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系统稳预期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扣稳定经济发展预期、投资预期、社会民众预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市委、市zf“*”目标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回应社会关切,释放积极信号,奋力实现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一)谋划重点项目。
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市政设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根据市zf安排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基础设施优先、园区配套优先、民生项目优先和功能完善项目优先”“四优先”原则,立足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增强捕捉项目信息的敏锐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从宏观和微观上对道路桥梁、公共公益、生态修复等领域进行梳理和前瞻性研究,重点谋划支持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类、社会公益类等主导类项目;树立长远目光,着眼于项目产业集聚的长远效应,加强项目库建设,保持长期储备一批高质量、多领域、有特色的重点工程项目,形成每年“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达效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重点工程推进中心)
(二)补齐建筑业领域短板。
全面贯彻市委市zf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确保完成“*”既定目标。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开创建筑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促使我市建筑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在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植,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市场,鼓励引进市外优质大型建筑业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子公司,优先保障落户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地,并给予专项资金奖励。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企业提高建筑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及时发布先进适用的工程建设工法,限制和淘汰落后危险的工艺,协调相关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活动提供科技经费、技术改造贴息补助。
优化建筑市场管理,依据质量、安全、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的信用信息,对建设工程和建筑业企业进行信息化监管,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规范各类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建材管理中心、行政审批科、重点工程推进中心、质监站、档案馆)
(三)深入推进污染联防联治。
建立施工扬尘动态监管清单,建筑工地联网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定期巡c,确保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措施达到“六个百分百”。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充分利用太阳能、空气能、风能、地热等自然能源,推广建筑工程新技术应用,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节能审查率及施工现场建筑节能实施达到100%。加强混凝土预拌企业监管,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建材管理中心、重点工程推进中心)(四)持续深化工程审批制度改革。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实施“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等“五减三改两提升”行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创新工作,进一步深化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逐步扩大即办件范围,推进审批系统的融合升级,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功能,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帮扶纾困力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服务失信惩戒、涉企政策制定等制度体系,加速项目落地,减轻企业负担,严惩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政审批科、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建材管理中心、重点工程推进中心、质监站、档案馆、信息公开科)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贵,完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促落实,确保稳预期工作落实到位。(二)强化协同联动。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科学引导预期、有效管控预期。进一步提升工作的整体性、精确性、实效性,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三)强化督导问效。大力弘扬倡导的“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作风,力戒形*主义官*主义,提升服务效能,把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日常考核的重点内容,对政策落实不及时、执行不到位、目标任务未达预期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规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