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专题-数列求和

2022-02-26 05:4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高考数学专题-数列求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数学专题-数列求和》。

复习课:

数列求和

一、【知识梳理】

1.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

2.错位相减法求和:如:已知成等差,成等比,求.

3.分组求和: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4.合并求和:如:求的和.

5.裂项相消法求和: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常见拆项:,,(理科).

6.倒序相加法求和: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7.其它求和法:归纳猜想法,奇偶法等.

二、【经典考题】

【1.公式求和】例1.(浙江)在公差为的等差数列中,已知,且成等比数列.

(1)求;

(2)若,求.

【分析】第一问注意准确利用等差等比数列定义即可求解,第二问要注意去绝对值时项的正负讨论.

【解答】(1)由已知得到:

(2)由(1)知,当时,①当时,②当时,所以,综上所述:

【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变式训练:

(重庆文)设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2)已知是等差数列,为前项和,且,求.

【解答】

(1)由题设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故.

【2.倒序相加法】例2.已知函数.

(1)证明:;

(2)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数列的前项和;

(3)设数列满足:,若(2)中的满足对任意不小于的任意正整数恒成立,试求的最大值.

【分析】第(1)问,先利用指数的相关性质对化简,后证明左边=右边即可;第(2)问,注意利用(1)中的结论,构造倒序求和;第(3)问,由已知条件求出的最小值,将不等式转化为最值问题求解.

【解答】(1)

(2)由(1)知,,即,又两式相加得,即.

(3)由,知对任意的,则,即,所以.,即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

关于递增,时,.

由题意知,即,解得,的最大值为.

【点评】解题时,对于某些前后具有对称性的数列,可以运用倒序相加法求和.

变式训练:

已知函数.

(1)证明:;

(2)求的值.

【解答】(1)

(2)利用第(1)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令,两式相加得:

所以.

【3.错位相减法】例3.(山东理)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前项和为,且

(为常数).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分析】第(1)问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列方程组求解及即可;第(2)问先利用与关系求出,进而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出.

【解答】(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由得,解得,.

因此

(2)由题意知:,所以时,故,.

所以,则,两式相减得,整理得.

所以数列数列的前项和.

【点评】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应注意:

(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时的情形;

(2)在写出与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的表达式;

(3)利用错位相减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时,若公比是参数(字母),一般情况要先对参数加以讨论,主要分公比为和不等于两种情况分别求和.

变式训练:

(山东文)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满足,求的前项和.

【解答】(1)同例3.(1).

(2)由已知,当时,当时,结合知,.

又,两式相减得,.

【4.裂项相消法】例4.(广东)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且构成等比数列.

(1)证明:;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与关系求出,进而用裂项相消法求出和,然后采用放缩的方法证明不等式.

【解答】

(1)当时,(2)当时,,当时,是公差的等差数列.

构成等比数列,,解得,由(1)可知,是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3)

【点评】

(1)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时,应注意抵消后不一定只剩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有可能前后各剩两项或若干项;将通项裂项后,有时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使裂开的两项之差和系数之积与原通项相等.

(2)一般情况下,若是等差数列,则;此外,根式在分母上时可考虑利用分母有理化相消求和.

变式训练:

(大纲卷文)等差数列中,(1)求的通项公式;

(2)设.

【解答】(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

因为,所以.

解得,.

所以的通项公式为.

(2),所以.

【5.分组求和法】例5.(安徽)设数列满足,且对任意,函数

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分析】,由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解答】(1)由,得,所以,是等差数列.

而,.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组求和法,具体求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数列通项的构成特点,将其分成等差、等比或其它可求和的式子,分组求出即可.

变式训练:

(2012山东)在等差数列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对任意,将数列中落入区间内的项的个数记为,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答】(1)由可得,则,于是,即

(2)对任意,则,即,,.

于是,即.

【6.奇偶项求和】例6.(2011山东)等比数列中,分别是下表第一、二、三行中的某一个数,且中的任何两个数不在下表的同一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定义先判断出,求出通项;求和时要对分奇偶讨论.

【解答】(1)由题意知,因为是等比数列,所以公比为,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

(2)解法一:

当时,.

当时,故.解法二:令,即

.【点评】解法一分为奇数和偶数对进行化简求和,而解法二直接采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进行求和,只不过此时的公比

.本题主要意图还是考查数列概念和性质,求通项公式和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

变式训练:

已知数列,求.

【解答】,若,则

三、【解法小结】

1.数列求和的关键在于分析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在具体解决求和问题中,要善于从数列的通项入手观察数列通项公式的结构特征与变化规律,根据通项公式的形式准确、迅速地选择方法,从而形成“抓通项、寻规律、定方法”的数列求和思路是解决这类试题的诀窍.

2.一般地,非等差(比)数列求和题的通常解题思路是:如果数列能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就用公式法;如果数列项的次数及系数有规律一般可用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来解决;如果每项可写成两项之差一般可用裂项法;如果能求出通项,可用拆项分组法;如果通项公式中含有可用并项或分奇偶项求和法.

四、【小试牛刀】

1.数列前项的和为()

A.

B.

C.

D.

2.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等于()

A.

B.

C.

D.

3.数列中,若前项的和为,则项数为()

A.

B.

C.

D.

4.(2013大纲)已知数列满足则的前项和等于()

A.

B.

C.

D.

5.设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A.

B.

C.

D.

6.(2013新课标)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A.

B.

C.

D.

7..

8.已知数列,则其前项和为

9.(2013江西)某住宅小区计划植树不少于棵,若第一天植棵,以后每天植树的棵树是前一天的倍,则需要的最少天数等于

10..

11.(2013江苏)在正项等比数列中,,则满足的最大正整数的值为

12.正项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对于任意的,都有.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6.C

7.8.

9.10.11.,.,..,所以的最大值为.12.(1)由,得.由于是正项数列,所以.于是时,.综上,数列的通项.(2)证明:由于.则..

下载高考数学专题-数列求和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数学专题-数列求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数学 数列求和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数学教案:数列求和 教材:数列求和 目的:小结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尤其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拆项法、裂项法和错位法求一些特殊的数列。 过程: 一、 提出......

    数列求和教案

    课题:数列求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数列求和方法.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 教学重点: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 教学难点: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

    数列求和问题

    数列求和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些特殊数列求其前n项和的常用方法. 2.通过把某些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数列化归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

    数列求和教案

    数列求和 数列求和常见的几种方法: (1) 公式法:①等差(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n(n1) 21222n2nn( 123......6② 自然数的乘方和公式:123......n(2) 拆项重组:适用于数列1n)(2 1)an的通......

    数列求和方法及数学归纳法

    数列求和 一、常用公式法 直接利用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的方法.常用的数列求和公式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二、错位相减法 可以求形如 的数列的和,其中......

    数列求和说课

    数列求和说课 一、教学内容: 数列求和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数列求和对于高考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数列求和方法中涵盖有倒序相加法、错位......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能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能......

    第65节数列求和

    北师大(珠海)附中2010年高考(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总节数第 65 节 5.4数列求和(2) 【课前预习】 1、(09全国文(14))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972,则a2aa___________ 492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