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中的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4、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5、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7、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8、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0、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1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1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1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14、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1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17、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18、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19、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20、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2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22、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23、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25、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26、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2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28、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29、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3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3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
32、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3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34、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文言文解题方法
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注意要灵活运用注释、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结合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要做到:内容正确,符合文意;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3、概括文意。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
解答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4、比较阅读。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
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
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迁移。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从古代史料中读取人物优秀的思想品质,从事件中读取宝贵的人文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其社会意义,同时也要注意到时代的局限性,恰当地取舍,合理地扬弃。
6、写法分析。包括语言品味、修辞赏析、结构分析、文章风格阐释等等。答题时尽力借助已学过的课文,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寻求答案。
文言文复习要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