、企贷部、按揭贷款部等部门,分门别类办理贷款业务。
4、实行抵押物现场鉴定,把好抵押物足额、变现关
应对贷款抵押物实行县联社鉴定制,其做法是: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并根据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业价值建筑物构造等不同情况,对抵押值与贷款额之间的比例实行区域差别,做出鉴定意见,确定贷款的最高限额。
5、实行法律顾问制,把好贷款手续合法关
应在县联社一级设置专门的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明确规定:县联社大额贷款必须经过法律顾问签字同意,方能正式发放贷款。
(二)、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信贷管理方法是对信贷人员下达考核指标,过分注重结果。而对贷款的风险环节缺乏必要的分析、控制和防范。必须从传统的结果管理转到过程管理上来,通过对合理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从内部机制上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一是按照“预防为主”的思想,构筑信贷风险防范多道“防火墙”。要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上下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并掌握业务部门或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能够迅速进行风险的识别、衡量、防范、处置。
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实、灵敏的信息数据与统计分析系统,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在受理每笔贷款前,先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本行业联网的计算机中进行查询,防止多头贷款和垒大户贷款,对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实行信贷制裁。
三是建立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确保信贷管理的持续改进。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采取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评价、发现、改进信贷流程,推进信贷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信贷管理机制。
1、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关键是要找出贷款流程的各个风险点,然后合理确定制约措施,最大限度地规范、控制、约束易产生风险的操作行为,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一旦风险产生,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目了然。
2、创新信贷员薪酬管理办法。首先,对信贷员要收取适当的贷款发放保证金。其次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收入与业绩挂钩制度。信贷人员的主要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生活保障工资。另一部分要与其经手的贷款质量和收贷收息情况挂钩。三是县联社、信用社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其收入总量与业务量挂钩,明确辖内经营目标,完成经营目标的可按辖内职工年平均收入的适当倍数,确定年薪。完不成经营目标任务的,按比例扣发,或者是只发员工平均工资,甚至取消其任职资格。
(四)、以人为本,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的素质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是改善农村信用社信贷质量的关键。一是要合理核定信贷岗位,充实调整信贷人员,使信贷人员数量达到员工总人数的30%。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提拔,提高信贷人员的群体活力。二是强化员工培训,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程序,保持信贷人员教育、培训、技能、经验、职务锻炼、知识更新等工作的持续开展。重点对信贷人员进行敬业爱岗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积极培育其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贷款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大对违规违纪放贷行为的查处力度。继续严格执行贷款发放的终身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贷款实行“四包”(即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的内容,并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
(五)、加强对借款人的检查和监督。
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贷款能否按期归还,借款人生产经营恶化也可能将风险转嫁给信用社。因此,信贷人员发放贷款后,要经常关心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随时掌握其发展动态,以便一旦发现贷款风险苗头,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早收回贷款本息。
三、不良贷款的清收措施
清收不良贷款是一场维护信用社合法利益的捍卫战,清非人员要有勇气有魄力,要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看准了就动手,攻不下不放手;有一种拿不下不收兵的劲头;清收不良贷款又是一场双方智慧的较量战,清收人员要有谋有略,要有“两千”精神,即想尽“千方百计”,不怕“千辛万苦”,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责任清收、跟踪清收、行政清收、依法清收等针对性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清收不良贷款的成效。
1、实行贷款清收责任制,实行岗位清收。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把清收指标落实到人,并纳入主任、信贷人员的工作目标和业绩考核,与经济利益挂钩,按月考核。
2、委托清收。将适合于非金融系统外人员清收的贷款委托他们,并给予适当的报酬。
3、清收担保、抵押贷款。对有担保的不良贷款,要做好担保单位的工作,由其予以偿还。对抵押贷款要通过法律程序予以执行。
4、专项清收。对那些问题严重,欠款时间较长,收回难度大的大额不良贷款,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清收。
5、通过“拍卖”方式,盘活清收。拍卖由市、县联社成立的不良贷款经营部负责。采取公平竞争,出榜公布,公开拍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6、行使抵销权。若农村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抵销时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
7、行使代为权清收。当借款人无力履行债务,同时借款人享有的债权却怠于行使,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1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8、行使撤销权清收。如发生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情况,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撤销权自农村信用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9、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作用,借助行政力量清收。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入要经常主动协调地方党政的关系,及时汇报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党政部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10、适量注入信贷资金,“放水养鱼”盘活清收。对一些暂无还款能力,但信誉较好的客户,在考虑其还款计划的基础上,适量投入一些贷款,帮助其培植还款源,经营重新走上正轨,尽早归还贷款本息。
11、积极参于企业改制,跟踪落实陈欠旧贷。信用社要加强与有结欠贷款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改制信息,及早介入企业改制,变更、落实债权债务关系。
12、依法提起诉讼,强制清收。对少数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归还贷款的“赖账户”、“钉子户”、“地痞户”,选准突破口,严厉进行打击,通过依法提起诉讼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法律手段,强制收回贷款本息。
第三篇: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
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2010-06-29 18:20:5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成因及施治措施(2)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
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
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或者干脆对信用社声称“反正欠
这么多贷款,不增加贷款则其他贷款更加无法归还”,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三是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
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自然加大贷款风险。
四是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借款人欺诈。借款人欺诈可分为普通欺诈和严重欺诈。所谓普通欺诈行为,指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这种欺诈的特征有:(1)借款人向
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严重欺诈是指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并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这种欺诈的主要特征有:(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施治措施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施治措施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或者干脆对信用社声称“反正欠这么多贷款,不增加贷款则其他贷款更加无法归还”,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三是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 “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些自然加大贷款风险。
四是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 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借款人欺诈。借款人欺诈可分为普通欺诈和严重欺诈。所谓普通欺诈行为,指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这种欺诈的特征有:(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严重欺诈是指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并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这种欺诈的主要特征有:(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3)借款人获取贷款并不用于主要业务,而是以转移、投资、奢侈消费等方式,鲸吞贷款。这类欺诈行为主要以骗取信用社贷款为最终目的,且通常利用、拉拢或腐蚀信贷人员,因这种恶意欺诈希望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风险极大,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借款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健全机制和发展能力,形成高负债、低效益、软约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这在以前的“五小”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中表现相当突出)。给信用社贷款造成损失,形成不良贷款。
三是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的企业通过上述行为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四是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的出现,山洪的暴发,飓风的骤起,久旱无雨、农作物遭病虫害侵袭等。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二是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特别是1999年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政府为保社会稳定,将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借款划转给农村信用社,其中有90%以上的借款难以收回,形成不良贷款。据了解,各地政府及部门在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借贷业务,部分政府借款虽已逾期多年,却不能保证按季付息和逐年归还本金。对于这类贷款,农村信用社感到左右为难。
三是国际因素。主要是在对外开发进一步扩大的形式下,国际贸易、信贷、利率、汇率、汇率风险,使一些经营外贸业务的乡镇企业经营受阻,效益滑坡,无法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使其沦为不良贷款。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措施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施治措施。在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中,借款人本身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不良贷款,但是农村信用社遭受不良贷款困扰的主要原因却是对贷款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完善的信贷管理不仅可以识别行业变化、借款人经营与管理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安全构成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督与相互制约机制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
(一)、严把“五关”,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
1、实行四岗制,把好审、贷、查三权分离关。
粗放经营是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要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操作规程上必须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四岗制(即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检查岗)和审、贷、查三权分离制。明确规定,凡新发放的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均不得单人操作。必须实行四岗制,通过审、贷、查环节方能发放,违者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合理设置四岗。一种情况是由分社发放贷款的,其岗位设置为:调查岗—外勤信贷员,审查岗(含鉴定)—分社会计,决策岗—分社负责人(按法人代表授权审批),检查岗—外勤信贷员、分社负责人、稽核员。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主社发放贷款的,其四岗设置为:调查岗—信贷员,审查岗—外勤副主任、内勤副主任或会计员、稽核员(必须两人以上),决策岗—贷款审批小组,检查岗—主任、副主任、信贷员、稽核员。通过实行四岗制和三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增加贷款透明度,防止徇私舞弊,确保贷款质量。
2、实行贷款权限区域控制,把好贷款风险关
即改变以金额大小为依据,分级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做法,而是根据各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区别对待,综合确定其不同阶段的款审批权限。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
3、实行信贷员集中办公,把好资金跑、冒关
应以制度化的形式,明确规定,杜绝外勤人员单人操作发放贷款,所有贷款必须送分社或主社按四岗制,三权分离程序统一办理。改变信贷人员分散在家,单人调查,单人办理贷款,无人监督的落后工作状态。有条件的可成立贷款管理中心,分别设立个贷部、企贷部、按揭贷款部等部门,分门别类办理贷款业务。
4、实行抵押物现场鉴定,把好抵押物足额、变现关
应对贷款抵押物实行县联社鉴定制,其做法是: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并根据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业价值建筑物构造等不同情况,对抵押值与贷款额之间的比例实行区域差别,做出鉴定意见,确定贷款的最高限额。
5、实行法律顾问制,把好贷款手续合法关
应在县联社一级设置专门的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明确规定:县联社大额贷款必须经过法律顾问签字同意,方能正式发放贷款。
(二)、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信贷管理方法是对信贷人员下达考核指标,过分注重结果。而对贷款的风险环节缺乏必要的分析、控制和防范。必须从传统的结果管理转到过程管理上来,通过对合理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从内部机制上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一是按照“预防为主”的思想,构筑信贷风险防范多道“防火墙”。要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上下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并掌握业务部门或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能够迅速进行风险的识别、衡量、防范、处置。
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实、灵敏的信息数据与统计分析系统,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在受理每笔贷款前,先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本行业联网的计算机中进行查询,防止多头贷款和垒大户贷款,对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实行信贷制裁。三是建立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确保信贷管理的持续改进。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采取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评价、发现、改进信贷流程,推进信贷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信贷管理机制。
1、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关键是要找出贷款流程的各个风险点,然后合理确定制约措施,最大限度地规范、控制、约束易产生风险的操作行为,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一旦风险产生,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目了然。
2、创新信贷员薪酬管理办法。首先,对信贷员要收取适当的贷款发放保证金。其次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收入与业绩挂钩制度。信贷人员的主要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生活保障工资。另一部分要与其经手的贷款质量和收贷收息情况挂钩。三是县联社、信用社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其收入总量与业务量挂钩,明确辖内经营目标,完成经营目标的可按辖内职工年平均收入的适当倍数,确定年薪。完不成经营目标任务的,按比例扣发,或者是只发员工平均工资,甚至取消其任职资格。
(四)、以人为本,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的素质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是改善农村信用社信贷质量的关键。一是要合理核定信贷岗位,充实调整信贷人员,使信贷人员数量达到员工总人数的30%。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提拔,提高信贷人员的群体活力。二是强化员工培训,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程序,保持信贷人员教育、培训、技能、经验、职务锻炼、知识更新等工作的持续开展。重点对信贷人员进行敬业爱岗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积极培育其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建立贷款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大对违规违纪放贷行为的查处力度。继续严格执行贷款发放的终身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贷款实行“四包”(即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的内容,并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
(五)、加强对借款人的检查和监督。
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贷款能否按期归还,借款人生产经营恶化也可能将风险转嫁给信用社。因此,信贷人员发放贷款后,要经常关心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随时掌握其发展动态,以便一旦发现贷款风险苗头,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早收回贷款本息。
三、不良贷款的清收措施
清收不良贷款是一场维护信用社合法利益的捍卫战,清非人员要有勇气有魄力,要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看准了就动手,攻不下不放手;有一种拿不下不收兵的劲头;清收不良贷款又是一场双方智慧的较量战,清收人员要有谋有略,要有“两千”精神,即想尽“千方百计”,不怕“千辛万苦”,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责任清收、跟踪清收、行政清收、依法清收等针对性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清收不良贷款的成效。
1、实行贷款清收责任制,实行岗位清收。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把清收指标落实到人,并纳入主任、信贷人员的工作目标和业绩考核,与经济利益挂钩,按月考核。
2、委托清收。将适合于非金融系统外人员清收的贷款委托他们,并给予适当的报酬。
3、清收担保、抵押贷款。对有担保的不良贷款,要做好担保单位的工作,由其予以偿还。对抵押贷款要通过法律程序予以执行。
4、专项清收。对那些问题严重,欠款时间较长,收回难度大的大额不良贷款,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清收。
5、通过“拍卖”方式,盘活清收。拍卖由市、县联社成立的不良贷款经营部负责。采取公平竞争,出榜公布,公开拍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6、行使抵销权。若农村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抵销时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
7、行使代为权清收。当借款人无力履行债务,同时借款人享有的债权却怠于行使,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1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8、行使撤销权清收。如发生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情况,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撤销权自农村信用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9、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作用,借助行政力量清收。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入要经常主动协调地方党政的关系,及时汇报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党政部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10、适量注入信贷资金,“放水养鱼”盘活清收。对一些暂无还款能力,但信誉较好的客户,在考虑其还款计划的基础上,适量投入一些贷款,帮助其培植还款源,经营重新走上正轨,尽早归还贷款本息。
11、积极参于企业改制,跟踪落实陈欠旧贷。信用社要加强与有结欠贷款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改制信息,及早介入企业改制,变更、落实债权债务关系。
12、依法提起诉讼,强制清收。对少数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归还贷款的“赖账户”、“钉子户”、“地痞户”,选准突破口,严厉进行打击,通过依法提起诉讼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法律手段,强制收回贷款本息。
浅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信用社
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虽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依靠政府、自身力量清收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但仍未能扭转农村信用不良贷款额度较大,占比较高的局面,如果按“五级”分类结果,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要比按“四级”分类增加20%,不良贷款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顺利进行中的巨大包袱,严重阻碍了信用社稳健发展。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企业因货款未能及时到位,造成资金紧张未能按时归还到期贷款。此类原因造成的不良贷款,只要信用社积极催要,密切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就不会形成资金损失。
二、信贷人员催收不及时以及贷款期限确定不合理。三、一部分农户贷款,因借款人外出打工未归,造成贷款逾期。
四、借款单位经营困难,已无力偿还贷款本息。
五、诉讼执行力度差,虽然信用社及时起诉,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不能及时执行到位,造成信用社赢了官司输了钱。
针对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信用社应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
一、抓好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堵塞漏洞,把好贷款的“出口关”。
二、加大对不良贷款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增强信贷人员的责任感,树立“社荣我荣,社衰我耻”的主人翁精神。
三、争取当地党政支持,创造良好的清非氛围,合力清收不良贷款。
四、联社班子成员包社包户,协助信用社进行清收。县联社真正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由联社领导牵头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大力清收不良贷款。
五、对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不良贷款,积极利用自身力量进行呆账核销。
第五篇:信用社不良贷款管理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认真贯彻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积极发放农户贷款,特别推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黄金品牌”,以其利率优惠、手续简便、随用随贷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农户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密切了社群、银政关系,深受广大农户和地方党政欢迎。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大量潜在的不良贷款不断暴露、垒生,不良贷款绝对额净下降难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和为“三农”的金融服务。
为切实找准农户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进一步采取对应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户不良贷款风险,提高农户贷款质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四川省信用联社采取统计调查、现场调查和访问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德阳、资阳、乐山、自贡、广元、攀枝花等6个市11个县的11个村(组),走访了93户农户,基本探明了农户不良贷款形成的基本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防范农户不良贷款的措施。
一、农户不良贷款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截止去年10月末,所调查的6个市的11个县联社各项贷款余额1,038,318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52,009万元,占比14.64%。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28,980万元,农户不良贷款余额68,338万元,占比12.92%。11个基层信用社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农户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是3469万元、3565万元、3691万元,占比分别是15.3%、13.9%、13.3%。近三年农户不良贷款绝对额逐年上升,占比尽管因农贷投放量增大下降也不很明显。
通过对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等11个村(组)进行典型调查,11个村(组)总农户数4504户,贷款农户数1095户,占总农户的24.3%,其中不良贷款户数308户,占贷款农户的28.1%;各项贷款余额1891万元,其中不良贷款320万元,占比16.9%。农户贷款余额1795万元,不良贷款余额283万元,占比15.8。通过几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违约农户占比高、农户不良贷款额高、农户不良贷款占比高”的“三高”现象,农户贷款质量呈恶化趋势,农户贷款管理亟待加强。形成农户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农户信用缺失,赖账不还
农户不讲信用是造成农户贷款不良的首要原因。前些年大量的乡镇企业倒闭,逃、废、赖账行为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农户不讲诚信,加之失信惩戒机制缺失,赖账行为普遍存在。据调查,信用缺失形成的不良贷款金额117.4万元,占比42.1%;农户数62户,占比20.1%。这部分不良贷款占了近一半的比例。如广汉市和兴镇治安村鳌天中于2004年借款0.3万元,用于养猪,当年发生生猪链球菌温疫,亏了本。但是,该户仍有经济来源和还款能力,就是有钱不还贷款,而农村信用社对农户信用缺失行为却没有强硬的措施办法。
(二)违规发放贷款,形成不良
农村信用社早期制度体系缺失,信贷管理粗放,风险管理滞后,农户贷款业务操作流程混乱,贷前调查、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责任认定模糊,奖惩力度不够,农户贷款业务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据对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调查,该村360户农户,有贷款的户数131户,贷款余额128万元,形成不良贷款的农户44户,金额39.7万元,不良占比31%。其中:有5户是2000年以前通过信用站发放贷款0.9万元,代办员审核贷款流于形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11户顶名贷款金额12.4万元,是由于贷前调查走过场、审查把关不严格、操作程序不规范所致。
(三)农户外出务工,逃废债务
由于个别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差,还款来源缺乏,因而外出务工,导致贷款到期后不能按期归还。个别农户举家外出,目的就是逃废债务,农村信用社对管理和催收这部分不良贷款显得束手无策。据调查,外出务工的不良贷款金额60.1万元,占比21.2%;农户数105户,占比34.1%。在不良贷款中,就农户数而言,占了三分之一。所调查村组有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业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加大了贷款管理难度,导致不良贷款产生。如苍溪县元坝镇信用社所辖服务区内,外出务工长年不回家的农户逐年增多,信用社为保全诉讼时效起诉35户农户,贷款金额78.9万元,法院难以执行,贷款无法按期收回。
(四)农户冒名贷款,无人偿还 农村私贷公用、恶意冒名、故意帮贷、化整为零贷款想象比较普遍,这类贷款违背了“谁借谁用”的贷款原则。据调查,冒名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金额40.6万元,占比14.4%;农户数45户,占比14.6%。被调查单位的冒名贷款中,私贷公用类冒名贷款比例较大,主要是机关、学校职工以自己名义贷款用于本单位;企业负责人及员工以自己的名义贷款用于本企业;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以个人名义贷款用于村委事务开支、有线电视建设、上缴农税提留、发展村办企业等等。如苍溪县元坝镇全辖行政公职人员和村组干部私贷公用贷款分别是25户、136户,贷款金额分别是26万元、92万元,已全部形成呆滞;苍溪县元坝镇天井村李杰户自贷8.2万元,用于建村办企业,以后又找15户农户顶贷8.8万元,该公司现已倒闭,贷款无法收回。据调查,如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的万义富、万义贵分别为万兴根其顶名贷款4万元和3万元。
(五)农户家庭困难,无力偿还
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一贫如洗的借款农户家庭。一是借款人残废、劳改、死亡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成员无力偿还贷款;二是借款人因缺乏经济头脑,经营管理不善,生活困难重重,没有还款来源,无法按期归还贷款。据调查,家庭困难形成的不良贷款金额18.9万元,占比12.9%;农户数33户,占比13.9%。如简阳市石盘镇象鼻村廖水茂于1994年向信用社借款2万元,用于购车,由于出车祸事故造成血本无归,至今无力偿还。
(六)遭受自然灾害,无法偿还
由于近年来疫情、洪涝和旱灾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因而农业、畜牧业等行业风险直接转化为信贷风险。据调查,自然灾害造成的不良贷款金额8.8万元,占比3.1%;农户数22 户,占比7.1%。特别是无技术支撑的种养大户的贷款风险相当大,这部分农户无技术、无资金,凭胆子、靠运气上项目、上规模,遭受自然灾害后,自然风险随即转嫁给农村信用社。如广汉市和兴镇治安村刘希成于2001年向信用社借款0.6万元,用于养猪,规模60头,2004年发生猪链球菌温疫,导致该户贷款难以收回。
二、提高农户贷款质量的对策建议
针对农户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控制新增不良贷款,不断优化农户贷款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贷款管理,努力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当前,四川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体系已基本完善,要抓好落实,关键在执行,全面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防止新增农户不良贷款。一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增强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将规章制度内化为每个员工内心自觉的行为规范, 达到内控严密的目的。二是增强合规经营性,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依法合规经营,规避人为操作风险。三是严格按照农户贷款操作流程规范运作。要加强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强化贷款证管理,对信用缺失、冒名贷款的农户,要及时取消授信,收回贷款证,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四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促进贷款有效使用。当前,农村资金需求由过去传统农业生产型向多种经营型转移,贷款期限由短期型向中长期型转移。因此,要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经营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允许贷款跨使用。五是加强对信贷人员学习、培训。引导信贷人员学制度、学业务、学政策、学法律,提高信贷人员的政策观念、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二)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信贷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加强农户信息管理,为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打好基础。信贷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走村串户,广泛调查了解,全面、真实、完整地记录农户从事经营活动状况、收入情况、负债情况、家庭实有资产状况、历史还款记录,按人民银行《农户信用档案参考指标》和《农户信贷评分参考标准》要求,实事求是地建立健全农户经济档案。二是实行信息员制度,建立农户信息沟通机制,实现网络化发展,网络化服务。具体作法是:每个行政村聘请一个作风正、讲信用、威望高的村干部为协贷员和信息员,充分发挥其介绍员、信息员和联络员的沟通作用,及时掌握贷款农户的信息,尤其是外出务工农户信息,促进农户贷款的安全发放与及时收回。协贷员和信息员是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宣传员、金融政策讲解员、业务开展联系员,不办理具体业务,与农村信用社之间仅仅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农村信用社根据业务发展情况,付给一定信息费。三是实行“三包一挂”制度,即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绩效工资与农户贷款质量、数量挂钩。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贷款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完善农户贷款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农户贷款绩效评估机制,实现权、责、利相结合,确保农户贷款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
(三)坚持“三农”定位,大力拓展农村信贷市场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基础在“三农”,经营特色在“三农”,竞争优势也在“三农”。因此,要确立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务“三农”上,要增强竞争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放宽贷款权限,找准服务“三农”的客户、区域和产品定位,主动上门营销贷款,千方百计拓展农村信贷市场。要加强资金运营,放宽准入限制,扩大市场份额,稀释不良贷款含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引进农业担保、保险机制,增加信贷投入,有效支持“三农”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广开农民的还款来源,有效降低不良贷款比例,不断提高农户贷款质量。
(四)加大清收力度,全力盘活存量不良贷款
针对农户不良贷款现状,要研究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寻找工作突破口,重点做好“六个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清收盘活与债权保全相结合,坚持清收处置与责任落实相结合,坚持自身清收与借助外力相结合,坚持正面引导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清收工作与信用工程建设相结合。一是针对违规发放的农户贷款,将清收任务分解到岗、到人,明确清收责任人,督促责任人员采取有效方式积极清收,确保清收工作取得实效。二是针对诚信缺失农户贷款,积极开展“农户不良贷款笔笔收”活动,逐户上门,逐个见面,逐笔清收。对有钱不还的“钉子户”、“赖账户”,要协调当地公、检、法等部门,依法强制清收。三是针对外出务工农户贷款,要充分发挥协贷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加强信息沟通,强化贷款管理。要创造条件开通汇路,为外出务工农户偿还贷款提供便利条件。四是针对农户冒名贷款,要采取必要措施,全力保全资产,提高收回率。五是针对遭受自然灾害贷款和家庭困难农户贷款,要准确定性,区别对待。对有可能收回的,要采取多种手段尽量收回;对暂时无法收回的,要减轻加罚息惩戒力度,延续期限。
(五)优化信用环境,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
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是农村信用社创新支农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全省农村经济建设的前提,是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和整治农村金融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农村信用社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一是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街区”、“信用乡(镇)”评定活动,积极倡导“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气。二是严格执行“三优一高”信贷政策。实行贷款优先,及时满足评定对象在生产、生活、消费、经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实行利率优惠,结合评定对象的信用状况和经营项目,在国家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不浮、少浮或下浮;实行服务优质,农户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身份证》,由本人签字直接办理信用贷款。对信用村(镇)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核定额度适当高于一般村(镇)的农户,充分体现“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示范工程”的惠民政策。三是增强经营和服务意识,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联社成立资产保全部挂靠在风险部,调配优化人员设置,建立专职队伍,并制订了《不良贷款移交及责任认定方案》为不良贷款集中管理处置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不良贷款集中上收,确保专门管理。首先是交接清楚,将各网点现存的于2009年7月1日之前形成的逾期贷款按程序移交至资产保全部,并建立了严格的不良贷款档案管理制度,对不良贷款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逐笔建立档案由专人管理。其次是分清责任,由联社组成贷款责任认定人员对2005年元月1日以后发放的贷款(首笔)形成的不良贷款(四级)逐笔进行检查、核实,初步认定造成不良的主客观原因,后提交联社班子研究确定责任。再次是对已经认定属借、冒、假名贷款及信贷人员弄虚作假等违规贷款,其责任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负终生赔偿责任。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制度,实现专项考核。明确资产保全部各岗位职责、专项考核办法,并结合任务核定清收计划,确保劳动与报酬相匹配。
完善分配机制。对两呆贷款的清收盘活应制订《两呆贷款管理绩效挂钩办法》,一要清收金额和时限的确定应由支行与专职人员具体讨论确定.以清收的难易程度合理确定每个企业的时限、金额和挂钩奖励比例,使专职人员易于接受。二要取消专职人员的基本工资,个人收人全部与清收实绩挂钩,在清收资金进帐后,丹别本金和利息按约定的比例随时兑现。三要增设奖励项目,对超额完成清收任务的专职人员,不只是进行物质奖励,还要进行精神奖励。贡献突出的可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先进评比挂钩,只有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轮驱动,才能充分挖掘专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集中后不良贷款的清收措施
清收不良贷款是一场维护信用社合法利益的捍卫战,清非人员要有勇气有魄力,要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看准了就动手,攻不下不放手;有一种拿不下不收兵的劲头;清收不良贷款又是一场双方智慧的较量战,清收人员要有谋有略,要有“两千”精神,即想尽“千方百计”,不怕“千辛万苦”,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情况采取责任清收、联社集中清收、行政清收、依法清收等针对性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清收不良贷款的成效。
1、严格实行不良贷款终身责任制,科学合理落实不良贷款清收责任人。一是事实认定责任清楚,责任人仍在本联社上班的,通过集中管理可以对每个责任人贷款进行集中考核处理,不论是调走的还是未调走的,现任社的还是以前社的,都可以通过限期整改盘活清收不良贷款,否则按月实行经济处罚,直至责任贷款全部收回为止。情节严重的实行离(待)岗清收,离(待)岗清收期间除照常按月实行经济处罚外,还应停发期间绩效工资。年底按清收责任贷款完成情况发放绩效工资。二是事实认定责任清楚,责任人已调离原联社在其它联社上班的,通过申请让办事处协调处理。三是事实认定责任清楚,责任人已退休的,通过按月扣发部分工资来偿还不良贷款,直至本息全清为止。四是因为放贷时间跨度长,或是责任人已经不在本系统工作的,通过听证复议后仍不能落实责任的,按不良贷款所在社确定清收责任人的同时发动全员力量对这部分贷款进行集体清收,但这部分贷款不能和清收责任人的任务考核挂勾,每月按清收本息金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能者多得,不清不得。
2、委托清收。将适合于非系统外人员清收的贷款进行委托清收,按清收本息比例并给予适当的报酬。
3、清收担保、抵押贷款。对有担保的不良贷款,要做好担保单位的工作,由其予以偿还。对抵押贷款要通过法律程序予以执行。
4、专项清收。对那些问题严重,欠款时间较长,收回难度大的大额不良贷款,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清收。
5、通过“拍卖”方式,盘活清收。由县联社风险资产管理部负责,采取公平竞争,出榜公布,公开拍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拍卖清收。
6、行使抵销权。若农村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抵销时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7、行使代为权清收。当借款人无力履行债务,同时借款人享有的债权却怠于行使,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1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8、行使撤销权清收。如发生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情况,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撤销权自农村信用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9、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作用,借助行政力量清收。农村信用社至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以“服务三农”的宗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地方党政领导都是有目共睹的,是关心我们农村信用社长远发展的,所以我们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要经常主动协调地方党政关系,及时汇报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党政部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10、适量注入信贷资金,以“放水养鱼”来盘活清收不良贷款。对一些暂无还款能力,但信誉较好的客户,在考虑其还款计划的基础上,适量投入一些贷款,帮助其培植还款源,经营重新走上正轨,尽早归还贷款本息。
11、积极参于企业改制,跟踪落实陈欠旧贷。信用社要加强与有结欠贷款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改制信息,及早介入企业改制,变更,落实债权债务关系。
12、依法提起诉讼,强制清收。对少数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归还贷款的“赖账户”、“钉子户”、“地痞户”,选准突破口,严厉进行打击,通过依法提起诉讼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法律手段,强制收回贷款本息。、机制突破。为保障不良贷款集中管理工作成效,该联社主要从机构和人员两个方面重点强化了集中管理工作,一是组建了以原资产保全部为基础的风险资产管理部,具体负责全辖不良贷款的管理、清收和追责等工作,并成立了不良贷款集中管理领导小组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委员会,主要负责全辖不良贷款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认定等工作;二是严格按照业务素质、工作经验及年龄结构相匹配的原则,在新成立的风险资产管理部配备了9名工作人员,设置了经理、副经理和包片管理员三个岗位,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初步建立了以“新老划断,同步移交;明确责任,认真追责;统一管理,分类施策;市场运作,活化清收;双向考核,绩效挂钩”为核心的五大集中管理步骤。
管理突破。在建章立制、完善机构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该联社在管理上重点推行了“集中人员、集中管理、集中诉讼、集中清收”的“四集中”管理模式,即由联社不良贷款集中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立风险资产管理部,负责专职管理和清收;全辖所有不良贷款均同步划转联社风险资产管理部进行统一管理;其中所有需要诉讼、执行的不良贷款均由联社风险资产管理部统一办理;其余部分由联社风险资产管理部统一组织各经营社实施集中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