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

2021-05-12 11:0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

两篇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第三课

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

二、尧舜禹的“禅让”

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

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二、著名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三、商鞅变法

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

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

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第十二课

大一统的汉朝

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

(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

(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第十五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两次通西域:

(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

(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

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往西亚,再往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作用: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十六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第十七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东汉时期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十八课 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2.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0年,曹丕废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3.三国经济:魏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发达,蜀国丝织业兴旺,吴国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军万余人,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即台湾)。

★第十九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

2.“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

5.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江南地区的开发

(1)开发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

(2)开发原因: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自然条件)

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社会原因)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

(3)表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开垦为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4)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二十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3.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第二十一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第二十二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书法艺术: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二、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三、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仅供参考)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比较亚洲和欧洲:

亚洲

欧洲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

全部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

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③中部高、四周低

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

②地面起伏较小;

③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大陆性特征和海陆差异特征显著

①、温带气候显著(热带气候没有);

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

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②、河流长,水量较大。

③、多内流河。如长江,湄公河,塔里木河。

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如: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

人口特点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

世界第二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2、需要识记的一些内容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⑺、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

第二节、非洲

1、地理位置: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⑵、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2、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二战前,只有三个国家独立: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非洲地形:

⑴、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

⑵、势东南高,西北低。

⑶、主要地形区:

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的山峰;

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盆地;

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的裂谷带;

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

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

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

⑴、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平均气温高(25℃以上)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气候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A、地中海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M、高原气候注: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适于栽柑橘、葡萄、橄榄等。

5、河流:

⑴、尼罗河——世界上最长河(6000千米)注入地中海;

⑵、刚果河——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6、物产丰富(“富饶大陆”):⑴、矿产资源:非洲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湾的铝土,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赞比亚的铜,尼日利亚的石油也非常有名。⑵、名贵树种: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⑶、农作物:咖啡、枣椰、油棕的主产地。⑷、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首位如狮子、大象、斑马、长劲鹿等。7、经济:⑴、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低的一个大洲。⑵、农业是重要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广,小麦和稻米大量进口,咖啡、可可、花生、棉花等大量出口。

第三节、美洲

1、比较北美洲和南美洲

北美洲

南美洲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半球小部分在南半球

大部分在南半球,小部分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

东北西三面临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为界

地形特征

西部是高山区、中部是平原区、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西部是高山区、中部是平原区、东部是高原区

气候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②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②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主要山脉

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安第斯山(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段)

主要河流

密西西比河,北—南,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亚马孙河,西→东,注入大西洋,全长6400千米,世界第二长河,水量最大河流。

经济特点

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

发展中国家(巴西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2、需要识记的内容:⑴、白令海峡:“三线”交界处(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日界线通过的地方)。

⑵、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巴拿马境内,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⑶、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是巴西

⑷、主要地区:

①、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⑸、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混血人为主。

⑹、居民:

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等国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

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

⑺、经济:

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肉出口国。

⑷、巴西的铁,墨西哥的银、智利和秘鲁的铜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⑤、南美洲大量出口咖啡、香蕉、蔗糖、棉花、玉米等。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1、位置及领土组成: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地形特点:

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居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气候特点:

⑴、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明显的分为旱季和雨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风)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风)。

⑵、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4、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

5、国家和居民:

⑴、国小:

①、中南半岛国家:越南、老挝、(内陆国)、缅甸——与中国南面陆上相临、泰国、柬埔寨,、②、马来群岛国家:新加坡(花园城市),印尼最大的群岛国家(火山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⑵、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6、物产:⑴、泰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量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锡产量居世界首位;⑵、菲律宾:世界上椰子、椰油最多;⑶、东南亚著名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⑷、印尼和文莱是东南亚著名的石油出产国;⑸、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最多的三个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第二节、南亚

1、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两段与印度洋的广大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2、南亚三大地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3、两大河流:⑴、印度河:发源于中国的西藏,由北自南注入阿拉伯海,主体在巴基斯坦境内;⑵、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由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4、气候: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一年分三季。热季:3—5月,高温多雨;雨季:6—10月温热多雨;凉季:11—次年2月,凉爽。

5、农业:

⑴、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孟加拉国西部;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⑵、三大经济作物的分布:①、茶叶:印度东北部和南部;②、黄麻:恒河三角洲;③、棉花:德干高原西部。

6、宗教: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⑴、斯里兰卡、不丹信仰佛教;⑵、印度信仰印度教;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信仰伊斯兰教。

7、人口和经济:

⑴、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世界第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人口过亿。⑵、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节、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见世界地理P

41图)。

2、认识两个海峡: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

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阿拉伯国家:

⑴、西亚地区是阿拉伯世界、居民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⑵、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①、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圣城;②、巴基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5、石油宝库: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②、输出地区或国家: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第四节、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⑴、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⑵、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⑶、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发达;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⑴、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⑵、丰富的旅游资源: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极地区图在世界地理(下册)P

58)。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南极地区图见世界地理(下册)P

59)。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⑶、极地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⑷、中国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

第三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

1、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首都是东京。

2、多山的地形:

⑴、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最大)。⑵、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

3、温湿的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发达的经济:

⑴、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⑵、日本的贸易对外贸易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⑶、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海产、稻米和蔬菜。⑷、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的地带(这里海运方便,便于对外贸易)。

⑸、主要城市:见世界地理(下册)P

《日本工业分布》。

识记下列城市:①、首都——东京;②、四大工业中心: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③、海港——横滨、神户。

第二节、埃及

1、地跨亚、非两大洲(亚洲的西奈半岛属于埃及)。(见世界地理(下册)P

图)。2、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3、是个沙漠之国,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4、“母亲河”——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最长的河流。5、文明古国:金子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象形文字等。6、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埃及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盛产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第三节、俄罗斯

1、面积最大的国家:

⑴、面积1700余万平方千米。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唯一地跨欧亚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⑵、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南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相邻。

2、地形:

⑴、地势东高西低。⑵、地形以平原为主(70%)。西→东: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⑶、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欧洲最长河。⑷、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1600多米),淡水最多的湖泊。3、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4、资源:⑴、水资源丰富(伏尔加河、贝加尔湖);⑵、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⑶、矿产资源丰富(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5、经济:

⑴、俄罗斯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大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⑵、四大工业区:①、圣彼得堡工业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②、莫斯科工业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③、乌拉尔工业区: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④、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亚洲):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⑶、农业:①、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②、农产品:谷物、马铃薯、亚麻等。

⑷、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②、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临波罗的海;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临太平洋;④、摩尔曼斯克:临北冰洋(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6、西伯利亚的开发:西伯利亚领土辽阔,资源丰富。

第四节、法国

1、欧洲的经济大国⑴、地势、地形特点: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4/5)。⑵、农业:巴黎盆地盛产小麦。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⑶、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葡萄酒在世界上很有名。⑷、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2、文化与旅游

⑴、艺术之都-—巴黎(800多年的历史)⑵、艺术极品有: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圣心堂、圣母院、凡尔赛宫等。

第五节、美国

1、位置与领土:⑴、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和墨西哥,北临加拿大。⑵、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组成。2、发达的经济:⑴、工农业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⑵、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门化(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等,是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需要大量进口。

⑶、美国工业分布:

①、东北部地区(发展最早)-—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②、南部地区(新兴工业区)-—石油、飞机、宇航、电子工业等。③、西部地区(硅谷分布地区)-—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

3、对外贸易:

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4、人口和城市:

⑴、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

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美国境内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洛杉机和旧金山。

⑵、美国重要城市:

①、首都-华盛顿;

②、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纽约;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洛杉机(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旧金山;⑤、芝加哥-交通中心;⑥、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⑦、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第六节、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

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⑴、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地区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该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⑶、亚马孙河:由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经济:

⑴、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⑵、巴西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食品工业较发达。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⑷、丰富的资源:铁矿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世界水电站---尹泰普水电站)。

4、人口和城市

⑴、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⑵、居民主要是白种人和混血人种,通行葡萄牙语。

⑶、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最

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

首都——巴西利亚。

第七节、澳大利亚

1、位置、范围、面积:⑴、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⑵、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⑶、面积约774万平方公里。

2、地形:

地势低平。

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3、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4、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等。5、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羊毛、小麦输出国。因绵羊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6、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7、经济支柱:工矿业。8、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⑴、悉尼——最大城市、海港;⑵、堪培拉——首都。

下载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地理考试重点归纳(仅供参考)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比较亚洲和欧洲:亚洲欧洲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1.1p2)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证实了地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站得......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合集)

    当我们步入晚年,知识将是我们舒适而必要的隐退的去处;如果我们年轻时不去栽种知识之树,到老就没有乘凉的地方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 1、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 答: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 经济方面: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要能够不看图脑海中有图。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