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气象规划
***县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气象局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局大力加强气象综合监测体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等相关重点项目的建设,着力于提高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提高气象对社会安全的保障能力,为全县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气象保障服务。
一、“十一五”期间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一)气象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完成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我县已初步建成以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云图、地面自动气象站等为主要探测手段的综合气象探测体系。建成了等效雷达、济南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系统及省—市—县高清视频天气会商系统;新建民兵训练基地、开发区、大沙河、白桥、郑路、龙桑寺6处区域自动气象站及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处。
(二)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完成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建立了重要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在第一时间内将各类气象预警信息发送到县乡领导手中。建设了气象综合业务平台,提高了业务服务工作能力;对业务网络和机房进行了改造;组织开展了宽带网升 级改造工作。
(三)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规划实施以来,扩增土地6.41亩,扩建办公楼218㎡,对办公楼进行了装修改造;完成了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院落硬化、绿化、观测场搬迁等建设任务。职工工作生活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台站面貌焕然一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气象事业发展总体来看比较滞后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气象台站建设改造、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建设、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县气象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特别是跟先进的兄弟县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气象服务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我县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精细化预报服务能力、应急气象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十分薄弱,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性作用十分显著。编制和实 施好***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应对气候变化、防御气象灾害、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结合***县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以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服务能力为核心,以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适用和减缓气候变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面向气象科技发展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探测环境较好、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稳定、观测质量高的气象探测体系;建成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天气气候特点的气象服务体系;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覆盖面广、预警水平高、应急能力强的防灾减灾体系。
(三)“十二五”期间骨干项目
1、气象信息综合处理及通信网络系统 紧跟信息时代发展步伐,以性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加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提高气象探测信息收集、传输和气象信息加工、分发能力,按照综合、宽带、高速、数字化要求,实现气象信息通畅、高效、可靠的传输和信息资源共享。
(1)购置性能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接收上级台卫星、雷达等大数据量的探测信息和数值预报指导产品,以及对本地监测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快速处理,满足预报服务的需要;
(2)更新改造地面探测信息收集、通信系统,建立气象综合探测网信息收集、传输系统;
(3)建立基本气象信息、气候资源和灾害信息数据库,实现气象资料共享,提供高水平的气象信息资料咨询服务;
2、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建立数字气象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发展新一代数值模式,综合应用各种预报技术和方法,全面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实现定时、定点、定量、可视化,形成临近预警、短时、短期、中期的无缝隙气象服务产品集,并使用基本预报产品制作更有针对性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
(1)建设资料预处理与资料质量控制业务系统;(2)建设灾害性天气的短时和临近预测系统、业务流程与工作平台,实施灾害性天气冰雹、暴雨、干旱、霜冻、冰冻、大风、低温、大雾、大雪和沙尘暴等的气象灾害预警;
(3)建立雷电灾害预警系统,开展区域性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增强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3、气象服务系统
完善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个性化的全程、滚动、多媒体化数字气象服务。
(1)党政机关气象决策服务系统
①建设气象决策服务网站,建立面向党政领导的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决策气象信息服务人机交互系统,实现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加工,为各级党政领导部门提供网络化服务;
②建立车载式可视化现场会商系统及指挥联络站、车载式综合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平台的灾害性天气决策气象服务快速反应系统,实现紧急情况下的现场跟踪服务。
③建设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包括预警中心综合平台、网络型气象预警多媒体发布系统和气象预警广播发布系统。在村(居)建设气象预警广播发布系统语音接收终端,以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该平台可作为县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发布平台的一部分,加强政府应急管理。
(2)完善人工增雨防雹监测、指挥和作业体系。增加新型作业装备,优化作业站点布局,建设标准炮点、更新天 气雷达,加强作业机动性和灵活性。
(3)雷电安全保障系统
①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我县雷电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防雷系统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和防雷设计资质、施工资质和防雷产品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②加强防雷设施安全监测、验收和办公业务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县雷电灾害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③建立防雷产品测试中心,保证防雷产品安全运行; ④建立雷电灾情收集、鉴定和评估业务系统,加强防雷安全的监督、检查。
(四)经费预算及预期效益 1.经费预算:
“十二五”计划投资1000万元。其中 ●气象信息综合处理及通信网络系统300万元 ●气象预报业务系统200万元 ●气象服务系统500万元 2.预期效益
该规划实施后,可以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和部分领先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当前,气候变暖已使气候极端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已成为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的首位,我县的防灾减灾的任务日趋艰巨。该规划的 实施将大大提升我县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及对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其中仅一次有效的预警,就可减少灾害损失上亿元,其经济效益是非常显着的。
(五)保障措施
1、纳入总体规划。将气象局重点项目纳入全县的“十二五”规划,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更好地服务于***县经济建设发展。
2、加强开放合作,推进气象体制机制创新。优化我县气象事业和其他相关事业发展的资源配置,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在联合会商、联合预警和应急联动等方面进行合作,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人才保障。强化以人为本的人才工程建设,将引进专业拔尖人才或送培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纳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4、科研保障。围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最佳效益等业务难题,上升理论进行专题业务攻关,县科技局要给予支持。
***县气象局 二0一0年六月十五日
第二篇: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014-2020年)
大通县气象局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目录
一、总则......................................................................................4
(一)目的意义.................................................................4
(二)编制依据.................................................................4
(三)适用范围.................................................................5
(四)规划期限.................................................................5
二、总体思路..............................................................................5
(一)指导思想.................................................................5
(二)工作原则.................................................................5
(三)总体目标.................................................................6
三、形势和现状..........................................................................6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现状.........................................6
(二)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现状.....................................7
(三)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8
四、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9
(一)干旱灾害风险区划...............................................10
(二)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12
(三)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14
(四)其它灾害...............................................................16
五、气象灾害防御措施...........................................................17
(一)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性措施...............................17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24
六、气象灾害评估与恢复重建...............................................28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一)气象灾害的调查评估...........................................28
(二)救灾与恢复重建...................................................29
七、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设...........................................30
(一)组织体系...............................................................30
(二)气象灾害防御制度...............................................32(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33
(四)气象灾害防御教育与培训...................................35
八、保障措施............................................................................36
(一)加强组织领导.......................................................36
(二)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36
(三)强化政策建设.......................................................37
(四)健全投入机制.......................................................37
(五)依托科技支撑.......................................................38
(六)加强部门联动.......................................................38
(七)提高防灾意识.......................................................38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一、总则
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连阴雨、雷电、低温冻害和雪灾。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快速发展,大通县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时有发生,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目的意义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建设及城乡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社会开展防灾减灾的科学指南。21世纪初期是大通县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安全稳定的保障。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指导,科学编制具有我县特色的《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科学发展观来加强我县气象灾害防御安全保证体系建设,提高认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对于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构建“和谐大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深远。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青海省气象条例》和《西宁市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西宁市气象防灾减灾规划》等文件,编制《大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三)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指导我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大通县区域内。
(四)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2014—2020年,规划基准年为2014年。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气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为重点,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防(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气象灾害防御中,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完善紧急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积极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气象灾害防御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引领作用,深入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机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实行配套综合治理,发挥各种防灾减灾工程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损失。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轻重缓急推进区域防御,逐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集中资金,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减灾与兴利并举,优先安排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性工程,加强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做到近期与长期结合,局部与整体兼顾。
4.坚持依法科学防灾原则。气象灾害的防御要遵循国家和青海省、市以及我县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划,并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减灾水平,逐步建立预测、防治、抗御、救援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组织管理体制,提高我县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三)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政策体系、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和防御体系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使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现状
“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的这两年来,依托中国气象局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三农”专项、“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预警工程”等的建设,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已经建成了由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3个自动气象站(其中7个单雨量站、2个雨温站、4个四要素或以上站),土壤水分观测站1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1个,1个移动气象站组成的气象灾害监测网;建立了省-市-县4兆电缆光纤宽带(4M SDH)局域网(内部网络)传输方式,采用GPRS/CDMA通信技术实现了区域站的气象资料的传输;建立了15个农村气象预警电子屏,20个乡村大喇叭,12个气象信息服务站;组成了由气象服务网、电子显示屏、大喇叭、手机短信、96121、气象预警短信发布平台及电视、广播组成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市县两级预测预警一键式平台等,基本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有效提高了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自2005年春季开始,在原有的人工影响天气“三七”高炮防雹作业点20个的基础上,先后按人工增雨要求增设了火箭增雨平台4个,形成了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作业能力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二)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现状
近年来,大通县气象局面向决策和公众发布了《大通县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大通县气象灾害预警》、《大通县雨(雪)情公报》、《重大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大通县农事气象服务信息》等气象服务信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公众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指引;围绕“中国大通攀岩赛”、“西宁市第七届运动会”、“‘六月六’花儿会”、”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等重大社会活动和重要节日开展了专题气象服务工作,为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发挥了作用;近年来,我局加强与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大通森林公安分局、农牧局、大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通县应急办、人影办的联系与合作。成立了由23个乡镇气象联络员、300余名村(居)气象信息员组成的气象应急队伍,建立了由水利、农业、保险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家队伍,气象灾害社会化管理水平和全社会主动防灾意识得到明显提升;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手段,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等各种活动,加强气象知识科普宣传,全社会应用气象科学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高。以农村、学校、危险品存放和生产场所为重点,加强气象防雷知识的宣传应用工作,把气象科学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防雷减灾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雷电防护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常规检测,防雷检测工作逐步成为易燃易爆场所和建筑工程建设的必经程序;同时,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使我县雷电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在中小学校安工程方面开展了中小学防雷设施的调查、评估。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普及、提高了全社会防御雷电灾害的意识与能力;县气象局通过积极磋商,加强了与海北州气象台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资源共享,强化了联防联报共识,当海北州气象台天气雷达发现可能影响大通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时,及时通过电话通知大通县气象局预报服务人员当时强对流回波的移动路径,强度、移速,影响范围等信息,增强了预警信息的服务能力;与防汛办、水务局合作,共享山洪预警系统的雨情信息加强联防联报能力。
(三)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
1.现有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还不完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定点、定量、定时预报还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暴雨、冰雹、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尚有较大差距;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气象服务的需要。目前还不能有效开展多样化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效能尚未有效发挥。
2.各部门与气象灾害防御相关的信息尚未做到实时共享,突发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预警能力较低。预警信息发布尚未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和全覆盖。
3.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间合作联动机制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效益的发挥。
4.防灾减灾工程体系达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仍显不足。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还没有全面落实,一些建(构)筑物缺乏必要的抵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装置和设施。对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针对性气象服务还不足,缺少防范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农业灾害的工程措施。
5.基层和公众气象灾害主动防御能力不足。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能力较弱,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相关政策规定还不健全,尚未制定本地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常识的宣传还不够,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6.现有观测站网布局仍不尽合理,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和气象灾害的关键区、敏感区还缺少气象观测站点,同时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运输、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气象服务监测站网尚未建立起来;现有观测站点监测项目不全面,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仍然欠缺或不足。
四、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据大通地区1950-2010年61年资料统计,大通县主要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洪涝。其次是连阴雨、雷电、低温冻害和雪灾。
(一)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1.干旱灾害
大通地区1950-2010年61年资料统计,全县共出现12次干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出现干旱的几率增大,和农谚所说的“十年九旱”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大通县的春旱也符合其变化规律。例如:2000年3月-7月出现了较为严重得春夏连旱,全县大面积旱灾,受灾面积达25614.7公顷,成灾面积达9983.5公顷,绝收面积达2704.3公顷,减产粮油3202.8万公斤,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4804.2万元。影响人畜饮水工程供水的村67个,人口达6.9万人,牲畜4.2万头,28个乡镇农作物因高温少雨导致病虫鼠害大面积发生。
2.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由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分析,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主要在北川河、黑林河、宝库河外延流域的海2600─2800米的浅山地区,面积为654平方公里。约占占全县总面积的21%。主要分布在宝库乡南部、青山乡南部、青林乡东部、多林镇东部、城关镇东南部、极乐乡东北部、斜沟乡东北部、良教乡东北部、桥头镇中部和东部、黄家寨镇中部、景阳镇中部和南部、石山乡南部、朔北藏族乡大部、东峡镇西南部、桦林乡南部、塔尔镇大部和新庄镇南部区域。中风险区面积为897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9%。主要分布在宝库乡中部、青林乡中部、向化藏乡中部及北川河流域沿岸。次低风险区面积100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2%。主要分布在宝库乡中部、青林乡中部和北部、青山乡北部、向化藏乡的西北和东南部区域。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3200米以上地区高山地区,面积为54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17.47%,主要分布在宝库乡、青林乡大部地区(见图,见表)。
表1 大通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面积比重(面积单位:平方公里)风险等级 低风险区 次低风险区 中等风险区 次高风险区 高风险区 总面积
干旱灾害面积 541.10 1002.69 897.22 391.92 262.86 3097.06
占全县面积比重
17.47% 32.39% 28.98% 12.66% 8.49% 100.00%
图1大通县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二)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1.冰雹灾害
大通县冰雹的出现一般山区多于河谷,阳坡多于阴坡。大通地区冰雹云的移动路径大致有2条:一是达坂山区雹路,由海北州扎马图方向起云,沿达坂山南麓经大通县;二是湟水河地区雹路,由大通县的娘娘山起云后经大通县城移动到互助县南部。出现在5~9月,造成灾害的冰雹主要出现在6~8月,约占全年的60%~80%。一日内成灾冰雹一般出现在12~20时,占日降雹总次数的80%以上,集中在14~18时的冰雹占50%以上,夜间(20时~次日08时)虽有降雹,但不到10%。2001年7月青山、石山等11个乡镇62个村的冰雹灾害、2002年7月全县范围的冰雹灾害,均导致作物大面积成灾甚至绝收。
2.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由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分析:高危险区和次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大通的娘娘山沿河谷而下经大通新城区域,面积为92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宝库乡中部、向化藏族乡中南部、桦林乡北部、东峡镇大部以及县域西南边缘的部分区域,面积为560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8%。次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宝库乡东部、向化藏族乡北部以及逊让乡西南的部分区域,面积为560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7%。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通县西北部,包括宝库乡中西部、青林乡大部份地区;面积为1082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5%。(见图、见表)——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图2大通县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
表2 大通县冰雹灾害风险区划面积比重(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低风险区 次低风险区 中等风险区 次高风险区 高风险区
冰雹灾害面积 1082.92 517.55 560.21 457.43 471.94
占全县面积比重
35.05% 16.75% 18.13% 14.80% 15.27%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总面积
3090.05
100.00%
(三)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1.暴雨洪涝灾害:
大通县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7、8、9月,容易出现强降水,形成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冲毁农田房屋公路等。例如2012年8月10日23时至11日2时30分,我县宝库乡、桦林乡、向化乡遭受洪涝灾害。3个乡11个村,377户、1561人,48.91公顷农作物受灾,其中冲毁耕地10公顷,72户群众家中进水,26间房屋严重受损。因灾造成兰新铁路务工人员4人死亡、1人失踪。2013年8月21日18时40分至22日04时30分,大通县桥头镇、塔尔镇、良教乡等突发持续性强降雨。县城降水量为144.9毫米,达到特大暴雨量级。街道泥水淤淹严重,向阳路、园林路等停水停电。3个乡镇27个村、10个社区的成灾人数为734户、2714人遭受洪灾,1人死亡。
2.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大通县暴雨洪涝致灾害区划图分析可见:危险性风险分布基本反映出河川地区高于高山地区,沟深地带高于高山的空间分布特点,中等风险和次高风险区占全县面积比重最大。高风险区面积25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面积的8%,主要分布在宝库河的上游地区、黑林河系、东峡河系一带。次高风险区面积为985平方公里,约占全县面积的32%,主要分布在北川河流域沿岸以及宝库乡下游。中等风险区面积1058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4%,主要分布在河流外延的浅山地区。低风险区和次低风险区面积7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县域的西南和东北边缘以及宝库乡的东南部。——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大通县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
表3 大通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面积比重(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暴雨洪涝灾害面积
占全县面积比重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低风险区 次低风险区 中等风险区 次高风险区 高风险区 总面积
66.66 728.24 1058.96 985.42 258.53 3097.81
2.15% 23.51% 34.18% 31.81% 8.35% 100.00%
(四)其它灾害
1.连阴雨:据大通地区1950-2010年61年资料统计,在作物生长季内,7、9月份出现连阴雨的频率最大,6、8月份出现频率小。大通县秋季连阴雨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较为严重,造成作物不能成熟或发芽霉变,严重影响作物的收割和打碾,影响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另外连阴雨结束后突然放晴,会形成霜冻。
2.雷电:雷电在气象学上称为雷暴。依据1950-2010年资料统计分析,雷暴只出现在3-11月,5-9月为雷暴高发月份,其中6、7月份最多。一日内主要出现在11-21时,集中出现在13-17时,而在22-10时为最少。大通雷暴的主要进行路线有:由祁连县发起,沿大坂山南面向东南移动经大通县进入互助县内,然后消散;由祁连县发起,经大通县、西宁市区进入平安县境内,然后消散。1999年,大通县遭雷击,致使4人死亡,18头牲畜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1.6万元;2002年6月,窎沟乡边麻沟村,东峡镇克麻等村发生3次雷击伤亡人畜灾害,雷电击亡1人,伤3人,击死牲畜5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0余元。
3.低温冻害:低温冷害是指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出现较长时期低于作物生育要求的临界温度的致害低温,气象学上霜冻出现的时段有早霜冻、晚霜冻之分。早霜冻大多发生在夏末秋初(8~9月),晚霜冻大多在春季(4~5月),——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5月份发生的频率最大。个别年份6~7月局部地区因强降温也有霜冻出现,但很少。10月至翌年3月,大田无农事活动,无霜冻危害。大通县脑山地区的农作物,既遭早霜冻,又遭晚霜冻的危害。依据1950-2010年资料统计分析,大通县累计出现发生灾害的低温冻害、寒潮、强降温14次。1997年6月9~10日发生的霜冻灾害尤为严重,大通县17个乡遭受低温霜冻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1.14万亩,成灾面积10.2万亩,其中马铃薯4.88万亩、油菜3.46万亩、蚕豆1.86万亩,减产马铃薯1706万千克、油菜693万千克、蚕豆280万千克。以上损失折合人民币2546万元。2013年8月6日出现的低温冷冻阴雨天气,使大通县136个村委会马铃薯遭受低温冷冻灾害,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48.97万元。
五、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一)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性措施 1.防灾减灾指挥系统
⑴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由县应急办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统一协调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支撑应急预案实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急平台包括应急日常值守、预案管理、信息接入与整合、应急处置、指挥调度等功能。通过对各职能部门各自分立、互不相通的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以应急办为中枢,面向各职能部门提供统一服务、综合应急的指挥系统,逐步建立“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全面履行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职责。
⑵县防汛防旱指挥系统建设。由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统筹安排,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完善的监测设施,完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善防汛防旱预案和干旱、暴雨洪涝、冰雹等灾害处置应急措施,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和传达省市“防指”的各项指令,按指令对有关防洪抗旱工程进行调度,联络、协调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抗洪抗旱抢险救灾等工作。各乡镇(街道)、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根据需要设立防汛防旱办事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或本单位的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险情处置工作。
⑶县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县政府应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协调机制,协调指挥重大气象灾害的应急防御工作。当监测到可能有重大灾情发生时,应根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立即成立临时指挥机构,迅速反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布置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减少或避免因灾害带来的损失。
2.气象灾害预测预警措施
⑴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应用各种实时观测资料,对市台的预报进行小空间尺度的订正,提高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质量,实行从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预报的转变。依托大通县气象局综合业务平台,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完善我县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覆盖面广、响应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开展多样化气象服务。
⑵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完善我县短时、临近预报的订正和联防、预警业务流程,开展跨部门、跨地区气象灾害联防,实时发布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种类、强度、落区的预警,⑶开拓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渠道。依托一键式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推广手机短信、小区广播、农村有线广播、农村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微信等发布渠道,开展乡镇(街道)、——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种养殖大户“信息直通”服务,解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村到户。
3.灾害风险评估和重建技术研究
气象灾害评估是全面反映灾情、确定减灾目标、优化防御措施、评价减灾效益、进行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成立由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规划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家队伍,利用先进技术,全面考虑当地气候资源,加强气象灾害对环境、资源、生态、建设项目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预评估、跟踪评估和后评估。
4.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探测技术和作业技术研究 不同天气条件下空中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作业效果综合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进一步扩大人工增雨区域,并将人工增雨作业时间从目前的春、夏季延长至春、夏、冬季;进一步扩大人工防雹的炮控区域;成立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建立健全大通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运行机制,借助公共财政投入,从政策层面上建立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力争实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常态化;将农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稳定作业队伍。
5.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农业气象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农业气象信息基本档案、基本资料、基本指标和基本方法信息数据平台。针对各地气候特点,对设施农业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建立设施农业温棚内作物气候受灾指标、设施农业灾害预警指标。
(2)农业气象预报服务。针对农业需求,提供精细天气预报服务,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前后及农事关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键时期做好气象服务。包括农业天气分析评估、农业灾害性天气、病虫害、作物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作物产量、重要物候期、土壤水分、未来气候趋势预测和极端气候条件预测及对农林牧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等服务产品。开展设施农业及大田农业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将气象监测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输到农户及决策部门手中,提高气象服务时效,包括农业气象旬(月)报,雨情、墒情、气温、地温、灾情、农业干旱监测等专报,作物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年(季)农业气候评价,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产品等服务产品。农业气候服务。包括农用气候专题分析、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农用气象灾害专题分析、农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精细化农业气候动态区划及成果推广应用、退耕还林草气候适应性分析等服务产品。农业气候环境评价服务。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和反季节蔬菜的气候环境评价服务。开展极端天气事件对特色作物的影响评价服务。充分运用有利的气候条件,科学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和布局,减缓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的不利影响。
(3)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建设。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一体化业务系统和气象灾情信息收集与评估系统。积极向农户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
(4)农业气象信息传播发布能力建设。加强农业气象信息传播发布能力建设,利用气象警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固定电话信箱、手机短信、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建立气象预警信息专用发布平台,在重点区域布设24小时待机的气象警报接收机,提高农村自动广播站覆盖率,通过天气预报短信的方式,自动启动播音设备,及时广播重要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农业气象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信息资料和服务产品,迅速提供给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者等用户终端。
6.气象灾害分灾种防御措施
(1)干旱防御。加强干旱监测预报。重视干旱监测预报,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建立与旱灾相关的气象资料和灾情数据库,对我县干旱灾害高风险区,开展干旱预测,实现旱灾的监测预警服务。
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对将出现或已出现旱情的地区进行调查,开展干旱状况评估,指导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减少干旱损失,改善生态环境。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建设滴灌示范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河道疏竣,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防旱植被建设。对于干旱发生的高风险区,加大绿化力度,在交通主干道两侧建设“绿色长廊”,推进农村绿化建设。因地制宜推广耐旱作物或树种的种植。
(2)冰雹灾害防御。加强冰雹云发生发展的预报预警。通过人工作业,采用炮轰法来人工防雹,使过冷却水滴尽快降落,以断绝雹粒增长的原料,促使过冷却水滴尽快冻结成冰粒,增加雹粒个数,减小体积,减轻危害。对出现冰雹的地区,及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减少冰雹引起的损失。
(3)暴雨洪涝灾害防御。加强暴雨预报预警。做好暴雨的预报警报工作,根据暴雨预报及时做好暴雨来临前的各项防御措施。认真检查防洪工程,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要采取预排空措施,防止城市内涝。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在洪涝高风险区,应提高水利设施的防御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降低暴雨洪涝灾害发生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的风险性。对防洪工程开展综合治理,修筑堤防,整治河道,合理采取蓄、泄、滞、分等工程措施。
加强防洪应急避险。居住在湖区、低洼地带、沿河、沿湖、有结构安全隐患房屋等危险区域人群,遇洪涝灾害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区域。
(4)大风防御。加强大风监测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应做好大风监测预报,当有大风、沙尘暴天气来临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大风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加强大风灾害防御。在接收到大风预报或预警信息后,应根据防御指引,及时科学地加固棚架、临时搭建物、广告牌及现代农业设施,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停止高空、户外作业。
加强防风设施建设。永久性和临时建筑以及农业产业、大力推广果园、菜园、花卉苗木等园区防风林带建设。
(5)雷电防御。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建立防雷管理机制,制定农村防雷技术规范。各乡镇(街道)和有关单位应根据雷击风险等级,采取定期检测制度,发现雷击隐患及时整改,减少雷击灾害事故。
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加强雷电科普知识和防雷减灾法律法规宣传,实现雷电防护知识进村入户,提高群众防雷减灾意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和救助能力,有效减轻雷电灾害损失。
加强雷电监测与预警。按照“布局合理、信息共享、有效利用”的原则,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御能力,及时发布、传播雷电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加强雷电技术服务。规范和加强防雷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装置设计技术性审查和防雷装置检测工作。建立防雷产品测试和检验技术服务体系,保证防雷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雷击灾害调查分析。做好雷击灾害调查和鉴定工作,提供雷击灾害成因的技术性鉴定意见,为雷击灾害事故的处理及灾后整改与预防提供科学客观的法律依据。
(6)低温冰冻防御。做好低温冰冻预报预警。气象部门应做好低温冰冻、道路结冰等预报服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按照防御指引做好防冻保暖措施。加强田间管理,积极采取防冻措施。选育抗寒良种,提高农作物抗寒能力。
(7)小流域山洪防御。完善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小流域山洪防灾抗灾的时效性。
建立镇村两级防洪避洪管理组织和村级防洪避洪组织网络,明确防御工作责任。健全完善防御小流域山洪灾害的保障体系,开展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演练。
加强对上游水库以及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巡查,密切监视暴雨可能引发的小流域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在危险区设置警示牌,落实信息员。
(8)地质灾害防御,结合当地实际完成山洪地质灾害普查。
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实现在汛期,特别是遭遇强降水时地质灾害的监测、评估和预报警报。
收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受影响地区的公众应当立即撤离危险区。地质灾害发生后,应急小分队应当立即奔赴事发地点救援,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地质灾害点的规模、危害程度、防治难度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实际情况,分别提出实施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的具体指标。
强化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及城市总体规划、——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村庄、集镇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地质灾害,最大限度降低建设工程风险和维护费用。
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好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做好农村受灾被毁耕地及基础设施的恢复、整理和重建。加强农村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农民防灾抗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利用与开发,促进信息共享,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网络化、信息规范化、数据采集与处理自动化。
(9)重大项目防御,宝库乡建有大
(二)型水库黑泉水库,位于227国道旁,距离桥头镇37公里,距离西宁市75公里,总库容1.82亿m³,是青海“引大济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西宁及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及生活生态用水具有重要的作用。黑泉水库工程由拦河坝、导流隧洞、溢洪道和电厂组成,是以城市和农业灌溉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发电的大型水利枢纽。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非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考虑到大坝失事会对下游及西宁造成重大灾害,采用万年一遇洪水保坝复核,地震防烈度为8度。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
1.防汛抗旱工程
(1)将“调、蓄、渗、疏、用、排”作为指导思想,完善城乡排水系统,提升各地区排水能力,建造高标准防洪工程,树立根治水患的长远眼光和决心;根据洪涝变化情况,年年修,月月查,精心维护,不断巩固完善。河流水系防洪排涝工程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大力实施排水畅通工程,进行各河道、渠道的清淤政治,确保泄洪通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城乡地下排水管网进行清淤疏浚和改扩建;对新建桥梁、涵洞留下的堤坝进行清障整治等;抓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保证河流、水库的蓄滞水功能。
(3)农田防洪排涝工程。在农田排灌渠,新增泵站、排水阀,对泵闸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更新换代,提高农田排灌能力。
2.灾害监测监控工程
(1)按照乡镇区划,加密建设自动气象站
按乡镇行政区划增建16个四要素(温度、降水、风向、风速)自动站,289个行政村平均每3个村建设1个两要素(温度、降水)自动站,共计96个。外8个乡镇(不包括城关镇)按地域布局各建1个四要素,此项建设可与水利部门共建或共享。
(2)按关键区域建设自动气象站
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选一个代表性强的设施农业温棚,建设温室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建设1个便携式土壤水分观测仪(观测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开展辖区内水浇地、浅山、脑山以及重点区域的土壤墒情观测,为实时指导农业生产和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林区自动气象站建设:在东峡林区,建设1个五要素(温度、降水、湿度、风向、风速)自动气象站。
(4)高等级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建设:在西宁至打通高等公路上建立1个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站,实现对高等级公路能见度、路面结冰、积雪等的实时监测。在兰新高铁客运专线气象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建设1~2个五要素(温度、降水、湿度、风向、风速)自动气象站。——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在现有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基础上,完善大通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站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建设,扩大人工影响天气规模。县政府加大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4.防雷减灾工程
加强雷电探测、预警预报和防雷装置建设,覆盖率要求达100%。针对不同的建(构)筑物或场所,不同的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不同的地质、地理和气象环境条件,开展雷击风险评估,量身定制雷电防护方案与防雷措施。重视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规范和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监督和检测工作,按计划推进农村防雷示范村工程建设。
5.应急避险工程。各乡镇(街道)、各行政村要根据当地实际,建立气象灾害应急避灾点,在醒目位置挂置 “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安置点”标志,避险场所的容纳力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要求地势较高、不受洪涝和地质灾害影响、交通便利、钢混结构、防雷设施检测合格、能抵御12级以上大风和40厘米以上积雪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医疗救治、电力供应、救灾物资有保障。
6.警示标志工程。各乡镇(街道)、各行政村、各部门及学校等人员密集单位,要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要求,对暴雨洪涝、冰雹、雷击、大风等各类气象灾害易发地段、场所进行排查,粘贴、悬挂如“雷击危险点”等警示标志和防范知识图片。
7.信息网络工程。实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信息进村入户”两大工程,建立气象灾害监测资料实时传输网络。完善国家、省、市、县气象高速宽带网和气象会商系统。建立和完善气象部门与乡镇(街道)的信息直通系统。完善气象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和防汛防旱指挥部信息网络工程建设。
8.应急保障工程。加强应急保障工程建设,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完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配置的共享移动气象观测系统、移动气象台和现场应急服务业务系统。当县内化工企业、油库等高危单位及交通干道等公共场所发生危险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气体泄漏扩散时,第一时间开展气象应急保障。充分利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平台,实施全程监测预警,提供跟踪气象服务,为应急处置、决策服务提供科学支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以提高重大社会活动、重大气象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气象服务保障能力。逐步形成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分级响应、属地管理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横向部门协作体系。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防洪防旱应急预案》、《山洪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冰雪灾害应急预案》、《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和乡镇分灾种专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预案演练。农业防灾工程。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各类养殖基地的建设;开发一些名、优、特、新产品,趋利避害,加快我县特色农业发展。更好地保障居民的菜篮子。
更加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气候变暖有效积温增加,作物生长季延长的农业生产潜力,广泛应用复种、间作套种等种植技术;加大油料、马铃薯、蚕豆、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作物占总播面积的比重,有些地区可以将一熟制向多熟制发展。
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加强区域布局,建立集中连片农业综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主体由小农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户向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主体和职业农民转型升;集中有效的自然灾害防御手段,开展灾害可控制体系建设。
六、气象灾害评估与恢复重建
(一)气象灾害的调查评估 1.气象灾害的调查
气象灾害发生后,以民政部门为主体,对气象灾害的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全面调查,水利、农业、林业、气象、国土、建设、交通、保险等部门按照各部门职责共同参与调查,及时提供并交换水文灾害、重大农业灾害、重大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环境灾害等信息。气象部门还应当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成因。2.气象灾害的评估
县气象局应当开展气象灾害的预评估、灾中评估和灾害评估工作。
(1)灾前预评估
气象灾害出现之前,依据灾害的风险区划和气象灾害预报,对将受影响区域和等级作出可能影响的评估,是政府启动防御方案的重要依据,预评估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强度、可能影响的区域、行业和强不同风险区应当采取的对策等。(2)灾中评估
对于一些影响时间比较长的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低温冰冻、连阴雨等,应当滚动进行灾中评估。应用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先进技术,跟踪气象灾害的发展,快速反映灾情实况。预估已造成的灾害损失和扩大损失,同时对减灾效益进行预估。开展气象灾害实地调查,及时与民政、——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交换并核对灾情信息,并将灾情信息按照灾情直报的规程报告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
(3)灾后评估
灾后对灾害情况和成因、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减灾效益做出全面评估,编制气象灾害评估报告,为政府及时安排救灾物资、划拨救灾经费、科学规划和设计灾后重建工程等提供依据。在对当前灾情充分调查研究并与历史灾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针对灾害发生的规律、变化、特点,不断修正和完善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应急预案和防御措施,为防灾减灾工作作出更好的指导。
(二)救灾与恢复重建 1.救灾
(1)开展灾民救助安置。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响应系统。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灾民救助安置和管理工作,确保受灾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2)实施综合性减灾工程。修订灾后重建工程建设设计标准,包括受灾体损毁标准和修复标准、灾害损失评估标准、重建工程质量标准与技术规范、重建工作管理规范化标准等
(3)完善灾害保险机制 发展各种形式的气象灾害保险,扩大灾害保险的领域,提高减灾的社会经济效益。2.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灾害发生后救灾工作的继续,也是建设与发展、对灾毁家园的恢复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根据减灾与发展需求,灾后重建工作要由传统的救灾安置型转为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发展型灾后重建。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及可利用资源评估后,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的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后进行恢复、重建。
灾害重建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和高水平灾害科学理论的指导。科研技术部门要加强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特别是灾后重建的重大工程技术研究,如工程建筑技术、受灾体探伤技术、质量检验技术、信息处理传输技术等。
七、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设
(一)组织体系
1.组织机构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成立在县政府领导下,各相关部门为主要成员的县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的日常工作,下设三个办公室: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公室、防雷安全管理办公室。各乡镇按“五有”(有职能、有人员、有场所、有装备、有考核)标准组建气象工作站,明确分管领导,把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防灾减灾责任制。——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加强部门和乡镇分灾种专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管理工作,并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预案演练。健全“部门、乡镇、村”三级信息互动网络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管理、组织和协调机制,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3.队伍建设
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家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气象协理员队伍和气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在乡镇设置乡镇气象协理员职位,明确乡镇气象协理员任职条件和主要任务;在每个行政村(社区)设立气象信息联络员,在重点部门、行业、关键公共场所以及农村人口密集区建立气象志愿者队伍。不断优化完善协理员队伍培训和考核评价管理制度。
协理员主要任职条件:具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能积极主动配合县气象部门的组织管理工作;具备履行职责的基本知识和身体素质,了解本辖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和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区域,熟练掌握各类防灾避险和自救措施;由专任或兼职人员担任,并要兼任大通农网乡镇信息服务站工作;按照“条件明确、单位推荐、本人自愿,签订协议”的原则实行聘任制。聘期一般为两年。由县气象局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对经培训并考核合格人员发给聘用证书。
协理员主要职责:负责气象灾害预报与警报的接受和传播,并根据当地实际,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气象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工作;负责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与上报,并协助上级气象部门人员赴现场进行灾害情况调查、评估和鉴定。及时将辖区内发生的气象灾害、次生气象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上报县气象部门;负责辖区内有关气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依法开展防雷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减灾安全管理工作,收集辖区内重点雷电防御单位及重要防雷设施信息,协助做好辖区内雷电防护技术服务工作;负责对本乡镇行政村、社区、学校等单位气象协理员、联络员、气象志愿者队伍的组织管理。
(二)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1、风险评估制度
风险评估是对面临的气象灾害威胁、防御中存在的弱点、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制度是确定灾害防御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强制性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城乡规划和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确保在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
县气象局应当组织开展本辖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为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识别和确定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风险的强度和概率以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影响程度,确定受影响地区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程度与等级,推荐降低和消减风险的相关对策。
2部门联动制度
部门联动制度是全社会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快减灾管理行政体系的完善,出台明确的部门联动相关规定与制度,提高各部门联动的执行意识和积极性。针对气象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问题的32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划分,要进一步系统完善政府与各部门在减灾工作中的职能与责权的划分,做到分工协作,整体提高,强化信息与资源共享,加强联动处置,完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各部门应加强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应用。
3.目击报告制度
目前气象设施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虽然有了显著增强,但仍然存在许多监测的缝隙,需要建立目击报告制度,从而使县气象局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气象灾害和灾情有即时详细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监测预警打下基础,从而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各乡镇气象工作站以及乡镇、村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应当承担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与上报,并协助气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灾害的调查、评估与鉴定。及时将辖区内发生的气象灾害、次生衍生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上报。鼓励社会公众向县气象局、乡镇气象工作站第一时间上报目击信息,对目击报告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4.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为避免或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依据国家《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建立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开展规划与建设项目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评估,编制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并将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纳入规划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内容。
(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1.组织方式
县人民政府是全县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行政领导机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构。县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与县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县气象局负责实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和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2.应急流程
(1)预警启动级别
按气象灾害的强度及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气象灾害预警启动级别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Ⅰ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Ⅱ级)、较大气象灾害预警(Ⅲ级)、一般气象灾害预警(Ⅳ级)。县气象局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启动不同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部门服务工作预案进行工作部署,并报指挥长,通知成员单位。
(2)应急响应机制
对于将影响全县的气象灾害,指挥部总指挥召集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气象灾害应急协调会议,做出响应部署。按照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救援、保障等行动,确保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效实施。并及时向县政府、县指挥部报告,并通报各成员单位。对于突发气象灾害,县气象局直接与将受气象灾害影响区域的单位联系,直接启动村镇、社区相应的应急预案。
(3)信息报告和审查
发现气象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县气象局报告。县气象局对收集到的气象灾害信息进行分析审查,符合救助标准的,及时提出处置建议,迅速报告指挥机构,并上报上级气象主管部门。
(4)灾害先期处置
气象灾害发生后,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县有关部门和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责任单位应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并将事件和有关先期处置情况按规定上报县气象局和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5)应急终止
气象灾害应急结束后,由县气象局提出应急结束建议,报市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同意批准后实施。
(四)气象灾害防御教育与培训
1.气象科普宣传教育
在我县建立中小学气象科普实践教育基地、气象科普示范村以及气象知识宣传窗。广泛开展中小学气象科普实践教育活动,让气象科普活动常进校园。积极推进大通县气象科普示范村创建,动员基层力量开展广泛的气象科普工作。县、乡(镇)、村要制定气象科普工作长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把气象科普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领导班子要重视气象科普工作,乡镇、村要有科普工作分管领导,并有专人负责日常气象科普工作。科普示范村建有由气象信息员、气象科普宣传员、气象志愿者等组成的气象科普队伍,经常向群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每年结合农时季节,组织不少于两次面向村民的气象科普培训或科普宣传活动。
2.气象灾害防御培训
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列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灾害防御意识和正确使用气象信息及自救互救能力。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把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队伍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行政学校培训体系。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是气象部门的“耳目”,肩负着协助气象部门管理本辖区内的气象信息传播,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灾害和灾情调查报告,气象基础设施维护等等工作。对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队伍进行系统和专业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把气象协理员和气象信息员队伍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学习纳入行政学校培训体系,可以很好得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同时,尽可能使得培训常态化、规模化、系统化,为气象协理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性,把气象灾害防御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成立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县气象、水利、建设、农林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统一决策、统一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这个主题,把气象灾害防御培训作为一个基础性工作来抓,为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夯实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二)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与大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相协调。依据各级政府对辖区内气象灾害防御负总则的原则,县政府在制定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时,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计划。在规划和计划编制中,充分体现气象防灾减灾的作用和地位,明确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要求,把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作为重要项目抓好落实。
(三)强化政策建设
加强气象政策平台建设和气象行政管理。切实履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依法管理涉及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气象基础设施保护和对气象探测、公共气象信息传播、雷电灾害防御等活动监管的力度,确保气象法律、法规全面落实。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气象法制和气象科普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气象、认识气象、应用气象。
(四)健全投入机制
紧密围绕人民群众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防灾减灾工程、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各乡镇(街道)以及县水利、气象、农业、国土资源、林业、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工程建设的投入,每年安排投入预算和项目投资计划,报县财政和县发改委审核,并纳入县乡两级财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对灾害的救助、损失的转移分担和在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五)依托科技支撑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能力,集中力量开展科研攻关,努力实现气象科技新的突破,增强全社会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能力,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增加气象科技投入,加大对气象领域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支持,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六)加强部门联动
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应加强合作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灾情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利用交流合作契机,丰富防灾减灾内涵。加强与院校的合作,促进资源信息共享和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建设高素质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扩大气象科技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保障。
(七)提高防灾意识
成立由气象协理员、联络员、信息员和志愿者组成气象科普宣传队伍,设立农村、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栏和气象书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文化阵地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增强防灾意识和救灾(自救)能力;加强防灾减灾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领导和社会广大公众法制意识,了解和熟悉防灾减灾的各项法规制度,自觉地依法参与防灾减灾行动和实施灾害应急管理,从而有效防范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危机的发生和减轻灾害的损失。
第三篇:《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防御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国家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工作的有关要求,并与《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特制定《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本《规划》由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规划》中所指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包括城市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林业气象灾害、水文气象灾害、海洋气象灾害、交通气象灾害、地质气象灾害、航空气象灾害、电力气象灾害等。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要求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对气象灾害倍加关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建成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体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报纸、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国每天接受气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象服务信息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部分地区探索建立了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由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平均每年2000人左右,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目前的1%-3%;初步构建起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制度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文件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陆续颁布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气象科普馆、气象科普讲座、大众传媒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主要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易损性越来越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成为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体现在当前气象业务体系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仍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尚未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支撑仍显不足;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不够完善,部分已有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气象灾害专项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够健全,部门联合防御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弱,缺乏必要的防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全社会综合防灾体系不完备。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气象灾害防御的形势更加严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流域性特大洪涝、区域性严重干旱、高温热浪、极端低温、特大雪灾和冰冻等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受全球气候变暖、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大气气溶胶含量增加,雾、霾以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事件也呈增多、增强趋势,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更加严重威胁。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这些国民经济行业的安全运行。同时,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大气环境变差等问题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必须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气象灾害防御以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综合防御。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气象灾害防御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完善灾害防御体系。
——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气象灾害防御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国家已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测,尊重科学,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加以组织实施。
(二)目标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对国计民生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到规划期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末,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减少50%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50%。
三、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重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城市、农村、沿海、重要江河流域的气象灾害防御侧重点各不相同,而交通、水利、电力、农业等国民经济行业和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为代表的主要战略经济区对气象灾害影响的敏感程度极高。因此,区分城市、农村、沿海、重要江河流域、重点战略经济区、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按照点面结合、全面防御、突出重点的战略布局,组织开展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一)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内涝、干旱缺水、高温、霾等造成的灾害日益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和其它气象因素导致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防御城市气象灾害,需要大力开展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气象数据和参数,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以及研究制定相关基础设施防御标准提供依据,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建设,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增强早期预警、提前防范的能力。
(二)农村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干旱、洪涝、低温、霜冻等灾害对粮食、经济作物、林业、渔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对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然而农村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畅,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薄弱,农村防灾意识不强,防灾避灾技能不高,农村减灾工作亟待加强。
防御农村气象灾害,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布能力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保障气象灾害信息能够到村入户;加强农村防灾科普宣传和农民防灾避灾技能培训,建设农村防灾科普宣传与技术培训基地;增加气象科技的贡献率,保障粮食等农产品稳产高效;开展新农村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开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修订完善农村建筑物和农业生产设施防灾标准;指导地方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和新农村小区,加固和改造现有的农业与农村防灾基础设施和民宅等建(构)筑物。
(三)沿海
我国沿海地区气象灾害多、损失重。每年平均有7个热带气旋(含台风)登陆我国,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海洋大风、海雾、海冰对航运和渔业生产的安全影响很大。由气象灾害引发的风暴潮和地质灾害造成的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损失呈上升势头。因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趋严重。但目前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相对薄弱,海上气象灾害信息发布范围不广,部分渔业和海上运输的船舶难以及时获取台风等预警信息。沿海许多建(构)筑物防浪、防风暴潮和防风标准偏低,防灾设施特别是民宅建筑防灾能力弱,避难设施不够完善。
沿海地区以防御台风、大风及其产生的风暴潮、地质灾害和海平面上升为重点,加强海洋气象灾害监测网和多部门联合的海洋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和应急服务系统;提高预警发布能力,建设由海洋气象预警电台、卫星广播等组成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开展沿海地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海洋气象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估,开展重点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沿海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
(四)重要江河流域
在地理分布上,我国自北向南有嫩江与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七大主要江河流域。东亚地区独特的季风气候,造成流域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夏季易发生流域性洪涝。冬春季节,北方河流还易发生凌汛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强降水和干旱发生概率均呈增大趋势,流域洪涝灾害重现期缩短,流域大面积干旱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
重要江河流域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把防御大范围暴雨和持续性强降水引发的流域性洪涝以及流域大面积干旱、严重的季节性干旱放在首位,实现工程性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有机结合,构成完善的流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域洪涝干旱联防工作机制,合理布设流域气象、水文监测网,确保及时获取流域面雨量信息,并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流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开展流域降水过程预报;建立洪涝、干旱灾害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编制和更新流域洪涝、干旱风险区划,调整流域防洪标准,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五)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
交通运输和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行业。低温、霜冻、暴雪、大雾等对铁路、公路和输变电线沿线的影响尤为显著,造成道路结冰、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等严重后果。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生产部门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一个行业受灾后,不利影响会迅速连锁传递到其他行业,灾害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明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显放大。
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的气象灾害防御,重点是建立交通气象观测、电力气象观测等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发展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和预警服务,实现部门间、行业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及灾害协同防御;开展铁路、公路和输变电线沿线精细化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设计标准;建立铁路、公路和输变电线沿线工程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合理规划和布局,科学防灾避灾。
(六)重点战略经济区
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等为代表的我国重点战略经济区,交通发达,城市化与经济一体化程度高,综合经济实力强,是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经济密集区,但同时也是灾害频发区。这些地区气象灾害的区域性和连带性十分明显,干旱、台风、暴雨、雷电等造成的气象灾害危害程度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是气象灾害防御的重点区域。
重点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防御,要突出区域联防、点面结合,统筹规划区域性稠密气象观测网络,加强区域内先进探测技术和移动观测系统的协同建设,提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发展气象灾害高影响行业的专项预警技术和服务;开展区域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合理布局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加强重点战略经济区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四、主要任务
根据各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的重点,统筹制定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提高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
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调整、优化国家和地方气象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增加台站密度,提高地面和高空自动化观测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天气雷达在重点区域的加密布设,发展其它地基遥感观测系统和专用的飞机气象探测系统;风云静止气象卫星实行双星观测互为备份,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实现组网观测,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增加雷达测量降水等新的探测能力,构建对地气象灾害探测系统和空间天气灾害探测系统。建成由地基、空基、天基观测系统组成的气象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气象灾害,尤其是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综合立体性连续监测。
提高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水平。多部门联合建设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建立和完善跨地区、跨部门的包括各类专业监测网在内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到2020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0%以上。
2.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
统筹发挥公共信息网络和专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使实时探测资料的收集传输和分发时效达到分钟级;建成国际先进的分布式气象信息存储与共享系统,信息提取和共享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公共资源,建设和完善各相关部门间气象灾害信息实时快速交换网络和共享平台,实现全国气象灾害信息的高度共享。
3.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
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各类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精细化预报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各类专业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加强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建设千万亿次/秒量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同化融合各种观测资料,自主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细化数值预报模式,为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提高发布频次,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到2020年,每天向公众提供未来10天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15-20分钟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
建立和充分利用各类现代化媒体、通信工具和通信资源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机制或平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给公众,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的群众。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到2020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进社区、进学校”。
(二)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要求,国家减灾委统一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风险因素,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1.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
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全国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完善气象灾害风险信息上报系统和制度,加强对气象灾害风险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和应用。
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普查,编制承灾体脆弱性区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查找气象灾害防御的隐患和薄弱环节,为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奠定基础。
2.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对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
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区划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3.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开展气候变化事实及演变规律的监测分析,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极端气象灾害事件,以及对经济、社会、国防、能源、水资源、农业和粮食、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建立集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应对为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
(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完善防灾法规和标准,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1.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要依据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及其风险区划,针对各类气象灾害组织编制防御方案,明确气象灾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部门的防御职责和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和防御措施等事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有关要求,编制气象灾害防御分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目标、细化责任。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实施,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内容完善、科学配套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办法》等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各地区根据国家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办法。加快推进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气象灾害种类及风险区划,提供完整、准确的气象数据,为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提供依据,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性、规范化、标准化。
3.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在各级科普馆中设立气象科普室,扩展气象科普基地,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
(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各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紧急避难场所和转移路线、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部门职责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应急演练,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2.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联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提高对干旱、冰雹、大雾、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灾害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水平。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救灾抢险物资储备库,加强国家和重点防御区救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救援装备、设施、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统筹管理。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气象减灾志愿者队伍。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气象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保险,分散气象灾害风险,加快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气象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建立跨国界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预警和救灾应急救援机制。
3.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充分发挥社区、乡镇在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进行评估,促进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和社会化。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基层社区、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围绕“消除社区安全隐患、提高居民减灾意识”,着力提高城乡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建立社区、乡镇气象灾害警报站,确保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面向社区、乡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应急演练相结合的综合培训。
五、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加强重点战略经济区、城市、农村、沿海及农业、林业、交通等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综合防范、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程,按照国家相关防灾减灾规划所确定的相关工程等执行。为加强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系统,建立气象灾害监测、研究、预警网络体系,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到2020年,依托已有现代化建设成果,与中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专业机构已有资源和建设紧密衔接,实施以下八项工程建设。
(一)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建设完善城市近地边界层大气物理、化学成分立体观测和城市自动化探测系统,发展城市区域精细化数值模式与大气成分数值模式系统,完善城市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和城市突发事件气象紧急响应系统,建立气象灾害国家级实时业务灾难备份系统。
(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开展农村气象及相关灾害普查,补充完善天基、空基、地基相结合的综合观测系统和快速、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建立健全精细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农村易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影响的监测评估体系。
健全完善农村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发展乡镇气象服务站,依靠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建设成果解决预警信息发布到农村的瓶颈问题。
(三)台风灾害预警工程
建设完善由岸基气象站、海洋站、地波雷达站、海上观测平台、船舶、卫星遥感、飞机和火箭探测等组成的海洋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以及资料传输共享、灾害预警、灾害应急服务等系统。发展海-气耦合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建立海洋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建设台风灾害影响预评估业务系统。
(四)高影响行业与重点战略经济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评估工程
多部门联合建设完善重点战略经济区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黄金水道、重大水利水电设施、架空输电线、重大通信设施、优势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矿山聚集区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集中区等气象灾害防御综合监测系统;发展交通气象、航空气象、农业气象、地质灾害气象、林业气象、水文气象、环境气象、电力气象等灾害预警和评估系统。
(五)雷电灾害防御工程
整合现有区域性地闪定位网探测子站,形成覆盖全国的地闪监测网,实现全国雷电实时监测信息共享。完善雷电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对雷电发生发展演变趋势、雷电发生概率、雷击危害等级等开展综合预报预警。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雷电研究实验室、雷电防护设备检测中心以及外场实验基地,开发新型雷电防护产品。完善雷电灾害防御工程体系。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六)沙尘暴灾害防御工程
加强沙尘暴预警、预报综合能力建设,提高沙尘暴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加强沙尘暴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沙尘暴灾害监测、信息传输、灾情评估、应急指挥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建设,建成由卫星遥感、地面监测站、信息平台和信息员等组成、覆盖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灾害综合监测网络。加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建成沙尘暴防灾减灾综合体系。
(七)气象卫星工程
加快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气象卫星体系,构建满足我国天气预报、气候监测与预测、生态环境与大范围自然灾害监测、灾害防御以及军事应用等业务服务需要的气象卫星遥感应用体系。完成风云二号03批气象卫星、风云三号02试验星、风云三号02批业务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综合探测卫星和降水测量雷达卫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工程建设。接收利用资源卫星、环境与减灾小卫星以及海洋卫星等国内外有关卫星资料,为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
(八)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完善气象科普馆和气象科普展室。制作气象减灾公益广告。开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防灾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在国家级和省级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培训。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
加强各级政府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当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重点,组织编制本地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层层落实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责任制,把气象灾害防御任务切实落到实处。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建立灾害性天气信息通报与协调机制。
(二)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
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开展有关气象防灾减灾执法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防灾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减灾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由于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机制
切实加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作,确保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及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区域间、部门间、部门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间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和层次。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共享,联合组织实施相关重大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
切实加强我国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发生机理、预报预测、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和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等的科学技术和标准研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响应仿真实验,开展亚洲区域气象灾害机理研究、减灾政策研究和减灾合作机制研究,制订应对气象灾害的战略和政策。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深入开展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及能源、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新突破。
(五)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培养高素质防灾专业技术队伍,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专业人才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和评价机制,多渠道发展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为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咨询。同时还要加强灾害管理队伍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提高灾害管理人员水平。加强防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依靠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和各部门(行业)抢险队伍,形成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基层防灾志愿者队伍和乡镇、社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在乡镇设立气象协理员,协助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在社区、乡村设立兼职或专职灾害信息员,及时接收和传递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灾害信息,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参与本社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
(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鼓励和引导 2010年公务员必读的重要文件
企业、社会团体、国际组织等各方面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灾害防御资金的募集,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建设专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快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对气象灾害受灾单位和群众的救助、损失转移及分担作用。
(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大力推动气象科普创新,不断完善和规范气象科普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公众广泛参与的防灾避灾演练。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气象灾害的信心。
(八)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参加国际减灾及相关领域国际组织的有关科研、业务计划,发起和参与全球性、区域性气象灾害防御等国际合作计划。广泛开发利用国际气象科技资源,完善双边多边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智力引进和人才外送培养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气象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水平。
第四篇:南平市光泽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南平市光泽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2020年)
总 则
光泽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象灾害天气频繁,暴雨、大风、雷电、冰雹、高温、干旱、寒潮、大雾、低温冰冻和雪等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由气象原因引起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也较为严重。据相关统计,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更加频繁,对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气象灾害防御已经成为我县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全县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合理规划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福建省气象条例》及《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有关要求,特制定《光泽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本《规划》由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乡镇、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趋利避害。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必须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预防为主,防抗结合。气象灾害防御以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综合防御。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气象灾害防御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的要求,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完善灾害防御体系。
——坚持依法防灾,科学应对。气象灾害防御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国家已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测,尊重科学,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加以组织实施。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对国计民生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到2015年、202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分别减少30%、50%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分别降低30%、50%。
2.近期目标(2011~2015年)
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警网络建设,建设功能齐全的国家气象探测站和分布合理的区域自动气象站,气象灾害监测率达85%以上,建立多功能、全方位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预警信息覆盖率达90%以上;基本完成主要河流、水库防洪、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搬迁安居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3.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加快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建成预报精细、传递高效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90%以上,预警信息覆盖面达到100%。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河段堤防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县城和试点小城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报系统建设全面完成。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光泽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防灾体系建设的领导,着力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防洪工程体系、水利工程除险加固体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并分别出台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城区防洪预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抗灾机制。
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应用和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具规模,并建立了一系列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具和分析方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与服务面不断拓宽,电视、电台、手机、网站、电话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广泛应用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取得进展,气象灾害防御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通过气象科普讲座、大众传媒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了公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县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气象灾害防御布局重点不够明确,极端天气对一些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主要战略经济区的气象灾害易损性越来越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成为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体现在当前气象业务体系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弱、预报时效短、预报准确率仍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尚未建立,缺乏精细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尚未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的支撑仍显不足;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够健全,部门联合防御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充分,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弱,缺乏必要的防灾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全社会综合防灾体系不完备。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气象灾害防御的形势更加严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特大暴雨、严重干旱、强对流天气、高温热浪、极端低温、霜冻等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受全球气候变暖、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大气气溶胶含量增加,雾、霾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天气事件也呈增多、增强趋势,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更加严重威胁。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水利、环境、能源、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高敏感行业的影响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这些国民经济行业的安全运行。同时,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大气环境变差等问题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三、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背景
(一)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背景
光泽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富屯溪上游,地处武夷山脉北段,闽、赣二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7°00'13〞~117°40'33〞,北纬27°18'05〞~27°59'17〞之间,东邻建阳市、东北与武夷山市毗邻,南临邵武市,西及西北接江西省资溪县,北交江西铅山县,西南隔江西黎川县。境内东西宽53.7km,南北长87.7km,全县土地总面积2240km2。
图3.1光泽县地理位置图
全县辖3镇5乡(杭川镇、寨里镇、止马镇、鸾凤乡、崇仁乡、李坊乡、华桥乡、司前乡)、85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957个自然村,总人口16.27万人。
图3.2 光泽县各乡镇2010年人口分布图
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4.3亿元,比增11.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6亿元,比增9.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1亿元,比增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8亿元,比增6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亿元,比增14.9%;外贸出口完成519万美元,比增55.9%;实际利用外资340万美元,比增38.8%;财政总收入2.11亿元,比增13.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40亿元,比增25.5%;城镇登记失业率3.45%;农民人均纯收入5787元,比增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1元,比增9.0%。
图3.3光泽县各乡镇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光泽县境四周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山高沟深,盆谷交错,溪河众多。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平面轮廓近似由东北向西延伸的平行四边形山间盆地。盆地四周群山连绵,有55座千米以上的高山,东北部地势最高。境内山岭多为东北至西南,或西北到东南走向。地貌从四周向中央逐渐降低,盆地底部地形较平缓,主要是丘陵和河谷、平原。全境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71.73%、丘陵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8.24%,平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67%,山间盆谷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36%。全县耕地面积21.61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县森林面积230.6万亩,木材蓄积量1170.9万m3,毛竹立竹量4420.70万根,森林覆盖率76%,是南方重点林区,被列入“双世遗”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有28万亩和10万亩缓冲区在光泽境内。
图3.4 光泽县地形图
2.气候特征
光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 雨量充沛,春季盛行东南风,夏秋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偏西风。年平均气温15~18℃,其中城区17.6℃,极端最高气温39~41℃, 其中城区40.5℃,极端最低气温-10~-14℃,其中城区-10.8℃。
图3.5 光泽县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年平均降水量1700-2200毫米,其中城区1924.8毫米,雨量分布不均,3-6月雨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
图3.6光泽县2010年降水量分布图
3.水文特征
富屯溪与上游的北溪、西溪一起构成纵贯全境的树枝状水系,河道坡降大,汇流时间短,洪水来势凶猛暴涨暴落,具有典型山区性河流特征,这也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峰高流急是洪水的主要特点。一般洪水过程持续时间20多小时,如发生连续洪峰,洪水时间为2~3天,最长有13天之久。
图3.7 光泽县河网分布图
4.地质特征
本县地形为两侧中低山地所夹持的长谷形光泽盆地,东南部系北北东走向的杉岭山脉,是武夷山主脉,北蜿蜒至浦城西北部,南迤逦至建宁西部,长约250公里,是全省地势最高大的山脉,深谷陡壁,雄伟壮观。诸母岗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836米,由中生界凝灰熔岩组成。西北部为北东走向的武夷山脉,多由花岗岩、火山岩组成;是闽江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中部为低山丘陵,城区-桃林是发育在断裂上的大谷地,是本县主要农作区。
四、气象灾害特征及其风险区划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光泽县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正在增加,其中由暴雨、干旱、大风、雷电、冰雹、高温热浪、低温冰冻、大雾等造成的气象灾害和由气象因素引起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也较为严重。由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差异,各种气象灾害的风险度分布也有差别。
(一)暴雨
光泽位于冷暖空气经常交汇的武夷山脉之中,武夷静止锋常在此地滞留,易造成强降水。暴雨、尤其是大暴雨和连续性暴雨,常常造成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暴雨是我县常见的气象灾害,全年都会出现,但集中出现在4-7月,特别是5、6两个月的持续性强降水常给光泽造成洪涝灾害,平均每5年发生一次较大的洪灾。全县年平均暴雨日数7天,城关一日最大降水量达268.3毫米。
1992年7月4-6日,我县出现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过程雨量225.0mm,最大日降水出现在7月5日,为106.3mm。此次暴雨过程引发了北溪流域百年不遇的山洪,城区水位超警戒水位4.2m,沿溪淹死56人,毁坏房屋10898间,冲坏稻田2.8万亩,冲坏公路459km、大小桥梁159座、水电、水利设施1775处,全县经济损失达2.82亿元。
1998年6月13~24日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期间共出现5场暴雨、3场大暴雨、1场特大暴雨,过程总降水量968.9毫米,过程降水量与暴雨持续天数均为光泽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也给光泽造成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西溪、北溪汇合口水位超警戒水位4.12m,西溪超警戒水位4.33m,城区进水受淹,受灾人口11.2万人,房屋倒塌46652间,毁坏34693间,16750人无家可归,死亡1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9万亩,省道、国道中断,铁路中断,毁坏水电设施1840处,影响灌田面积9.33万亩,护田面积4.96万亩,全县经济损失13.84亿元。
2010年6月17-21日我县出现持续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引发特大洪灾,城区汇流口水位超出92年“7.4”洪灾和98年“6.22”洪灾水位。这次洪灾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县城被淹,农田被毁,大量的道路、民房、水利、电力、通讯等设施被冲毁;曾一度造成全县水、电、路、讯中断;城区受淹面积67%,受灾面之广,受灾人数之多,灾情之严重为历史之最。据统计,全县受灾115365人,死亡1人,倒塌损坏房屋14194间,转移安置35526人,直接经济总损失11.1亿元。
综合光泽县各乡镇历史成灾次数、地形及水文特点,致灾强度最强的是崇仁、司前、止马,为高风险区,华桥致灾强度较弱为低风险区,其它各乡镇为中风险区。
图4.1 光泽暴雨洪涝危险性分布图
(二)干旱
干旱造成的灾害是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森林火灾易发。2003年6月30日至8月上旬,我县持续高温,降水甚少,再加上汛期雨量偏少,因而造成干旱。据统计,此次干旱对农作物、经济作物、禽畜、林业、水电及生产生活等造成很大经济影响,累计经济损失9846.2万元。
干旱灾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旱出现最多,秋冬旱次之,春旱最少。干旱致灾强度最强的是杭川、鸾凤、崇仁、李坊,为高风险区,其它各乡镇中等,为中风险区。
图4.2光泽干旱危险性分布图
(三)大风
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称为大风。光泽县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大风,以2-8月出现的雷雨冰雹大风为主。1988年8月8日,县城贮木厂龙门塔吊被大风吹动后出轨翻倒。2006年4月11日18:02开始出现雷雨大风,瞬间极大风速27.5米/秒, 止马镇、司前乡、寨里镇、崇仁乡可见最大冰雹达20mm,给我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造成重大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1468万元。
根据大风灾害风险区划,司前为大风高风险区,杭川、鸾凤和崇仁为大风低风险区,其它为大风中风险区。
图4.3 光泽大风危险性分布图
(四)雷电
雷电灾害作为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频繁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的现象,放电时会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雷电还会造成森林火灾以及对电业、铁路、通讯等多种行业造成破坏;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功能障碍,造成心跳和呼吸停止,使人窒息死亡。
据调查,2000年以来,全县平均每年都有1~2人遭雷击伤亡。随着电子通讯的发展,近年来我县因雷击造成电力、通讯、电器设备损毁不计其数。
光泽县年平均雷暴日为65天,年最多雷暴日为88天,出现在1975年,年最少雷暴日为39天,出现在2003年。雷暴发生主要集中在3~9月,其中以6~8月最为频繁。平均初雷日2月16日,平均终雷日10月19日。
我县属雷暴、雷击多发地区,各乡镇经常有雷电活动,因此全县属雷电高风险区。
图4.4 光泽雷电危险性分布图
(五)冰雹
冰雹是一种局部性的灾害性天气,常给人、蓄、植物和建筑物造成灾害。2010年5月18日,14:30左右,我县鸾凤、止马、华桥、杭川等乡(镇)遭受雷雨大风、冰雹、飑袭击,冰雹直径20-40mm,1.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383公顷,绝收223公顷,5个工矿企业停产,供电2次中断,损坏民房720多户、村小4所,电线倒杆两处,全县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光泽县出现冰雹的概率较大,多发生在2、3、4、5和7月,6、8、11月也曾有发生。根据冰雹灾害历史资料,司前为冰雹高风险区,其它乡镇为冰雹中风险区。
图4.5 光泽冰雹危险性分布图
(六)高温热浪
高温热浪灾害主要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生物体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引发各种灾害现象。盛夏季节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由于地形原因和大气下沉增温,造成光泽县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经常发生。城区极端最高气温40.5℃,出现在2003年7月31日。高温天气常引起中暑人数增多、用电超负荷、变压器损坏、停电和供水不足等事故。
光泽县高温热浪天气主要集中在5-9月,其中7-8月高温日数占82%。年平均高温日数为21天,年最多高温日数为51天,出现在2003年。杭川、鸾凤、华桥和寨里为高温热浪高风险区,李坊、崇仁为高温热浪中等风险区,其余为高温热浪低风险区。
图4.6 光泽高温危险性分布图
(七)低温冰冻
低温冰冻主要危害农业、林业、交通安全及供电、供水设施等。低温冰冻天气造成农作物和牲畜冻死冻伤,时常造成供水管道破裂,路面结冰影响交通安全,严重时影响输电线路安全。1999年12月21日-27日期间出现强低温天气,最低气温连续7天小于-3℃,其中23日最低气温为-9.2℃,仅次于91年12月29日-10.8℃的历史极值。据不完全统计,该次强低温天气过程造成我县自来水小水管有80%以上被冻裂,全县供水一度瘫痪,损失极其惨重。
2008年1月13日至2月11日,我县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阴冷雨雪冰冻天气,伴有雨凇、雪、冰粒、道路结冰,此次灾害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全县8个乡(镇)85个行政村11.2万人受灾,农林牧渔业、电水设施、通讯、交通等受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6.18346亿元。2月1-2日华桥路段滞留列车5列,其中客车4列,滞留旅客4000余人。
光泽县低温冰冻一般出现在11月-次年3月,城区极端最低气温-10.8℃,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杭川、鸾凤和崇仁为低温冰冻中风险区,其余乡镇为低温冰冻高风险区。
图4.7 光泽低温冰冻危险性分布图
(八)雾
雾是地面气温下降,饱和水汽在尘埃、微粒、细菌等凝结核上凝结的小水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光泽县大雾天气年平均59天,最多为1983年91天,最少为2005年32天。一年中以9-12月最多,其它月次之。大雾主要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特别在山区由于大雾影响加上山路狭窄陡坡弯道多,常引发交通事故。我县司前、寨里是大雾的高发区,其余乡镇为中风险区。
图4.8 光泽大雾危险性分布图
(九)雪
雪主要出现在冬季,往往与低温伴随。出现大雪、暴雪或连续性降雪造成积雪,给农、林、畜牧业、交通安全等带来灾害,严重时会造成房屋垮塌造成人员伤亡。
2003年1月6日早晨7时到次日凌晨3时我县普降暴雪,过程降雪量达19.5mm,是近20年来的最大降雪量。因此,此次降雪过程对我县的林业、养殖业、农业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3263.27万元。全县31条国、省、县道受雪阻393.4公里,塌方63处3.82万立方米,滞留车辆近500辆,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
我县年平均降雪日数为4.1天,年最多降雪日数为13天,出现在1967年,降雪主要出现在冬季的12—2月;年平均积雪日数为2.3天,年最多积雪日数为10天,出现在1977年。我县杭川、鸾凤和崇仁为雪中风险区,其余乡镇为雪高风险区。
图4.9 光泽雪危险性等级分布图
(十)地质灾害
通过对全县8个乡镇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结合本县特点,综合考虑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种因素(如人类工程活动、降雨等)、目前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和潜在发育程度等,结合光泽县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
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司前乡北部的云际—藤家坊;司前乡东南部的东山—岱坪一带;光泽县城关(杭川镇);止马镇—仁厚一带和李坊乡—杨里一带。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寨里镇西溪—司前乡端溪、长庭一带;止马镇虎塘、水口—李坊乡一带;寨里镇浆源—桃林、大青一带;崇仁乡大洋坪—杭川镇一带和华侨乡增坊—官屯一带。其它为低易发区。
图4.10 光泽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布图
(十)森林火灾
杭川、鸾凤、崇仁、止马为森林火险重点防护区,森林火灾风险度高;华桥、寨里为森林火险一般防护区,森林火灾风险度次之,司前、李坊森林火灾风险度稍小些。
图4.11 光泽森林火灾危险性分布图
五、主要任务
根据本县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的重点,统筹制定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结构合理、布局适当的气象灾害综合探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1.提高气象灾害综合探测能力
优化区域自动气象站布局,充实观测项目,提高地面自动化监测水平,充分开展利用卫星云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综合监测、努力提升灾害性天气的监测水平。
2.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
发挥公共信息网络和专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确保各种探测资料和气象信息的及时集取和发布。
3.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监测和预警,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高预报的精细度、预警时效和准确率。
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各类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加强精细化预报能力建设,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4.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断提高发布频次,实现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到2020年,每天向公众提供未来一周天气预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15-20分钟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
建立和充分利用各类现代化媒体、通信工具和通信资源进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平台。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渠道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给公众,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的群众。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立体化信息发布体系,扩大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迅速及时准确地“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
(二)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风险因素,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1.开展全县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全县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完善气象灾害风险信息上报系统和制度,加强对气象灾害风险信息的综合分析、处理和应用。
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普查,编制承灾体脆弱性区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查找气象灾害防御的隐患和薄弱环节,为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奠定基础。
2.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重要内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及《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对城乡规划、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
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区划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1.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要依据我县气象灾害特点及其风险区划,针对各类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有关要求,编制气象灾害防御分方案,进一步分解任务、明确目标、细化责任。
深入贯彻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总结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2.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中小学生等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
(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各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紧急避难场所和转移路线、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部门职责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2.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各相关部门紧密协同联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充分利用已有的救灾抢险物资储备库,加强重点防御区救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救援装备、设施、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统筹管理。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和公民在气象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医疗救助、卫生防疫、恢复重建、灾后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
3.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充分发挥社区、乡镇在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检查,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进行评估,促进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和社会化。进一步强化基层社区、乡镇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围绕“消除社区安全隐患、提高居民减灾意识”,着力提高城乡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切实增强基层居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建立社区、乡镇气象灾害警报站,确保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面向社区、乡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应急演练相结合的综合培训。
六、气象灾害防御工程
(一)现代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责任单位:县气象局)
按探测规范要求,新建功能齐全的国家气象探测站和防灾应急移动气象站;建设综合监测、信息收集、资料处理、分析预报、信息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中心。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显示系统工程。(责任单位:县气象局)
建设社区、乡村、学校等公共场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显示系统。
(三)气象灾害应急避难工程。(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各乡镇、居委会)
根据气象灾害特点,逐步在气象灾害多发地带建设气象灾害应急避难场所。
(四)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继续实施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主要城镇及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五)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责任单位:县国土资源局)
继续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治理和搬迁安居工程及造福工程建设。
(六)实时灾情监控工程。(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国土资源局)
逐步在气象灾害常发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水利工程、低洼地带建设实时灾情监控系统。
(七)雷电灾害防御工程。(责任单位:县气象局、教育局、各乡镇、居委会)
继续完成中小学校舍防雷工程建设,并逐步建设农村雷电防御工程。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把气象灾害防御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二)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
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开展有关气象防灾减灾执法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由于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机制
切实加强各有关部门协作,确保上下联动,通力合作,及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资源共享,联合组织实施相关重大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
切实加强我县气象灾害成灾规律、成灾条件、发生机理、预报预测、风险评估、防御对策和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灾害防御工程标准等的科学技术和标准研究。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五)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加强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引进,造就高素质的防灾专业技术队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咨询。建立乡村气象灾害应急队伍。
(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及防灾减灾工程工程项目、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机制。
(七)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
大力推动气象科普创新,加强对全社会进行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
第五篇:阳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阳江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实现到2020年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奋斗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引领,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时期。近期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紧迫性。本规划是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阳江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情况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阳江大气探测基地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辅助项目、阳春、阳西远程工作站建设,实现多普勒雷达图像资源的实时共享。
2、建设GPS遥感探测仪站。在阳春、阳西建设GPS遥测站,其中阳西站是与国土部门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3、闸坡海洋观象台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了观测场建设及仪器安装,配备强风型超声风速仪并投入业务使用,开展地波雷达试验,建设了三个海岛自动站、二个海岸自动站和一个70米梯度测风塔。
4、每个镇建成一个自动气象站,全市建成了46个。能自动进行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能及时提供每个镇的降雨量、大风、温度等气象资料。
5、完成了阳江闪电定位仪、大气能见度仪建设;
6、完成阳江市气象影视中心建设;建设完成图像、声讯和数据高速通信网络;
7、完成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升级改造;
8、完成阳江市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完善和升级;
9、开展阳江市气候资源分析和研究。
10、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1、建设完成阳江市防雷中心雷电环境评估系统,开展阳江市雷电风险评估业务。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实现,重点任务如期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和自动站网的建设,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在防御台风、暴雨、干旱、高温、寒冷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以及人工增雨作业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内先进水平比较,我市气象事业在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人才素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同时,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尚未形成,气象事业的投入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体制和机制障碍短期内难以解决等瓶颈问题仍将制约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天气预报时效和精细程度都亟待提高。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的定时定点预报能力亟待增强,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大雾等特殊天气的预报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能力及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现有的气象服务模式和方式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台风海啸预警服务、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防御、专业化城市大气灰霾、大雾监测预警等都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手段。
2、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
阳江市气象事业起步晚,阳江市气象局于1989年从县级气象站升格为地市级局,经费投入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技术装备科技含量不高,观测项目有限,存在探测盲区,海洋探测尤其薄弱;现有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在探测范围、精度、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专业服务的需求,观测项目存在诸多空白,闪电定位、风廓线、GPS/MET水汽总量探测、大气化学成分监测等尚属空白,海上、交通干线和高山上等地区的观测资料十分缺乏;信息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能力不能满足预报业务服务的需求,部门之间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突发气象灾害信息传递,尤其是农村、山区、海上等偏远地区,服务能力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瓶颈。
3、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足
我市气象队伍受人员编制制约,能适应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不足;掌握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一线高素质人才不足,具备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更为缺乏。人才匮乏是造成气象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4、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提高
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指导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充实稳定;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市气象局主要在“3.23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中向公众宣传和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科普展示的内容少、科技含量较低、表现手段落后、活动时间短,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仍较薄弱。面向基层乡村社区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
5、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不强
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还有待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还有待加强,灾害救援机制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亟待提高,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测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基本还没有建立。气象灾害管理和应急工作亟待加强。气象灾害综合协调机制、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
(三)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防灾减灾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台风、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多次就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气象工作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
2、应对气候变化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都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气候变化监测预估,还要开展气候变化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影响评估,开发气候变化减缓和和适应技术,提供气候变化决策咨询,这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3、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
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仍然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经济,规划选址建设新村镇,气象科技下乡培育新农民,健康旅游追求新生活,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农村防灾减灾和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4、科技创新将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国科技大会、全国气象科技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科学以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跨越,将推进气象事业在关键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面对上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气象事业发展,加速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阳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阳江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树立“减灾也是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科学谋划,率先发展的宽松环境,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作用。
2、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气象事业的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气象事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气象事业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为民、安民上,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立足当前狠抓公共气象服务,强化服务能力,丰富服务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还要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强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4、衔接规划,协调发展。做好与阳江市经济社会“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广东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等的衔接,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以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切实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使阳江的气象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城市气象部门的先进水平,实现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主要指标
——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以上,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台风和区域性暴雨等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报时效达到3天,短期预报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突发小尺度气象灾害预警时效1小时以上,准确率达90%。
——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区域和敏感行业的定量影响评价,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报告。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增雨作业区作业期间雨量增加20%以上,完成全市风资源评估,开展海上风资源调查评估,显著提高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量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气象为农服务。明显提高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能力,提升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新村镇规划、新农民培育的气象服务能力。
——海洋气象业务。明显提升海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服务能力,海洋气象服务时效延长到10天,基本满足海上国防、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气象服务。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以上,初步实现对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地质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
加强由天气雷达、地面和高空气象站、自动站网组成的以地球表面为观测平台的地基探测系统;加强大风、大浪、海雾和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监测;加强农业、交通、电力等高影响行业特种气象观测;加强山区、水域、城市、偏远村镇、灾害脆弱区和易发频发区气象监测,建设气象多灾种综合监测平台,充分发挥综合观测网的效益。
(二)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加快建设阳江市海洋气象台,综合运用多种观测资料,优化临近预报、短时预报、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强化延伸期预报和区域气候模式的本地化应用工作;建立强对流天气中小尺度综合分析系统;努力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气象灾害预报,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的预报水平,加强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实现对多种灾害预警防御的统一协调、指挥和调度,提高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完善气象灾害公共服务系统,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
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突出增强为各级党政领导防灾减灾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丰富公众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快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发布,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气象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综合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服务平台,提高为各行业、各领域、重大社会活动、重大社会事件、重大工程的气象服务能力,建立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评估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提高雷电防御的科学性。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的快速、安全处理和发布能力
进一步整合现有气象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IT应用技术,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保障大数据量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快速处理。
四、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亿元)
(一)大气科学综合试验基地
——项目内容概述:在成功举办国际探空比对试验基础上,建设国内外永久大气科学试验基地,提高阳江气象影响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际大气科学试验标准,对基建、通信、供电、供水等进行改造。
2、增加设备投入。对雷达、探空、地面和信息通信装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备性能。
3、加强人员培训。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外语、服务等技能培训,增强承接大型国际活动能力。4.建设气象公园。对探测基地所在的髻山进行综合规划,建设气象科技综合大楼、参天台、24节气长廊、气象名人长廊、人与自然长廊、书法艺术长廊、小小气象站等,充分体现“气象·环境·人”主题。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二)海洋气象观测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 1.完善海陵岛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基地在近两年的台风天气中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基地的功能,拟补充部分设备。2.新建2个海洋气象观测站。我市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在东平、上洋再增加1个海洋气象观测站。3.近海浮标观测系统。目前,我省海洋上的探测资料非常缺乏,项目计划建设1个近海10m浮标观测点。4.海洋自动气象观测站。目前海上气象实况资料缺乏,严重限制了海洋气象的服务能力。在海岛增加布设2个海洋自动气象站。5.布设GPS/MET水汽监测站。6.建设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洋表面流场、风场、浪场等多种海洋动力学参数。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 2011-2015年
(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项目由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等三大部分组成。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主要由预报预测系统实时业务数据库、历史资料拯救和气候系统数据库、卫星遥测资料分析应用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数值模式的多种资料质量控制系统。2.实时天气的快速再现分析及诊断系统。3.短时天气快速预报循环及精细化模式预报系统。4.数值预报产品快速生成系统。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海洋气象台建设。2.暴雨业务系统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3.台风预报业务系统。4.海浪与风暴潮监测预报系统。5.火险预报系统。6.地质灾害预报系统。7.短期气候预测系统。8.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9.气候资源开发保障系统。10.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11.雷电监测预警系统。12.海洋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四)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本项目主要由1.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主要由灾害预警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组成。2.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建设,主要是进行增加和扩充,提高各种发送手段的信息接收终端的覆盖率,实现预警信息服务的均等化。3.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平台。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灾情收集上报和信息管理系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灾情预评估系统、气象灾害灾中跟踪评估系统与气象灾害灾后快速评估系统。
――总投资:7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对现有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建立一套高速、宽带的通信网络系统;完善并增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满足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
――总投资:5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六)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建设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把人工增雨从抗旱救急提高到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有效应对能力,提高作业效益,逐步开展人工防雹、人工消雾、消云、消雨等作业。
——总投资:3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协调联动,建立市应急办指挥部与成员单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制度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领导、气象预警、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害体系和机制。全面提高区域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阳江建设。
(二)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气象事业“坚持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气象部门“工作在当地、服务在当地、效益也在当地”的特点,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渠道,落实规划项目资金,建立项目维持经费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已有的建设项目和气象仪器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快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并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推进网络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机制建设。
(四)努力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要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建立气象、地震、水利、海洋、民政、科技、教育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开展灾害防御和避险知识科普宣传教育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不断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公民素质培训基地建设,广泛深入开展灾害防御知识教育。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科学避险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时开展灾害分析评估和相关科学解释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