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1问题的提出
这两年,“核心素养”
一词成为世界各地教育研究的重点,这一词也成为教育界的流行语。2016年9月1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由我国来自教育界和心理学家著名的专家学者历时三年之久的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由此敲定。
核心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除去课本知识外剩下的其他的能力,例如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新的环境中随机应变能力,以及我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也是学生终身发展,融入社会,以及进入工作之后不可或缺的素养的集合,是当下各个年龄的学生,初进职场的青少年以及入职多年的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素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从我们从出生就开始培养的,最先开始的是由我们的家长,然后在学校进行专业化的教育。最后在我们的工作中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
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接轨的桥梁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代社会最需要的。学生不能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只有学生有核心素养的基本品质,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而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息息相关,新课改也对此做出了调整。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适合自己的收获。而不是只针对一部分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与学生的收获息息相关。一个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对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牵动着每一个学生。
1.人文底蕴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民族发展的精髓,同样学科也有他自己独特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之前的学者在学术上所作的巨大成果,就足以挑起学生对知识的敬仰,同时学科文化也在无形之中形象着学生的素质,学生遇到问题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受自身核心素养的影响。而核心素养就是每个学科中隐藏的最有营养的价值。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最基本的桥梁。引导着我们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观。真善美是学科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我们统一的追求。使学生发展成为拥有浓厚的文化基础、追求更高的精神素养,把学科知识这种外在具体的形式渗透到血液当中,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能力。
2.科学精神
科学体现的是人类的理性思维,具有逻辑性而严禁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科学精神,并且对待事物严禁的态度是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品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思考问题要有条理,有理有据,能够尊重客观事实,通过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具有学科思维的思维方式,更加客观的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还要有批判质疑的精神,面对自己有疑问的知识要敢于提出,不可盲从,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独立思考而不去依赖别人,并且自己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敢于下结论。同时还要有一种挑战精神,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而不敢相信自己会作的更好。还要时时持有一颗好奇心,对自己不了解或者不懂的问题有探索精神。时刻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不会因失败而气馁,更不会因失败而放弃,努力大胆尝试寻找各种解决办法,最后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3.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也就是学生不仅要学会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学习,能够体会学习的乐趣,使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自主学习是整个世界所追求的学习方式。也是当今教育界中讨论的焦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符合我国对青少年的需求,也是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广大教师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会学”主要就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效果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反思,适当做出正确的及时的调整。自主性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活动中人的根本属性。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自己的认识应全面客观的来看,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高效发挥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当自己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机智的处理应对,也是人主观能动性即自主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人类自主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4.健康生活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健康二字,脱离了健康二字其他任何一切都是空谈。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以及健康的人际关系等,都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目前,中学生承受不了升学的压力,面对老师的批评因无法释怀而抑郁甚至自杀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生意义,感受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接受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困难和挫折中仍有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困难压力面前能够自我疏导和调节。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卫生显得至关重要。
5.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即当步入社会时,与社会建立的关系,社会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人相互独立的。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既然存在于同一个社会环境中,就应该有统一的行为准则和统一的行为规范,而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和履行。在社会生活工作中,不同的人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每个责任都需要全力以赴,而且做好每个工作的前提就是拥有责任心。也是工作中无错误的重要保证。当然,要想负一定的社会责任,首先必须对自己负责。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自己约束自己。文明礼貌,一定的社会礼仪不仅体现个人的自身修养,而且还符合当代的社会的标准,更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体现。诚实有善,宽容待人,孝敬长辈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品质。
6.实践创新
创新实践能力是现代社会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也是对人和探究工作最有利的依据,是当代学生和青少年必备的素养之一。在劳动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行为习惯是高效率完成一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主动参加学校的多种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劳动的效率意识,还要在活动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在随机应变的环境中有急中生智的能力。
3数学中的核心素
1.数学抽象
数学中的抽象就是抛开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所剩下如研究对象时用到的一切思维过程等隐藏的过程。抽象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平面几何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抽象是人理解一个事物,思考一个问题的基础。只有具有了抽象思维,才能对一件事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知。从事物的背后意义及背后背景中抽象出一般的结论和规律。并用数学符号语言给予表达。
2.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顾名思义也就是从最简单的事实或者从最基本的理论出发,根据一定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推出其他的结论的过程。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就是从特殊到一般,运用的方式基本都是总结归纳。另外一种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最基本的方式为演绎。
3.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就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现在各个行业的每一个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支撑。而把每一个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知识,用数学语言去表达,在利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给予解决。
4.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就是在数学的学习中利用空间几何的最直观看见和空间想象来培养学生感知事物背后发展的动态。通过对空间几何的学习,看到事物最直接的一面而分析事物背后的形态变化。
5.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在了解自己运算对象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运算法则,结合该运算相应的解决方法并选择最合适的运算方法,设计合理的运算程序,求得最后结果。
6.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就是对所研究对象获得一定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提取数据中信息,发现其中所隐藏的现象。
4.数学课堂教学行为中有关核心素养的分析
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核心素养更是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息息相关。因此,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即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改变,它更是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高中数学教学中,从教学行为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将从以下提问、学生活动、学生合作、作业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以高中数学知识进行举例分析。
(1)课堂提问
一节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环境和运用数学与实际的联系,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思考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推动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中,利用细胞分裂这一客观事实,探究细胞分裂的次数和细胞形成的个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用函数解析式去表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并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其他类似可用指数函数表达的事例。
一个问题的提出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的目的,还得要重视提出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答案的动力,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课堂提问属一门教学艺术,而探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是每个教师都需要重视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做到先出问题,再叫学生,在全班学生已经思考了的基础上,再指名回答,不同意见再做补充。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自主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生自主活动。学生相应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是在相应的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自主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生自主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例如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让学生根据指对互化,通过对解析式的理解,即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转化,思考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对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探究对对数函数的图像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还能让学生对对数函数的图像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同时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自己探究的结果有一种成就感。
(3)师生合作交流
当前,合作交流是当今世界首选的最佳学习形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等的优势互补,这样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因此合作交流式教学为多数教师所青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合作交流,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放地学习。同时它能充分发扬民主,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另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在函数单调性中在讲解了增函数的概念之后,进一步探究减函数的概念。根据增函数的性质得出减函数的性质,然后让同学合作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积极融入学生的交流,以便更直接的得到学生的反馈,进行对应的弥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观点,也可以对自己的见解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4)课后教学评价与反思
一节课结束之后,对本节课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他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通过对教师作业的批改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并领会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与评价。
作业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中学生来说,知识是认识的结果,技能是训练的结果,也是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大量的是课堂上或者课本中没有出现的问题,学生必然要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地把知识转化技能,促进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中,对课本进行基本知识点的练习后,也要适当的在课下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补充。
例如函数在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对一个小题的简单思考,不仅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巩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单调性与解析式联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强的锻炼。
总结
自从我国提出核心素养之后,每个学校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模式上,以及学校教师教育学生的工作重点都有了明显提高。总体来讲,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一个更高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奇妙的工作,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每一个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职业的神圣,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并且明白成绩并不能衡量一个学生的价值,努力培养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是教育的真正本质。
参考文献
[1]杨建南.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教育与管理,2016,(25):52-55.[2]陈彩虹,赵琴,王茂华等.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全国第十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121-128
[3]杨孝斌,吕传汉.论数学教育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5):74-79
[4]丁大江.数学史知识融入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数学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7,(03):71-72
[5
徐岳灿.浅谈基于创新思维培育的高中数学校本教育纲要[J]创新人才教育。2015,(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