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丽乡村申报材料-美丽乡村手抄报资料[定稿]
美丽乡村申报材料-美丽乡村手抄报
资料
语文手抄报资料:乡村生哥
快乐的暑假就要过完了,转眼间我就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下面就来写一下我在暑假里的所见所闻吧。
在暑假里,我去了外公家,浙江的乡下,那里的风景很美丽。一到乡下,就觉得空气新鲜,在远望去整个村子就像一座美丽的花圃,幽雅,恬静。走在路上,我看见了金黄的稻子,一片绿油油的蔬菜。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我看到河里有着许多红嘴白毛的鹅,立刻想起了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我一边大声的背诗,一边向白鹅连连招手。还
有黑,黄,白的鸭子在游来游去,走近一看,河里还有许多小鱼在游来游去,有的在水草里面窜来窜去,好像在捉迷藏,有的在摆,又像在玩别的游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在草地上有一只只可爱的小鸡在自由自在的玩耍,有的在吃虫子,有的在晒太阳……草丛中还有一些可爱的小羊在低头吃草,我兴奋地大叫“咩,咩,咩。”
到了外公家的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花,有紫色的喇叭花,有红色的太阳花,有粉红的月季花,有大红色的鸡冠花……
外公家住的是两层的小别墅,家里有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电池炉等电器,煮饭用煤气灶,出门也不用自行车,现在多用摩托车了,还有一辆小汽车,生活真好啊!
这就是我在暑假里的所见所闻,我觉得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伯伯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要珍惜这所有来之不易的
幸福。
这个暑假我过的非常快乐,吴老师您的暑假过得怎么样?【资料】美丽乡村社会协同20160925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一:儿童关爱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总是被同朝阳、希望、未来一类的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乡村的小花儿,盛开得本应比娇嫩的温室花朵更蓬勃、强韧,然而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儿童被冠以“留守”前缀的今天,需要有更多的人向他们伸出援手,让他们知道:自己过得并不孤单。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二:妇女发展
农业凋零、农村空巢化的趋势让留在乡村的妇女们逐渐成为了乡村劳动力的主体,她们在培育基础组织、推动社区自治、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她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能否复兴村庄的活力。赋权增能,可
以帮助妇女们更好地创造自立、平等、幸福的生活。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三: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关注的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传统乡村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意识,已在化学农业和工业的冲击下不断瓦解、消亡。今天乡村环境教育实践者们,试图重拾优秀本土文化,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带给村民从情感、意识到行为的改变,实现乡村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四:能力建设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正是人使得一切改变发生。能力建设为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乡村组织和个人成长为建设家园的可靠力量。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五:农村金融
金融是产业发展的血液。在过去数十年间,快速成熟的商业金融机构,不
断从乡村“抽血”,只关注资金使用的效率,缺乏陪伴农村社区成长的耐心。农村社区金融以公益小额信贷和社区资金互助为主要服务模式,在社区行走,与农户交流,为合作产业的启动注入微小却重要支持,正像有机体的毛细血管,深入肌体,营养生命。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六:社区养老
乡村在传统上,是重孝道与亲情、老幼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园,但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养老隐患已经日益凸显:传统的家庭赡养功能不断弱化,而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医疗机制均达不到需求,这其中的断层亟待弥补。社区养老应运而生,依托社区本身的社会资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乡村敬老互助美德、创新养老模式。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七:组织建设
“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不仅是行政管理划分的区间,而是具有认
同感、安全感和凝聚力等公共性的社会共同体。乡村居民是社区建设的真正主体,但各自分散承包的农民无法很好地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建设社区组织的意义,是把原子化的农民重新聚合起来,在自组织的推动下实现乡村社区的重建。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八:生计发展
生计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收入的稳定、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与环境、人与人、户与户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帮助村民找到适合的产业,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他们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能力,是当前许多民间公益组织努力的方向。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九:综合农协
不同于目前推行的以单一产业为链条的专业合作社,综合农协即新农村
综合发展协会,是由专业和兼业农户为主要成员,以互助合作为基础,跨地域、跨行政村、覆盖全体农户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它兼有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是以经济手段完成社会目标的社会企业类型的经济社会组织。综合农协模式在日韩台等地区农村历经数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借鉴东亚综合农协的建设经验,是为了实现一个“农民共富、集体发声、城乡平等、互补共荣、社会和谐”的乡村未来。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政策研究与倡导
在乡村建设民间实践中,社会组织通过不同的切入点直接或间接提供各类社会服务,而将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同未来的政治影响相联接,则需要能够呼应基础发展诉求的政策研究与倡导,为顶层设计提供决策依据,并同地方政府合作实施社会政策实验,支持农民组织探索未来发展道路。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
之十一:生态社区
生态社区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强调人群聚落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营造乡村生态社区的关键仍在建设“社区”,激发居民管理社区的热情和公共参与的精神。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二: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是乡村社区重建的重要契机。不同于政府提供的大规模、均等化基础服务,在灾地基础社会组织长于提供差异化的细致服务,通过协助农民进行组织建设、重建家园,提高农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三:助学助教
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乡村的繁荣,乡村教育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主要途径。关注贫困乡村学生,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文明进步的成果。
《美丽乡村 社会协同》系列分享之十四:平台支持
基金会是行业中的“发动机”和“稳定器”,它不仅管理着一些宝贵的资金,更有责任与一线NGO伙伴一起,预期社区需求、预判困难、预料机会,为促进行业发展聚合更多的资源,建立支持平台,助力、陪伴诸多民间伙伴,合力建设美丽乡村。数学手抄报资料:让人赞美的“1”
让人赞美的“1”
啊1,开口数数,首先数到的便是你。你是最基本的数量单位。只要有了你,进行运算就能得到一系列数,你用加法可得到任意自然数,你用加减法可得到任意整数,你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得到任意有理数,你用六种基本的代数运算可得到任意实数。你能衍生一切,你是数字的本源,万事的开端,高楼的基底,希望的萌芽,大千世界不就是由无数个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一时一秒,一滴水,一把土等聚集而成 的吗?没有一人,就组不成人类群体,没有一木就形不成片片绿色森林,没有一星,我们就看不到群星璀灿的夜晚,没有一滴一滴的水珠,就不会有浩瀚无边的大海……
在用数表示量的多少时,你是单位,在用数表示顺序时,你是最前元素,而一个自然数是同时具有“多少”和“顺序”两种意义的。你既是单位,又是最前元素,你是最简单的数,但又能作为某些领域的标准。当我们需要的东西在数量上只有一个时,我们变毫不犹豫地选择,当我们进行任何第一次尝试的时候,我们总是兴奋悠悠。
“多”包含着1,这是显然的,因为任何表示“多”的数都是由你与某些运算构成的,这里你是“多”的一个部分,你包含于“多”中,另外,1是单位,“多”则是若干个单位之和,若采用某整体作单位时,“多”就转化为你。十多亿人口只是“一”个中国;千千万万个H2O分子只是一滴水,许许多多的物品只是一个集
合。1000是“多”吧,但如用吨为单位,1000公斤才是“1”吨。1也包含着“多”,如在用较小单位时,你就包含“多”,一片森林,包含千万树木,一片花园,会开出千万枝花朵;一个单位,有几百个职工。1公里不算多,但用毫米作单位,1公里就是1000000毫米,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和多是不能分离的,相互渗透的两个概念,而且多包含于一中,正如一包含于多中一样。”
啊1,你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多一种形式,都意味着产生你的方式。被除数与除数相等的商是多少?不为零的任何实数的零次幂是多少?底数的对数是多少?全取组合数的值是多少?偶素数又有多少?它们都是1,是你的灵魂的各种显现。
1啊,有多少恒等式,方程式的右端是你哟。不论角度X是多少度,总有sin2x+cos2x =1,只要n趋于无穷无穷大,1/2+1/4+1/8+1/16…+…=1,只要x2/a2+y2/b2=1,点A(x,y)就会沿着椭圆 的轨道运行。数学中有了你,才使数学令人着迷,一道运算题的结果若是你,人们便立即欣赏感叹。你在数学中太重要了,有许多数列的极限是你,你的任何实数幂仍然是你,你同任何数相乘仍为任何数,你除以任何数还是任何数,任何数(除零外)除你就变成它的倒数。在许多运算中,你是变换的桥梁,简洁算法的关键,逻辑推理的灵魂,有了你五彩缤纷的变化,也就有了数学那丰富多彩的内容。
1,你又是对数系统的界限,当底数大于你时,一切大于你的数的对数是负数,当底数小于你时,又恰恰相反。而以任何意义所允许的数为底,你的对数都是零。在解析几何中,你是圆锥曲线分类的标准,据离心率大于等于或小于1,分别是双曲线,抛物线和椭圆。在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是你,最小数是你的相反数,啊1,你有时是那样地高高在上,遇到你也就达到正余弦函数值的最高峰了。
啊1,你太小了,太少了,再没有什么东西看起来比你这个数量单位更简单了,但是,只要把你和相应的多联系起来,并且按照你从相应的多中产生出来的各种方式加以研究,我们就会知道,再没有什么比你更多样化了。由你到多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美就是你的永恒的光辉,透过物质现象的朦胧显现。啊1,我们赞美你!美丽乡村申报材料
美丽乡村申报材料
XX县XX镇XX村位于县城北城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全村辖X个社,XX户,XXX人。
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依城傍郊,它依靠老城区---XX交通路,环绕新城区---XX步行街,自古以来商贸活动频繁,村民思想观念前卫,头脑灵活,经商意识强。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800元,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它地处城郊新农村,西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为苗木花卉种养,家禽家畜
饲养,农家乐的经营提供了厚实的自然条件。
该村旅游文化资源丰富,XX龙宫、张家神堂、北关庙台,头天门牌坊,北坛庙等景区景点点藏村中;人文环境优越,村民文化底蕴厚重,文化氛围浓厚,民间艺人繁多,各类书画交流店,古玩奇石铺,风味小吃点遍布辖区。是游客逛景点,品美食,赏文化的理想去处。
该村旅游行业发展现状较好,截至目前,已依托XX县XX龙宫等旅游景区景点发展旅游步行街1条,各类书画交流店30家,古玩奇石欣赏店25家,风味小吃店40家,苗木花卉种养基地2处,特色农家乐3家,民间艺术品零散销售点10处。同时各类旅游实施正在有序建设完善中,县旅游局、县博物馆已进驻XX龙宫,旅游管理日渐完善。
总之,我村发展旅游的地理位置独天独厚,旅游文化资源丰
富多样,旅游文化内涵深厚绵长,是发展旅游文化、打造美丽乡村的理想之地。
第二篇:申报美丽乡村所需资料
申报美丽乡村所需资料
一、文字申报材料
1、村基本情况
2、必须有产业也支撑
3、必须有三至五年发展规划
二、影像资料
1、拍摄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并解说
2、拍摄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3、村子近几年的发展及资金引进
4、发展规划等。
第三篇:美丽乡村申报
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
参加“郑州最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上报材料
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位于310国道郑洛段48公里处,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1100亩。全村4660口人,14个村民组,改革开放以来,小里河人紧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拼搏创新,逐步实现了民富村强的梦想。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新农村新时期十面红旗之一,河南省委、郑州市委、巩义市委多次授予小里河村党总支为“先进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郑州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2010年被河南省确定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目前,全村拥有以鑫旺集团公司为龙头的规模企业32家,实现年总产值12亿元,利税5000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12000元,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米,全村政通人和,人心思进,到处洋溢着一派现代化新农村的生活气息和美丽家园。
过去的小里河,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村民过着土里刨食的艰苦生活,没有工业基础,群众的生活没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迫切要求改变贫困面貌的小里河人,坚定不移地依靠党的政策,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学到了管理经验。目前的小里河村已初步形成了以铝加工、铝冶炼、碳素、铸造、冶金、建材、包装、运输、旅游、养殖等行业的工农业发展格局,使全村工业经济,村庄建设,文化教育,精神文明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大力推进民主化管理,按“四议两公开”的民主化管理程序,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村两委形成了一支团结拼搏、公正廉洁、开拓创新的团队,为全村干群做好表率。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了,村两委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指导,聘请专家学者授课讲座,了解国内外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趋势,使全体党员干群通过学习认清形势,看到希望和危机、居安思危,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定新的目标,奋发图强,使全村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村里邀请了省、市规划局和巩义市城建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在全村范围内做了科学细致的近期和长远规划,从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出发,在生活、居住、公益事业、文化教育等方面高起点的制定了村庄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使分散凌乱的单家独院建设成为新型小康社区,高雅别致的村民住宅楼鳞次栉比,规划一盘棋,建设一张图,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建设,进行了旧村庄拆迁和新区建设,到2009年底全村共拆迁560户老宅基,可恢复利用土地面积15万平方,共投资8000多万元新建住宅楼23栋,700余套现代化的村民住宅,总建筑面积73500平方,建设房型有76平方的两室一厅,110—120平方的三室一厅,168—210平方的四室二厅,基本上满足了全村各类人口情况的家庭住宿需要。投入7000余万元,高标准铺通
了村内所有道路16公里,全部安装了美观典雅的路灯。2008年被郑州市确定为林业生态村,大面积植树造林规范了绿化带和绿地,使全村绿地覆盖面积达到45%。从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由村里出资,修筑了沿310国道的汜河防洪护路堤坝3.6公里,新建桥梁2座,为美化环境,在村内主干道口点缀建设古牌坊两座,现代化门楼一座,古典门楼1座。为满足群众的休闲需要,在村内建设了一条586米长的人工河,并配套建设面积2.2万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配置了音乐喷泉,欧式舞台和草坪音响及健身器材,使群众在茶余饭后,工作之余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环境。为提高文化品位,投资660万元,建设振兴门、神墨碑林、七级宝塔、祖师庙等游览观景园区。投资2200万元,在村内建设了标准为三星级的华丰园大酒店,集餐饮、客房、会议、旅游接待、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设施。投资150万元在村委院内建成文化中心一处,室内设置健身房、棋牌室、电脑室、阅览室,为群众提供一个学习、健身、休闲、娱乐场所,深受群众欢迎。
为了保障群众的生活生存质量,对全村饮用水严格把关,从源头抓起,投入资金430万元,钻百米深井3眼,建2500立方蓄水池二座,配套管道网线万米,实行了全村统一供水,使全村群众吃上了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放心安全水。村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对村庄生活、环境垃圾建有垃圾中转站,专人负责,日产日清,树木、草坪绿化修剪,对公共设施进行各项维护和服务,使村庄环境保持优美整洁。
社会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发展靠教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使小里河人深深体会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为此,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投资1800万元建设的鑫旺中学,是继小里河初中、小学、幼儿园之后,为发展高级中学教育而实施的又一举措,有在校师生2600余人,具备住宿、教学、餐厅、体育、实验等必要的教学功能,建设了教师公寓、浴室、超市、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成为培养后继发展人才的现代化教育发展基地,在近二十年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总投入3000余万元。在建设现代化教学的同时,为鼓励青少年树立理想追求上进认真读书和形成教师安心教学,追求成果的文化氛围,村里每年拿出50万元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小学生考入重点初中,初中考入重点高中、高中生考入重点大专院校实行全额学费奖励。另外设立了百万元的助学金,目前已帮助解决全镇上百名贫困儿童的上学问题,现在的小里河村崇尚科学,办教育、出人才、民富村强已成为小里河人的时代追求。
物质文明的日益富足,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发展多种形式可以使群众接受的有益活动来统一群众的思想观念,从2002年起,恢复了停办近百年的集贸市场和古庙会,每月逢五、十五、二
十五、为集贸交易活动日,方圆十几公里的百姓届时购物、赶集呈现一派繁荣景象。通过观察了解,在农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大鼓书、戏曲和综艺节目。鉴于此,村里请来河洛大鼓的表演艺术家,定期为群众表演节目,全年约60余场,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演出队伍,常年娱乐演出不间断,在表演节目的同时,把党的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好人好事编排到节目中去,大力宣传和弘扬,使群众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文明不断得到提高。
在组织群众、艺人进行民间表演活动的同时,为开阔群众的眼界,提高村内文化建设发展的档次。小里河村先后举行“河南省鑫旺杯河洛大鼓擂台赛”、“首届河南省艺术节”、“七月流火”等大型文化活动。先后邀请了国家和省内外的艺术家达300余人,演出现代歌舞、大鼓书、小品、戏剧等优秀节目。周边乡镇群众,云集小里河观看节目的达十万人之多,这一台台精彩的文化大餐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在富裕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追求。通过一次次地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使小里河人开阔了视野,凝结提炼了小里河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坚持用文化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他们素质的同时,在群众中开展了“十星级农户”、“五好家庭”、“好妯娌”、“好婆媳”、“好代表”和“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在思想上宣传、在行为上约束,通过全体村民代表大会,全体党员会,制订出“小里河人行为准则”、“村规民约”、“五个好评比条件”等内容的《小里河村精神文明手册》,印制5000余份,达到村民职工人手一册,并把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工作经验、新观念、新思维在内部刊物《鑫旺周刊》上刊登,不断为小里河村的发展腾飞注入新的精神力量。
在小里河村你会看到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在村内道路和公共场所义务捡垃圾,搞清理,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村老年协会组织的义务“精神文明督察组”在发挥他们的余热。为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和养老问题,从2002年起,小里河村每月发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100元,每月15日老年人持证领取养老金,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生活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村干群的支持下,如今的小里河村村容整洁、村貌靓丽、富裕和谐,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再取骄人的业绩,成为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一面独具特色的旗帜,成为最美丽乡村中的一颗灿烂明星。
党总支
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
村委会
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九日
第四篇:美丽乡村
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该局优化村镇建设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空间布局,确定新农村建设用地占全市新增建设用地的15%以上。用好土地指标,对农房改造及基础设施用地给予优先考虑,确保农民私人建房指标不少于计划指标的10%。联合镇乡、街道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拓展新农村建设用地。突出简政扩权,将农民私人建房审批、土地登记发证权限下放到镇乡、街道,方便群众办事。(一是抓学习,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学习报告,组织开展“我为‘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做什么”为主题的座谈讨论,统一思想,提高对市委提出创建“中国幸福乡村”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抓宣传,普及国土政策。结合“中国幸福乡村”建设,编制《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汇编》,组建宣讲队,进村入户宣传国土资源政策,加强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加大违章建房执法力度,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抓试点,推进农房改造。重点帮助贺村镇湖前村做好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使其农房改造、“空心村”整治和宅基地整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一户一宅”等相关政策规定,并提供上门办理审批服务。
四是抓调研,提出政策建议。结合旧村改造经验,组织人员就我市乡镇环境整治提升创建“美丽乡村”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我市农房改造政策性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选址,统一基础设施,统一竞价择位,统一外观设计;严格落实“八个禁止”,即禁止:城镇居民私自购买土地建房,非法倒买集体土地建房,建新房不拆旧房,超大户型超面积建房,擅自占用耕地开天窗建房,沿省道、国道、高速路口及连接线道路两旁100米以内建房,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东建西,违反城镇规划、村庄规划建房。并按照“早发现、早处理,不成型、不成风”的基本要求,建立村点违法建设三级巡查报告机制,实行查处违法建筑县乡(镇)村组四级联动和服务群众“三到场”机制,完善土地执法监察体系,营造依法用地的良好氛围
农村宅基地整治是指通过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对农村旧宅(包括废弃闲置的生产、生活设施等)进行拆旧建新、退宅还耕、修缮改造等综合整理利用,全面解决农村旧宅闲置占地问题,实现村容整洁,创造良好人居环境。
依法行政,规范操作。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加强指导监督。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途径。特别是对农民拆旧建新、退宅还耕、跨村建宅、弃宅进城等问题,要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探索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管理办法。
(一)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
1、住宅用地限额。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基地。村民每户住宅用地面积限额为80-120平方米,三口以下不得超过80平方米,六口以上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利用荒坡地、村内空闲地建房或者对原旧住宅进行翻建的,可以适当增加面积,但增加的面积每户不得超过30平方米。
2、旧宅地翻建报批程序。镇、街道旧宅地翻建都 必须按程序报乡镇人民政府、规划建设部门、国土部门审批,在取得建设许可后,方可动工建设。
3、退宅后的土地利用和补偿办法。执行“一户一宅”制度以后,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收回农村村民原有住宅用地,已建房户旧宅基地退还给村集体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符合新村规划建设的旧宅基地,旧宅所有人需要建设新房且符合“一户一宅”政策规定的,优先安排宅基地建新房,旧宅拆除自行负责,不再补偿;旧宅拆除的土地面积与建房用地面积相差较大,实行按面积差距计算补偿费;符合退宅还耕条件的,由我局安排资金实施退宅还耕,开垦成水田或旱地。
(二)加强规划编制和管理
1、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安排好新村规划用地,抓紧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规划批准实施后,农民一律在新村规划点建房,严格控制单家独户建房,鼓励建设联排住宅和多层公寓。对个别自然村无法进行新村规划,但确因生产生活需要而进行单家独户建房的,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批。对单户宅基地和新村规划点人均居民用地面积实行双控制,确保新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比老居民点用地面积明显减少。
2、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试点工作。依法全面清晰界定农村宅基地土地产权关系,完成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划界与登记发证,实现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全覆盖和土地登记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土地产权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要综合考虑村庄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水平、人口与民族特点、历史长短、以及地形地貌等各方面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试点村庄,调查核定村内每户宅基地权属来源、面积、使用状况、界线界址等情况,并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宅基地给予确权登记发证。同时,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村规民约,对多占宅基地的农户收取土地占用费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3、引导农民向村镇建设规划区集中。经批准的新村建设规划区建设用地,可由村委会统一组织进行土地调剂。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折旧建新”的规定,在退出原宅基地的前提下,积极帮助农民落实新建宅基地。对愿意退出老宅基地进入新村建设规划区建造住宅的本村农民,可按规定为其报批宅基地。
4、加快新村建设规划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 点建设农村村庄道路、排水、环卫等项目。要提高新村建设规划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
(三)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1、鼓励农村村民进城落户。对已在城镇购置商品房定居或愿意进入城镇规划区定居,并自愿退宅还耕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按其退出合法宅基地的面积确定一定标准给予补偿,其宅基地还耕后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放弃宅基地后,不影响其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益,不影响其作为农民身份享有的原有政策待遇。
2、积极推进农村“造福工程”。对农村边远村、地质灾害点或其他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的农村居民点,要积极动员村民实施“造福工程”,实行整体搬迁。各乡镇、街道应积极创造条件,协调解决“造福工程”的新村建设用地,采取国有土地出让、集体土地置换等办法,在集镇规划区或其他中心村安排“造福工程”建设点。对已经完成“造福工程”整体搬迁的农村居民点,各乡镇、街道应统一进行整体拆除或保留部分生产管理用房,危险、破旧房屋一律拆除。
(四)加大农村宅基地整治投入
1、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专项扶持资金。我局要积极做好我市退宅还耕项目的申报,争取获取更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供使用,根据宅基地复垦整治投入成本,制订具体补助方案和项目启动资金的筹措及拨付办法。
2、切实增加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全市要统筹利用耕地开垦费、土地有偿使用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资金,并建立专项退宅还耕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的退宅还耕。市财政新农村建设资金要重点支持农村宅基地整治,每年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整治的拆旧还公补偿、旧房改造修缮、新村基础建设等。各镇、街道及行政村每年必须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宅基地整治。
3、积极引导农村村民和其他资金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也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退宅还耕、拆旧建新、旧房改造、环境整治等行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允许社会资金投入农村进行退宅还耕承包开发。
以人为本,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
完善土地管理 推进新村建设
晋江市国土资源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的德政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主要情况如下:
一、保护耕地,为新农村建设留足空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由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部上墙,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实行严格考核,推行问责制,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
二、强化管理,保护农村集体土地。①严禁耕地抛荒。对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不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而弃耕的土地,在限期内不纠正的,依法收回土地承包权,切实把耕地交给以地谋生的农村居民。②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农村居民建设住宅必须符合村镇建设规划,每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法定标准的宅基地,多出的宅基地要先由村集体收回,其地上物待日后处理宅基地时一并处置。
三、土地规整,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对利用率不高的土地要逐步开展建设项目用地的置换,通过易主、易权、易位等方式整合零星、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使存量建设用地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有三块:①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2010年4月份以来,再次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组织对全市2007年以来批准项目用地的建设情况进行核查,目前核查工作正在全面铺开。②认真抓好“四个集中”。按照“全市一城”的总体思路和中等城市的建设标准,晋江市着力把649平方公里土地和121公里海岸线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依据本局职能,按照“四个集中”(即推进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住宅向现代社区集中、人口向市区和城镇集中)要求,发挥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种养能手三大主体作用,结合治理耕地撂荒,有序引导农户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等形式依法流转土地,促进耕地向种粮能手、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集中。③大力推进“三旧改造”。2010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意见》后,我市抢抓机遇,主动求变,按照环泉州湾发展的战略部署,用“全市一城”的理念,以“三旧”改造为抓手,高强度、密集式、组团化推进城乡建设。特别是在旧村改造方面,按照“规划先行、路网带动、整建结合、以整为主”的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又步骤的推进全市旧村改造。改造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实行“拆一补一”,或引导统一规划、建设公寓式居住小区,尽量减少农村住宅新占土地,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建设新农村的目的。
四、手续报批,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主要有两点:①做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用地报批前期工作。2006年以来,我市先后启动101个村(社区)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已有45个村(社区)进行区域改造。据统计,目前到我科室办理用地初步审查的有30个村、45宗用地,办理原产权注销通告的有17个村、24宗用地,已获得泉州或晋江市政府用地批复的有13个村、14宗用地。②抓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的指导服务。本着“特事特办、简化手续”的原则,对区域改造的建设手续作了梳理,简化了办理程序。配合市新村办召开全市规范新农村建设区域改造暨“两证”办理业务培训会,进一步规范新农村建设行为,提高各镇(街道)办证指导员、各示范村(社区)办证联络员的业务水平,加快“两证”办理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依法有序、持续健康推进。同时,加强协调,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就“两证”办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解答,并督促相关示范村加快“两证”办理。③强化项目审批。项目是推动发展的生命线,我局历来关注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不仅在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帮扶,还依法办理项目征地和出让手续,留足乡镇、村企业自身发展用地。同时,为保证项目早出效益,督促项目业主早日落地投产,投入新农村建设。
五、和谐拆迁,为旧村改造提供“二次创业”机遇。2010年“城市建设年”中,我市策划了梅岭、青阳、滨江、安海、内坑、金井、城北、磁灶等“九大组团”城市建设项目和道路交通、生态环保“两大体系”建设,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创造机遇。我局积极做好我市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组织实施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社会稳定做贡献。①宣传培训上求突破,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力争取得社会各阶层的理解和支持。②征供地流程控制上求突破,严格执行规定程序,做好“两公告一登记”,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不到位的不办理供地。③征地补偿安置办法上求突破,积极研究探讨征地补偿安置新思路、新办法,实施“村(社区)留地”安置政策,保障被征地弱势群体利益,扶持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征地工作中,依法拟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合理确定我市征地补偿标准。目前,我市土地补偿费及安置补偿费每亩3.4万元,高于省定标准。据统计,2010年来我局共派出40多人次参与到各组团的征地工作,协助帮助群众查询、甄别地籍档案资料5000多人次,有效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六、维护群众利益,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①解决农村居住困难户的用地问题。坚持疏堵结合,严格把好审核关,2010年,我局共办理302宗住房困难群众用地手续,已全部获批。今年来共收到申请266宗(其中居住困难户182宗,旧村改造50宗等),目前也正有条不紊的办理中。②有效化解涉土信访矛盾纠纷。切实抓好春节、“两会”期间涉土信访和维稳工作,加强信访硬件建设,建立健全信访制度,加强信访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办信办访能力。坚持月排查、月报送、定期通报制度,摸清存在的所有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深入开展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重点排查可能赴省赴京集体上访以及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涉土问题,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信访苗头及时与所在地政府沟通、协调,争取主动,变上访为下访,有效化解涉土地矛盾纠纷。今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566件,来电93件,来访34批52人次,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落实。③加大征地补偿费监管力度。一是依法制定征地补偿款标准。严格按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标准。二是依法监管土地补偿款落实到位。实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严格征地审批程序和用途管制。项目报批前,用地单位须将不低于征地款总额50%汇入市国土资源局征地款专户。项目报批后,征地补偿费用统一由市国土局直接拨入村集体账户,由镇级村级财会代理服务中心监管,确保征地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土地补偿款收支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上级部门的审查。据统计,1999年至今,我市共报省政府批准征收集体土地5638.1085公顷(其中耕地3069.8484公顷)。经抽查,尚未发现拖欠农民个人征地补偿款现象。④开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活动。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做好项目用地批前检查工作,对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巡查到位、不留死角,有效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真正起到“严查一案,稳定一片”的作用,为城市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尽管我局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但现实中依然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两违”冒头,指标紧缺,土地抛荒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我局将集中力量,靠前服务,重点抓好土地闲置、土地整理、耕地保护和违法用地查处工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努力。
对清查出来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本着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坚持“三不放过”(即应立案而未立案的不放过,应处罚而未处罚的不放过,应追究责任而未追究责任的不放过),严肃查处一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在今年组织开展的清理“两违”(违法占地、违章建设)行动中,全市累计
创新推行“垦、改、留、迁、并”五种整治模式,分类组织实施,狠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一、复垦新建模式。对于一些旧村居民点,即老房子分布相对分散或有较多靠近山坡的老宅基地,采取异地建设的方式,在村庄周边建设新居民点。同时,对旧村居民点进行复垦,新增有效耕地,实现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新增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总量增减平衡。
二、改造整治模式。对于一些“空心村”或者连片老房子的区块进行整体拆除,盘活存量土地,整体规划重建,满足住房困难村民的合理建房需求。比如浬浦镇贺家村、花桥镇蒲峰村、珠岙镇上胡村都是以这一模式组织实施。
三、保留治理模式。对部分半成新以上住宅区的主屋予以保留,主要拆除附属用房和周边围墙,对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重新整治。在不影响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总体要求的同时,有效减少财政开支。
四、整体搬迁模式。对于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高山村和海岛村,甚至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通过建设移民小区,实行整村搬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亭旁镇挂帘村、石门坑村,健跳镇龙山村等实行的都是这一模式。
五、撤并组合模式。对少数地域分散的自然村和高山村,通盘考虑、精心规划,通过撤小并大的方式,加强中心村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共享。比如海游镇善岙杨村、沿赤乡小渔西村就属该种模式。
第五篇:美丽乡村
明星社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建设美丽乡村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外部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小城镇及村庄作为试点,推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于下梁镇明星社区比较好的交通区位、生态基础、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居住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对提升九天山景区、岭南水上乐园娱乐休闲区形象以及提高柞水旅游强县的知名度都有积极意义。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实现特色休闲娱乐,生态环境改善,居民增收,生态旅游等方面均衡发展。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特色乡村,推动全社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2、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对个别棚户区进行拆除改造,保障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我社区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处一景、一处一业,一处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四、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四大招”
美丽乡村“第一招”:社区美化促美丽。美丽乡村首要体现“美丽”二字,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对槐湾小 树木花卉,对能够硬化的道路进行硬化,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绿化、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各小区有垃圾收集池,专人负责收集,统一送至垃圾填埋场,确保各区域清洁;在此基础上清理道路两旁的土堆和建筑垃圾,做到无残留无死角。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各小区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我社区特点,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合理规划原则,严禁居民将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分片规划,拆除污染猪舍、牛栏,养鸡场等,将各个畜禽养殖场地统一安置于赤水沟,对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小区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对轧钢厂的外围墙进行有特色的美化。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整治各小区、区域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6、慢速度促和谐。在社区范围内的道路设置限速安装减速带,慢是回归自然的一种意境,以此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并创造一种轻松自在的身心感受。
美丽乡村“第二招”:多种产业助增收。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社区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社区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农业,农村特色服务业,促进居民就地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依托姜家沟和赤水沟的生态地理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如通过蜜蜂和冷水鱼养殖,花卉栽培,药物种植等途径以此达到满足广大游客消费需求,美化环境和就地就业增收的效果。
2、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和别具特色的饮食服务业。重点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地理位置等优势发展别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饮食等服务业,努力做到“处处有美景有特色”。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特殊区位为依托带动周边发展的格局,努力把我社区打造形成旅游休闲圣地名村。
① 依托“岭南水上乐园”的地理位置在槐湾小区发展数家别具特色的“农家乐”,结合防洪坝和高速路桥的位置可以开发建成桥底休闲纳凉区。
② 依托山柞高速公路进出路口的特殊位置,在二四五组开办一定数量又各具特色青年旅社和乡村旅馆,以此来充分利用被闲置的房屋并取得经济上的增收。同时在四五组的中间街道建立饮食一条街,特色与环境卫生作为第一指标,优质的服务作为一项要求。重点向外界推出“烤全羊”、“山里土鸡煲”、“香菇木耳”、“腊肉”、“冷水鱼”、“山里野菜”、地方饮食特色的锅盔和玉米稀饭。
③ 充分利用姜家沟的优势区位,合理利用“沈家大院”的优美环境,古式乡村民宅。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给与一定改造,开办几家有特色的农家乐。并同时向外界人展示农耕文化,传统农耕器械,体验农耕劳作。
3、发展乡村低耗、无污染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将所有的工业都集中安置在花园沟工业园区,严格限制有污染企业的进驻。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及集体经济实力。
美丽乡村“第三招”:加强村级文化建设。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院落。编制农村特色文化院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院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院。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风俗习惯、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精神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乡风文明的有关内容,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坟墓实行迁移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两岸的自然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努力做好各类群众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工作。
美丽乡村“第四招”:加强管理。高效有序,服务优质都是管理的结果。针对美丽乡村的建设和运营都要制定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以此保证特色开发不重复,申报经营都合理,无乱收费欺客、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减损美丽的现象发生,对情节严重和违反相关制度的人给与一定的罚款。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配合县镇两级相关部门,在社区级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小组成员各有分管。
2、落实工作责任。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领导小组各成员要紧密配合好相关单位的日常工作,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出自己的贡献。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切实履行好居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专项财政资金外,还应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4、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宣传、会议宣传,宣传栏等宣传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三委班子,不断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