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

2022-05-06 16: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

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史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秦国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确立的是县制,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期,不是隋文帝时期。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7.明朝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是昆曲,不是京剧,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

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中国现代史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文革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

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

“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体制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体制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适用台湾问题。

8.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科技的推动;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9.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有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等。

世界古代史

1.促使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被称为亚非文明古国最主要的原因是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历史上曾在伊拉克这一地区创造高度文明的国家是古巴比伦王国,它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的,在两河流域还诞生了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4.从发源地来看,古代希腊文明不同于亚非文明,它是以海洋为中心的。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曾经在公元前6世纪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国家有雅典和古罗马,著名的斯巴达克起义就是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西欧奴隶制度崩溃的标志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5.史学界将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统治的时期称之为中世纪,巴黎和伦敦都是中世纪兴起的名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6.与“真主”、“穆斯林”、“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中它是对统一起到促进作用的宗教。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622年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点是麦地那。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圣地之所在是耶路撒冷。

7.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最先形成于法兰克王国,是通过查理·马特改革形成的,在这种制度里,上下级是封建主与附庸的关系,是以土地为纽带的。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的历史来看,英吉利王国的形成途径不同于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后三个国家是由法兰克国家分裂而来的。

8.马拉松长跑源于希波战争,公元前4世纪,率军打败希腊联军的国家是:马其顿。

9.罗马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汉朝,当时中国称该国为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是166年,大秦王安敦派遣使者来到东汉。

10.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它使用的范围和罗马帝国的扩张有直接关系。为后世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欧洲字母文字的渊源是腓尼基字母。

11.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它访华时中国处于元朝时期,《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刺激了西欧人开辟新航路。

12.我们今天使用的纪年方式是从耶稣出生这年算起的。

13.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印度人。

14.《天方夜谭》是阿拉伯人的文学作品,属于东方文化。

世界近代史

1.首先直接实现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基本目标的是达·伽马。

2.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只能借用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来宣传兴起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主要是由于当时天主教会势力的强大。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分别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3.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英国新贵族和旧贵族是主要区别是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同。英国《权利法案》的重要意义在于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1688年宫廷政变成功。在这次政变中被赶下台的国王是

詹姆士二世。

4.北美独立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革命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美洲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规定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不会写在《1787年宪法》中。

5.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统治的革命行动是1792年8月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1792年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与1649年成立的英吉利共和国,其相似之处有: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都曾处死过国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和法国的要求”共同点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法国《人权宣言》所体现的进步精神是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依法治国的主张,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中最能体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拿破仑帝国覆亡的主要原因是对外战争损害了许多国家人们的利益。在人类由人治到法治转变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有华盛顿、拿破仑、孙中山等。

6.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求。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大致顺序:欧洲大陆、北美、日本。近代英国发展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决定因素是:掠夺殖民地财富。18世纪英国在殖民战争中能够战胜法国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制度的优势。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

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工业革命的完成。

7.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因为它是第一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活动。

8.美国内战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北方战胜南方的根本原因是北方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性,人心向背有利于北方。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都是由当时的美国总统领导的革命。

9.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措施中,动摇和瓦解幕府统治基础的是: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在明治维新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发展近代教育。

10.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开启俄国近代化的是彼得一世改革,不是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

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子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是美国、德国。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

13.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坦克作为战争武器首次被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

14.法国思想启蒙运动不会影响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会影响到英国宪章运动。

世界现代史

1.俄国二月革命没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其主要依据是使世界历史进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苏维埃政府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五四运动)。《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内容是有关殖民地问题。俄国、德国没有参加巴黎和会,中国、美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3.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致。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

下载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历史常考易错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易错知识点

    易错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是戊戌变法 2、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是西汉西域都护(前60年) 西藏正式归......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归纳

    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归纳 ---(针对20个选择题80个选择项判断题) 声学 1、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2、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

    常考易错成语分类积累

    常考易错成语分类积累 一、比喻事物真、假,人好、坏混杂。 鱼目混珠:以假充真。只指物。 鱼龙混杂: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只指人,不指物。 泥沙俱下:不同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归纳解析

    高考历史――易错知识点归纳解析 易错点1 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易错分析 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

    高考复习常考易错成语积累(A)

    常考易错成语积累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 良莠不齐:指好人和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人的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只能指人......

    常考易错成语积累(精选合集)

    常考易错成语积累 一、比喻事物真、假,人好、坏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 泥沙俱下:不同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

    2018年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考查简单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易出错。 考查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易将其判定相混,或不审题误把圆直径当半径。 考......

    行政法易错知识点

    行政法易错知识点 黄亚飞2012.09 1.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 派出所:警告,500元以下罚款;税务所:2000元以下罚款;工......